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美國二戰後出現的「垮掉的一代」?
二戰過後,美國出現了朋克和嬉皮士,六七十年代的美國人甚至被稱作垮掉的一代,請問有什麼心理學或者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可以解釋這一現象呢?
「嬉皮士的這個名詞來源於一本小說《The White Negro》所塑造的二流英雄hipster「他在反叛的自我意識的推動下,開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嬉皮士》夏學花著
這個詞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廣泛的傳播,知道1967年,嬉皮士們組織了持續三個月的愛之夏活動,才開始真正的流行起來。而這個時候對這個詞語並沒有那麼的貶義,只是由於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使得人們知道有了這麼一個事情。
但隨著嬉皮現象的的不斷曝光,媒體越來越集中於對其負面的報道,比如,貧窮,露宿街頭,濫用毒品,少年懷孕,偶爾的暴力。逐漸地讓嬉皮士這個詞成為了消極猥瑣的代名詞。使得人們認為這是一個垮掉的年代。不過到了今天的「嬉皮士」們更加的傾向於接受他們重新定義的嬉皮士精神,也就是和平、愛、自由,也即是使得當代的西方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環保,支援非洲,接納難民等社會活動的原因之一。
雖然說嬉皮士作為一個反文化,反人類運動失敗了,但是作為一種對於思想上的衝擊還是遺留至今,哪怕當今也是可以看到的。
現在開始回答問題:= =
1嬉皮士群體形成的原因
1.1嬰兒潮的到來,使得青年人口極具增加,而同時當時的美國個人平均收入增長百分之293,使得有大量的中產階級產生,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富足而安定的環境中,算是未經磨難就成長起來的一批自由人,而這樣的人在滿足生存的條件後,希望有一些更高的追求,這也算是反叛的根基。
1.2青年群體的形成,由於冷戰期間的戰略競爭,給美國的教育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契機,高等教育更加的趨近與平民化,而這種普遍教育使得大量的7-21歲的青年從社會群體中分離出來,隔絕了家庭對其的影響,從而使得大學生成為了一個新的階層。
一方面在遠離父母的監管,同時又處於社會的邊緣,雖然在年齡上走向成人,但心智上並未成熟,
另一方面在大學期間可以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自由與空閑,然而大學中的自由與社會中的制約是不平衡的。
這就導致了幾個問題,
一個事給予了學生把不滿情緒付諸於行動的可能,因為大學青年的密集程度高,從眾和反叛的心理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得大學生對於社會達到「真正自由」的嚮往。
另一個是,由於冷戰期間使得教育更偏向於技術技能的培訓,讓人人都成為「有用有價值的人」或者說必要的工具,這種冷戰的意識形態融入了大學課堂,讓大學生們感到反感與憤怒,由此引發其自我救贖的嘗試。
再一方面由於當時大量的社會邊緣青年人士的逐漸累積,這些社會的邊緣人士又有著相同的處境和遭遇,所以從中開始孕育出群體意識,和對該群體的認同。而嬉皮士的文化和主題和生活方式恰恰迎合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思想和情緒,形成嬉皮士青年群體的社會條件已經成熟。
1.3青年的異化
1,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結構之間的反差造成了人乃至社會的全面緊張和迷茫,使得文化上的顛覆不可避免,傳統的基督教倫理已經沒落,享樂主義開始盛行。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經濟體制的蓬勃發展導致高消費社會的興起,而舊的教義倡導工作,清醒,節慾,嚴肅的人生態度,這些教義被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撕的粉碎。
2,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進步之間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得人類在較小的勞動下,獲得了更多的產品,這一方面使得人類的生活環境變的惡化,因為對自然資源的摧毀和浪費使得以往的自然變的不那麼自然,而另一方面,拜金主義使得人們之間的感情變的疏遠,所以很多人對於這種「富足的社會」感到抵觸,進而產生了反現代文明的思想。
3,戰後成長的一代與其父輩在文化認同上產生巨大的矛盾。因為校園中的自由,公正,平等與社會中的規則相抵觸,使得青年人感覺到融入不了社會,於是群體性的反叛開始發芽成長。
4,文化上的斷裂造成了青年的普遍的異化,但富足的社會難以解決的貧困,讓青年感到對社會的失望和無奈。貧富差距的出現使得社會變的不穩定,並且由於當時的共和黨的執政方針偏向於國內,使得大量的陰暗面抬上了桌面,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是,正是由於人們日益認識到了大眾的貧困,沮喪的心理才得以發泄。
5,5060年代的國內和國外的政策引起了青年們的強烈不滿。國內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黑人遊行慘遭鎮壓,黑人領袖老馬被暗殺,美國對古巴的軍事干涉、侵越戰爭的升級,這一切都給美國青年的心理留下了陰影,特別是美國在越南中死傷的人不斷增加,更加加強了美國青年對美國侵略擴張的反抗。
以上98%摘抄自《嬉皮士》
下面再說一說其他的東西,其實一說到嬉皮士,一般會聯想到的,也許是這麼幾個詞,頹廢,反抗,群居,性,毒品,搖滾,而這些也基本上算是頹廢一代的總稱,所以俺就以下這些詞語簡單做介紹撒~~
頹廢:很多的照片都能看的出來,在街道的兩邊,坐著留著長發的、穿著破牛仔褲的白人通常就是嬉皮士,他們沒有工作,也不想工作,迷茫,無助,思索或沒有思索的望著遠方,將舊有的一切拋在身後,卻不知道應該保留什麼,頹廢的無以復加。
反抗,事實上,嬉皮士運動的高潮或終點就是在於反抗,舉行反戰遊行,結果在校園裡發現全副武裝的士兵,憤怒的學生向士兵們毆打而去,這時開槍了,殺死了4人,因為這個事情導致全美國唯一一次罷課行動,但同時發現,當時的社會精英們非但沒有懲罰開槍的士兵,反而讚賞有加,使得青年們心灰意冷,從此嬉皮士運動也就沒落下去。
群居村落,因為嬉皮士的沒落(沒沒落之前也有)使得出現兩類人,一類是繼續堅持與政府相溝通,去爭取追求的東西,另一類則是以一種避世或犬儒的形態繼續生存下去,而避世的主要手段就是群居村落,這種村落包括三種類型,一種類型宗教類型的村落,一種類似於復古式的村落,一種是類似族長式的村落。無論是那種村路,其中必然蘊含的就是群交,而且是男是女並不重要,再就是公共一切生產資料,還有對於女性的壓榨(這也是為啥後來群居村落消失的原因,不少的女性轉而投靠到女權主義者那裡去了)
性:對於自由的極度渴望,讓這類人的思想變成,只要對別人無害,那麼就可以去做。當然對於性開放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個人認為還是太開放了,接受不了,同性相交,群交,隨便找個路人就可以相交,人妻互換。。。
毒品:嬉皮士們認為,毒品能夠給自己以別樣的感受,並且他們在相信的同時還會向東方的很多思想去借鑒,無論是印度教,還是道教,還是佛教。。。為了讓自己能夠體會到這些境界,所以不斷的嘗試毒品,當然也有些是為了創作,其中有很多人為此而喪命。
ps:毒品千萬不要沾,想找死有有很多方法。
搖滾:關於這點我不是那麼清楚,因為俺是個音樂白痴,不過說roll and roll就是性交的聲音,這倒是頭一次聽到,關於搖滾其實是出來不少的牛人,這本書說,像披頭士,貓王,爸爸媽媽樂隊。。。。一系列的。另外一點是因為搖滾其中摻雜了很多美國俚語,所以使得俚語也成為了嬉皮士們的一種符號。其他的,呵呵,不知道了=。=
————————————————————————————————————————————寫完抄完,有興趣的還是看看書吧= =,無論是社會學還是心理學都有涉獵,書名在最上頭。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朋克和嬉皮。這就像殺馬特和廣場舞,都不太招人待見但是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嬉皮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生育率激增和經濟的大幅度增長,就有一幫非常超前的人開始思考,他們思考以及行為的成果直接作用於我們。樓下有人說這是迷茫的宣洩出來,我不太認同,當然當嬉皮成為一整個運動的時候當然會有跟風狗,這在哪兒都一樣,但是發起人絕對都是天才。凱魯亞克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性格,其次是金絲寶。
我哥們兒叫我roll葉子去了,回來寫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想等待時機,好好回答一下。
其實真正的目的是抒發和表達我對BG(」垮掉的一代「)說不上是景仰、同情、還是感同身受的一種複雜情感……
BG的出現。粗略瀏覽了下樓上的回帖,而且BG作為一個始終很活躍的話題,研究資料和相關信息網上一搜就一大堆。我就想說下我的想法:
那麼一群有優秀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人(比如傑克·凱魯亞克就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對從二戰開始的技術進步、人與自然關係開始發生劇變、古典的生活方式、態度、情感將會一去不復返等開始進行思考,進而表現出焦慮、悲哀和對要消失的事物的深沉感情。這與中國改革開放後80~90年代中期那批搖滾歌手的心態類似。我們也處於社會發生劇變的時期:
參考有關張楚一段話:
1994年5月,第二張專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發行,這張專輯沒有《姐姐》那樣令人陶醉的傷感,更多的是對內心的抒發,然而,每個人在其中不僅能看到別人的生活更能找見自己。正如CD扉頁中寫道:「這是94年的春天,空氣里有一種富裕的氣氛,每個人似乎都站在一場洪流之中,等待著來自慾望的衝擊……張楚也置身其中,看見從身邊洶湧而過的人群……他靜靜的想,有些美好的事物終將一去不返」。
就是這樣,凱魯亞克,金斯堡們覺得事情不對,人活著似乎不應該只是為了追逐金錢、物質享受、進華爾街等。我設想那時候的美國,其實也是一種被」洗腦「的狀態,整體被一種強勢意志所籠罩,就是」戰後恢復經濟建設,人們要奮鬥要努力要追逐物質財富,改善生活「……於是這些人就糾結,苦惱,但大勢不可逆轉,他們就吸毒、濫交、麻醉自己獲得存在感,或感受那種存在。比如金斯堡們的好友,15歲進哥大的天才」所羅門「就申請對自己進行腦葉摘除手術。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當時中國的歷史環境條件影響下的翻譯,根本上來說是」錯誤的「。金斯堡們在當時就已經提出了」環保「」綠色「這種相當超前的概念……他們是相當積極的,在思考這個社會該如何前進,人們怎樣生活才幸福等問題。而並非是那些斷章取義,隨便附會,一知半解,喜歡貼標籤下定義的人所說的那樣的不堪、頹喪。至於嬉皮士,不排除那個時代有那麼一大群青年根本不知道傑克金斯堡們究竟想幹嘛,而只是覺得他們放蕩、好玩兒,就跟他們學著玩兒,以至於玩兒到毫無內涵的過分和真正令人噁心和厭惡。
總之,我認為,那些一邊倒對」BG「持負面甚至鄙夷態度的人根本不懂BG……他們本身就不是自由的人,進而無從體會和感知什麼是人性、追求、和自由。
另,
1.如果LZ還沒看過關於BG的書的話,我推薦文楚安所著所有關於BG的書,他應該是國內研究」BG「客觀而且非常深入的一個人。如《「垮掉的一代」及其他》等,至於LZ想要了解的心理學,裡面也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
2.如果沒看過《在路上》的話,也推薦文楚安的譯本…雖然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是王××的譯本.都看過,層次有別。
文先生對BG是有感情的,而這種感情是基於對他們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是理性的情感不影響客觀,因此文筆也十分動人而傳神.
摘幾段BG的文字:
(1)要知道,生命是神聖的,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彌足珍貴。我此刻聽見丹佛河和里奧格朗河如火車頭咆哮般的流水奔向山巒。我渴望在更遙遠的地方去尋找我的生命之星。
(2)相比之下,我在紐約的朋友們卻總是以消極對立的態度成天生活在噩夢中,討論社會現實,用的是他們那些自以為是的書本上的或政治,或分析方面的諸多理由。
(3)《嚎叫》里似乎有一句:女士們,提起你們的裙擺,讓我們一起穿越這地獄……
物質的滿足會激發人對精神價值的追求
朋克最好不放在這個語境裏討論。
以下屬於答非所問,但還是想說:美國的 1960 年代的遺產,我們今天都在享用。1960 年代的迷幻(psychedelic),演變成了 1990 年代的電幻(cyberdelic),隨後再滲透到主流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看蔡志浩對今天世界的精準描述:
http://taiwan.chtsai.org/2015/03/17/shidai_yu_shidai/
不穩定,發現問題,跨領域,回歸自我,創造力,留白,尋找自我與世界的關係。哪一條不是 1960 年代美國反文化運動的特徵?文藝界在 1960 年代做的事情,直到今天才慢慢波及實體主流世界。我認為是城市擴張下戀舊和求新兩種情緒的矛盾所致,以及後現代化社會開端所導致的後現代主義興起。
先貼一段「波西米亞神話產生根源在於十八世紀末期經濟政治劇變,劇變破壞了傳統,產生了留戀過去和期待更大改變兩種情緒。」這個道理甚至同樣適用於新文化運動,花兒革命等,這種浪潮一般會在戰後出現,藝術家改頭換面不以創作藝術為主而轉向投入社會運動中。
建議題主參照迷惘的一代也就是爵士時代,垮掉一代和爵士時代都出現過社會主義熱潮,某種音樂形式興起,都發生在世界大戰之後。有趣的是,對比垮掉的一代和迷惘一代對美國群像式精神病的描寫同出一轍,戰後經濟的大起大落,社會矛盾突出,吃飽肚子的和餓肚子的都開始投入創作,屬於政治意識最巔峰的時期之一。
其次,美國乃至西方社會二戰後的思想潮流。「二十世紀四十年代,Frankfort學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率先指出,在啟蒙時代初期,理性就被分為兩類,一類是幫助人們擺脫蒙昧與恐懼的人文理性;另一類是幫助人們了解自然規範生產的工具理性。二者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是和諧統一的。然而隨著19世紀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科技理性逐漸代替了工具理性的角色並在與人文理性的共存中佔了上風,人文理想中的自由與人權漸漸被科技理性所主導的標準化、統一性、整體性所侵蝕,這樣人所創造出的科學技術反過來控制了人的思想行為與文化生活,人們不得不以內在的精神沉淪去換取外在物質利益的豐厚,人異化了。面對這個問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衍生出了兩種思潮,一個是馬爾庫塞所倡導的,矛頭指向工業文化與科技進步的左翼激進革命(甚至包括我們的文革),它以徹底地破壞工業生產和科技進步為主旨進而逼迫資本主義露出殘暴的嘴臉;另一個是福科等的後結構主義思潮,這實際上是右翼新保守主義的開端,它倡導一種溫和的範式轉換並改變文化中的語言結構以抵消霸權與壟斷。」這段摘自百科,簡單陳述後現代化工業結構開始的轉變導致思潮開始的轉變,尤其二戰之後美蘇二元對立的情況下,麥卡錫主義和杜魯門主義對文人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反抗教條主義而追求一種普世的情緒同樣也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的目的之一。
最後稍稍補充點,作為波西米亞文化的一部分,這類藝術家亞文化從文藝復興早已存在,文化潮流都存在於疆域擴張和城市文化興盛的階段。
科恩倏地站了起來,他穿了件西裝,沒打領帶,仍是長發披肩。科恩略為欠欠身子,大聲地說:「總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對美國嬉皮士的看法。」
斯廷霍文事前叮囑過這個格外活躍的科恩,要科恩不要隨便拿問題打擾周總理。這時,斯廷霍文焦急地朝科恩打手勢,仍阻擋不住。
大廳里靜靜的,人們都關心地望著周恩來。
周恩來客氣地微笑著打量了科恩一眼,瞄了瞄那蓬鬆飄垂的長髮,說:「看樣子,你也是個嬉皮士羅。」
周恩來繼而把眼光轉向大家:「世界的青年們對現狀不滿,正在尋求真理。在思想發生變比的過程中,在這種變化成型以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物。這些變化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可以容許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為尋求真理嘗試過各種各樣的途徑。」
剛看完《在路上》,電影,呵呵。我的理解比較淺,單從這電影來看BG被以為垮掉一代我覺得還蠻貼切。表面自由快樂,內心頹廢甚至荒蕪。他們追求自由,表達反抗,但實際是迷茫,沒有明確方向。只是用自由來粉飾了反抗、發泄、叫囂。是的,他們發泄出來了,然後呢?留下什麼了呢?還是那片混沌。
走到一個極端,這相對是容易的,因為找到平衡點是最難。
當人們慢慢平靜下來,就會反彈一樣從這一極端緩緩移到中心,尋找那個平衡點,至少不必極端。於是,來到了60年代,開啟了嬉皮士時代,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鮮明而毫無戾氣的個人主義色彩。嬉皮士試圖創造一種烏托邦式的生活,雖然並不現實,但卻具有現實意義。這是一次精神發展的爆發,也是性靈的一次洗禮與反思。
這兩個時代相比,前者更為極端、粗暴、盲目,就像一個憤怒的小孩。後者,變平和了些,像懷抱理想的少年。
個人主義價值觀大規模覺醒,
一點淺見,往往整日口中要求自由與平等的人們是《狂熱分子》書中描述的一樣,用無知下的自大,傲慢下的猖狂很可笑,這是一種「偽自由」。
智能社會中將會淘汰「無用的人」是《人類簡史》書中 尤瓦爾·赫拉利主要闡述的觀點之一。 相信這種輕易被煽動,沒有獨立思考的人快點清醒。 智能社會中,人們很可能生活在網路之中,到了那時候在改變就都晚了。
清醒!!!!!
你自己都說了二戰後了╮(╯_╰)╭
就拿最簡單的來說 每個時期產生的文化也好什麼也好 都是和時代背景有著直接必然的聯繫的
很多人把垮派 嬉皮士 搖滾等等等等的出現看的非常複雜非常難以言說
認為是一種很精神化的牛逼存在
但我認為其珍貴就在於這種文化產生的時代背景
因為這是在和平年代無法再出現的
而且即使有 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結束長時間的戰爭,社會步入相對步入穩定,物質生活已然不能滿足長時間沉浸在精神生活嚴重低迷的人們。這時候,會有新的力量的爆發:追求自由光明,超脫,順其自然。
至於說BG,除了文學,搖滾音樂也在這個時候流光溢彩。總之,這是嶄新的年代。
我看有人說——
二戰過後垮掉的一代,是因為二戰美國的軍隊存在大量使用軍用興奮劑類藥物,
導致了戰後軍人大量的藥物成癮而造成的。
都沒事閑的,吸麻喝酒干犯法的事。艾倫金斯堡和他好基友卡洛所羅門是在神經病院里認識的,然後跨派代表作的howl(嚎叫)就是allen ginsberg在呼完麻之後在精神病院里寫給卡洛的。 所有思想家哲學家詩人作家藝術家都是沒事閑的,正出來的一堆東西。然後當時大家都活的特壓抑,需要一個宣洩口,然後跨派一邊寫詩大罵政府傻逼,一邊喝酒呼麻,然後當時年輕人都覺得 「卧槽,這幫人好牛逼啊」這樣
同意你的觀點,「垮掉的一代」,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一點不認為那個年代是垮掉,恰恰覺得那是對生命、對夢想、對改變這個陳舊的世界做的一次轟轟烈烈的叛逆的嘗試,在路上 我還沒有看過全本,然後只是僅僅的隻言片語,已經讓我很是激動和感同身受了,看了切格瓦拉和摩托日記,讓我對人生,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思索。如果世界已經固定了,那麼我願意做那個孤獨的走另外的路的青年,那個年代,走另外的路的人很多,他們並不孤獨,我很嚮往
推薦閱讀:
※怎樣培養冒險精神?我說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什麼是種族歧視?
※那些看完消息,經常不回復的人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為什麼網路上每天都充滿了大量的謾罵之聲、惡俗之語、骯髒之言?
TAG:朋克PunkRock | 社會心理學 | 垮掉的一代 | 嬉皮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