你如何看待支教這件事和懷揣支教想法的人?


在我走訪的學校裡面,遇見過不少的支教老師,也見過一些全部由支教老師支持的學校。現在其實很多人都會有支教的想法,但是支教並不是太容易的一件事情。
首先可以提下支教的優點,就是可以帶去當地不曾有的一些新鮮的知識和文化,在一些偏遠山區很多小孩可能長那麼大都沒有去過最近的縣城,支教老師的到來也能也能為孩子們帶去一些新的希望。
以上的優點主要還是針對長期支教的志願者,我並不是很贊同暑期支教或者短期支教。首先在於暑期支教的時間有限,無法和學生建立一個長期的聯繫,其次學習方式的問題,學生好不容易適應了一個老師你確卻馬上就走了,或多或少的會給學生造成困擾,再次部分地區的孩子上學走兩三小時的山路,現實條件也無法提供一個短期的支教行為,因此我覺得支教盡量還是長期支教為主。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無論是公益走訪還是支教行為,都請平等的對待孩子,因為你給予他的也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回來,還有就是對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


作為一個年年到西部,和支教者經常打交道,自己也親身組織,參與過慈善活動,並主導做過多次公益活動的人,說一些近身觀察的看法。

以下內容,是我在兩年前給對一位朋友的回信,當時我在為一個公益活動進行籌款活動,有位朋友在群內發表公開信進行質疑,大意內容是:支教者有不少是出於撈取政治資本和仕途資本的動機而來的支教。他們高度流動性打亂學校原本教學秩序給孩子帶去很多不好的影響等。我寫了這封信,現在拿出來,讓大家管中窺豹,了解一些情況。


XX:
看到你的郵件,我夜不能寐,連夜寫郵件來給大家澄清一些誤解。實事求是,支教者的某些問題,包括教學方法和山區實際背景情況的脫節確實存在,但是,我可以說,大部分問題主要是技術問題,不是態度問題,大方向是好的,細節有待改進。相反,很多出於誤解,或者道德優越感,坐而論道對支教者們進行批評的言論,往往基於某些毫無調查和根據的主觀臆斷,不恰當地美化鄉村教育的現狀,言論不負責任也沒有建設性。

絕大多數主流媒體和對外信息,都試圖將鄉村學校描繪成物質貧乏,但精神和諧美滿的大家庭,一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花源」,老師和學生擁有的是類似父子的深情。但實際情況呢?請允許我引用復旦支教團的支教老師親身經歷讓大家看看真實的一面——

「在另一個鄉支教的……他們的學校人很少。校長基本在學校里看不到,據說是因為已經幹了近十年的校長職務,但到現在都沒有提拔,顯然心思已經全然不在學校。一個老教師,每天只管開校門、辦公室的門、教室的門,一個月的工資有2500多元。……當地的老師覺得他們(指支教的老師)兩個願意做事情,就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他們做。在他們到那裡的第一天就給他們一個任務,給全校排課程表,而且第二天在完全聽不懂當地方言的情況下給學生註冊。而他們的教導主任已經找不到人影了。為應付縣裡的普九檢查,讓他們開動大腦來憑空編寫這一年都開展了什麼活動,他們無奈的熬夜編寫,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學校的老師好一點的,有點門路的已經都調走了,要麼調到好一點的鄉級中學,要麼關係更牛的就調到縣裡。他們兩個教全校三個年級的英語。他們不在,英語教學就是癱瘓。而且學校的老師有事說走就走,一個初三的畢業班語文竟然有一個多月沒有上課,校長竟也不聞不問。」

實際上這才是中國鄉村教育的實際現狀,由於地方政府不投入(因為教師工資應該是由政府撥款的),任由教師數量嚴重缺編,另外一方面,在編的教師有部分是從鄉縣教育系統被上級安置下來的有歷史資歷或者級別或者關係的老教師,沒有教學能力,空占老師名額。老師崗位變成上級領導安插「關係戶」的自留地。教師多有年老體衰,或自身文化能力水平根本無法勝任教職的,還勉強掛名頭代課,誤人子弟,上級也根本不聞不問。教師待遇極低,不要說優秀的教師了,夠資格的教師也根本無法留住,想盡辦法調到鄉里,縣裡。如果實在不行,寧可出去打工。留在鄉村任教的老師絕大多數都對待遇不滿意,但因身體,文化素質和能力實在太差,無處可去,無工可打才留在鄉村中學,平日主要關注的是自家農活和經濟收入,上課不過是份掙錢的兼差。(以上內容來自我們和校長吃飯時,校長在席間座談親口講述,書面內容可參照圖片《西部貧困山區中學師資情況的簡單說明——以XX縣XX中學為例》)

這所中學主科教師(語文數學英語),缺編30%-60%,在編人員也有相當一部分實際上不符合任職任教資格,僅能充抵人頭。

老師絕大多數只有高中,高專,中專學歷,本身知識水平就很差,能力稍微強的都在城裡打工。教學態度也很不負責任,錯誤百出,並且根本連改正的動力也沒有,將錯就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老師心思不在教學上,無論是打工機會,家裡農活,掙外快的機會,家裡有點事,都能讓老師一走了之,揚長而去。那種「師生相守」,「舔犢情深」僅是極少數的特殊情況,這種「溫情脈脈的美好迷夢」是城裡人在不了解情況下的主觀幻想。很多人以為支教老師流動性大,實際上鄉村中學老師在教學上的隨意性造成的流動性和損害更大。

XXXX中學是中國最貧困地區的一個中學的典型,2006年還被日本NHK電視台採訪攝錄入《激流中國》節目(後來這個節目因為比較客觀地反應了中國一些貧富差距等問題,「不夠正面」地反映中國情況。因而在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及駐日使館嚴正交涉下,「停播反省」。在這種輿論導向下,廣大朋友對中國鄉村教育的現狀存有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並且復旦大學的研究生支教隊定點支持超過10年(自2000年開始),因此XXXX中學的資金投入、師資、硬體,已經屬於被當地教育主管單位特別關照的對象,辦學相對規範,現狀也不過如此。其他未能悉心關照的地區情況會是什麼樣,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不敢想像。

各地一些校長對志願者的不歡迎原因我不敢一概而論,但是除了所謂的「教育方法失當」之外,我至少還可以舉出幾種原因:

1、老師,校長教育毫無責任心,動輒脫崗,教育水平偏低,超過技術問題到達態度問題範疇,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有些甚至違反基本教育原則和理念。支教老師對此頗有微詞。(信息來源:一名在西藏地區支教的華東示範大學研究生以及復旦支教團隊員)


2、校長及老師普遍存在某些不便見人的活動。例如,國家撥款給學生營養午餐,理論上是以4元/日的餐標撥款,實際上到學生手裡是200元/學期,約摺合2元/日。並且這些補貼以餐票形式發放,實際上能在學校食堂獲得的食物價值為0.7元/日左右。

(在這裡我補充一句,這錢並不是黑心校長副校長老師獨吞,而是從財政撥款開始,相關部門就開始上下其手,雁過拔毛。十成「名義數額「的撥款,財政撥出的就只有8,9成,撥到省級大概6成,省到市縣四成,縣到教育系統到學校差不多2成。最後一道才輪得到校方回扣,中國所有款項撥款,大體都是以此方式盤剝,且已成「潛規則」,「定例」。或以辦公經費,配套支出名義直接扣減,或經辦人本人以權力吃拿卡要,已經是官場沉痾。標準慣例,否則,那麼多官員都喝西北風么)

3、某些校長希望以支教老師為跳板,向其背後的支持力量索要物質支援,這些支援如果是有利於孩子也就罷了,許多完全是為了老師個人利益或政績,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視,投影儀,電氣化教室。有某些支教老師在支教過程中進行的募捐,慈善公益活動。學校領導老師或要求這些活動必須由他們介入管控,要不就阻止支教老師繞過他們進行活動,因而形成一些衝突。


4、學校管理走形式主義,以應付上級檢查為頭等大事,弄虛作假。例如書寫假報告。更為嚴重的是,為了製造虛假的升學率與成績,有些學校阻止成績較差的學生參加中考,不給其報名。是可忍孰不可忍!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支教的老師們,不論長期短期,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也實事求是地說,這些問題,大多是「技術粗糙」,「態度端正」,和當地學校發生的衝突,大多數不是什麼「想撈取政治資本和經歷資本秀愛心的動機不純的老師」和「堅守本地淳樸善良的老師」之間的性質。恰恰相反,絕大多數是支教老師,志願者的理想主義熱情和鄉村學校極端殘酷的現實之間的衝突,是真正的「為了孩子考慮」和「為了自身考慮」的衝突,只不過這兩者的主角,往往(我不敢說100%)和很多人想像的剛好相反。


中國的貧困鄉村基礎教育,處在極端匱乏,極端困難,極端危險中。這些極端,絕不是指吃不好穿不暖樓很破,而是整個鄉村的教育資源,投入的極端匱乏。


張校長(XXXX中學校長)曾說,「志願者來教書,科目沒有不能教的,成績沒有不提高的。」志願者們沒有什麼法寶,他們只是對教育還有熱情,對孩子還有發自內心的愛,還沒有被冷酷的現實消磨殆盡。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感受到志願者的熱情和愛,孩子因為喜歡老師而學得更好,就這麼簡單。


中國需要另外40萬鄉村教師,現在中國的支教志願者只有2000人,我們勢孤力弱,我們需要更多人投入到這個事業里來,不管你有什麼樣的動機,不管你還有什麼打算與想法,只要你對教育還有熱情,對孩子有愛,並且認同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能以其他的動機想法去妨害後者,我們就歡迎你參加到志願者隊伍中來,不論是幾天,一個月,還是一年。

另,我也誠懇地向所有朋友呼籲,多給志願者一些支持,一些理解,尤其是不要在沒有經過實際調查或可靠論證的情況下對志願者做沒有切實根據的質疑(當然有問題要質疑要改正是必須的),傷害他們的積極性。這並不是要什麼「特權」,而是我想,作為那些在奉獻著時間,奉獻著精力,奉獻著愛的志願者,至少在道德法庭上當得起一個普通公民的應有權利——「無罪推定」。

附,某貧困地區山村中學給縣教育局打的報告。人名校名等已經隱去。


有一部國產電影《天那邊》就是專門針對這個問題拍攝的。
電影中一對情侶大學畢業到西部支教三個月,村長和校長都很熱情地接待他們,但總是找各種理由搪塞,不願意讓他們授課,兩個年輕人軟的硬的招輪番使一遍才了解到內中隱情(正如@七小輝所言):前來支教的年輕人確實能帶來新鮮的知識和文化,但當這種短期的支教行為結束以後,留給學生們的更多是重新面對閉塞山村的困擾,而這種不穩定的教學關係讓學生必須不斷地浪費時間去適應新的老師和教學方法,甚至可以說淪為實驗品,很是沒有必要。
就我了解到的大學生支教行為來說,參加支教活動與懷揣支教夢想完全是兩回事。支教活動的組織非常頻繁,隨便一個社團或者班級都可以組織,而且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一個月,大多是半個月左右,往往支教行程中還附加了沿途的旅遊,我承認確實有想為貧困地區做貢獻或者確實是帶著一顆愛心在做支教的同學,而且大部分人多少都會有一點這方面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支教這一行為的最終產生是基於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為了豐富簡歷,出國的需要志願者的經歷,工作的需要社會活動的經歷,各取所需。
就支教想法而言,我覺得聖人畢竟是少數,一方面物質需求是很基本的需求,而到大山裡長期支教就意味著物質的嚴重匱乏,不大可能有很多人願意為此付出那麼多,另一方面對於成年人來說還得考慮到自己的家庭以及現有的社會網路,周期性的支教行為或者說同支教地區保持長期的聯絡和援助是比較合理的支教方式。


馬驊,詩人,2003年2月遠赴雲南省德欽縣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支教。
2004年6月, 馬驊遭遇車禍,向天邊奔湧的瀾滄江,至今「下落不明」。

「遠去知了在枝上一叫 天就涼下來
寒氣湧上樹冠 肆意刪改
淩亂成本地的秋天 衣襟上的松針越來越多 嫩得尖銳
在溫涼的乳內尋找著對應 裙擺卻執意扭身
在夜色中駕著剩下的夏天遠去 夜鶯在夢裡一唱 人就老下去
暮色鋪滿被面 左右翻滾
合攏了起伏的屋頂 幻想中的生活日漸稀薄 淡得沒味
把過濃的膽汁沖淡為清水 少年仍用力奔跑
在月光裡追著多餘的自己遠去
日子在街頭一掠 手就抖起來
文字漏出指縫 紛紛揚揚
爬滿了將倒的舊牆 腳面上的灰塵一直變換 由苦漸鹹
讓模糊的風景改變了模樣 雙腿卻不知強弱
在變老前踩著剩下的步點遠去」
—— 馬驊《在變老之前》

在變老之前遠去——詩人馬驊紀念館: http://mahua.netor.com/


1.如何看到支教這件事?這兩個問題說的挺好的,我也答過。
當前十分流行的大學生假期下鄉支教對當地教育切實做出了什麼幫助?
高中生在寒假期間去鄉村支教,這個想法天真么?怎麼實現?

主要想再回答一下,如何看待懷揣支教看法的人,
去過那麼多支教點認識了不少支教的人,我和男朋友本身去做過學期內的完整任課支教老師,做過講座也替學校發布過招老師什麼的訊息,遇到許多很好玩的人兒,也挺引人深思的。

在雲南那會兒遇到一個四十幾歲大叔,跟老婆離婚了沒有孩子,孤身一人在麗江搞了個小客棧一心做瀘沽湖那邊的支教,會招人也給支教者們提供住宿,寒暑假還組織山區里的孩子們去大城市看看,偶爾跟驢友們把書送到山區去,倒是很讓人敬佩。不過前陣子他父親去世了,他在外面搞支教的事情沒來得及趕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這事兒以後就很少再有他做支教的消息了,聽說最近去潛心修佛了,他沒消息之前發了個日誌,大致的意思是:一輩子忙碌以為能夠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最後連自己最基本的孝道都沒有盡到。

跟大叔在一塊兒的還有個美院畢業的小夥子,小夥子主修畫畫,具體哪一塊當時沒搞清楚,背著個巨大的包上面是他用水粉畫的布達拉宮,據說他曾經揣了五百塊錢跟著車隊一路去了西藏又回來。他也搞了許多年支教,雲南大小山區的學校都去了一遍,每次去跟小學生們說說三變的詞兒,也不管學生們聽不聽得懂,倒有那麼點「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味道。不過他在學校每次待的時間都不長,大約過了半年村裡或者教育部就會派人把他趕走,就算在山區也有見不得人的地方,總不能讓一個外人笑話了去。後來他跟著我們去了瀘沽湖那一塊兒支教,開始倒還好,後來就開始體罰初中的學生,學生逃學了幾個,幾個與他動手,學校也無可奈何,管不住他。後來我支教結束,也就沒了他的消息。

美國有個很有名的項目好像叫「一美元計劃」,也是針對支教搞的,去年好像還在波士頓搞了個慈善晚會,不過倒是沒有怎麼注意,暑假裡面尋找湘西的支教點,發現那個項目的人也在那兒,本來想聯繫一下,結果發現那組織者發個人人說「買了幾台飲水機明天帶去學校」,瞬間沒有了聯繫的慾望。簡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啊,也是,你讓人家一個天天拿著5D3紅圈頭的小姑娘懂什麼柴米油鹽貴呢?

不過還是有很讓人感動的,在湘西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腦殘了,跟男朋友從鳳凰坐了三四小時的車去山區裡面跟湘雅支教社團的人談支教經費的事兒,到了山區才發現條件非常艱苦,但是秩序井然。要說我們自己支教的時候也不能完全做到不去學生家裡混吃混喝,或者是打擾村民什麼的,但是湘雅的支教社團的人衣食住行全部自己掏錢全部都在學校,幾個雅禮一起去的高中生就跟他們一起睡桌子,晚上蚊子很多六神擋也擋不住,有人被叮過敏了也沒有怨言什麼的,當時就覺得要是換自己肯定做不到。當天就連夜回城了,真是自愧不如。

以上,大抵是這些年來所見所聞一部分,有空有心情再來更新好了。


颱風來了,下了一天的大雨,學校也放假了。正好有空修改和增加內容。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你去支教,不是去扮演天使一樣的角色去拯救你認為所需要被拯救的孩子;而是當一名老師,給他們一個和時代同步的學習過程,真正關心和愛護他們,去啟迪、引導他們正確的走人生的道路。

我也真誠地希望那些懷有一顆教師的心、敢於面對不同的生活,對人生積極樂觀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這也算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不是么?

---------------------------------------------------

在海南五指山支教已經一個月了,一直想答,無奈沒空。正好今天喝了酒有精神,我也就回答。在這裡,或者是所有有過支教經驗的人,沒有什麼能比我們這一群人(注意:這一群!),更有資格說這句話了。
我們學校是師範院校,所有師範類的學生到了大三直接去和學校簽訂合同的鄉鎮小學進行半年的實習支教。據我所知,全國有這種規定的,只有我們學校。
我們學校和海南五指山這邊的一些鄉鎮學校有合同,所以我們海南的學生在學校經歷了一個學期,無數個周末的培訓、數輪篩選之後,經學校支教管理部門批准合格回來五指山支教。(今天還新開了中學的支教點。)整個隊伍總計100多號人。

----------------------------------------------------

我們是接受了教師職業技能培訓,有一定的教師技能的一群人,所以我們可以馬上進入到支教老師這個角色。網上很多自發組織的去偏遠地區支教的隊伍,不得不說,相當一部分只是經歷過短期培訓、沒有任何教學實踐經驗的人,他們眼中的支教,只是去感受生活。在支教點發文具、發糖果之類,然後照相,發個微博,說一些煽情話語之類。認為教學方式和當地格格不入。我就呵呵了,要的就是格格不入啊。為什麼我們學校讓我們這些20出頭的年輕人去支教,不是那些老教師。不就是為了給當地的學生帶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和屬於我們年輕人創新的時代思維么,然後向當地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課堂管理經驗和教學方法,兩者進行有機融合,更好的運用到教學中去么。你要知道,無論是我們學校組織或是民間慈善團體組織,你到支教點去,你就是老師;老師就是要不斷研究教學方法和班級管理經驗的。你要放下所謂的我是東部大城市來的人的身份,和當地的老教師取經。不要看到當地教師都覺得他們的教學方法落後時代幾十年。看不起他們。回答中提到當地教師大多是學歷不高。這是一個事實,但如果中國的鄉村小學老師都是高學歷、名牌大學畢業,還要你去支教幹什麼?而且最重要的,老師這個職業,雖然學歷很重要,但不是唯一,老教師對於課堂氣氛的掌握,對於教學的多年的研究,都不是我在學校可以學到的。時間,會沉澱許多。
當今許多教師接受的教育和訓練都在一個水平,但是講課好的教師比其他教師好的地方就在於對課堂氣氛和節奏的掌握。

----------------------------------------------------

支教在我們這一群人看來,不單單是去經濟欠發達地區去感受生活。對於我們自身而言,支教的一個學期也就是半年的時間,是我們完成學業的一部分。對於我們所在支教學校而言,是我們應該完成的本職工作。正是有這一層利益相關和支教帶隊老師以及所在支教點校領導的監督,我們的工作是必須要完成的,而且要完成地好。
舉個例子,我許多同學在支教的時候都是擔任班主任,他們不僅僅要完成教學的工作,還要對班級進行管理,特別是我們在五指山這樣黎苗族聚居地支教的,學生的性子平常比較野,有時候根本不聽老師的話(女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學生不聽話,你得花費心思的去教導他們(條例規定不能體罰和侮辱學生),但是有些學生根本不聽你。你只能保持耐心去一步步拉近他們跟你的距離。拿最近來說,這幾天正還是「海鷗」颱風登陸海南時期,學校臨時放假。我組裡擔任班主任的同學要一個個打電話給班裡的學生的家長,確認是否安全到家。
說這麼多,我只是想表達,我們是真正的去當老師的,不管我們平常在學校如何的放蕩年華,當我們在崗位上時,我們都要承擔起責任。即使很苦很累,我們還是要堅持,直到我們離開支教崗位回學校繼續學業的那一天。
有一個回答里說,支教的老師對於當地學生是一個過客,網上一直流傳一個段子:在藏區支教,很多人一看見小孩就發東西,導致現在藏區的小孩一見外人就伸手要東西。這個段子的真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論是短期支教也好,還是像我們這樣支教一學期也罷,要去支教,你就得給當地的孩子帶去你身上的那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好的教學方法。那裡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受到穩定的基礎教育,走出大山,面向大海的機會。不是一個糖果,更不是一群嘴裡說著流行話語,打扮時尚潮流,做事很有逼格的教師。他們需要的,是最少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不是一場show。
我並不是批評指責一些回答,我只是在想,如果你把支教當成是一種有逼格的行動,或者是一個讓你遠離城市,放鬆心靈的活動,亦或是一個在簡歷中亮眼的一欄;對不起,你錯了,不是支教毀了你對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是你毀了支教的含義。


---------------------------------------------------

拿我自身來說,我所被分到的是海南五指山一個鎮上的小學,黎苗族聚居地。一些學生都喜歡光著腳滿校園的跑,嘴裡說著你聽不懂的黎話、苗話,身上的衣服很多時候都是臟髒的。你可能會對這樣的農村小孩自動拉開距離,覺得這樣的學生不符合在你心目中,那一雙雙睜著求知的眼睛、用小手寫著我要讀書拯救世界的孩子。
但是他們是單純的,有時候是羞澀的。這個年紀的小孩,是最天真爛漫的,他們可以在你面前咧開嘴,毫無顧忌的笑,也可以在你批評他之後摸摸的擦眼淚。學校對於他們,是一個美好的環境,他們家裡的環境各不相同,有窮得沒零花錢只能自己去山上抓蛇來到市場上賣蛇的,有從家裡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去學校的。他們在很小的年紀,就已經飽嘗了生活的艱辛。或許他們在班裡學習不是很好,但是學校對於他們來講,比外面複雜的社會好的太多。我一直認為,一個學校,或者是一所農村小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的如家庭般的氛圍。在這裡,他們可以暫時忘掉家庭的貧困、生活的艱辛,像電視里那些城裡的孩子一樣,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找到自己人生的機會。
做老師的,是沒有資格去挑學生的,只有學生挑老師。如果你認為那些來自農村、穿著土裡土氣的學生這輩子註定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或者你認為那些調皮搗蛋、誤入歧途的學生已經沒救,你還有資格去當或暫時充當老師的角色么?用我們學校教學樓一面鏡子旁的一句話說:"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這個世界上沒有好學生和壞學生之分,好壞是評價一個成年人道德表現的。
我覺得一個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第一責任就是要管理好他們,努力去教學,讓他們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第二就是傳授他們做人的道理,在道德層面上進行輔導。他們或許在當時不懂,但當他們長大成人遇到挫折,想起你曾對他們說過的話,他們也許會得到許多。(或許當了老師變得話癆了,好像說多了)

--------------------------------------------

說到支教的辛苦,其實支教真的很苦。從開學到現在,我每天都要早起給學生開門、等他們放學完還要去關門,我經常加班到下午六七點,等洗漱完都9點。還要給支教帶隊老師彙報工作、周末寫總結、月末寫總結,維護好組內支教同學的關係、時刻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和教學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等等;支教組裡其他的同學、有的一周帶16節課,還不止帶一門課,有的同學一天滿滿七節課,講完之後直接喉嚨發炎熱感冒。其餘的如面對學生吵鬧、管理班級之類等等。這還是工作上的,生活上偶爾面臨的沒水沒電、天氣多變天天下雨出行麻煩、晚上缺失路燈需要手電筒照明等等等等。都和我以前所經歷過的生活不一樣。
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支教的工作是辛苦的,我們也做好了準備,除了偶爾抱怨幾句,我們也沒對不起任何一個學生和對不住學校。因為這是責任,也是我們的工作。不管什麼行業、什麼工作,咱都得表現地職業一點不是么?得去積極面對和適應那裡的生活環境,再苦再累。這條路也是你選的,沒人拿槍頂著你太陽穴逼你,也沒人跪著求你的是么?一切靠自己。

--------------------------------------------

對於提到有些地方的校長、教師不務正業,甚至有貪污跡象的,我只是想說一句,以偏概全要不得。這種現象的確是存在,但是不是全部,至少我就沒看到所有的都是這樣。
在此也要真誠得感謝我們支教點的領導、老師和教職工以及當地居民對我們這些支教生的友好和照顧,正是他們隨和的性格和照顧,讓我們這些在異鄉的大山,生活經驗缺乏的學生能夠融入到當地環境,工作和生活也有了保障。
除了把支教工作做好,其他時間幫他們乾乾活之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樣更好的報答這樣一群最可愛的人。

--------------------------------------------

說到學校,我所在的支教點和我同學在山西的支教點,環境上是有些不相同的。但是我迄今為止沒有看到哪所學校的教室是危房的,條件是反人類的。很多人都在指責政府對於教育不夠重視,我曾經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曾憤青過),但是直到我支教後發現,即使是只有一兩個年級的小學校,教室也是水泥建的,雖然條件有些簡陋,但能保持基本的教學活動。我們學校或許條件比較好點,各種教學設備和教室齊全,老師的教學素質也很高,最近也在積修建塑膠操場和改善校園環境。最重要的,是目前九年義務教育減免學費,對住校生還發放補助,每天都有免費的學生奶和雞蛋。這對於欠發達地區的家長們,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個世界缺少過沒錢上學的故事么?
對於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基礎教育做到這份上,已經相當有水平。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來將這個標準推行到全國並逐步提高條件。
中國目前還存在著相當數量條件落後的學校,但這都不是財政部今天下發一萬億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政策,和當地政府對於教育的支持力度、當地家長對於教育所持的態度以及當地學校的教學態度。

----------------------------------------------------

其餘回答里的各種問題我也不一一說,酒喝多了打這麼多字也是累。我也知道中國目前有許多比我現在支教的學校環境還要艱苦的學校,也有許多師德敗壞的教師,我也許是支教在環境比較的農村小學之一,感受不到那種社會反面的現實。可是不管去哪支教,你都要肩負起一個教師的責任,

---------------------------------------------------

說幾個支教中感動我的小故事:

第一個是在今年教師節那天,很多學生都給我組裡的當老師的同學送了小禮物,這禮物很簡陋,是用一些寫過的作業本捲成條再用膠帶綁在一起的小花,還有一些紙折的小船等等。當我看到這些禮物的時候,很感動。禮輕情意重,這句話我唯一想的符合我當時心情的話。這些禮物都被我的同學小心保管。

第二個是我在發學生奶的時候,一個剛才領奶過的學生跑回來問我有沒有看見她的圓珠筆,我在桌子下找到並遞給她,她笑得很天真燦爛,是那種真正的天真燦爛。

第三個是今天學校組織各班搬新的桌椅,一個二年級的一個小個女生一個人抬著咬著牙搬桌子,沒人和她一起。我看到就直接拿了過來,搬到她的教室的時候,她很害羞地笑了笑,說了句謝謝老師,然後飛快跑開。我欣慰地感受著剛才微笑。

---------------------------------------------------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大意就是老師你們為什麼不去自由的生活,來教我們ABC呢?我想了很久,從小到大,我只聽對爸媽叫父母的和對於老師稱呼父母的人。雖然最近幾年老師的名聲被一些敗類給玷污了一些。但教師真的是一個很偉大的工作,雖然我以後並不想當正式的老師,但這段當老師的歲月,我會用一輩子去銘記。
父母可以用一生去感受二人世界的浪漫和美好,卻在人生最美的歲月中生下了我們,為了我們生氣、發火甚至哭泣;老師可以去過比這個教師這個職業還要瀟洒的生活,卻用一輩子的時間培養了許多學生,為了學生紅臉發火。但是當父母捧起你小時候的照片、老師捧起當年的畢業照,都會幸福的笑出來,感嘆時間流逝的太快。父母,老師,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


最後奉上我支教學校外面的景象和學生送給支教組裡當老師的禮物照片。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14年9月17日


這個問題關注好久了,寫點我個人的思考。
對於支教,我以前的理解是針對那些教育落後地區的學校和學生提供短期的教育援助。然而,我現在的理解是,教育領域外的力量對教育領域內的援助都可以叫「支教」。這裡的教育領域可以理解為「體制」
我現在所理解的支教,未必非要去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貴州……未必要去偏遠農村,閉塞山區。誠然,這些地方的教育確實落後,但是,短期和不可持續的支援投入的精力和得到的回報會不成比例。
不能要求每個支教者都是盧安克,不能要求每個支教者都成為徐本禹。希望支教者長期的支援貧困落後地區的教育我認為是自私的,也是不現實的。
我期待有另一種「支教」模式,不用跋山涉水,不用遠赴他鄉。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富餘的時間,利用個人的資源,做一些對教育有意義的事情。
要知道,我們整個國家的教育水準仍然很低。教育管理水平很低,教師整體素質很低……資源也很緊張。
在這樣的背景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教育做一些「有價值的事」。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不分學歷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作為」老師「去幫助那些需要你的」學生「。
插播一個廣告:http://www.kidoooer.com/
這個網站就是我依據個人的構想製作的。當然,它很不完善,但是代表了一個思路,或者一個方向。
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支教,人人可以做教師。
支教,關鍵在於行動。如果我們不能去遠方,那麼就從身邊開始。我們可以設計,組織,參與一些有教育價值的活動。(豆瓣上好多了)如果,你對一個兒童的教育產生了價值,那麼就是有意義的。
幫助兒童學習,幫助兒童更好的認識世界,幫助兒童成長。這就是支教。
如今是一個獨生子女居多的時代,假設自己有弟弟妹妹,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呢?
我們都曾是孩子,當我們是孩童的時候,我們如果有一些熱心人的幫助和引導,我們會不會變得更好呢?
如果,你能為教育奉獻一些時間,分享一些知識,技能,或者付出其他的東西,如果你為教育變得更好一些做了一些努力,那麼就是支教了。
-------------
廣告:愛度網的博客
一個關於教育的博客,搜集了一些來自豆瓣,果殼和其他站點的有關教育的文章。歡迎光臨指導。


我半年之前是一名支教志願者,曾在貴州支教一個學期,作為一名小學老師。
我想關於"A怎樣看待B"這種問題其實是純粹的A的價值觀的問題,價值觀無關對錯,若是要憑空想下一個 "好事" "壞事" "有用" "無用" 之類的結論,我認為有些偏頗了
所幸這半年和其他的支教志願者接觸很多,可以大致的聊一聊我的所見。
關鍵有兩點:動機和隱藏在動機里的價值觀
我們團隊是一個民間支教團隊,10個人,個體差異很大。年齡最大40多歲,最小的19歲,從全國各地過來,大多來自大城市,每個人的經歷和性格也相差甚遠。由於周末常從山上下到縣城來相聚,大致了解了大家的一些動機。
有工作多年想要換一種工作環境,休假來山裡體驗另一種感覺的。
有對人生感覺到迷惘想來山裡思考一下人生的。
有想來山裡鍛煉一下自己,增加一段閱歷的。
有受夠了工作,辭職來完成一個心愿的。
有來實習的,也有來準備考研的。
還有來這裡支教過很久了,捨不得這裡的。

也許你注意到了,這些動機里我並沒有提到山裡的孩子,是因為對於支教前的我們,陌生地方的陌生孩子是不會和你構成感情聯繫的動機的,這或許只是我們作為B的價值觀:
"我們想讓世界變的好一點,哪怕只有那麼一點。"
"我想要通過做善事來拯救空虛的自己。"
"我想做一個好人。"
"幫助別人讓我快樂"

大家的想法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或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價值觀,或許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來到了這裡,我們在滿足了自我的同時幫助了山裡的孩子。
我們送去的物資給孩子帶來了關懷也讓他們多少養成了些依賴和浪費。(有個孩子最近就打電話讓我再給他們帶東西上去)
有好有壞。
我們讓孩子明白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卻也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明白了世界的不公。
有用也無用。

我們已經離開了山上開始在各自的人生路上漫步,我們仍然在各行各業實踐修正著自己的三觀。如果非要在我們這群人中找一個共同點,我想或許這樣說不會太偏:
都是些有勇氣的人。


我小時候在農村,有個分配下來的外面的老師,那時候覺得很新鮮,連他教我們的歌都覺得很洋氣,後來他就待了兩三個月走了,我有點遺憾,卻也不會對他有什麼牽掛,只是記憶中想起這個覺得很有趣,這樣的老師再多點才好,我們小學的課程也不會那麼貧乏。
現在我小堂妹在老家說農忙時期老師回家各種事,而且美術音樂課都沒有,只有語文數學···我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還不如我們那時候,那時候語文老師還讓他兒媳過來教我們唱唱歌··· ···現在我工作了,接觸的公益項目里包含支教,真心能感覺到那些暑假支教的大學生們傾注的是一腔熱情,愛孩子,愛支教,每天發回的支教信息也都能看到孩子們和老師們學到不少新東西。每年這些支教團隊都會過去,家長這些年都很歡迎,有的家長去年覺得好今年還把幼兒園的孩子也送去,孩子們也都樂意去。很多留守兒童其實假期並沒有多少農活,比起我小堂妹這種暑假到處跑著玩的,我還真心希望支教隊暑假能去我們那裡,讓她有點事做。


支教對一個人到底有什麼樣的改變?我如何看待支教這件事?

支教是我們領導用來懲罰我的方法,按學校規定,支教是新入職不滿三年的教師才去的。我們領導還不是派我去點離昆明稍微近的地方,他還派我去了一個幾乎是全國最窮的縣份,光從昆明坐車到那需要三天。一天八個小時到縣城,一天五個小時到鄉上,再走三個小時山路到達村裡。


我們領導覺得榮獲全省教學和科研一等獎的漁老師該去鍛煉下,這樣就不會顯得他一個專科生當著學院領導,一點教學和科研成果都沒,顯得太LOW了。


當我們領導錯了,我去支教的這一年不僅沒有打垮我,反而讓我變強了。


人必須在最艱難和最單調的環境中,才可以明顯的思考一個問題,你到底想要什麼?你能做什麼?


我的願望是成為心理學大師,當我的實驗室和在教育廳的人脈都被領導斷了的時候,我才清楚的思考,一個心理老師,最需要了解的是人,這個人即是我自己,也是他人。


支教最大的好處並不是環境優美,並不是人心溫暖。支教最大的好處在於,當你離開了你所熟悉的一切你就有機會思考,到底你有什麼潛在力量可以突破你現有的瓶頸。


在這個沒有必勝客,沒有手機遊戲的地方,我唯一還能做的就是寫文,但是我只會寫科研文,離開了實驗室,我毫無頭緒。


雞湯文不需要數據。不過,我是心理學專家啊,怎麼能去寫我平時很討厭的雞湯文。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我,別BB了,快去吧,雞湯文不需要實驗室數據,你TM都發配支教了,還這麼矯情。


誰知一寫就無法收拾,半年時間,劍聖喵大師的公眾號已經五萬多粉,在網路上開始小有名氣。十幾家出版社找我出書。


原來我真的可以干一件,我原本完全不擅長的事,當沒有了外界事物干擾,我傾盡全力時,人真的能突破自我。

我想起了一件事,中國現在的精英階層很多都是當年第一批恢復高考的考生,他們都曾作為知識青年下鄉鍛煉,有的還蹲過牛棚。


支教能讓你專註,自從我去支教回來以後,我的拖延症消失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效果,和我去的幾個人中,有幾個在支教的過程中也消極怠工,經常找借口回家幾個月不下來,這樣的人心性太弱,支教的好處是需要有足夠決意才能體會到的。


支教回來,整我的領導說:部門實在派不出人,打算再讓我去一年。


我說:好啊,我這一年所有平台粉絲接近五十萬,都依賴於您的安排,我寫一篇文章詳細地說明下您對我的打造,XX名人也會幫忙轉發,我幫您出出名?


領導聽出了我的意思,連忙說:我還是考慮讓新入職的老師去下吧!


現在我對什麼全省教學科研比賽不感興趣了,我眼睛盯著互聯網,它連接著全國。


為了表明我故事的真實性,我PO出幾張照片給大家。


雲南怒江蘭坪縣石登鄉是個美麗的地方,你每天都能看到雲霧繚繞的碧羅雪山。

amp;https://pic1.zhimg.com/183d385dbd05540b9df358ed635b7cc0_b.png&" dw="558" dh="315" w="5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83d385dbd05540b9df358ed635b7cc0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1.zhimg.com/183d385dbd05540b9df358ed635b7cc0_r.png&"amp;>

這裡還有著非常神奇的東西,神奇的藍色鳥蛋,不知道有沒有人敢吃。

amp;https://pic3.zhimg.com/5c7996049a7277baa3198292c658d65e_b.png&" dw="558" dh="315" w="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c7996049a7277baa3198292c658d65e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5c7996049a7277baa3198292c658d65e_r.png&"amp;>

聽說冬天來這個湖洗澡,會看見碧羅雪山的女神下凡哦

amp;https://pic3.zhimg.com/999ebeb005d251f1e9656b513d2ecada_b.png&" dw="495" dh="373" w="4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99ebeb005d251f1e9656b513d2ecada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999ebeb005d251f1e9656b513d2ecada_r.png&"amp;>

順便一提,喵大師每天喝的水都是純真的農夫山泉哦!

amp;https://pic1.zhimg.com/d5abaf7eea2ed76a93f76a8057832f70_b.png&" dw="325" dh="437" w="325"amp;>

有一位朋友去支教幾個月後,對學生極差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積極性傷害到,他問我:不是,貧困地區的學生都想著知識改變命運嗎?怎麼都這樣。

我回答他:如果你前二十多年,一直吃不飽。後面有人告訴你,打工可以賺錢,可以吃上好吃的東西。你是很難分辨這個打工到底什麼,乞討算打工嗎?

amp;https://pic2.zhimg.com/6f618a9722d55edf7c9b7350ff912c09_b.png&" dw="558" dh="315" w="5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f618a9722d55edf7c9b7350ff912c09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2.zhimg.com/6f618a9722d55edf7c9b7350ff912c09_r.png&"amp;>

所以農村貧困地區更缺的是德育老師,可惜我所支教的石登中學沒有一個音樂老師,即便是主科老師也是缺乏的很。有時一個老師加上早讀和晚自習一天會有8節課,不過他們的工資卻少得可憐。許多優秀的老師都拚命地往縣城調。

前段時間,北京某著名高校的老師在縣城支教數月結束後,召集我們去參會。雖然我對吃這種事情向來不排斥,但我還是悄悄地請病假了。我心中的想法是:同樣的學生人數,縣城中學有200多位老師,鄉村中學卻只有60多位老師。你覺得哪裡更需要老師?

如果真要支教,請來大山深處體驗,不要走馬觀花似得支教幾周或者幾個月。不支教一年,你體會不到這裡的快樂與沉重。

amp;https://pic4.zhimg.com/d1fbdc7ca9b98539d56307a756370633_b.png&" dw="278" dh="492" w="278"amp;>

這個地方我還會再來的。

最後要說一個奇人。

amp;https://pic4.zhimg.com/e4a9c6c7d91fec8dd7b58c64bb62d0d7_b.png&" dw="558" dh="316" w="5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4a9c6c7d91fec8dd7b58c64bb62d0d7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4.zhimg.com/e4a9c6c7d91fec8dd7b58c64bb62d0d7_r.png&"amp;>

這位是和我一起來支教的黃老師。


黃老師已經五十三歲了,副教授,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為多位省長做過翻譯,實實在在的大牛。當學校派到他的下屬來偏遠地區支教一年時,這位年輕的老師一下就哭了。在找到了幾乎所有校領導哭訴無果後,他找了他們處長黃老師。


黃老師說:別哭了,我替你去。你是青年,你還有希望。


學校派了三個人下來,有兩個打了退堂鼓,唯一欣然而來的只有我,再加上這個接近我父親年齡的黃老師,一老一少這個組合真的不搭。


但黃老師下到石登鄉後以茶會友,上到新上任還沒有一個月的縣委書記,下到菜市場賣雞的老闆,他無一不熟。清晨我上街吃早點,老闆看見我就說:喲,真不是和黃老師一起下來支教的周老師嘛,早點錢免了,有空我們一起黃老師那喝茶去。


這一年,黃老師成了我畢生的摯友。


在石登鄉,幫助我的人很多。


比如,名義上是個校長,實際上是個保安加門衛的熊校,為了改變這裡教育落後的現狀,你很艱辛也很屈辱。


每天忙的不可開交的鄉黨委張書記和楊鄉長,在我腎結石發病時,專門去縣城醫院看我。當然主管教育的楊副書記直接在衛生所看我疼的叫了一天,實在太丟人了。


我知道在這個地方,吃雞是最高禮儀,下來我來的時候不要招待我吃漆油雞了,我真的受不了,好意我心領了。我說的就是你,谷川村的和書記,你的公眾號閱讀量快趕上我了,你是真網紅,我服。


還有住一次的各位支教老師,深夜寫作影響你們休息,我非常過意不去。


石登鄉,我還會再來的,我再來時會帶著一支隊伍來,一支幫助貧困地區的愛心隊伍。


從題目添加的話題來看問的是有關西部地區中小學支教的問題。

先給重點:除了你能想像的各種困難之外,請務必考慮:能否克服掉心裡對接受支教的孩子的那份優越感,明白支教絕非施惠施恩,抱著分享而不是裝逼的心態,去為孩子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服務(看清楚,是提供服務者!),否則別去支教也別惦記著去支教了。


=======

我沒有接觸過與政治目的或者利益目的的支教活動,所見所聞都是大學期間學生的支教,包括北京的農民工子弟學校,自己家鄉的(內蒙),其他西部、西南部偏遠山區的。我本人在大學期間也參與過北京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支教志願活動不到一學期的時間,只想與廣大懷揣著單純非功利初心嚮往支持西部孩子教育事業的年輕人聊一聊。

最最需要先說的是,無論是對公益、對義工、對志願服務、對社會工作等等哪一領域的熱忱都值得鼓勵和衷心感謝。但是支教,是一份門檻遠高於其他幾類的特殊事業,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太多,因為在哪一個時代,基礎教育都是一個太嚴肅的話題。

如果只是心存「體驗生活」之念,請不要圖一時新鮮去支教。別跟我說你能堅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如一日的4點起床搭三小時公車去兼職支教或者住在山村裡甘之如飴。

如果只是出於「可憐那些孩子」,請不要帶著你的憐憫去支教。別跟我說你就是愛孩子,能為那些鼻涕抹在身上永遠不能乖乖坐在教室里說你聽不懂的方言的孩子付出你的愛。

如果只是想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請不要用半吊子的業餘水準去支教。別跟我說你比山區教師有水平,教教小學啟蒙容易?怎樣做到切中孩子們的知識接受程度你知道嗎?至於初中,拜託求你不要去誤人子弟了,你以為教師資格證是隨便鬧著玩的?

哪怕不僅有善念不僅能吃苦恰巧同時還會教書,也請你三思再三思。因為在城鎮的學校里任課老師可以管教學生,支教老師你不能,城鎮老師能給學生制定長達五六年的教學計劃,支教老師你不能。城鎮老師五險一金上著工資開著按時按點兒上班下班還累成狗,對不起支教老師請問你行嗎,城鎮老師在乾淨整潔的課堂上給坐在課桌前乾乾淨淨的孩子們上課,對不起支教老師請問你行嗎。

你不僅要面對你預想之外的艱難,(我在海淀區上學在海淀區做義工的周末要不到6點起床坐2個多小時的公車,還是我們義工聯盟里離敬老院最近的一位)還要面對一些你想都沒想到的問題。

我見過不少支教的現場,也與不少支教志願者吃飯聊天,有太多朋友在下意識里傳達給我一種論調:我們的到來拯救了孩子們貧瘠的內心和世界,所以我們的工作太有意義了。別說是我太敏感,當我將自己的全副身心撲在孩子的視角上,感受到對強加於我的仰視,太難受,我想那些十歲上下甚至更小的孩子心性仍在塑造過程中,對大人世界的惡意不會比我更遲鈍。同齡人在我這個無關人員面前都淋漓盡致的濃濃的優越感,傷害了我對支教的自信心。我明白了以我知識儲備的不足,沒資格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而以我們這些支教的人的角色定位的扭曲,更加配不上孩子們、孩子的父母們、孩子的老師們對我們的信賴尊重,因為我們打心眼兒里把自己抬得太高,把欠發達地區的人們看的太低。

這才是我想說的最困難的事,克服掉心裡對接受支教的孩子的那份優越感,明白支教絕非施惠施恩,抱著分享而不是裝逼的心態,去為孩子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服務(服務!),否則別去支教也別惦記著去支教了。

不知道有沒有知友記得海賊王里那隻誓死捍衛故去主人狗糧店面的狗,它叫趣趣,路飛幫它搶回店裡最後剩下的一袋狗糧之後坐在它身邊,視它為人類為朋友的情景。海賊里大場面極多,可我唯獨對這一小塊情有獨鍾,路飛的魅力在哪裡,就在這一屁股坐在趣趣身邊。一個被自己裝進箱子里堅定信念的怪人得到尊敬,一個遭到種族歧視卻畢生致力於和平的人魚王妃得到尊敬,而哪怕一隻小狗,一隻為了守住承諾而拚命戰鬥的小狗趣趣,一樣得到了尊敬。

知道什麼叫平等嗎,為那些物質與精神遠比我們貧困的人提供服務和幫助而不是憐憫,為那些初入社區不懂規則又基於汲取養分的新手多給一些指導和寬容而不是一竿子打死稱為劣幣,為那些被莫名殘忍對待而淪為食物的動物們爭取真正的愛護而不是拯救,也為那些傳統習慣於吃狗肉的人類們保留他們的自由而不是強逼(跑題了…)擺正我們的心態,誰都不比誰高貴,這些道理並不能要求所有人懂得並正確使用,但是但是,如果是支教我說了門檻高,就當然要具備,因為支教意味著扛下了對很多孩子的責任。

想做好事有千萬條路,支教是其中要求多的,沒有那麼些萬全的身心準備,也即沒有那個能力承擔支教責任的朋友,還是不要嘗試的好。因為你當然可以後悔,對祖國的教育事業嘗試了卻毫無貢獻的拍屁股走人,但是那些見過你的孩子們,記住了城裡的哥哥姐姐,照進他們世界裡的是或光鮮或智慧的僅一瞬的光亮,或者很快忘掉你們。無論如何,支教之於你也許有益,但對孩子們完全無功甚至有害。這樣的投入產出情況對於非功利性目的投身於此的你們,何必搗這個亂呢。
當然如果這樣都澆不熄支教熱情,那請轉至社區義工或民間公益的領域試試,都是一個正常成年人即可負擔得起可以有所貢獻的方向。反正我在北京義工聯盟中參與敬老院義工一年有餘,以我微薄之力可給予幾位熟識的老人關心和挂念如同家人一樣,幸福感很高。

以上。好累,晚安。

【這是張嚴肅的答題臉】


作為一個即將去支教的小隊副隊長,不請自來。
首先,我是做短期支教的,我想說明的是不要認為短期支教是為了旅遊,這個支教項目我做了快8個月,實施只有21天。去項目地要坐24個小時的火車,17個小時的大巴,2個小時的麵包車。路費只能報銷一部分,手機摔碎了也得自己掏錢修。這是我的真實狀態。
我簡單說說我們的時間表吧,2014年十一月選拔調研隊員,前前後後弄了有4,5次篩選,我被選上了。12月,和項目地的前期溝通。1月期末考試之前還在寫調研的文章,回家還沒一個星期出發去項目地。1月29號到達項目地,接受調研前期培訓,實戰與孩子溝通交流。二月初下到項目地調研6天。總結項目地情況,編寫調研報告,指定暑期支教方案。3月學校開學,社團內部調研宣講,制定暑期志願者招募方案。四月志願者招募,申請基金會資金支持。5月參加基金會的領隊培訓,返回後社團內部交流,志願者一輪培訓。6月志願者二輪三輪培訓,兩輪設計支教課程,選拔隊長,隊長培訓。七月,小隊成型,課程確定,準備期末考試。現在靜候八月項目實施。八個月,我堅持了八個月,我覺得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真的真的不要以為短期支教很輕鬆,調研小組的5個小夥伴一起支撐了8個月,現在終於要實施了。
其次,我們現在不在說支教了,而是改成了鄉村夏令營。多年經驗也告訴我們灌輸知識形式的支教短時間內沒有效果,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新的模式,鄉村夏令營。目的主要是啟發孩子們自己的天性,健全他們自己的人格,能讓他們脫離了我們還能自己健康的成長。21天,差不多是一個習慣周期。
寫在最後的話,再浮躁的環境下,也總是有人在安安靜靜的做些事情。正如別人問我為什麼還要堅持時我給的回答一樣:「我只想證明給那些不認可我們的人看,我們是在踏踏實實的做事的。」
以上


其實現在好多大學生都是為了支教後怎麼怎麼樣,然後去的。大部分去的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但是也不可否認有很多人,尤其是剛進大學的時候,都有支教的想法,覺得支教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我覺得支教應該由公益組織去做,要比行政化的做好很多。這樣教育會有延續性,事實上,現在很多支教都是很短暫的,今天來了,沒過多久就走了,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好。。。。


我堅信無論懷揣怎樣的夢想和大志去支教的人,對被教育的學生都是毫無意義的。
山區里沒有錢,不是知識和渴望就能改變現狀、成就未來的。

我這麼說是因為我曾做過支教的老師,有幸結識了一批單純的、值得生活得更好的山區學生。
他們當中大部分的學生成績很差,也有小部分的成績較優異。
他們所相同的部分是見識少、在學習的同時都肩負了分擔家庭經濟困難的責任。

而在我離開並時刻與他們保持聯繫的現在,我越來越明白,我當初曾渴望的「因為自己的出現改變他們人生軌跡」的想法十分幼稚。

不同於城市裡的孩子——成績好的繼續讀書,成績不好的混跡社會。
山區的孩子是家庭情況好的繼續讀書,家庭情況不好的混跡社會。
於是我現在流著淚打這些字,因為我最喜歡的,總是班級的前幾名,曾答應我考上大學以後教我繡鞋子的女生,在一年前聯繫我的時候告訴我,她已經在義烏打工,和哥哥一起,掙錢補貼家用。

在我看來,支教是幼稚的東西,你也許還要因為條件太差抱怨不斷,也許還會因為閉塞太久知識落後,也許因為環境不好失去健康,最可悲的是你心疼那些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不能繼續讀書的人,你和他們談心,找他們的家長,翻自己的存款,卻終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於是我現在決心不再支教,而是轉去創業。
我希望我能再多一點成為富翁。我希望他們退學的決定做得再慢一點。這樣我就能供他們讀書了呀。

支教是多麼無用的東西呀。


40歲以後,當你可以放下全部身心的時候再去想支教的事情。
人生低谷的時候,我也想支教,後來想想,這跟旅遊者們熱衷拉薩是一碼事,比較蛋疼。


作為一名曾經的學校輔導員,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
1 最好的支教
不可否認,當今中國很多地方都缺乏師資。最好的支教,不是支教而是能較長期的在當地工作,這樣對孩子是很有好處的。特別需要的是一些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這樣他還可以培養當地的老師。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有經驗又有愛心能去的人太少了,這樣的人大都已經結婚生子,有穩定的事業。
2.應屆畢業生支教
每年學校都會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去支教,雲南,貴州,西藏等。這些學生不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想做這一行的。但一定是學校裡面最活躍的。也是相比較而言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比較清楚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學生大部分或者說絕大部分甚至全部回來以後都留在學校工作或者是考上了選調生或者是公務員。
從這些學生的歸宿,我想就能看出來了。這項活動主要成為某些人對未來的跳板。對孩子的幫助嘛。。可想而知,當然也不否認有些真心想為孩子做事情的人。。
3.暑期支教
這種跟上一種其實差不多,但是效果更差一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參與的人不能得到如第二種的彙報。不管是支教的學生還是被支教的。二是更為重要的是,這是暑期開展的呀,學校里都放假了,很多小學生還要用這個機會幫家裡干農活或者跟小夥伴耍耍呢。。你們卻硬要他們來上課。不是你們 ,是你們托關係找到的校長或者老師。。。
4.公益組織
現在這種公益組織也很多,我也沒參與過。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參與的人一定是富有愛心的。因為對參與的人來說是沒有彙報的。。。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應該靠國家提高貧困地區人民教師的待遇,加大教育投入 才是王道


善莫大焉。

如果當年有支教,史書上就不會有李自成和洪秀全了們了吧。


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們公益組織一些資深志願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http://www.9world.org/thread-11522-1-1.html


毀人不倦
志願者社長,曾在郊區帶隊支教。我們支教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賺取社會實踐經歷,以後工作就業都有好處。
再說說孩子們,大多是留守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至少我剛去之時是這樣的。
幾年過後,當知道了這個社會真實面和未來的艱難後,孩子們或多或少出現了悲觀、絕望、痛苦的情緒。絕大多數孩子迫於生計,被家長帶走輟學,走上了廢品回收、建築工地搬磚等道路。
支教能改變什麼?無非是給本身生在不公平環境下的孩子們增添一層心理陰影罷了,其它什麼都改變不了。我覺得支教這件事本身很虛偽、自私,不管有意無意也好。


在一個短期支教的組織 我斷斷續續帶過三次隊到大西北 每次為時半個月


體驗 他們在乎的是體驗

倒不如說人類都喜歡去體驗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感知 對他們而言新鮮卻又不打擾原來生活軌道的事物

「最純真的笑容 最璀璨的星空 最美好的情感」

一定要提到的是 押沙龍的文章幾乎全部擊中我所想不到的事情的另一面

我在他關於鄉村的看法的文章里 想到了這些描述只不過我們一廂情願的看法

要我呆在那裡一年 哦不 半年 或許我都是不願意的 星空看久了會膩 孩子 相處久了 會覺得都很頑皮

當地的情況惡劣到無法想像 要是那裡的村民能過上每天用蘋果電腦刷知乎的生活 誰在乎頭上的天空和對方的笑容是否純真


但做短期支教的人有這個時間與資本 更重要的是 他們有情懷

最後回答一下如何看待支教這件事

如果這個國家能讓教育資源平衡分配 改變對鄉村教師的政策 提高鄉村教師福利

支教的狀況怎麼樣 或者支教到底好不好 還有什麼意義么

支教只是在長期計劃沒能實現的時間段里 暫時的替代品

能長期支教的人 真的很了不起


推薦閱讀:

女孩25歲了要不要去支教?

TAG:教育 | 公益 | 社會 | 支教 | 西部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