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忽必烈當初攻下了日本,是否會像對待歐洲一樣一路屠城過去?
如題,如果當初沒發生颱風,成功攻入了日本,以當時日本軍隊的戰鬥力能否抵抗的住元朝軍隊?而元朝是否會繼續屠城?
可能會扶持個親元的日本諸侯後就撤走了。
忽必烈時期蒙古人的擴張已至極限,征服緬甸諸國就是打服了就走了,連離得好近的高麗都懶得吞併了。入侵越南和爪哇還都失敗了。
更何況此後蒙古人內訌的很嗨,金帳汗國、伊爾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互相打的不亦樂乎。窩闊台汗國更是卯足了勁想推翻忽必烈……
忽必烈對待日本還是很有耐心的,但也正因為這種耐心,而極有可能導致屠城。忽必烈5次遣使,未果,最後連派去的副部級禮部侍郎杜世忠也被斬殺了,想必這種耐心導致屠城的可能性極高。因為屠城不是帝王的心性,而是整個民族的心性,即使忽必烈仁厚寬宏,也按捺不住部將嗜殺成性舊疾複發的屠夫欲。
後世對忽必烈普遍的評價是度量弘廣,所以忽必烈有多次遣使的耐心,之前的國書頂多以武力相威脅,意在使日本臣服朝貢,承認元朝威嚴。大蒙古國皇帝奉書日本國王。朕惟自古小國之君,境土相接,尚務講信修睦。況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區夏,遐方異域畏威懷德者,不可悉數。朕即位之初,以高麗無辜之民久瘁鋒鏑,即令罷兵還其疆域,反其旄倪。高麗君臣感戴來朝,義雖君臣,歡若父子。計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麗,朕之東藩也。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亦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國知之未審,故特遣使持書,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且聖人以四海爲家,不相通好,豈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圖之。
蓋聞王者無外,高麗與朕既爲一家,王國實爲鄰境,故嘗馳信使修好,爲疆埸之吏抑而弗通。所獲二人,敕有司慰撫,俾齎牒以還,遂復寂無所聞。繼欲通問,屬高麗權臣林衍構亂,坐是弗果。豈王亦因此輟不遣使,或已遣而中路梗塞,皆不可知。不然,日本素號知禮之國,王之君臣寧肯漫爲弗思之事乎。近已滅林衍,復舊王位,安集其民,特命少中大夫祕書監趙良弼充國信使,持書以往。如即發使與之偕來,親仁善鄰,國之美事。其或猶豫以至用兵,夫誰所樂爲也,王其審圖之。
在第一次遠征日本失敗之後,忽必烈又遣使到日本,但日本斬殺了使者禮部侍郎杜世忠等人,朝野為之振動,於是忽必烈次年派10萬遠征軍開往日本,出征之前:
帝敕曰:「始因彼國使來,故朝廷亦遣使往,彼遂留我使不還,故使卿輩爲此行。朕聞漢人言,取人家國,欲得百姓土地,若盡殺百姓,徒得地何用。又有一事,朕實憂之,恐卿輩不和耳。假若彼國人至,與卿輩有所議,當同心協謀,如出一口答之。」
這段話不是國書的內容,不是對倭奴王說的,而是對辭行的將領說的。潛台詞是:
諸位愛卿此次遠征日本的目的是解救朝廷的使者,而不是去屠城,你就是把日本屠個乾淨也沒用,沒有人,光有土地有啥子用。我們如今是在漢人的土地,理當秉持儒家的仁愛之心,百姓不可屠。
相比而言,忽必烈立漢之後以儒家之道治國,但是部將的殺戮之心仍在。聽聞杜世忠被殺,忻都和洪茶丘可是主動請纓的,忽必烈讓兩人暫緩,找來范文虎共商征日事宜。忽必烈是分而制之,和而攻之的高手,擅長權謀之術,他知道這三人向來不和,在一起可以相互制約,但忽必烈也提醒這三人,對外口徑需保持一致。倘若元軍真佔領了日本,依日本人的執拗性格,那最初被攻克的城市,被屠的可能性極高。
還是那句話,屠殺是整個民族的心性,就像二戰深受軍國主義教育的日本民族,這種人性最深處的集體潛意識是個人很難喚醒的。勒龐除了《烏合之眾》,還有許多書,比如《戰爭心理學》,對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屠殺心理有深刻的洞見,值得一讀。
廢話一句:元朝10萬大軍戰敗之後,只有3人逃回去。其餘的人不是被殺就是被奴。
(日本人)盡殺蒙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爲唐人,不殺而奴之。
參考資料:《元史卷二百八十·列傳第九十五·日本》
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參照對馬島,壹岐島。照日本武士那個拚命法,估計就沒今天的Japanese了。
(1)剛開始日本人還不能適應元軍的十字弓等戰術,應該趁他們還沒有完全適應之前來個措手不及,打個打敗。
(2)忽必烈受了八思巴的影響屠城便少了,要不然你也不是漢人了。也就潭州和邕州這兩塊地方把蒙古將領惹毛了下達屠城令的。
推薦閱讀:
※為何鐵木真前後大約百年間蒙古一族忽然間異常兇猛,攻擊力數倍增,後又很快沉寂消失於時空中?
※現今蒙古國的官方(包括教科書)、人民是如何看待和定位清朝這段歷史的?
※蒙古當年西征為什麼沒有打到羅姆蘇丹國和拜占庭帝國?
※成吉思汗統一前,蒙古各部的親緣關係?
※為什麼中國會在北亞的爭奪中輸給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