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雲社的名氣如日中天,而德雲書館的發展明顯邊緣化?


就您貼著節目單,您覺得這叫說書的么
兩天的節目都不挨著
說好的扣兒呢?

想當年多NB的德雲書館啊
徐德亮的濟公傳,好傢夥的么
金文聲的火燒金光寺,了得么
王玥波,郭德綱,前後場,見過么

現在,呵呵

德雲書館是和宣南書館、康齡軒一起起家的當時北京城「唯二的兩家書館」
這三家,怎麼唯二了呢?我也不知道,人說了:全北京城,要想聽現場的評書,除了連麗如先生的宣南書館就是咱們這兒了!
人不把馬三爺的往裡算啊。

現如今再看,康齡軒雖然幾經輾轉,但人家座兒齊啊,書館就是做熟生意的,甭管你說的好壞,我就愛聽你!
人宣南書館就算動不動搞個大新聞,什麼錄音不許上網吧,下關東吧,換大師哥吧,崇文關張吧,不通慶弔吧,人根據地活的好好的,票價還漲了呢!
德雲書館為嘛就不行了呢!你就沒個人守著一套書見天在哪兒說,你指嘛行呢?

時間沒褒貶
是我,我也這麼安排,伺候的是旅行團,不是聽書的觀眾
要不然周六、周日下午晚上,那競爭,你不止要直面王玥波這座大山,吳荻、郭鶴鳴也不能小覷啊,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場相聲呢。
德雲書館從根兒上,現如今就是給三線練兵的地方
小的跟什麼一樣,你讓掙慣相聲錢的去哪兒受罪,誰去啊!


山西家信都能在書館當評書說了,別說被邊緣化了,掉桌子底下都正常。

之前聽郭鶴鳴的魔法石的時候聽著提過一次好像是說他們在書館演出是沒錢的,而且演出安排也是極其混亂,基本上可以說根本就沒把書館當個正經買賣,能去演的都是真正愛評書的,估計現在也還是這德行。


一看這水牌子呀,不都是八大棍也差不多了,你想說書上座兒,起碼來個能盯他十天半個月的人也行呀,說全本的書,用活拿住了回頭客,書館才有活路。這倒好,全是糊弄萌新的路子,不過影響也不大,反正工作日,權當鍛煉新人


早年間,大鼓藝人們在碼頭賣藝。跑碼頭的來自五湖四海,特別喜歡聽大鼓書,但是碼頭工人一聽到有活兒了,就得趕緊跑去幹活,沒辦法聽大鼓藝人唱一百多回的書目。於是許多碼頭工人對鼓書藝人說,先生,您唱長篇的我們也沒功夫聽,您乾脆唱短段的,唱得好聽點,我們還給您多加錢,您看成嗎?

於是在這種環境下,大鼓藝人紛紛把上百回目長篇鼓書改編成半小時左右一段的小段,並且把精力集中在雕琢唱腔和唱詞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京韻大鼓。

所以,觀眾的生活節奏,確實能深刻影響曲藝本身的發展。當代生活中,人們哪還有功夫抽出兩個月時間天天晚上聽書?你能一直不應酬,不逛街,不休長假旅遊么?更別提下午場了。


書館台上不方便脫褲子打架,粉絲不愛看。


都怪我都怪我,我去哪哪黃。
我聽德雲書館,書館被房東收回開了飯館了。
轉戰廣德樓吧,覺得說書不賺錢不讓幹了。
都怪我都怪我


山西家信···借火···舞台軼事···打油詩···你他娘的告訴我你去看的是評書???別糟踐東西了


樓上幾位爺回答的夠詳細了。書館的目的是聽書,既然聽書,你就得花挺長的時間去聽。而我們現在又處在一個比較碎片化,零散化的互聯網時代(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用互聯網這個詞)。但畢竟是事實。評書這個市場能這樣不溫不火,也還是有它的獨特魅力在的。

對於碎片化這一點,你甚至可以從郭德綱這幾年相聲水準上看出來,他越來越喜歡用零散的段子和包袱來組成一個相聲。因為越零散的包袱,台下人的笑點可以找的更快。他也沒必要去用心準備一段相聲了。早年的揭瓦我可以翻來覆去聽上幾十遍,但現在那些全靠于謙父親王老爺子一個人撐起來的相聲,一段也聽的不舒服。

雖然別的書館也還不溫不火的開著,但郭德綱畢竟是個生意人。他需要把最合適的資源放在最容易賺錢的買賣上。評書市場就這麼大還不賺錢,德雲社作為一個公司真沒必要把精力和時間放在這個上面。

說是弘揚北方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但在商言商,德雲社需要的只是一個傳統文化的大旗,但真正放第一的還是賺錢。做主持,拍電影電視劇,做綜藝,做相聲商演,哪行都比這個來錢來名快,哪個還願意踏踏實實說個書,這個行當,德雲書館只需要有它一個身影在就好了。

而對於評書而言,它出身於街頭巷尾,成長在茶館,活的最幸福的是電台時代。那個時代既然過去了,它註定不會活的像以前那麼滋潤。
更何況紅酒比茉莉花賺的多的多了多呢?


因為說的不好!李雲傑的單口也好評書也好,都是白開水沒滋味兒,恨不得一句話一個「嗬!」,就指著每回必出、每回必出、每回必出的那幾個「包袱」:不聽終生遺憾聽了遺憾終身、不是現在的事回去問問老人、出門轉圈,到了德雲社了。哦,還有那句:全北京懂評書的今兒全來了。這句最不是東西!
不等觀眾樂(觀眾也未必樂)他自己樂,有好些挺好的包袱他使出來也膩味了。
還胡說,糊弄觀眾,「義薄雲天」他說是他編的!要臉!
(李昊洋挺好,雖然也總有翻頭,但是下功夫啊,聽著好歹不膈應人。)


兩者的賺錢效率不一樣


不是,題主,沒看懂啊。
你貼一堆相聲節目單來問書館是什麼意思?
啥?山西家信在德雲社算書?


看書的人多還是看電視的人多呢


原因很簡單 他要賣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玥波的評書作品《火影豪俠圖》?
吳荻的評書是什麼水平?
單田芳、連麗如、田連元與王玥波都說過隋唐,每個版本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你聽過的評書中印象最深的」駁口」是什麼?
如何看待王玥波?

TAG:相聲 | 德雲社 | 評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