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為什麼會喜歡武俠小說?

題主女生,由於環境的關係,身邊沒有讀武俠小說的女生,大部分女生都是看小言,看到眾多知乎女生都讀武俠,所以感到好奇,讀武俠的初衷是什麼,大家的閱讀體驗是怎樣的,與讀言情有什麼不同?


因為我也想要,

白衣勝雪,馬踏桃花,快意恩仇。
尋一處山水,遇幾件奇聞,覓幾人好友知己,尋我的蓋世英雄。
如有失意,總能一醉自救;如有離愁,也能一笑方休。覓不得英雄,也總能得幾個故事。


故事總會結束,總要回歸冗長雜亂平凡一點都不夠痛快的人生。
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做夢,每代人都需要自己的精神鴉片。


首頁居然出現了這麼詭異的問題……那我也不請自來詭異地回答一下好了。先上圖本人珍藏的金庸世紀新修版全集和梁羽生小說全集祭樓,分別購於09年初二暑假和13年高三寒假。

簡單介紹一下鄙人背景:性別女,95後,金陵人氏祖籍溫州,本科在讀,學藝不精,涉獵廣泛。嗯,不過這些好像跟我喜歡看武俠小說不構成任何充要條件。什麼樣的女生喜歡看武俠小說?什麼樣的女生都可能喜歡武俠小說,性格、背景甚至愛好相似的兩個人,對某樣特定事物的取捨也可能大相徑庭。倘若一定要提煉出喜歡看武俠小說的女生的共性,還是需要靠譜的樣本進行分析吧,沒有數據沒有事實就進行籠統概括代表群眾未免草率。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本著不想武斷評判他人的態度,我也只能從私人角度回答一下,為什麼我一個女生會喜歡武俠小說,也算是分享一下讀了十年武俠小說的經歷。題主若是不嫌棄,大可從本文不憚以最壞地惡意來揣測一下我作為一名女性武俠小說狂熱愛好者大概是個「什麼樣的女生」。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在發小家接觸了人生中第一部武俠小說《神鵰俠侶》,那時候她父親剛購入了一套花城出版社的新修金庸全集。我發小用現在的話說是個很文藝的人,儘管我認為文藝這個流俗的辭彙太顯輕佻,實在難以形容她對我國古典文學熱愛的萬一。比如她很喜歡紅樓夢,年方十一就通讀了脂批本前八十回,把葬花吟唐多令倒背如流,信口捻來就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甚至煞有見地地批駁當年風靡大江南北的劉心武講紅樓。有這樣一個史湘雲般率真可愛的朋友,著實對我影響匪淺。發小和我住一個小區,她父親是我爸本科同學,兩家母親又均任教大學也很談得來,便經常串門,常來常往借書也便利。對於當初談課外書必提國外名著的我們來說,發小父親這一套金庸全集無異於一道清流。比起翻譯過後對於尚未小學畢業的孩子來說佶屈聱牙甚至索然無味的《悲慘世界》《堂吉柯德》《浮士德》等書目,金庸小說的通俗直白不失優美、快意恩仇浪跡江湖簡直開啟了新世界大門。基本上,我就是被發小帶入武俠坑的,從此無怨無悔一發不可收拾,儘管後來這第一本《神鵰俠侶》榮登了我最不喜歡的武俠小說榜首。

大概就像對的年紀遇到了對的事,初中三年除了通讀過三次紅樓夢,大部分看書時間就都獻給金庸小說了。其實早先我看金庸看得很是辛苦,一來那時身邊完全沒有人好這口,二來資源不豐富,直接來源就只有我發小了。可惜剛上初中那會家長都認為這類書是如同電腦遊戲一樣會上癮會影響學習的消遣,須要嚴格把關,只許我們淺嘗輒止。我到現在都記得發小跟我抱怨,她父親說她必須把《約翰·克利斯朵夫》讀完了才許她讀《笑傲江湖》。那時金庸小說她只余了這一部未看了,每日可謂望眼欲穿。當初發小與我定下的默契是,她讀完一部再給我讀,她尚未讀我自是不可求了,所以在等待《笑傲江湖》的漫長歲月里(只是我們感覺等了很久),我把手頭的《天龍八部》翻來覆去看了有十遍,連釋名和後記都百般琢磨。誠然這也是我最愛的一部武俠小說了,便是後來又看了《笑傲江湖》,我還是稍微偏愛《天龍八部》一點點。那時候課業還算緊,我見縫插針地讀金庸又怕被我媽發現一直不在房間里做正經事,可謂鬥智斗勇百般思量。就像玩仙劍的時候也是,大半時間都關著音效豎起耳朵聽腳步聲,以便隨時存檔關機從書房溜回自己房間== 第一次讀《天龍八部》的時候感覺故事太引人入勝了根本停不下來,大半夜還在打著手電筒在床上廢寢忘食地看,每天滿腦子都是逍遙派和縹緲峰靈鷲宮,見到發小了就要跟她論戰虛竹和段譽到底誰的武功更高(蕭大俠我們不是有意無視你的…)。結果某次深夜讀《雪山飛狐》的時候一時疏忽忘了關卧室大燈,被突襲的父母逮個正著,不僅連手頭的這本被收了,還順帶搜出了枕頭底下的兩本《書劍恩仇錄》和分散在三個床頭櫃里的《倚天屠龍記》,簡直有種被滿門抄斬的即視感……總之被勒令防止視力進一步下降不許再這樣了。不過如今想來那時候愛書愛得真是純粹,隨著年紀漸長再也找不回當年那股熱血沸騰的勁了。

不知道是不是時間流逝也會帶著心一起變硬,我覺得初中那會還是很容易被感動到的。那時候還讀張愛玲,《半生緣》里曼楨一句我們回不去了也得喟嘆上好幾天緩不過來,其實現在再看張愛玲的書還挺矯情,文藝女青標配啊。《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更是讀得一唱三嘆餘音繞梁啊。這種感情還連帶著波及到高中,初中畢業那會第一次讀了《圍城》,不知為何方鴻漸與唐曉芙分手那段愣是把我看哭了。其實我自問是個淚點很高的人,這麼多年文學影視除此之外就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笑傲江湖》里傷逝一章小師妹和師娘慘死,還有就是電影《情書》最後一幕女藤井樹翻過《追憶似水年華》的書卡,背面是男樹畫她的素描。通常大家表示感動涕零的作品我最多也就有所動容罷了。扯了這麼多無關緊要的,略加總結就是,我碰巧在一個拯救世界中二病爆發的年紀碰到了可以滿足我所有幻想的書。金庸的書都是反覆推敲修訂過的,構築的武俠世界趨近完備,在那個少不更事的年紀一旦碰了就很容易掉進去。

我說自己初中的青春大都奉獻給金庸小說了,很大程度還因為刨卻蹭完了發小家的世紀新修版金庸全集之後,我還絞盡腦汁搜刮來了最受推崇的三聯舊版以及最早的報紙連載版,全部通讀了至少一遍。碰到很喜歡的部分,還要細細比對每個版本的差別。所以金庸小說三個版本的全集我都拜讀過。其實不少作品的改動還是很大的,身為一名黃蓉骨灰級腦殘粉容我在此吐槽一下如果許多人知道了最早楊過親媽不是穆念慈而是秦南琴,神鵰里黃蓉對楊過的態度就好理解多了。金庸後來把秦穆二人合二為一,卻忽略了後續作品中淪為配角的蓉兒的打磨。當然我拒絕承認我是想以此洗白黃蓉,因為在我看來黃蓉哪怕在三聯在新修神鵰里的表現也毫無黑點。此類問題還存在於《碧血劍》,連載版阿九公主就是個打醬油的,舊版里袁承志也壓根對她沒意思,何鐵手愛上了女扮男裝的溫青青而不是袁承志。世紀新修版阿九公主戲份的空前拔高帶來的卻是與《鹿鼎記》之間的裂痕——小寶得有個兇惡的九難師父啊那麼新修袁對阿九的承諾只好當耍流氓了。當然因此而責難大好青年無辜的袁公子實在是冤枉了人家,金庸見不得他從一而終,愣是給改得有點人格分裂了。

初中那會還有件每日打卡的事情就是刷貼吧,那會年輕氣盛總愛去金吧與人爭論,從靖蓉迷和楊龍迷的撕逼到天龍和三部曲武學成就哪個更高簡直吵得昏天黑地,各種引經據典斷章取義為了捍衛立場無所不用其極。像什麼周趙之爭、青九之爭啦都太小家氣了,彼時都是圈地自萌的。有時候也會附庸風雅地寫一些現在看來徒有辭藻堆砌實際拾人牙慧的文評、給人氣高的主角作兩句打油詩填填詞什麼的,這些大概都是由於在金庸小說里熟讀了幾句引用的詩詞就免不了洋洋自得。除此之外金庸小說的衍生劇我也是看了一部又一部,練就了一身無往不利的扒資源超能力——當然這些在那會都是以看PPT複習課業為由騙我媽獲取電腦控制權的。混跡貼吧的日子裡主流說法都是TVB賽高張紀中瞎搞,身為一名95後我其實最早接觸的金庸劇都是01央視笑傲和03天龍03射鵰06射鵰這種,所以我雖然心裡默默覺得張紀中拍得都蠻好啊,TVB這布景忒也小家氣了,而且像TVB碧血劍這種比起張紀中版改得都是什麼鬼……當然這些話我也是不敢用大號公然在貼吧這樣說的。後來很久不上貼吧了,雷劇一部接一部,張紀中的劇給我感覺大有鹹魚翻身之勢,也許因為網路話語權也逐漸轉到看著張氏金庸劇長大的一代人手上了吧。

現下回憶起來驀然發現,大家青春萌動的日子裡我都在武俠小說的結界里隔離著。我初中的同桌是我最好的朋友,她也是我見過的讀書最廣的同齡人,上課除了看自己書就是睡覺。不知是誰影響誰,我也基本是這麼過來的,除了再加一條打遊戲機被老班逮到兩次差點被抄沒收……那個年頭雖然不鼓勵早戀,但班裡頭暗流洶湧的事情多如牛毛,像我這種挖地三尺連緋聞都沒有分毫的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奇葩了。對此我爸媽其實非常不滿,這點倒是和一般對小孩早戀嚴防死守的家長迥然不同。其實初中大部分都是男女一對同桌,我這個同桌還是剛上初一沒多久時向老班求來的,因為純粹覺得一開始兩個男生同桌很煩人。現下回憶起來大概是我太嬌氣太Virgo,一點小事觸犯到也會難以忍受,更從未想過跳出Comfort zone。不會跟異性打交道就索性把路都堵死,拽著妹子過起了上課看書睡覺早晨在教室抄作業的小日子,怎麼舒服怎麼來。我也不關心旁人看什麼書,但還是安利了另一個死黨金庸小說並成功把這枚品學兼優才貌雙全的妹子拉近金庸小說大坑裡了,不知是不是好事,但她一直很喜歡,還說對遣詞造句的功力很有益處,我也就很欣慰啦。

那段時間也零零碎碎接觸過古龍。初一的時候和我那博覽群書的同桌去書城掃貨,談起武俠小說,她說她金古都略有涉獵,更愛古龍一些。於是順理成章地我就在中山北路上龐雜的書城裡一家小店找到了零零散散一些古龍小說(我也不知道為啥感覺那會武俠小說難找的很),當下買了本《三少爺的劍》。回去一翻開沒看幾頁就面紅耳赤有點懵逼了……其實這尺度恐怕還不及村上《挪威的森林》,然而一直被金庸正統的風格洗腦已經奠定了我對武俠小說的定位和看法,古龍小說由於疑似騙稿費的排版以及略顯大膽地描寫令我當即把其打入不登大雅之堂的媚俗網文之流(此處如有古迷看到求輕拍!)。當然自己偷偷買的書跪著也要看完(本來買課外書都不走我自己零花錢私賬的,這本瞞著家裡花私房錢買的),還是忍著不適感讀完了人生第一部古龍,印象說實話不是很好。之後又斷斷續續看了《武林外史》《絕代雙驕》《浣花洗劍錄》《風雲第一刀》等,觸動實在不及金書遠矣。我很喜歡歷史,有縱橫捭闔之氣才讀得酣暢淋漓,所以更傾向金庸的厚重感和大氣的世界觀。古龍的書在我看來格局不夠廣,動不動就要抒發人生感概,雖然不是教科書式的說教,但字裡行間那種過分放蕩不羈的氣息在我這種內心其實十分傳統的人看來簡直大逆不道歪理一堆。總覺得他筆下的主角們經常活在自我糾結里然後來啊互相傷害啊……所謂的瀟洒如風那都是假象。像《蕭十一郎》就是個典型,雖然可能因為是劇本改的小說有先天不足。古迷的一貫論調就是什麼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成熟的人會更喜歡古龍啦古比金更有深度云云,其實我感覺只是金庸已經把新派武俠的老路子寫絕了,古龍只能另闢蹊徑,但他選擇走的這個路子就註定了哪怕登到了頂,也不得不屈居金庸武俠之下。就好比你即使把彈指神通練到出神入化,也不能跟六脈神劍相提並論啊(一下子也想不到更合適的玩笑話了,就是這麼個意思~)。我總是更喜歡那種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的大氣之作,深度一物,不過是讀者自己能體會多少的問題。金書眾生萬象,哪裡不是道?至於文筆方面,身為金迷更加笑而不語,我們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較好。古龍的書我只喜歡《大人物》和《歡樂英雄》,我覺得這算是走出他風格的成熟作品。楚留香和陸小鳳系列的情節都很對胃口,只不過金庸這種講故事講到極致的珠玉在前,我個人也不太感冒這類伏筆埋得太多呼應吃力的套路。古龍看得實在少,也淺,可能是和他的書沒有緣分吧。但我也不認為就沒有資格評判了,世上書籍千千萬,便是武俠這麼窄的範圍,也有還珠、白羽、黃易、溫瑞安、卧龍生等諸多可讀名家,何必又在本來就是放鬆消遣的事情上逼迫自己呢?

到了高中的時候,看的書種類廣了許多,恰巧學校圖書館裡有不少梁羽生的作品,我便順理成章開始了系統刷全集的歷程。其實初三的時候就買了本大名鼎鼎的《七劍下天山》,只是斷斷續續地沒讀完,到了高一才看完。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和古龍小說都不是很喜歡,這第一部梁羽生小說卻喜歡得很。天山神芒凌未風一直是我最鍾愛的梁書男主,即使後來看了《萍蹤俠影錄》,我也未曾喜歡張丹楓更多一些。儘管之前已刷了無數遍金庸,初識梁羽生還是眼前一亮。我這人比較膚淺,喜歡從文筆風格來挑剔書,梁羽生的文筆是公認的古雅優美,和金庸算是走一個大路數的,不過梁的文風會更細膩、更流暢、更書卷氣一點。大概是金庸的反覆修訂在字裡行間有了雕琢的痕迹,總的來說梁書文筆顯得更為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清新自然一些。梁書的詩詞使用率更遠高於金庸,這與作家自身的喜好和修養恐也相關。說來家父便偏愛梁羽生多過金庸,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顯得比我逼格,總要睥睨一眼高冷地丟一句「梁羽生曲高和寡」。

然而這時候時候身邊人看書品味都走高逼格清奇路線,從文學(大概還是索爾仁尼琴那種)向思辨性更強更難理解的哲學方向發展了。像我這種還跑去圖書館借《白髮魔女傳》《俠骨丹心》之儔的……我都不好意思說== 當時在學校語文組的作業高壓下痛苦地啃完《百年孤獨》,摸著良心說我真覺得不如《天龍八部》好看,當然這話憋了三年我也沒敢說,現在在這裡說出來了我也惶恐萬分……高二的時候語文課上詩詞選讀,老師也讓我們填過詞,根據我浸淫武俠小說世界多年的屬性於是我的一首打油詞變成了這樣:

嗯,剩下幾闋畫風也這麼鬼畜,真是中二病爆棚的日子啊……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有哪幾類女生一定比較丑呢,我記得前三甲就有一條:看武俠小說的女生。當時覺得自己真是躺槍,不過本人堅信自己是處於看武俠小說的女生這一群體顏值的平均水平以下的。說來當年混跡於金庸小說類貼吧的時候,認識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姐姐們,萍水相逢後來也淡忘了,如今憶起那段真心交流自己喜歡的書、喜歡的人物的日子,真是很溫暖啊~我想這許多喜歡武俠小說的女生,一定也像她們的文章一般,都是很美好的人吧。

最後,誰說看武俠小說的女生就不看小言了?這兩者完全不衝突啊。我中考之前借複習為由在家瘋狂地刷完七部《甄嬛傳》之時我也萬萬沒有想到在我高二的時候這貨被改成了紅遍大江南北的辮子戲啊== 當然《匆匆那年》被拍成電影的時候我也是很驚訝的。至今我還一直關注了匪我思存、米蘭Lady和八月長安的微博哪。看武俠小說的女生也是會有少女心的嘛~以及題主你告訴我張愛玲算不算小言?

手機碼字,嚴重偏題,借題發揮致意我與武俠小說的回憶。不多說了早睡早起明日課間還要接著刷《蜀山劍俠傳》。


因為我們都想仗劍江湖,無論男女。

有人說男生的夢想是功成名就,三妻四妾,所以有了傳說中的玄幻爽文;而女生的夢想是"你的男人功成名就,但全天下女子里他唯獨愛你一人",所以有了那麼多瑪麗蘇言情小說。但我覺得這條定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相信有許多女生和我一樣,在少年時代的幻想中,對成為英雄身旁的美女沒有興趣,而更想成為女英雄。

比起你儂我儂、甜蜜憂愁的兒女情懷,青春期的我更願意想像另一個刀光劍影,血色四濺的世界。那裡有各色奇妙武功令我目眩神迷,有各種生死情義令我熱血沸騰,也有陰暗的秘密、血腥的殺伐——比起千迴百轉的,屬於愛情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沒有那麼美,還可能複雜兇險得多。

但是帶勁兒啊。

讀小說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腦補。迷戀武俠的女孩,會腦補自己成為天下無敵的女俠,獨立山巔,衣袂飄飄。或者於風雲變色之際仍沉著淡定,指揮千軍萬馬。或者以一敵十,嫣然一笑,飛花摘葉傷人於無形之中……

雖然簡直中二到不忍直視,但是超級帶勁兒啊。

對我們而言,言情小說提供不了的代入感,言情小說安撫不了的渴望與追求,言情小說填補不了的,那個名為"自我"的巨大深淵……都可以在武俠世界裡,得到完美的解決。我們就是靠幻想中那離奇的燦爛的江湖,度過學生時代壓抑緊張、黯淡無奇的日子,一天又一天,直到我們長大。

說得矯情點兒,哪怕有朝一日,女俠會嫁為人婦……至少她曾經闖蕩過,所有的輸贏成敗,在柴米油鹽的歲月里,反而生出熠熠光輝,愈加刻骨銘心,不是嗎。


因為我花痴! 因為我花痴! 因為我花痴! 我花家七童不要太帥!!!
========= ======= =======
好吧,除了我《皮皮魯和魯西西》《大灰狼洛克》《淘氣包馬小跳》這些兒童讀物之外,我第一本接觸的「成人讀物」就是五年級班上傳看的《那小子真帥》《龍日一,你死定了》。。。(別的記不起名字了)第一次看面紅心跳打開新世界大門什麼的!
然後,我就被我哥安利了《誅仙》,那時候覺得可好看了!我一直追到高一它才爛尾,童年的情懷呀情懷!
《誅仙》之後我打開了一扇叫做玄幻武俠的大門,為什麼有武俠,因為那時候以為玄幻就是武俠! 看了好多三流作品!!!三流到就是小學門口租書店18塊一本的,我那時候不到一周可以看完一本。。。
那時候就覺得,我去!好熱血沸騰啊!原來人還可以這麼6!(然後我還組織了小學班級的第一次群架。。真是年少輕狂。)

某天,在某地攤上,我拿起了一本書,那本書叫《護花鈴》。

講了一個青年小帥哥和美膩阿姨的愛情故事。

《護花鈴》,古龍早期作品,構思新奇,行文將就,驚呆了那時候的我。

原來書可以這麼寫。 然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古龍迷,讓媽媽給買了一堆書。

如果說誰對我的文字影響最大,不是蕭鼎、不是可愛淘、更不是郭小四。 大概就是古龍了吧。

但是後來越發覺得,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寫出來的文字,而是文字里透出來的許多觀點。

古龍告訴我,生活當肆意,當豁達,當開懷,當寬容,當飲酒放歌,當策馬江湖。

古龍告訴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就是萬梅山莊那一壇梅子酒,真正的朋友就是胡鐵花一邊咒罵著楚留香,一邊跟著他東奔西走。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個詞叫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我雖然羨慕那種縱馬江湖,快意恩仇的淋漓暢快。
但我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得到那樣一份可以交託後背的友誼,無需過多言語,便能心靈相通。

——但是,這不影響我也會看言情啊,言情小說不要太甜,只是有時候實在有些膩,但是對於甜而不膩的好文,我也是特別愛看的!喜歡看武俠的女生一般口味都比較雜,很多類型的書都愛看,怎麼可能覺得看武俠就有優越感!別人不說不務正業就燒高香了好嗎!

最後,花滿樓真帥!
花滿樓真帥!
花滿樓真帥!


因為喜歡精彩的故事啊。

我都忘了我開始看武俠的那個契機具體是什麼了,但繼續看下去的原因大概是「故事很好看」。

畢竟看小說這件事純是出於興趣,因為被吸引所以順著往下看,看完一個故事會想去找它的前世今生(很多作品都有聯繫嘛),看完一本書會想去看那個作者的其他作品,時間久了就在武俠這個範疇里越看越多。

我覺得很多事情是偶然的,如果當初我在那個年紀看了幾本精彩的小言,說不定也會一路看下去的……文學作品有高下之分,但是類別沒有。不過當我喜歡上某一個類別,並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閱讀和感受其中的精彩之後,大概對我再如此喜歡另一個類別的小說是會有點阻力的。

所以我也看很多其他類別的小說,也喜歡很多其他的作品和作者,只是對武俠這個領域有種近乎信仰的特殊感情。說起來近幾年看得武俠不多了,但這種感情還是很難改變啊。

以及,這年頭看武俠都能裝逼了嗎?真是感動啊……你們沒有被說過武俠這個東西不務正業不如看名著什麼的?

最後,我很感謝我忘記的那個契機。

對了,謝邀。


武俠和言情都是類型小說,讀類型小說就像去飯館吃飯一樣,進店前就大致能知道吃的是哪種菜。作為一個饕餮,天下名菜都不想放過

我的話,看武俠還是言情,說到底還是看的人咯,以及代入感強不強咯……
武俠的話,我喜歡看主角被整得慘兮兮的,看來看去,現在覺得王度廬寫的小說最慘,《寶劍金釵》里李慕白懦弱憂柔,讓人氣不打一處來,俞秀蓮為了一塊貞潔牌坊,活得委屈,纖娘也慘,直接掛了。
言情的話,自然是看虐得有多重了(俺是虐心派的,一般不喜輕鬆風格的言情),先虐再甜,皆大歡喜,悲劇結尾更好。
武俠和言情如果結合的好的話,那是更好,以前看過一本言情武俠,似乎是花顏寫的,女主名字起得非常好,叫葛布卿,情節也佳。凌玉的《傾城之戀》也不錯,女主走白道,男主走黑道,黑與白的交錯,光與影的輝映。
言情中的宮斗宅斗,我覺得天然滿足了人類淺薄的八卦心,在下是十分的受落……而且很多文筆構思俱佳,沒有理由拒絕


俺的第一本言情小說是岑凱倫的《彩虹公主》,到現在都記得情節,幾天之後看了古龍的《歡樂英雄》,從中所得到的快樂,不分軒輊
念書時也是言情、武俠、尋夢園、飛象、少女漫畫、青年漫畫輪著來,各有各的妙處

PS:
個人體驗,看武俠小說不如看布袋戲,看布袋戲刺激比金古梁溫深多了,那種聲色浸染,那種極致的投入,真想現在沒有工作一天廿四小時讓我去看戲
至於小言么,如果能讀到深愛的角色,那種刺激與沉浸也不是一般的小說電影能比得上的………………哪怕那書基調不高,寫得幼稚…、歸根結底看的還是人咯

再PS:
看了這個題目之後忍不住又回去搜小言看
小言真好看,看得忍俊不禁…………


我問過我們協會(大學裡的武俠文化研究協會)的一些女生:你們看武俠小說,比如金庸小說的時候,對其中的女主角會有代入感嗎?

她們的一致回答是:我們更想代入小說中的男主角,神功蓋世,行俠仗義,和自己的愛人琴瑟和諧。

想來這種英雄夢,不分男女的吧!


題主應該多慮了,喜歡看武俠的女生不僅只喜歡這一類書,還喜歡別的啊。

【身邊女生都喜歡小言,包括思想有深度的】
也可能是人家喜歡但是你不知道。

拿我發小舉例,大家都認為她是個文藝的姑娘,愛看言情小說什麼的,除了少數熟悉的人誰知道她是個武俠控呢。

拿許多認識的愛看書的女生舉例,多數是看過幾本武俠的。

因為生活中很少會談論武俠小說,所以不會發生辯論也不會被說裝逼。我想應該也不會有多少看武俠的姑娘在生活中處處顯擺自己很懂武俠吧。

至於心路歷程,和看其他書差不多,這本書每看一次都有所收穫,有新的心得,那就多看幾次唄。


和男人喜歡武俠的原因一樣


作為一個女生啊,就從自己來說吧。
首先,喜歡讀書。
其次,小時候喜歡武俠是被裡面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迷住了,小孩兒嘛喜歡幻想,總想著要是自己也會武功就能闖蕩江湖了……然而後來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_←江湖太複雜……我等還是隱居為妙……
然後,長大了再讀武俠,就比如說金庸的武俠,發現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能夠形容的,金庸武俠水真的很深……每讀一遍就有新的領悟。就說《天龍八部》,剛開始只覺得段譽是個二愣子,虛竹是個長的丑還無緣無故有奇緣的傢伙,蕭峰是個只知道一身正氣苦大仇深的肌肉男,阿紫是典型的得不到就毀掉的心理畸形,阿朱是個有話非不直說非要送死的傻蛋,王語嫣除了有個漂亮臉蛋會背點兒書之外眼瞎得一比……反正個個都是傻蛋……
後來再讀《天龍八部》,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葉二娘死的時候潸然淚下。她是無惡不作葉二娘,其實也沒做過啥壞事,何況一身已經被無可奈何的因緣折磨得苦哈哈了二十年。 同樣心痛的還有南海鱷神,他根本連惡都算不上,簡直是個心地善良的老小孩兒,他死的時候我真的特別心痛,心都冷了,只是覺得他不該死不可以死不能死……還有好多人,他們無緣無故地死了,明明都是不該死的人……心痛。然而到最後終於明白「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人人心裡都有說不得的苦,說不出來苦就會在心裡變質、發酵,他們會想辦法解脫痛苦對自己的控制,會會做一些瘋狂無理的事情,會心理畸形,會害人害己……並不是說惡事都可原諒,而是說每件事都有因果。讀完書,為他們所受的苦嘆息流淚,也會由此推及世間眾人皆苦,有時候想到眾人皆苦,自己也有說不得的苦,可能之前別人做過的一些有意無意傷害你的事情,就會釋懷很多,對世事多一分溫柔吧。
然後,也可能是最後吧,我真的覺得金庸寫盡了人性。武俠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每種人除去身懷武功,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人。他們不論是善是惡是正是邪,都是人性的真實體現。所以很多時候看武俠,就像換了一種方式在觀察這個世界,想要從中了解這個世界更多一點。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跑沒跑題(?? . ??)還想說,武俠小說是文化的另一種展示,還說《天龍八部》吧,裡面的佛家文化(以少林寺為代表)、道家文化(以逍遙派為代表)、儒家文化(以蕭峰為代表),少數民族文化(擺夷族、遼族、苗族等等)各種文化均有體現,交錯其中,真心覺得是文化大展示……尤其是儒釋道三家文化,幾千年來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根深蒂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侵淫其中,不知不覺認同一些共有價值觀。金庸能把這些都在繁複的小說框架、故事、人物關係里表現出來,只能說兩個字:佩服!讀了之後對文化、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可能更深一層吧,我很喜歡研究文化(?&>ωω


私以為,看什麼書,和性別並沒有什麼關係,很有可能,你想看書的時候,手頭恰好有一本武俠小說,就看了而已。亦或者,看了電視劇電影,覺得很好奇,買來看看,就是醬紫。

目前金庸的所有小說都看了很多遍,沒事就拿起來翻翻;古龍的小說也全部看過,包括那部不太算武俠的現代小說,經典的幾部也看了幾遍;梁羽生的小說只看過白髮魔女、雲海玉弓緣和萍蹤俠影,都是先看電視劇後看小說;中學語文課有選取王度廬的卧虎藏龍的一部分,覺得挺好看,也好奇玉嬌龍和羅小虎後來怎樣了,就看了全書和後傳鐵騎銀瓶;還看了號稱新武俠的滄月的所有小說,沈瓔瓔、小椴、步非煙的一部分,蕭鼎的誅仙等。沒覺作為愛看武俠小說的女生和別的女孩有什麼明顯的氣質以及三觀的不同。平時和同學朋友很少有聊到武俠小說,在網上大多數時候也是看別人說(比如大臉師太曾經的熱帖就超棒),貌似到目前為止沒因為武俠小說的問題和別人爭論過,所以應該不會讓人覺得裝X吧。


PS:關於看包括武俠小說在內的書籍/影視/書畫等和別人爭辯,就目前混論壇的經驗可知,沒必要。其一是因為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意見不同很正常,沒必要讓所有人都同自己意見一致;其二是因為大多數人討論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個預設立場,並且很多人都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好的,討論的時候只是在找認同而不是讓你辯論過他、改變他的看法,實際上你爭的面紅耳赤也很難改變他的想法。所以,不妨就如王二示範的那樣:姑妄聽之。


郭芙蓉為什麼要闖蕩江湖?又為什麼留在同福客棧?

我們追熱血沸騰的夢,卻又因肉骨頭而駐足。


聞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極盡妍態,不勝心嚮往之。今夜子正,當踏月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

這就是我愛武俠的原因。


我很喜歡讀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的作品。高一的第一個寒假,偶然從學校的圖書館找到一本沒有封皮、污穢不堪的《笑傲江湖》第四冊,從此便入了江湖,一發不可收拾。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我萎靡困頓的時候,和我提「金庸」或者「武俠」之類的辭彙,我就會立刻兩眼放光、迴光返照。現在,我的書架第二層上整齊的排列著36本《金庸作品集》,雖然幾乎每個情節都爛熟於胸,但我還是會經常的拿出來讀一讀——故事就是那麼幾個,但每次都有新的想法和收穫。


當香香公主指著長城上的落日高聲哭道「大哥大哥太陽下山了」;當袁承志聽到皇太極說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當程靈素默默點燃了最後一隻七星海棠;當楊過將藏在心中二十年未說的話告訴了郭靖;當少年張無忌在坐忘峰上飄然遠去;當蕭峰在南京城外說著千秋萬代四海列國;當韋小寶看到康熙送來的6幅「救駕圖」……這麼多年讀金庸,仍然會會心一笑、心潮澎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再後來,我又讀了很多武俠小說的研究書籍,聽了不少的講座和課程,印象最深的是嚴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說論稿》——真是受益匪淺。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我也在不停地想,為什麼武俠小說對我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難道僅僅是因為人物鮮活、情節曲折?在我眼裡,它絕不等同於普通的文學。

武俠小說,梁羽生的觀點是可以無武,不能無俠。對於「俠」的定義,最早來自於韓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在文學上的傳承,最早應是出於《史記》中的《遊俠列傳》和《刺客列傳》。司馬遷揭示了俠文化存在的原因——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在歷史的洪流中,尤其是中國數千年來戰亂紛爭的時代,人必須要與命運奮力抗爭。然而,浩瀚宏大的歷史畫卷中,人只能在很小的範圍內把握命運,更多的時候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歷朝歷代的政權更迭中,惟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使是歌舞昇平的現在,依然會存在雞鳴狗盜、營私舞弊、貪污腐敗。人在命運之下是渺小的、受鉗制的,這就需要「替天行道、為民請命」——俠的出現。


我從來都不否認多數武俠小說中對於俠形象的塑造及理解上的局限性。輕法治、注重快意恩仇,不免有些許暴力色彩,這也是武俠文學最終難登大雅之堂的原因。但是這一切都止於金庸,作為新派武俠的真命天子、一代宗師,他將俠的定義拔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但又不僅僅於此,在塑造了郭靖的形象之後,緊接著又塑造了與之截然相反的楊過——向楊過這樣追求自我與個性,性格中有著明顯缺陷的人,也可以成為一代大俠。


即使在當今社會,俠依然有著社會意義。金庸在擔任CCTV「感動中國」評委時曾說過,只要敢於維護公理、維護大多數人利益,面對不公挺身而出,便可稱之為俠。


當然,這只是從一個很片面的角度解讀金庸作品,如果從人性、文學、歷史觀的角度來挖掘,會有更深刻的內容。優秀的武俠小說對於作者來說有十分苛刻的要求,歷史文學素養必不可少,人生閱歷固然重要,更要有開闊的胸襟以及對人生得失的超脫和淡然——這也是為何武俠文學鮮有女性名家的原因。除此之外,武俠與其時代背景也有關係,新派武俠的集大成作誕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而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是不會再有優秀的武俠作品問世的。


現在我來回答開篇的問題:為什麼我喜歡武俠小說。


在我的青少年時期,我十分的幸運的讀了金庸的作品。在它給我帶來了無盡歡樂、溫暖與感動的同時,更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告訴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敢於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大事不虧不亂,小事重情重義,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當然,武俠小說是成人童話。我喜歡武俠小說的另一原因便是深知它永遠不可能實現,那個江湖世界只是一個美好的夢。合上書本,依然要在現實世界委瑣的活著——因為這世界有太多的艱辛和無奈。


快意恩仇,縱馬江湖,喜歡的就是那樣一個瀟洒明麗的世界啊,這個愛好沒必要區分男女的吧╮(╯_╰)╭。

以上是回答。以下是無關答案的碎碎念。
=====================
喜歡武俠的女生可能不算太多,但也沒有少到多稀奇的地步。
只不過,願不願意和別人說,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可能也是喜歡武俠的女生感覺上非常少的緣故。

以前我是很愛和人說我喜歡武俠的。事實上,除了武俠小說,我還喜歡推理懸疑題材,喜歡刑偵題材,看名著喜歡水滸,小時候玩紅警玩CS,現在打桌游喜歡三國殺……
喜歡這些,對我來說就像我喜歡三蘇的詩文,喜歡四季分明的溫帶城市,喜歡甜口和辣口的菜一樣,只是眾多愛好中很普通的一個罷了。

但每次當我想如同討論其它興趣一樣說我喜歡武俠小說,企圖尋找同好的時候,總是被人說:咦?你居然喜歡這些男孩子喜歡的東西啊?
……………………
喏,就是這樣。所以現在已經懶得再和別人說我喜歡武俠了。除了自己的圈子,在不熟的人眼裡,我大概也是一個不愛看武俠的「正常」女生吧。


因為看武俠小說的女生也會看言情小說,只是喜歡看武俠小說的女生也許沒那麼喜歡言情小說。
但是為了照顧喜歡看言情小說的女生的面子,不會在她們談及言情小說的時候說自己不喜歡而強調武俠小說。
但是由於基本都看過言情小說, 所以會顯得似乎只聊言情。
畢竟和只看過言情小說的女生怎麼去聊武俠?對方可能最多看過改變版的電視劇而已,沒什麼可說的,還不如順著對方說說其他的。

以上的話,似乎有點繞,但是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別人不說,不代表不看。
而且喜歡看的人也許比例不是特別高,但是中國女性那麼多,總人數還是很多的。
此外,物以類聚,如果你不喜歡看武俠,可能你會深交的人也就看武俠比較少。
但是取樣的不完整性不能說明什麼。
就好像回答這個問題裡面的絕大部分女性都看武俠一樣。


我不愛看小言,對言情類作品唯二能接受的是亦舒和梁鳳儀,但我超愛武俠,無論是還珠樓主的傳統武俠巨著《蜀山劍俠傳》,還是金庸古龍的新派武俠,或是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這種「後現代武俠」,我都來者不拒,看得津津有味。人需要有某種愛好,可以讓你暫時逃離現世的生活,進入到一個自由自在的世界中去,讀武俠就是這樣的愛好之一。

對於不太熟的人,不跟人硬聊別人不感興趣的東西在我的認知中是基本的社交禮儀,而且讀書基本是很私人的事,所以別人只要不表現出對武俠的興趣,我都不會主動提武俠小說,也就沒什麼衝突。
至於武俠同好們的生活,網路上很多專門的武俠論壇,很容易找到討論對象,現實生活中我本科宿舍的幾位舍友全是武俠迷,我們卧談會的主題經常是武俠小說,誰當老公最好,哪個俠女美貌第一,什麼情節最蕩氣迴腸……後來乾脆用我們都十分喜歡的《倚天屠龍記》的設置給我們宿舍起名「光明頂」,大家各自認領角色COS,寢室里都「教主」來「左使」去的,十分有趣,大家感情也因此加深了。

另,讀武俠小說這麼大眾化的娛樂方式居然也會被說是裝X???現在年輕人都反智到什麼程度了?!是不是只要看字多一點的書都會被罵這個啊,恐懼Ing。。。


多奇怪的問題!女生為什麼不能喜歡武俠小說?就像我問你「男生為什麼愛吃麻辣燙」一樣。


言情太膩歪。
小學看的金庸,在那之前除了學生名著之外看的最多的是楊家將,說岳之類的。一直都不怎麼看言情的。高中也拜讀過言情中比較有名的一部分,看那個比較省腦(也可能是因為我看言情不太投入)。


因為想知道有一幫肝膽相照的兄弟是怎樣的體驗
想知道跟仇家大打一場然後一笑泯恩仇是什麼樣的體驗
想知道把刀一橫,大吼一聲」速速划下道兒來「然後開打是怎樣的體驗


推薦閱讀:

為什麼再也沒有金庸古龍一樣的武俠小說作者和作品出現?
除了金庸古龍這樣成名大家的作品,有沒有哪些武俠小說,是值得一讀,甚至反覆讀的呢?
《新邊城浪子》你更喜歡誰?
白玉老虎好在哪裡?

TAG:閱讀 | 女生 | 武俠 | 古龍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