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廈門半程馬拉松發生猝死事件?

12月10日,2016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跑者林某某在距離終點4.5公里處倒地,跑者吳某某在到達終點後倒地,兩位跑者送抵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http://t.cn/RIZcv3I


我只說一句。
所謂的馬拉松「貴在堅持」,
指的是堅持訓練,而不是堅持完賽。
以上。


文章節選自2015年愛燃燒文章《觀點 | 馬拉松猝死:你知道這兩點就夠了》,文中數據皆為當時(2015年)統計。

在這兩年馬拉松熱潮興起的同時,猝死——這個沉重的打擊越來越受關注。它給參賽跑友、賽事主辦單位和罹難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和悲痛。我們不禁要想:這些不幸難道不可以避免嗎?

關於馬拉松與猝死,你需要了解以下兩點:

一、馬拉松容易導致猝死嗎?


答案:否!


咱們就以去年為例——死亡4人,這是近年來有報道的馬拉松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據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杜兆才今年1月在馬拉松年會上作的工作報告,2014年全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註冊賽事」(含超馬、全馬、半馬和10公里)共51場,90萬人次參加,其中參與全馬和半馬的超過26萬人次。

按90萬人次平均,去年每10萬參賽者中的死亡率為0.44人,按26萬平均,則為1.54人/10萬。而根據2010年的相關報道,一項國家「十五」攻關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心臟性猝死的年發生率為41.84/10萬。

這一比率低於歐美,但以2014年中國人口13.6782億推算,每年死亡總人數仍多達57.2萬。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冠心病、慢性心血管病發病率的上升,中國心臟性猝死人數還將繼續增加。相比之下,馬拉松導致的猝死人數微乎其微,馬拉松死亡只是極小概率事件。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從登山、游泳到徒步、騎車等其他運動,每年導致的猝死或死亡人數都遠高於因馬拉松致死的個位數;哪怕是開車、坐車、走路、上班、吃飯、睡覺這些低強度的日常活動,每年也會導致成千上萬人暴斃,但有誰會說這些活動很危險呢?


國外的情況同樣如此。一則有關上月「大北跑」半馬死亡事件的報道提及:「這也是連續第二年有參賽選手在英國舉辦的長跑比賽中死亡,去年的倫敦馬拉松賽上,一名42歲的男子參賽者在衝過終點後死亡。」


事實上,去年英國的馬拉松死亡人數不止一個:3月的漢普郡弗利特半馬,也有一名男子倒斃。但總的說來,每年至少數十萬人參加的英國跑步賽事,近幾年每年的死亡人數應該不超過一兩人。


每屆有三四萬人規模的倫敦馬拉松,上一次死亡事件是在2012年,一名30歲女選手死於心力衰竭。據統計,倫馬自1981年創辦後的20年間,平均每67,414人有1人死亡。


今年約有6.5萬人參加的香港馬拉松,上一次出人命也是2012年——一名26歲男性半馬選手;再往前是2006年的一名男選手。

2014年三四月,美國弗吉尼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的兩場半馬分別有一名16歲女孩和兩名30多歲男子死亡,但按照2014年美國全馬、半馬完賽人數分別高達55萬和204萬計算(資料來源:RunningUSA),死亡概率仍然極低。以水平高和競爭激烈著稱、每年有兩三萬人參加的波士頓馬拉松,近20年來僅在1996、2002年各死一人(恐怖襲擊不算)。

據2012年1月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2000至2010年間在美國參加全馬或半馬的人將近1100萬,心跳停止事件共發生59起(51人為男性),造成42人死亡。

Runner"sWorld網站去年曾刊文指出,數十年來大量相關研究的結論非常相似:馬拉松參賽者的死亡率約為15萬分之一;死因多為先天性心臟缺陷(35歲及以下)或動脈堵塞(35歲以上)導致的心臟病發作;半馬死亡率為全馬的40%。


有人可能會列舉一些個案,來證明馬拉松和跑步的危險性,諸如《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一書的主人公「白馬」(Caballo Blanco)58歲死於跑步途中、《跑步聖經》(Running Being: The Total Experience)作者喬治希恩(George Sheehan)75歲猝死等等。


其實相反的例證更加不勝枚舉,咱們隨便說幾個吧:

1、1896年3月10日獲得世界第一場馬拉松比賽冠軍的希臘人瓦西拉科斯(Charilaos Vasilakos,1877-1964)活了87歲。

2、1957年創造中國第一個馬拉松紀錄2:52:34的安徽淮南煤礦工人張亮友,一直跑到如今89歲高齡。他和妻子每天風雨無阻地晨跑20公里,去年的鄭開馬拉松是他們的謝幕賽。

3、我們介紹過的「波馬之神」約翰凱利(John A. Kelley)。這位波馬參賽61屆、完賽58次的奇人活到97歲!

請不要再提第一個跑完馬拉松的人當場掛掉的故事——筆者曾撰文解釋過,那很可能是杜撰的:「為報捷跑步至死」這個著名的悲壯傳說極具英雄主義色彩。不過據權威分析,它恐怕不是信史。


原因是與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同時代的歷史大師希羅多德,對這件事隻字未提,雖然他對菲迪皮德斯(Phidippides)其人有過著墨:這是個「神行太保」戴宗式的跑步信使;波斯大軍在馬拉松登陸後,他在兩天內奔跑240公里,遠赴斯巴達求援(可惜遭拒絕)。


「馬拉松報捷」典故的第一個敘述者,是大戰過後近500年才出生的普魯塔克,他還是從一本現已失傳的書上看來的。所以,對於「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就掛掉」的說法,咱們不能太當真。


退一萬步說,即便確有其事,菲哥不只是個傳說,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剛剛參加過一場浴血廝殺,就連續狂奔40公里,而且是在9月希臘的高溫烈日下——筆者領教過希臘夏末秋初的酷暑烈日,至今印象深刻。

馬拉松其實比竇娥還冤:賽事一旦發生死亡悲劇,必定會被高調曝光。因為它往往是一個城市規模最大的體育活動——將數千乃至數萬選手和大量媒體,集中在一個有限的時空區間之內——一條42公里的賽道,五六個小時。


可以很有把握地說,馬拉松是最安全的運動項目之一。它的事故曝光度與空難非常相似:每一起都轟動一時,但這並不會改變飛行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的事實。


還有一個難以統計的數據:每年有多少人因為跑馬拉松大大改善心血管健康,從而避免了過早死亡?


2007年12月,《紐約時報》報道了加拿大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馬拉松還能以另一種方式拯救生命:由於馬拉松比賽日的賽道封路,減少了這些道路的車禍死亡人數,而且替代道路也並未出現車禍死亡人數的相應上升。


二、馬拉松死亡能否避免?


答案:絕大多數可以,但未必能完全杜絕。


避免馬拉松死亡,無非從兩方面入手:賽事主辦方和選手個人。


從選手個人的角度看,當然是盡量做到了解自身狀況,量力而行。有條件者可以監測比賽過程中的心率,所有人都應隨時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


綜觀這兩年中國馬拉松賽事的六位死者,他們有幾個共同點:年輕,平時身體不錯;除一人外均為男性;參加半馬或10公里項目;倒下處距終點5公里以內。

  • 在合肥馬拉松遭遇不幸的李黎在合肥某航空公司安保部工作,隊友稱「他身體挺好的」,但從未參加過馬拉松比賽。
  • 年初因港馬死亡的吳姓選手是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喜愛足球等運動。
  • 去年昆明半馬死者小馮是高校學生,中學時期每周都從20多公里外的學校跑回家中,平日也進行長跑鍛煉。
  • 珠海馬拉松猝死者為方勇特種兵出身,身體素質極好,熱愛戶外運動。

或許年輕和男性的特點導致了好勝心,平時身體不錯造成了過度自信,而參加中短距離項目和比賽經驗缺乏,可能使他們不懂得像經驗豐富的全馬選手那樣,知道你必須為30公里後的「撞牆」階段留有餘地。


對我們業餘跑者而言,任何一場比賽或任何一個成績目標——哪怕是世界大滿貫賽事,全馬跑進4小時、3小時或波馬達標,都不值得為此付出受傷的代價,更不用說拿生命去冒險。畢竟咱們多數人跑步的初衷是為了健康和快樂,而不是虛榮和炫耀資本。


而從組織者的角度看,能做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兩點:保證補給,保障急救措施;其中以第二點最重要,提升猝死救活率就在於這黃金4分鐘。


美國、日本對馬拉松賽事心臟驟停處理有專門的研究。所有被救活的人,都歸功於快速響應的賽事安全保障系統,能實現一旦發生心臟驟停事件,可在4分鐘內實施高質量的CPR(胸外按壓)和AED除顫。國際權威心血管疾病研究機構AHA也指出,心臟停止跳動4分鐘之後,大腦就開始了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壞死,4分鐘之後開始急救,即使救活也會成為植物人;另外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在心臟停跳之後每分鐘下降7~10%,所以10分鐘之後再開始急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國內每一個馬拉松賽事,政府都投入大量的公共醫療資源,動員醫護人員和120急救車值守,力圖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救護車,醫生,志願者的數量很多,但為什麼猝死救活率不高?


因為最核心的問題未能有效解決——「黃金4分鐘」內,高質量急救。要實現這一目標,賽事生命保障體系需要:

1、精準的風險管控,細緻縝密的預案,跨部門的應急場景配合演練
2、強大的現場急救,能有效實施賽道監察、布控、調度和快速響應(這不是每逢大賽就臨時徵召的學生志願者可以擔當的);
3、完美的無縫銜接,現場急救的基礎生命支持,和院前急救的高級生命支持實現系統的無縫銜接。

在馬拉松賽事的選手安全保障上,就有一個最成功的例子:東京馬拉松。誕生於2007年的東馬,創造了9年零死亡的驕人紀錄。


眾所周知,東馬是世界六大滿貫賽事之一,每年有三萬多人參加。絕大多數選手通過抽籤產生(中籤率約10分之一),可以說什麼樣的人都有。


一旦有參賽者「自不量力」,主辦方的醫療保障措施就可以起到兜底作用。據報道,近幾年東馬通常會部署42名醫生,70名護士和420名專業救護成員;這些醫生分不同配速參賽,隨時可以出手施救;賽道上還配備15個救護站和66台自動除顫器(AED)。這些安排迄今已挽救過多名參賽者的生命。


此外,筆者認為東馬「早春二月」的時間安排,對它的零死亡奇蹟亦有貢獻。當然,把所有賽事都擠在冬季也不可能,但那些可能出現高溫天的春秋季賽事的主辦方,至少可以在賽道兩邊多種一些高大樹木吧?

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


1.相比全程馬拉松,半程出事的概率反而更高:因參加全馬的選手通常跑齡更長,對自己身體更了解,半馬選手的參賽經驗相比要缺乏不少,覺得自己尚有體力者往往會衝刺完賽;距離減半也不意味著難度減半,很多人會選擇在半程項目上拼速度,受傷概率也會增加。

2.無論全程半程,終點前的發力對成績並無多大影響,對此時身體帶來的壓力卻是成倍的。與其分秒必爭的衝刺,不如賽前制定一個切實的目標,比賽途中按預計配速完成。

3.馬拉松跑者需對自己的身體足夠了解,賽前全方位體檢,尤其心血管方面是很有必要的。胸科醫院提供的平板測試、彩超等都檢測心臟是否有先天疾病缺陷。如今馬拉松走過場式的體檢只停留在簡單的血壓、心率,遠遠無法驗證你是否適合參賽。

4.馬拉松猝死者中不乏身體健康且全面體檢的人,仍難免意外,因為長跑時身體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同溫度濕度和當時的狀態都會左右體感,感到不適切記降速至步行,有必要請及時求助他人,來日方長,退賽不丟人

5.發生的幾起意外,從賽道救助到送醫都已算比較及時。在報名賽事時,注意組委會在補給、醫療點、醫護人員、AED等救助設置上的安排,選擇可靠的賽事也為自己多一份保護

6.裝備上,多留意比賽當天的氣溫和濕度,選擇合適裝備。心率表也能更好的讓你了解當下身體狀態。注意比賽細節,如賽前熱身,賽後慢跑至停

7.馬拉松成績基於長時間的系統訓練,賽前兩周內的訓練更多為了調整比賽狀態,對提高成績並不會有幫助,所以避免短期訓練。如果無法達到比賽狀態,與其硬拼,不如換個更穩妥的心態,慢慢跑或者下次再來。

8.有條件者賽前一兩周即調整到比賽時間,保證睡眠,調整作息,飲食最好也要有相應的針對性。

9.不要對任何一個距離表示輕敵!

10.避免霸王跑和使用他人的參賽名額,來最大限度保障自己。

最後的結論:


馬拉松死亡畢竟是一種極小概率事件,其危險性遠低於開車上路。正如哪怕你不惜代價地為車子配備最頂級的安全防撞裝置,仍未必能百分之百地避免車禍死亡一樣,跑友們也沒必要把本應簡單、純粹的馬拉松搞得太過複雜,太如臨大敵,否則跑步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如果你那麼擔心,那就別跑馬拉松。


相關閱讀:

2015年度回顧 | 馬拉松很美,所以請小心再小心--2015年國內馬拉松死亡報告

黃金四分鐘 - 應對馬拉松賽場上的猝死

—————————

  •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社區
  • 愛燃燒的知乎專欄 | 精選200多篇原創高質量的跑步運動文章
  • 愛燃燒App

做為一個半入行的馬拉松賽事執行告訴你們,答案就是三個字:「不專業」

1.運營方不專業
首先來看運營方

「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
背景為廈門廣電組織出來的一間服務於廈門馬拉松及其配套賽事的團隊,從其他盆友的回答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主辦方在抽籤中抽到很多無馬拉松賽事經驗的人,對此我不做什麼評價。

今年是廈門馬拉松預熱賽: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升級成為獨立半程馬拉松賽事的第一年。據現場小夥伴發來的報道,這場馬拉松的配置可以與廈門馬拉松媲美,舉例:海綿是1.2元最貴的海綿,獎牌是紅點設計還配獎牌盒,現場不要錢一樣的隔離鐵馬.......可見廈門馬拉松影響力,連預熱賽事都如此大手筆。

2.志願者不專業
這裡既要提到目前各類馬拉松的一個通病:志願者培訓。在我經歷過的幾場全馬半馬執行中,對志願者的培訓可謂是走走過場,找一個學校的階梯教室,給志願者們放上一小時的ppt,拍照寫通稿就算是完成了任務。當然不得不提一些大型城市型馬拉松的志願者培訓還是很到位的。

3.選手不專業
馬拉松圈子的人都知道,半馬就是最容易猝死的一個項目,參賽者會過度相信自己的實力,忽略身體的警告,只為了更快的成績。


綜上所述,
「天災人禍」
在馬拉松賽井噴時期,出現這種猝死的情況也在所難免。只希望其他賽事運營方能夠增加自己的專業性。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感恩。


很討厭宣傳馬拉松和什麼堅持聯繫在一起,所謂的堅持就是導致很多沒有科學訓練就參加馬拉松的人受傷乃至危及生命的一種信念,不管怎麼說,長跑都需要嚴謹的對待,只有科學訓練,跑過多個5k、10k、15k後才能一步步走向馬拉松乃至更遠距離的長跑。
以上


「每個笨蛋都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

——俾斯麥

最近在閱讀《重返人類演化現場》這本書,其中有段話比較有意思,摘錄出來分享給大家:

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我們朝著地表最狡詐的掠食動物演變。我們沒有利爪、獠牙,在速度和力氣方面也沒有太大優勢,不過我們擁有自行創造的武器,還有完美的跑步技能。


沒有其他生物的長跑能力能勝過人類,獵豹能更快加速,鴕鳥和馬匹能以高速疾馳很久,卻沒有動物能持續不間斷的比我們跑的更遠。長跑、馬拉松、超級馬拉松都是這項能力的遺風,另外還有很多奇特的例子能證明我們的這項技能。墨西哥北部的塔拉烏馬拉族印第安人(Tarahumara Indians)就是個例子。他們族人定期獵鹿,接連追捕好幾天,名副其實就是讓鹿跑死。他們很難貼近觀察他們的獵物,只設法追的更貼近,不讓鹿有休息機會。最後鹿累垮倒地,有時候蹄子磨耗的一點不剩。而另外一方面,獵人也累了,但卻完全累不死。

西伯利亞恩迦納桑人(Ngansan)也採用類似的做法捕獵馴鹿。他們藏身林木、石堆後面跟蹤追隨獵物數十千米甚至更遠,最後才拉近打擊距離,快速猛衝撲殺鹿。巴拉圭的阿切人(Ache)、菲律賓埃格塔人(Agta)和卡拉哈里沙漠孔桑人(Kung San)也是用他們的雙腿和肺臟消耗獵物的力氣。

馬拉松猝事件

這兩天朋友圈又被「廈門馬拉松猝死事件」刷屏,前一段批判馬拉松賽事舉辦黑幕的風波未消,這件事對於民眾來說又不啻一顆重磅炸彈。事件的詳細經過是這樣的:在2016年12月10日上午舉行的2016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兩名跑者在跑步途中倒地,經搶救無效死亡。馬拉松猝死這幾年時長發生,隨便百度一下都能搜到很多國內近年跑馬猝死事故:

  • 2008年,上海馬拉松賽一人猝死。

  • 2012年,香港馬拉松賽上,一名選手在跑過終點後暈倒猝死;

  • 2012年,廣州馬拉松賽上,兩名選手突發性休克,搶救無效死亡。

  • 2014年5月昆明高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21歲的大一學生馮某猝死。

  • 2014年7月張家口·康保草原國際馬拉松賽中,一名50多歲的「蹭跑者」猝死。

  • 2014年12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一名30歲的男性猝死。

  • 2015年10月25日的合肥馬拉松一名半程參賽人員猝死。

  • 2015年11上饒全國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衝過終點後猝死。

  • 2015年12月深圳國際馬拉松,一位33歲的深圳男子姚某在途中猝死。

  • 2015年12月福州國際馬拉松,參加半程的盧某出發至10.5公里後猝死。


    。。。。。。

看到兩條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在扼腕嘆息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反思,為什麼每年都有馬拉松猝死事件發生?其實不僅僅是馬拉松,近兩年跑步猝死的事件越來越多,下至初中高中生上至晨跑健身的大叔大媽,甚至還有健身房鍛煉人群。為什麼跑步作為遺傳自我們先祖的生存技能,在現代社會則成為了我們運動的頭號殺手?為什麼生活在原始森林的塔拉馬拉族印第安人能跑死動物,而生活在科技社會的我們被跑步跑死?


真實的原因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改變了人類幾千年的生活習慣。以前人們出門是步行和騎馬,現在出門有汽車,上樓有電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是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每天只需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


生活習慣的改變不但使我們體能越來越孱弱(有文章說: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戰負重是32公斤,訓練負重還要高於這個數值;現在美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的訓練負重不到15公斤),也摧毀了我們的身體結構,有研究顯示短短一個世紀的時間人的脊柱曲度已經發生變化。在對比1911年和1990年兩本醫學教材中發現:人體的脊柱的曲度已經發生變化,現代人的脊柱比著以前變得角度更大,這也能很好的證明了為什麼現代社會腰背痛問題是1950年的兩倍之多。

日常活動的減少,身體結構退變都會導致身體肌肉退化、心肺能力下降、動作效率變差。在一次高強度或大量運動(馬拉松)時身體的肌肉系統、心血管系統都會超負荷運轉,最後這些負荷都會轉嫁到心臟上,心臟只有拚命的搏動才會滿足身體運動的營養供給,最終導致心臟罷工——停搏。


結語

以上只是針對馬拉松猝死事件我自己的一些思考。猝死的其他原因還有很多,譬如有一些隱藏性心血管疾病、熱身不充分、運動超出自己的體能水平等等。但我想運動猝死根本上的原因是我們體能水平的倒退超出了我們的預估。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說過:「每個笨蛋都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生命只有一次,而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情,希望我們每個人在訓練中都是聰明人而不是笨蛋。訓練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前天跑完廈門半馬,說說看法,敘述很亂啦哈哈
補給還可以,水啊運動飲料啊都充足,基本不會太擁擠,像年初廈門全馬喝個水都擠到凌亂。志願者分布也很均勻,沿途啦啦隊美姑娘們也是有挺多的~ 雖然我也是妹子~

我是個反例啦,比較不理智的跑馬。重感冒生病一個月頭暈狀態,整個跑步過程都在擦鼻涕哈哈~
可能因為有點運動底子,也跑過全馬。平時生活習慣比較注意,飲食就是常規業餘健身愛好者那種,不怎麼吃油炸啊高脂肪精加工那些,作息是比較規律,早上8點前起床,基本過了12點就困成狗。 生物鐘沒辦法,每天都是這樣~

賽前一周預定了學校包車去賽場的座位~ 因為學校地方真的太偏僻了
賽前三天基本不敢吃加工食品包括飲料啊那些,因為自己也是個半桶水,不太懂專業健身飲食的知識只能盡量注意。
賽前也有早起充分拉伸,按摩,熱身。

提前一天,打聽了周圍賣早餐的地方開門時間,因為不想吃麵包啊牛奶那些,感覺增加負擔也沒太大用。只有一家偏僻的 早龍(廈門土著都知道吧) 5點多開門。 第二天準時等在門口,皮蛋瘦肉粥還有糯米飯糰和一個雞蛋,可選擇範圍很小所以這樣搭配並不太合理啦。

開跑前很早到。因為已經拉伸過了所以我可以直接站在最前面等,因為知道自己沒鍛煉跑不好所以盡量往前面。

整個半馬賽道比較平坦哦,比心~
遇到上坡慢慢緩著跑,下坡稍快一點點,水補給很充裕不擁擠一路都很順,自己也沒有很趕,到15公里之前都是30分鐘以內每五公里這樣。
最後五公里是感覺累了,(真的是缺乏鍛煉呢)所以走路了大概兩公里? 反正就是感覺太累了就走,緩過來就跑。最後5公里,比之前多用了20分鐘就是我走出來的哈哈~
到了最後一公里 還有 500米的牌子都有人大聲喊:「最後xx米了!堅持!大家沖啊!」 我就躲旁邊 看著很多人突然往前沖。自己沒有特別在意成績,有牌就開心。而且覺得這樣衝刺好像很危險 ?

全程不知道看到多少個寫著 醫師 的跑者,一有運動員面露不適就馬上停下上去檢查,一路看到很多,感覺這點做的還是不錯。
整體我感覺賽事還是挺周到的,完全沒有想到會發生猝死這樣的事情。。。 不管怎樣 逝者安息。

全部過程大概這樣子,個人經驗不夠不足以為人借鑒,但若有可以為您參考所用的點 不勝榮幸。
。。。聽說要上圖?


客觀對待,極力杜絕!——土人跑步之我看2016海滄半馬兩跑友猝死事件知乎專欄


「跑馬猝死」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單是受傷的,每年有65%-75%的跑者在運動後遭遇不適,包括腳踝扭傷、肌肉痙攣、胸痛、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膝關節疼痛、肩膀肌肉酸痛等。隨著更多年輕人加入跑馬行列,猝死的年齡也提前到了十幾二十歲,甚至呈現猝死年輕化的趨勢。

據國外權威機構不完全統計,高達90%的國際馬拉松賽事運動員猝死是由於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沒有被發現。醫學角度看跑馬猝死:

1、運動量與心臟事件發生的關係

① 2010年加拿大心血管峰會上一項數據顯示:長期鍛煉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風險,而如果是馬拉松,心血管發病的危險卻會提高7倍。

②《應用生理學》期刊中的一項研究,通過檢測跑過100次以上馬拉松的健康運動員心肌,發現半數以上的人心肌存在一定程度疤痕。

而這意味著:針對馬拉松這種高強度運動,跑得越多,心肌損傷越厲害。

· 研究發現,運動量為0時,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適度的運動顯著地降低了發生率。但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似乎又增加了。運動量並非越大越好。


2、運動距離與心臟事件發生的關係

在一次長跑中,距離也影響著心臟事件發生,與此相對應的是身體的極限點。此時運動員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身體狀況,則很可能發生身體機能崩潰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心臟罷工,出現驟停。

不過對於馬拉松這種極限運動來說,風險是必然的。但似乎國內的猝死率相比國外更高。


原因有二:

其一是馬拉松參與者的素質參差不齊:國內很多跑馬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狀況和所能承受的運動極限也一無所知;其二是「專業救援」不專業:醫務人員缺乏與馬拉松相關的急救培訓,即使是在距離救援100m處倒下,搶救成功率仍然為0!

因此,跑馬前一定要做專業的檢測!跑馬前了解並完成檢測,是預防跑馬風險的核心所在。

其中最重要的是【運動心肺功能檢查(CPET)】

通過分析運動中受試者氣體代謝情況和心律情況,定量反映其心肺儲備功能,有利於早期發現心肺功能障礙,幫助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一般在進行高強度運動前進行,醫生可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風險評估,看受試者是否適合高強度運動,然後提出合理化建議。

心肺功能檢查的目的:

① 預測運動風險

—— 早期發現潛在疾病,避免猝死

每年馬拉松都會出現猝死,心肺運動測試可以發現潛在的運動誘發心血管疾病及肺部,

預測運動風險,減少猝死及運動損傷發生。

②了解運動能力

—— 測試最大攝氧量V02max、無氧閾AT、代謝當量

代謝當量是評估體力的最佳綜合指標。最大攝氧量V02max和無氧閾AT是科學跑步訓練最重要的兩項指標,也是評估有氧運動能力、跟蹤運動訓練效果的核心指標。

③科學訓練指導

—— 測試最大攝氧量和無氧閾對應心率

發燒友們對間歇跑、乳酸閾跑、輕鬆跑等訓練方法一定不會陌生,想要採用這些科學的訓練方法,你需要知道自己VO2max和AT對應的心率。

但各種訓練方法對應的心率區間因人而異,心肺運動測試可以給你最精確的數據,助力訓練,高效備戰。

④預測比賽成績

—— 通過測試數據可預測馬拉松比賽成績

預測成績,沉著應戰。


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這種專業、個性化的風險篩查服務。我在美國的時候發現這種cpet測試非常常見,一次還2000多刀,但在國內卻沒怎麼見過。這種普及程度相較美國幾乎等於沒有。於是我就想把這種醫療技術帶入國內,在Baylor心臟康復中心調研學習,引入了Baylor的核心醫學技術和設備, 第一步先在成都和上海啟動了術康醫學運動中心,創建了術康醫學運動中心。就四川來講,能做專業cpet測試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華西,一個就是術康。

如果你有需要可以來店內做評估。


昨天剛跑完,之前無馬拉松經驗,凈成績1:41:20,來答一下。
先說一下自己身體狀態。平時喜歡運動。踢球可以十一人、七人全程踢下來;健身剛入門,自由深蹲可以120KG做組;跑步一般每次十公里上下,配速505左右,每周跑一兩次,自己練習時跑過一次半程,時間1:52:26。賽前,工作調動原因,非常忙碌,兩三周時間只在周末踢了兩次球,沒有跑步,且重感冒,身體較疲勞。賽中,出發較早,為了衝出擁擠的人群任性地加速跑了一公里,呼吸明顯打亂,身體發沉。加上因為失誤導致跑表沒電,基本只能靠感覺控制配速,到5公里看到時間才知道比平時快了一分多鐘,感覺補水補鹽丸。當時感覺緩過了前期身體極限,於是決定跟著前面有帶跑表的人跑。中途到折返點之前,狀態調整得不錯,比較輕鬆,但過了折返後右腳底出現疼痛。堅持跑到15公里後,第一次停下改成快走,讓右腳稍微休息。大概百米後繼續跑,但明顯被前面跟著的人來開了500米左右的距離。之後在17、19公里處又走了兩次。到20公里處看到時間,發覺可以PB,而且應該能進1:40,所以又任性地開始加速,最後一兩百米甚至是大跨步衝刺。最終成績很滿意 ,但賽後知道兩人猝死、一人仍在ICU的消息不免後怕。
前面說這些個人經歷,我想應該也是很多零經驗跑馬者的感受。回頭說這次比賽。首先,配置很高,志願者數量、賽道沿途布置、飲水點數量、完賽包等等,可以說硬體上都是廈門全馬的級別。其次,從賽道來看,難度不大,除了9-10KM處的長上坡,其餘基本是本路,一般有長跑經驗的人可以比較輕鬆地按正常狀態跑完。最後,很明顯感覺不足的,是志願者的專業能力。除了早晨進入存包區前看見過一個志願者舉著「歡迎諮詢」的牌子且能熟練回答各種疑問,賽前賽後我問了四五個志願者關於檢錄口、更衣區、完賽卡、公交點等多個問題,基本都是含糊其辭或是要我諮詢他人。
綜上,半馬也是馬,何況海滄半馬是第一個專業半馬賽事。對於跑者個人來說,有備在先,量力而行,別衝動、別耍帥,體驗跑步的過程比炫耀重要、珍惜生命的意義比PB重要;對賽事組織者來說,硬體條件是基礎,但相關服務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辦好比賽的關鍵。
以上。



喜馬拉雅山上有成堆的骨頭,有些旁人解讀為自我挑戰雖死猶榮,我這個旁人只是覺得別裝逼了,有些高峰是你這輩子都企及不了的。自己的極限去挑戰固然值得尊敬,但是適可而止才是大智者。
第一屆我們大學宿舍6個去跑半程,結果不知死活的我們,鐵腿躺了快一禮拜,下床都費勁。


似乎只有好吃懶做的那群人中沒有猝死發生……


這個死亡率其實已經不低了。相對於各種力量性質的項目來說。


普通人參加大型馬拉松目的是鍛煉身體,感受氣氛,開開心心的一天,多好,跑完了我就高興,還在家門口,聽他們說其他跑友海滄這麼漂亮好開心。經常跑的人知道自己什麼水平,快點慢點就這樣了。
兩位跑友一路走好。


珍愛生命,謹慎衝刺。
充分準備,理性跑馬(步)。


廈門是個好地方 但12月太冷了


我自己有一個跑團,大家都熱愛跑步,17人,5人完成過全馬,其中3人4小時內,2人4個半小時內,除去這5人,還有8人半馬都是2小時內,沒有全馬,還有3個都有能力完成,還有一個剛進來的。
我帶團隊只要求他們鍛煉心肺,慢跑,量會帶來質的變化,平時堅持訓練。
猝死,絕大部分是心肺的原因,還是要奉勸頭腦一熱報名的各位,慢慢來,會有回報,頭腦一熱會付出代價的,特別馬拉松已經被當作一項商業活動後。
切記,敬畏心


列出的數據有科學性么?參賽人員和自然死亡率對比?
超出人體極限,易誘發潛在疾病,體育鍛煉是這樣的,循序漸進,勞逸結合,大部分人是沒有時間精力身體去選擇馬拉松的


跑到臨終點(還沒衝線),旁邊的人已經互相祝賀,叫"恭喜完賽"。另一個可能是資深跑者糾正:"應該叫"安全完賽"、"順利完賽",不叫恭喜。"

第2次參加半馬,賽事經驗尚缺。有人知道是這樣的習俗嗎??


線上跑刷圈沒補給的怎麼辦?我覺得能線下跑就是幸福不要計較太多。任何劇烈運動都會猝死。馬拉松賽事基數大,發生的就多。生命不易,量力行。


推薦閱讀:

一項正規的馬拉松賽事應該包含哪些安全保障和補給設置?
你有什麼特別的馬拉松經歷嗎?
在寒冷的天氣里長距離跑步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何避免受傷?
參加馬拉松時如何補給能量和鹽分?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越野跑電影?

TAG:廈門 | 馬拉松 | 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