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樂性飢餓」是如何導致人們在並不飢餓的情況下,依然產生了對食物的慾望的?
享樂性飢餓是指,當人們不需要通過食物補充能量時依然對食物表現出強烈的渴望,相當於我們胃雖然是飽,但大腦卻非常希望能夠獲取食物,進而使人們攝入更多的飲食...它也是引起發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種過度飲食的行為是如何被引發的?它的存在有什麼價值,有沒有辦法可以抑制它?
謝邀,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過度飲食(hyperphagia),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而且作為與許多慢性病聯繫緊密的行為,了解清楚它的原理對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的理解非常有幫助。
題主在此之前已經對「享樂型飢餓」做了很不錯的名詞解釋:「胃雖然是飽的,但大腦卻非常非常希望能夠獲取食物,進而攝入更多的飲食」,這是是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最核心最重要的的行為學機制(feeding behavior)。肥胖、脂質代謝紊亂以及胰島素抵抗引發的糖尿病都與這一通路有非常大的關聯。
故事要從一種腸源性縮氨酸激素「胃飢餓素」(ghrelin) 講起。
「胃飢餓素」主要從胃和十二指腸分泌出來進入人體循環,由中鏈脂肪酸進一步修飾成帶有醯基的「胃飢餓素」從而更好的發揮作用(刺激體內生長激素分泌,讓人產生食慾)。它是目前已知唯一具有「促進食慾」作用的縮氨酸——它在血液中的濃度可隨著能量攝入而波動,參與到人體能量代謝穩態的調節中。然而其在血液中濃度卻與病人體重成反比:「病態瘦」的人(腫瘤惡病質、卡路里)體內「胃飢餓素」濃度顯著升高;「病態肥胖」的人體內「胃飢餓素」濃度相對更低,而且隨進食的濃度變化起伏不大。
那進食後哪些因素會影響胃飢餓素的分泌呢?
1. 飲食因素:食物進入體內會升高體內的血糖水平,當「胃飢餓素細胞」上的「葡萄糖感測器」檢測到血糖的上升,然後抑制「胃飢餓素」的分泌;而飲食不足時候,感測器也會檢測到血糖的下降,開始刺激「胃飢餓素」的分泌。脂肪酸和乳酸同樣有相似的機理,來告訴胃飢餓素細胞「打開龍頭」還是「關緊龍頭」。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頓毫無節制的自助餐以後,人們會有「我已經吃到感覺食物都堆到喉嚨口」的感覺。
2. 交感腎上腺:當腎上腺素接觸到胃飢餓素細胞粘膜或者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都會促進胃飢餓素的分泌。我們都知道人體的交感神經的功能可被概括為「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走),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心臟收縮能力增強、瞳孔散大和新陳代謝率上升等。所以隨著應激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和胃飢餓素的分泌增多,讓人有一種「打完雞血」之後「餓得可以吞掉一頭牛」的感覺。
3. 進食行為學因素:大部分暴食症肥胖人群因為脂質代謝及內分泌紊亂引起的惡性循環,使得他們體內胃飢餓素細胞數量增多,但整體對攝入飲食的敏感性大幅下降,所以會有吃得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
4. 情緒因素:回答終於繞回到「享樂性飢餓」,飲食是否在情緒上帶來「享樂」?兩者是否存在因果呢?準確說,「享樂」與否主要還是看初始的焦慮水平。研究表明,人處於較大的焦慮與抑鬱時,當大腦會刺激身體分泌胃飢餓素,讓人不自覺的飲食過量或者發胖。因為焦慮引起的「胃飢餓素」升高,你用吃東西壓下去了,你卻以為自己已經不焦慮了而且很「享樂」。就想Kelly Clarkson的勵志歌曲Stronger唱的what doesn"t kill me gonna make me stronger(熬過去撐下去我會更強大)然而事實呢? what doesn"t kill me gonna make me fatter and then killed...(熬著撐著又吃多,然而除了更胖壓力還在那裡)。。。
5.能量平衡中樞負反饋:當身體能量不足時(運動後能量消耗過大、各種疾病引起的厭食能量攝入不夠),大腦會刺激「胃飢餓素」分泌,然後再使用這個信號命令身體開始進食的行為以及肝糖的分解,從而達成補充能量的目的。
6. 能量平衡中樞正反饋:當身體能量過剩時(暴食症吃太多、運動量不足能量消耗較少),大腦會抑制「胃飢餓素」分泌,然後身體就感覺「撐到塞不下了」、或者「宅在家一天吃一頓飯就夠了」。當然,真正的吃貨對於這條中樞指令,已經學會無視並開發出了新的行為反饋機制——解!皮!帶!
最後附一副該領域已知研究的最完整的pathway示意圖,有興趣研究下去的同學,可以按照這些術語在pubmed上慢慢搗鼓。(參考文獻有些多,抽空會在下面列出來)
看了評論才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根據斷句的不同,理解為兩種不同的意思。真是太厲害了。。我怎麼一直沒有發現。。。
---------------------------------------------------------------------------------------------------------------------------------
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來講,存儲體內脂肪能幫助一個物種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更好的存活下來。尤其一到冬天,冷風一刮,大腦額葉就不斷地誘惑我們多吃點多吃點,千萬別餓死自己。
想想西方的感恩節,聖誕節,或是中國的冬至和春節,都是最容易長肉的時候。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就決定了我們為什麼管不住嘴。所以,我們祖先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開始努力地長肉來對抗無法預料的饑荒。幸運的是,我們的祖先存活了下來並代代繁衍至今。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進化出了一種增重容易減重難的體質。
壞消息還不止於此,有研究指出人們對加工食品的食慾很難進行控制。現代工業化生產的加工食品中加入了各種食品添加劑,色素和香料。這些添加劑讓食品變得更加秀色可餐並無時無刻不在誘惑我們的大腦。抵抗這些加工食品本身已經十分困難了,加工食品中高熱量高糖的成分更加會讓你在稱體重的時候痛不欲生。
我們的腸胃是優先通過飽腹感來告訴大腦停止進食的,加工食品高能量密度的特點讓其在提供過多能量的同時對飽腹感影響不明顯,進而推遲大腦做出停止進食的判斷,攝入過量的食物。
很可惜,我們的身體沒有跟的上現代工業化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身體還沒有進化出一套面對這個食物充足,加工食品泛濫的年代的進食機制。So 控制食慾很難。
當吃零食成為一種習慣:當你坐在電腦前,撕開一袋又一袋薯片的時候,薯片已經不再單單是能量的來源,更成為了你日常習慣的一部分。吃太多會傷身體,體重過高對心腦血管不好……這些常識每個人都知道。但在很多時候,我們仍然會在不餓的情況下,忍不住吃下一包包零食。我們會覺得這只是一種「壞習慣」。然而,這個問題激起許多心理學家的興趣,一些心理學家就從「習慣」入手,探究了我們暴飲暴食背後隱藏的機制。
科學家在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發現人類大腦額前葉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對事件的價值預估。通過預估的價值,額前葉會決定激活獎勵通路的程度。比如說,在你喜歡的餐廳,飢腸轆轆的你看到侍者給你端上了你的大餐的時候,你的額前葉通過判斷大餐的價值很高,然後就被瘋狂的激活了。與之相反,當你吃飽的時候,額前葉對大餐的價值預估就會下降,激活程度也隨之下降。激活程度的下降會大大降低繼續狼吞虎咽的慾望。簡而言之,當我們餓的時候,額前葉會刺激我們吃的更多;當我們吃飽之後,額前葉會抑制我們的食慾。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心理學家通過觀測養成吃零食習慣(實驗組的習慣在實驗室中系統培養而成)和未養成吃零食習慣(對照組)的參與者,部分解釋了壞習慣對食慾的影響。在同樣飽餐一頓之後,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收到了一份零食。未養成吃零食習慣的參與者在飽餐之後,額前葉對於零食的反應程度很低,說明額前葉開始減弱我們的食慾。令人驚訝的是,養成吃零食習慣的人無論在飽餐之前還是之後,額前葉對零食的反應都非常高。這項研究顯示,當我們將吃零食當成一種習慣之後,我們的大腦額前葉對於食慾的控制系統就混亂了。不但沒能在我們吃飽之後遏制我們的食慾,還雪上加霜,在我們吃飽之後慫恿我們吃更多的零食。
不過,我們並不是束手無策:
多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多吃還不運動。13年英國巴斯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適量的運動能抵消短期暴飲暴食對身體的傷害。短期的暴飲暴食和缺乏鍛煉對人的整體新陳代謝有很大影響,雖然多餘的能量還是會被儲存在體內,但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可以被大大減弱。
其次,減少吃飯時的壞習慣。許多心理學研究都顯示,當注意力被分散的時候,我們會攝入更多的食物。在追電視劇的時候,或是看球賽的時候,一包薯片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吃光了。將注意力放到食物本身,不但能更好地體驗食物還能很大程度上遏制過量攝入食物的可能。
Reference:
Balleine, Bernard W., and
John P. O"Doherty. "Human and rodent homologies in action control:
corticostriatal determinants of goal-directed and habitual act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5.1 (2010): 48-69.
Tricomi, E., Balleine, B.
W., O』Doherty, J. P. (2009). A specific role for posterior dorsolateral
striatum in human habit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11),
2225-223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media-spotlight/201602/obesity-diet-and-your-brain
看了下面的回答我覺得要麼太學術要麼沒說到點上,因為你們不懂節過食的人,經歷過無法自控的貪食的滋味。
享樂型飲食。其實就是吃東西的時候很爽,又覺得明明飽了啊,怎麼還想吃,還停不下來,一直吃到撐的不行。然後悔恨不已,甚至有去做補償行為的,比如催吐和瀉藥……
一直都有各種減肥法,大家也受了不少苦,什麼斷食的絕食的,水果餐無澱粉餐…
我想從另外一個思路來說說減肥。
那就是用你的腦袋來減肥。
其實針對於減肥的公式有很多,什麼管住嘴邁開腿啊,什麼三分吃七分練啊,還有一些五花八門的理論,吃肉不吃碳水化合物啊,晚上睡前四小時不進食,什麼香蕉熱量高不能多吃,蔬菜低卡怎麼吃都沒問題……
你們真的相信胖瘦是由這幾句話決定的嗎?
那看到的瘦子都吃肉不吃米飯了?你看到的瘦女孩都不吃麥當勞?
我想說探索減肥多年的答主,深知瘦下來是一個系統的事情,絕對不是什麼不吃這個,不吃那個,空腹有氧,有氧後無氧,這些幾個公式就能在胖子身上實現的。
所謂的享樂型飲食,請問你享樂的過程是腦袋覺得爽還是胃覺得爽?還是只有吃進去的時候嘴巴在爽?
你真的有意識到你在吃什麼嗎?你有細細咀嚼品味食物的味道嗎?還是大口吃掉還干吃都不覺得過癮?
其實瘦子們吃,他們基本上沒有忌口的,除非是人家不愛吃的,看到從小就慢條斯理的,吃飯細嚼慢咽的姑娘她們大都不胖吧。
講真,慢慢的吃,品味食物,去吃你愛吃的東西,別為了減肥控制食慾、壓抑食慾,只會越來越饞的。
當你嘗出了巧克力真正的味道,你不會覺得它有多麼難放下,當你意識到你吃的東西在嘴中鬆軟變成半液體狀咽下的時候,真的會知道自己是個幾分飽,我相信基因對於肥胖有決定性的作用,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長得快,可能是家族裡有胖子,但是絕大多數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屬於正常範圍的體重。我們怎麼就過了十幾二十年之後就比別人胖出那麼多?
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因於飲食習慣。
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字,
我所認為的習慣可以從嬰兒說起,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寶寶很小的時候樂於餵養,只要是寶寶一哭,她就給餵奶,寶寶一哭,她就餵奶。雖然,嬰兒餓的很頻繁,但是你從何得知他哭就是餓了呢,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胃口會被撐大,學會吃飯的時候也會嘴巴不閑。
再長大一些孩子長身體,大人們以自家孩子能吃為榮,在外都跟別人家孩子比飯量,雖然營養豐富促進生長,但豐富不是這麼餵豬的喂法,任何事情都是講究量的,難道能吃就非要吃個撐的難受。
這樣的習慣養成很難學會細嚼慢咽。
其次,咱們女生減肥,會有很多人都是什麼三天蘋果減肥法,一周黃瓜雞蛋減肥法,過午不食減肥法,瘦過…然而那個瘦不是我們的。
因為我做不到永遠一天只吃蘋果,做不到一輩子過午不食,我總會遇到吃了兩片室友給的餅乾,中秋節家裡寄來的月餅,減肥後這些東西嘗了一口便無法自拔……嘗了一口竟發現世間有如此美味,從此我曾在超市不屑一顧的蛋糕餅乾巧克力都是我眼中泛光的焦點,從此路過麵包店,除了咽咽口水就是深吸一口那種香郁甜膩的空氣,然後懊惱自己的粗腿,大屁股,圓臉,為什麼別人輕鬆自如的就是瘦人,而我卻受這份苦..
然後有一天,饞的難受,買了一點,想嘗嘗味道就放下,放下?企是你說放就放,你以為節食,長期餓著的身體會讓你自己說了算?
不到幾分鐘的功夫,手中的麵包呢?再幾分鐘的功夫,怎麼家裡能吃的東西都這麼好吃,再幾分鐘的功夫,好想出去買東西回來吞掉?!
有過厭食貪食暴食經歷的妹子一定能夠明白這種滋味吧
接下來是無止盡的懊悔,恨不得馬上打死那個剛剛無法自控的自己,是什麼力量讓我們的手伸向那些食物,為什麼吃了這麼多我還是不飽?為什麼剛剛我的心我的腦袋我的思緒都在說,我要吃。
我常常潛水在各種減肥論壇上,雖然不發言,但是這幾年下來,學會的絕不僅是減肥這一件事.
我想和大家分享,因為我知道有無數女生在暴食和節食中盤旋著,掙扎著,痛苦著,這裡面的苦楚只有經歷的人才會懂。
上面說的用腦袋減肥。
就是從現在開始請忘記你深信不疑的狗屁理論,不要再相信瘦是靠餓著的了。
因為你根本不可能一輩子在飢餓中度過。
請你想像自己會到小嬰兒的時期,一切都是新的,你的代謝你的腸胃都在準備著為你工作,請善待它們。不要再摧殘了。
每天起床,記得喝點水,小口小口地喝,去洗漱去放音樂去準備早上的食物。
吃那些精緻的優良的食材,營養均衡就不會餓。
早上有乾貨有流質食物,就是啊,一夜沒進食,肚子會空的,就算感覺不到餓也不是不需要吃,代謝是靠早飯啟動的,要有非常豐盛的食物。
最主要的是迅速提供能量的主食,包子餃子餅子,啥都行,記住愛吃的東西放到早上吃,注意量注意慢慢吃,細嚼慢咽品位它。真的不會停不下來的。
雞蛋(煎蛋煮蛋都可以),(為什麼說都可以,我當然知道煮蛋比煎蛋熱量低,但是你要愛吃哪個吃哪個,不然你會覺得自己吃了不喜歡吃的東西,吃的時候也非常不開心,不開心就證明不是一個能堅持的飲食習慣)
粥還是豆漿牛奶都可以,早飯有蔬菜吃蔬菜,沒蔬菜吃點水果,愛吃堅果再吃幾粒堅果。
這才叫一份完整的早飯,沒時間的話,也至少有一份喝的,一份乾的。
可以吃到飽,但是也不能撐,怎麼叫飽而不撐,這是需要練習的,每天都學習在吃東西的時候有意識的進食,不要狼吞虎咽塞滿自己的胃。漸漸的你就會知道自己的能量點在哪裡,能量點,就是我要提出的另外一個概念。就是剛剛好,吃完了不影響你的行動不影響你正常動作,甚至不影響心情的那個點。沒錯,我想這需要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來練習
我在上午會加個餐,和很多大v提倡的少食多餐一樣,我會加個水果或酸奶甚至是很多減肥的女生不敢碰的零食,當然也是細嚼慢咽。吃得很慢吃的很舒服,大腦很滿足,我的下丘腦得到了滿足,發出了it is enough的信號
午飯和晚飯
我基本上都是有飯有肉有菜
用大腦去想你愛吃的東西,你來到食堂是想打哪份菜就打哪份菜,茄子油多但是愛吃我也要吃,因為吃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大腦才會有所節制。一樣的每口東西都細細的嚼。每樣食物都有自己的味道。我相信你也會知道六分飽七分飽八分飽是什麼感覺。小口喝水小口吃飯,真的很快就飽了就是飽了,沒有什麼飽了還想吃,因為知道再吃就難受了。
雖然不會讓你一個月瘦十幾斤。但是堅持的住,會成為你一輩子的習慣,會是你成為瘦子的好辦法。它沒有痛苦的感覺,你不必忍飢挨餓,不必做大量的運動去消耗什麼,我知道減肥是攝入小於支出的道理,我也能夠背得出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但是你看好多瘦人從不去健身房跑步,從不吃減肥餐,就是很平常的吃正餐,也沒撐的難受,就算哪頓吃多了長個一兩斤,過幾天還是瘦的下來 ,體重一直都穩定,我室友她就是晚上餓了也從不控制什麼,越控制越想要不是嗎?就算睡前餓了,吃一兩口東西,讓胃裡舒舒服服的睡覺難道不好嗎?一兩口足夠你消滅小飢餓了,你以為你半夜餓醒,半夜餓得睡不著就瘦了,難道你不怕第二天早飯吃的吸收的更多嗎?
其實我不想讓大家都做一個機器,以為輸入多少卡路里,消耗多少卡路里,就能等於什麼體重,這在專業健美健身行業都是需要長期嚴格控制,都未必能得到的結果,何況除了輸入和支出,我們身體這麼複雜的機制,你控制的住嘴,你還控制得了它自我調節嗎?
所以我提倡和身體和解.別再去吃你沒慾望的水煮雞胸水煮白菜了,
米飯這麼暖人心的主食到底招誰惹誰了,它比我們戀戀不忘的餅乾麵包巧克力熱量低多了好嗎?
非要戒掉米飯如貪戀零食嗎?
這種話真的非常不負責任,你一定沒經歷過貪食的滋味。
要知道很多妹子減肥時的毅力,都非常驚人.在工作上也對自己追求完美,在學習上更加刻苦,就是有了這種完美主義,才有了後來的節食和暴食的循環。
姐妹們,不要相信減肥謠言了,
要知道,我們只是沒學會好好吃飯。
( ????? )多巴胺的緣故。
其實吃東西時候,大腦a區域會分泌出多巴胺,讓你享受,吃的過程;
然後進到腸胃裡,大腦b區域也會分泌出多巴胺,讓你爽。
但是當你胃已經撐了,b區域已經不分泌多巴胺時候,大腦a區域仍在分泌,讓你產生想吃的衝動(?_?)
是的,其實你是享受吃的過程,而不是食物本身
於是,你越飽越想吃。不是你肚子餓,都是那個激素的錯。但是沒有這個激素,人會得帕金森綜合症的
這是我在《自控力》這部書看到的,╮(╯▽╰)╭但是對我自控並不好。
我的建議就是每頓計算好卡路里,再多也控制不超過人均值的量。我推測進食產生快感可以促使人們在食物充足的時候攝入更多能量,以應對缺乏食物或者天氣寒冷的情況。
跟做愛有快感是一個道理——如果做愛完全沒有快感,那人類早就滅絕了。
人類歷史上畢竟還是挨餓的時候多,吃飽的時候少,真正有足夠的食物讓你吃撐不過才幾十年的時間。
如果想避免過度進食,那平時就不要讓身體處於饑荒狀態。長期節食下來,進食發生紊亂一點都不奇怪。
大三大四吃了一堆各種巧克力…賺來的錢都敗了(?ω?)
懷疑自己有點巧克力成癮…很直接暴力的理由。
其實亂吃東西一般就是比較空虛,想不到做什麼,而由於基礎的生理反饋,吃東西的爽是正反饋啊,人類最原始最邪惡的慾望啊…所以是很快就能養成的習慣,然而要戒掉就不那麼容易了。
等到我真的靜下心來面對現實,意識到因為經常吃便宜巧克力,發現自己已經胖了近三十斤,而且養成了喜歡一直吃東西的習慣。為了減肥,試著轉移自己的關注點,於是制定了一些小計劃吧。
我的特點就是,只要把自己扔進去,是可以忘記時間的,巧克力算什麼…所以問題就在於找一件事把自己扔進去了,估計很多人也是這個問題。
另一個方法是除非餓極了,否則不吃便宜貨,學著品味美食吧,這就像一個獎勵機制,還是比較有效的吧,但是中途信念一定要堅定啊!現在 饞 竟然已經有這麼高尚大的名字了
看了看答案,各種專業名詞專業分析,還享樂性飢餓,其實就是饞。
全都是因為寂寞
餓了才吃是續命的必要,饞了想吃是誘惑激發的快感,能讓我們非常快樂的大多不是必需品
先聲明我並非專業人士,但我希望講講自己觀察到的一些來解釋這個問題。
知乎有個問題叫做吃到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覺得這個就是享樂性飢餓所描述的現象。我自己也會發生這種吃飽了還是繼續吃的情況,特別是在去吃自助餐的時候。
我身邊正好有瘦人也有胖人,樣本數很小每種2個人,瘦的標準是低於標準體重10%以上,胖是高於標準體重10%以上,稱為瘦乙,瘦甲,胖乙,胖甲吧,這種取名方式就類似於甲乙丙丁沒有任何別的意思,我也是樣本中的一個。就以我觀察到的舉例說明吧。
自助餐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為什麼飽了還想吃?
1.因為你沒有察覺到飽這件事
我認為感受到飽這件事,是每個人能感受到的。但每個人的敏感程度不同。瘦乙和我吃自助的時候一旦說自己飽了,就不會再多吃一口;而我自己則是感覺好像飽了,但看見奶油蛋糕啊,蘋果派啊,哈根達斯啊,還是會拚命把它們吃進去。在過了半小時或1小時後我就覺得飽到想吐,不吐胃就特別難受。而瘦乙完全不會出現我這種情況。對我來說就好像飽的感覺延後了,覺得有7分飽的時候其實已經10分飽了,但他們不能立即就同步,需要休息一會兒才能同步,這導致我做了錯誤的判斷覺得自己還能吃,就造成了享樂性飢餓。
2.太貪心,慾望驅使希望全部都吃一遍,哪怕吃不進去也要吃。瘦乙和我在這點上基本一致,都會選擇把能吃的通通吃一遍,點的的食物也會比不去自助的時候點的多的多。只是瘦乙點多了,但吃不進去就不吃了,我則比較像無底洞只要中途沒有停歇就會把它們全部吃掉,吃完過後撐的不行的。
3.只顧著要吃什麼,而沒有仔細品嘗
在吃飯速度上瘦乙總是吃的比我慢,我不知道瘦乙是否有仔細品嘗,但速度比我確實要慢,我仔細回憶發現自己類似於囫圇吞棗,吃的速度很快,但要是讓我選哪個好吃我會覺得都差不多,最後吃完滿足感不是很強,就是超級撐。而另一個瘦甲吃完後能評價說,這個肉老了,這個咸了或者這個裡面放了什麼什麼,如果怎麼樣會跟好。
再說說日常吃飯時發現的情況。和瘦甲一起吃飯時,痩甲吃的比我快,但是和瘦乙一樣一旦說飽了就幾乎不會再吃,而且他們都拒絕吃肥肉。
和胖乙一起吃飯的時候,你可以肉眼觀察到一盤菜的迅速減少,特別是肉,速度飛快,而且胖乙對肥肉來者不拒。我和胖乙一起吃飯時兩個人都會吃撐,而和瘦乙及瘦甲吃飯時,我偶爾會撐,但他們都不會。
在壓力較大,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往往也會化悲憤為食慾發生享樂性飢餓。
綜上所述,我覺得發生享樂性飢餓和每個人的體質,感受到的壓力,習慣都有關係。再加上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進化出熱愛高熱量食品的特性,以及高熱量食品對我們的誘惑。
至於存在意義,遠古的時候人類其實很難吃飽,那麼在能大吃特吃的情況下,吃的越多儲存的脂肪越多,發生饑荒吃不飽的情況下,存活概率會高很多吧。這種基因流傳下來的概率也會增高吧。
為了避免享樂性飢餓,特別是像我這種對飽這個感覺不敏感的人,
1.首先不要去吃自助餐,拒絕一切一切自助,自助因為你付了錢,就想獲得付錢所帶來的好處,等於給你狂吃的借口。
2.使用較小的碗吃飯,如果你不能判斷自己吃了多少就在吃之前把你的菜和飯都用單獨的碗裝起來。
3.細嚼慢咽,仔細品嘗。通過仔細品嘗我戒掉了吃肥肉的習慣,再也不能忍吃起來一口下去全是油的脆皮雞翅,改吃奧爾良烤翅了。要是吃起來一股油味軟趴趴的薯條,我會直接把它扔掉而不是吃掉。品嘗後你就會發現過去吃掉的有些根本不好吃,甚至難吃,不要忍受它們,拒絕吃它們。然後你就發現你很難吃撐了,因為沒那麼多真心好吃的。還有戒掉某種東西的時候一樣一樣來,一起戒的話,是根本不會成功的。還有仔細品嘗它們的味道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你想像的好。
當然鍛煉有助於加強意志力,你也可以通過學習營養學啊,健身啊,找到別的法子。
我的答案就到這裡了。
試答,輕噴。
最基本的調節食慾的無非是由胰島素調控血糖的內分泌系統,這裡不細談,總體來說就是血糖下降,胰島素分泌下降,總血糖上升。內分泌系統讓體內的血糖保持homestasis,就是平衡。
然而!我們的進食量並不是胰島素控制的!科學表明(太懶了沒有reference),只有我們的胃填飽了,才會停止進食的動作,所以我們的營養攝入量是又我們的胃決定的,並不是我們真正的能量消耗量。這就是胖子的悲劇吧,永遠在餓,然而永遠在長胖。但是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會調控血糖,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的胃容量也不會過於大或者過於小,這是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永久改變體重是很難的事情。
所以,題主說的大部分胖子的困擾,可能是真的在老老實實的滿足自己的胃吧,哪怕他真的不需要營養了。
題主提出的「享樂型饕餮」,是個很有趣的證題,但私以外,我們要分清我們過多的進食,究竟是真的「沒吃飽」,還是吃撐了仍然要吃。我覺得當我們診斷分析一個神經相關的疾病,需要更嚴格的標準。
當真的是我們在已經感受飽腹感,但仍然無法停止進食,我們要進一步規範環境因素。打個比方,當一個長時間忍受飢餓的人,可能會真的在面對很多食物的時候不停的進食,哪怕超過他的胃容量。這個時候,食物帶來的不僅僅是「快樂」,更多的是「慾望的滿足」。這裡並不是純心理學,在我的神經學課上,「慾望」和「快樂」其實在大腦里是兩個分區兩個迴路。多巴胺分泌刺激區域A(這個坑等我查好了再填)產生快樂,比如愛情,比如食慾,這些是我們身體所需的行為讓我們的身體真正享受這個結果。然而同樣是多巴胺刺激的區域B,帶來的是慾望的滿足,比如毒品,我們享受這個刺激大腦的過程,儘管可能這個結果是痛苦的,是有害我們身體的。當我們進食的狀態已經損害我們的身體,可能是我們大腦里的多巴胺系統以及崩潰,讓「慾望」區域活躍,於是我們會保持這個動作,無法停止。
我知道暴食症損害大腦功能,暴食症的誘因也有節食,催吐,和食道手術等等。但我認為大部分進食的享受,都是因為我們在填飽我們的胃。從進化角度考慮,每天的進食量約等於消耗量也是不明智的,作為動物,必要的脂肪儲量才是生存的智慧啊!
所以瘦子什麼的,應該都是會被自然選擇淘汰的好嘛!!!
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就像你明知道不該乾的事 卻偏要去干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控制 還怎麼去控制別人
雖然不知道怎麼引起的,但是我知道 窮 可以抑制
我作為一個可以對煙酒不成癮的人,對美食和啪啪啪卻無任何抵抗能力。
沉迷工作不一樣傷身體~
阿西吧~
難道不就是饞么…
第一反應:這玩意也能享受?
第二反應:對不起。看錯了。
其實重點並不是放在控制吃,因為控制吃實在是件太難的事了。觀察發現,享樂吃時候往往會搭配另一個消磨意志的東西,例如電視劇綜藝或球賽,所以只要關掉視頻,基本就會減少享樂吃的情況了。
你永遠無法填滿一個寂寞的心 所以你只能填滿你的胃
推薦閱讀:
※一個人究竟怎樣才算是人格健全?
※寢室上廁所不沖廁所的(根本不知道是誰,因為不知道怎麼問),如何解決?
※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是成人了?經歷了什麼事使得你變成熟了?
※人格分裂怎麼辦?
※段子手都是從哪裡獲得素材和靈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