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易經古籍中出現過「水土同源」的理論?

你怎麼理解?


這個真不該邀我,16年初還是15年末有看過,但很多書名都忘了,只記得比較早的辯證,而且我自己沒有算過

天水放馬灘秦簡是明確四行的,最早提到水土一個概念的其實我個人傾向是京房,京房易卷在提到辰有死水土兼其中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思想也就是水土一體么,而淮南子天文訓里的分法貌似是按照斗分來確定生壯死理論的(長生,帝旺,墓庫)(有錯別噴我忘了)


當然還有很多種另一種就是按照五季論,也就是季夏之後長夏這個季節為土來排列。

隋唐時期水土一物的說法被貶低的很厲害,大概就是很多文人說那些認為水土同源的人這個學識真是粗淺的不行。反正去年看到好多書都有這種貶低意思這個應該是五行大義開始的,五行大義的十二長生基本確定是受到印度占星學的影響而不能說是受到佛教影響。至於印度占星和巴比倫占星誰影響誰我個人傾向是巴比倫占星影響到了印度星學,所以這個十二宮論調源頭考慮巴比倫占星,巴比倫占星有比較系統的月道十九宮黃道十二宮推導文獻

但是兩宋時期水土同源的說法和火土同宮都是主流了不是火土一家獨大。這個書名還真記不得了,而且這個方向我也沒具體看,當時就掃了眼理解下概念,宋後的術數書除了大六之外像子平真詮,增刪卜易等等都明確用了天干火土同宮地支水土一物。增刪里還提到野鶴觀星象明確了土應該寄生在申這個概念


當然不知道他觀察的什麼計算的。十二長生的推導有好幾種了


如果要自己驗證的話除了翻書就是買儀器設備,找地點然後觀測太陽運動就行了。

另外Ps一點

某教授因此特地研究並論證了我國天文學也是緣於巴比倫包括陰陽曆內容和十二生肖等等

這是民國至21世紀之前很多海歸教授的崇洋媚外本質,那段辯證里各種斷章取義包括古文文獻還各種牽強的論音譯。


但是那個教授基礎沒學好,十二地支不是源於黃道坐標十二分而是以朔望月或木星回歸周期來的。而十二生肖是明確以木星回歸周期定義的

但是巴比倫的十二宮理論是日行軌道坐標定義的。而且國內的參考坐標是二十八宿,他和十二宮坐標最大的區別是並非等角度分區。而且我國天文學長期和樂律學混在一起,這是因為律的均布,並且有完整天文學研究方法和過程計算。巴比倫或者說印度天文學占星學體系的引入是在隋唐時期,當時韓愈等人還極端不滿官學竟然推崇巴比倫占星體系

另外十二宮坐標的觀測是無法計算月朔日的,而且不談天文學就天文曆法來說中國是明朝開始才真正落後。

當時那位教授根本沒真正了解,他只是刻意在找我國文獻中計算曆法過程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就急著出名,然而曆法計算不外乎看日月,這個上面全世界有點年代的國家都有,而且類似。

Ps不是我憤青,就事實說話,七政四餘肯定是借鑒的國外占星,這種沒必要否認,但民國至二十一世紀前就是有那麼一群「海歸學者」滿腦子想著評擊古代各種文獻和人物來滿足自己海歸的身份優越感,然後各種沒多做了解瞎扯這個那個其實起源於國外哪裡哪裡來滿足自己身為海歸的「國外友人」的優越感。

認真考證得到結論起源國外的自然要推廣,但當時很多海歸都是文獻里找到點相似的就胡扯來自我滿足,而且還真洗腦了一批自認為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國外友人」滿網路跟風

我也很推崇巴比倫占星,而且不客氣的說就宗教來說我最喜歡的是基督教雖然我不信。學術是沒有國界的,就像很多喜歡西方神秘學的人和致力於還原歷史真相不吹中國不黑外國這是學術態度,其結果是嚴謹考證的結果。但有的人是打著學術的幌子實質的崇洋媚外

啊呀偏題了


五行精紀里不僅有火土同源和水土同源,那麼哪種對呢?其實兩種都對,他們只不過是來源於兩種術數模型。


首先我們要知道從鬼谷子祿命術出現後,他的理論體系出自哪?可以追溯到上古黃帝時期,他們的術數模型體系:五運六氣,六爻納甲,納支和納音。


第一,水土同源

而水土同源來源於納甲,戊己土分納入坎離兩卦。坎水與土一宮,離火與土一宮,此乃火土,水土同宮的根源。坎離原本納壬癸水,坎離也是乾坤,乾坤為體,六卦為用。故納甲中以乾坤代替坎離納壬癸並甲乙,所謂「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

第二,火土同源


從各種資料來看,兩說法同時存在,但是宋以前明顯是水土一體說為主流,宋之後特別到明代,火土一體說為主流了。這是因為,宋以後子平學說開始佔據祿命主流了,而古法逐漸消隱了,因此可以說火土之說是隨著子平八字學說盛行而成為主流的。子平之法與古法最大區別就是從注重年柱轉移到了日柱之上。這個變化的結果就是論命技法也為之一變:古法從年柱為本,以干祿支命納音為三命。子平轉以日柱為主,以干祿,支命,地支藏干為三元。為什麼有這樣的技法的轉變?還是回到兩種五行的區別上來講,真五行為先天無形之氣,十干五行為後天有形之五行。先天為陽,後天為陰。先天五行未分陰陽順逆,後天五行才分出陰陽順逆。直接體察無形之氣難。


這時從後天十干陰陽五行來體察五行就是一種好方法。假如年月日時為根苗花果來比喻,觀察土中之根器比較難,觀察顯現之花果則容易的多了,因此子平確立了以日為主的論命方式,以十干陰陽順逆來觀察五行運行,故而十干長生模型得以重用。

所以要知不同體系的不同:若用真五行,納音五行論命,則用水土一體論;若用十干五行,則從火土一體論。

要想徹底了解你需要很深的基礎,可以看納甲筮法,葬經。


忘記哪本書了
大六壬一直都是水土同源 除清張官德是火土同源 但據我看張的案例 只有很少部分用到了 火土同源 反觀其他名家水土同源均驗我還是傾向於 水土
清程樹勛以測天氣來驗認為是水土同源,六爻這塊 野鶴老人也是認為水土同源
子平真詮 看到申為長生 如果不是別人加的注釋應該也是指水土同源

另放馬灘一號秦墓屬戰國晚期,出土秦簡共四六一枚。簡書內容分甲種《日書》...《五行相生及三合局》 這是網上查的內容天水放馬灘應該是明確五行而非其他回答里的四行 我看到明確四行相當奇怪 從有甲子計年開始就應該有五行的 所以網上查了一下


推薦閱讀:

我冥想後意識覺醒 看到了不一樣的空間?
為什麼《易經》中說:「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
易經怎麼學?要學多久?當然也想學會能給自己占卜?
推背圖是依據什麼而作成的?
先天八卦,三爻各代表什麼含義?

TAG:易經 | 道教 | 玄學 | 術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