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善良的行為是否能導向好的結果?

松子在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卻因包庇犯盜竊罪的學生而被學校辭退。

之後她離家出走,與立志成為暢銷作家的男友同居。

可是男友自殺,她於是就當上了男友朋友的情婦。事後發現男友的朋友一直只是在利用自己,於是憤怒的松子開始自暴自棄當上妓女。

後來浴室倒閉了,松子便和找她搭訕的男子小野寺同居。後來發現小野寺背叛她獨吞賺來的錢,松子扭打之中將小野寺殺死,並逃亡到東京。

原本打算自殺的松子結識了當地一名憨厚的理髮師,並與其同居。但警察的追查讓松子離開愛人開始了長達八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松子看到愛人已經另有新歡,還生了一個小孩,於是默默離開。

松子後來與已經加入黑道並淪為賭徒的龍洋一相愛,但龍洋一想到自己不能給松子幸福,他決定離開松子,儘管松子一直夢想著能與龍洋一相守到老。

之後松子孑然一身過著隱居封閉生活。自暴自棄的她逐漸變成一個慵懶肥胖,且精神不正常的「臭老太婆」。

最後松子好不容易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卻因教導夜不歸宿的小混混而被其亂棍打死。

松子她的一生近乎經歷了所有殘忍的不美好,她義無反顧地付出,卻受盡命運的冷漠相待。她孤獨地到來,孤獨地活著,孤獨地死去。但是看似孤獨的她,真的孤獨嗎?

她感受到世態炎涼,感受到來自外來世界的深深的惡意。「對不起,身而為人」,松子在跟誰道歉,她為什麼要道歉?

在寒冷的黑夜裡,為什麼她總能看到希望。她所謂善良的付出,無畏的相信,最終都石沉大海。老人常說「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但松子她善良一生最終卻是一個亂棍打死的結果。這不由得讓人去思考善良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善良。善良的行為真的能導向好的結果嗎?


善良要基於自尊自愛,不能一味的討好和付出,只有你內心的獨立和強大才有能力去愛和被愛,才會得到好的結果。


善良,無疑得到肯定。人之初,性本善。這既是我們的初衷和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善良,也需要結合智慧,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或判斷力。如此,善良的行為才能導致好的結果。農夫與蛇,東郭先生和狼,這些寓言故事,早就告訴我們,失去判斷力的善良,其結果適得其反。


善良也需要有底線,不能毫無原則。尤其對女性而言,更需要自強自立,擁有自覺的獨立的人格意識,不依附於他人,才更大可能有好的結果。


沒有底線缺乏原則的善良,最終使松子走向悲劇。


善良可以得到好的導向,但始終相信這個善良是有前提,不是沒有無底線的善良。人是種很複雜的生物,性本善與性本惡,是一直來爭論的話題,而這就決定了善良的對象。《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一生悲劇,也許就是她太過善良,然而她的善良給錯了人,她對出現在她身邊的人總會盡心儘力的全心全力把自己能給的都給別人,松子始終說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得到什麼,而在於付出什麼。影片里的松子對出現在她身邊的人都善良,卻唯獨漏了自己。仁者愛人,施己及人。如果松子但凡多愛些自己,對自己善良些,那她的善良就不會是個拋出去沒人扔回的毛線球。


從短期來看,善未必帶出好的結果。但不善也帶不出什麼好結果。所謂善,是善待別人,也包括善待自己。松子也許缺一點對自己的善。


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來看,善良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好的結果。人的任務就是在於通過認識和修養來喚醒善性,以達到與天合一的自覺。


所謂導向好的結果就是指善有善報,但善報並非是即時的,因此行善舉而期待有所回報,難免失望,或多或少。反之,無欲無求,哪怕受益者無動於衷,行善者內心的陽光也足以溫暖其腳下的每一步!


善良是能導向好的結果的。尤其是在嚴酷的環境中,例如戰爭,引用《辛德勒的名單》,德國被蒙蔽在民族主義下,所有人認為猶太人是沒有資格生存,而進行無差別的屠殺。就在這種氛圍中,一位德國人將幾十猶太人藏在工廠內,並幫助他們逃命。正是這善良,使得猶太民族的子孫得以生存。誰能說這不是好的結局呢?//可能會有人認為,善良並不能總是得到好回報。比如扶老奶奶被反敲詐。我們不能忽視這些令人懷疑善良的事實。這個社會需要善良,倡導善良,善良使人與人之間更進一步,有了信任,便團結在一起。真正的善良是不會因為邪惡而退縮的。那個扶老奶奶卻被敲詐的女孩,在被問到,如果下一次看到老人跌倒,會扶嗎?女孩毫不猶豫,會。是她不懂的吸取教訓嗎?不。試想你自己碰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呢?也許會有人用各種方法證明自己沒推倒老人,也許這讓人心涼,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一定會去扶老人。善良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正是這種美德,傳承了千年,建成如今幸福和諧的社會。也許永遠不會完美,但總有人用善意填補那些缺陷。


善良是一種本性。大部分人在行使善良本能時,並未去計算能得到多少回報。但若是一兩次行善後反遭惡報,受了傷的「農夫」估計再次遇見蛇後就會三思或是猶豫了。行善積德,須有度。


人生是連環套,一環套一環。如果一環結錯,最好打開重來,再結下一環;人生是單程旅途,將錯就錯,錯上加錯,註定結局是大錯。人生是隱秘的心理測試,只有深刻懂得自己並了解世界,才能在正確的軌道里將人生的測試完美做完。


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建議題主有空時翻一下雨果的巜悲慘世界》。
老早以前,就知道這部打分頗高的電影,但在看了關於松子一生的劇情簡介之後,便放棄了觀看的念頭。因為題主的這個提問,又找來這部電影,看了開頭十來分鐘,依然是沒能看下去:年紀漸長,對於文藝作品中黑惡丑多了一些迴避。讀罷《生死疲勞》,就不再碰莫言的書,看完《白夜行》巜嫌疑犯X的獻身》,也就告別了東野圭吾。在合適的年紀讀適合的書:高中時挑燈閱讀《紅高粱家族》,大學時讀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但是書架上現在已不再有他們的存在,時間有限,空間亦有限。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只願意與美好的事物相伴,比如讀川端康成的作品,看山口百惠的《伊豆的舞女》,和雨果《悲慘世界》中充滿希望的人生。莫言、東野圭吾的大部分作品中多的是灰黯與畸形,松子的一生亦然,不美。
自立方能立人。善良是一種心態,能否導向好的結果,靠的卻是能力和機遇。


無知的善良是最大的惡,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松子包庇犯罪、當他人情婦、當浴室女郎等等這些都不是善,影片她的結局基本中規中矩。從概率的角度看,善行多則福報多,但也存在著善行多結局悲的可能性,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也是客觀存在。如果人們遇到善行而不幸,怎麼辦?找一個信仰,讓信仰來撫平心靈的折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需要定義善良和好的結果這兩個詞。

這是是來自新華字典的定義:

善良:和善而不懷惡意。

好: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與「壞」相對。

所以我的引申理解是:

善良:從自身的思考角度來說,和善而不懷惡意。通常是想讓對方感受到愉悅和舒適。

好:令人滿意的,通常使他人能為之同喜的。

那麼第二步就是明確「好」所指向的是令誰滿意。是令行為的接受者滿意,還是令松子亦或是觀眾滿意。基於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松子,能夠對這個故事去分析並提出見解的是觀眾,所以我個人更加傾向後者。但是前者我也會簡單提到。


「善良的行為是否能導向好的結果?」答案當然是可以,但通常不一定能實現。若是成功的話,那麼流程之一基本上是A從自身的思考角度出發,做出和善而不懷惡意的舉動,想讓接受者B感受到愉悅和舒適。而A的所作所為投了B之所好,雙方都獲得了滿足,由此導向了好的結果。

eg. 一個人在路邊看見了一隻受傷的小狗,帶回家照料撫養,然後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論A是給予B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幫助,兩個人的需求量和獲益都是差不多平等的,因為A自身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但是當這個比例失衡了,導向好的結果的幾率就會銳減。

第一種可能性是行為接受者B的需求量比行為發A出者所能受益的大很多。這就會導致1. A給予了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大的幫助,但是還不滿足於B,B的不滿足會導致A精神滿足感的減弱甚至是消失,所以失敗。2. A超負荷給予了B,滿足了B的慾望,但是丟失了自身的利益,失敗。

第二種可能性,也是松子的情況,是行為發出者A對於精神滿足的需求量比接受者B的需求量大很多。這就會導致A過度給予,但是B並不需要超額的那部分,所以也不會去重視,或者給出A想要的精神滿足,失敗。

eg. 松子一心一意想給予阿龍自己全部的愛,想獲得她從來沒有獲得過的溫暖。所以即使被施暴、去賣肉、販毒品也要跟阿龍在一起。她願意為得到一絲溫情而付出很多很多,以至於沒有了自己的底線。阿龍獲得了超額的愛,算準了無論怎樣松子都不會離開自己,所以才會不去珍惜,對松子施予很多過分的事情。

所以,善良的行為能導向好的結果。但是雙方需求量必須達到一個平衡,不然則會導向一個必然的悲劇。


最後我想說,其實我認為松子所作所為的本質不是因為內心的善良,而是她對於渺茫溫暖的渴望。她願意用自己的愛和犧牲去嘗試換得別人給她的哪怕是一絲的溫暖,而這是因為那旁人看來什麼都不是的溫暖是她這一生的不可及。也正是因為她的這份成長環境造成的自卑和她對於愛的渴望的卑微,她最終走向了地獄之門。


電影我看過,說松子善良,倒不如說她存在性格問題,是討好型+極度缺乏自信的人格,所以她的悲劇其實是心理問題導致的,該去看心理醫生才對哈哈

作為一個命理師,從命運角度來講,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只要善良就能有好命的想法是個美好的幻想,有的人善良,確實有好命,但有的人不善良,也過得不錯啊。

如有人官殺為忌且旺,確實善良,甚至到了人盡可欺的地步,他再走官殺運,哪有好結果呀,連老天都要欺負他不是,給他安排個這麼差的運。

其實是否有好命,是命該如此,有人說我用《了凡四訓》改命,我估計能把《了凡四訓》讀完就不錯了,更別提一生都做好事了;有人說我用風水改命,其實風水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八字才是框架啊

作為一個心理學愛好者,我也不贊成單純的善良。人是需要善良的,正如社會是需要公德的,但是只會善良沒用,還得有腦子啊

單純的善良為何沒用,因為:一、容易被野心家利用。

比如歷代皇帝,還有古代西方的教皇,就非常懂得利用人民的善良。中國皇帝自稱「天子」,就是上天的兒子,利用人民的宗教信仰來統治老百姓,結果這一統治就是兩千多年。

武則天是利用善良的集大成者,當年她欲登基,急欲尋找「佛的旨意」讓人民臣服,於是投機分子偽造《大雲經》並上書朝廷,經曰:即以女身,當王國王。。。。。。者,今神皇王南閻浮提一天下也。意思就是,武則天是彌勒佛投胎到人間的聖母神皇。武則天鳳顏大悅,當即下令建大雲寺,改國號為周,尊號聖神皇帝。

由此可見,單純的善良不是獲得好命的必要條件,而更可怕的是,單純的善良如果變成邪惡,而當事人不自知,則更是有損福報。

我記得當年看電影《狗鎮》時的震驚,山裡小鎮上,人們認為女主是災星,於是肆意侮辱她,可笑的是,大家還覺得自己沒有錯,因為女主是會給小鎮居民帶來災難的掃把星嘛!《天浴》尾聲,衛生所醫生對強暴視如無睹,因為她們覺得李小璐飾演的女主本身就不幹凈,這種人不值得同情!

這樣的「善良」,一旦走上歪路,只能是大家所認為的善良,並不是真正的善良,更惺談給自己增加福報了。

什麼是真正的善良,就是有一顆向善的心,真正為他人著想的心,不是我在水池裡放生個烏龜甲魚就是善良,結果甲魚把池裡的魚全部都吃了,那不叫善良。真正的善良應該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有點像廣告詞。。。),那樣才能增加福報,才能給自己加好運呢


善良是本性,但無知不是。


邀請我是為那般哪!沒有看過這部劇,無非這劇的女主沒有規劃好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生活目標不清楚,也沒有量力而行,要知道,善良是一件需要能力和量力而行的事情。

必須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大限量的不能影響自己的前途和人身安全,善良當然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味的善良,爛好人就一定錯了。因為善良還要看施於的對象。


善良,不僅是對他人,也包括對自己。尤其是對女孩,保護好自己、善待自己更是重要。有人說在決定善良之前,要了解這個世界的惡。智慧地善良如此重要。為人父母,從小讓女孩生活在被愛中,安全感中,對女孩一生的辛福有益。上述回答也是看了前面幾個回答的綜述感想。


善 當然會帶來好的結果
但是我們看看松子 她真的做了什麼善事嗎?
她只是迷之輕視自己以至於迷之聖母心啊
什麼時候聖母心等於善了?
善是很高級的東西
善良的基礎是智慧
君不見多少人好心辦壞事還不如不辦
沒有智慧 何來善舉
我記得前幾日
我爸爸給我打電話 說面臨一個兩難抉擇
他的某遠房親戚即將離世 他想回去看看
而此時 他領導正好有個重要文件需要他加急趕出來 問我該如何選擇
正常人的想法 肯定是舍功利 取親情
但是我只是告訴我爸爸
去做能帶來最好結果的事情
而不要抱著自我感動的想法去做事
只要出發點是為了對方的利益 而不是為了自己心裡舒服 就是正確的選擇
而松子 我只是覺得她聖母 她的所作所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覺得兩個人比一個人好 其實是太過於恐懼孤寂造成的心理疾病 談不上善


推薦閱讀:

家庭條件一般或是更差的青少年怎樣才能改變自己命運?
身邊發生過那些事讓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何評價這句話「 人各有命,上天註定。有人天生為王,有人落草為寇?」?
對於算命說姻緣較差的,有什麼辦法可以破解嗎?
關於命運,你是怎樣的看法和態度?

TAG:電影 | 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