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應環境精神壓力大怎麼辦?

我來到外省學習,但對這裡十分不適應。我和別人感覺交談不來,吃也吃不下飯。這幾天一直都沒有怎麼吃東西,通常都是幾口就吃不下,有時根本不想吃。

我和家人告別後,從未想過會有怎麼難受。我一想起他們就止不住眼淚,我很想他們。

這裡學習,老師真的很兇很嚴格,導致我一整天都學不好,他一緊逼,我就慌亂,什麼也做不好。我和室友也不好溝通,總感覺有區別。

但我還要呆好一段時間,我也不知怎麼辦,真的很難受。


先解決吃不下飯這個問題。

你已經開始看到世界的真相,那就是世界是不以你為中心的。

所有的不適應中,最能影響你的狀態的,是吃東西。

但是,也未見得這些吃的食物里,所有東西都是難以下咽的,至少白米飯可以吃,饅頭可以吃,混飽肚子還是可以的吧?

從填飽肚子開始,學會適應環境吧。一小步一小步來做,不要求自己一下子全都適應。

於是,慢慢你會發現,你比你以為的更能適應環境。這也就大大拓展了你的生存能力

當你開始能夠說服自己吃下一碗飯的時候,要給自己點個贊,因為這意味著你開始告別那個嬌滴滴的自己,開始走向獨立。

我想,沒有過不去的獨木橋,既然知道來求助,可見你並不願意沉溺於自己的任性

去吧,去吃一碗熱乎乎的米飯,讓自己有能量來面對陌生的環境。吃了第一碗,就能吃第二碗。

請加油吧。


想家對應的情感是不安。所以你不舒服的原因並不是水土不服,而是缺乏自信,自我評價過低,這會使你覺得很壓抑,並且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越在意就越怕被傷害。這種害怕被你投射到了別人身上,讓你覺得是別人不好相處,事實上真正拒人千里之外的人是你自己啊。

我不知道你是在學習什麼東西,但很明顯你的學習目標是不明確的,你缺乏學習動力,甚至可能是被強迫來學習的。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注意力過多的被老師可能的責罰吸引,根本沒法用心學習,結果反而錯誤頻出。老師越說你你就越緊張,惡性循環。

要擺脫這種精神負擔,你需要改變認知。任何學習都是有價值的,你既然已經來了,就最好懷著空杯心態,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帶著改善自我的目的去學習。一旦學習的目的從獲得別人的認可變成了提升自我,承認自己的不足也就不會讓你那麼痛苦了,你可以把身邊的所有人當作學習的對象,向他們請教、交流、學習。當你請教別人時,實際上也是在向別人傳遞一個非常善意的信號:你比我棒。這種善意會極大提升你的親和力,讓別人更容易接受你。當你交到一兩個朋友後,後面的日子也就不會那麼孤單、那麼難熬了。


蟹蟹邀請…
天啊 你這孩子…簡直跟本姐姐小時候一毛一樣…
姐姐雖然不是學心理學的,太專業的也不太懂。。不過個人感覺這沒什麼大問題,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一種人生境遇。(比如說我…)
從你的描述來看,應該是年紀不大,對自己自信心不足。而且你肯定是個心思細膩 內心善良柔軟的好孩子…與其說是環境問題,其實是你自身 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難以適應和融入,於是就真的這樣了…
我小時候可慫了,到市裡讀書時候也這樣,城市小孩和縣城小孩就是真的不一樣…而且也沒有老師校長認識我爸爸 自己又學習不好長得又丑,就出現了和你現在一毛一樣的情況…
所以!!!
重點來了…
不知道你是弟弟還是妹妹… 但是!!!

▼▼▼
聽好了!!你要有一種 寬廣的態度來接納現在的你。即使覺得自己內向甚至孤僻適應力低下吃不下飯…無 所 謂!!

能有錢花吃飽穿暖能看書就行~別想那麼多。

1-同學關係。
聽姐姐的話,拽一點酷一點好嗎!!?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無所謂!!他們愛喜歡你不喜歡你,跟你又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正周邊人全是辣雞!!不用管他們怎麼看你!!他們不喜歡你並不是你的問題!!是他們瞎!!因為幾年之後你就會發現 真的友誼是無論你是怎樣的你都不會離開你,並且根本不需要你阿諛奉承改變自己討好他們的!!

2-老師也 無 所 謂!!
不用管老師怎麼看你,因為老師自己還忙著賺奶粉錢養老婆帶孩子享受人生忙不過來呢,根本沒功夫看你~見了面兒說聲老師好就是你對他的恩賜了。
說明白了你和老師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他只在你這段人生階段里起一點作用,又或者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無所謂!!跟他學不會大不了咱再跟別人學去唄。 : )

3-個人心態。
姐姐的人生經驗!!真的!!不用理別人!不用管環境怎麼樣!對,我就是和別人不一樣!!你們不服來咬我啊!!我就是融入不了集體 你還能把我怎樣!!??我學習不好反應慢怎麼了!!老師就應該教我這樣的學生!不然我還不來呢!!我是來學習的,又不是來討好你們!!我願意和你們做朋友是看得起你們。 : )

哼!

親測有效。一旦你這樣做了,好運氣和人緣都會來找你,而不需要你去找他們。
因為…人性本賤。(手動圍笑)

回答的有點慌亂…不過希望能幫到你。。
(說什麼呢,你這麼優秀的小孩才不需要我這種失敗的大人來幫忙呢哈哈)
別想那麼多,該學學,該玩玩,等學習結束了來找姐姐帶你飛~


想起一個人。

那一年他媽媽不在了,他第一次出遠門,獨自去幾千里外讀大學。

其實最開始只是一些小小的事兒:高數太難、湖南普通話在東北人面前太扎眼、飲食不適應、想媽媽。

到他應該大三的時候,家人才知道他降級了,老逃課。早已不是家人原來心目中的樣子,當然也偏離了他自己期待的樣子,越來越不敢面對。

所以題主,我想跟你說,就像想告訴曾經的他:你的家人,愛你的人永遠在你身後,不要怕告訴他們你的脆弱。人難免有這樣的時候,卸下心防,輕裝上陣,才能走好眼前的路。

有時候我們能走多好,取決於清楚身後有多堅定,而非自己有多勇敢。

題主加油~


我大概懂了,這樣這樣,你聽我說,啊。

這個世界上的女生就是這樣的,再厲害的女生,再成功的女生呢,都是這樣的,包括那些事業走上高峰的女強人,以及頭腦凌厲邏輯清晰的女博士,都一樣。當她們遭受挫敗,冷遇,傷害,甚至是未知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自己受到了威脅。她們會感到無比的恐懼,心跳加速,這時候她們並不在乎這件事怎麼形成的,什麼來龍去脈,相反最想要的是有人能第一時間出現成為她的靠山。

所以題主的不安跟飲食,交際,學習,這些具體的內容沒有關係,真正的不安來自於潛意識上錯誤的認為物理距離上暫時遠離了長久以來心目中那個靠山形象(父母家庭)就代表了自己失去了這個靠山,進一步的反向推理得出自己失去靠山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了的錯誤結論。

人認識事物規律的思維模式總是先不停的提出各種不同的假設,直到有一個對應的推到結果與事實相符,就認為自己得到了物質在自己頭腦中的真實反應。

這個過程是有問題的,如果有兩個以上的規律認識都與之相符,那麼按照這個邏輯過程先進入頭腦的認識將被認為是事物的真實反應!


所以經常出現這種感覺,覺得自己陷入一個困境,就發現一段時間內很多次面臨同一個困難,形成了一個困境難以擺脫,實際上很有可能這些事的核心要素完全沒有共同點,只不過你這段時期趨向於用同一個概念來解釋所有的事情而已,而這個困境根本不存在。也從來沒有相似的事情在反覆發生。

例如這個事件中,經過上訴思路,題主已經潛意識認為自己失去了面對威脅時能獲得的保護,就開始用這個概念來試探著解釋自己面對的各種事實,當與結果相符的時候,就認為是這個原因導致了這個結果,這個基本的邏輯大致是:我丟錢包,被老師罵,都是第一時間找我媽,撲她懷裡,就感覺什麼事都沒有,好安心,然後現在他們離我好遠,我被人欺負的話我就會好害怕,到底誰會欺負我呢?到底誰在欺負我呢?我失去了保護就會被強勢的一方壓迫,老師批評我,那麼為什麼批評我,我確實被強勢的人壓迫,所以是因為我失去了保護才被壓迫,所以我失去保護我會受到更多壓迫。然而事實上老師只是心裡為了你著想,想讓你通過這種方式能獲得一些經驗跟認識,做了一件本與他無關的事情。他如果不想為你好,他完全可以什麼都不說,糊弄糊弄一學期就完事了,錢不照賺?「這些孩子死活關我什麼事。」

所以呢,一件事情可能有很多原因,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先傷害了別人,讓別人感到了恐懼,害怕,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做出了「反抗」,進而表現出了攻擊性,他們只是想保護自己而已。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比想像中的還要善良,而且他們都很脆弱,需要關心,需要你的善良。
多做一些逆向的論證,那個飯確實難吃,但是吃了會死掉么?跟一碗農藥比起來哪個更好吃呢?所以真的不可以吃么?我們難道要選擇死掉嗎?所以咯,難吃就少吃點唄。其他的事情道理也是一樣的哦。

最後慣例求個贊。


這個時候就把慫拆開就好了。
從心就好了。
Follow your heart。


人在認知失調時,要麼改變環境使之適應自己,要麼改變自己看待環境的方式,適應它。

其實我去年也是這樣,非常之痛苦,感覺很孤獨,但現在已好很多,現在甚至很驚奇自己原來那麼痛苦。我在努力的趕上那些自己浪費掉的事和時間。

適應快慢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就是很慢的人,不要太強迫自己

先試試適應,不開心一定找人聊聊,其實後來發現你打開心扉,別人也會真心以待。

永遠要樂觀,對嗎。
電影《壁花少年》中結尾的台詞我很喜歡

以上,共勉


高考過兩次 第一次呆的學校學校環境好 市中心 出去玩吃東西很方便 第二次直接到鎮上的復讀學校專心高考

這是我的復讀學校
剛開始我也是飯吃不下覺睡不好 天天哭 天天鬧 甚至還想轉學
可是時間久了轉眼到了下學期我的成績仍然沒提高 後面發現是自己的問題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你太注重自己的不適應 而忘記了你來到學校的真正初衷
是為了學習 最後我沉浸於複習 開始主動和同學們講話 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當你專註於一件事 你就會忘了環境 想想去外省讀書的目的 和你想要達到的期望值 專心去做 一切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而且 痛苦 熬過去之後 你也會被自己感動 而且會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下是高中留學狗一條。去年十月份出來留學,到現在只回去了一次。

剛來的時候真的是充滿憧憬。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嘛,總是嚮往著遠方,美好的生活和知己。

剛來的時候是坐輪椅來的,因為剛好前幾天摔傷了腳上的韌帶。剛到這裡誰都不認識,還好有同樣從國內來的同學和學姐(雖然之前也不認識),感覺安心很多。那時候腳傷的厲害,近距離移動靠拐杖,遠距離移動,像是去學校上課,就要靠別人推輪椅了。幸運的是室友對我特別好,在我無法行走的兩個月里都任勞任怨地推我去上課吃飯,特別感動。

但其實啊,如果不是腳傷,我和這位室友是絕對不可能混的熟的。我平時比較沉默,心裡想啥不大會說出來,但她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我心裡想的常常與她截然相反,但是既然說不過她,就順著她吧。我很能理解題主說感覺身邊的人都與自己不同,畢竟不是同個社交圈裡來的,大家自然都不相同啊。但是你想,別人剛來也不可能為你做出改變啊。先耐心聽一聽別人,了解別人,讓ta知道你理解、願意傾聽,對你有點好感,再把自己的想法禮貌的提出來,這樣進行交流。有付出才有回報嘛,對別人友善些,也沒什麼不好的。題主如果有和自己相同地方來的同學的話,抱團取暖會好很多吧。

我在學校里的話和當地人交朋友的確很困難。culture的不同的確不容小覷,如果是在西方國家,像我這樣並沒有特別特別喜歡一些主流歌星影星的話,一般在介紹完自己的興趣愛好了以後就沒話講了。而且那些國內的段子笑話翻譯成英文咋講,國外的humour也學不會。原先習慣了和一幫混的很熟的朋友在一起,被拋入一個嶄新的圈子真的很不習慣。但是還是要主動一些,呆坐著沒人會來理你的。我是個非常socially awkward的人,所以平時社交圈僅限於教室座位旁邊的人。大半年下來總算是交到了一個比較熟的朋友,也算是成功了。一開始真的很難受,獨來獨往,一個人吃飯做作業,在學校一整天可能一句話都不和別人說。但是還是得自己跨出第一步,一點點的去與別人交流。比如早上碰見笑著說早上好,熟一點後邀請別人一起吃中飯「are u going for recess?can i go with u?」,然後有機會就多說說話,無論是課間還是走在路上,只要還在禮貌的範圍內也沒有被討厭,可以不厭其煩。來句俗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說到吃的,我想題主可能是很緊張吧。可是啊,試著這麼想,如果你人際上、學習上沒有很開心的話,美味的食物也許可以讓你開心下吧?如果你有機會訂外賣,或者出去吃飯的話,不要怕一人食的尷尬,好好的去享受生活。要知道,生活不只有學業,還有享受。這種享受只要在適度的範圍內,可以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和心情,這樣學習效率也高了啊。就像我沒什麼朋友,但是偶爾還是會打扮一下,一個人到稍微好一點的餐廳里吃飯(雖然侍者會用驚詫的眼神聽你說就一個人...但是管他幹啥)。或者清早起來拿著單反去公園攝影,和喜歡的光影、植物、飛鳥、孩子們一起。所以啊,別那麼緊張,學習不就是為了以後賺錢享受生活,要是在年輕的時候就一板一眼地只會埋頭苦讀,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態度忘記了生活的美好,成人了以後又要如何苦中作樂。當然,我不是說應該荒廢學業尋歡作樂,只是要有一個balance,兩邊都要有,但都有個度。像是題主這樣吃不下飯,就是太緊張了啊。稍微松一松,想一想自己喜歡什麼,適度的去做一做,有益身心健康,嘿嘿。

其實我剛來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自己在陌生的同學中水平如何,不知道如何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環境。第一個學期特別緊張,每天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好,但是現在覺悟了,學習不是一切,雖然要好,但若是要犧牲所有生活的快樂才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夠好」,那還不如略微放鬆一些,做些喜歡的事,and have a life。這樣才能變成更好,也更受人喜歡的人啊。

大致只想到這些。總之題主先放輕鬆點,好好吃飯,吃好吃的,玩會好玩的(但別沉迷...),慢慢開始交些朋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真的。

來自知乎小透明的首答ovo


事情分幾種。

一:平時就極度依賴別人,自己毫無生活經驗,親人對你無微不至,情緒波動極端,不善言辭,會自殘,父母離異,有過童年性傷害。

請去醫院
請去醫院

請去醫院

二:和家人商量是否有大量的金錢時間和精力陪讀,我知道很多童鞋都是家裡慣出來的,反正你家情況不變,除非有極端情況或者意外事件,否則你那麼多年的人生觀真的只能建立在你的家庭環境下,外人沒法改變,也幫不上忙。

三:先對自己暗示,催眠自己,自己給自己洗腦,成功學,厚黑學,人物傳記,每天跪讀,並去操場大聲把成功口號重複叫出來,叫上一百次,李陽英語的效果不是吹的,類傳銷式洗腦讓你三個月脫胎換骨。


以上。


不要太緊張了,其實吧沒有幾個人是真的在意你,沒人在意你今天吃的怎麼樣,是不是又長得胖,頭髮怎麼剪成這樣,沒人在意你怎麼又放棄,是慫還是畏懼,正不正能量,有沒有天天向上。你別太緊張,別對自己太苛刻,你怎樣開心就怎樣,實在無需強迫自己非要對世界負責,沒關係的。


放鬆些,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每個人出社會或者是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你這樣的情況,其實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扛過去就會發覺自己成長了很多,其實這段痛苦時期也是你長本事的時候。
我的建議總結下來就是三點,
第一,心態上放鬆,死不了
第二,心態上最最壞的打算之後,行動上盡最大的努力去做
第三,盡量多堅持一步,走一步算一步


一樣的情況,看到忍不住抹眼淚。
我在美帝一所頂尖學府,說出來周圍人都羨慕,每次但凡有些抱怨,就會被認為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的調節辦法有兩種:
1.是想一想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也是我現在的鎖屏),告訴自己過得開心的人畢竟是少數,有困難,壓力大都是正常的,而且你不是一個人
2.是找人聊天,可以不聊自己的困難,就簡單進行一些插科打諢,相信我,這麼「荒廢」幾天心情會變好,而且一旦意識到自己「荒廢」了幾天,就會主動開始幹活了。
以下是一點想法:
3.我現在學習壓力大到體質特別差,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其實一旦病了,那種難受的感覺就會讓你覺得之前為未來的擔憂都沒必要,讓自己近期活得快樂就好了!


剛經歷過這麼一段時期。
首先,吃飯。我每次吃不下去的時候就安慰自己,就算明天回家,也要有力氣去買票,無論做什麼,都是要體力的。真的不想吃,但是我強迫自己吃。我有一次午飯吃了一個多小時,吃一口停幾分鐘,最後強迫自己吃完。
第二,多出去交朋友。不論是酒友,還是工作同事,多和他們說話,多出去參加活動。我剛來工作的時候孤身一人,非常焦慮,什麼也不想干,只想呆在宿舍刷手機,但是我上司,是個女的,非常感謝她,不論出去幹嘛,都叫著我,每周出去跟朋友吃飯也叫著,由此我對新的,陌生的城市有了了解,還交了很多朋友,有了他們,去哪裡都有人,感覺不會孤單,有了些許的歸屬感。
第三,不要抱著手機。多給家裡人打電話,相信自己,多問自己幾遍當初來這裡是為了什麼,不要整天抱著刷某浪,某圈。這樣只會讓你更加遠離這個城市。
第四,努力奮鬥。實在不想出去或者不喜歡多人的場景,那就努力奮鬥吧,只有這樣才不會讓你思想亂跑。多看看那些人物轉什麼的,從他們的經歷中學習到你想要的東西,也給自己努力的動力。多看看其他人,他們跟你一樣大的時候在幹嗎。但是切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
第五,明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幹什麼。明確自己能幹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認識自己非常重要。時刻提醒自己。可以設置鬧鐘或者床頭貼紙條來明確自己。
第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泄方式。這個很重要,人的壓力經過發泄會成倍減少,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我的發泄方式是寫日記,把不滿,牢騷都寫出來,你會發現根本沒必要生氣,過幾天看還覺得很搞笑。
第七,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喜歡的東西我們才能激發起我們的動力。
目前想到這些。


題主,我碰到的是和你完全一樣的情況,甚至還有可能我們就在一個地方學習呢,我在北京,你是嗎?
千里迢迢從江西到這裡,我是相當的不適應,這麼講,作為男生,我甚至頭兩天還留下了眼淚。想家,想家人,想朋友,懷念原來的一切。但怎麼說?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生活之後,我就開始感覺到時間的壓力了,老師嚴格到讓人心煩。但你適應了生活之後,生活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年底就可以回家了(至少我是這樣)


作為轉學五次以上的人不請自答。
不適應分為兩種狀態,身體不適應包括水土不服和吃不下之類,心理不適應包括學習環境和老師同學的相處等問題,兩者相互影響。
騷年,先調整你能自己解決的部分,比如按時吃飯,調整心態,畢竟你是來學習的,關注點不要放太多在與同學的相處上,聊得來最好,聊不來也不耽誤你學習的。
說說我自己吧,初二的時候也是離開家人去外省上學,不會說當地方言,和他們都沒有共同語言,成績剛開始跟不上去,沒人說話,下課了都是一個人,很孤獨。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改善了,大家都處在好奇心旺盛的階段,陌生城市來的新生誒,聽他們交談,偶爾問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誇誇他們的風土人情,說說自己家鄉的奇聞逸事,慢慢的,你會融入他們圈子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最為一個當過半年老師的半吊子,我想說,你要多問問題呀,沒有老師不喜歡愛學習的學習!你多問,他才能知道學生的需求呀是吧!
當年差不多一個月給爸媽打一次電話,可能我比較沒心沒肺吧,也就偶爾很委屈的時候會很想念他們。
一切都會好的,人生中會有很多分離,跟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沒有什麼能一直陪伴你,除了你現在擁有的知識,不過你的學習能力能決定你有更多的選擇權,這其中就包括是否要分離。
所以,好好努力吧騷年!


親愛的,你正在經歷一個新開始,可能痛苦,恐懼,所以不適應,但是結果可未必如此,就像跑步一開始每一次呼吸都是費勁的,下水游泳,開始的接觸都畏懼著被淹沒,但是漸漸的,你的大腦和身體都調整過來了,好奇慢慢蓋過恐懼,快樂也會以與過去不同的面目重新回來。恐懼往往來源於未知,焦慮往往是從你的關注的澆灌下滋生出來的,你越想他它越強大,去做些什麼,去忙些什麼,它會漸漸退出你的生活,它是你的一部分,最終,控制權在你呀。
關於對生活的控制感,我想講一個略長的故事
維克多.弗蘭克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有一個忠厚老實,原則性強的公務員父親和虔誠的猶太教徒母親。不過他對生命意義的熱情,遠高於對於俗世物質的追求、
15歲,就被A.阿德勒圈粉(個體心理學之父),16歲文章得佛洛依德賞識,20歲進入醫學院,25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晉陞助教,28歲學校接管病房,32歲自己開精神治療診所,37歲與未婚妻舉行婚禮。新婚同年,德國入侵奧地利,他辦了能去美國的簽證,但為了年邁的父母,他選擇留在維也納。地獄般的日子開始了,1942年的9月,被稱為『隔都「的特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人滿為患,弗蘭克的父親,在這塊瘟疫橫行,物質匱乏的土地上,死於飢餓。1944年,弗蘭克的母親,被送進了奧斯維辛的毒氣室。與他分離的新婚妻子,也沒能撐到黎明的到來,在納粹投降前死去。弗蘭克,因為醫生的特殊身份而幸免於難,在被關押了2年多後被美軍解救。在集中營的里,弗蘭克體會著,也見證著無數的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承受著無妄之災。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以及一個用前半生研究精神分析,以人生意義為課題的醫學博士,弗蘭克感悟到到的人類的終極自由是能夠超過客觀約束的,及時身處集中營,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朝不保夕,仍然有種自由,不能被剝奪,那就是人類內在的精神自由。就像特雷莎修女所言: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所以,親愛的,你快樂與否,說到底還是你的事,你不能問生活,而要讓生活問你,你不能讓你的生活對你負責,而是你對你的生活負責。


成長會分為四個階段:

1. 發現並承認,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2. 發現並承認,周圍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竭盡全力也客觀上改變不了的事實。

3. 在無可奈何的無法改變的事情面前,依然想盡辦法解決問題不輕易氣餒。

4. 明白了即使付出全力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也能從容淡定,讓經歷變得比結果重要,讓認知高於事實


當你處於第一、第二階段,會因為這種「發現」感到不適,不適的其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你沒有辦法更好地去認知以及採取有效的「解決辦法」。

當你發現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你同時要意識到,你內心裡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和外界其實無關。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但你的世界是你自己的。
你覺得無法適應,你就真的無法適應。
你給了自己許多不適應的理由,它們就真的會導致你不適應。

在成長中面臨的種種不適應,有一個辦法就是「提前預知成長。」

要知道任何問題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被解決」,無論以何種形式。這樣你就會把所有問題的出現「正常化」,因此所有成長的煩惱與不適應,也會很快過去,把這當作過程,去感受去經歷去總結去學習,而不要當作一個結果去鑽牛角尖。

告訴自己,在這裡還這麼久,總會適應的,現在感到不適應,是正常的。


你唯一的問題是書讀得不多,而想得太多。
每個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剛開始都會產生不適應性。所以不必擔心,不必心急。別人的不適應性一般也不會輕易體現出來。(我大學舍友剛上大一時一個禮拜沒蹲過坑╭(°A°`)╮)
當然,你更要從自身找問題。是語言問題?還是生活習慣不同?等等…但是我覺得咱們都是地球人,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你的心理問題。
想想你當初怎麼和自己的朋友相處的,一定有你可愛的地方。所以,真實地毫無保留地呈現你最可愛的一面吧,坦蕩蕩的胸懷我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你喲(? ??_??)?
如果你還在迷茫,那就去運動或者讀書吧,或選擇一項你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因為目前沒有比興趣帶來的成就感更能讓你自信。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你美好未來的腳印,享受得了快樂,也請享受得了苦難。
-
小小鼓勵,加油!你是最棒的!(? ??_??)?


表示完全理解題主的感受,因為當年去上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狀況。
活了二十年,沒住過校,離開過父母,一下子一個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里,確實很難適應。每天晚上想家,一個人埋頭哭。
不過,這是個過程罷了,等你熟悉了新的環境,更重要是跟周圍的人熟悉起來之後,這種感覺就會好很多啦。
關鍵題主心態要看開一些,不要覺得這是什麼難以越過的障礙,其實很正常,誰都經歷過,就這樣。
加油吧,很快就過去啦^_^


推薦閱讀:

從心理學上看,常人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是多大?
如何看待bbc女記者錯過航班買不起機票,並自殺了?
不善於控制負面情緒的人和負壓能力小的人如何在社會競爭中生存?
如何能在錯過了一個以為的命中注定之後還發自內心享受單身?不覺孤單?不讓自己第一時間想到曾經可以依賴他?
可以通過某些方式提高抗壓能力嗎?

TAG:心理學 | 壓力 | 心理壓力 | 精神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