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最厲害的哺乳動物是不是人類??


醒醒,長跑最厲害的未必是人類。
不考慮溫度、地形就是耍流氓,我們人類有適合自己的環境,動物也有自己適合的環境。人類的排汗系統利於高溫情況,但在低溫環境則是致命的。

接下來主要說西伯利亞雪橇犬,它們的身體加上人類的大腦,會有什麼驚人的表現呢?

一,如果在各自最適合的溫度下:

短跑有獵豹

半馬有狼

全馬及以上有西伯利亞雪橇犬,且是多多益善。

題目寫的不清楚,具體不知道要跑多遠?
20km?40km?100km?2000km?

在各自擅長的溫度和環境下比較。
下邊維基百科裡雪橇犬的資料

以上為工作中的雪橇犬的數據
1.和馬拉松職業運動員比(雪橇犬有負重)

一般的西伯利亞雪橇犬1天最多能跑130km甚至更多,職業運動員一天可以進行幾個馬拉松?
狗子們邊跑邊舔雪來補充水分。

西伯利亞雪橇犬趕路時能以30km/h跑40公里,耗時約1小時18分鐘。目前人類馬拉松(42公里)記錄是2小時2分57秒。
運動員邊跑邊喝水補充水分。

惡劣的拖拽情況下,就是雪橇上負重過大,雪橇犬也能以10km/h的速度跑。

2.和半馬(21km)職業運動員比較

狼,雖然沒有必要,狼可以以60km/h奔跑20km,耗時20分鐘。

職業運動員世界紀錄為58分鐘。

下圖是北美灰狼在雪地的速度,就只是為了追上同伴,圖中間是獵人和雪橇犬在休息。

如果距離更遠呢?

這個已經不算工作了,純粹為了競速而生的比賽。 雪橇犬里的世界冠軍們,1868公里,用時8天22小時46分02秒,2005年的記錄為了8天3小時40分鐘。
中途有27個檢查站,終點白令海峽,因為比賽過於殘酷,受動物保護組織壓力,強制性的休息三次,每次8小時(必須在檢查站內)和一次連續休息24小時,保護拚命趕路的人和狗的安全。到達白令海峽前要經過約136公里的荒涼之地,不可預知的狂風暴雪。比賽沿線平均氣溫低至零下三十多度,最低時零下五十多度,大概每天需要跑207km。

還有很重要一點,當長跑距離越長時,越考驗身體綜合素質。 比如博爾特比賽中不用擔心喝水的問題,因為很快結束。 全馬運動員可以通過運動飲料和能量膠來補充體力。 以上都是乾淨整潔的賽道。 而當距離變為超馬,比賽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很多東西就變了。 比如路況就比較野生了。 比如跑到補給站,血液都在肌肉和皮膚里,這樣消化系統沒有足夠的血液消化吸收食物,那麼食物可能囤積在胃裡或者沒消化完全進入腸道引起腹脹腹瀉。 而且此時免疫系統,神經系統都很脆弱。 如果是2000km的話,問題更多。 而雪橇犬沒有這樣的問題,它們一天只用吃一頓。胃液是強酸,能快速消化食物。

下圖就是狂風暴雪,不說跑步,能不能生還還是個問題。

不太清楚職業運動員一天可以跑多遠。

插個真實故事
1925年阿拉斯加Nome小鎮白喉病的故事,20位趕狗人和150多條雪橇犬,用時五天半,接力的方式運送血清,其中最兇險的路段為倒數第二棒,以下轉自網路:
最艱難的路段——穿越冰蓋
負責最危險的一個路段的人叫做萊昂哈德·塞普拉拉(Leonhard Seppala)。他要走的170英里 (274公里)是倒數第二個路段,比其它隊的路段長一倍,而且要經過充滿危險的諾頓灣(Norton Sound)。
他帶領哈士奇雪橇隊從諾美出發用三天跑了170英里(274公里),於1月31日接應到了上一支雪橇隊,拿到血清後踏上返回諾美的路,一天大約90公里。

塞普拉拉的雪橇隊於夜晚趕到了諾頓灣,情況如同噩夢般糟糕,眼前是20英里長的冰蓋。由海水凍成的冰蓋不穩固, 然而沿著岸邊繞過去會多花費整整一天的時間。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地把血清送到下一個雪橇隊,沒有片刻可以耽誤。

塞普拉拉對他的領隊犬多哥(Togo)有十足的信心,他們踏上了冰蓋繼續前進。

若從冰蓋上的裂縫掉入冰冷的海水中那絕對是致命的,塞普拉拉需要準確地繞過這些裂縫和沒被凍上的水面,才能到達對岸。然而漆黑的夜晚,加上突然來襲的暴雪導致他看不見眼前的路,在寒風的影響下也聽不到冰層裂開的聲音。他們只有靠他的領隊犬多哥的準確導航才有希望生存。

最終多哥帶領狗隊完美躲開裂縫和水面,成功把隊伍帶出冰蓋。

在白天,由於雪反射陽光強烈,塞普拉拉一度出現雪盲症(暫時性失明),也都是靠多哥導航,帶著隊伍前進,參加運送血清時多哥12歲。

(塞普拉拉和多哥)

以上是已知的情況,雪橇犬拉著人和雪橇,有負重,不清楚雪橇犬裸奔可以跑多快多久多遠,也不知道其它哺乳動物裸奔如何。

總結:在各自擅長的環境,人類仍然不如雪橇犬。

二 統一在熱帶、寒帶、溫帶比較。

熱帶

1.非洲野狗

在非洲大草原上,以64km/h狂奔15到20公里,速度跟狼一樣,耗時18分鐘。

2.湯氏瞪羚和北美叉角羚
在非洲大草原能以高達80~90km/h的速度奔跑11公里,耗時8分鐘。
許多人關心的鴕鳥,能以55km/h速度奔跑5分鐘。

以上四位例子都是捕獵和逃命時的情況,問題是如何讓它們跑全馬,狼和野狗跑全馬就跑到別的群體的領地了,會有衝突發生,它們捕獵都盡量避免闖入別的群體領地。沒有實際數據支撐,但們能以如此高速奔跑10~20km,供能供氧系統絕對不差,最差也跟人類在伯仲之間。全馬以上的距離就更不知道了。

寒帶
這個有數據支撐,南極馬拉松100km,人類大約耗時14小時,西伯利亞雪橇犬最高記錄一天207km,剔除路上休息的6小時,大約18小時。

溫帶

英國舉辦人和馬比賽的馬拉松,多以馬取勝。

問題來了,為什麼雪橇犬這麼能跑?因為它們的特殊供能系統和緊湊的身體結構。

供能系統

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人類由兩種燃料供能,一種是快速燃燒提供能量的肝糖。

一種是慢速燃燒提供能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但問題來了,當距離變長需要燃燒脂肪和蛋白質,但脂肪和蛋白質燃燒緩慢,仍然需要持續燃燒肝糖來供能。但肝糖燃燒的速度大於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肝糖的速度,所以,當距離過長時,肝糖會消耗殆盡,大多數動物會gg。

而雪橇犬

它們奔跑時不需要肝糖,因為它們特殊供能方式可以讓脂肪和蛋白質快速轉化為能量。

它們奔跑一定距離後停下來吃富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由於腸道只有體長三倍(兔、馬的腸道為體長12倍)加上胃酸的鹽酸含量為0.4%~0.6%,所以蛋白質消化吸收極快。快速充能後,又可以接著跑,跑完比賽,還是活力十足,至今人類對它們的供能方式還不太清楚。

身體結構
有人用北極狼和雪橇犬的混血去拉過雪橇,耐力不如雪橇犬。
加之它們比其它品種的狗,體型上更加結實緊湊,速度與力量結合的好,相同距離相同體型的其它狗,消耗的能量比它們要多。

但是 但是 但是 並不是所有的西伯利亞雪橇犬都這麼能跑,它們也是雪橇犬中身體素質比較好的,普通的雪橇犬3000到8000美金,領頭犬1w到3w美金。 如此,它們也要接受大量的訓練,實際比賽中也需要有經驗的趕狗人控制節奏,何時跑步何時休息,隨時注意每隻成員的身體狀況。

雪橇犬就是動物的身體受到人類大腦訓練和指揮的例子,其它動物很難如此程度地配合人類。

至於紀錄片里非洲獵人跑死鹿、馬。

那是獵人選擇高溫天氣,帶好水,追趕鹿、馬,讓獵物脫水而失去力氣,動物疲於奔命,本來就會精神緊張,脫水更快。

如果讓非洲野狗追擊獵人呢?人能堅持多久?


在這些爭論中人類獲勝的往往是個例,而動物獲勝的通常是整體。論上限人可能確實能和動物相當接近甚至更高 但平均水平又很低。

不論你接受與否,在長跑耐力方面拿著手機的你我跟徒步追獵物的布希曼族人的差距未必比我們跟鹿馬之間的差距更小。

貼一個自己寫的關於布希曼人徒步追獵物(耐力狩獵法)的分析。這一點經常被不了解的人錯誤使用。與其說人用耐力跑倒了動物,不如說是人聰明套路了它們。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870776?utm_source=com.ucmobileutm_medium=social


是愛情

你們人類長跑,馬拉松能跑幾個小時?愛情,我常常聽到 愛情長跑7年8年


如果是理想條件下的話沒錯,本來想用自己的知識寫點東西,不過突然想起來以前看了篇科普比我說的好多了,直接轉載鏈接吧,我就不獻醜了

偽綜述:人類擅長長跑?

但要是在高緯度地區,從非洲走出來的人類對於雪地中移動還沒有很好的生理適應機制,很難跑得過動物,而且很多適應於長跑的性狀,比如出汗沒毛在高緯度顯然是要命的。所以高緯度的長跑冠軍還是讓給動物們吧。


瀏覽了一下全部答案,要麼是強答的,要麼是靠圖多撐長度的,要麼是抖機靈的,沒幾個嚴肅討論問題的。

首先,要分重量級。難道讓老鼠跟羚羊比?合理嗎?

其次,要說明是否允許中途短暫休息,如果允許,這個「短暫」是多短?如果休息的時間足夠長,比如中途可以休息三天,那不如直接比壽命,人類可以先讓十年。

再次,要說明附加裝備。一群估計連真馬都沒摸過的人瘋狂吹噓馬有多能跑,你們知道馬如果沒有蹄鐵會怎麼樣嗎?允許附加裝備的話,跑鞋算不算附加裝備?戰鬥機算不算附加裝備?鋼鐵俠的盔甲算不算附加裝備?

另外,什麼算跑?人類的跑可以按體育規則來,動物呢?如果定義運動時所有腳離地才算跑的話,大象表示光想想就累。鯨魚表示你們聊我先走了。蝙蝠表示規則對自己有利。

還有,什麼叫最厲害?是絕對距離最長,還是在同等距離下平均速度最快?如果是後者,又怎麼定義一個相對公平的距離?

最後,在什麼環境下跑?公路?室內?實驗室?非洲草原?南極洲?雪橇犬是能跑,走咱們到赤道幾內亞比劃比劃?你不中暑算我輸。羚羊也能跑,來西伯利亞賽一場試試?或者大家一起去火星?

OK即使克服了上述全部困難得出了結果,最終成績是以物種內頂尖水平為準,還是以平均水平為準?又怎麼區分不同物種?兩米高的賽馬和一米不到的矮馬算一種還是算兩種?邊牧和柯基算一種還是算兩種?

總之我的結論是:人類憑藉發達的排汗系統,大小適中的體型,無與倫比的適應能力,和超越其它物種的智慧,是(地球上)長跑綜合實力最強的哺乳動物,沒有之一。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人類是自然界中具備最強長跑天賦的動物。
別不信,能跑的最久最遠的還真是人類, 因為人類發達的散熱系統就是為長跑設計的,直立兩腳奔跑和內髒的分布都是最適合長跑,強大的散熱功能和排汗系統可以幫人類連續以10~20km/h的速度跑十多小時。人類的身體構造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限制哺乳動物持續奔跑的兩大因素,體溫過高和能量耗盡。
跟現在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現代人不同,我們的原始人祖先是經常靠最優秀的長跑天賦花幾天幾夜時間追蹤獵物,並耗死獵物的。


這要看是絕對長度還是相對長度了。
從絕對長度上來看的話,是的。
如果是相對長度,人類的步長在0.65m左右。而就算跑一個全馬好了,40多公里。運動的長度是步長的六萬多倍。何況,全馬對於一般人來說是跑不完的。
但是我的實驗小鼠步長只有大概0.01米,做一個最大攝氧量測試,平均速度算15m/min吧(實際上是遞增負荷)它能跑倆小時。也就是說,總路程是它步幅的18萬倍。
所以從相對長度上來說,人類並不是耐力最好的。


就像你說人和蟋蟀那個跳躍力更好呢?背越式跳高的記錄是兩米多,而蟋蟀也就跳個幾十厘米高。但是相對的,一個跳不出自己身高的兩倍高,而另一個卻能跳出自己身高的十幾倍。
————————————————————
介於評論里一票人在說老鼠的事情。
我解釋一下,我在本科階段是在做一些動物實驗,主要是運動相關。所以從事一些老鼠的運動訓練及生理生化指標的測試。因此掌握一些老鼠的生理特徵及其運動規律。拿小鼠力竭運動的時間長短和跑速來說吧,這就是來源於我做最大攝氧量測試的數據。可能你會覺得,給人做個最大攝氧量測試都費勁,答主怎麼還能給老鼠做?。。。但是我們學校就是有小動物氣體代謝儀啊,雖然全國只有四台但是我幹嘛不用啊(滑稽)
當然,會做這些事情,對於在從事做動物實驗的人來說是很平常的。我只是想說,我講的事情不是我瞎掰的啊 可能有人說你沒圖說個jb好吧多圖殺

圖為小鼠腦組織素材的研究生實驗課
左邊就是小動物氣體代謝儀

小鼠跑台的導氣管

大鼠的 之前沒有特意拍過這台機器 主要是和廠家聯繫解決問題的時候拍的一些局部照片

說明書。。。

動物房 清理跑台
動物房原則上是不讓帶個人物品的,這次是中心要往裡面搬東西,讓我拍個照看看空間

最大攝氧量測試,新的勇士上跑台了!

最肥的一直c14(麻醉後),沒做高脂模型,只是靜息組,不知道為啥長這麼大

墊料


人類這個大類我不知道,反正我這個個體不是……


為啥邀請我。。。我只知道,影視作品中的八百里加急也好烽火戲諸侯也好急行軍也好,都是騎馬。。。一般是一個龍套小哥一邊騎著馬一邊高喊著「報!!!!!」一邊舉著什麼機密信件捲軸之類的,然後從馬上摔下來滿身塵土的說一句緊急軍情之類的話就暈過去了,然後收信方看一眼信件大驚失色。。。雖然說一般驛站是歇馬不歇人,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最起碼馬應該比人適合長跑?


這個問題邀請的我好尷尬啊。八百補考了三次的女孩不懂你在說什麼


轉的

人馬長跑大賽告訴你:人類到底有多能跑?

2017年09月08日10:36 新浪綜合分享|評論

  1979年的英國威爾士,一位酒吧老闆聽到兩位醉醺醺的客人在爭吵:如果人和馬比長跑,誰能贏。這位愛多管閑事的老闆加入了爭吵,最終替他們做了決定:這個問題只有在公眾面前比個賽才能解決。

  這就是第一屆「威爾士人馬『馬拉松』大賽」的開始。從1980年開始,這個看似不怎麼正經的馬拉松大賽成了威爾士的年度盛事。威爾士人馬「馬拉松」大賽賽程大約35千米,由參賽人和參賽騎手共同完成。

  看到這個比賽項目,你有沒有很想笑?人怎麼可能跑得過馬呢?結果也的確是這樣,幾乎每屆比賽都是馬獲得冠軍。只有在2004年和2007年,人居然跑贏了馬!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一看比賽成績,會發現人和馬的成績差的並不多。將近四十年平均下來,第一名的馬只比第一名的人快18分鐘,這其中還包括只有馬享有的15分鐘獸醫時間。事實上,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能跑贏相當一部分的馬。

  大家應該都同意,人類的運動能力在整個哺乳動物界絕對算不上優秀。但是,為什麼在長距離跑步上,人似乎並不比馬差多少?

  人類到底有多能跑?

  事實上,能進行長跑的動物非常罕見。社會性的食肉動物,比如獵狗和鬣狗,能夠本能地長跑,馬也可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人們做過一些很不人道的實驗,其中一個為了了解動物們的最長跑步距離,強迫它們奔跑直到死亡。在沒有人逼迫它們奔跑的情況下,鬣狗和獵狗能自然地奔跑大約10到15千米,馬能跑大約20千米;而如果強迫這些動物奔跑到死,它們能夠跑大約100千米。

  再來看看人類的長跑表現。馬拉松比賽全長42.195千米,參賽和訓練人員數不勝數。此外,還有50千米、100千米,100英里(161千米)的超級馬拉松;更有連跑6小時(97千米)、12小時(163千米)、24小時(303千米)、48小時(473千米)的超級馬拉松比賽。世界上最長距離的跑步比賽,長達4989千米。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聽長跑都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因為跑上兩步就氣喘吁吁是常有的事。長跑這事聽起來可怕,但是幾乎每一個跑步的人都會告訴你,「跑著跑著就好了」。打開知乎,在長跑體驗的話題下,你會發現無數的中學800米(或1000米)考試跑不進四分鐘的人,在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後,能夠輕鬆完成五千米,十千米,甚至半程馬拉松。這樣看來,長跑又似乎並沒有什麼玄妙,只要多跑(並盡量不受傷),每個人都能長跑。

  為什麼人類會有這樣驚人的長跑能力?進化生物學家費奧多西·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說過一句我深以為然的話:「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大致意思是,如果不以進化的眼光看問題,生物學中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如此來看,我們的身體並非被設計擁有長跑的能力,而是進化的結果。

  人類生而能跑?

  2004年,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生而能跑」(Born to run)的文章,認為人類驚人的長跑能力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可能在大約兩百萬年前進化出了長跑的能力,目的是追逐獵物。

  事實上,人的身體,從頭到腳都充斥著適應跑步的證據。我們有低而寬闊的肩膀,較短的手臂,較窄的胸腔和骨盆可以更加容易地抵消跑步時臀部的前後擺動;長長的雙腿可以增大步幅,非常粗壯的跑步肌肉——臀大肌,長長的跟腱能夠在跑步時儲存能量,瘦高的體型、無被毛有利於散熱,短小的腳趾有利於穩定身體,足弓有利於減輕跑步時的震動,頸部韌帶可以在跑步時平衡頭部等等特徵,都是人類對跑步的適應性特徵。

  如果縱觀人類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人類的進化並不是漸進式的。從大約七百萬年前的撒海爾人開始,一直到生存時代最晚的南方古猿的大概四五百萬年間,人類的形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雖然可以看到早期祖先的樹棲特徵越來越少,越來越適應在地面上行走,但是變化幅度並不太大。然而,從能人或直立人開始,人類突然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與各種適應跑步的形態特徵一致。更重要的是,直立人的腦量在短時間內有了大幅的提高。從215萬年前南方古猿普萊斯夫人(Mrs。 Ples)比黑猩猩大不了多少的腦量(大約485ml),到160萬年前的圖爾卡納男孩約800ml腦量,50多萬年間發生的變化顯然是巨大的。

  不僅是腦量,人類的體型在這期間也有了驚人的發展:從320萬年前,身高大約1米的露西,到160萬年前成年身高估計為180厘米的圖爾卡納男孩。身高和腦量的急劇增加,以及身體各部位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都說明了在南方古猿到直立人的轉變期間,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件。

  眾所周知,體型越大的人吃得越多,這是因為維持身體的生長發育和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能量。人類的身體和大腦這樣快速的增長,背後一定需要充足的食物供應。一個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兩千卡路里的熱量來維持生命的各種需要。一名正在懷孕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直立人,需要的能量就更多了。200萬年前,人類還沒有走出非洲。這時的人類主要生活在稀樹草原上。草原上草類高大茂密,有稀疏的林木散布其間。典型的稀樹草原是這樣的:

  在這樣一大片近乎荒涼的大草原中,應該去哪兒找這兩千卡路里?枯草?小樹?能提供這兩千卡路里的似乎只有那兩隻羚羊。沒錯,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非常豐富。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最早的,可以肯定的人類祖先吃肉的證據來自大約260萬年前,吃肉行為本身的出現很可能更早。所以,大約在200萬年前,我們的直立人祖先很可能找到了什麼方法來獲得充足的肉類。

  問題在於,怎樣才能抓到它們?

  慢跑可能是直立人的武器

  到現在為止,牙買加運動員烏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是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成績為9.58秒,也就是大約10米/秒。而非洲草原上的四足動物的平均跑動速度為20米/秒,這是博爾特世界紀錄成績的兩倍。這樣看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絕無可能追上羚羊,還談什麼拿人家當午飯?

  你也許想說,人類不是會製造工具嗎?直立人可以做個長矛弓箭什麼的,不就能吃上午飯了嗎?很遺憾,弓和箭是大約十萬年前才出現的,而最早的長矛也要到大約兩萬年前。而兩百萬年前,人類的武器大概只有木棍和粗加工的石塊。這樣的武器要在近距離才有攻擊作用,所以想要靠它們殺死跑得飛快的野生動物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另外,即使是食草動物,也有十分強壯的身體,保護自己的蹄(爪)、角等,人類與野獸近身搏鬥是十分危險的。

  這樣,既然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過,人類是怎樣打獵的?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和長跑有關。

  當人類移動的時候,有三種方式:走路、慢跑和衝刺跑。動物也是一樣。

  這三種動物衝刺跑的最大速度都達到20米/秒以上,但慢跑的最大速度就差得遠了。小馬以及和人類體重相當的灰獵狗的最大慢跑速度大約是4米/秒,成年馬能達到大約6米/秒。

  再來看看人類,人類的衝刺跑速度最快也只有10米/秒,比其他動物差遠了;但是,人類慢跑的速度,可以達到6米/秒以上,這比其他四足動物的慢跑速度上限還要快。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一來,人類的慢跑就比動物更快。動物們為了不被追上,就必須進行衝刺跑才能逃離。但是衝刺跑有一個大問題:動物進行衝刺跑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些多餘的熱量無法快速的散出,就會導致動物中暑。而四足動物的散熱過程卻很慢。他們的身體上沒有汗腺,他們通常需要快速的喘氣,通過蒸發舌頭和呼吸道上的水分才能給身體降溫。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午的草原上,不會有激烈的追逐捕獵場景,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都待在樹蔭下,使勁喘氣降溫。

  人類的降溫措施卻很簡單。因為人類身體表面沒有毛髮,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出汗。動物無法邊跑邊降溫,我們卻可以!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幾乎不用擔心身體過熱。這樣,人類只需要在大中午最熱的時候選一頭最大的羚羊,因為動物的體型越大,散熱越慢,並盯住這頭羚羊,並以超過羚羊最高慢跑速度的速度一直追;而野獸卻需要衝刺跑才能逃走,但這衝刺跑不能持續很久,一段時間後它必須放慢速度,停下休息。這樣一來,人類雖然一開始被甩在後面,但是只要能在它完全降溫之前找到它,就能讓野獸在身體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需要再次快速逃開……這樣,它能夠快速跑動的距離就比上一次更短,而卻需要同樣長的時間停下來給自己降溫。就這樣循環一段時間,人類和野獸的距離越來越近,野獸降溫的時間越來越短。最終,它會沒有時間停下來給自己降溫,最終身體過熱造成休克。這樣人類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殺死它。

  這樣的一場狩獵可以持續15-35千米。在這樣的狩獵過程中,很明顯,人類的長跑能力就給了我們巨大的優勢。獵人只需要掌握必要的追蹤野獸的技巧,他們甚至不需要跑得很快。在現存的仍在進行類似打獵的人群中,這樣的狩獵過程中獵人的差不多一半路程是走著的。而且他們不需要任何複雜工具,只需要石塊就可以完成整場狩獵。

  這樣的長跑狩獵在北美很常見。北美洲的幾乎所有印第安人部落都使用這種方法打獵,同樣的狩獵方法在南非,澳洲,甚至在夏天的西伯利亞,原住民們都在使用這種方法打獵。雖然我們至今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來證明長跑狩獵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存在,但是這樣分布廣泛的行為很可能有著共同的起源。

  因此,長跑很可能在200萬年前成為了直立人最重要的武器。直立人藉助長跑獲得了充足的肉類。雖然他們沒有尖牙利齒、不強壯也不迅猛,但仍然獲得了充足的能量用於大腦和身體的發育。同時,我們的身體結構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也逐漸更加適應長距離奔跑。

  但是在弓和箭發明之後,大部分的狩獵人群就逐漸不再需要長跑這種方法打獵了。用弓箭當然是更加簡單高效的方法。只要有準頭,就能輕輕鬆鬆地在遠距離放倒一頭野獸,根本不需要費力奔跑了。從那時起,食物的獲取越來越簡單。到了今天,去趟超市就可以買回一周的食物,打個電話就有外賣送到門口。有了這樣的便利,誰還願意花去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追一頭鹿?

  長跑可能是除了使用工具以外人類面對其他動物的最大優勢,現代生活卻正在逐漸將這一優勢帶走。也許跑步並不能給身體帶來額外的好處,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曾經如此適應長距離奔跑,現在我們停止了運動,各種身體上的麻煩才開始出現。跑步,不應該被當做是多吃了一包薯片、一塊蛋糕的懲罰,而應當被看做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建立動起來的信心,因為跑步並不是某些人的天賦,而是每個人都有的天賦。


我覺得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每小時6公里,每天十小時是我的極限了,60公里。馬跑60公里不是輕輕鬆鬆三小時以內嗎?就算跑一小時休息一小時,也就6小時。它可以選擇等我四個小時,再一起跑,或者把我遠遠甩在後面。再說一個不是普通人的,馬拉松運動作為一個考驗人體極限的運動,能完賽的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我們選取四個小時完賽的,算是極少數人了,也就每小時10公里,算他能用這個速度再跑6個小時,一天100公里,對於一匹最普通的馬,還是每小時20公里,跑一小時休息一小時,也就10個小時,很輕鬆的就能跟人持平。


看怎麼跑了。
人的長跑能力建立在人出汗和直立行走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人類可以克服跑步帶來的體溫上升。
但是人跑的不快,甚至可以說很慢,只是可以較長時間地奔跑。
哺乳動物往往因為散熱問題,極速狂飆一段距離後不得不停止,否則臟器會受到損傷,而且體力消耗很大。獵豹捕獵雖然就幾秒的事情,但狩獵完成經常被鬣狗、獅子把食物奪走;在非洲,有時候獵人單單靠耐力奔跑驅趕羚羊,就能讓獵物不得休息活活累死;經過人類馴化、挑選的馬,也不可能全速奔跑半小時,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很難實現,所以快遞公文必須中途換馬。
人類當然也有這個問題,畢竟沒人能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跑5000米中長跑。但是經過訓練,人可以不休息跑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當然速度也很感人,馬拉松最好成績也要2小時25秒才能跑完42.195公里,越到後面速度越慢。

不過人會騎自行車,修公路開汽車。自行車彌補了速度短板,將人類耐力發揮到極致;汽車成了陸地霸主,動物的極限已經微不足道了。


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


也許有人覺得我們孱弱不堪,但我想說生理結構決定了人類的潛力,只要經過訓練,大部分正常人可以跑完馬拉松甚至更遠,但對許多動物來說這是做不到的。
首先,兩足交替行走耗能只有四足奔跑的四分之一,這表示跑同樣長的距離,我們需要吃一碗米飯補充的體能,四足動物要吃一鍋。體型接近的情況下,一定會被消耗死,這是兩足直立行走最大的優勢。
其次,在長距離奔跑時,會產生大量的熱,絕大多數動物都有較厚的毛皮,這些毛皮會大大降低散熱的效率,任何動物都無法忍受不斷升高的體溫,所以長距離奔跑本來就是奢望。羚羊是長距離奔跑的能手,但散熱的代價是幾乎為零的皮下脂肪,沒有脂肪意味著無法應對突然的食物短缺,相當於隨時把自己放在懸崖的邊緣。


謝邀,其實人類目前除了智力比較突出外,幾乎沒有任何能稱得上頂尖的能力。長跑其實你可以參考馬,自古行軍跋涉還沒有步兵能跑得過騎兵的吧。


為什麼沒有人說駱駝呢?人類能以20+千米連續不斷跑五六天?


不可能是人類。
人類如果不經過訓練,是無法跑出馬拉松那麼長的距離。
順便抖個激靈,馬拉松三字為何以馬字開頭?普通的馬就很厲害了,何況還有汗血寶馬這等異獸。


我總是看到一群人為了一個無所謂的問題爭論不休,或許就是太閑了吧哈哈


千里馬被吃了?就算打個折也是要跑死人的,不要以為能跑過獵豹就上天了,人家是短跑選手。


推薦閱讀:

Nike 氣墊鞋真的那麼防震嗎 ?
長跑時該如何根據速度變化調整呼吸?
冬天跑步運動結束之後冷水澡好還是熱水澡好?
如何訓練才能完成一場奧運距離鐵人三項賽?

TAG:健身 | 運動 | 跑步 | 動物 | 長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