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影感」?

這兩天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驢得水》,知道它是話劇改編的,但是由於自己看過話劇版所以沒覺得驢得水多麼「話劇」。豆瓣,微博上許多人批評驢得水都喜歡用一個理由"電影感偏弱",我上網搜了一下「電影感」這個詞,發現人們對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讓「照片」「短片」等非電影的東西有「電影感」,從來沒有人講如何讓一部電影有「電影感」。就好像從來沒有人指著一個人說「恩,這個人有點缺乏"人感"。」,在我看來一段影像既然已經出現在了熒幕上怎麼還會有電影感的問題呢?就像一個人長得丑了點,或者畸形了點,我們就可以說他缺乏「人感」了嗎?


舞台劇講究的是二維的調度,人物的站位是一條線上的,即是左右,表演調度上人物前後遮擋是大忌,因為要考慮觀眾的觀影視線,表演上會更為雕琢誇張,時刻讓觀眾投入在演員身上,而去忽略相對單調的布景。舞台劇是宏觀的,場面表現是單一的,觀眾所觀有限,所以需要靠演員的表演形式去支撐。

電影講究的是縱深的關係,鏡頭代替了觀眾的眼睛,場面調度更為複雜,因為已經脫離了讓觀眾看得清楚這個基本需求。更多考慮如何通過一個畫面或者一個正反打去描述人物關係,而非台詞,這有點像推理,有點像下棋。舞台劇只需要作局,而拍電影除了作局,還要作意向,給觀眾觀影作留白。

看了某導演的話,驚詫於一個取得市場肯定的職人說出如此業餘和清高之話。

電影感不是專有名詞,但人的觀感是個很直觀的東西,不能因為其主觀性去否定它其中所累積的觀影經驗,不能因為觀眾單憑經驗主義說不出個所以然而去輕蔑他們,說他們裝逼。

電影的確是有其質感的,這是多方面的集合,運鏡,調度,空間規劃,剪輯等等,電影終究是用畫面講故事,打個比方《教父》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把一個簡單的故事拍得動人拍得魅力十足,這就是拍電影的感覺。


看了幾個回答,有人竟然說說電影感這個詞的人竟然是狂妄自大。那隻好有必要在這裡正一下視聽了。
電影感,當然是存在的啊!我們拍東西的人,最怕別人說,我拍的東西像電視劇。當然,這也是特指咱國內的電視劇。
上學的時候,有一次田壯壯老師拿了一段楊超采景拍回來的DV給我們看,說不要小看DV,拍出來的東西一樣可以有電影感。這個DV小片,後來就發展成了楊超的《長江圖》。我有朋友在長江圖的組,回來跟我講李屏賓大師的故事。說他每到一個地方,最先逛的,一定是古玩市場。他也不買,就只是看,後來才跟我朋友說,我們拍電影的人,最重要的是養眼。
電影感這東西,的確沒什麼科學的定義。電影歷史上與此最相近的術語是 上鏡頭性。維爾托夫上世紀提出,最早特指演員的形象所具有的適合鏡頭展現的特質。我們口中常說的電影感,是第五代嘴邊常掛著的一個並不精確的概念。但了解了第五代的背景,就知道這個詞為什麼對中國電影這麼重要了。
那場著名的"讓電影與戲劇分家"的大討論,直接催生了至今代表著中國電影美學與藝術高峰的第五代電影。在他們創作之初,是帶著對電影本體論的認知進行探索的!
如果非要給電影感定義,大概就是將電影本體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後所帶給人的感受吧。所以,不客氣的說,很多人的認知是錯誤的,電影的本體不是演員的表演,戲劇的本體才是。即便用現代的敘事學理論來說,電影敘事與戲劇敘事的區別性特徵就是不同的媒介手段。這麼說有些抽象,舉例子就是畫畫是用顏色、材料、構圖、透視、畫框、筆觸去表達,音樂是用音符、旋律、和聲等去表達,戲劇的核心是現場的演員與觀眾,電影則是連續的似動視覺與聽覺。
有沒有電影感,有沒有視聽敘事的意識,有沒有細緻細膩的視聽修養與美學思考,明明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因此而跳腳。
說句討罵的話,這事就像原來一個文人對著京戲說你這不"雅",崑曲才"雅"。你京戲唱的是好,又叫座,可的確是通俗淺白,手段上也落俗了點了嘛。您非得搬出周總理那話給自己撐腰,咱也沒辦法。
好在,電影史是時間來書寫的!


去看看《長江圖》導演楊超的知乎,再看看《驢得水》導演周申的知乎,你就知道什麼是電影感了。


作為一名編導的學生。對於我來說,視聽語言是一門課程,一門有意思但也需要思想的課程。美劇《權力的遊戲》每一秒都可以用試聽語言來解答,更何況我們的電影?如果如導演所說:成千上百萬人說好,沒有視聽語言、沒有電影感的話就不是電影問題而是思維的問題的話,我們在幹些什麼呢?中國有那麼多的大學裡教授「影像語言」課程又是在幹些什麼呢?難道一切都以票房、口碑為基準?普通觀眾看劇情,那專業學生看什麼呢?也看劇情嗎?看看每年的三大電影節,也是以票房和口碑為評獎標準的嗎?
看完電影舍友還在和我爭論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的問題。直到我看到了導演在另一個問題中的回答——想要商業片的票房,又想要文藝片的口碑。標新立異的說想做商業片,卻要走文藝片的味道。
沒有視聽語言(教育部更名為:影像語言)怎麼才能讓電影有味道??????
沒有電影感,怎麼能有味道??????
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
電影是好電影,我會繼續安利。但是,我熱愛、並且尊重著我的專業。
以後這名導演就是雷點。


貌似還不怎麼會使用知乎。所以有些問答都放在第一個答主下面去了。
你如果很想了解下這個問題,上面一位提到的布局,二維,是一個很顯要特點。此外,很多觀眾說到的 台詞密集 基本靠吼 情節轉換點全靠台詞。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地方。此外,空間,「演員在場」,觀眾眼睛,等概念,也是話劇和電影的區別。還有,我想提到,看話劇觀眾知道你在演戲,會配合你,所以你嘴裡駕駕駕,鼓點密集,繞場三圈,我許可了你,是奔走了三千里,你出場再進場馬上換了行頭,譬如銅匠,在話劇里 我許可你是出去了好久好久,做了好多好多事情。但是電影不行。 這是觀眾的心理不同。
空間感上,劇場濃縮了空間和時間,可以隨意調整,體現變化。譬如黑燈就是黑夜 譬如你搬個假場景就是到了另一個地方。而在這個劇里 導演也是按照這一套來的。沒有補充本來話劇劇場空間外的任何信息。幾乎全是封閉場景里的戲。一如原來的劇場空間。
人物上,由於時間上話劇允許給你很大空間去想像 來配合你的演出。所以 人物性格可以很迅速變化觀眾可以想像 ,但電影里不行,對不起,我需要看到!甚至我需要和主角一起去經歷!譬如釜山行,兩個老姐妹。一個被感染 同時看到其他人的冷漠自私,另一個老姐姐做出行動。同樣 主角從一個自私的基金經理,從教女兒要自私的人。到最後實現人性轉變。這個過程是可見的 可感知的。
那麼試問,一曼的可以感知么?就因為剪了發?裴魁山的可以感知么?就因為聽了一次叫床?東北茬子可以感知么 就因為一聲槍響?佳佳的可以感知嘛就因為她換了21綜合症?

最後如果你希望從學術理論角度了解,話劇和電影的關係以及區別。改編到底有哪些難度或需要做到的。我推薦你看一本書。就叫《電影是什麼》 法國的安德烈.巴贊寫的。

裡面的X章節《戲劇與電影》,從121頁到148頁,他用非常多的實例和理論 告訴你。他們有何區別。

@周申


所謂電影感,通常意義上指看起來像電影的感覺。從這個內涵來說,所謂電影感不是什麼玄之又玄的概念,它植根於電影的製作實踐,也就是取決於創作者的美學觀念、創作習慣和製作器材的特性。我就來談笑風生一番吧。

在最廣義上,電影語言的多樣性不會要求電影必須具備特定的形式感,或者說所謂的電影感。但是,在電影實踐中,電影具備了一定的共性,出現了電影感。

電影感最直觀的感受是電影器材帶來的。相較於電視劇、網路視頻、家庭DV視頻,電影更普遍使用專業電影攝影機拍攝,大多數商業片更是使用頂級的攝影機拍攝;而後期製作的差異更大。攝影、錄音、美術、特效、後期這些所謂技術層面的精緻,使電影更具有優良的質感。這種多數電影具備而其他音視頻產品相對缺乏的質感就是最基本的電影感。

具體來說說攝影。淺景深、紮實的影像、寬廣的動態、平衡的色彩、賞心悅目的影調、複雜平滑的攝影機運動,這些帶來了電影感。所以,我們可以說美劇《真探》第一季頗具電影感。電影感不是電影獨有的,它是一種影音體驗。

除了器材特性的因素,因為操作器材的是人,所以創作者的美學觀念和創作習慣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電影的樣子。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這個膠片向數字轉變的時代,大部分創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用數字模擬膠片的感覺,隨著數字技術的完善,創作者們才逐漸重視數字的特性。多數電影人認為膠片感是美的,膠片才是電影的樣子,所以數字電影要保持膠片的感覺。創作者的美學觀念、創作習慣和器材特性決定了電影實踐中的電影感。

製作實踐意義上的電影感之外,我們還應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談論電影感,也就是從電影語言、從電影本身、從電影本體意義上談論電影感。

所謂電影感,就是將電影同其他藝術區別開來的電影的屬性。與電影比較緊密的藝術是文學和戲劇。

先談談文學,文學運用一套符號系統,而電影運用視聽感覺,本體的巨大差別輕易將兩者區別開來。文學對電影的影響主要在劇作和台詞兩方面。文學手段在劇本和台詞的創作中,被當作工具來使用,對文字的處理當然需要文學作為工具(有些導演拍片沒有文學劇本,文學不必然作為工具)。

跟電影關係最曖昧的是戲劇,從電影史來看,電影深受戲劇影響;本體意義上,戲劇同電影一樣運用視聽感覺。表演、場景、場面調度、聲音,這些是戲劇和電影都具備的元素,而電影區別於戲劇的特性在於攝影機的存在。攝影機(包括與攝影機不能分割的後期和放映)的加入,帶來了不同於戲劇的可能性,帶來了電影的可能性,理解電影感的關鍵在於對攝影機的理解。可以這麼說,電影從人們使用攝影機對現實世界的雕蝕中誕生,被雕蝕的當然包括戲劇。

攝影機的視野和運動(包括因攝影機帶來的剪輯)在被關注的銀幕形象和觀眾之間設置了一枚透鏡,觀眾的注意力和情緒被攝影機所挑逗。場面調度這個來自戲劇的電影辭彙,在攝影機的參與下具有了不同的內涵。戲劇天然擁有一個舞台,而電影則需要通過場面調度和鏡頭去構建一個。由場面調度和鏡頭設計所搭建的鮮明、可信的電影空間,是營造電影感的重要手段。正是在這個空間中,電影技術才能將精緻的質料堆疊成場景和形象。

所以,怎樣才能製造電影感呢。利用場面調度和鏡頭設計構建一個空間,電影技術在其中將精緻的質料堆疊成場景和形象。簡單的說,就像畫畫或拍照的時候先構思構圖再考慮色彩或曝光。

最後來批判一番《驢得水》吧。從製作層面講,《驢得水》的電影感談不上多好,考慮到不多的製作預算,還是及格的;但是,由於鏡頭能製造小景別的畫面,戲劇那種有力的、頗具侵略性的表演風格不太適合電影,《驢得水》在表演上過火而缺乏電影感;在營造電影空間方面,兩位導演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借用戲劇手法,沒有很好的營造電影空間,這是缺乏電影感的另一大原因。

一點微小的見解,謝謝大家。


用鏡頭代替語言的有電影感。
還有一個關鍵點在於攝影,對於構圖及燈光的運用。
電影的畫面要有縱深感,而不是簡單的平面。


我很驚訝這個知乎問題居然是《驢得水》上映之後才有的,很榮幸我們這部電影引發了一次有趣的思考和討論。

「電影感」這個詞並非一個專業術語,因為它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完全是一個非專業的概念,之前並無明確的定義。
如果非要現在來定義「電影感」,它應該是所有被廣大觀眾認可的電影所帶給人的視聽感受。所以「電影感」是一個很大的集合,而且還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集合,它不是狹隘的、僵化的、教條的;並且它的範圍是由大眾共同決定的,而不是由少數所謂「專業人士」來決定的。
如果一部電影作品在影院中被數百萬、上千萬的觀眾所接受認可,某些人卻說它的視聽語言沒有電影感,那不是電影有問題,而是這些人的思維有問題。

我是理科出身,某些說不清摸不著的概念,拿來表達個人喜好我接受,可若作為嚴肅的批評,恐怕既不客觀也不專業,變成扣帽子了。


看到有人在嚷嚷誰規定了什麼是電影,深有無力取鬧之感。確實沒有人敢說「電影,就應該這麼拍」,就像到現在也沒人說的清楚藝術到底是什麼一樣。但是這並不妨礙羅伯特雷曼一張白紙賣出梵高的價格,而你拿出一張白紙說這是藝術就會被朋友笑掉大牙。周導說自己是理科生,不接受看不見摸不著的批評,我想說,藝術本來就是這樣,接不接受是你的事,如何評價是觀眾的事。
誰管作者能不能接受。


其實就是一個人心理狀態的影射而已,而它們藉助外力太多。電影象戲劇一樣需要貧困,所謂貧困就是從創作者心理到呈現形態這條連接線上乾淨點,它是條很單純的線,別去找別的寄託,掛多了...丫成了晾衣繩

以上是蘭曉龍與姜文討論某電影概念總結出的結論,我覺得用在這裡也合適。

補充:誰規定的什麼才叫電影。


舉例說明【驢得水的「電影感」比小時代還弱】

《小時代》

《驢得水》

《小時代》

《驢得水》

《小時代》

《驢得水》

《小時代》

《驢得水》

根本沒想著引導觀眾視線,什麼東西都往那一堆等著觀眾自己找亮點,構圖堵/悶。

我就一瞎說,你們別當真


我就想問問誰規定了電影是什麼?拿幾本電影理論家的書。幾次導演的訪談就來定義電影的人。業內關於電影的定義眾說紛紜。誰敢跳出來說「電影就該這麼拍!我為電影規定了邊界?」驢得水使用了大量實而不華的全景更好的來表現人物關係。用長鏡頭來實現客觀間離效果。去掉了雜碎的雜物環境。用極簡的環境表現來將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表演身上。而這一切都與蒙太奇、鏡頭語言上的炫技是矛盾的。採用那樣的藝術技法是一種法西斯式的強迫而非獨立的思考。藝術技法的使用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藝術效果。而不是阻礙藝術效果的表達。為炫技而炫技。同樣的作品有大師羅曼波蘭斯基的《穿裘皮的維納斯》和《殺戮》。拉斯·馮·特里而的《狗鎮》。姜文的《讓子彈飛》。不能在技法上進行認真的讀解分析。粗暴的歸為沒有電影感。這是一個想要認真讀解分析電影的人應該說的話嗎?


電影感說白了就是歷史感,影像像以前的東西。


這個時代,跨界變得如此普遍,對電影這樣的人造產物進行的分類本來就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
所以沒必要太強調形式上的東西,作品本身就會不斷的去定義電影的內涵。 比如同樣是汽車,最早的內燃機車,和最新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還是一個東西嗎(甚至有人說,自動駕駛汽車其實已經不是車了,而是一個長成車的形狀的機器人)?電影感這種東西也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假如以電影感為理由去定義一個作品的好壞,就太不合時宜了。除非是電影行業內的人處於保護行業的目的。 其實更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話劇屆的人士,跨界入電影市場,一下子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績,《夏洛特煩惱》票房爆棚,《驢得水》成為16年國產電影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以成本來看,票房也是非常好。可能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新中產階級的興起,消費市場的主力變得更加理性、品味更高、口味更挑剔。 話劇本身是為中上階層服務的(一張話劇票至少三四百),所以話劇能做好的,其藝術功力一定是不錯的,如今更多的新中產階級鑒賞力提升,話劇轉化的電影,剛好迎合了他們的逐步提升的藝術需求。 今年的電影市場比較慘淡,這可能也是近兩年國產爛片橫行的一個惡果,大家的時間都越來越寶貴,誰願意去冒險浪費兩三個小時。所以說,未來電影客觀且可靠的電影評價將成為很多消費者觀影的一個主要參考,這樣的話,好的作品會越來越從票房上獲得好的反饋,反過來促進更多優秀國產電影的產出。這樣良性的循環會促進國產電影水平的不斷提升。所以我覺得今年電影市場的慘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反而可能成為電影市場變動更好的一個開始。


一部電影有沒有電影感主要看後期調色和拍攝器材,還有畫面的構圖,前期拍攝素材的寬容度夠高,後期調色可調範圍才會更大,你用10W的新聞機拍出來的素材也不可能比3W的電影機拍出來的素材更有可塑性。一般我們說的電影感都是經過後期一級二級調色之後來說的,即使是電影機,拍出來的素材不調色就是一片灰,根本沒法用的。


搞笑,所以只有專業人士才能說有沒有電影感?國際三大電影節不是以票房和口碑做評價,所以普通觀眾的看法就是渾水摸魚?有的藝術家最開始也不是學藝術出身,所以作品就沒有藝術感?就像一些批評家,啥也不會幹,天天批評這個埋汰那個,但他啥作品也沒做出來過

國內電影垃圾的太多,出來個不錯的,一些人開始裝逼了,電影感,這詞極度狹隘和自大,你活的有人感嗎?


推薦閱讀:

電影《驢得水》好看嗎?
《驢得水》電影是否三觀不正?
電影《驢得水》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驢得水》中的校長和特派員,誰更適合做領導?
在《驢得水》中,怎麼評價張一曼的唱功?

TAG:電影 | 話劇 | 影視評論 | 詞義辨析 | 驢得水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