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光豬 圈健身的未來發展趨勢?
最近在了解健身行業 ,偶然發現了這種互聯網操作模式的小型健身房,本地還沒有實體店無法體驗,有懂行的分析一下嗎?
邀了,我就說說吧。
可能圈外人,比如題主這樣的,初次了解到光豬圈會覺得新奇,甚至覺得很不錯。
但如果你是健身圈消息一般靈通人士的話,應該早就聽說過這個公司了。
光豬圈的發起人及公司歷史此處不贅述,我就說我所接觸到的幾點。
最初接觸光豬圈,是在去年一個健身業的微信群。某日群內加入一個自稱光豬圈營銷總監Kevin(嗯,並不是你家樓下理髮的那個總監kevin)的人,剛一加入就開始吹噓光豬圈的概念,鼓動大家加盟光豬圈。我看得煩了,開啟嘲諷,眾人亦諷,此人閉嘴。
後來聽聞光豬圈在上海徐匯開了店,我去看過,店不大,整體條件非常一般。此店開了大半年,至今在上海沒有擴張。很明顯,開這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潛在加盟商「所見既所得」而開的形象店。
今年七月我去北京出差,某日下午去了光豬圈的培訓基地(離京東總部不遠)想親眼看看他們宣傳的光豬健身學院,即所謂培養健身場館老闆與員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培訓基地。地方還算好找,也不算小,在一個創業園區里租了幾個樓面,整體就像個健身會所,加起來也有兩千平吧。但異常冷清,沒見到培訓學員,工作人員也很少,很是凋敝。
光豬圈鼓吹的是加盟者可以對健身什麼都不懂,只需出資,其他的培訓、開店、管理都可以交給他們來辦。
好吧,這看起來很不錯,很舒服,但天下有這麼容易的事嗎?門檻低,只需出錢,最後血本無歸的教訓還少嗎?真有那麼好,為什麼光豬圈不去籌資自營呢?坐標 遼寧 瀋陽。目前在我奉天,應該已經開業兩家了,其中一家離我住的地方步行15分鐘,另一家在郊區,沒去過。
由於離的近,在裝修的時候我就知道了,第一次聽說光豬圈(quan)是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去參加北京的發布會,所以準確的掌握了開業時間,當天晚上就溜達進去看了一圈,面積二,三百平,新開的,器械那是嘎嘎新,顏色是黃色系的,就是太少,太小了,當看到最大重量的啞鈴是20kg的時候,我就準備出來了,確定這不是我的菜。到門口,賤賤的諮詢了一個問題,高峰時段,人多了,咋練? 得到的回答是說,成為會員,會得到一個手環,進門要刷手環的,這樣就可以在手機APP上看到有多少人在健身,合理安排健身的時間,錯開高峰。對於每天健身時間相對固定的我來說,表示在某個時段去健身是「剛需」不能錯開,更加夯實了我與今天的光豬圈有緣無份的事實。
以上只是說明,目前的模式不適合我而已,是否適合其他人,一定會有,但這部分人群是否就足以保證長期盈利,有待觀察。
我猜測的,光豬圈理想運營情況:
1,選址在居民區底商,5站地以內無其他商業健身房,利用手環,APP營造健身社群,有些器械,要刷手環才能起動,可以記錄並上傳運動數據,大家互相激勵,相互交流督促。
2,APP中可以預約教練服務,並且對教練的評價,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並參與,規避了過度銷售型教練帶來的不好的健身體驗。規模小,運營成本低,依託周邊幾個成熟的小區就可以實現盈利。
3,解決了小區門口沒有健身房的痛點。
我臆斷的,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受到規模限制,提供的設施數量有限,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很難滿足所有人的使用需求,鍛煉完洗澡也成問題,對時間段有苛刻要求的人,體驗不會太好。
2,由於社區化的存在,健身教練很難一次性預售長期課程,回收成本周期並不一定會比投資更大的商業健身房短。
3,會員價格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光豬圈開業促銷的月卡全國統一價是99元,季卡和年卡會因地區不同而有區別,同樣在瀋陽,同樣在我生活的區,地鐵旁商場里9月份剛開業的面積2000多平的商業健身房,開業促銷價格1700元3年卡,平均一個月不到48元,商場地下停車場費用一小時5元,健身房會員免費,所以每周去幾回,省下的停車費就夠辦卡了。
我合計的,什麼人最有可能加盟光豬圈:
1,熱愛健身,本身就是一個健身愛好者,夢想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健身房,最好還能掙錢。
2,小有積蓄,但沒有資本去開一家中型的商業健身房。以瀋陽目前的物價,租一個300平的底商,雇一個前台接待,一個保潔,3-4名教練,前期設備採購,裝修,加盟費,一部分流動資金,估計投入50-60萬即可開業。(這家店所在小區,新房價格6888元/平,便宜不?快來去庫存)
3,相信互聯網+健身,線上+線下(O2O)這些概念代表未來趨勢的人。
綜上所述,是否落點的實體店已經盈利,未來能否持續盈利,還是要採訪一下這些加盟的業主,如果感興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給他們打電話,關注光豬圈的公眾號,都有他們的手機聯繫方式。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於琢磨出光豬圈模式的資本家,他們當然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開業,越來越多的人加盟,因為加盟費才是他們的收入,足夠多的加盟店,才能帶來收益,當實體店一旦落地,能夠多大程度上實現盈利,那是他們會關心但又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後請允許我幻想一下,如果我是光豬圈的產品經理,我會如何改造光豬圈模式:
1,承認空間局限,堅決不做「小而全」的雞肋。300平的空間,只配備,可以記錄上傳數據的有氧鍛煉器械,如跑步機,橢圓儀,划船機,登山機等,把啞鈴,杠鈴和有限的固定器械全部清除。
2,取消洗浴功能,只服務周邊小區步行可達的群體,鍛煉完回家自己洗;將節約下的空間,單獨設置一個操房,僱傭兼職教練,提供適合當地口味的課程,如瑜伽,普拉提,團體操等。
3,進一步拓展手機APP的功能,如,請幾個模特拍些有氧器械的使用說明,對於堅持運動打卡並積極上傳健身數據的會員提供獎勵激勵,(社區運營方面,請向我的運營助理諮詢詳情)。由於不再僱傭常駐教練,只需僱傭前台和保潔,和幾個上一節課一結賬的兼職教練,使人力成本進一步壓縮。
4,當加盟店數量集聚到一定數量,社區成熟度達到一定程度後,逐步推出健身周邊產品,如服裝,毛巾,水壺,健身餐外賣等等(這個方面,同樣可以向我的副手諮詢,電話139 777 20 1)。
如此有限的投資,如此局促的空間,想和大中型商業健身房和私教工作室博弈,那就要狠打兩個疼點,一,可以零距離接近居民區,選址就在鑲嵌在社區家門口的底商。二,充分發掘線上社區化健身的優勢。其他東西,都是劣勢,論教練水平,拼不過健身工作室,論設施數量和課程多樣性,比不過大中型商業健身房。這些劣勢會一直存在,所以健身工作室和大中型健身房不是潛在的對手,永遠都不要期待「蛇吞象」的奇蹟,但是規模真是做起來了,把手機里的那些N個然並卵的健身APP幹掉還是夠用的。
總之,我對於健身房融入社區大眾,完成健身最後一公里的建設,表示支持和樂觀。(最好是那些先富起來的地區,當地的街道牽頭,政府投資)
對於包括光豬圈等社區健身模式目前在實際中的運營狀況,表示謹慎。
我想大概是會繼續不小心的關注一下身邊光豬圈的命運吧,今兒下午我去它一旁的招行辦事,還不由自主的向裡面瞥了好幾眼呢,大抵是因為周末的緣故吧,櫥窗邊灑滿陽光的幾台跑步機上,竟也是一個人都沒見著。。。(寫了這麼多,我最喜歡最後一段的描寫,有一種朱自清寫的《背影》的神韻,表示滿意!)本來沒想寫太多,但是想到這個回答作為本人在知乎的處女作,而且我對健身行業的發展還是有一番自己的見解(自我感覺,歡迎後面拍磚),所以嘮叨地多說了點,希望能借我的分析給大家提供一點新的思想。
1 關於健身行業痛點
從健身房進入中國以來,健身行業經歷過輝煌,也有過行業危機,但一路走了十幾年(近20年),還走的是十幾年前的那條老路。
中國目前大部分的商業健身房模式都和十幾年前進入中國的加州健身房模式大同小異,在當時健身房都是時尚消費,健身房收著極高的年費,這一模式在多年過去之後怎麼樣了呢?加州模式最重要的就是「預售」,通過不斷賣年卡/兩年卡/五年卡收回投資,本來預售回籠一部分資金本身沒有壞處,但是當國內健身房把預售當成一種經營方式的時候問題便接踵而至了(說到這裡,去過健身房的人一定也深有體會)。
對於健身消費者來說,大部分人都不能堅持長久,於是幾千塊錢的健身年卡就去了三次,結果便可想而知。當周邊的人都不再對便宜的健身年卡感興趣的時候,健身房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而且有這樣經歷的消費者都將健身房看作賊船,瘋狂的預售對整個健身行業更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於是很多健身房都在賣年卡—會員流失—定指標—賣年卡這個怪圈的循環中走向倒閉。健身房不僅難從健身年卡預售中獲得好處,更承擔著極重的人員成本和銷售成本。
傳統大型健身房的典型架構圖(門店不同會有差異)
健身行業有一句笑話:健身行業的銷售、會籍顧問、教練、管理人員都賺錢了,就只有老闆一個人在做賠本買賣。
關於健身房的盈利方面可以搜一下知乎「健身房是如何盈利的?」這個問題。
沉重的管理模式和違背人性的商業模式在競爭加大、物價上漲,房租上漲,人力成本上漲的壓力下最終的結果都只有走向覆滅。加州模式多年來沒有根本性的變革,陳舊的商業模式隨著時間推移弊端日漸凸顯,近年來更是引來關店高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百度搜索「加州健身」看看。
消費者的痛點勿需多說,關注這個問題的人應該都了解,年卡浪費、健身房離家遠、私教打醬油……每一個受健身房倒閉傷害的健身者都能總結出一大堆。我想說的是,只有先解決了健身房老闆賺錢的問題,才有解決消費者問題的基礎,其它的痛點也都要建立在服務提供者有持續服務能力的前提下。
這個問題就像,如果雞都要餓死了,還去討論雞蛋該賣多少錢和怎麼做這道菜就顯得毫無意義。
2 我所知道的光豬圈健身
回首2011年初,青鳥健身五家店面同時掛上了暫停營業的通知,央視報道了三天震驚全國,一時間青鳥倒閉的消息甚囂塵上。猜疑中的破產清算並沒有發生,而是三天之後青鳥就重開了,具體他們怎麼解決的我們不得而知。
光豬圈健身創始人王鋒也曾公開分享過他的創業歷程,我暫且結合他在行業會議上的表述和網路信息捋一捋這個過程。從清華大學土木系畢業後王鋒的第一次創業是紙媒廣告業,按時間倒推應該是在96年到2000年間(信息不準,估計值),當時恰逢房地產行業興起,帶動了紙媒廣告的高速發展,行業利好讓很多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王鋒說他的公司營業額都過億,具體賺了多少錢就不知道了。我猜測王鋒的學校專業背景帶來的資源應該也給他做房地產廣告帶來了不少好處。後來紙媒下滑,王鋒做了十多年後就退出了廣告行業。
王鋒與健身行業結緣是在做廣告幾年後,廣告業巨大的壓力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讓他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現在的廣告行業從業者大都這樣),於是王鋒就成為了青鳥健身一個店的會員。按照王鋒的話說,健身是個很陽光的事業。的確,只有當身體真的不行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健身的重要性。從那時起王鋒就準備進入健身行業,後來他是先收購了青鳥瑜伽,然後接著收購了青鳥健身。收購青鳥健身後王鋒將其與青鳥瑜伽整合成了青鳥體育並在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後來的青鳥一直運行良好並在2016年末獲得了3000萬元A輪融資。從目前來看,當年王鋒對青鳥的改革應該是成功的。
按理說到那時已經年過半百的王鋒應該可以說是功成身退,但是他又在15年做起了光豬圈健身。
乘著互聯網創業的東風,王鋒與洪泰基金(盛希泰和俞敏洪創立)創始人盛希泰、冠軍VC(一支體育投資基金)創始人卞光明和另一個創始人王爍在2015年創立了光豬圈健身,於是便才有了題主的問題。
單從創始團隊陣容來看,不可謂不豪華,光項目啟動資金就有1200萬。項目宣布亮相當天,震動了健身行業。彼時,體育局領導,奧運冠軍,健身行業大咖都出席了成立儀式,光豬圈健身的第一家線下店(中海店)喜氣洋溢。
光豬圈健身的發展速度是超乎想像地快,成立不到一個月就宣布簽約100家店,從那時起,應該是有很多人已經感受到新勢力帶來的壓力。
光豬圈健身在16年8月份宣布獲得了1200萬融資,在青鳥體育的3000萬元融資發布會上王鋒宣布卸任青鳥體育董事長,全力發展光豬圈健身。沒錯,之前王鋒算是同時擔任兩個公司董事長,這時候交出青鳥體育也算是圓滿交接。在我看來,這一點值得讚賞,創業就應該全心全力去做一件事,不可三心二意。
從廣告業到青鳥體育再到光豬圈健身,王鋒的每次事業都算成功,看來清華大學高材生的智商還是相當高的。
說完了王鋒,那麼他是怎麼解決健身行業痛點的呢?
光豬圈健身商業模式主張的有六大核心要點,我目前先說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點:「小而美」和「互聯網智能化」,其它的點研究後期補充。光豬圈健身的「小而美」即是指面積較小(300-500平米)而功能區域全面的健身房,它對標的是 「7-11」,從這一點特徵來看倒是還算符合。「小而美」的最大優勢即是健身最後一公里,這對於健身者來說也有足夠的吸引力。當然,這一點也在健身行業中也是頗有非議,包括這個問題裡面的答案就有涉及這一點。說得最多的就是:器械沒有大型健身房的多,小而全反而是雞肋。對此我是這樣認為的,中國大部分健身者都是健身小白的水平,對於這部分人群只用基礎的設施就能滿足他們的健身需求,而會用那麼多健身器械的人都只是少數,百分之十都不到。
器械種類多有沒有好處?當然有!
但且讓我們來看看「小而美」的優勢。對健身房來說,小型健身房直接帶來的就是人員縮減,一個五六個人的小團隊管理起來絕對比大型健身房的容易很多,對店長的要求降到極低。相比之下大型健身房的團隊不僅管理難度大,而且管理成本高出不少。從運營角度來看,小健身房做的是周邊的生意。比如一個小型健身房落地在某一寫字樓,那他們做好這個樓的客戶就足夠其消耗的了,而一個大型健身房則是要跑到更遠的地方去拉客戶,這也導致了大型健身房有很多銷售人員,小型健身房則可以省去這部分人力。對於消費者來說,「小而美」則意味著近,如果小型健身房做個電梯就能到,而大健身房則是要帶著裝備通過公交或者開車才能到達,那消費者會選擇哪個呢?大型健身房顧及了健身中的體驗卻在距離上形成了硬傷,總不能在每幢寫字樓里都搞一個3000平米的大型健身房吧。有人又擔心小健身房會不會人滿為患。到了飯點食堂還得排隊呢!大型健身房同樣有人多的時候,況且又不是要求一個300平的小健身房要賣3000平的那麼多卡,賣卡的時候就可以控制超過200(假設數字)人就不賣了。
那以後會都是小型健身房的天下嗎?其實也未必。有沃爾瑪也有「7-11」,就是目標人群不一樣而已,有人喜歡去酒樓吃飯也有人喜歡去麥當勞,歸根到底這也只是一門生意,核心的都是投資回報率。沒有最好的商業模式,只有最適合的商業模式。如果你沒有那麼多錢去開一個大的,小型的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還是那句話,核心的都是投資回報率。
光豬圈健身的「互聯網智能化」是指「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搭建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健身平台」(官方說法)。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這套系統實現APP端購買會籍卡、購買私教、預約私教,通過手環實現終端控制和數據採集。從表面來看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及其便利,不僅沒有傳統健身房那麼繁瑣的流程,而且可以實現健身數據和體測數據都保存在手機上。但當我們分析背後的實際意義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健身房老闆!首先線上的購買、預約簡化了管理流程,而且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人員,如財務人員,前台等。而通過手環可以實現門禁、器械控制,不用再派兩個人在前台盯著會員了,因為沒手環他根本進不去,用不了器械,也洗不了澡!當然,這是在理想狀況下,具體光豬圈健身手環能實現到什麼程度了,去看看體驗一下不就知道了。技術發展這麼快,在這裡看到的信息總是慢半拍的。
說到這裡,似乎光豬圈健身優勢很多,那他們現在應該很NB了,我還是只能說,去看看吧。實際的運營情況,其實這裡誰都不知道,官方的數據肯定很多人覺得有水分,然而很多走馬觀花後的網路評論亦是不負責任。如果是有點小錢想搞點事情的人,去他們線下門店考察一下不就解決了,擔心看得不準就多蹲守兩天,擔心新店只是曇花一現那就去最早開業的中海店總可以了吧,擔心發展前景的話就去人家總部了解一下發展規劃和技術研發情況,如果想賺錢又連這個都做不到,馬雲爸爸讓你做阿里巴巴CEO你也照樣失敗。
說了這麼多,都只是我所知道的光豬圈健身,至於你,聽再多理論都沒用,想干就動手!
3 光豬圈健身動了誰的蛋糕
前面說了一些行業痛點和對於光豬圈健身的一些個人看法,現在說一下光豬圈健身動的是誰的蛋糕。
就健身工作室和傳統大型健身房而言,個人覺得健身工作室對光豬圈健身的發展更為敏感,其原因有二:一是利益所向,同行是冤家;二是情感所託,心理抵制。
16年年中的時候,正值光豬圈健身的概念正在北京健身界大行其道,常常聽起身邊的朋友討論起這個模式。在我所接觸到的幾個開健身工作室的朋友中,大都對這個模式持否定態度。而王鋒亦是傳統大型健身房轉型,在16年的某次健身行業會議上,王鋒公開表態:「光豬圈健身不是傳統健身房的敵人,我們做的是增量市場。」,相比之下王鋒還與業內幾個傳統大型健身房老闆的關係還保持得不錯。確實對於大型傳統健身房來說現在的衝擊並不是那麼強烈,畢竟大型健身房的會員大都是年卡,兩年卡,在原有會員上短時間是不會有太多直接衝突的。況且大型健身房做不了小型化,那和光豬圈合作搞互聯網智能化總是行的吧,而且光豬圈健身主張的月卡制就是想讓那些不想被年卡綁架的消費者走進健身房。
對於健身工作室來說,或許情況就不是像大型健身房那麼輕鬆了。從面積上看,健身工作室的面積與小型健身房相仿甚至更小,而小型健身房器械更多。從客戶範圍來看,健身工作室主要服務的都是高價值客戶,基本不辦會籍卡,每次顧客過來基本都是一對一私教課,所以對收入要求很高,而健身房的客戶則範圍更廣。於是問題就來了,如果你旁邊同時有一家健身工作室和光豬圈健身房,那麼你會選擇哪個呢?可能會有一些對個人私密和體驗要求很高的客戶任然會選擇健身工作室,但是很多客戶都會選擇健身房先練練,對於小白用戶則更甚。健身房失去了幾個客戶還影響不大,但是健身工作室因為服務的客戶數量有限,影響更大。
如果地域相隔比較遠,那健身工作室和光豬圈都各自安好,但如果真是競爭起來便是商場無情,明刀暗箭了,這就是利益所向。
其二的健身工作室創始人內心的抵制,這一點又是從何而來?
健身工作室向來以品質服務為基石,以口碑維護為經營要點,我們也能看到健身工作室的教練個人素質平均水平確實比健身房高出不少。健身工作室大都是由多年在健身房中從事教練一職,並擁有較高的個人素質的教練離職創立,除了想搞點事情賺錢,更多的是厭倦了健身房工作中面臨的業績壓力。曾經和一位健身教練朋友喝酒深夜暢談,其間談了一個現象:很多健身教練經常晚上到娛樂場所玩耍造錢,雖然工資高,但最後都沒有存下來多少錢。因為每天早上醒來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業績,壓力太大,必須找地方釋放。很多健身房的業績壓力可見一斑,那麼從健身房出走創業的這部分教練有多少會對光豬圈健身持有好感?這個數不好說,但我覺得不多。這一點分析我個人的看法佔較大比重,如果有健身工作室的創業者擁有不同看法能提出來交流最好。
光豬圈健身這個新生物自然是動了很多人蛋糕,因此遭受抨擊也是正常。創業路途艱辛,時常會走彎路,想當年馬化騰為了讓人用QQ聊天,還自己扮演女性角色在網上勾搭男用戶。但歷史進步的洪流總是難以阻擋,永遠不要和趨勢作敵人,那些逆勢而行的人終將被洪水淹沒。作為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光豬圈健身的發展對我來說值得期待和鼓勵。無論最終光豬圈成敗,它都已經攪動了中國健身行業這灘死水,當齒輪開始轉動,趨勢總是難以阻擋。
4 對於創業,我想說的
不是針對誰,無能的人總喜歡以審視的態度在旁邊瞎bb,前一段時間火起來的十幾年前的一個央視對話節目中,廣大熱心群眾都在教史玉柱做人:「在我看來,你之所以失敗一定是你史玉柱的性格有問題!」。。。當我們回頭再去看的時候總發現很多歷史顯得滑稽可笑。
既然題主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是對光豬圈健身的模式感興趣的。既然是想做事業的話,就應該撇開旁人的叨嗶叨(當然也包括我的),自己去研究考察這個項目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實地考察,深入溝通,全面分析,不要聽信一家之言就妄下定論,創業要有創業的態度,科學理性地評判這個項目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最後,至於那種「這個項目這麼好怎麼不自己做?就是騙加盟商的加盟費!」的觀點,我只能說:我讀書多,但我不騙你,加盟費那點小錢相比於一個平台類的項目的研發投入真的只是九牛一毛。一個企業做加盟也是品牌虛擬經營的一種,不然哪來的滿街肯德基麥當勞。
同意,永遠不要跟趨勢作對
剛調研完,我們公司準備投資了,之前的投資者有俞敏洪+中體基金+探路者
靠加盟費賺錢?加盟費只是一小部分。其他的不便透露。
PS:一共的額度也不大,若有購買意向的可以私信哦~ 歡迎PE行業的同行多多交流
不黑,客觀的說:面積更小,月卡,還有一些所謂的「健身器械」,說自己是互聯網智能健身房。智能沾點邊,但是互聯網應該差很遠。所有的運營方式和他們鄙視的傳統健身房沒有區別,唯一不同是品牌由總部來做,比自己做效果好很多。
2016年底,一個朋友說打算加盟光豬,已經進入實質談判階段,估計年前能簽合同,房子都找好了,年後動工裝修。個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外,除了自己練之外,跟國內健身圈接觸不算多,倒是第一次聽說光豬圈,四處搜羅了一些東西看看,還是蠻有些誘惑力。對於我朋友這樣的有一點小錢錢但是弄不起大型商業健身房,而且多年混跡健身圈迫切想證明一下自己的,確實需要這麼一個整體解決方案,何況還套了一個互聯網+的光圈。。。就光豬的運營模式而言,客戶畫像仍然不是很清晰,我並沒有看到它的針對性。剛看到樓上大神發言,很有啟發,感謝。不過我給朋友的建議,是以私教為盈利核心,有氧類小團課為主,女性(減脂塑型)客戶為主,當然,我這樣的需要大重量器械的就被排除在外了,噶。。。至於周邊產品,本身就有朋友在做,直接拿來就是。
推薦閱讀:
※如何鍛煉肩部肌肉??
※為了做低杠深蹲,應該如何提高肩關節靈活性呢?
※騎車會傷膝蓋嗎?
※有哪些入門級的優秀的公路自行車?以及在市區騎行需要注意的問題~
※人體合成一公斤肌肉需要多少大卡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