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本書出版是怎樣一種體驗?

出版書籍的過程是怎樣一種體驗?書籍出版成功後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會不會有一種成就感?周圍的人會怎樣看你以及你出版的書?


第十五本書了。以前不愉快的事,因為太多了,想記也記不清了。
總之稍微有點控制力的時候,碩士導師的序收了兩次,《哀眠》一次,但把他名字寫錯了,很遺憾。
明年一月的《細民盛宴》會再收一次。
我本科導師做西馬,請他給《情關西遊》寫序的時候他很緊張,他說「以往我都出現在你的後記裡。」然後他寫得特別認真。我後來送了他十本,他很高興,都拿去送朋友了。
《雲物如故鄉》讓繼父寫了書名,他也很高興,拿去送了他的同學們。
其他的同學、鄰居、朋友,現在也常常出現在我書裡了。
有一次說太長了名字加不上去,我說那把我的名字去掉好了~總之是我這樣無能的人,一些很小的堅持。
最後看到他們開心,最重要了。我自己已經很難為了這樣的事開心起來了。
所以有時忽然覺得,就算沒有下一本,好像也沒有太大的遺憾了。
這十年,就做了這點微小的工作。
心裡最想感謝的人,都和我在一起。


謝謝@Xia Yang的邀請

目前編著了那本《Haskell函數式編程入門》雖然書中有些瑕疵但是還要想分享一下寫書的感想。首先寫一本書成就感是有一些的,帶是你說給生活帶來多大變化,至少我是沒什麼變化的,唯有在教書的時候學生對你的崇拜會油然而生,在網上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此外,無其他變化。畢竟不是那種暢銷小說作家。我也不期望靠這個飛黃騰達。

說一下我有什麼樣的經歷體驗才會去寫書以及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原因很複雜,也說不清楚。之前在學Haskell時,有兩位學者來訪問,一位是Throsten Altenkirch,另一位是台灣個人,牛津大學Richard Bird的學生,穆信誠,說有沒有人想把Graham Hutton的Programming in Haskell譯成中文。那個時間見班上最好的幾個同學都沒有說話,我這課學得一般,很多東西不懂,膽怯了,於是就沒有舉手。在學習Haskell的時候發現這方面的書異常匱乏,那時候我還處於對計算機科學混沌的狀態,英文也不好,讀英語的東西吃力,沒有漢語書籍參考給學習帶來了很大困難,那個時候就有了要寫書或者譯書的想法,但知道自己水平遠遠不夠。那個時候真的以為Haskell不能寫實用的程序,直到我一個人在暑假在學校未離開的時候看到了Real World Haskell,大開眼界,很享受那段時光,沒有吵鬧打遊戲到半夜的室友,可以專心學習,沒有考試的困擾、沒有範圍、科目的限制,把學校關於計算機的書一本一本打開,翻閱目錄,有興趣就讀幾段,沒興趣就放回去,自由的時候書能讓你有飛翔的感覺。


留學時漸漸發現,周圍已經沒有一起的人,有的時候發現特別想找個人一起隨時說說話或者吃吃飯,其實最希望他們能來主動找我玩,但是這樣的人已經沒有了,當時非常嚴重的抑鬱,我一直懷疑是我性格原因,我能和的來的人更願意過他們自己的生活,雖然我已經獨立,但是還是受不了一個人,你看我在網上有多話癆就知道生活中我的反差會是什麼樣子。2011年暑假的時候,也知道我喜歡的女孩不會跟我在一起,她已隨她朋友去旅行,而我卻在用大把的時間在發獃,浪費著生命,彷彿對世界任何事物都沒有興趣了,整個人墮落到了極點,其實我早就知道我有比較嚴重抑鬱症了,只是理智告訴我不能傷害自己,生活要被重新賦予意義,要以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打發時間,而著書是比較好的方式之一。

2011年6月暑假,在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日子,我起得很早,一個人在Nottingham大學的Gorge Green圖書館開始草這本書,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圖書館沒什麼人,在鍵盤上的敲擊對於我來說是除記日記以外的另一種發泄,是那些本來應該有人聽我說但是卻沒有說過的話。大約是在2012年的8月把樣例章節從人郵的網站上投了,只是心想如果不能出版我就改成pdf發到網上,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後來沒想到人郵的楊海玲老師覺得書不錯,就決定出版了,在這裡也十分感謝她對這本書的付出與耐心,後來一起吃飯的時候才得知在線投稿出版的概率並不高,我這種情形算是為數不多的情況之一。寫書並非易事,要細心打磨,很多之前一知半前的東西不可以寫到書里,寫進去的必須是非常懂的內容,比如type family, 範疇論、響應式編程我都知道,但是沒能完全理解,所以不敢往裡寫,才知道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另外很多細節需要重新查閱,很多東西你以為你懂了,其實你不完全懂。對於一些部分不知道如何表達就需要看其他的英文書是怎麼寫的,整個過程是你溫故而知新的過程,也使我理解了,你要寫一本書講給別人聽懂,你腹中要有不止一本書才行,而且自己明白跟能寫出書來讓別人明白是兩碼事。


如果你說寫書一定要為些什麼,我很喜歡張載的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不是我學習、著書就算是為往聖繼絕學?算不算我一個普通的留學生做為一座橋樑繼承了外國先賢們的絕學?我想應該是算的,這就是我的感受之一,高中讀曾子墨的《墨跡》對我影響很大,我並不想像我的一些同學在國外混日子,只是到國外在自己頭上加個海歸的光環。更喜歡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我視司馬遷為知己,覺得他道出了心中的苦,人會死亡,但是思想不會,先賢們創立的理論不會,在理論之上的定理引理不會。Henk Barenregt的《Lambda演算、語法與語義》、Saunder MacLane的《代數》,尤其是馮諾依曼的《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不易一字在70年後的1996年再版,Knuth的鴻篇巨著更是驚世駭俗了,這些書都是各自領域的聖經,即便不及其萬一也要見賢思齊。中學的時候諸多事情並不是很順利的,一度懷疑過自己笨還是什麼,其實後來發現只是對學的東西精益求精,每個細節都想完全掌控,所以學得十分緩慢,寫書是記錄自己學習的過程,也想證明了曾經多年前的自己並不是那麼差,看著自己的書給現在與將來的自己一些信心。更開心的是收到一些讀者的來信,還有微博,雖然正面的負面的都有,讀正面的消息你會感覺到自己並不是那麼沒有用,那麼孤單、那麼默默無聞、不為人知。而對於負面的,要慢慢去學會了接受苛責與輕視,有人輕視、指責你就生氣、反唇相譏甚至暴跳如雷不是儒雅的方式,輕我者,我必輕之,而面對指責當學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果你也孤單、彷徨、抑鬱、苦悶、無聊過,寫書吧,什麼題材都好,不一定非要為了什麼去寫,不要在乎是否會出版,是否會賺錢、出名,有沒有讀者,會不會被肯定,又或者一定要有其他理由,因為很多你經歷的相關事物本身就值得你下筆去書寫,不知不覺你會發你在成長,在進步。寫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你要去自己親自去試才知道。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曹雪芹


謝邀。

2003年初夏我19歲吧。寫第一本書時,就是每天下了課,窩在大學宿舍里敲字。當時連是否能出版都不知道,只是「我一定要寫出來,這個故事我非寫下來不可。」
2004年3月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第一次拿到樣書,反應是:
「怎麼這個封面,比起網上看圖片時,差了這麼多?」
出第一本書的好處是……以後出第二三四本書會方便許多。會有編輯願意來找你,無論你的第一本書寫得多麼糟糕。


2008年夏天,第一次接了約稿要求和定金寫書,而非寫了書再去找編輯。
寫約稿書,流程無非如此。以十五萬字為例:
「收集資料,收集資料,總覺得不夠……」
「明天必須開始寫了,必須寫了。」
「好了,開始。」
「前三萬字寫得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啊,這個節奏很好。」
「……不想寫了。」
「……不想寫了……」
「我一輩子寫不完這本書了……」
「多少字了?是不是有十萬了?哦六萬……」
「不想寫了……」
「寫完十萬字了。」
「手好順。」
「寫!」
「今天寫了一萬字了。語感好流暢。」
「今天寫了一萬五千字了!許多沒想好的結構粘連上的。」
「快點要完工了!寫完就睡覺!」
「完工了!!三天半寫掉六萬字!不睡覺!我要打遊戲!!」
然後一個月後才願意去修改,修改了一會兒就噁心到不想修改了。
大致如此。近來在寫《馬刺傳》也是這節奏。


2012年,開始出隨筆集,之後出了若干本。
一般的流程:
編輯:「佳瑋,我覺得你XXXX類的文字可以出一個。我去報選題?」
我:」嗯我算算字數……有X萬字了。」
編輯:「你再加幾篇?」
我:「我再修改下吧,許多都是專欄稿。」
編輯:「好,你修改著書稿,我走流程。」
我:「好。」
編輯:「你書里這些,我知道有些髮網上了。還沒發到過網上的,先別發。」
我:「……好……」
我:「還沒排版完吧?我近來忽然想多寫兩篇補進去。」
編輯:「好……」

對我日常生活的影響,大概就是……
A 去年被編輯拽著開了幾場發布會。經常看見簽甲書的場子,有讀者抱著乙書來找簽,那時就很感動。
B 我自己不存自己寫的書(帶來帶去不便),我媽倒是把編輯部送來的樣書堆滿書架,然後見了客人來就海吹牛皮;親友要書她就送,送完了自己上網買了繼續填書架……

大致如此。


沒人邀自來答,在產品經理業界,書名備受爭議的那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成就感肯定是有的,但成就感最大的那一刻其實是第一次把實體書拿在手裡的時候,確實很奇妙,莫名激動。

最大的記憶更是2010年初3個月,幾乎每天強制自己12點睡覺,但要到2點才能睡著,5點多又自然醒的經歷。

這本書導致有些人過於高估我的能力,有利有弊。
這兩年,老是碰到說「我是看你的書長大」的,看起來比我還老相的產品經理,無語……
這本書的奇妙之處就在於:
很多人入行看的第一本就是這個,並且見不得老人黑它(畫外音:我和別人不一樣,不是那種做不了產品經理的人),
接著做熟練了,就開始加入黑這本書的陣營(畫外音:媽蛋,童話里都是騙人的,誰提我跟誰急),
再然後開始帶新人了,想想又推薦新人第一本看這個(畫外音:小孩子嘛,先看看童話也好,別被嚇到了)
循環往複……

曾經說過,我不僅是這本書的作者,更是這本書的產品經理,下面選擇性貼一部分這本書背後文檔的圖,看完你就不想寫書了,麻煩死了:

  1. V1.0相關文檔根目錄

  2. 分章書稿一級子目錄

  3. 圖片素材匯總二級子目錄

  4. 可提交的獨立文件三級子目錄

  5. 後期處理一級子目錄

  6. 版式 封面二級子目錄

  7. 配書文檔模板二級子目錄

  8. 營銷相關一級子目錄

  9. V1.0文檔統計信息

  10. 2012修訂V1.1

  11. 2014修訂紀念版

以上,打完折三十幾塊貴么?對那些認識或不認識的,問我要過免費電子版的人,我已經在在心裡給你打上「這個人真討厭」的標籤啦~~~


第一本書出版於2007年初,說不興奮肯定是假的,要說有多興奮倒也未必,畢竟那時候已經不年輕了,少了些飛揚的少年意氣,更多的感覺像是完成了某種任務——大概就相當於一個公司白領做完了一個大項目吧。

以後陸陸續續出書,興奮感更淡,感覺上拿零散搞費像是領工資,出書拿版稅像是領年終獎。畢竟出書這種事對於業餘作者而言像是額外的獎勵,一炮而紅大賺特賺固然好,哪怕市場反響不佳,也算是人生成就達成;而對於職業碼字民工,其實和打卡上班也沒太大區別。

至於出書對生活的影響,一方面當然是實實在在的版稅收入和影視改編收入;一方面出書越多越代表市場認可,以後想要繼續出書也更容易,還能和編劇行業搭上線,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賺錢以外的事情么……父母這一輩還能在朋友面前吹吹牛皮「我兒子是作家啦作品要改編電影啦」,再往上一輩走,在老人們的心目中,你出一萬本書也比不上有一份月入兩千的「正經工作」。具體可見之前的這一條回答: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是怎樣一番體驗? - 唐缺的回答

你做自由職業已經十年了,不說財務自由,起碼收入穩定不缺錢花,在業內也有一丁點小人氣。然後回到老家,聽到你奶奶對鄰居說:「哦,我孫子啊?還在北京上班呢,對,還在那家展覽公司,國企嘛……」
——原來你的家人還是覺得只要沒上班就是丟人。

也會有高興的時候。比如在知乎回答和九州無關和寫作無關的問題,下面經常冒出個評論表白「我初中就看你的書現在大學快畢業啦」「雲湛和石秋瞳再不結婚我兒子都要會打醬油啦」。每到這種時候,總會覺得,這麼多年的工作,能給一些不認識的人帶去快樂,能讓一些人記住你的書和你創造的人物,也算沒白乾。


去年在豆瓣上寫的關於出書的一點經歷和心得。

《出書者參》
1980年,米高積遜所在的唱片公司完成了專輯《Thriller》,但米高本人對混音極其失望,聽完直接哭了鼻子。他提著鋤頭來到公司,想把前台和母帶一塊兒砸了。

後來,米高騎單車路過一所小學,看到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米高喜歡孩子,靜靜望了很久,重燃對生活的希望。他回到錄音室,背著唱片公司偷偷重錄了《Thriller》,這就是後來我們聽到的那張曠世經典。

舉這個例子並非裝大個兒,實在是感同身受。2015年初,我出了本書,名字不好意思提了,總之這本書成了我的夢魘,我簡直覺得這是我文藝生涯中難以磨滅的一段恥辱。

可我沒有辦法,我是個新人,出版商是業界大鱷,他們說什麼我都得接著,我跟他們吵,他們吵得比我更大聲。我反對「孤獨」字眼的書名,反對封面設計風格,反對將前言砍掉一半,反對文章更換名稱,反對刪除那些有性格的髒話,反對了一大堆,最後只得到一個結果:編輯和發行更恨我了。他們一定在背後說過我壞話,諸如「還真把自己當知名作家啦」、「臭不要臉」之類。

現在想想,我挺對不住我那位女編輯的,碰上這麼個不識好歹的作者,她受了一大堆夾板氣。她是個高個子美女,長得跟全智賢似的,只是吵久了,我都忘了她很漂亮這件事。

不幸中的萬幸,出版方在「暖男」標籤上做出了讓步,我告訴他們,誰敢把我定義成「暖男」,我就死給誰看。

書發行,我按照程序在豆瓣、微博上宣傳,腆著臉請一幫大V幫著推,但心裡著實難受,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我要像米高那樣哭鼻子了。隨後,一個叫囧叔的人寫了篇吐槽當代書名的文章,文章迅速火起,我四處轉發,我成了他吐槽的那幫作者里唯一感激他的人。

注意啊,下面我要開始讚美我的出版商了。

上海一家大出版機構的主編來京,路過通州約我吃飯,席間滿懷深情地說:「老王,你的作品不應該是這個下場,跟我們合作吧,我們的銷量一直有保證,也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簽約條件。」我很心動,美滋滋地送他上了車。

第二天,產品經理來電,聲稱要重新出版我的書,書名改成《日落天通苑》。有感於結髮之情,我嘆口氣答應了,為了不背上「欺騙讀者」的罵名,我答應新書內新內容不少於五萬字,這便有了後來的中篇小說《獨狼》和《最後的日子》。

產品經理約我到公司會面,主編接見我,總經理接見我,訂下酒店請我吃飯,客氣的不像個樣子。

歸來後,我開始真正的臭不要臉,我要求新書新合同上明確三點:1,第一本書合同作廢,且不許再印;2,別等著書出來了再給我錢,合同簽署後一個月內我就要預付版稅;3,新書的書名、封面設計、宣傳語等事項必須參考我的意見。

出版方嘎嘣一聲同意了,這回丫真把我當成了「知名作家」,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兩年他們是出版界業績最好的了。

如果你沒跟這個圈子打過交道,你不會明白這有多難,且不說對方是業界數一數二的大出版商。所以我覺得這算段婚姻,雙方都出過丑、撕破過臉,最後愣是回到一個床上睡覺,還漲了姿勢。

但這段婚姻並非我的初戀,我之前遇到過一堆真正的大壞蛋。

2013年冬,小說《日落天通苑》火起,幾乎每天都有出版商來電話洽談合作,我全部摁下。一來,我作品不多,不想被催稿;二來,我想等個識貨的,什麼算識貨的,就是條件給的高的。

識貨的來了,一家業界大佬級的出版商的產品經理找上門,首印兩萬冊,版稅9%。對方發來合同,我轉呈給我女神,女神是做法律工作的,當即大罵制定這個合同的人陰險。

合同的陰險之處圍繞著三個字:著作權。一般說來,出版商與作者簽署圖書合同,第一行便是「甲方(著作權人):某某某」,但這份合同第一行是「甲方(授權人):某某某」。產品經理聲明,合同的主條款部分可以改,附屬條款不能動,附屬條款是老總寫的,只有老總點頭,附屬條款才可以改。

問題還就出在了附屬條款里,在附屬條款極其不起眼的地方,而且還是故意前言不搭後語的的地方,出現了一行字:「交稿之日起,作品的著作權自動轉移給乙方(出版方)」。女神罵的陰險,指的就是這句話以及這句話的位置。

除了著作權,那份合同還強調了影視版權的歸屬:圖書合約是五年,影視版權是Forever。也就是說只要你簽了這份合同,你作品的影視版權永遠是出版商的,五年內,他們賣出去影視版權,分一半錢給你,五年後,他們賣出去影視版權,一分錢都不給你。這家出版商對影視版權的專註在業界是出了名的。

我告訴產品經理我不簽的理由,他調轉話鋒道:「你有沒有看到合同里關於薪酬的那一部分,裡面明確指出絕不瞞報、謊報印刷及銷售數量,現在哪個出版商不瞞報謊報,只有我們公司不黑作者的版稅,有這一條足夠了,你管什麼著作權啊。」這句話的味道如此熟悉,跟「有吃有喝你還要什麼臉啊」簡直一樣一樣的。

產品經理不久離職了,他交代女同事繼續跟進我的談判。三個月後,這公司另一個女編輯找上門,在望京請我吃了頓飯,期間她侃侃而談,言過其實的部分很容易看的出來,她告訴我,公司已經有了新版合同。

我仔細拜讀了女編輯發來的新版合同,發現這個公司老總的智商提高了那麼一點點,但基本策略不變。首先,作者的前面依舊沒有「著作權人」四個字;其次,正式合同後面依舊有個附章,雖不叫「附屬條款」了,但能耐跟「附屬條款」一樣,言辭上更隱晦,拐著十八道彎聲明出版方才是著作權的擁有者;最後,主條款部分可以改,附章不能動,附章是老總寫的,只有老總點頭,附章才可以改。

女神再次罵人,我告訴那位女編輯:「兩份合同,你們老總的人品一覽無遺。」

跟這家大佬級出版商的緣分還沒算完,他們一位離職後轉戰四川某出版社的產品經理找到我,打著「徐錚工作室老員工」、「ONE編輯部老朋友」等身份忽悠我簽約四川這家出版社,他開出更高的條件:三萬冊首印,版稅10%,小說影視版權四六分成。

我朋友站出來反對,他也是圈裡人,說道:「什麼樣的老闆養什麼樣的員工,那家大佬級出版商出來的人全一個德行,吹牛皮外加甜言蜜語,你別上他的當。」

我清純,上了這傢伙的當。為了等他那份合約,我婉拒所有來洽談的出版商,其中不乏一些業界知名的。三個月後,他來電,稱老總覺得條件有點高,需重新談條件,另外這書要等到2015年後才能發行,然後他消失了。

用我朋友的話說,當時我整個人都蒙圈了,只好自己去尋出版機構。事實證明這圈裡還是有好人的,一家談崩過的小出版商的編輯姐姐站出來,他認識我現在這家出版商的產品經理,於是順利簽約。我至今沒見過這位姐姐,一直都想好好謝謝人家。

僧多粥少、急功近利的時代,被互聯網和盜版商擠兌得四面楚歌的出版業主動或被動地加入了媚俗的大軍,一個書名火了,大家都用這個書名,一種題材火了,大家都做這種題材,直到把它做臭,做爛。文化產業,當然要賺錢,可文化產業搞的不是金融不是房產,需要對「文化」這兩個字負起責任。主席怎麼說的?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藝不能做市場的奴隸,多麼深明大義的一句話啊!這行業本來就掙不了什麼錢,不要做了奴隸,還是個窮奴隸。

比俗更可怕的,是虛偽。這年頭兒,作家快被歸類到弱勢群體了,熬出沙眼,熬出胃病,熬出一本書,出版商三瓜倆棗就給簽了,半年結算一次版稅,彩禮錢都不夠。黑心的出版商們連這樣的人都欺詐,只能說既下作又下賤,不怕生孩子沒屁眼嗎?不怕隔壁老王拉著你家孩子去做親子鑒定嗎?

回到作者的立場,有太多無能無力的時刻,但不能喪失骨氣,權益這件事上,得Hardcore點,你Hardcore了,資本家才會怕,傻逼們更不會跟著瞎逼起鬨。

莫欺讀書人,莫效東施顰。


我的心情基本是三個字:快炸了!

然後就是:我終於能來回答這個問題啦!

(多圖長文慎入!)

出這本書,大概是我這輩子除了留學以外,經歷過最跌宕起伏、無能為力的大事件了。


2015年6月1日,拿著簽好的書約,本人正式拉開了此生第一本書的帷幕。


我並不理解跟我接頭的這個編輯哥們,為何走位如此風騷,竟然突發奇想,無比誠懇得來發掘我這方面的潛能,於是我執著的認為,一定是出版工作壓力太大,他有點思維錯亂,導致決策出現了錯誤。可是我原諒了他,他貌似也接受了我的體恤,我們在親切友好的氣氛當中欣喜地交換了意見並快速坐實了這整件事。然而,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從勾搭到定案如此神速的原因是我倆都怕對方反悔。


9月初書稿Deadline,作為一個從不拖稿的具有超強行動力和反拖延症人格的人,我按時交給編輯我那十幾萬字的書稿,然後腦子裡開始預演:書花花地開印,然後榮登各大暢銷榜Top,版稅滾滾,不斷加印,改編影視劇版權合約紛至沓來,我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笑而不語、羽扇綸巾、激昂文字、浪遏飛舟……


我低調而神秘地微笑著,笑了大概一個月吧,沒動靜……


除了口輪匝肌開始僵硬。


改!


終於在我的臉形成醫療事故前,返稿回來了,編輯氣勢如虹地告訴我,要改!

改啥?


但凡牽扯到不過審批的內容,比如錯字髒話黃賭毒反動粗鄙不符合我(廣)國(電)人(總)民(局)高尚的審美情趣的內容,都要改啊!


(我告訴乃們!這裡可不是我故意黑廣電!你們知道廣電全名是啥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我小心翼翼的審視了我寫的涉黃的段落,並且發給朋友,認真的尋問了她的意見:「這小黃文寫得黃不黃?」


朋友看完,沉默良久,說:「啥?小黃文?在哪?」


我如釋重負,可見我這種隱晦的描寫手法已經到達了登峰造極的水準,群眾竟然沒認出來!我真的是太牛逼了!


經過認真的修改,把所有的傻逼,窩槽,泥馬,婊子,等全都改掉後,我大義凌然的把稿子發回給了編輯。


難產的封面

這次,機智的我不會再犯上次的錯誤,我表情平靜,沒有笑。


又過了一個多月吧,我試探性地問編輯進展如何,編輯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流程,我沒太懂,但是我明白,繼續等。


於是,時間非常不飛快的進入了十一月,終於,編輯忽然颮給我幾張封面,說:「選一個!」


怎麼說呢,那些封面,一個個萌得不要不要的,如果只看封面,百分之九十的受眾會覺得,內容是甜炸了的暖文或者直擊雞湯的靈魂!


如圖!

可是!


我最治癒的地方大概就是讓人們明白「人生苦短,早死早投胎,下輩子別當人會比較開心哦!」除此之外,我的關鍵字都跟溫暖、治癒、甜美、軟萌毫無關係!字裡行間全是吐槽現實的我,最愛的動畫是南方公園好么!這麼卡通治癒系插畫封面,怎麼跟我鐵血錚錚辛辣的路子對接啊?


但是,我是個很有談判技巧的人,我情商高啊!我講話委婉動聽啊!


我說:「不行。」


編輯愣住了。估計是沒有如此被正面抵抗過吧。


他問我為啥不行,我說調性不對,這根本不是「我的書」。試想一下,一個全身黑,戴墨鏡,一臉黑道大哥女人氣勢的我,手裡拿著一本印著小熊兔子發光的溫柔月亮的書,這畫面能看么?


能看么?


么?


他有點急了,試圖開始從營銷角度說服我,什麼暢銷感,什麼販賣渠道書商,什麼受眾群體審美傾向,blabla……


我覺得他說的非常非常有道理,於是我告訴他:「就是不行!」


他估計當時只想弄死我,當然,我也想弄死他。


編輯哥們也不是吃素的,他竟然採取「你行你上」這個能幹翻90%的人的大招來對付我,說:「不然,你來設計啊!」


當時我就震驚了!雖然我沒學過平面設計,但再怎麼說,我也是學了這麼些年藝術的人啊!這種挑戰簡直就是對我專業的侮辱啊!我想都沒想就果斷迎戰,說:「我來就我來!」


當晚,我就設計了五六七八個封面出來,然後連夜發給了他。


我做出來的我的封面是這樣:

或者,這樣!

而不是這樣的!

我那時大概瞬間理解了范曉萱早年唱健康歌時候的心情了吧……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作為流行文學,我設計的封面,確實稍顯裝逼,但是,這種時候了,我如果不迎難而上,豈不是就要默許那個「別人的封面」么!


這次的封面對決比之前的書名大戰還猛烈,之前的書名大戰,我充分發揮了心計婊的潛質,在跟編輯僵持不下,正面撕逼一觸即發之際,我甩出了大招,公投票選!


我實在是太信任我的關注者們的品味了,我知道,喜歡我的人,大部分絕壁跟我一樣,都是內心齷齪,為了與眾不同什麼都幹得出來的有為青年,於是,絕壁能選出一個我心儀的書名。果不其然,票選結果皆大歡喜,也解決的我和編輯之間的本質矛盾。

之前寫的關於書名的一段吐槽:

這書開始的題目叫《那邊》,為什麼叫那邊? 原因很簡單,講的既然是在法國發生的故事,法國相對中國,不就是山的那邊、海的那邊么!這是一個多麼酣暢淋漓、言簡意賅、快意恩仇的題目呀!


編輯問:「題目啥意思?」


我愣住了,因為一時間也真的想不出一個高大上且說服力極強的道理來。可是,學了這麼些年當代藝術,什麼真材實料沒學著,虛頭巴腦倒是學會了不少,一牽扯到長篇大忽悠,就頓時怎麼假大空,怎麼雲山霧罩怎麼來,不但可以光明正大的湊字數,而且,內容也可以顯得撲朔迷離,牛逼閃閃,還可以美其名曰「藝術中的哲學」。


於是,按照國際慣例,我給他了一個我自己頗為滿意的解釋:「那邊」在法語里這個詞叫Là-Bas,Là-Bas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彼岸,遙不可及的地方,或者,另一個世界。當然,並不是特指地獄,也可能是平行世界……吧啦吧啦!


話音未落,他連思索狀都懶得跟我演,恩斷義絕地說:「題目不行,換一個!」


我聽完如此斬釘截鐵的否決,不但沒有掙扎,竟然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自己的說辭,諂媚地問:「你說,換啥?」


他:「《痛過,才是青春》」


我:「其實也並沒有很痛……」


他:「《青春沒有返程的旅途》?」


我:「Please……」


他:「《來到這世界,只為遇見你》?」


我:「你不覺得這是《從XXX世界X過》和《當XXX時XX遇見你》生出來的怪嬰么?」


他:「《姑娘啊,你為什麼這麼傻》?」


我:「到底誰傻?」


他:「《願你幸福,如花盛開》?」


我:「……」


他:「《一個人也要好好的》?」


我:「不如叫《要名字沒有,要命一條》!」


然後,我們倆陷入了一種隔空對視且謎樣的尷尬。


網路交流就是這點好,可以顯得情商很高,如果當時面對面,我一定會控制不住自己靈活健碩的眼輪匝肌和走位飄逸的眼珠子,沖他翻白眼的!


最終,我們雙方同時選擇採用了「再說」這個充滿詭計感的極具社交禮貌的否定辭彙來敷衍對方,才勉強平息了這場風花雪月的撕逼。


那天簽約後,我從望京出來,慷慨地獎賞自己不坐地鐵,瀟洒地打了輛黑車回窩,到家後高調地沐浴更衣,打開電腦,儀式感極強地寫下了三個字:


「第一章」


……


然後呢?然後我仔細地回復了每個人的朋友圈,刷了半小時微博,把洗好的衣服曬了,吃了兩塊西瓜,把貓抓來蹂躪了一番,破天荒的翻出一片快過期的面膜敷了起來,看了半集《銀魂》,忽然稍感倦意,我安慰自己說:「文字工作者都是夜晚工作的。」


於是,我睡了。


這一睡,一周都沒怎麼清醒。

可是,這次,我看懸……


正如我所料,出版公司的內部會議上,我的設計並沒有被通過,但是原來那個萌萌的玩意,也如願地被擱淺了。


僵持不下,我只能又放出必殺了。


必殺是啥?每次用來解決終極問題的大招啊!我有必殺啊!再來票選!


我的想法很樸素,就算選了個我不喜歡的,至少是大家喜歡的啊!


編輯想想,又同意了。


票選又如火如荼地展開了,這次參與人數達到了一萬之多,群眾興高采烈地選出了新做的備選封面裡最符合我調性的那個,雖然那個封面沒啥超凡脫俗之處,但至少沒錯處。

你以為從此書名和封面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么?


呵呵,


要是如此,豈不是對不起人生如戲、前路如迷八個字!


被人民群眾挽救的「抄襲」危機


票選結果準備公示的前一天,我收到一條來自熱心群眾的微博私信,那個朋友認真的告訴我:「似乎,你那個封面和一個暢銷書作家的新書封面,一毛一樣。」還發了圖給我。

我定睛一看!窩槽!真的一毛一樣啊!連紅傘都一樣!晴天霹靂啊!書還沒出,先牽扯到了抄襲的醜聞。


換!必須得換!


被拋棄的我


這一折騰,呵呵,轉眼間年底了,你以為我就只是卡死在一個封面上了?乃衣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午後,我的編輯愉快地告知我了另一個晴天霹靂:他要跳槽了!


我……


……


這特么,我和我的書是被遺棄了么!!!!?????


怎麼這麼多舛?


只是出個書而已啊!怎麼跟西天取經似的!九九八十一難外加打怪,最終還被師傅扔了!說好的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呢!


但是,我也不能因為我個人的問題阻礙他去升職去進步啊,只能就此一別兩寬,各自成長了。


我哀怨地表示很受傷,就這麼被拋棄我不服!並且強烈表示擔心後媽對我不上心。

編輯安慰我,說:「沒有我的帶領,你依然可以裝逼可以飛,而且我會把你託付給一個好人的,別憂桑。」


幾天後,我惴惴不安得被引薦給了接手我的編輯,不幸中的萬幸,這個編輯妹子跟我簡直一見鍾情,相談甚歡,迅速狼狽為奸,會議還沒結束,我就徹底喜新厭舊的把遺棄我的那個負心人拋之腦後了。


並且,之前僵持不下的封面問題也將得到全面的解決,因為新編輯和編輯部總監看到我本人後,倆人異語同聲地說:「難怪你堅決反抗那個卡通的封面,確實跟你調性不合啊!」


然而,苟且再快,對提升效率也沒啥本質幫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年末,出版公司開始放春節假了。


又要開始等了……


悲催地被催


好不容易熬完假期,大地回春,萬物復甦,大家開始喪心病狂地回到工作崗位。我卻開始無顏面對父老,無論我說什麼段子,發什麼內容,下面總會有熱情的人民群眾留言:


「你說得都對,可是,書呢?」


#%%%¥……¥##@


我只能邊跪邊哭著搪塞道:「快了,快了。」


其實快不快,我自己都不曉得。


其實吧,表面上我是苦逼地,內心卻是雀躍地,要是書都快生了,還無人問津,那我也應該不會太開心吧!


這也算一種粉紅色地小惆悵吧~


撞在槍口上的救命稻草


時間還在蹉跎,繩命還在燃燒。一日,我一如往昔地膽戰心驚地刷了刷微博,盡量視而不見那些催書的,躍然眼前一個微博私信,大意是:「我竟然是你的新封面的設計師,咩哈哈哈……」


我慌忙視奸了他的微博主頁,發現其以往的設計很符合我的品味標準,簡直抓住了救命稻草般,迅速地和他「閑聊」了起來。


這個哥們明確表示:放心,我一定給你整個酷的。


我諂媚地對其表示欣賞和信任。


可是,作為一個審美上的處女座,我還是沒忍住,各種旁敲側擊和指點江山,我終於也當了一回甲方。這個哥們估計本年度最後悔的事,就是勾搭了我。


愉快地挑剔結束後,我大聲疾呼:壯士芳名啊?


他淡定地說:我白沙做了該做的工作怎麼會留名呢?


我不禁讚歎:無名氏哥你逼格真高……


說時遲那時還遲,盼星星盼月亮,不負眾盼,終於有了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封面了。(圖片版權已購買)

歷盡七個月的雪雨風霜,我的書,終於開始預售了!!!


馬伯庸、張小北、朱炫、蔡要要誠意推薦!

我終於可以開始繼續幻想:書花花地開印,然後榮登各大暢銷榜Top,版稅滾滾,不斷加印,改編影視劇版權合約紛至沓來,我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笑而不語、羽扇綸巾、激昂文字、浪遏飛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Sorry,我最近還沉浸在對心路歷程瘋狂地吐槽當中,必須要寫出來發泄一下情緒,下次一定好好說說關於這本書的創作過程和相關內容。


新書剛剛上市一個月,終於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以為等了那麼久才出版的書,在出版的一刻自己一定熱淚盈眶,驕傲異常。但其實,什麼都沒有。


寫書的時候,我剛剛回國。前途未卜,一片迷茫。


當時,經常一個人在家盯著電腦就一整天,什麼也不想做,什麼也不願意說。時間緩慢而又急速。頹廢幾乎一事無成。


我不知道人是不是都有這樣一個階段,感覺自己像是要溺斃在無邊無際的水裡,但是你竟然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這樣任其下墜,哪怕知道這樣下去是死亡,也不知該如何自救,看不到希望,只能任由這股重力,將你毀滅。


又是一個漫無目的的中午,我在奶奶家吃完午飯頭腦昏沉地準備回家繼續上網。突然,我從手機看到知乎上有一個新的私信。當時的我一定想不到,這一封私和這一個已經記不清日期的中午,成為一個轉折。


那時的我是不相信會有編輯找我寫書的。在反覆確認他的身份和目的之後,我開始確信這一切不是一個騙局。但是,當我開始決定寫書的時候,輪到我周圍的人不相信這是真的。不停有這樣的聲音充斥在我周圍,說我一定被騙了。我知道,在他們眼裡,我何德何能能寫一本書呢?如果真的有人找我寫書,不是我腦子有病就是那個人腦子有病。


雖然自己也十分忐忑,可是,我沒有選擇。不能看著一個看似真實的機會從眼前溜走,我問自己,如果拒絕了,以後會不會後悔?我不能讓自己後悔!於是,那一刻,我像一個溺水的人看到了一個救命的稻草,已經管不了是否可以真的救我上岸,只想奮力的抓住。


可是,事實證明確實是我太天真。一個從未寫過書的人,怎會知道寫書的艱難。


我不是天賦型選手,所以根本無從下筆。盯著電腦一整天什麼也寫不出來,簡直是常事。可是,任何事情,都是從不會,到開始學,最後到會的吧。除了極少的天賦異稟,只要有方法,大多數人也是可以通過努力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吧。


於是我從最基本的開始,把當時書店能買到的營銷書籍都買到,從研究目錄,到書的脈絡如何安排,到和編輯一起敲定書籍要涉及的內容,一點一點的學習。


然後,就是日夜顛倒,暗無天日的寫書生活。


我現在都有些記不清那段時間是如何渡過的,只記得通常都在凌晨開始寫,一直寫到天色發白。看著天一點點的亮起來,才倒在床上睡去。有的晚上怎麼都寫不出東西,就一個人蜷縮在被子里哭泣,哭累了又爬起來寫,邊寫邊哭。足不出戶,脾氣暴躁,神經衰弱。


後來我的朋友說,當時他看到我的時候,真的可以用形同枯槁來形容,面色蒼白,頭髮凌亂。


偶爾覺得受不了了也會打電話給朋友,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要寫了我不要寫了。那邊說的什麼自己也都不記得了。只記得自己掛了電話,還是坐回電腦前,繼續敲打鍵盤。


書終於寫完的時候,現在居然全然沒有印象了。只覺得是大鬆了一口氣,全身如抽離了一樣疲倦而又輕鬆。


可是我以為的救命草,從此彷彿消失一般,杳無音訊。


從此,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有多漫長呢,漫長到我和我身邊的人,都幾乎忘了我曾經有寫過一本關於營銷的書。


等待的心情,其實都差不多的,從充滿期待,到漸漸失望,到最後,竟然只是苦笑。


記得有天夜裡,我拉著一個朋友對他說,我覺得我的書,是出不出來了。他說,其實他以前也費盡心思和時間寫過一個項目,後來也沒有上線,回憶起來那段時間,依然黑暗而沒有獲得,但現在想來,還挺慶幸那個項目沒有上線的。那天晚上天很黑,燒烤攤路邊的樹像黑色魅影一樣在我面前,天上殘月高懸,突然覺得這世上無奈的人很多,我也應該慶幸。想來,那應該是覺得最沒有希望的一天吧。

那天之後,我讓自己不再去想這件事。


上個月,我的書出版了。


拿著編輯寄給我的書的樣本,想起來在等書的這段時光里,多少事情都變了模樣。


我以為我可以靠著寫書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結果呢,這本書出版的那天,我正在打第一封辭職信。

我書的序是我前公司的CEO幫我寫的,我以為我出書的時候會是一個大家都很高興的日子,結果我拿著寫著感謝語的書給他的那天,也是我辦辭職手續的當天。


而陪我寫書,和我度過艱難日子的人,在我的書出版的前兩個月,離開了我。至今,我也沒能送他一本書。


那些寫書之前幻想的高興啊,成就感啊,自豪啊,虛榮的快樂啊,竟然都沒有到來。這本我以為至關重要的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的書,最後並沒有救我。


我沒有靠它,走任何的捷徑。也沒有人,會因為你寫了書而僱傭你,因為你寫了書而愛你,因為你寫了書而給你任何的優惠。


你的命,只能靠自己去救,你的路,只能自己一步一步的走。無論是書還是學歷,都只是過去的證明。


但我依舊感激,感激編輯的那封私信和自己當時寫書的決定。因為寫了這本書,當再次遇到困難和壓力的時候,或者再次遇到看似改變的機遇的時候,都變得更有勇氣面對,不再那麼害怕。


我會對自己說,當年書那麼難都寫了,現在這些怕什麼,總能解決的。


沒有出版過書,雖然這是我的夢想。甚至文章也幾乎沒有被發表過,沒人肯定,但是我自己堅持著自己的自娛自樂。只要有時間我就寫隨筆之類的,已經是一種習慣,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式。所以,鑒於投稿發表對我自己有點困難,但自己又不想自己用心寫下的東西成為垃圾,於是,我決定自己製作屬於自己的作品集!說干咱就干! 首先收集和摘選這些年自己覺得寫得不錯,有紀念意義的文章,然後開始排版,編寫卷首語,校對文字,再列印出來,(當時拿著厚厚的一摞紙都想哭了,抱著她們,連優盤都忘記帶了,第二天醒了猛然想起,再去列印店幸好還在(^_^))。之後,去文具店買包裝紙作為封面,白乳膠,還有裝訂需要的夾子等工具,再把鞋盒剪兩塊紙板做硬封面。當我看到自己製作的「書」,不興奮,可是真的很開心。它從未獲獎,除了自己可能也沒有誰閱讀,但是,那種感覺,就像是擁有了別人不曾擁有的寶貝,我覺得那感覺,是幸福。當然,後來,那本書被一個從未見過面的朋友索要了,我沒有拒絕,唯一的一本我把它郵給了遠方的那個朋友,那一刻其實幸福感倍增。給予和被認可的雙重幸福感,真的很奇妙。 哈哈,讓你們看看我的作品。上圖,有點粗製濫造,不要嫌棄。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做得有點粗糙,但是還是很用心嘛,對不對? 這是紙質版的,在此很久之前我還做過電子雜誌,編輯校對設計一個人承包!當時,連電子書都還不知道是什麼一回事兒,偏偏較勁兒,薄薄的電子書,我花了將近兩個月來琢磨,一邊百度一邊操作,沒做好之前而且怕人嘲笑沒和別人說,別人只覺得我愛折騰,哎,管別人呢!電子版自我感覺雖然也粗糙,但第一次嘛,所以覺得還不錯。那本電子雜誌比上面紙質書美觀多了吧,有很多精美的照片,有背景音樂,有字體變化,所以,完成的時候,每次打開都很有感覺,就好像把自己幾年的足跡就鋪在眼前,回頭看過去自己的每一個成長。總之,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雖然對於別人微不足道。 電子雜誌暫時沒有照片,如果有人贊有必要我就找出來!!! 哈哈,第一次那麼認真地答題!!請給我鼓勵。請給我點贊!(ToT)我好像很無恥…… 我真的需要鼓勵,我的文字比我還溫暖,我無法接受!!!


去年剛寫完一本書,有可以小小分享的東西。我的背景是個設計師,所以寫書的流程和大家或許不同。除了文字,更多是圖片方面的處理。


————————正文分割線————————

設計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尤其做自己喜歡的設計。
這本書很特別,設計師是我,作者也是我。服務方和客戶都是同一人,免得了會陷入誤區,什麼是好的?
如果僅僅以自己的角度看,第一版就足夠了。確實它也放在那裡長達兩個月之久,沒有進行過任何改動。設計師是一種很喜歡迷戀自己作品的動物,沒有外來的刺激,可能就裹步不前了。因為可能會覺得做到這個程度已經足夠。
當現在反過來再看它,發現其實挺幼稚,挺不成熟。以一個前輩的說法是「眼界不夠寬。」

創作本身很苦悶,如果誰說有趣極了,估計我要馬上蹦起來反駁。
一開始,我確實認為創作,尤其這類型長周期的活動很有趣。細分到每個環節,每章節每章節的書寫和繪製是極其痛苦的事情。過程是瑣碎繁雜,曾經有多次想放棄的衝動。
很慶幸堅持下來,也變成你看到的這麼一個東西。
從個人角度,其實並不是特別滿意。或許就是上面所說,通過收集素材和整理思維,發現有更多的可能,還有更多比你做的好的事物。

提筆寫這個應該早已寫完的設計總結時,才發現,原來整理這麼多資料。很多朋友問我該怎麼提高設計水平,我覺得定期總結這類型的項目。是一種十分棒的自我提升手段。
當3.01g的容量和1053個文件擺在你面前時,再回首那段時光。能親切的感受到裡面的溫度,就像一壺盛滿熱開水的水瓶,散發著暖暖的氣味。

具體的細節就不說了,因為自己是設計師。所以,出版社肯定要求你有能力自己做版式和封面都自己做,確實大部分出版社做的視覺效果都不是很令人滿意(這個是相對於設計類專業人士)。

————————聊聊書籍封面吧————————

書名:《主動的ui設計師》
仔細觀察,其實發現書名的形容詞「主動」特別有符號感。
如果問問大家什麼是主動。
或許兒時的記憶能夠給與我們答案。
但凡老師提問時,台下的同學誰能舉手發言,都會被視為主動發言。有沒有想像到那個感覺。而且還有那個大大的對勾,也是有類似的心理暗示。

最後的成稿
如果你有能力,建議自己做。尤其是出第一本書籍的作者,給你安排的排版工作室也會相對差勁些,之後第一感覺會比較挫的可能性比較大。


今天暴露身份了,一下好多邀請,感覺很新奇呢。
這個題還算有點個人經歷,隨便說說。

很多年之前,我是寫平媒專欄出身的,04年的時候接觸了網文,第一本看的是羅森,之後還有血紅。
後來找到了起點中文網。
那個時候剛好辭職在家,大把空餘時間,就嘗試註冊了一個號開始寫長篇小說。
開始的時候,仆街那叫一個凄慘。
原本寫了多年的專欄,以及短篇小說,覺得自己文筆還是可以的,結果在起點仆街差點賣內褲。
後來認識的一個出版社的朋友建議我說,寫個都市愛情小說吧,最近青春文學很火,你試著寫一本,也許可以出版。
那個時候我哪懂這些,當年我才23歲,正窮得到處蹭飯呢,就嘗試寫了一個叫《嬉皮笑臉》的小說,十萬字吧,也算是中長篇了。現在想起來,真的就是胡亂寫了想混點錢花的。
投了一家出版商,沒想到居然出版了。
稿費一共應該有兩萬多塊吧,對方先支付一半,我拿到手和朋友吃吃喝喝很快花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剩下的一半到今天都沒收到,後來對方一直和我耍流氓,就是不給,放話說:要打官司隨便告。
一拖就拖到了05年。
我是個很懶的人,心裡琢磨反正就萬把塊錢,那個時候我寫網文已經開始走紅月收入過萬了,想了想,懶得打官司了。

於是畫了個小人詛咒那個無良出版商。

結果是,一年後那家出版商倒閉了。

(攤手)


2000年的時候,我的生活規律是——每天早上8點起床,買一桶可樂去機房玩一整天遊戲到晚上機房關門,然後穿過掛上鎖鏈的鐵門,躡手躡腳爬到上鋪睡覺。

忽然有一天,班上一個同學(就是那個修主板的同學,看過智商碾壓那個問題人可能還有印象),說他的中學(北大附)老師問他有沒有空幫寫一套計算機科普類的叢書中的一本,其他都是老師在寫。眾所周知的研究生生態鏈是:老師接活-&>研究生接活-&>網上找本科生接活……其實非研究生也一樣。然後我和同屋一個同學被找這位同學找到,成為下家。

雖然我跟這個同學都比較不務正業喜歡打遊戲,但這位同學是業餘愛好,我是人生目標。所以他很快交差,我幾乎沒有動筆。但好在有人督促,在約定的時間過去大半以後,還是硬著頭皮開工。這本書的主題是工具軟體使用,很容易寫,就是打開軟體一個個功能點一遍,hypersnap截圖,然後文字描述,基本是苦力活。但很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出版方是人民郵電,這是一家很認真的出版社。後來我也參與過其他的書籍,與其他出版社打過交道,其中電子工業和機械工業都相對認真,其他像希望之類的完全是不負責任。因為出版社的認真,我的初稿交上去以後被打回來很多次,任何語言組織問題、標點符號問題、微不足道的用詞不統一問題等等。不誇張的說,這是我進大學以後做的唯一一件像樣的、負責任的事情。並且,我完成了。

這本書在此:
流行工具軟體使用技巧――計算機基礎課堂【圖片 價格 品牌 報價】

現在回顧,當前仍然是主流工具軟體的,只剩下QQ了……

當年,沒有攢過幾本電腦書籍都不叫上過大學,所以這事情本來微不足道,但對我而言卻有著蝴蝶效應……畢業以後不工作遊盪了幾年以後終於五米下鍋要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最終應聘的第一個工作是——編輯……隔著五米都能區別平角半形的標點那也是當年練出來的。

至於跟我一起寫這本書的、遊手好閒的室友,20歲剛出頭就從berkeley畢業,拿了統計學PhD,然後加入了citadel(對,就是那家「臭名昭著」的對沖基金),很快就成了citadel security的Head。而我又繼續打了十年的遊戲,啥也不會……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周圍寫書的人實在太多,所以從來沒有覺得寫書算個什麼大事。而且,我想現在出書應該比以前還要更容易一百倍吧。


我沒有出過書,但是我爺爺出過一本。
他寫了十年,改了六七個版本,用掉的稿紙大概有半人高。小時候每天睡前的記憶,就是他在昏黃的檯燈下伏案寫字的場景,而我的童年讀物,也是他那本現在看起來都滿開放的小說。真不知道那個時候他怎麼放心讓我看的。。。
我一直以為他是玩票性質,沒想到他真的聯繫了出版社。當然被退了很多次稿,最終有一個出版社答應出版,但是要自費。兩萬多塊吧好像。那時是九九年還是兩千年來著,我爺爺——一個普通的鄉鎮中學教師的工資是一千二百塊左右。兩萬塊可能是他一生積蓄的大半部分了,但爺爺決定接受這個條件。在小鎮上的人看來,他簡直瘋了。
幾個月之後,爺爺奶奶兩個人去火車站搬書。不記得他們是怎麼把六箱子書弄回來的,爺爺把書發給他認識的所有人,願意給錢的就給。他還跑遍了能去到的所有書店,去推銷他的書。有一天中午我上街去買午飯,看見他拿著幾本書往回家的路上走。烈日炎炎,他穿著老頭們都會穿的白汗衫,孤獨地走在路上。我喊他,他好半天才回過神,沖我搖一搖手裡的書,說:「他們不要哦。」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樣灰敗的臉色。
我不記得那些書是怎麼一點點被發散出去的,用了一年?兩年還是三年?總共賺了五千塊錢。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每當家裡人要用錢的時候,就會埋怨這件事,彷彿這筆錢是所有花費里最不應該的一筆。而爺爺也總是時不時感嘆:「哎呀,出書這件事是我做得最拐(方言,失誤之意。)的一件事哦!」但是我一點也看不出他有後悔的意思,我想不管再讓他選擇多少次,他都會出這本書的。
因為命運虧欠了他一個夢,這本書,是他對命運的最後一次反擊,或者一次自救。
後來出版社象徵性地給他寄了一個證書,他大受鼓舞,又寫了幾個短篇,都沒有發表。還有一本詩集,其中幾首登在了那個出版社的內部刊物上。之後出版社還來了一封信,說因為政治敏感問題,爺爺的小說在中國不便大規模出版,如果肯再加幾萬塊,出版社可以把書翻成英文出版到國外。爺爺逢人就要炫耀這些,但幸虧他也沒有那個財力再攬個海外版權了。
漸漸地爺爺就老了,寫作並沒有給他生活上帶來什麼實質的改變,除了讓他有一段時間更加拮据。此後他像是被耗空了,或者是徹底失望了,放棄了任何與文學藝術相關的愛好,終日沉迷於麻將。
爺爺是個讀書人,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後輩們都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算是這個家族裡學歷最高的了。出國前的暑假,他忽然把我叫到他房間,從抽屜里摸出一個紅色絨面盒,裡面是這些年來他刻的印章。他叫我選一塊胚子,我選了一塊黃楊木的,他說這個章質地不算上乘,但造型有點意趣,哪天他磨平了刻上我的名字送給我。末了他說:「那一天我西去了,我的書稿、刻章、字畫、你就拿去,他們是不要的。」
我忽然想起他在昏黃的檯燈下伏案寫作的背影,那個時候他多麼年輕啊。現在他是真正的老了,是那種被生活摧垮的老。
戰鬥到死到底還是太難了。
====================================================================
最近爺爺學會了用微信,忽然給我發來幾首詩,我說我幫你Po到網上。他一生坎坷,在政治運動中因為仗義直言,一生失意至極。本想做個賀綠汀那樣的音樂家,卻下放到小鎮,教書育人幾十載。說傲骨錚錚也好,說冥頑不靈也罷,一個痴人,總是難免被笑:

我的墓志銘

我活看,

苦難一生,

——我用真言,

為正義而抗爭。

我苦難,

在痛苦中生存,

——我用沉默,

沉積我的心聲。

我吶喊,

鐵骨錚錚,

——我用筆墨,

洗滌人世的污塵。

我呼籲,

裂肺撕心,

——我用生命,

呼喚人世的和平。

我死了,

祈求上帝,

——用我的屍首,

祭慰在天之靈。

我腐爛,

我要讓野草更興旺,

, 讓我倔犟的陽剛之氣,

化作野草的芬芳。

有一天,

人們挖掘我的墓葬,

生命的遺骨並不重要,

請把我的骨氣珍藏。

我的骨氣,

化作一道貽光,

光耀一切新生的靈魂,

讓世界永無骯髒。

我足矣,

落下生命的帷幕,

在九泉之下祝賀,

在西天之上放歌

無 題

自命書房清正室,

靈犀既動亂作詩。

滿懷壯志青春過,

空嘆白髮耄耋時。

胡言莫當胡言看,

亂語勿作亂語思。

若問青絲何處去?

留得汗青告天知。


醜奴兒 . 寄愁

少年不識愁何物

愛上書樓。

愛上書樓,

幾則日記竟遭囚。

獄中食盡愁和苦,

欲說難休。

欲說難休,

卻把詩詞寄心愁。


山羊坡帶青哥兒. 斗

搖天詬,滾雷咒,一發潑個滿身臭。游大壠,蹲大牢,置於死地嫌不夠。欲問天公何時休?京城拍案吼:天天講,天天斗!鬥鬥斗,不回頭,我自信天游。不回頭,信天游,且看何有出頭:狂風怒,終會休。


賀聖朝. 猜

守書齋,悶葫蘆口未開。滿肚子牢騷,一臉的不乖。一生的疑團,慢慢去猜。猜猜猜,猜透了,只把好酒自斟來;猜不透,黃連也能醉我懷。


獄中聞妻下放

底事太難堪,

妻居瓦窯山

泥中比弱女,

水裡較強男。

日食機下秕,

夜宿茅屋寒。

歲月秋秋過,

望斷南飛雁。


卜運算元. 思君

君住湘江頭,

我住湘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湘江水。

喝口湘江水,

想起心上人,

朝暮起居各一方,

共操兒女心。

世上有情人,

天涯若比鄰。

海枯石爛不變心,

天地日月明。


感 妻

天昏地暗我成囚,

妻守貞潔莫名愁。

有漢登門胡自詡,

無心改嫁亂先儔。

賢妻自有人人誇,

良母也得個個謳。

感妻苦度日月過,

甘來苦盡謝恩酬。


卜運算元. 重遊余家橋

故鄉橋依舊,

童年夢何求?

重遊兒時橋與夢,

離人愁更愁。

人生路難走,

真理苦追求。

三十二年拼與搏,

一切成烏有。


齊天樂帶紅衫兒. 自糊

羅齋底事太苦,都被真情誤。只知讀書,不懂乘除,落得嗚呼。仍戀著者也之乎,自糊。稿紙上執著,惡浪中糊塗。十餘年劫難,一輩子功夫,換來長恨歌,白頭賦,廢紙成煙霧。瓦窯坡中住,無奈去教書。撙中酒待沽,陽台花快謝。愛妻送我一幅字:凡事莫求清楚。


蝶戀花. 師情

三尺講台一寸心,

教書育人無處不艱辛。

日忙堂前書生事,

夜伏窗下台前燈。

教師苦苦苦何求?

桃李滿園風光處處有。

敬業為榮師情貴,

報國心志重千秋


憶文化大革命

自古神州苦難多,

枉得一片好山河。

京都陣陣狂飈起,

大河滔滔暴雨作。

人間灑盡千般怨,

地獄釀成萬眾踒。

眾飲迷昏人皆醉,

余囚洞庭空悲歌。


讀《忠烈祠》

伯陵主建忠烈祠,

浩氣凜然祭忠魂。

莫道國軍不抗日,

卻說南嶽有公平。

遺骸痤座遭摧毀,

靈位尊尊被挫平。

壯士黃泉均落淚,

何必霸道稱沽名?


拜祭忠烈祠

三月清明半山亭,

遊人揮淚祭忠魂。

七七碑前思國恥,

紀念堂內拜英靈。

遺骸座座催人淚,

神位尊尊動吾心,

肅穆山林歌古地,

神州處處有國魂。

游廬山會議舊址

一代冤魂嗚不平,

緣由廬山舊址門。

遊人易讀萬言書,

過客難言千古情。

錚錚鐵骨逞忠諫,

耿耿胸懷為黎民。

滾滾長江東流去,

濁浪過後水方清。


慰籍劉公

六字冤名莫須有,

白髮冉冉是離愁。

千秋功罪無須定,

萬代公理有校讎。

人間自有人間道,

地獄也知地獄惆。

飲淚劉公含恨去,

留得日月照九州。


和耀邦同志《調寄漁家傲》

(原詞從略)

當代歷史真難求,

強者笑來弱者憂,

可憐人不知自丑。

知自丑,

何必歪把史書修?

是非曲直爭不休,

你稱霸來我成囚,

人間正道何吋有?

何時有?

春去冬來又一秋!


盛世抒懷

安得廣廈千萬間,

滿目高樓立眼前。

盛世和平無戰亂,

國泰民安有翩躚。

普天萬民齊歌舞,

遍地千業共豐年。

世界風雲今不斷,

我自傲然屹藍天。


附:挑陋作數首,望留存,

望轉發,以博天下之恥笑!(羅華典)


我在24歲時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然後在36歲時,又出了自己的第二本書,兩本書給我的體驗和變化,以及最終的結果都不一樣。

我想,我人生幾次大的成長和轉折都跟寫作有關。我這裡想說說,寫作讓我有什麼變化,這比出書對大家有價值一點。

第一次

1993年,我上高中時成績也不算好,到高三時上的文科班,儘管學習很緊張,但上學期時還是把《圍城》看得可以背得出,然後每天晚自習後看一章《紅樓夢》,然後寫一章小說,也想寫小說出名,然後免試上大學,但是肯定沒戲,但是這樣堅持了兩三個月,很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的語文成績竟然可以考全年級第一了,而作文老師不打分了,讓同學們自己看。

這一次的體驗是,不管你能不能寫,深度閱讀和堅持大量寫,能很快的提升你的語文能力。

第二次

1998年時,做廣告策劃,那時想出的創意很好,但是沒有受過職業寫作訓練,只會想廣告語,但不會寫方案。只到有一個前輩給了我一個方案,也就是一個格式模版,就照那個寫了,一下子也會寫了,當時看來很不錯,但是現在看來很一般了,但是這給了我最初的一個寫作的模式。

這一次的體驗是,有想法不代表能寫出職業化的文章,當你不會寫東西時,就找個好的模版,照著寫,先有框架,再填內容。

第三次

1999年,23歲,被困在家鄉一個小城市裡,一個月六百塊錢,感覺沒有出路了,想想,我還能幹什麼,想來想去,這幾年找過很多工作,閑下來就在想找工作,想了想,我想找工作,那別人也想找吧,按千字四十算,寫個三十萬字也能掙12000塊錢,相當於我上一年多班呢。2000年,過了年,就辭了職,把所有的錢買了台電腦,在家裡寫了三個月,當時互聯網還不發達,好在我積了很久時間的剪報,然後把市面上所有與職業有關的書都買了,然後去網上能找的地方找資料,甚至上英文網站找,然後回來一個詞一個詞的翻譯。每天在家裡,早上七點多起來就開電腦,一直到晚上,打字打得手都伸不直。

三個月後,書差不多寫完了,這個時候,我已經不在意這本書能不能出版了,因為這三個月的海量信息收集處理,對我來說,已經建立了人生的第一個思維框架,這一次的寫作,沒有模式,沒有結構,完全是自己根據內容去重組結構。這和之前別人給我一個模版讓我照著去寫是完全不同的,這是我自己通過海量信息整理找到的規律,這是我自己的規律,我真正做到融匯貫通了,已經開悟了,自己感覺到自己脫胎換骨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不只是我自己能感覺到,還包括我的父母,我身邊的朋友。之後我找了個兼職廣告公司做策劃,再寫方案,之前是年輕人的創意,而現在完全是站在一個更高更廣的資源的角度來看問題,這一年寫過的幾個方案,客戶都不敢相信是這樣24歲的一個小夥子寫的。其中兩個案子我說給後來我的學員聽,他們聽了都驚訝,這不就是互聯網思維嗎?

這一次的體驗是,海量信息處理能讓你真正明白信息之間的關係,找到組合它們的方式,以及從資源角度看問題的思維變化。非常痛苦,非常有效,有效到你自己可以真正感覺到自己身體里要爆發的力量,能給你足夠的自信。

到了2000年底,我去應聘湖南電視台的工作,對方要我寫個方案,我寫了,主任都不相信這是一個完全沒做過電視的行外人寫的分析……而我那本書,我去新華書店,看到海報上看到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電話,打過去,是業務部,幫我轉到了編輯部,把書稿送過去,過了半年,書也順利的出版了,叫《完全求職手冊》,掙了12000元,還再版了。

第四次

2004年,我幫客戶寫過一個MBA的論文,以為只要寫四萬字交稿,結果最後掉進坑裡,寫了三個月才寫完,看了兩年的行業報刊、專業書,最後拿了優秀論文獎,寫完後,提升很大,我對這個行業基本上是了解了,之後談客戶比一般的老闆要更深入了。這讓我之後幾年業務做得都不錯,差不多三年的收入買了一套不錯的房子。

這一次的體驗是,有方向的海量信息數據能幫你深入專業,看清資源,由此成為某個方向上的行家。

第五次

2005年,我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總監,喜歡泡天涯,一天無聊,寫了一個帖子《如何在三個月里獲得三年的工作經驗》,只是想講講我在工作中如何指導新人成長的,結果網友反應很熱烈,這個帖子也被人整理後在各種微博微信中大量的轉發,就跟下來了。

2007年被一家傳媒公司以總監待遇挖去做了節目研發經理,到了2008年下半年,所在公司因為金融危機等等原因,大規模裁員,我最後也裁了,正好我的房子交房了,就在家裡裝房子,想想,已經連續上了四年班了,下半年也不想上班了,在家把我那個帖子寫成一本關於年輕人職業規劃與成長的書吧,為此也拒絕了公司重組後叫我回去上班的機會,想想,半年可以寫出來吧,把它當成使命來寫吧,結果進坑了。

有經驗和沒經驗,寫一本書是不同的,有真正的職場領悟後,要寫得對得起讀者,對得起自己,結果越寫越深,自己又重新開始海量的收集、整理、重組、重定義,發現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職業規劃其實跟現在市面上大量所謂的職業規劃理論是不符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職業規劃理論是來源於國外的社會教育背景,這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我要寫一本真正對中國年輕人有用的職業規劃方法工具書,把它當成了我的使命,我重新去收集第一手資料,重新歸納,甚至寫到第二年時也產生混亂,一直寫到2011年,其間就靠自己接零單,做點小策劃掙錢過日子了,生活是很悠閑,每天寫寫書,看看電影,跑跑步,但寫作的困惑也越來越大,因為要對定義負責,開始死摳字眼,慢慢的甚至感覺自己都不會寫東西了,我父母也感覺我寫的東西沒有以前寫的那樣有靈氣了……

一直咬牙,磨到2011年下半年,書算是寫完了,然後有30多家出版社通過天涯社區來找我,最後有一家給出了我想要的條件,知名作家標準的版稅與首印量,然後就是修改、校對、對書名的反覆糾纏,這本書磨了三年半,我累了,2012年9月出版了,《好工作是設計出來的》,名字很俗,別在意,編輯起的,本想著這本書能大賣,但最後實際只賣了幾萬冊。

第五次寫作,我是當使命來寫的,但卻是錯誤的,如果不寫這本書,我的現在生活應該會舒服一些,但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吧。我在三十多歲的階段花那麼多時間寫這本書是不對的,這是由專業向學術去寫了,儘管我想說,我這本書是中國職業規劃領域的分水嶺,但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個階段應該做的是應用,而且應該是我原來品牌策劃方向的應用,結果卻把最重要的三年多時間用在一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學術研究上了,並且錯過了廣告向互聯網轉型的機會。而且研究完發現,原來職業規劃在中國是一個連騙子都做不大的行業,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在知乎里對《 想報考職業生涯規劃師,不知道這個前景咋樣?》的回答。

第二本書,自己感覺完成了使命,但是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成功」的讓我經歷了哪怕是我在書中根據資料整理寫出來,但如果不親身經歷就不會真正懂得的35歲職業轉折的困惑,然後,開始平和的,勇敢的,去接受普通人的人生。

職業規劃真的不是簡單幾小時的測評和諮詢可以解決的,職業規劃只能先是一個海量信息的處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環境,然後才是認識自己,找出問題,然後再去實踐和找行業內的前輩去問,在他的指點下去練習反饋,同時對於普通人來說,追求的不是夢想,而是看清自己人生的階段、任務,看清自己的資源,超出能力的慾望就是災難。

人生太多變化,職業規劃不一定能幫你追求成功,但是,至少,對於普通人來說,它是方法,它是規律,它能保住你人生的底線,獲得平凡的幸福。這是我親身經歷之後知道的,不打雞血,不騙錢。

這個答案很久了,有人去看了這本書嗎?

你們真認為我是在賣書嗎?這本書已經在網上有電子版了。

好了,我的職業規劃課程在網易雲課堂上線了,值得三十歲以下的白領工作人群學習,相信我,不忽悠。

成長分子 通關簡歷

免費公開課,15課時,兩個半小時視頻課程,包括四部分,創新的人格化簡歷案例演示、三個月獲得三年工作經驗的分析講解,如何通過「信息處理技術+職業思維框架」來進行職業規劃,以及我後期四階職業規劃技術課的詳細分析。本期公開課會全面顛覆你們對簡歷、職業規劃、職業成長的認識,將會對你們現在面臨的迷茫和將來會遇到的困惑提出一套系統的技術解決思路。

成長分子 商務排版

收費課,成長分子職業規劃技術課一階課程,課程上線期間的5折優惠期,建議不要錯過。

字是文人衣冠,排版是商務形象,千萬不要輕視了商務排版對你職業能力的整體提升價值。

29課時,7個半小時視頻課程,8種不同類型的商務文件的全程排版演示,真正的商務文件排版高手提升課程,學完本期課程,你可以超過你身邊所有人。


這個問題我想我有必要回答一下。

我是2011年進大學的。應該說,我從高中以來,就一直被偏科問題所折磨,語文拔尖,但其他成績都慘不忍睹。因此,我進入大學時,是一個瘦弱的、幾乎沒有什麼突出特長的自卑學生。

我唯一能自豪的是我的文筆,平時也很喜歡寫幾篇文章聊以發泄。而到了大學,作為一個中文系的學生,立德立功我是做不到了,但我渴望能做到立言——寫一本小說。

遺憾的是,我的情節架構能力非常弱,要憑空寫出一段曲折驚險的故事,即使對現在的我來說也還是難於登天。可我又不想輕易放棄這個夢想,怎麼辦呢?

大家都知道,2011年的華語電影圈的現象級之作,是九把刀回憶青春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而我高中所在的文科班(16班),留下了太多讓我難忘的記憶,很多故事稱之為傳奇也不過分。於是2012年年初的寒假,我突發奇想:將這段故事記錄下來。正好我的記憶力也是比較好的,開學第一天的細節都能記得一大堆,不記下來就太可惜了。於是當天晚上,《那些年,我在16班的日子》連載在QQ空間正式開始。

當然,一開始我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好玩、有趣。畢竟雖然是紀實文學,行文編排、情節推進還是要我自己負責的,這其中創作的樂趣,我想只有熱愛寫作的人才能體會。集結出版的事當然有想過,但當時只是作為一個笑話來調侃自己。

最初開篇的勢頭是很不錯的。我的連載一下子引爆了高中空間群,大家剛剛畢業不久,對高中的記憶和感情都還熱乎,自然期待我會如何敘述這段時光。特別是我吐槽老師的那幾篇,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瀏覽量節節攀升,很多同學也不斷給我提意見、提供素材。為了不辜負大家的熱情,我也天天碼字,爭取日更一章。

但是新鮮勁過後,困難接踵而至。我不像那些網路寫手,每天更新一萬字都不在話下,我一天更新七八千就已經是極限了,這還不包括中間我思考情節安排的時間。加上假期行將結束,我宣布更新改為一周一章,好留出時間思考怎麼寫。而同學們在經過最初圍觀的熱情後,也被新學期的工作學習轉移了注意力,瀏覽量一下子來了個大跳水。

我進入了一段最艱難的時期。在最初大家投來的期待下,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於是將原本寫作者的身份調整為記錄者。我要為我的班、我的學校記錄下一段歷史,這是我當時的「雄心」。但我畢竟是一個人,不可能遍知全班故事,只能不斷詢問各個同學,以挖掘出更多材料。所以當時最絕望的就是看到被詢問的同學簡單地回復一句:「啊,我不記得了喔。」這頓時讓我無從下筆。加上關注的人越來越少,我開始懷疑自己這麼堅持寫下去到底是為了什麼,當年那份情誼和感動,在長達半年的連載後,漸漸陷入了冷寂。我的跳票時間也越來越長,當然質量還是依舊維持著,但我已經有點動搖了。到了暑假結束時,我的故事時間線才進行到高二下學期(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高二上學期發生了很多故事)

轉機的發生是在2012年末。在某次和一個教授吃飯時,他建議我可以將這本書出版,理由是2013年是我高中的百年校慶,這本書毫無疑問是可以做獻禮用的。

所以說,如果問我寫書最大的一個感想,那就是做事一定要有一個目標,不但是為了讓自己不迷失前進的方向,更在於成為逼迫自己潛能的強大動力。教授的這個建議一下子激發了我的榮譽感(當然你也可以說是虛榮心),當年的畢業生上千人,但是交出這份獻禮的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的學生,而是我這個二本學生,庶民的逆襲莫過於此,想想都覺得激動。但是教授補充說,要趕在校慶前出版,就必須在明年五月前交稿。

自此我就陷入了一種瘋狂的寫作狀態,日更的寫作狀態是達不到了,但基本是以兩天一篇的速度在發表,平均每篇文章四千字以上。我每打一篇文章,就從早上開始一路打到日落西山,中間除了上廁所和吃飯,沒有做其他事。有大學同學告訴我,她一周沒上空間,打開一看滿滿全是我的連載更新。我本以為在這種創作速度下,寫作質量會有下滑,但沒想到越寫腦筋越靈光,一堆堆妙趣橫生的詞句從我腦海里像火山爆發一樣噴薄而出。想必在這種地獄式的修鍊下,我的文字水平登上了新台階。

在這樣的瘋狂趕工下,2013年4月27號,總數19萬字的稿件如約交出。

所以你看,即使平庸如我,只要長期堅持做著一件事,也能讓人小小驚訝一把,成功無非就是持之以恆的毅力,老生常談,我只是親身體驗了一回而已。

出版工作由南方日報出版社負責。我個人覺得和出版社編輯的交流也算是挺愉快的。當然編輯是不是這樣想,我就不確定了。本著新人要老實接受編輯的一切要求的覺悟,每當編輯有提出新要求,我都會像拿了聖旨一樣趕快完成。唯一我現在想起來還感到臉紅的是字數問題,按編輯的想法,能刪減至15W字最好,可對我來說,雖然這是我的處女作,我那種寫作者的心氣倒是挺高。編輯多次希望我刪改得簡潔一些,我卻像看自己的親兒子一樣,左看右看也刪不下手。想必編輯對我這種愚蠢的堅持也很無語,所以最後刪減下來,還是有17W字左右。

當然,現在我漸漸能從一個他者的立場看待這個作品了,就感覺到語言真不是一般的啰嗦,如果再要我改,別說15W字,13W估計也沒問題。在此要感謝當年編輯如此寬容我的任性。

文字的修改工作結束後,美編工作就不在我的掌控範圍了,9月份是整個出版工作的最後衝刺階段,我天天懷著一種期待而緊張的心情等待編輯的消息。

9月29號,我拿到了成品書,一年多的辛勞,開花結果。

10月30號,我在母校開了簽售會,所得款項全部捐給學校貧困生。

原以為要四五十歲才能實現的出書、簽售,竟然在短短一年間全部實現,至今回想依舊難以置信。

你無法想像,對我這個一直自卑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多麼大的鼓舞。當看到學弟學妹們捧著我的書認真閱讀時,我感到那個寫作的夢離我無限的近。我由衷地感激每一個看我文字的讀者,雙手合十向他們致謝。

我當然知道這本書還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能寫出這本書的自己,絕對不比別人差。

如果說有什麼事能讓我覺得大學沒有白白度過,那就是這件了。

至於生活有什麼變化嘛……當然,你可以想像一下,小鮮肉師妹在得知這個師兄出過書時的一臉崇敬,是多麼能讓我洋洋自得。

可惜,我至今還是光棍一個……果然有些事並不會因為出書了而改變啊!

另外,這件事在親友中傳播開來後,大家都想問我要一本簽名版的書,於是我再一次確認了自己的字有多見不得人這一事實……目前正在苦練寫字中,爭取字能和書般配點TAT

這是書的立體效果圖

這是我回母校做簽售會時的照片


出書的成就感在於:

雖然起早貪黑一個月14萬字換不來兩個蘋果,不及段子手一條廣告140字賺得多。
但是欣慰於自己的讀者會拿起筆圈圈畫畫,而不是點個轉發外加「哈哈哈哈哈哈」~~~


額,這麼多文不對題的答案我也是醉了。
人家問的是:

很有成就感嗎?周圍的人對你的看法有沒有很大的變化?生活起了什麼變化?

不知道他們洋洋洒洒幾千言回答自己寫書過程是為了什麼……
因為去年已經出版了一本《編寫高質量代碼:改善Python程序的91個建議 (豆瓣)》,所以覺得可以回答一下:

  1. 很有成就感嗎?有一點,畢竟是完成了一件「任務」,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和合同,只要做完任務,都會有一點成就感的。但因為這本書我做得不夠認真,不夠好,所以並沒有那種像真正的學者花數十年時間編撰一部典籍般的那種「朝付梓,夕死可矣」的成就感。但是後來聽到二印、聽到電子書也賣出不少,還是提升了一把成就感。
  2. 我沒有感受到周圍的人對我的看法的變化,但我自覺終於把自己吹過的一個牛逼給圓了,別人對我「說到做不到」的看法應該會少些吧?
  3. 生活的新變化大概有:
    1. 偶爾會有人把我介紹給別人的時候提到我出過一本Python相關的書。
    2. 現在想送朋友禮物的時候,容易多了,買本書籤上名送過去即可,再也不用費心挑禮物。
    3. 去年收到兩筆版稅,這種不用費心突然收到錢的感覺很爽,簡直跟撿到錢一樣(說得我撿過錢似的……)。
    4. 想寫一本更好的、更貼近自己所掌握的領域技能的。

謝邀。

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寫書這個過程充分的體現了我的拖延症。

前年簽的約稿合同,前一段時間才把初稿交上去了,然後編輯給了一個修改意見,然後又開始經歷改稿的過程。

改稿的過程也是一個糾結的過程,因為這實際上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也是一個部分重建的過程,再加上工作也比較忙,有時候身體上有一些小意外,所以說現在稿子還沒有改出來。

寫書過程中還是有壓力的,主要是有人會問:你的書什麼時候上市啊?我的回答一直從15年中旬,到15年年底,到16年中旬……

除此之外,就是感覺很對不起編輯老師,一直拖啊。

如果說寫書過程中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能夠更加系統的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寫書不同於零散的發表文章,它需要體系的支撐,需要主線和邏輯,因此對於知識的整理是很有好處的。

最後,我的血淚建議就是:拒絕拖延,從我做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po主當年參加了全國第8、9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其實當年參加也屬於興趣使然。我當年因為已經上大學了,所以只能參加C組。參加的過程很簡單,就是寄了兩篇小說,然後就坐等獲獎。第八屆我是獲得了二等獎,當時好像全北京只有兩個人得獎,後來就經常在萌芽論壇混,認識了一些寫手。
當年青春文學正盛,我幾乎是每月能產一篇短篇小說的節奏,完全支撐生活費不太可能,但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很明顯,每次有了稿費就請宿舍的同學和女朋友吃飯,經常是每次拿到五六百的稿費,然後請客能花出去7、8百。
好了,回到出書這個問題。
由於當時獲獎,不少萌芽的編輯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了我,聯繫出版合集,其實就是把一群人的作品弄成一本書初版。這樣的書,我前後參加了5、6本,書名都是《第X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新概念作文合集》、《盛開—全國第X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新概念X年》這樣的。至今還保持著一個引以為傲的記錄,我寫的所有作品,都出版了。
後來覺得其實應該有一本自己的書,於是就自己寫長篇、說起這個長篇,我早在高中畢業時就動筆了,04年開了個頭,之間間隔了兩年沒寫下去,後來再撿起來的時候寫的其實挺辛苦,大學時每天熬夜寫,最興奮的事情莫過於第二天清晨,同學們都上課去了,我爬上床睡覺逃課,然後中午醒來時,打開電腦,發現昨晚寫的那些文字都還在,默默的看著那些故事,真的感覺這些故事就是自己,那種沉浸在故事中的感覺真的很爽。
為了寫這本書,我幾乎經常逃課,掛科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甚至差點被退學。大三的時候(07年)我的小說快結尾了,我幾乎天天熬夜來寫,也是在那個學期,我掛科達到了16門,而學校規定15門就要退學。接下來就是被請家長……
當時有五個同學一起達到了15門,他們的原因都是因為逃課、玩遊戲導致,只有我是因為寫小說而耽誤了學業。
後來學校說是網開一面,讓我們幾個繼續留校察看,我也就繼續留在了學校,而沒有被退學。
再後來,萌芽的編輯找到了我,說是想出版一本長篇,而我那時已經大四了,正好小說結尾,我們一個圈的寫手們都沒有長篇,或是沒有完整的長篇。我在群里說:我有,出版我的吧。於是就是簽合同,寄稿件等等。
還有個有趣的事情,當時我的稿件錯字連篇,前半部分因為都是手寫,大二時有了電腦改為了word版,稿件整理全憑我當時的女朋友(現任老婆),我也因為這個小說和我的同學走到了現在。
因為我這本書寫的時間跨度很長,幾乎用了四年,我還擔心會反覆修改。現實是編輯審稿挺快的,幾乎沒怎麼改(可能是著急出版)。記得那是個十一,剛放假,編輯打電話說你的稿件通過了,書名也不改,完全遵照你的想法。我很高興,連夜給書,寫了後序,那一晚上我幾乎用了最誠懇的文字感謝了幫我促成這本書的朋友,以及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寫完最後一句,我十分滿意的點了保存,發給了編輯。
小說正式上市時我已經上班了,我是在辦公室收到的成本,足足100本,那麼大一個箱子。因為書里的封面、包裝以及所有細節我都沒參與,拿到書的時候感覺跟想像中還是有些不太一樣,但是還是十分激動的。
那天我跟領導請了半天假,把書拿回家,慢慢翻開,一點一點看,發現之前寫的文字變得非常陌生但是無比的熟悉,後續一點都沒有變,還是我在電腦上看到的那個樣子,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再後來我陰差陽錯的進了互聯網行業,直到今天,我再也沒有寫過一個小說。也許在我退休後,我會從新把作者這個身份撿起來,再重新上路。

好了,打了廣告。
我的小說叫《穿過你的時光我的年華》,寫的是我高中時期的故事,讀到最後你會發現,前後的文風會差很多,前面比較稚嫩,後面我覺得還可以,至少現在還能看,不會像有些小說,我自己看都想吐。
我的書是08年出版的,當時印了1w本,我拿到了一些版稅,完全沒有自己掏一分錢,我自認為還是有些節操的,自費出版之類的丟不起那人,我也不太喜歡網路寫手,其實寫作對於我來說,我完全不相信一天能寫1W字,那真的是騙人。
現在京東和噹噹以及各大書店均有銷售,我不能確定是出版社隱瞞了印數,但是從常識上來說,也許有可能吧,畢竟5、6年了還賣不出1w本實在有些不可信。

最後啰嗦兩句,題主問出書對生活有些什麼變化。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有了一段難忘的經歷和一段可以讓你用來吹牛逼的歷史,除此之外還認識了一些不錯的人,有些當年萌芽論壇認識的小夥伴我們至今還經常聯繫,偶爾一起吃飯,一直是不錯的朋友。


我沒有寫過書,但是曾經是策劃編輯,也算是比較大的出版社了,多多少少也見了一些作者。
我想說的是,作者也是人,各色各樣,所以對待自己出版的第一本書的態度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類類作者,他們一直以出版一本書為夢想,書稿一遍又一遍地審查,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封面一次又一次地提出修改意見。。。。。。這類作者的書,質量通常比較好,給他們樣書的時候,激動和喜悅之情難以言表,甚至有感動到掉眼淚的(因為有些作者為圓夢還是歷經重重困難的)
第二類作者,他們以傳播知識為目標,同時也為了總結所學,提高自己,這類作者中理科男偏多,收到樣書時看起來還是很喜悅的,至於有沒有自己一個人偷偷地狂歡我就不知道了。
第三類作者,是接到了寫書的任務。這類作者中,不同情況比較多,有的欣喜若狂,覺得自己果然不一般,能被看上當作者,收到樣書後也是滿滿成就感。有的則各種煩躁,草草了事,書稿也寫的很差,通篇紅(編輯改的),資料老掉牙,有的會被退稿,然後還各種不情願或者跟編輯說好話。這種作者,我覺得如果是我,收到樣書,第一想法就是,我去,終於搞完了,這垃圾書,隨便扔一邊就好。
當然也有別的目的的作者,為了宣傳自己的,為了賣錢的,不同的心態收到自己的第一本書,感受也是大大不同的。


推薦閱讀:

從無法集中注意力(ADHD)到能夠專註學習取得進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柯南做最後的推理之前看透整個事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深度使用 2016 MacBook Pro 是怎樣的體驗?
學習心理學是怎樣一種體驗?
小短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TAG:書籍 | 出版業 | 作家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