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作家放到現在依舊能夠登頂神壇?
作家的成功因其文學素養、因其巧妙構思、因其思想深刻,或因其時勢造英雄?
有多少作品是因為社會價值流傳於世?又有多少文字不通達的作品因為開創先河而被視為圭臬?並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超越時代。如果金庸的14部作品剛剛連載,他能成為普通作家?白金作家?登頂神壇,然後繼續圓同學少年的武俠夢?
是否還有人會以「2017年的小說即使只有他一篇《我與地壇》,也完全可以說是豐年。」作為當年文壇的總結?
而瓊瑤的小說只能混跡起點女頻?還是依舊成為一代人的青春?
人們會去買東野圭吾的賬,還是孜孜不倦的勘破蔡駿的《天機》?局限性與超越時代並存,文學性與社會價值同重。有哪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作家放到現在依舊能夠登頂神壇?
作家之於生活、之於文化、之於社會、之於民族,有著難以取代的作用。
他們讓讀者大眾的《活著》豐富多彩;
他們使文學高起的《紅樓》金碧輝煌;
他們在重建文化的《廢都》耗盡心神;
他們對民族崛起的《吶喊》振聾發聵。
這其實是一道針對文學本質的問題,那些優秀的、具有深刻思想與強悍文字功底的作品本身已經打破時代的局限性,因為他們自始至終都在關注人類生存永恆不變的主題。生死、慾望、孤獨,不斷破解認識困境、慾望困境、命運之謎等等。而那些優秀的、具有鬼才般靈感與構思的作家也不會因為一部具有時代背景的作品,而喪失文娛性與市場價值。
描述中有提到《我與地壇》,早先的中國文壇極少思考有關生死的終極問題。80年代史鐵生先生在文壇掀起了關於人類終極問題的思潮。如果放到現代,那深邃的思想依舊會和著他苦悶的筆伐產生重要的影響,但這空乏的二十年是整個文壇與社會的損失。虛無主義的盛行存在多年,一定會有人因為史鐵生先生的作品滌盪自身。放到現在發布,他能成神,而遲到的作品卻難以挽回已沉淪的靈魂。
作家因作品登頂神壇,作品因文學、社會價值流傳於世,又因寓教於樂而深受喜愛。
作家都是智者,「智者順時而謀」。好的作家作品從不蒙塵,這是現實,也是願景。
這麼說吧,如果倪匡是當代人,那麼流浪蛤第一爛尾王的稱號可能就要不保了。
創作也是受精力和年紀限制的,如果是年富力強時候的金庸,應該可以碾壓所有同時代作者。
古龍就不一定了,網文里還能保持旺盛創作精力的也就是貓膩和辰東 以及香蕉 因為雜事兒少。
但也許月關今後回成就更高,因為市場大,都說不準。
三少反而因為不想賤賣作品,只怕改編速度不會太快,人人有責都有王者之象 誰會這一波廝殺出來 說不準了嗯……
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金庸老爺子當年寫起神鵰俠侶等作來,也是日更的好嗎?這是何等大神!
金老爺子當初創建明報是真正白手起家,就是硬生生靠著日更的《神鵰俠侶》吸引了大量用戶和流量,想想《神》的質量,想想這也是每天更新出來的作品,我覺得題主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其實也無非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如同今日的網路文學,有幾人敢說沒有受到金古梁溫影響的?大多數作品的框架,劇情,乃至於設定,依舊沒有擺脫金庸的正邪對立、五絕當世、六大門派這種風格。
即便是金庸,當年也是站在還珠樓主這些人的肩膀上,珠玉在前,依舊寫出來飛雪連天這種作品;即便他今天不是金庸,也一樣能再度創新,寫出更好的作品來。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金庸,但所有這些功成名就的作家,也都自然有他成功的道理;說得直白些,他們都是聰明人,不可能會落後於時代,可能載體變了,可能風格變了,但要他們活躍在這個時代,也一樣會綻放光芒,不會被埋沒。
相反,正因為這個時代無比的便利,許多本來註定會埋沒的人才,反而會被挖掘出來,形成群星璀璨的局面。
嗯……
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的問題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出一個比較好的回答,且試試吧。
我覺得這個問題反著問可能更易回答一些,即:有哪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作家放到現在可能無法登頂神壇?
因為我個人覺得能夠功成名就且至今為大眾所知的作家,一般來說都是非常有實力的。這個群體含金量太高,所以挑不那麼有實力的,反而容易些。
確實有些作家的成名是因為在特定的時代,舉一個比較近的例子——瓊瑤奶奶。
瓊瑤奶奶曾經造就的盛況,即使不在她那個時代的人也應該知道。而且即使是在我小的時候,瓊瑤奶奶憑藉著《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兩部作品,餘威依舊很盛。
不過她的作品如果放到現在,不要說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連混成一個言情天后都不可能,而且極有可能會被噴的很慘很慘。畢竟她的作品,從三觀到人物對話,都槽點滿滿。
相隔十多年的新舊版《還珠格格》在收視和口碑上都有著極大的差距,難道這個鍋全都該翻拍團隊背?
不,絕不是的。《新還珠格格》的質量和舊版《還珠格格》比,並沒有太大的差距,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瓊瑤對新一代的觀眾已經沒有號召力和吸引力了。
更明顯的一個例子是2013年的《花非花霧非霧》,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集瓊瑤小說之大成,其故事線基本取材於早年的小說《雁兒在林梢》、《心有千千結》。
在國外的世界對中國觀眾來說已經不再神秘遙遠的2013年,瓊瑤奶奶依舊竭力用充滿歐洲浪漫色彩的國外背景包裝自己的故事。
但是這樣的一簾幽夢式的浪漫早已老套的無法激起少女心了。女主角的身份依舊凄慘而勵志,男主角的身份依舊那麼高大上,感情線依舊那麼擰巴。
而且,那典型的瓊瑤式的讓人尷尬至死的台詞依舊沒有改變:
齊飛:「是嗎?你很容易被震撼嗎?」
葉凡:「你呢?你會被什麼震撼?」
齊飛:「我會被某種感情震撼,會被某種 深不可測 的感情和某種 一生無悔 的感情震撼。」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何書桓和陸依萍關於「無情 殘酷 無理取鬧」的對白……
枯葉蝶是什麼,枯葉蝶是沒有保護色就不能活。我這個該死的又算是什麼,難道我也是枯葉蝶嗎,為什麼我要拚命保護我自己的保護色呢!
因為我太驕傲了,就像枯葉蝶,驕傲是我的保護色。一旦失去保護色,我就活不成了,你知道嗎!
這「枯葉蝶」的比喻讓我想起了陸依萍的「刺蝟」比喻……
你這隻手,是會彈鋼琴的手;這隻手會在我的手機里存好多信息和回憶;這隻手也會抱住我,不讓我逃避;這隻手還會跟我說手語;這是一隻很厲害的手,很能幹的手。也是很漂亮的手,是我非常喜歡的手。
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的大段大段的肉麻台詞,彷彿是在盡全力詮釋什麼叫做矯揉造作,什麼叫做尷尬至死。看來於正劇的天雷滾滾也極有可能是抄自瓊瑤奶奶。
幾十年過去了,面對同樣類型的台詞,上個世紀的觀眾可能在電視機前哭成淚人,而本世紀的觀眾可能面無表情只想換台。
《花非花霧非霧》在某瓣上的最高票長評,題目是「《花非花霧非霧》 :奶奶何時才承認她已被時代遺棄?」,簡直說到了我的心坎里。
然而據奶奶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為了讓作品更合90後觀眾的意,還特意和自己的孫女進行了溝通。我只想問,奶奶,您的孫女確定是90後嗎?
而,有哪些作家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能夠登頂神壇?太多了,就以魯迅為例吧。
魯迅的作品是有時代性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能理解魯迅,但是魯迅的作品同時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他是知道中國的一切事萬不可「辦」的;即如檔案罷,任其自然,爛掉,霉掉,蛀掉,偷掉,甚而至於燒掉,天下太平;倘一加人為,一「辦」,那就輿論沸騰,不可開交了。結果辦事的人成為眾矢之的,謠言饞謗,百口也分不清。——(《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
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要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墳?娜拉走後怎樣》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名人被崇奉所誘惑,也忘記了自己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漸以為一切無不勝人,無所不談,於是乎就悖起來了。其實,專門家除了他的專長之外,許多見識是往往不及博識家或常識者的。——《且介亭雜文二集?名人和名言》
這些犀利的話,難道只在當時有意義?絕不是吧,我覺得如今的很多人,未來的很多人,恐怕都應該時時翻看一些魯迅文集。
時代的局限性是很難避免的,而要想自己和作品在幾十年、幾百年乃至幾千年後依舊高踞神壇,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比如,人性深處的醜惡,社會發展的方向,關於生與死的追問……
人總是在變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但是人又是不變的,幾千年來,總有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這永恆,就是超越時代的話題。
作家,站的多高,看的多深,走的就有多遠。
金庸就是武俠夢的開啟,如果之前的時代沒有這些人,那麼這個夢一定會來的更晚一些。
郭敬明,《小時代》。哪怕過再久,上海的大街依舊不會是黃金鋪成的,英國皇室要過很多代才能遺傳出宮洺那樣英俊的臉龐。我想,這就是文學超越了時代的表現吧?
魯迅。
「我感到未嘗經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後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 《吶喊》自序
那些作家之所以功成名就,和他們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你看看當下的社會主流思想是什麼。然後從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裡面率一遍。就知道有沒有了。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流去,河裡的石頭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百年孤獨
這種開頭現在已經被用爛了,但是我依舊記著第一次看到時的驚艷。原來小說還能這麼寫?
你看過後者的作品,會覺得前者的作品很一般,憑什麼有那麼大的名氣
我想起了一個笑話,第一個發現牛奶能喝的人,他到底做了什麼?
至於換個時代會怎麼樣……可能根本不會寫小說吧
張愛玲。作品放在今日看依舊有趣吸引人。祖師奶奶的文筆真不是吹的,那些如同神來之筆的比喻句,對於細緻之處的刻畫,絕非後天的努力和勤奮能做得到。天生就是要吃寫作這碗飯的,放在今天也會超越一票小資范兒女頻作家登上神壇。
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我從很小的時候至今一直在看,讀了很多遍,幾乎可以背誦。依然相信,如果放在現在,一年間可以出一篇如此文章,文壇就算是成功的。
再提一個大家沒提過的吧,畢飛宇。可能他不符合題目要求,但中篇寫的確實很好,超越時代的變化仍舊很吸引人。
外國的,覺得有馬爾克斯,毛姆等。
那不能登上神壇的曾經的名家,我認為是瓊瑤。還有古龍,文筆確實不夠好,放在今天很難吸引很多讀者。
王小波.
王小波..
王小波...
「總管」 烽火戲諸侯(陳振華)
在每個讀書人的心中,都會有那麼一兩個作者佔據那無與倫比的地位.
可能是我讀的書少,所以如果有人跟我逼逼叨王小波的書和烽火的網文不好看,那我絕對會跟他急眼的好嘛.(雖然總管的極品..真的極品.)
還有為什麼說王小波的書,再拿出來依舊是神作呢,拿圖說話。
簡直沒誰了..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開車呢!?)
蘭陵笑笑生?
鄭淵潔!就說能不能碾壓!!!!至少是當今金庸,古龍,皇馬,勇士,國乒一級的超水平存在!我今年三十三,我從小看老鄭,我兒子會讀書了依然看老鄭。
斯丹達爾的《紅與黑》吧,中國有「紅學」,殊不知法國也有「紅學」。
《紅與黑》語言流暢、文字優美,傳聞當年斯丹達爾一旦寫卡殼了就去擼《法國民法典》,很快就文如泉涌妙筆生花。在現代主義大師里,就文筆這項基本功而言,除了福樓拜無人能與之比肩。都德左拉巴爾扎克一群文筆低劣之輩,寫的作品常常讓人讀不下去。
當然老陀由於產量高文筆也不太好,比不上同時代的老托和屠格列夫,但我的建議依然是,讀老陀的小說不要太快,否則你很快將陷入無小說可讀的尷尬處境。
能放進文學史的都可以,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馬爾克斯……
這個問題等於在問,爺爺放到今天能有孫子高嗎?哪些爺爺是因為生的早才輩分高,能不能把爺爺放到今天和孫子比才能論輩分?
結論就是沒有你爺爺哪來的孫子。
都說國內的,我說說國外的吧
海明威
喬治奧威爾
馬爾克斯
加繆
黑塞
福克納
我想了想,為什麼這些人作品歷久彌新,非一般爽文可比,大概是因為那不僅僅是在講故事吧
曹雪芹
如果我在2000年,我一定能成為大神
如果我在2017年,也一樣能成為大神
推薦閱讀:
※如果可以嫁(娶)任何作家,你會選擇誰?
※斯蒂芬·茨威格的短篇小說在 20 世紀的世界文壇是什麼水平?
※職業寫作者是如何確定作品方向、選材的?
※除了奧威爾和卡爾維諾,還有哪些作家是王小波喜歡的?
※為什麼張愛玲晚期寫不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