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文人放在今天也是能幹大事的人嗎?為何寒窗讀書後就能幫治國了,和今天書獃子理論派叫法完全不同?

還是說只是一部分本身邏輯還有各種軟實力很強的人脫穎而出了?

or古書教育的歷史文學等確實可以教會人謀略?那大家的參透能力都很強了?


第一,古代科舉出來的狀元、進士、舉人,放現在不敢說都是精英,至少絕大多數是可以吊打普通人的。清末活到民國的狀元有五六位,民族實幹家、教育家、政治家張謇,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山東大學創始人之一王壽彭,第一屆眾議員議員、江西省實業廳廳長夏同龢,四川省議會議長駱成襄,大總統內史劉春霖。北大校長、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是晚清進士、庶吉士。牛兆濂是光緒十四年的舉人,梁啟超是光緒十五年的舉人。因此說,古代狀元、進士、舉人,放現在不敢百分百保證成為巨頭,但多數會很厲害。

第二,現在的狀元太多,各省各科都有,考上清北的平均水平,至多算中個舉人。然而他們未來的走向和普通院校有明顯差異:

第三,當一個富人宣傳讀書無用,那麼並不能證明他的富是因不讀書,而只能證明他不讀書;當一個人喜歡聽清北的畢業生也找不到好工作的新聞,那麼並不能證明清北的學生比他差,只是在說明我和他一樣差;當一個人喜歡說別人讀書讀成了書獃子,那麼並不能證明他就是個實業家,而是證明了他自己不學習。

古人說聽人說話要聽弦外音,就是這個意思。


首先,任何一個朝代的狀元文人都不能在讀完書後就治國。

唐代的科舉很大程度上還被士族所壟斷(而士族學習治國之道的途徑眾所周知是靠爹媽們「言傳身教」而不是讀書讀來的),姑且不提。

宋代科舉,狀元一般會直接給【京官】(一種階官,不是真在京里做官,但從此可以不必再像更低一級的【選人】一樣找大官保舉,可以自動晉陞到高官,相當於陞官快車道)待遇,然後授某個州的通判差遣,也就是成為地級市的副市長。雖然這已經是陞官快車道,但一個地級市的(常務?)副市長顯然是稱不上「幫治國」。他要治國還得一步步慢慢往上爬,出任各種職務,積累各種經驗。

元代很少開科舉,略過。

明代科舉,狀元一般進入翰林院,授修撰(從六品)。名為「儲才」,其實就是成為皇帝龐大秘書班子的一員,距離權力中心比那些成績差你一截的庶吉士(散館後可做科道官,利用封駁權參加政治鬥爭)還要遠,基本上就是旁觀朝政。然後一路旁觀上去,熬幾十年進入內閣,才開始「幫治國」。然而到了明末,大部分人已經覺得翰林院系統過於封閉,不能培養「幫治國」的人才了。

清代科舉,與明代差距不遠。但清代吸取明代翰林院系統過於封閉導致內閣成員沒有實務經驗的教訓,讓翰林院官員外出任職,擔任地方學政、知府、道員、按察使或是中央的侍郎等官職,積累一些實務經驗,再從中選擇督撫、大學士等「幫治國」之才。

可見,無論是哪一朝哪一代,也沒有一考中狀元就「幫治國」的。

其次,能考中狀元的人,就不是一般的文人。

考中狀元的前提,是你可以參加會試、殿試,換言之就必須有舉人功名。而擁有舉人功名,就意味著你此前已經有秀才功名。

擁有秀才、舉人功名的人,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特別是明清時期),不是一般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而被稱為「縉紳」。這些人擁有免稅特權和官場人脈,因此可以在家鄉輕易聚斂大量田地、庇護試圖逃稅的人;地方上的知縣甚至知府,都必須同他們合作才能治理地方,而這些人也往往趁機把持地方自治機構。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商品經濟發展,出現了像佛山鎮這樣擁有數以萬計人口的大型工商業城市,而這些工商業城市的自治機構(如佛山「大魁堂」,不但擁有市政管理機能,還擁有自己的軍隊)基本上也在縉紳的控制下。明清時代,中國縣以下的權力,就基本掌握在這麼一群半官半民的大地主(當然不是絕對)手裡;而在縣、府、省等更高級的地方事務方面,他們則通過結社、同年等橫向的組織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發言權。

當然了,熱衷於讀書考狀元的縉紳未必會積極地投身地方支配事業(一般來說,通過更高一級考試無望的人或是退休官員才會特別熱衷於地方事務),但他肯定是要參加日常治理的,不可能靠一味地「寒窗苦讀」出頭。也就是說,在他考中狀元之前,就已經參加縣以下、縣一級甚至府、省等更高級別的地方治理,而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了。這樣的人,顯然就不是一般的文人,跟孔乙己、洪秀全沒有什麼可比性。

最後,狀元中書獃子也不少。

狀元往往不是同年裡混得最好的,這種現象也很常見。然而,這種人在上述選拔過程里,自然會被淘汰掉。因為,考中狀元只是進入了陞官快車道,從來都不等於「幫治國」。

而通過上述社會機制選拔出來的狀元,本身就不可能是純理論派。


是干大事的人,無論古今。
因為看懂四書五經並活學活用的人才能考上狀元,而這樣的人智商不會低,邏輯思維能力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因此古代狀元是真正的官場達人,有能力有名望有潛力,混個官場幾十年最後當個小boss的不在話下。我記得有人做過調查,狀元平均最高成就是正二品,比那些普通的進士和考不上進士的loser好太多,基本上考上狀元就算王朝最高層候選人


不管何時書獃子都是達不到一個領域的巔峰,現在的高考狀元哪個是書獃子?各個興趣廣泛,智商情商爆表。別說高考狀元,就是我接觸的那些考試達人,也沒一個是書獃子,打起遊戲各種帶我超神。書獃子最多考個中上水平。所以奉勸各位盧瑟,自己菜就是菜,不要說什麼人家考得好就是書獃子,你連書獃子都做不了,只能意淫安慰自己受傷的小心靈


1904年,清王朝舉行了中國最後一場科考。我覺得題目本身就完美的回答了題主的問題。有興趣大家也可以看看現在經受過素質教育的大學生(包括碩博)能打上多少來。
第一場:史論5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 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 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義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自己整理了下明清部分狀元的名單,總結如下

1 狀元放今天不一定是能幹大事的人,明清狀元共計204名,但狀元的際遇也大有不同。除去極個別英年早逝的:

a 官至省部級高官(標準為出任地方巡撫、總督或為朝廷六部正副部及官員以及擔任過軍機大臣、內閣首輔或次輔、大學士)為55人,約佔27%

b 明朝狀元一部分一生身份為翰林院修撰或侍讀學士,一部分狀元因為明朝中後期仕途黑暗,狀元及第後就辭退官場回到家鄉,一生默默無聞,部分狀元因為生性正直被貶離官場,在明朝中後期的仕途中鬱郁不得志終生都在地方擔任小官未有大的建樹。

c 清朝的狀元中,相當一部分的狀元一生停留在翰林院修撰(主要去撰寫國史)和侍讀學士,一部分的狀元擔任地方學政(主管地方教育和科舉)或地方科舉主考官(這二種職務在清朝狀元中十分普遍),也有一部分狀元狀元及第後就厭惡官場,回到家鄉,或默默無聞,或開學院授業。

但和明朝狀元不同,清朝科舉考試更看重的是書法能力,因此清朝狀元的書法普遍尚佳,在清朝114名狀元中,書法尚佳,有書法作品傳世的人就有37人,有相當一部分的狀元成為了書法家、藏書家、金石家。

d 總結下明清二朝的狀元,也不是大部分都能取得輝煌政績,只有30%左右的狀元成為了國家政治人才治理國家,真正能掌握國家大事的宰相級別的狀元在20人左右,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狀元是能夠真正治國的。相當一部分狀元的成就更多的是在文學上。

部分狀元性格耿直,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為人傲氣,這種狀元即使放今天也很難在官場取得成就,但則不代表狀元的其他能力就不行。

此外:狀元及第後,並不是立刻就能進入官場,而一般的是進入翰林院進行鍛煉,所以狀元能否最後成為治國的人才,還是需要一個鍛煉期。

2 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清狀元絕不是書獃子

a 明朝狀元中,史書記載為神童的是37名,佔了41%

清朝狀元中,史書記載為神童的是6名,佔了5%

b 出身官宦子弟(祖父輩中有人為官)的,明朝17名,清朝17名

出身書香世家的,明朝2名,清朝6名

c 出身貧寒的狀元,明清總計12名,但這些貧寒出身狀元無一例外不是神童

所以,想在古代成為狀元,要麼出身官宦世家,要麼是神童,書獃子是基本不可能成為狀元的。

3 某些狀元並非貨真價實

明清狀元也並非皆靠考場真實水平奪魁,非考試因素也能影響到殿試最終排名,例如評論中有人提到的張謇,也有翁同龢等人在背後的運作(翁同龢級別的人物是能夠影響到主考官評卷的),其他的諸如因為名字吉利(如劉春霖)被選為狀元。


難道一個人熟讀經史,文筆華美,就具備了在御前為皇帝作顧問的條件?難道學術上造詣深厚,就能成為大政治家?25年前,翰林院修撰徐時行(當時他尚未姓申,仍襲用外祖徐姓)也曾對這些問題發生疑惑。但是今天的大學士申時行對此早已渙然冰釋,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奧妙。因為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為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陵。

  多年的翰林生活更使申時行對這些問題的理解逐漸加深。翰林院的官員替皇帝撰寫浩敕,浩敕的接受者總是孝子賢孫,同時也是眼光遠大的父母或是能夠周濟鄰里領導地方的正人君子。執掌文墨與教育的官員也向皇帝反覆說明,為人君的職責是在使人民在豐年得以溫飽,凶年不致填於溝壑。他們也要闡明三代以來的王道至今依然適用,即一個良好的政府務必選賢任能,同時在社會上提倡誠信與和諧。總而言之,道德至高無上,它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至於具體的技術問題,例如一個蠻夷酋長當撫當剿的得失,使黃河水道南移或北遷的利弊,邊區條馬交易折換率的調整,等等,自然也很重要,但這是屬於各地總督巡撫的範圍,他們理應提出建議。按本朝傳統,所有的建議仍當奏請皇帝批准。然則用人適當,各地總督巡撫都是眾望所歸,他們的建議,也必為上策佳計,所有奏請,必然會得到批准。所以歸根結底,技術問題仍與道德問題不可分離。

  翰林學士在執行職務期間,既已接受道德倫理的熏陶,而有條件精研各種檔案,則為增進技術能力的捷徑。在1578年被任為大學士之前,申時行參與修撰嘉靖和隆慶兩朝實錄和《大明會典》這種編撰工作,必須要把歷年所有因革的文件逐月逐日地排比整理並加檢討,正是訓練培養內閣大學士的最好方法。現在的首輔申時行,被同僚一致譽為「老成」。這種概念與實際年齡無關。他52歲,比次輔許國小8歲,也比三輔王錫爵小一歲。他的老成來自長期處理各種人事經驗;這種經驗,使他深知我們這個帝國有一個特點;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靠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這一帝國既無崇尚武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提高生活程度的宏願,它的宗旨,只是在於使大批人民不為饑荒所窘迫,即在「四書」所謂「黎民不飢不寒」的低標準下以維持長治久安。這種宗旨如何推行?直接與農民合作是不可能的,他們是被統治者,不讀書,不明理,缺乏共同的語言。和各地紳士合作,也不會收到很大的效果,因為他們的分布地區過廣,局部利害不同,即使用文字為聯繫的工具,其接觸也極為有限。剩下唯一可行的就是與全體文官的合作,如果沒有取得他們的同意,辦任何事情都將此路不通。例如就在這1587年,山東省的三千農民,由於饑荒誕而走險,叢聚為盜;各地白蓮教的信徒也大有增加。局勢令人驚駭。但僅是驚駭於事無補,解決問題的關鍵仍在於全體文官的互相合作,互相信賴,以致於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如果不是這樣,則全國1100多個縣,其中萬別千差,又何能由朝廷訓令,使得多個縣個個個做事符合機宜?所以說來說去,施政的要訣,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針為主,以道德為一切事業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務是促進文官之間的互相信賴與和諧。此亦即鼓舞土氣,發揮精神上的力量。

-《萬曆十五年》


給出一個規則,完美掌握規則的人就是狀元。學習成績考試成績本身就說明了掌握規則的能力。
行政管理本來就是一個規則性很強的活動。


題主對科舉有嚴重的誤解。

科舉考的什麼?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這裡面,哲學、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包羅萬象,內容之雜,不得不分科考試。

這種體制下制霸全國的考生,其政務能力、邏輯能力、應變能力、必然是冠絕華夏。不是人精是什麼?

歷史上的確有以文采勝出的考生,但在文豪的光環下,這些人的政治能力也都是不低的。

一句話:你以為人家考的是語文,其實人家考是的文理大綜合!


不要用刻板的印象去刻畫古人。

狀元給傳統社會什麼感覺:書獃子?年少成功者?還是科舉考的是詩詞歌賦?

統統不是。

如果說科舉培養的都是書獃子,這個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但是看看上面列舉的科舉題目,在座的有幾個能答的出來了。

唐代科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明經科考的是記憶,三十歲考上就算老了,但是進士考策論,五十歲考上還算年輕。

明清科舉詩詞歌賦只是考試一部分,主要還是考策論,沒有水平是真的不行。

還有就是中國的戲曲小說都給人年輕秀才考狀元的感覺,確實有很多人年少成名,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科舉能考上進士的都是三四十歲前後,即使按照現在的情況,這個年齡段也是年富力強,思想活躍,有衝進能幹事的年齡段,而且經驗豐富,有社會閱歷,何來書獃子一說。他們在考上之前也是科場歷經百戰不說,從府試-鄉試-會試-殿試,每一級都是妥妥的,還有相當一大批人都是從事其他產業,不是天天蒙在家裡面讀書的。

科舉考試一般到了秀才就開始入門了,可以免除徭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參與當地的政府管理,可以算當地的士紳,在當地也算大小是個人物了,即使是縣官在很多事情上也要遵循當地秀才之類的意見,當然了秀才提的建議聽不聽是一碼事。

如果考上舉人就不得了,那也算地方政府的中堅力量,他們在當地很有威望,也有知識文化,強勢的舉人可以左右當地民眾的輿論,大小也算地頭蛇,對於這些地頭蛇,就算是外來的政府官員也要禮讓三分,看看《儒林外史》,范進考上舉人,旁邊的有錢人馬上過來巴結。而且舉人已經有了做官的權利,至於怎麼做官,可以參考著名的海瑞,他只靠到舉人,進士考了三次沒考上就放棄了。

如果到了進士,大部分人經歷這些,已經都是二三十歲,甚至是四十歲了,已經成為明清帝國的中堅力量,經過這麼多年的社會閱歷,他們已經可以足夠有能力應對政府行政事務了。

所以進士一旦考中馬上就可以做官是可以理解的,所謂的科舉和今天的官員遴選差不多,不過是從已經有相當水平的官員中通過考試在選拔一批更加有水平的。

只屬於古人的狀元放到今天,他和我們一樣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之後,我想他做的會給我們一樣,他在過去能取得成就,今天也是一樣。因為他已經找到了「道」。

我接觸過很多傑出的人,厲害的大神,和他們做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一件可能很複雜是事情,進過他們抽絲剝繭之後,馬上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也馬上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但是我們很多人在面對一些複雜問題的時候,往往抓不住重點,甚至讓很多人敘述事情,說了半天都不在點子上。

這就是道。發現問題的核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強有力的執行力。這是不管放在任何時候都在關鍵啊。


你知道策論嗎?


先佔坑。

科舉的本質並不是教育。

而是打破壟斷,提供一個階級流動的通道。

即使選出了書獃子和庸才,

沒關係,這也比四世三公的士族大家,穩穩噹噹提拔自己人,來的先進。

一個是全國範圍選拔,一個是幾個士族大家內定。

後者更恐怖的是會自我發展,威脅皇權。

比如曹魏,九品中正,我嘞個去,妥妥的貴族模式,分裂暴亂之源。

當然了,樣本更大了,賢明的概率也大了;考試競爭壓力大,學習刻苦了,素質提高了。

這都是附加效應。

就那麼多位置,給誰都是給;幹嘛要讓位置上的人固定呢,輪流來多好。

皇權牢牢把握主動權。

美名其曰,科舉取士,天下歸心。牢牢把握了話語權。

你讓曹丕這麼說試試?

幾個大家族老早乾死你。

如果有得選,寧願全國範圍內,抓鬮定宰相。

極端例子,也不是沒有過,明朝就這麼定過首輔。

你覺得荒謬,那是你不懂精妙而已。

美好的字眼,都是話語權的操弄。

曾經,舉孝廉,九品中正,那也是故事多多,感人淚下。你懂的,舉來舉去,都是那幾個玩家。

比如魏晉,比如米國。


其一,狀元什麼的一般不直接任行政官員,而是先放在翰林院等清貴部門溫養,所謂儲相,明代數名首輔終生都是京官不曾外放。
其二,古代行政的標準是儒學,半部論語治天下不是吹比的,是真事。
如果今天仍然滿足以上兩條,那狀元是可以干大事的。


1. 狀元靠「寒窗苦讀」只是俗人的幻想

對於一個狀元來說,其考試成功,按照老話來說,靠的是99%的汗水和1%的天才,但是,這個1%的天才比99%的汗水更重要。因為這個位置實在太稀缺了,是古代考試的巔峰,在這個級別不是天才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並不覺得狀元們讀書會讀得很「苦」,整天只會死讀書,而更多的可能是多才多藝思維活躍的

2. 沒有人說「寒窗苦讀」後就能治國,那同樣是幻想

寒窗苦讀後當然不能治國,雖然古代考試本身已經帶了現代公務員考試的知識點,但終歸是紙面知識,我認為考試更多意義上還是一個篩選工具,在智商篩選方面還是管用的,在情商篩選方面一定程度管用。篩選過後,後面還有一整套培養機制的,根本不用急。就現代中國的高考來說,你們覺得那些個中學學的數理化公式,那些個詩詞歌賦,在你工作後會有用嗎?對99.9%的人毫無用處,大家應該都忘光了。那為什麼還要學?因為那不僅僅是知識傳授,還承擔了作為篩選標準的作用,看看誰有「學習能力」。沒有這個篩選標準,你怎麼知道後面該重點培養誰?

------------------------

就國內創業界和VC界來說,大家對考試的人才篩選作用還是非常認同的。拉一下納斯達克中概股創始人簡歷,再拉一拉港股和A股一些正經的新興科技公司創始人簡歷,基本都符合這個原則。大家還是傾向於那些考試成績好的人,因為起碼人家證明了其基礎能力。當然,考試成績不好的我們也投,但你必須有其他非標準化的方式去證明你也有一樣的好底子


是。不要胡亂質疑,顯得自己蠢。
一千三百多年科舉考試,只出了幾百名狀元,這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基本上成為狀元的有兩類人:考試超級天才,專門訓練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簡稱套路王)。
共同的前提是運氣爆棚,因為好多狀元是皇帝欽點的。沒有運氣是不行的。
共同特點是外貌端莊,可以說至少小帥,古人是顏控的。同時舉世聞名,上到皇帝重臣,下到黎民百姓都認為他很厲害。
對於超級天才,可以說智商極高,見得深看得遠。做事情至少比絕大多數人靠譜。
對於套路王,難而又難題目又搞怪答題諸多限制的科舉考試,都套路成功,方法論的能力,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會差么?
同時同等條件下,他們又出名,又帥氣。機遇又多,做事情能力水準之上。熟能生巧良性循環,自然做大事能力遠超常人。
比如狀元張謇、商輅、楊慎、柳公權、呂蒙正、翁同龢、王維、留夢炎、馮京。
還有高潔的文丞相。


當今社會難道你公務員考完行測和申論拿了高分過了面試就直接進中央政治局了?古代也是一樣的。

科舉只是第一部篩出具有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人才,真正覺得你能否「治國」的是後面幾十年的個人奮鬥。具體來說和現代公務員差不多,先根據你的成績分到各部門實習,從基層干起,一般都是處理公文寫材料,給領導打雜。成績好的進中央實習寫材料(翰林院編修),稍差一點的在六部打雜,剩下的就都去基層當公務員。之後的幾十年就是各種調動,升遷,貶謫,站隊,地方職能部門,地方主政,政績三年一考評,總之個人命運千差萬別,等真正回到中央掌握權力了,也混成老大叔老大爺了,絕大多數科舉的成功者也只能混個處級,廳級幹部了不起了。

那種昨天還是窮屌絲,今天就成大國師的,多數只是存在於古代人對於他們的古代人的幻想之中,再寫成YY文流傳至今騙現代人。


以大明為例吧,本少年很喜歡這個天子守國

門,君王死社稷的朝代。

要達到題主的要求:狀元文人治國

現在我們假設有一個張某,出生在大明中期,

完美的避過了明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的無情殺

戮和明後期的黨爭。首先,王某要成為狀元,

先要考過鄉試、會試、殿試。在明清時期,鄉

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

叫鄉闈。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會試

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

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舉行。殿試在

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成

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錄取分三甲:一甲

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

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

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我們的首輔張居正同

學二甲第九,也還是非常優秀啊。從上面可以

推出,四年才會出一個殿試第一。那個殿試第

一就是人們所稱的狀元。

要達到三元及第這個標準,鄉試、會試和殿試

都得是第一,這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榮譽。所

以有些回答中的雙第一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殿

試第一,即可取狀元。狀元不一定是三元及

第,在科舉歷史上,能夠三元及第的,不過十

五人。在明朝,就只有黃觀和商輅兩人。

此處要敲黑板:長得太丑,殘疾,氣質太猥瑣

都是做不了狀元的。不要問為什麼。QAQ

王某不光勤奮好學、聰穎過人、祖墳冒青煙

(簡直是噴火好不?),還要拜託他爸媽把他

生的儀錶堂堂,拜託親戚里沒有傻逼想要造反

的,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直取狀元,獨佔鰲

頭!

然後就可以當官了。。。美滋滋。什麼?你想

做吏部左侍郎?這可是正三品的高位,想都別

想。別說那個老頭子還沒死,就算死了,現在

也輪不到你啊。事實上,幾乎所有狀元一開始

都是從翰林院修撰開始做起的。參閱了幾十位

明朝狀元的升遷記錄,都是【初授翰林院修

撰,累遷/累官至XXX】,至於XXX是啥,就

要看運氣、能力和政治覺悟了。

做了翰林院修撰,這只是一個從六品的虛職,

上頭還有侍讀、侍講、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和

學士。

分別是正六品、從五品和正五品。然後就要看

運氣了。運氣好一點,遇上太子需要侍讀,就

可以為太子師。入宮侍讀,這是做帝師的節

奏,為以後的平步青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

些狀元,一開始還得從講官做起,過幾年才能

遷為侍讀學士。在這期間,很有可能會遇上父

母去世,畢竟年紀大了。那麼,不好意思,王

某必須以丁憂歸家守孝三年。運氣差一點,修

一修典籍,也可以往上爬一爬。又或者直接被

擢升,這要看王某的政績與合不合皇帝老人家

的眼緣了。題主的寒窗讀書後就能治國未免過

於武斷了。要知道有五十多歲的狀元,大部分

人都是在三十歲左右。三十已經不年輕了,再

來幾年清水衙門的歷練,父母去世,回家守孝

三年,王某都快四十了吧。

如果能掌握實權,也就是所謂的治國。還得提

防著御吏彈劾,必須有拿得出手的政績。時不

時高層人事變動,比如首輔更換,內閣就要換

一批人。不小心惹怒了皇帝,丟了官職不說,

還有可能被砍頭,更有甚者:剝皮實草,株連

九族。官場傾軋,殘酷無比。要想活下來,活

得好,王某就必須有靈敏的政治嗅覺和預判未

來趨勢的遠見

那麼,題主。能夠活下來還掌握實權的人都不

能被稱為人才,什麼樣的人又能被稱為能幹大

事的人呢?


科舉只是敲門磚,是一道門檻,並不是說考中了進士就能進中央當大官的,一樣要從基層做起,層層提拔的。也許中進士的時候確實是百無一用的書生,但是在官場勘磨幾十年,層層選拔上去的,基本都不會是無能之輩。


很好的問題,感謝題主,觸發了我的思考。竊以為:

古人更多用的是全局思維、形象思維、整體思維,以形而上的方式學習和理解事物,可以做到綱舉目張,通達於理,不迷於事。「理」和「事」的區別在於,「理」是普遍規律,「事」是具體事物。「理」上通達了,自然在「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中國古代哲學與自然科學,很少有特別刻板、具體的思維方式,就連國畫也是重「意」而輕於「形」。越是普遍性的規律,越是模糊,越需要胸懷坦蕩、寬廣,智慧超群的人去駕馭。古人讀的是聖賢書,就連孔子作為聖人還要稱頌他眼中的聖人,說明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鬼谷子一卷兵法,有緣的人只需熟讀、深悟便可所向披靡,何須以鮮血為代價摸著石頭過河……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其實人們對這句話多有誤解。腦力勞動屬於心還是力?不同時代或許有不同的解讀吧。今天,在現代科學推動的科技洪流面前,很多過去的勞心者顯然已淪為勞力者,念完大學以後在寫字樓里當「民工」的不在少數……諸位真的覺得自己所學的數理化就是客觀真理么?邏輯就是人類最高級的思維么?我們真的比古人聰明么……

如今,會做事的人看似很多,懂道理的人卻越來越少。呵呵。


有才的,都能歷練出來

沒能力的,就是被下邊的鄉紳小吏架空的,天天吟詩作對就行,要啥能力啊,而且鄉紳小吏們也會幫你正常熬資歷陞官,只要別運氣差趕上王朝末期突發事件增多的話,都能慢慢熬上來

更不用說還有紹興師爺了···

至於寒窗苦讀,真正種地的有幾個啊,再寒窗也是小富之家

哦,對了,種地的百姓叫黔首,不是民····

至於明代的非翰林不入內閣

這就是養蠱·········

能爬出來的,肯定差不了····(比現在日本要殘酷的多,很多財閥和官員都是孩子長大了就給老爹當秘書,老爹死了就接班。翰林院可是辣么多的秘書等接班···)

治理天下不好說,但是內鬥官場斗是沒問題的

反正封建社會皇權不下縣,自己內鬥就行了,治理天下有鄉賢么··

運氣好還是能碰到一個張居正的······

至於網上的中國最後一次科舉啥的,我說難聽點,我大清已經經在這群你們所謂的總理之才的治理之下被洋大人吊打了半個多世紀啦

科科··


需要區分的是寒窗苦讀準備的不是高考,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現在的高考狀元和狀元也是兩個概念,狀元三年出一個,高考狀元一年出一批。


推薦閱讀:

古代文人通病是啥?
范仲淹都當前宰相了,還是說自己不得志!不是很可笑嗎?
如果李白穿越到當代,作為一個吃貨大v,他如何優雅,文藝,裝逼地吃魚?
中國古代有沒有一生順遂平步青雲壯志凌雲的人或者相關的詩詞?
怎麼理解陶淵明?

TAG:中國古代歷史 | 狀元 | 古代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