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蚩尤後代這點是苗族自封的還是漢族附會的,或者是漢族附會後反影響苗族的?

苗族內部有反襯漢族黃帝傳說的蚩尤視角的神話嗎?

相關問題苗族崇拜蚩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裡說的有明確記載的崇拜)?


介於有部分同學認為中國社科研究基本是渣且日本研究都很嚴謹,今天看到這個問題,翻譯一篇日本學者鈴木正崇關於苗族的概說,篇幅較短,觀點明確,適合討論。還望只說內容,不論誰是誰非。

鈴木正崇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在國內好像不太有名,但在日本是關東數一數二的私立學校)文學部教授,長期從事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以下是他的一些著作和參與編寫的書籍。

(以下為會議資料的翻譯)

-----------------------------------------

第29屆雲南座談會資料


苗族的歷史與文化動態

-中國南部山地民的想像力的變容-

鈴木正崇

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

人口和分布

根據2000年的調查,居住於中國國內的苗族人口達到了894萬116人。是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繼壯族(1617萬人),滿族(1068萬人),回族(981萬人)之後,人口第四位的少數民族。苗族的居住地主要有貴州省(約420萬人),湖南省(約192萬),四川省(約14萬人),廣東省(約12萬人),海南省(約6萬人),浙江省(約5萬人),江蘇省(約2萬人),福建省(約2萬人)等。苗語屬於漢藏語系的苗瑤語派,可以方言大致分為三類,其「自稱」也各不相同,分別是湖南省西部的Qo xiong,貴州省東部的Hmub,貴州省西部和雲南省的Hmong。在歷史上,基於女性所穿服飾的色彩和紋樣,苗族被區分為黑苗,白苗,青苗,紅苗,花苗等。從清代的《苗蠻圖冊》等的圖冊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漢族對苗族的印象和觀念。從地域而言,湖南西部(湘西)是紅苗,貴州東南部(黔東南)是黑苗,而從貴州西部(黔西)到雲南(文山,屏邊)被稱為花苗,白苗,青苗等。黑苗之中,又以裙子的長短分為長裙苗和短裙苗,而後者也自稱Ghab nao。

生活實況

漢語中的「苗族」,更接近於各個苗族團體自稱的總稱,很多人是因民族區域自治而被劃分為了「苗族」。雖然苗族住在山嶽地帶,但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會的呈現是不同的。在山間盆地及河谷平原的苗族以水稻種植為生,而在高原和山地的苗族則以刀耕火種或規劃型耕種為生。苗族和其他的民族高度相隔,卻多與自民族的群體混住,生活的實況非常複雜。從前,苗族以刀耕火種衛生的人很多,移動性極高。15世紀以後,苗族大量沿山移住,以至於在現在的寮國,泰國,越南等國家也有著許多有著和苗族一樣的文化和語言的人們。就這樣,依靠輾轉往複的遷徙,苗族在廣闊的地區間分布開來。現在,對於中國而言,苗族是跨越國境而生的「跨境民族」,也因其高移動性,引起了很多國際問題。特別是在1975年以後,居住於寮國的山地的Hmong(苗族)逃亡泰國變為難民的事件。當時,美國在越戰中將當地Hmong人當為反共勢力而給予了援助,所以在寮國的共產主義政權和北越取得勝利後,這些Hmong人企圖逃亡海外。Hmong人經由泰國,在從美國至法國的地域形成了移民社會。現在居住在海外的Hmong人據說已超過了100萬人。近年的電影《驅逐》(Gran Torino)(2008),就是描述美國Hmong人的現狀的作品之一。另一方面,移住美國的Hmong人,也與中國雲南和貴州的苗族逐漸建立這新的連結。


歷史中的苗族

在思考中國國內的苗族問題的時候,有必要區別,在中國古代文獻上記載的「苗」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代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後被劃分為「苗族」的人的不同。苗族的淵源,雖可以上溯至漢代的《書經》之《舜典》中所記載的「三苗」,以及《後漢書》西南夷傳之長沙「武陵蠻」,卻很難明確地與現在的苗族進行關係締結。「三苗」之國是從揚子江南部的洞庭湖到鄱陽湖的地域(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即與戰國時期的楚國相重疊。但是,實際上「苗」並不是具體存在的一個名稱,而是當時的漢族基於「華夷之序」對南方「野蠻民族」和非漢族的總稱。從漢族的角度而言,對於「苗」的定義是模糊的,並且有著一定的,對無文字之人的輕蔑和負面的印象。從根本上而言,古代的中國不具備對「異文化」進行包容的態度,天子之德所覆及之「天下」和它所含及的理念也不斷地延伸著。中國的史書長期地將南方人稱作「蠻」,而和現在的「苗族」有關係的最初的記載,被推測為宋代地紹熙5年(1194),朱子在潭州(今長沙)赴任時,將苗族作為「武陵蠻」中的「最快捷者」而做的記錄(《朱子公集》卷71)。

宋以後,隨著漢族的南下,苗族被推測為從揚子江流域向內陸移住,到了山嶽之地,但實際的情況尚不明晰。在明清的文獻中,「苗」常作為南方的非漢族被記載。清朝末期的統治者往漢族的山區遷移,並爭奪土地,引起了苗族極強的不滿和反亂。「改土歸流」(通過土司對當時的土地進行間接分配,而由漢族官員進行直接支配的政策)也招來了強烈地反感。然而,因其的高移動性和低統一性,這些歷史,也很難以「苗族」一言概括。


近代苗族的形成

1911年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各方之人為傳繼清朝之領土而被捲入入地過程中,向近代國家的過渡也開始了。此時,「民族」的概念被導入。倡導民族主義和五族共和的孫中山將其編入了政治宣言中。「苗」的名稱,也從「南蠻」變為了對某一具體民族的認識。關於此問題的研究中,基於鳥居龍藏的調查(1902~03)而作成的《苗族調查》具有很廣泛的影響,有著喚醒苗人的文化自覺,將苗族「實體化」的貢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了基於斯大林對「民族」的定義(以語言,居住地,經濟生活,心裡狀態四項為指標)的民族區域自治,苗族也與其他民族劃分開來。但是,對於這些被新編為「苗族」的人,從歷史上看來,並未曾組成過具有共同性的團體。其內部的語言和生業等有很大差距,且分布區域很寬泛,較難有「同胞」之感。然而另一方面,「苗」長期被作為南方民族總稱,因而被化為「苗族」也未引起大的爭議。這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他者表象」的收尾,民族區域自治這一權力者的政策的最後,漢族有壓倒性的優勢,並以極強的文字力量為背景展開來一系列舉措。然而,基於中國南部非漢族的極為複雜的內部情況,區域自治並不可被簡單地適用。從現實看來,這可以說是「被創造出地民族」,是國家主導的政治性的產物。但是,這樣的固定身份一旦出現,這些「被創造出的民族」之中,自發的變化和運動也就開始了。


苗族的變動

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之時,同化主義的傾向和強烈,民族的自我意識無法生成,以至民族否定的萌芽開長。名副其實的叫「苗族」的「民族集團」(ethnic
group),是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後形成的。所謂「民族集團」,是國民國家的框架中,根據和其他的同類人相互交流而至於對相互間的文字,語言,歷史的差異相覺知,故而生成的「自我意識」。特別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對自我本體的探索慾望變得尤為強烈。歸屬於「民族集團」的人的意識的顯現被稱為民族性(ethnicity),而在90年代的中國,對於這樣的民族性和自我意識的探索可說是非常顯著的。「民族集團」是以國家為前提成立的,是通過穿梭於自我與他人,內與外的不斷交流,而達到的民族的結界(ethnic boundary)的持續構築及變化,而這結界也在不斷地流動著,被重塑著。然而因為中國的「民族」是國家提出的固化概念,因而盤繞著對於民族內外差異的政治色彩,這也是其獨特性。從1950年代到70年代,在漢族主導下的非對稱的「他者表象」時代一直持續著,但是1980年代以後,苗族的「自我表象」活化起來,這樣「自他」的相互作用產生了,對於「他者表象」的對抗也多樣地展開了。

神話的再塑和現代

近年,和被稱為漢族先祖的黃帝爭戰敗北的蚩尤被看成了非漢族的代表。 「蚩尤的子孫是『三苗』」這樣以蚩尤為祖先的傳說也登場了。但這是進入1990年代中葉後,為對抗費孝通提出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論」而出現的,新生的反抗論調。對於依靠口傳而沒有文字記載的苗族而言,能連接現代和古代的客觀史料是不存在的。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高揚,蚩尤始祖說漸漸成了定說。根據現在多數的村與村之間的口傳史,苗人的祖先曾經在江西,也有說曾在東面的大江之畔。這些傳說的正確與否並無法考證和斷言,但苗族的祖先們,可以基本推定是來自揚子江中下流域的非漢族。然而古代蚩尤和「三苗」是苗族祖先的說法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神話和現代社會相結合,作為「自我意識」和相互團結的原點開始復甦。蚩尤始祖說,也可以看做是長期被漢族壓制的苗族人,通過變相閱讀漢族的神話和言說,來主張在「中華民族」的生成之中的自我的存在和彰顯的一種嘗試,是讓古代神話穿上新裝的再塑。

(終)

-----------------------------------------

全文如上。

對作者的觀念贊否兩論。

另,翻譯可能有用詞不當之處,故附上原文,便於質疑,查找。鏈接:http://www.yunnan-k.jp/yunnan-k/attachments/article/780/20140628_29_04_suzuki_handout.pdf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們一起探討。


漲了不少姿勢,這裡說一個偶然的發現。

《莊子》中有小巫見大巫,拔茅而棄。說的是當時的巫師以茅草為法杖

類似於這種,給法杖腦補成茅草就差不多了。

苗族在這方面的傳承

相關論文

苗族和漢族之間的關係是實實在在的,莊子中記載的巫師拿茅草至今在苗族之中有所保存,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兩個民族之間不可能沒關係。


翻了下家裡那本塵封許久帶直譯的苗族史詩選(實際只是西部方言區的),給大家看看民科誤譯的威力有多大:
這個苗族的偉大祖先,在西部方言區,無論是雲南的支系,還是東到貴陽的支系,對他的稱呼都很相似:
原文:Gid Chib Yeul Laol
音譯: 咯 嗤 嘢 咾
直譯:( ) 楊 爺 老
意譯: 楊老爺爺(Gid為無實義前綴)

貴州西部的苗族還有個稱呼:Yangx Loul(音調和具體韻母可能有變):
原文:Yangx Loul
音譯: 楊 婁
直譯: 楊 老
意譯: 老楊(好像太親切了,還是「楊老爺爺」比較貼切)

以上這兩種稱呼實質性差別只在於姓氏「楊」採用音讀(yangx)還是訓讀(chib),這些故事敘述的才是真正(西部)苗族自己的祖先。——所以,蚩尤原來是楊老爺子的意思。

下面具體分析古歌:

【古歌節選1】(來自於《苗族神話史詩選》)
楊婁古侖他住在啥地方?楊婁古侖他住在渾水岸;
楊婁葉責他住在哪一處?楊婁葉責他住在黃水邊。
---------------------------------------------------------------------------------------------------
黃水?是黃河嗎?可是黃河古代叫「河」唉,變黃改叫「黃河」已經是西漢的事了。蚩尤時期黃河流域還生態優良得很。請繼續看古歌:

【古歌節選2】(來自《四川苗族古歌》)
過去的事現在還知道,知道格耶爺老當年住勞塢,勞塢距篤納伊莫十七里;
也知道格蚩爺老當時住勞錮,勞塢勞錮相距一百二十里。
格蚩爺老開始住在嘎盪氐伊塝平壩,那裡有一條大河拐七道彎。
---------------------------------------------------------------------------------------------------
這裡需要注釋一下:「篤納伊莫」是西部苗族傳說中的大河,歷來皆被學者認為是長江(或上游金沙江)。勞錮是嘎盪氐伊塝平壩上的一座城,那裡有一條渾水河(苗語音譯「滌望滌垛」),歷來又被學者指為黃河。
但從這段古歌推算:勞塢距篤納伊莫十七里,勞塢勞錮相距一百二十里,則篤納伊莫與勞錮最遠不過一百三十七里。哦,原來長江黃河相距不足一百四十里而已。
(PS:無關附圖:宜賓黃沙河到貴州赤水河駕車路線。來源:百度地圖)

【古歌節選3】(來自《苗族神話史詩選》)
楊魯原籍在哪裡?江邊海邊是他的家鄉。
他來落腳在哪裡?他來落腳在革勒革桑。後來名為貴陽。

【傳說節選1】(來自《花溪苗族》)
亞努帶領苗人胞反抗外來欺凌,經過多次鬥爭,終因寡不敵眾,於農歷四月初八這天犧牲在嘉壩西(苗語音譯)的黑石頭一帶,後來魯勒妹等苗人首領也先後戰死在嘉壩西一帶,這天也是農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為崇拜民族英雄和祖先,每逢農曆『四月八』這一天,貴陽周邊幾十個縣市區鄉數以萬計的苗人都彙集到噴水池悼念本民族英雄和祖先。
---------------------------------------------------------------------------------------------------
註:亞努,即yangx loul在方言中的音變形式。嘉壩西,今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黑石頭,在今天噴水池郵政局。
(起點:噴水池,終點:黑石頭。來源:百度地圖)

今天的貴陽市中心區域,本是西部苗族的居住中心。原來蚩尤死在貴陽噴水池。


謝邀。

這是一段轟轟烈烈的部落群架史。蚩尤和炎黃部落群毆這件事,是口口相傳的一段往事。
這段故事,不光是《山海經》里追溯了一把,《述異記》《國語》《史記》里,也都繪聲繪色地寫了出來。蚩尤是為了塑造黃帝和炎帝偉光正的形象,從而捏造的一個人么?
完全不是。因為苗族族內本身也流傳著本民族領袖率領本族兄弟,英勇抗擊外來侵略者的光輝事迹。
故事是兩個版本。

《述異記》里是這樣說的:

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提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

根據《述異記》的描寫,可以看出,涿鹿有蚩尤神,涿鹿也就是今天山東、河南、河北交界的地方。傳說蚩尤人身牛蹄,有四個眼珠,六隻手。南北朝時,冀州人還往往能在蓋屋娶媳婦的時候挖坑挖到髑髏,這種髑髏,跟銅鐵一般,其實是蚩尤的骨頭。這就很難理解了,不過,傳說蚩尤是怪獸,那麼蚩尤長得跟牛魔王似的,這種設定也可以接受。
可是,口口相傳的民間傳言,可能把真相給弄得模糊了。後來的研究者認為,蚩尤的確是人,而蚩尤牛的裝扮,其實是頭上戴了牛角帽,身上披了牛衣。而所謂的髑髏,那是牛臉面具。面具上的眼,加上人自己的眼,正好四個眼,這跟把戴眼鏡的討厭男說成是四眼男是一個道理。
有證據么?
有。

在苗族的蚩尤神話里,故事是這番模樣:

在遠古時候,有十八寨苗民居住在黃河邊上平原里,蚩尤就誕生在這裡的苗民中……
一天,鳥益鳥果飛來報警:「龍來了,龍來了。」黃龍公帶領的黃龍兵朝阿吾八十一寨而來。蚩尤命令其兵將走出阿吾八十一寨,抵抗黃龍兵。
黃龍公用銅武器把他的兵將武裝起來,又與雷老五聯合,力量很強。但是,雷老五還是有些懼怕蚩尤,唯恐他們兩人聯合仍敵不過蚩尤,所以他又對黃龍公說:「黃龍公,聽說赤龍公是你的親戚,我想去同他商議,請他也參加我們一同攻打蚩尤,更有把握打敗他,踏平阿吾八十一寨,你看如何?」
他把阿吾八十一寨的全體青壯年苗民武裝起來,人人配上銅武器,頭戴牛角帽,身披牛皮,把牛群也武裝起來,將銅武器拴在牛角上,作好準備,迎戰來敵。
……
餘生苗民按老生翁指點,放棄了蚩尤壩,告別了可愛的阿吾八十一寨故土……經過了長途跋涉,艱難險阻,到達鬼方時人已經不多了。鬼方是一片黑洋大箐,豺狼虎豹很多,鬼怪不少,但它們聽到蘆笙、打鼓的響聲,就都藏了起來,餘生苗民在這裡定居,立家創業。
走到罩霧山時,因意見不一致,往左、右走的兩股苗民都不知去向,從此沒有他們的下落。

流傳範圍:流傳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苗族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苗族中。
講述者:苗族藝人王順清(1893~1983),享年90歲。
翻譯者:羅仕新,苗族,40歲。
整理者:楊朝文,苗族,65歲。

苗族口口相傳的傳說,和漢文字記載有驚人的相似,甚至比那些記載更值得相信。不再有什麼牛頭馬面,而是面具和牛皮,不是蚩尤族人「以角抵人」,那根本就是部落的牛,因為「牛群也武裝起來」。八十一寨,和《龍魚河圖》里說的:「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其實是一個概念,這裡更傾向於追隨蚩尤的並非八十一個禽獸,而是八十一個寨主。
而故事裡最值得注意的,是裡面的黃龍公和赤龍公,這不是偶然出現的,因為他們就是黃帝和炎帝。
《述異記》等書籍中記載的蚩尤部落的群眾那些難以置信的構造和個性,在苗族自己的傳說中都得到了完美的解釋。這恰恰證明,苗族部落本身的傳說根本就沒有受到漢族記載的影響。
一個故事說,蚩尤是蠻橫無恥的叛逆者,有八十一個怪獸兄弟,在擴大自己地盤的過程中和炎黃部落產生了衝突,最終在涿鹿遭遇,炎黃部落聯合起來消滅了他。
另一個說故事說,蚩尤是九黎部落的英雄,黃龍公和赤龍公侵略了八十一寨,蚩尤為了保護人民和家園的安全,與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最終落敗,令人唏噓不已。
兩個故事,都是根據自己的立場寫下來的,自然包括了許多傾向性。但兩個故事都指向了同一個真相:蚩尤和炎黃的大戰,可能不僅僅只是神話傳說。


口耳相傳的傳說故事如果沒有文字作為載體或者發展擴充為影響範圍極大的史詩,那基本上可以認為,這東西沒有什麼價值。

苗族對蚩尤的所謂傳說故事,以及彝族對孟獲的一些傳說故事都是如同此類。
不過大夥可能覺得,既然我們自己記載了蚩尤是相對於黃帝的外族,被我們的祖先打敗了,而苗族傳說他們的祖先是蚩尤,這很靠譜啊,既能和我們的文獻對應,也能映襯歷史上的漢族和苗族的關係啊……
這個問題的套就設在這裡,你們難道沒發現苗族關於蚩尤的故事實在太配合我們的文獻記載了嗎?哪有這麼配合的,那些真實存在研究價值極高的史詩的少數民族的史詩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妨舉兩個例子:
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格薩爾王對應漢文史料里的誰呢?誰也對應不了,這就是個傳說人物,不是什麼松贊干布傳也不是唃廝啰傳。
維族的《烏古斯傳》,烏古斯可汗對應漢文史料里的誰呢?這也是個傳說人物,既不是阿史那土門也不是骨力裴羅。
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這個別說對應漢文史料了,壓根和漢人的歷史沒啥關係。
上面這三個才是真正的史詩和所謂傳說故事,這才是本民族的東西,而苗族對蚩尤的傳說以及彝族對孟獲的傳說,毋寧說是什麼傳說故事,還不如說是受漢族中心史觀影響的苗族人和彝族人對本民族歷史觀和自我認同的重樹。
他們覺得自己的祖先是蚩尤,這是受漢人影響或者說是漢人宣教得見結果。如果把漢人換成西方傳教士呢?也能產生一些稀奇古怪的傳說。
這裡我舉一個嘀笑皆非的典型例子。
民國時期有一些研究民族的學者從國外學會了對原住民進行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並因此開展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田野調查,獲取了無數成果。
學者們通過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考察,從少數民族老人嘴裡發現了不少的傳說故事,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既有認為他們是諸葛亮懲罰流放士兵後代的故事,也有認為他們是孟獲後代的故事,當然這些故事學者們司空見慣,覺得沒意思,後來忽然有人在彝族發現了一部史詩!
史詩!
重磅炸彈!
因為西南少數民族生活條件困難,文明程度較低,長期被漢人壓制,生活環境不是野人就是土匪。幾乎很少有什麼有研究價值的東西,可忽然出來一部史詩!
史詩!
這不啻於考古發現了沒有文獻記載的重要遺址!
於是學者們興奮地對彝族的史詩展開了研究。
研究發現……
我擦這跟《聖經》怎麼這麼像!
然後偶然有彝族老人回憶,清朝末年有洋人來傳天主教,給我們講故事,他們說我們信的神和他們信的神是一個神,還給我們講了神是怎麼創造世界的,以及發了大洪水我們的祖先怎麼造一個大船避難的故事……
最後學者們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這個所謂史詩,是狡猾的西方傳教士根據彝族的一些神靈以及傳說人物,套上聖經的故事用來宣教的……
最後對彝族的史詩研究也就不了了之了,雖然現在某些人為了搞些學術成果,還在「研究」彝族史詩。但我國學術界主流對少數民族史詩的研究,還是放在藏族、維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這些真的有自己的傳說故事通過自己人發展出的有價值的史詩方面,而沒有人提彝族的這部「史詩」。

然後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漢族也有所謂「史詩」。
八十年代,有人在湖北農村發現了辦喪事的唱喪藝人口耳相傳甚至還有手抄本的詳細記載了混沌初開炎黃大戰之類故事的《黑暗傳》。大夥一致認為這就是漢族的「史詩」,不過很少有人問津。
為什麼呢,因為漢族的文獻資料太多了,歷史也太久遠了,這種故事基本靠抄襲《封神演義》的史詩,不提也罷……

最後我們回到苗族和蚩尤的關係上來。
首先苗族或許跟上古時代的三苗有一丁點關係,但是三苗是個統稱,幾乎所有的南方少數民族以及部分西北少數民族甚至漢族都跟三苗有關,苗族是無法「獨佔」三苗歷史的。更何況三苗和蚩尤沒有什麼關係。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九黎是被黃帝部落征服後融入華夏雛形的重要一支,「黎民百姓」中的「黎民」就來源於九黎。那個時代雖然沒有民族,但不同部落不同種族之間的壓迫肯定是存在的,所以黃帝部落的後代也就是統治族群就叫「百姓」,而被征服的九黎部落的後代就叫「黎民」。
蚩尤的直系後裔,就是漢族中的闞、尤等姓氏。而另有說法蚩尤就是最後一任炎帝或者說蚩尤是炎帝部落的成員的話,炎帝後裔姓氏現在幾乎占漢族人口一少半的姓氏基本都和蚩尤有關。
秦漢時代,蚩尤是漢族祭祀的兵主,也就是所謂戰神。
蚩尤是漢族的重要祖先,不過由於反抗黃帝這種「政治上的不正確」,在漢族史觀重新創建的過程中,蚩尤被一次次地邊緣化蠻族化,最後送給了南方所有少數民族,苗族只是其中之一。然而由於蚩尤勇敢反抗代表漢族統治者的黃帝的精神、以及勇敢善戰的形象,少數民族也樂於接受這個英雄人物當自己的祖先,這一點跟西北回族認為自己是馬超後代沒什麼兩樣。

而苗族真正的祖先是什麼?
苗族人口不多,傳說故事又被漢族反饋的蚩尤故事全面覆蓋,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能反應真實的苗族歷史的傳說了。而苗族可能的祖先,也就是古代的五溪蠻,他們是有迥異於漢人的祖先認同的。
首先,五溪蠻不認識什麼是蚩尤、什麼是黃帝。五溪蠻傳說中的祖先,是盤瓠氏。
然並卵,盤瓠氏最終也被納入了漢族的神話整理中,最初是漢族祖先高辛氏的一條狗,後來被改名盤古,樹立為漢族神話中的創世神。
……這個反差大不大?
神話、傳說……就是這麼不靠譜。

對於少數民族受多數民族的影響,自我認同和民族形象的重樹問題,大夥不妨去讀這本書,裡頭講了羌族受漢族影響,形成了風格多樣五花八門的自我認同的論述。雖然是講羌族的,但多數西南少數民族的情況跟現代羌族類似,可以比照理解:


先上結論:明清就有苗人是蚩尤之後的說法, 這個說法大致是源於族群的諧音,附會可能來自漢人發揚。而苗族作為五十六個民族一員,又是建國後才確定的,苗人的蚩尤傳說也被順理成章繼承過來了。但實際上很難扯上關係。

《尚書·呂刑》:王曰:「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於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尚書·呂刑》/鄭玄註:苗民,即九黎之後。
後三苗民復九黎之德。——《國語·楚語》/韋昭註: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
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呂氏春秋·盪兵》/高誘註:蚩尤,少皞氏之末,九黎之君名也。

以上說明至晚在漢朝,已經有了蚩尤是九黎之君的說法,而(三)苗民則是蚩尤的後裔。這種觀點只能代表漢朝人的一種看法。因為還有不同的記載,比如《山海經》說「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那麼蚩尤在哪裡呢?

王若曰:「宗揜大正,昔天之初,誕作二後,乃設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於少昊,以臨四方……

三苗又在哪裡呢?

《韓非子》:三苗之君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
《戰國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

兩段記載的「左」「右」相反,古人左東右西,「彭蠡」是鄱陽湖,「洞庭」則可指太湖或洞庭湖,那麼第一個記載是「江淮」一帶,第二個記載是「荊州」一帶,第三個記載將二者統一。

至此,我們大致有個初步線索了:漢朝人認為,黃帝時期在山東(少昊之墟)的蚩尤九黎族,後裔三苗在堯舜時期南遷到了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說三苗是蚩尤後代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是,不管是蚩尤、九黎、或者三苗,其實都只存在傳說中,沒有信史可以證明。就好比黃帝、軒轅、有虞一樣,所以即使說他們的後裔,也不能說是血親上的後裔,只是追認的文化後裔罷了。那麼,是什麼時候聯繫起來的呢?

《六韜》說「堯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則說「堯戰丹水以服南蠻」。梁啟超先生據此認為,「苗」其實就是「蠻」的音轉,那麼三苗其實就是戰國秦漢為「南蠻」追認的先祖。

朱熹《記三苗》:在湖南見說,溪洞蠻傜略有四種:曰僚、曰乞、曰伶,而其最輕捷者曰貓……豈三苗之遺民乎?古字少而多通用,然則所謂三苗者亦當作貓字耳。

到了宋朝,三苗又縮為貓蠻一部的始祖了。朱熹這個說法有很強的推測語氣,而且貓蠻和傳說的三苗又隔了三千年,僅靠諧音扯在一塊實在牽強,但這是傳說聯繫現實的關鍵點。

《明太祖實錄》又記載,朱元璋征討湖廣貴州苗民說「三苗無道」「三苗不仁」「三苗不遵教化」等等,則含有強烈的以古喻今成分。但之後苗人就等於三苗了。

郭子章《黔記》: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自長沙、沅辰盡夜郎之境往往有之。
楊慎《滇程記》:昔者三苗之裔,自長沙、沅辰盡夜郎之境皆有之。
清《皇朝經世文編》載《郭青螺文集》:考紅苗蟠踞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遺種也。

明清的苗人,範圍非常大,從湖南一直到雲南,看樣子比貓人又擴大不少。今天的苗族,可能又僅是明清苗人的一支。說是可能,因為不同時期族群分分合合,很難理清明確源流。

但無論如何,苗族以蚩尤為祖宗,並非說苗族就是蚩尤的血緣後代,而是借用了三苗的「苗」字,漢人以虛無縹緲的炎黃為祖宗一樣,更多不過是源於製造的文化認同罷了。

最後複習一遍:

傳說時代:蚩尤(黃帝)、(三)苗(堯舜)【關鍵詞:虛無縹緲】

信史時代:(南)蠻(戰國秦漢)、貓蠻(南宋)、苗人(明清)、漢族苗人(民國)、苗族(共和國)【關鍵詞:分分合合】


本人是貴州東南部也就是黔東南的苗族人,我們寨是全國第二大的苗寨。寨子有兩個大姓,王姓和趙姓,我是趙姓,老人講趙姓是從江西遷過來的到現在過了19代還是20代,先是住苗嶺山上,後面遷下來了。王姓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在這裡居住了,所以我們寨的蘆笙場是王姓的,每年的蘆笙節都是王姓去起蘆笙。從整個黔東南來講苗族也分多種,我家這種苗族大概有幾個縣有,主要在苗嶺附近。而整個黔東南的苗族雖然服飾不一樣但語言基本相通。神奇的是我去離黔東南很遠的安順市也發現那邊的苗族和我們語言是相通的。我也希望能了解苗族的歷史,我熱愛我們苗族的文化。

我們自稱「嘎腦」
這邊的苗族都喜歡水牛,現在養牛不為干農活,也不為賣,就是喜歡。苗族的銀飾衣服都傳給女,但是頭上的牛角狀銀飾是留給男的。


如果蚩尤部族使用銅兵器的話,那麼更可能是甘陝或河北一帶的部族,那個時代貌似中原就這些地方會煉銅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回答2文件夾的黃帝之後夏朝之前

我的回答2

日本的《古事記》記載逃亡來高天原投靠須佐之男命的大國主命,是因為被他八十個兄弟背叛了。。。《五帝本紀正義》引《龍魚河圖》蚩尤兄弟八十一人。。。

大國主命成為了須佐之男命的養子和繼承人

須佐之男命又記作素盞熊尊、須佐螚炎尊、須佐能袁命、牛頭大王(牛頭是蚩尤的標誌,朝鮮高句麗時代頭盔就是牛角,韓國也自稱蚩尤後裔)

須佐之男命斬殺八岐大蛇的故事,李寄斬蛇的故事,李寄最後嫁給了越王當老婆

(開個玩笑:須佐之男命還殺死了準備給他製作貓屎咖啡的大氣都比賣命)

大國主最後讓位給騎馬渡海來的太陽神信仰的炎帝族彌生人神明的天照大明神


楚國還自稱是祝融後裔呢

無論是炎黃聯盟還是三皇五帝不都是好多個部落

非要打比方的話,可以是不同支的日耳曼人?匈奴人?印第安人?

怎麼感覺某些壞坯想要得到漢族是個偽概念的結論


這個蚩尤是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苗族在西南地區,那麼遠,就算戰敗遷移,為什麼在江西南部和湖南的衡陽都沒有發現大的苗族群體呢?我們知道三國的東吳一直開發江南,那時候湖南長沙以南,和江西南部都是很偏僻,沒多少人口的。那麼從三國往前推,到蚩尤戰敗的年代,假設苗族是蚩尤部落南遷,那麼為什麼經過千湖之省的湖北、經過江淮地區,經過江西鄱陽湖水網和湖南洞庭湖水網後,為什麼苗族人民在上古年代,在沒有偵查地圖的時候,都沒有部分支系因為在水網地區迷路走失?那麼大的水網區域,從黃河中下游去西南地區的大遷移,在上古時代,條件那麼落後的情況下,這所謂的南遷也太神奇了。一點痕迹都不留,全部都遷移到西南地區去了,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廣大東部地區,都沒有苗族人從黃河中下游遷移的考古證據和歷史記錄。而且古代三苗是對少數民族的泛稱。不是指專門指現代的苗族。還有苗族人的盤瓠崇拜,這個不僅僅是苗族獨有的,瑤族、土家族、西南漢族都有這樣的信仰。還有苗族人對於湘西地區三王廟天王的信仰,湘西鳳凰的部分苗族是相信三王廟的神靈的,他們認為三王廟的天王,是竹王,是白帝,是他們苗族的這個早就有湘西吉首大學和政府研究民族文化的官員論證過。這是苗族從西北遷移到西南地區時,經過貴州夜郎國,吸收夜郎竹王文華吸收漢族白帝傳說的結果。某些別有用心的姦細冒充苗族人,居然牽強附會地說蚩尤是苗族祖先。那麼按照這樣的思路,苗族所謂的三王廟的天王(他們認為的是竹王是白帝),是不是又要和自認為是夜郎國傳人的其他西南少數民族來一陣大辯論,來爭奪天王廟的天王(他們是竹王化身啊)?恐怖分子,姦細,冒充少數民族,混進我們各民族中挑撥離間、尋釁滋事。而事實上湘西的三王廟的三個天王,也用于震懾苗族人的起義如果天王廟的天王是苗族人獨有的神靈,為什麼自己崇拜的菩薩不保佑自己人,而是要去鎮壓自己人民的起義呢?這個臉打得啪啪的響。所以不管蚩尤也好,三苗也好,竹王白帝也好,盤瓠也好,都不是苗族獨有的神靈信仰,而且竹王是夜郎國的文化,苗族遷移時經過夜郎,就吸收了那裡的文化傳說,並且糅合進入自己的文化,這些都是民族相互影響和融合的表現。漢人不應該因為盤瓠和神犬的傳說去貶低少數民族,苗族也不應該亂給自己認祖宗蚩尤是上古人物,很多民族都有蚩尤的傳說,沒有可信的證據前,就去牽強附會、亂認祖宗只會顯得很沒自信。為什麼苗族人民中的某些少數激進份子,不會去發現有可信歷史的苗族名人,為什麼喜歡亂認上古存在爭議的人物認作祖先?在我看來商朝以後的歷史都是很可信的實際上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歷史問題,都認為商朝之前的歷史是模糊的,證據不全面的,是要謹慎對待的。看人家白人研究我們的歷史都是那麼謹慎,而有些人連外國人都不如,看到些傳說就牽強附會、亂認祖宗。其實呢苗族人民在商朝以後的名人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我甚至懷疑那些激進份子,懷疑他們不是苗族,他們是假冒的苗族,是來破壞民族團結的。因為真正的苗族人都知道自己的名人的,是不會亂認祖宗的。

我在這裡隨便提4個苗族名人給大家看看

1、沈從文,這個不需要給大家介紹了吧。

2、宋祖英。這個也不需要介紹了吧。

3、滕代遠,這個應該是苗族人民里最傑出的了,凡是鳳凰和麻陽的人,無論是漢族、土家、還是苗族,應該都有所耳聞。工農紅軍的早期領導者之一,也是中國鐵路事業的奠基人。曾任中共中央參謀長、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 第一任鐵道部部長等。

4、李振軍, 1985年後歷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軍區副政委,湖南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副主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公安部黨組成員,中國人民武警部總隊政委等職。

其他苗族名人我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對於歷史,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客觀、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要去牽強附會,亂認祖宗。苗族人口有限,屬於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交通不便利,在古代接受教育的機會比較少。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苗族出了以上名人,以及大量我沒有列出的名人,這樣的人口基數和生活環境,就出了那麼些名人,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苗族也在東南亞、海南、美洲有分布。這一切都說明了苗族是一個古老、樸實、智慧、勇敢的民族。還有那些激進分子就不用來冒充我們苗族人民了,不用來挑撥苗族和漢族的關係。


作為有苗族血統的人表示,苗族人是拜蚩尤的……


蚩尤早被韓國搶了


炎帝、黃帝都不是一個人,類似於可汗不是一個人一樣,炎帝是神農氏的直系首領,蚩尤(實際名不是這個,只是勝者對他的稱呼)是神農氏強勢旁氏部落的首領(能冶金,使用金屬兵器,可能還有金屬鎧甲),當時的部落都以神農氏為尊(畢竟它們祖先是帶領人們從採食走向農耕的神一樣的部落),黃帝軒轅發明車子的部落是新起之秀,當時神農氏勢落,炎帝為了維持正統,拉外人黃帝一起打蚩尤,打贏後,黃帝通過手段把炎帝一族慢慢消磨乾淨,最後黃帝成為了正統。至於苗族,可能不一定是蚩尤後裔,應該說是神農氏的後裔,蚩尤被滅後,黃帝打壓炎帝及其神農氏,神農氏部落奮起反抗,比如共工叛亂(共工為炎帝後裔),苗族估計就是他們的後裔,他們後悔當初沒站在蚩尤一邊,所以尊蚩尤為先祖。這是我自己的理解,歷史誰知道是怎樣的。


首先,蚩尤是黃帝時代的事情,而三苗是堯舜時代的事情,之間是有時間間隔的,少說也有百年以上的差距。
第二,《呂氏春秋》曰:「蚩尤作兵也,利其栻。高誘曰:蚩尤,少昊氏之末,九黎之君名也。」所以歷史記載中認為蚩尤是九黎。而三苗實際是堯舜時期作亂的四凶之一,兵敗後被西遷至三危之地。所以蚩尤與三苗至少在歷史記錄中是沒有直接聯繫的。
第三,歷史記載中,三苗被西遷至了三危,是西北方向,與今天的苗民位於西南不符。但從苗民自身的歷史記錄中,這些苗民似乎應該是從古夏地南遷的人群。楚人說其為顓頊之後,所以楚人的組成很可能是顓頊後人帶領南下的古夏地之民,大部分歸化成為楚人,而保留原始生活狀態的那部分則形成了今天苗瑤等民系。


看回答看評論 漲了不少姿勢。也有一點感慨。首先我是漢族人 有句話說的好 歷史永遠是屬於勝利者的。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勝者 勝者就有資格譜寫歷史 然而 真正的歷史誰也不知道。
身在現代的我們 可以研究 可以自由想像 總之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種答案。只是我今年恰好去了貴州 去了苗族自治州 看到他們都信奉蚩尤為祖先 十分虔誠。用虔誠這個詞 是因為我覺得 信祖先和信一個神 或者佛 是一個道理。當他們認定這個人是祖先 你們卻拿不出證據的反諷:他才不是你們祖先呢 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說的好像你們是炎黃時代出生親身經歷了一樣。
說人家yy的人 你們也少不了yy。
去貴州遊玩時 一個當地人對我們說「苗族是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 因為一直在戰敗 一直在遷徙 我們以前又沒有文字 唯一能留下的只有身上的刺繡了」是的 很多人把故事留在身上了 他們或許沒有漢族這種發達的工業和通信 沒有辦法廣而告之 他們也沒想廣而告之 只是信奉並且銘記他們流傳下來的東西罷了。
就像有些答主所說 傳說很不靠譜。我想說 我們看到的歷史也是不靠譜的 沒有哪一段歷史可自稱清白。但這也是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迷人之處 很多人窮極一生去研究 或許追求的只是那一絲真實和公正罷了。放眼這段歷史 我們炎黃子孫是勝者 或許吧。 但是誰都有權擁有自己的信仰 憑什麼還認為這是我們勝者後代給予他們的影響和反饋,真是自大。


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是蚩尤的後人並沒有什麼值得自豪的,不是蚩尤的後人並不代表多丟人,也不代表和炎黃部落不是同源的。蚩尤和九黎都是黃河下游的,如果苗族是他們的後裔,應該在所謂的戰敗後,從黃河下游遷移到長江流域,然後再繼續往西南遷移到現在的湘西州南部和貴州東部的苗族腹地。這樣問題就來了。這樣的遷移,為什麼在長江流域的江西,浙江,湖南嶽陽,湖南常德,湖南婁底,湖南邵陽,湖北荊州一帶,在這些地方沒有發現大規模的苗族定居?湖南在古代是很荒涼的,到了漢朝也就長沙,岳陽一帶開發的比較好,其他地方都是宋朝才真正開發的,湘西更是解放後才開發。如果苗族真的是蚩尤和九黎後裔,那麼在上述地方絕對會有大的苗族定居群落,可是現實是沒有的。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路線,那麼土家族在秦國攻陷四川的時候南遷,應該在張家界和永順和苗族搶地盤,發生大規模戰爭。可是土家族歷史裡沒有這樣的記載。土家族在東漢開始發跡,人口大規模成長,土家族和漢族交戰從東漢到五代十國,然後和平相處,從五代十國到解放,在漢族與土家族交往活動的歷史記載或者民謠傳說裡面,在湘西州北部,張家界,常德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苗族。苗族的出現應該在漢族南遷(北部是土家族土司自治,漢、土家和好)以後,南遷的漢族在土家族的幫助下打敗湘西州東南的蠻族部落聯盟(比如蠻王何車部落,都是未知少數民族,這個具體問題可以問我,也歡迎來考察,信可開河的不敢來調查的就別爭了),然後漢族開始經營鳳凰地區,開始建立苗疆邊牆,和苗族的接觸中時有衝突。苗族因為戰爭失敗而向雲南,廣西遷移,然後再向南遷移到東南亞,輾轉到海南島。明朝的航海,食鹽苦力,苗疆戰爭被俘虜,熟苗和土家族士兵一起為漢人去沿海作戰,這些都導致了苗族向外遷移。苗族和土家族的不同待遇,是兩個原因。第一、土家族和漢族交鋒的時候,漢族的勢力不夠強,土家族剛好比較強盛,土家族和漢族有交流,有技術和知識,溪州銅柱事件的領導人其實是土家族化的漢人,土家族的軍事勝利有了和談的資本,漢族生產力和後勤有限,也不想挑起戰爭。第二、元朝實行分等級的民族政策,這大大激化了矛盾,這時候的漢族勢力已經深入湘西,而苗族的勢力不夠強大,或者說苗族的起義在軍事上失利,真的是失利很多次,沒辦法漢族已經有能力大規模調兵到湘西了,加上有廩卡人、峒蠻部落蠻族的幫助。同時苗族義軍內奸不斷,最嚴重的的一次,苗族起義的決策人、義軍領袖之一,在起義還沒開始前就已經叛變通敵,所以苗族始終被壓制。所以苗族向雲南、廣西、東南亞、海南、海外遷移。美洲的苗族應該是去做舊金山豬仔的時候過去的。

所以在西南地區漢族西進後第一個遇到的是土家族,就是第一道防線的北部,南部是未識別少數民族的蠻族部落聯盟。然後西邊才是第二道防線,才是苗族地區。第一道防線以東地區沒有大規模苗族定居的出現,也說明了苗族不是蚩尤九黎,也不是三苗的後裔。這個蚩尤的說法,絕對是牽強附會的。苗族一定有自己的英雄,是古老的民族,但是這個人絕對不是蚩尤。

苗族應該是從黃河的上游地區和炎黃部落分道揚鑣,沿著長江支流(自己去看看地圖看看那些支流)進入四川、重慶,然後再沿著貴州、四川的眾多河流走到貴州的,最終在貴州東部,湘西州西南部定居。而土家族在這支巴人,從重慶進入永順、張家界、龍山,然後發展到常德一帶,南部的雞公大王蠻族部落和土家族部落都在苗族定居處的東部,這樣一來苗族處於第二防線。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湖南的邵陽、常德、婁底沒有大規模苗族定居的原因。因為被隔著,過不去。古代人走出非洲或者走出中亞(中亞起源說)都是沿海岸線、湖畔,河流遷移的,人類不夠強勢的時候都是這樣遷移,有 足夠的水資源和魚類食物。假如苗族是從黃河下游遷入到湘西和貴州的,那麼他們如何沿著河流遷移呢?沒有河流從黃河中下游去湘西的。而從黃河上游遷入湘西反而很符合沿河流遷移的規律。而且長江中下游江面很寬,別說在上古時期,就算是東漢時期,都難以過江,況且大規模民族遷移,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苗族從湖北江西過長江,沿洞庭湖沿沅江、資水、湘江而上,那麼在常德、沅陵、永州、邵陽、衡陽一定會有大規模苗族定居,但是沒有。反觀長江上游四川、雲南、貴州、重慶境內的長江,江面寬度不是很寬,大規模民族遷移渡江並不是難事。


蚩尤本身是炎帝一族,炎帝神農氏上承太昊伏羲氏,而黃帝軒轅所出的有熊氏本來就是伏羲本部。(有熊的熊字,也就是楚國王族的熊姓,在秦同文前,還不是狗熊的熊,而是「大酓伏羲」的酓,酓字,是人王之意,黃帝所在一族有酓氏的氏族之得名,就是因為出了大酓伏羲,所以氏族得稱有酓氏)
炎帝一族當時的確是最早開始農耕的氏族,擁有最先進的生產力。苗族應該的確是出自炎帝的一支。當然,炎帝的大部分後裔肯定是留在了中原,包括後來共工后土等等都是炎帝一脈。
個人觀點是苗族、畲族、彝族等等現在的少數民族,本來和中原各氏族一樣,曾經一起長期存在於中華的大地上。只是中原各族,最後較早的扭合成同一個文化——華夏,而南方包括北方草原,就像桃花源里的百姓,「與世隔絕」,逐漸與華夏本部日趨不同,而演化成別於漢族的少數民族。


神不歆非類 民不祀非族,八成是能扯上點關係的


千真萬確!苗族認為蚩尤是自己祖先。我在一個苗族鄉工作過,我們鄉有全國唯一一個鄉級苗族博物館,我也學了不少知識。


推薦閱讀:

詢問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很失禮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少數民族 | 中國神話 | 苗族GhaobXon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