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騎車膝蓋疼的問題?

膝蓋疼是騎車愛好者的一大困擾,如何預防和解決該問題?


其實,正確的騎行方法基本不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大部分車友都是由於騎行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膝關節損傷的原因:

車座的高度:對於騎行中車座高度的調整,有些車友並不是很在意,有些車友為了炫酷,盡量的把車座抬高,為的是騎起來好看,姿勢優美。有些車友則為了騎行方便,遇到危險時便於處理,降車座降的很低。其實,車座高度的調整在騎行中非常重要,車座調的太高的話,腳踏在6點方位時腿伸的太直,完全處於緊繃狀態,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張力太大。而車座調的太矮時,當腳踏在12點方位時膝關節曲的很緊,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壓力加大。這兩種狀態都會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將車座調整到合適的高度,當腳踏踩到底時腿的伸曲角度應保持在170°左右,不要刻意的猛力蹬車,利用體重的自然下墜去發力。

蹬踏的頻率:有些車友自身體力好,在騎行中尤其是爬坡,為了體現速度與體能,為了比別人飛的更快,使盡全力瘋狂地蹬車,根本不去在意蹬踏時的頻率,殊不知人的膝關節畢竟強度有限,太大的力量輸出對膝關節影響非常大。So…… 膝關節損傷嚴重的一般都是那些體力比較好,騎行時間比較久人。

上陡坡時不要用大齒比,應使用比較輕的速比,不要讓你的膝蓋負擔過重,保證高頻低速。

頻繁的騎行:任何一個零件用久了都會有磨損,人體的器官也一樣,每天我們行走對膝關節也會有一定的磨損,這是很正常的,騎行那就更不在話下。一般性磨損我們在休息時或者睡覺時膝關節內部會分泌一種類似潤滑劑的液體(名稱忘記了),會自己修復膝關節,這是人體自我修復系統的作用,但磨損的太嚴重,人體的自我修復系統跟不上磨損的速度,自然會出問題。

騎車應適量,避免長時間或者不間斷騎行,時常保持膝關節的休息時間。

要循序漸進,結合自己的實力去騎行,不要盲目的增加騎行距離,要逐漸增強膝關節的承受力和強度。

蹬踏的角度:很多車友習慣於內八字或外八字騎行,看似稀疏平常,但對騎行卻影響很大,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自然摩擦,我的理解是:膝關節和軸承的原理很相似,當軸承保持水平運轉的時候可以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但是內徑或外徑偏移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磨損,本人覺得膝蓋也是同理,因為我自己就曾雙膝疼痛過,個人總結的原因是自己外八字的習慣一直沒有扳過來,加長騎行距離之後膝關節杯具了。休養了近一個月之後,依照自己的推論,直接上了鎖鞋鎖踏,到現在沒有出現過明顯的狀況。正確的騎行姿勢是蹬踏動作完全保持在一個垂直的平面上。使用自鎖腳踏會很好的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平時注意一下自己的騎行姿勢,改掉外八字或者內八字的姿勢那是最理想的。

騎行的環境:平時在騎行中,膝蓋一般不需要任何的保護,都不會得風濕,因為膝關節處於不斷運動中,會自然產生熱量。但下雨時騎車,對膝蓋絕對是一次摧殘,任何膝關節也抵擋不住雨淋風吹,因為膝關節處在迎面向前的位置且直接經受著風雨的侵襲。所以,盡量減少雨中騎車的機會,如果要騎行請先將膝關節保護好。


的確是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因為我自己也有次方面的困擾,所以先簡單說明一下膝蓋運動損傷的幾種情況。

1. 膝蓋區域大腿內側疼痛,非持續性,往往在睡覺或者上班等長時間不動的情況下改變姿勢時發現,表現為輕微刺痛。
這種情況並非膝蓋損傷,而是大腿內側韌帶拉傷。產生的原因多數是由於騎行姿勢本身不正確所致,最常見的就是騎車外八字腿。
這種情況多數並不嚴重,也不影響實際騎行。需要減少運動強度,並且用鎖鞋或至少KMS矯正腳踏來進行騎行姿勢的矯正,避免發力時給大腿內側過多壓力。

2. 膝蓋區域靠上接縫處疼痛,非持續行,跟1情況類似,表現為脹痛或刺痛。
這種情況是由於大力踩車或者搖車導致肌肉和肌腱勞損,常見於上山持續搖車之後。
並不需要過多在意,注意休息和減輕發力即可。

3. 膝蓋內側軟骨組織損傷,運動時膝蓋內有異物感,按壓膝蓋骨有脹痛,前後左右搖動膝蓋骨會疼痛加劇。
此類才是真正的膝蓋受損,必須進行物理輔助治療,並且一段時間內不得進行大幅度活動。
徒步登山比較容易產生此類問題,騎車似乎還好。


騎車三年了,我深深的受此問題困擾。首先,必須明確騎車不是多騎就好,雖然確實有很多大力金剛腿說多騎就能提高,然而事實和經驗告訴我們量力而行更具科學性。同意@馮昕 的答案,但感覺他的回答不全面,因此作個補充。
騎車膝蓋疼一般有三個原因:
1.騎行姿勢是一門學問,容易引起膝蓋疼痛的錯誤姿勢需要調整坐墊的位置、坐桿的高度和曲柄的長度,首先從硬體開始,曲柄長度因人而異,建議比推薦值略短一些,公式為:
曲柄長(mm)=2.16 x 跨高(cm)
例如本人蛋高79cm,計算結果為168.48,應該用167.5mm的曲柄。默認上自鎖情況下,坐桿高度以踩到6點鐘位置時臀部不會移動為極限,坐墊位置需要參考膝蓋和拇指球(大拇指後的那個最大的骨節,也有叫芝麻球的)的關係,正確位置是踩到3點鐘位置時髕骨(膝蓋內側)和拇指球垂直地面。
2.騎行時膝蓋里的四塊骨頭一直不間斷的摩擦,由關節腔分泌潤滑液並藉由每一次膝蓋的屈伸滲透進關節之間,而且軟組織的養分也需要膝關節的活動滲透進去,這樣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久站傷骨」了吧,所以騎行時提倡高踏頻低發力來保護膝關節。平路無風環境下,以每分鐘90轉的踏頻騎行能獲得最高效率,環法選手在大集團中通常以每分鐘85轉的踏頻騎行。以每分鐘低於70轉的踏頻騎行屬於自毀膝蓋。
3.就算騎行姿態沒有問題了,也無法避免長時間騎行後的膝蓋疼痛,因為騎行運動的單一性和重複性非常容易造成磨損和發炎,唯一能幫助膝蓋減輕壓力的只有你的肌肉力量,當肌肉疲勞以後,膝蓋自然承擔更多的壓力。因為騎行過度產生的損傷常見於「髂脛束綜合症」。
……………………………………………
如何預防膝蓋疼痛:
總的原則是低發力,高頻率,有一個靠牆靜蹲的動作特別有效,能顯著提高膝蓋附近的肌肉力量。假如膝蓋已經有不適的感覺,可以考慮卧床進行膝關節屈伸,幅度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盡量不要使膝蓋發出異響,沒事多揉揉膝蓋。


上面講的基本沒什麼用······
有回答說到「避免外八字」:假如你的骨骼是適合外八字騎行的話,這反而會害了你。
目前你可以做的:適當提高你的踏頻,來減輕你膝蓋的壓力。找一個專業的Fitter,做一個徹徹底底的Fitting。

首先為什麼需要Fitting?通俗點說:因為你的自行車的設定不符合你,導致你的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包括:膝蓋疼痛,肩部疼痛,手臂和手掌麻木,會陰壓迫······這些疼痛最後可能會導致你的關節磨損,或者肌肉出現問題。
Fitting其中Fitter需要了解你的身高、肩高等等。還有你的身體的核心肌肉群還有身體的柔軟程度等

Fitting要調整什麼?

基本上是有以下這些:
你自行車的把立(stem)。有各種尺寸的把立:100mm 110mm 120mm等等。有些人喜歡放低把立。但是建議在沒有專業人員調整下還是不要把把立降得太低,否則腰酸背痛這種事就變得常見了

座墊:
怎樣解決騎公路車硌蛋的問題? - sworks99 的回答

座墊的位置(Saddle position):
一般坐墊會與地面水平呈0°角 有很多人認為越往前越好 這樣可以整個屁股坐在上面,這個理論是錯的:往往整個屁股坐在上面,坐墊可能會給你的會陰或者尾骨造成很大的傷害,這也是我勸你儘早去fitting的原因。
Reach:

Top tube:

如果你有鎖鞋,你也需要調整鎖鞋。

還有其他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fitting也分很多種,目前最先進的是動態飛艇,可以動過攝像機動態捕捉來協助。

(上面的角度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

曾經用過一個網站來計算fitting,簡直疼痛。

找誰fitting?
並不是所有Fitter都是專業的Fitter!雖然有些車店也搞得像模像樣的,不過把你搞出股骨頭壞死、膝蓋積液······他們是不會負責的。Fitter的好壞,取決於他們的經驗。


1:調整坐墊的高度,標準高度是你人坐在坐墊上,腳跟踩著踏板,腿能完全伸直。騎車的時候用前腳掌踩踏,這樣比較省力。

2:採用合理的踏頻以及合適的齒輪比,最優的踏頻是在90-100之間,簡單的講,當變速比是2*6時,時速必須保持在22.5-25.3之間,而2*7時,時速必須保持在25.9-28.8之間。這個需要經常的訓練!
例外,剛開始騎車的人往往喜歡大輪帶小飛,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做!

3:騎車的時候注意保養自己的膝蓋,不要著涼!

有車就多出去轉轉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騎行是一個比較好的有氧運動,既能增強心肺耐力,也可以提高下肢肌力,平衡、協調等,但同時騎行又是在蹬塌過程中循環往複做圓周運動,比較單一,這也是大家騎行時間久出現膝蓋疼痛的原因之一。

關於預防,前面知友回答的也比較專業和清晰,並現身說法從騎行姿勢、車座高度、騎行環境等給大家提出建議,我做一下我擅長領域的補充。


1 已經有膝關節問題的人在騎行時盡量避免上坡、避免長距離騎行,大家在騎行時、騎行後不要出現膝蓋疼痛和不舒服。


2 騎行後要記得拉伸放鬆自己的大腿前側、後側、小腿後側,避免細微損傷的不斷積累,很多問題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不要仗著自己年輕 忽略這些細節。


關於騎行之後膝蓋受傷疼的康復,我還是比較擅長的,之前也寫過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下,會有具體的解決方案:關於騎行之後膝蓋受傷疼的康復,我還是比較擅長的,之前也寫過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下,會有具體的解決方案:

膝蓋篇

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膝關節炎、滑膜炎等不是你膝蓋疼痛的罪魁禍首

拍核磁膝關節腔少量積液,正確的處理方式

髕骨軟化的正確處理方式

一招鮮解決膝蓋前側疼痛


練好基本功,落地注意身體緩衝,避免低速過坎,過彎看出彎口不要盯著地面,不要緊張抱死剎車。。。。
總之,減少摔車,注意緩衝,膝蓋就不會痛


隨著今年開始的共享單車熱,使得騎行這項簡單又有趣的運動被越來越多的小夥伴所開始接觸,它在解決人們出行障礙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對人體姿態的傷害。長時間的單一騎行動作維持,導致身邊許多小夥伴開始抱怨:自己騎車久了開始膝蓋疼、腰背疼、屁股疼,慢慢地共享單車逐漸成了人們慢性疼痛的「罪魁禍首」,為此,小編本次專門提供一些參考標準,來規範一下您的騎行姿勢,將可能產生的疼痛扼殺在搖籃之中。

人體的身高有高有低,體重又胖又瘦,對於統一規格的單車來說,我們只能儘力去解決可能的問題,最大化降低損傷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騎行的目的更多的不是提高運動表現和運動成績,不需要非得騎得多快多遠,而是讓人感覺騎行舒適就好。那麼,什麼是正確的騎行姿勢呢?

設定車座高度的方法

在腳踩踏至最低點時,讓腳後跟剛好能踩在腳踏之上,這樣能在踩踏蹬車的過程中保持膝在蹬踏時可以保持在相應正確的位置之上。或是使用雷蒙德公式進行精確計算,先測量出胯高(從車座平面至腳底平面),再乘以0.883的係數即可得到您所對應的車座高度了,當然,人體存在個體差異,車輛的尺寸大小也不盡相同,還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正確的騎行姿勢

在騎行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人與單車作用的相關角度參數來粗略的估計單車是否合適:

肘關節角度150-160度

背部略微彎曲

最小髖關節角度55-70度

膝關節伸直角度150-160度,最小屈曲角度35-40度

踩踏上下死點時的踝關節角度差範圍15-30度

若車座的選擇太高

可能導致在蹬踏時由於踩不到踏板而發生人體骨盆的偏移、膝關節的超伸。

若車座的選擇過低

可能使膝關節彎曲角度過大,並不自覺的使膝向外打開,不正確的膝關節角度很容易增大關節的壓力。

彎腰的幅度過大

在蹬踏的過程中,腹內壓力會增大,若此時過度彎曲腰椎,椎間盤的前後側剪切力不對稱,可能使椎間盤結構不穩定,進而容易傷到腰椎。

注意到上面所說的這些,就能減少由於騎車引起的膝痛和腰痛啦。


預防:

1 帶護膝
2 變速保持在輕鬆稍用力的狀態,上坡可以1*3, 1*2,1*1 平路可以2*3,2*4
3 每騎10公里,下來休息休息,拉伸
4 別過量運動,一天最好不要超過100公里。


深受其苦,多年經驗過來怒答一記。
膝蓋疼一定是姿勢不符合人體適宜的運動軌跡從而損傷膝蓋的軟組織。
調座椅什麼的,我個人感覺沒有效果,相反,還會造成其他不適(蛋疼= =)。
我的經驗是:
1.用較低檔位騎,以感覺不到大腿在發力為宜。
2.密切關注車速。車速有降低的時候,多半是體能供應不足,馬上吃東西!否則體能不足疲勞的時候動作容易變形,最傷膝蓋。
3.經常變換座椅高度,讓身體以不同的姿勢發力,避免過度運動損傷。

相關騎行經驗: 2009年五天600km,傷。2010年三天450km,傷。2012年43天4580km,沒有傷!

總之,要點是輸出不要超過你力量所能負擔的範圍。


1樓說的很清楚了,我來補充一下,除去在鍛煉過程中通過調節車子來保證膝蓋健康外,還可以在每次鍛煉後,平躺,依次將腿向上抬起約45度,堅持10秒,重複做此動作20分鐘可以有效緩解騎行過後的膝蓋疼痛。


共享單車的盛行使人們的注意力又開始回到單車上。

那麼,在騎車時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呢?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大多數膝關節疼痛是源於「過度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你比你能力限度騎得更長或更難了,就可能拉傷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從而導致疼痛。 但還有一些突發性的膝關節疼痛,這是為什麼呢?多數人習慣將此歸咎於身體太嬌弱、缺乏鍛煉等等,但這還真不體能的「鍋」。真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裝備(即單車)不合適或錯誤的騎行姿勢。如果不針對這兩點做出改變,騎車時間越長,對身體造成的損傷越大。

專業騎手在騎行過程中會不斷調整姿勢,以減少對身體特別是膝關節的損傷,且在訓練後會有專業醫生對他們進行康復訓練。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可能只是在特定時間(如上下班)進行短距離的騎行,之後也不會做恢復運動,因此,一個良好的bike fit對於預防膝關節損傷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在做fitting之前,先嘗試一些自我診斷,或許能幫助大家找到膝蓋疼痛的根源。

有什麼簡單的自我診斷方法呢?下面按照最直觀的疼痛部位不同來進行分別說明,方便大家對症下藥。

一、膝蓋前側疼痛

如果正好是膝蓋骨(髕骨)位置疼痛不適時,通常是因為在騎車時強大的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收縮,而股四頭肌又通過髕骨連接到脛骨,如果死命踩腳踏板,會對我們的髕股關節造成很強的壓縮力。

因此對於裝備的調整,應具體檢查座高、座前後位置和曲柄長度是否合適。車座太低,會使你在踩踏到最高點位置時膝關節彎曲角度過大,增加了髕股關節的壓力,進而造成髕股關節紊亂等問題;同樣當單車曲柄過長時,也會導致在腳踏板到達最高點位置時,膝關節屈曲角度過大。

怎樣的座位高度算合適呢?有一個快速檢查的方法——坐上車座並讓腳踏在6點鐘位置,放鬆腳跟,此時這條腿的膝蓋應該是直的。這樣在12點位置的膝蓋彎曲大概在20-25度左右。

如圖示摩拜單車抬高座位的方法是不是被你忽略了呢?

車座如果太遠也會造成膝蓋前側疼痛。車座的正確位置應該是,膝蓋骨正下方的骨位(脛骨結節)在踩踏一周的某一位置時在腳踏軸的正上方。

同樣踩踏方式也要注意,大齒比踩踏、大齒比衝刺都會把不必要的壓力施加在膝蓋上,造成這種類型的疼痛。

二、膝蓋後側疼痛

後側疼痛沒有前疼痛常見,也更容易找到罪魁禍首——膝關節過度伸展。這一般是由於車座太高或者太遠。這種情況對於騎固齒自行車來說更加普遍。騎固齒時,我們會使用大腿來減速,這會使我們的股二頭肌腱(大腿後側的肌群)承受過多的負荷和刺激。就好比足球運動員儘力做膝伸展射門的代價往往是腘繩肌撕裂。對於膝後疼痛,可以使用更多的慣性滑行進行減速以減少這類疼痛。

三、膝蓋內側疼痛

當我們感到膝蓋內側疼痛時,低頭看自己的腳:不當的鎖片位置往往是罪魁禍首。

鎖片位置直接影響下肢Q角的大小,這決定我們在踩踏時兩隻腳相距多遠。

理想情況下兩腳間距應該是這樣的:在踩踏過程中,膝蓋到踩踏點應該是一條直線,不需要向里或者向外撇膝蓋。如果膝蓋向里或向外,會給膝蓋兩側的副韌帶增加壓力,可能回導致疼痛。鎖片位置太靠外會導致雙腳距離過遠,給內側副韌帶增加壓力,造成膝關節內側疼痛。

腳踏里有太多的浮動會導致膝蓋內側疼痛。一個小點的浮動(大概4.5°)就足以保持我們膝蓋的舒適度了。所以選擇鎖片的時候,挑選5°以內的比較合適。

四、膝蓋外側疼痛

膝外側疼痛常為髂脛束綜合征(IT)。發生在IT band(一種纖維結締組織帶,從臀部沿大腿向脛骨)受到壓力和發炎的時候。過近的鎖片會使得雙腳間距過近,導致IT,使我們的膝外側感到疼痛。

非常喜歡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美女的一句很感性的口號:「騎行改變城市」

但我更想說:「正確的騎行,身體更健康,讓生活更美好」
人人愛車,車愛人人。
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
色彩斑斕的單車如鮮花般開滿整座城市,
也將康復的理念,
帶入每個人的心田。


自行車的設定才是根本。座高、座椅前後伸、車把高、座墊到車把距離、曲柄的長度。深入點還有長短腳墊片處理、座墊寬度和形狀的選擇、鞋型選擇…太多了

以致引申出bike fitting這個副行業。除卻車這個硬體設備後,進一步個人化的產品,而且更科學訓練。


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一樣,別人給意見可以作為你的參考,按照前輩的方式反覆調整直到自己舒服了。不然的話就做個fitting(做完了也不一定不痛)
最重要的還是在運動中量力而行,爬坡的時候發力輕點,天冷的時候注意膝蓋保暖。
如果現在已經疼了,也不打算去醫院,那麼請立即停止運動,每天晚上睡覺帶護膝。我包括我好多朋友都是這樣治癒的。


非要自答,知乎新人送來乾貨

運動固然可以鍛煉身體,但是運動過量或者是運動姿勢不當等會適得其反的,騎自行車也是一樣,不注意騎行的姿勢,是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出現的,比如長期的8字騎自行車導致的膝蓋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騎車鍛煉時膝蓋疼怎麼辦?並分享一些預防膝蓋疼的騎行技巧。
一.騎行引起膝蓋損傷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1、座墊過高可引起膝蓋外側疼痛;座墊過低可引起膝蓋內側疼痛;車座太低致使膝關節過度彎曲。
措施:騎行座包調整適合,讓雙腿可以打開,避免大腿內八或者外八騎行。

2、重檔高頻踩蹋可引起膝蓋骨後的痛疼,按壓痛點在膝蓋骨上。
措施:騎行時盡量用小齒輪比,提高踩踏頻率,不要齒輪比太重了,必需採用輕快的踩蹬。開始用輕齒騎行,發力兩腿要均勻,不能過猛多休息.騎行上坡路段,能騎就騎,不要硬撐,推車不是一件跌面的事。

3、蹬踏時兩腿左右晃動會使膝關節磨損。
措施:騎車時注意膝關節是否在晃動,下意識地改正,使動作順滑。加強大腿肌肉的力量能使蹬踏動作更加穩定。

除了想辦法緩解肌肉酸痛,以下這五個對預防膝關節疼痛的措施對保持你的膝蓋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
二、五件事預防膝關節疼痛:

1、得到一輛好的自行車
自行車上的位置不好,會使肌肉和關節的壓力增加引起膝蓋疼痛。

2、拉伸功能工作
嘗試做一些功能性的訓練,以保持肌肉活性,穩定和舒適。建議騎行前花10分鐘時間做做伸展運動,舒緩膝關節。

3、泡沫軸滾動按摩
泡沫軸不僅能延伸肌肉和肌腱,它還能拆散軟組織粘連和疤痕組織。你可以用自身重量和一個圓柱形泡沫軸來自我按摩和肌筋膜釋放,打破觸發點,緩解緊張筋膜,同時增加血液的流動和軟組織循環。

4、穿護腿
或穿抓絨騎行褲,防止冬季騎行造成不必要的肌肉拉傷。

5、選擇適合的齒輪騎行
不建議發育中的青少年長期騎自行車爬坡鍛煉身體。因為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骨骼和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善。如果騎車不當造成骨骼畸形,後果十分嚴重。

另外,需要注意下的是,天冷時肌肉比較僵硬,應充分熱身後再運動,如有身體不適不要勉強。剛入門者不要追求大運動量和速度,否則可能傷害膝關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膝蓋積水。另外,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孕婦和處於月經期的女性都不適合騎車運動。

總之,避免高強度騎行,一切有賴於科學地安排、合理地分配騎行線路,以能鍛煉身體又能享受騎行帶來的快樂為宜。如果較為嚴重的最好就是到醫院堅持診斷治療,護理要適當


不要讓膝蓋疼,切記。你可以讓肌肉疼,但不要傷骨頭,你可以選擇瘋狂的騎車,但也要為了自己年老了考慮。我承認自己的回答很偏離問題,我想說的是,只要疼了,不要繼續勉強了。

今天是我瀋陽至北京騎行的第八天,拐到天津來了,一路很累很不容易,但我絕對沒讓膝蓋骨疼。


上鎖踏吧...之前我騎車時間一長就會膝蓋疼(騎行的姿勢正確,座位高度正確),自從上了鎖踏,姿勢糾正以後,立馬好了8成。然後就是改變發力方式,高踏頻低力量的方式也是很有用的
然後,肌肉的鍛煉也是很重要的


非專業人士,只是每天20km通勤,有一些微小的經驗
1.不要用力踩踏,如果想保持速度,使用高踏頻輕力度,而不是調到高速檔位用力踩
2.如何判斷踩踏力度合適?心裡默念:抬腿、抬腿。。。而不是踩、踩、踩


我騎車也是膝蓋疼,尤其是爬坡的時候,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他們都說這是病,治不好
但是我又很想騎車,於是想了一個辦法
我平路的時候就騎慢點,上坡的時候推著走,下坡就滑下來,這個辦法非常有用,只是稍有局限
於是我騎了川藏線、滇藏線,經過的雪山都是推上去滑下來,還騎了四川境內海拔稍高一些的山路(如牛背山啊、卧龍啊),都是推上去然後滑下來,後架帶了很多帳篷啊水啊也沒事兒
但是平路上就慢的很,所以我只騎山路。。。但願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少蹬踏,多提拉。如果你能在踩腳踏做圓周運動時,能夠充分利用大腿前側,大腿後側,小腿,腹部的肌肉群,可以有效的降低局部肌肉群和關節的壓力,從而避免損傷。


推薦閱讀:

香港有哪些較為經典的徒步線路?
如何看待捷克人2017年10月7日登頂貢嘎山主峰?
小腿抽筋怎麼辦?
速攀運動員 Ueli Steck 的成功可以被複制嗎?「瑞士機器」為什麼能這麼快?
怎樣練習跑酷?

TAG:自行車 | 戶外運動 | 騎行 | 運動損傷 | 膝蓋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