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中「而征一國者」中的「而」為什麼通「能」?
我在想為什麼這裡的「而」不解釋成表遞進關係
謝邀。
擴展一下上下文可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知、行、德、而 明顯是指的四項「人的特質」吧?
沒理由到了「而」字就莫名其妙變成遞進、轉折、甚至並列連詞了啊。
下面是字義辨析:
1.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而【卷九】【而部】而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如之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須也。象形。
註解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雲須也。二篆相爲轉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爲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爲頾。口下爲須。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爲語?。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釋爲然。或可釋爲如。或可釋爲汝。或釋爲能者,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爲能。亦叚耐爲能。如之切。一部。
周禮曰。作其鱗之而。
註解 工記梓人文。鄭雲。之而,頰 也。戴先生雲。鱗屬頰側上出者曰之。下?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而爲獸毛。絕非許意。
凡而之屬皆從而。
2.耐: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而部】 耐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廣韻》《集韻》《韻會》 與耏同。《說文》耏,或從寸。《前漢·高帝紀》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註》應劭曰:輕罪不至於髠,完其耏,故曰耏,古耐字,從彡,髮膚之首也。蘇林以爲法度字皆從寸,後改如是,音若能。如淳曰:耐,猶任也。任其事也。師古曰:依應氏之說。耐當音而,如氏之解,則音乃代反,其義亦兩通。耐謂頰旁毛也。功臣侯表,宣曲侯通,耏爲鬼薪,則應氏之說斯爲長矣。
- 又《廣韻》耐,忍也。
《荀子·仲尼篇》能耐任之。
《註》忍也。
- 又《集韻》《正韻》 奴登切,音能。能或作耐。
《禮·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
《註》耐,古能字。
- 又《類篇》熊屬。◎按宋祁漢書高帝紀註云:古者能字皆作耐字,後世以三足之能爲能,故今人書能無有作耐字者。
- 我想,有了" 能耐"這個詞,應該可以讓你更明白一些。
前面 @狼牙彎彎 先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來補充一下「而」、「能」、「耐」還有「台(yi2)」的通用例吧
1.假「而」為「能」
- 《墨子·尚同》:「故古者聖王唯而審以尚同以為正長,故上下情通。」
- 《墨子·非命》:「不而矯其耳目之慾。」
- 《荀子·哀公》:「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
- 《戰國策·齊策》:「秦始皇使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不?」
2.假「能」為「而」
- 《管子·侈靡》:「不欲強能不服,智而不牧。」「而」「能」對舉,知「能」即「而」也。
- 《晏子·春秋外篇·十四》:「入則求君之嗜欲能順之,公怨良臣,則具其往失而益之。」
- 《墨子·天志》:「今有人於此,少而示之黑謂之黑,多示之黑謂白……今有人於此,少能(孫詒讓改)嘗之甘謂甘,多嘗謂苦。」「而」「能」對舉,知「能」即「而」也。
3.假「耐」為「能」
- 《禮記·禮運》:「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
4.假「能」為「耐」
- 《漢書·食貨志》:「隴盡平而根深,能風與旱。」
- 《漢書·趙充國轉》:「漢馬不能冬。」
「能、耐」屬泥母之部(有些音韻學家把「能」歸入蒸部,那也就是之蒸對轉的關係),「而」屬日母之部。根據章太炎先生的「娘日歸泥」說,即使「泥、日」不同也是很相近的,所以三字聲近韻同,故能通。
又《莊子》之中有「意怠」和「鷾鴯」兩個鳥名,實際上都是一種鳥。「怠」從「台」得聲,「鴯」從「而」得聲,「台」「而」實通,均為之部字,就是段玉裁說的「一部」。《漢書·天文志》的「魁下六星兩兩而比者曰三能」,注引蘇林說「能音台」就是「台」「而」通的文獻例證。
不是通能耐的耐么,強行轉遞進關係很怪啊
我同意表示遞進。
或者說應該是並列関系?
推薦閱讀:
※把大學宿舍如何裝修成蘇聯紅海軍風格?
※《後漢書*嚴光傳》里說,嚴光和光武帝一起睡,把腳壓在光武身上,次日太史上奏客星犯御座。這是怎麼回事?
※明十三陵為什麼沒有路燈?為何北京非常推崇貔貅?還是只是導遊們編造的傳說?能給一個合理的解釋么?
※如何評價蕭寶夤?
※盤古亡之後無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