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如此喜歡顏回?

我只記得孔子讚賞顏回「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但是我看《史記》里司馬遷說顏回雖然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卻中年餓死,似乎並不十分肯定。
昨天看了《論語·先進》篇,幾乎一半都是孔子在誇顏回,所以我想問孔子為什麼這麼喜歡顏回:是因為真性情出發像喜歡兒子一樣喜歡?還是把顏回立成一個質樸無雜念的儒家形象人物?還是顏回在生活中真實情況真的十分超於常人?


一個人的修為,往往展示在其如何面對人生中大的困境。孔子弟子中,似乎顏回做得最好。也許這是孔子最喜歡顏回的原因之一。《史記 - 孔子世家》中一段關於子路,子貢和顏回的故事,清清楚楚顯示了顏回修為之高。原文可以在這裡讀到: 史記·三十世家·孔子世家。

從"孔子遷於蔡三歲"開始,大致是說孔子困於陳蔡,沒有糧食,隨行眾人有的餓的都站不起來了,但孔子依然講學,誦歌。子路不高興,略帶諷刺的跟孔子說:「君子(這麼厲害),也會困窘么?」 孔子說:「君子困窘的時候可以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小人在困窘的時候,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孔子的回答為隨後的故事埋下伏筆。

孔子為了安撫弟子,又叫子路進來,問:「難道是我們的道理不對? 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子路說:「也許我們德和智都不夠,所以別人不任用我們」。孔子反問道:「如果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被別人信任,那麼怎麼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呢?」 顯然,子路面對困境,會自我懷疑,會不自信

孔子然後召子貢,問了同樣的問題。子貢認為,老師的學問博大精深,因而難以被當時天下所容。所以,我們應該放低要求,去容於世。子貢面對困境,有自信,但不能堅持,會選擇妥協。顯然,孔子也不甚滿意,並回應道:「好的農夫也不一定保證總有好收成;能工巧匠做的東西也不一定讓所有人滿意。」

孔子最後召顏回。顏回說:「老師的學問博大精深,因而難以被當時天下所容。雖然如此,老師還是努力推行正道,不被包容又怎麼樣呢?不被包容,才能顯現君子的偉大。如果我們不好好修研自己的學問,是我們的恥辱。但如果我們修研好了學問,卻不被他人任用,是他人的恥辱。」 從這段回答可以看出,顏回有自信,又能堅持,又不是盲目自大,知道自信和堅持是在修習正道的基礎上的。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非常滿意,開玩笑說如果顏回有錢,自己願意做其管家。


好像孔老夫子一邊誇顏回,一邊也說原因了啊。。。

比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再比如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再比如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再再比如

魯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夜則無,未聞好學者也。

所以,題主你明白了嗎?

縱覽《論語》全篇,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弟子得到孔子如此評價,孔子是發自真心喜歡他啊,這麼好的一個年輕人,品質優良,才華過人,又有仁義之心。。。完全是可以作為我的衣缽傳人啊。。
誰知道天不假年,死得這麼早呢。。
所以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早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論語第二章裡面有一節,孔子提到顏回時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這段話翻譯過來大概是說:我和顏回聊天聊一整天,他對我說的話也沒有提出什麼不同的看法,像傻逼一樣。但等他下去之後,我看他和別人說話,卻能夠充分發揮我的見解,這樣看來顏回並不傻逼啊。
從這段話里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特別符合孔子儒家精神的人,「不違」是孔子對於孝道的首要要求,「如愚」則可顯示出顏回的謙虛,但私下裡顏回又是一個能真正領悟孔子學問的人。
這樣一個聽話,低調,又聰明的學生,孔子怎麼會不愛呢
(剛好在看論語,剛好看到有這樣一句,剛好上知乎又看到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拿來做答案了。)


各位答主的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那麼我說一下大家未曾關注到的吧,說不定能開啟另一面。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好學,是顏回的最基本的一個令孔子欣賞的品質,而「不遷怒,不貳過」則是顏回區別於其他學生的最大品質。

「不遷怒,不貳過」,可以說是一個人難以企及的修養。
不遷怒,就是自己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有什麼煩惱和憤怒不發泄到別人身上去,就是你自己心情不好,不要拿不相干的人當出氣筒。
不貳過,就是知錯就改,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這更是難上加難。人們總說吃一塹,長一智,可是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的人少嗎?
看似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一句話,可是仔細想一想,自己或身邊的人,有做到過的嗎?

假如有的話,那麼,其可為師矣。


其實大家的答案基本上都很完善,比如什麼親戚關係、人品優秀、天資聰慧、長期伺奉等。

但是我還是想表達一點
直接用孟子的話斷章取義的來描述我的觀點:人之患好為人師。
這裡的師當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心態,我這裡做為褒義
我認為是一個有學識的人有把學問分享和傳承下去的心態,這種慾望非常強烈。
就如知乎很多大神,洋洋洒洒,豐富而又有內涵的把自己所理解問題的答案分享給諸位,我是漲姿勢了。
同樣,孔子也有著這樣的強烈的慾望,所以才有花三千七十二這樣的過程。
在這七十二之中,孔子寄希望於顏回,覺得他能繼承自己的的學識和仁義,能讓發揚光大。
而因為顏回的早逝讓孔子一直所依託的精神徹底崩塌了。
所以不管論語中哪一處提到顏回,我都能其中獨到孔子的那份欣賞與惋惜。
我個人認為孔子個人惋惜情感相當突出,導致論語放大了顏回的優點,徹底忽略了他的缺點。

就如現在人們常說的話,等到你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真正的去珍惜。
我想孔子也是情感相當濃厚的人。
即便幾千年來把他捧得超凡入聖,他始終還是有血有肉的人。


「孔顏之樂」樂在何處?(原創)

「孔顏之樂」,顧名思義,就是孔子和顏回的快樂。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快樂,那麼,儒家為什麼要單獨說一個「孔顏之樂」呢?它與大家平常所說的快樂不一樣嗎?

我們首先來看兩段話。一是,《論語·雍也》記載: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二是,《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第一段,孔子對顏回在粗茶淡飯和衣衫襤褸的情況下依然快樂的境界讚賞不已。第二段,孔子被人稱之為喪家之犬還樂呵呵地說,是啊,是啊。這其實是孔子「六十耳順」的境界。

上述兩種情況放在一般人的身上煩惱生氣還來不及呢,那麼孔顏為什麼會樂呢?

一、王陽明對「孔顏樂處」的解釋。

王陽明的學生問:「過去,周敦頤要求二程找尋孔子與顏回的樂處。請問這種樂趣是否與七情之樂相同?如若相同,普通人滿足了慾望都能快樂,又何須作聖賢呢?如果另有真正的樂,那麼聖賢碰到大憂、大怒、大驚、大懼的事情,這個樂還存在嗎?更何況君子的心是常懷戒懼的,終身憂患,又何嘗能樂?我平時煩惱多多,至今沒有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所以我迫切想找到它。」

陽明先生答道:「樂是心的本體特徵,雖與七情的樂不同,但也不在七情的樂之外。本體之樂人人具有,只是普通人不知道罷了,相反,他們還要自尋煩惱,稀里糊塗地捨棄了這種樂。即便在煩惱痛苦中,這種樂也是存在的。只要一念頓悟,就能體會到這種樂。每次和你談論的都是這個意思,而你則仍要詢問,這就不免讓人感覺騎驢找驢了。」(原文: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每與原靜論,無非此意,而原靜尚有何道可得之問,是猶未免於騎驢覓驢之蔽也。)。

由此可見,常人和聖賢都有本體之樂,快樂是心的本體特徵,普通人因為沒有覺悟所以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普通人的樂不是本體之樂。那麼,普通人的樂與孔顏之樂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二、心、本體、真己與假己

要搞清楚本體之樂就要從本體說起。本體是什麼呢?王陽明說:「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這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原無非禮。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真是有之即生,無之即死。汝若真為那個軀殼的己,······」。這裡,王陽明告訴我們,本體就是心,心就是「真己」。而軀殼和一團血肉就是指的「軀殼的己」,即「假己」。而這與佛家的「真假我」,道家要擺脫令人憂愁的「肉身」「假我」,「借假修真」等等是一個意思。顯然,普通人的快樂是「假我」的快樂,而孔顏之樂就是本體之樂,也就是「真我」的快樂。

我們常常把古今中外的聖賢在生活上的窮困艱苦看成是故意的修鍊或是無可奈何,實際上是,他們感悟到真相後,身體本來就是他們住的房子而已,裝修不裝修無所謂,倒了就走。至於什麼財富、名聲、面子等等更是房子外面的東西了,他們更是無暇顧及。所以,貧窮往往是聖人的自然特徵,因為他們不會為了軀殼而活著。聖人的原則是,只要不餓死這個軀殼就行,他們需要這個「臨時居住地」實現在物質世界的存在。他們自己——心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們清晰地知道肉身和自己在人世間的使命,這就是「知天命」。肉體大限一到,他們轉身離去,毫無眷戀。

其實,一提到本體就無法言說了,加之辭彙的限制,喜、樂、幸福等等都無法表達覺悟之人的「快樂」,所以只能表述為究竟的快樂或本體的快樂。古人有句很好的闡釋:「聖賢之樂在心,故順逆窮通隨處皆泰;眾人之樂在物,故山溪花鳥遇境才生」。普通人的快樂是指從物質財富或風景、花草、音樂、文學、美術、影視中獲得的短暫快樂。而聖人的究竟快樂與物質和環境無關,不管處於順境或逆境,隨時隨地都是快樂的,因為聖人的快樂來自於內心。換一個說法,就是聖人找到了快樂本身,無需外求。

本體快樂是一種與境遇無關的、發自內心的真正快樂,它是建立在認清真相,知天命的基礎上,對即將發生的一切早已瞭然於胸,事情該來的還是要來的,來了就按照良知應對便是。這樣自然形成了淡泊名利、無欲無求的從容狀態,無所謂的驚、喜、悲、怒、哀、愁等等情緒,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紛紛擾擾絲毫不影響內心那如水般的平靜和清澈。

日本的僧人喜愛良寬的一首詩很準確的表達了這種境界:「生涯懶立身,騰騰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有米有柴,夫復何求?好好伸個懶腰吧!

三、執著於肉身這個「假我」是煩惱的根源

這個「真我」假我「的觀念正是最要中國人命的東西。沒有信仰、執著於肉身、由著肉身的慾望無止境的貪婪,這正是今天中國人的生存現狀。肉身這個「假我」磨難重重,生老病死,過程和結局都是「苦」,你把它當成自己怎能不苦?

人們看起來追求物質,而實際上是追求快樂,但快樂的構成是多方面的,財富只能解決肉體的舒適問題,其他什麼也解決不了。而且這種快樂是短暫的,不究竟的,有形的財富並不能解決無形的心靈快樂問題。

佛經則直接指出,煩惱的根源就在於,人們錯誤地把財富與快樂聯繫在一起了。財富僅僅是獲得世俗快樂的手段,顯然,手段並不是目的。這就是很多富人不快樂的原因。

快樂來自心靈,並非來自心外的物質世界。聖人智者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就直接去找快樂本身了,快樂是本體本身具有的特徵,找到了本體這個真己就找到了快樂本身,它就在每個人的心裡。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生在世,唯一可做的就是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改變自己,讓心靈這個「真我」變得更加純凈,智慧,從而快樂地生活,這就是人生在世的追求和意義。

四、快樂是古今中外人類文化的終極追求

儒學本質上是安身立命之學,是成聖成賢之學。宋明理學最為注重聖賢境界。而「孔顏之樂」正是安身立命的完美體現,同時也是聖賢境界的標誌。從「孔顏之樂」來看宋明理學,方可得宋明時期儒學家們思想之精髓。

周敦頤和二程都是中國歷史上排名前十的大哲學家,周敦頤讓二程去「尋孔顏樂處」,千百年來,中國儒釋道各領域的真正有學問的文人都是在找「孔顏之樂」,而令王陽明討厭的,貪婪迂腐的後儒們則在孔子的言行中找經世致用的道理,似乎孔子是一個追求俗世功名的俗人。正是這些愚蠢的後儒亂解孔孟思想,導致兩漢以來的中國聖人多出自佛門,江西馬大師,汾陽無業禪師,雪峰,岩頭,丹霞,雲門等一流的天才皆歸釋氏。王安石和王陽明都痛惜不已,卻也無可奈何。

孔子的志向是什麼呢?還是快樂!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論語》「四子侍坐」一章中看出來。孔子聽了子路他們三人的志向以後,轉過頭來問正在鼓瑟的曾點說,「曾點,你怎麼說呢?」。曾點說:「我只是想,當春天來了,農忙也過了,穿上舒適的衣服,和成人五六人,少年六七人,到沂水裡去游泳,然後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悠哉游哉高興的玩,盡興之後,快快活活唱著歌回家去。」

這個境界在今天貪婪而傻乎乎勵志的人們看來是多麼沒出息啊!可是孔子聽了以後,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我的志向和你一樣啊。你看,這就是孔子的志向,程子說,曾點所講有「堯舜氣象」。王陽明的評價是:「而曾皙則是自然而然的,······君子安心在道,樂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隨遇而安,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現在,人們動不動就談國學,談儒釋道,談心學,就是不知道,致良知,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一切學問的根子,才是儒釋道的真骨血,才是心學的目的。離開了這一點,任何學問都不能稱之為學問,而只能稱之為知識。所謂知識是不觸及心靈的,是遠離真相的,是現象世界的,是大腦的,是俗世的,是表面的,是膚淺的,也是沒有什麼用的。找到真我需要實修,大部分人可能做不到,但即使做不到也要有這個真假我的觀念,連這個觀念都沒有,還談什麼國學?談什麼儒釋道?談什麼傳統文化?

今天的人們只知道像動物一樣疲於奔命,為了身外之物——名利而奮鬥,至於真正的自己——心靈,他們是不會關注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整天忙忙碌碌,勵志奮鬥就是為了自己的殼——肉體。把自己房屋裝修得富麗堂皇,死的時候,戀戀不捨,房屋帶不走,屋裡的東西也帶不走,只有一個孤零零的自私靈魂飄向那無邊的空寂或走向地獄。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他們的標誌就是是否致良知,是否覺悟,是否認識真相,是否找到本體,最終是否擁有了本體之樂。我們看到,蘇格拉底不管春夏秋冬都是穿著破衣,赤著腳,到處討論真理;莊子上頓不接下頓,放著宰相不做在泥水裡打滾;釋迦摩尼放棄國王不做去做苦行僧等等,但他們是快樂的。所以,快樂不僅是中國士人的終身追求,也是古今中外人類文化共同的終極追求。王陽明的學問終點當然也不能例外,那就是「常快活就是功夫」!

微信號rdtpys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ω\*)


孔子最喜愛的弟子就是顏回了,孔子曾經說:「賢哉,回也!」。又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那麼為什麼是這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孔子的其他弟子,先談談子路,子路此人性情直率,有口變言。每當孔子眾弟子在一起探討問題,子路總是第一個回答,當然,回答的結果往往總是不讓人滿意,常常得到「夫子哂之」的結果。子貢則非常聰明,善於思考,因此被孔子稱為「胡璉」,然而太過於鋒芒畢露,很多問題問得使孔子喘不過氣,從中同樣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難以達到較為溫和的境界。

顏回的表現往往會讓大家產生他很愚鈍的錯覺,但是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大家才發現這個書獃子其實很聰明,連孔子都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讀遍論語,可以看到,顏回一共只問了兩個問題,一是問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二是問為邦,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顏回問的這兩個問題恰到好處,直接就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正好能讓孔子系統說出他對問題的看法,從學術角度而言,這是很讓老師滿意的。

其次,顏回的德行也是符合孔子的道德觀的。《論語·先進篇》有這樣的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孔子推崇的「仁」中有「以德服人」之說,而顏回則是其典型。在對待師生的問題上,他認為尊師重道是自然的,而且應該對老師言聽計從,不能有一點異議。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而在於對老師教誨的實踐上,孔子則說,「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意思是: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從這個方面而言,也能看出孔子對顏回的肯定。


孔子在講述他的道,顏回在實踐孔子講的道。


樓上很多人都寫得很好,我稍微補充一下。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魯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夜則無,未聞好學者也。
這兩句,前者說顏回不著相,後者說顏回好學。不相和好學,也是孔子對於立志學論語的人的寄望。
論語里有: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君子之道,不同、不相才為謀。不相是不同的前提,不同是不相的實現。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不器。不器,就是不相。
這裡很明顯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三者描述的是居住和生活的貧。人不堪其憂,但是顏回卻不改其樂。說明顏回能夠做到不著相,不著貧富之相。

其次,是好學。孔子在論語里有很多關於好學的標準。
1、食無求而飽,居無求而安。對慾望不貪求才是真滿足。
2、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本意大拇指,轉義為印證。敏於事,對事情要印證。慎通順,慎於言,使言行通順、順應當下的實際。
3、就有,道而正焉。


論語中至少有10-15篇是孔子在誇獎顏回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原因和排名第一的答案無異,無非兩點孔子最在乎的品質上顏回做到了極致:1、好的品質:安貧樂道、虛心等等;2、好學,而且重實踐和反思;用王陽明的話來說,知行合一這點做得很好。


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因其純粹,當然讓人佩服。顏回又尊奉的是夫子的價值觀,夫子當然喜歡。一個時代總得有些理想主義者,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我們還是要向他們致以敬意。
如果欣賞那就近之,如果不欣賞,那就敬而遠之好了。
孔顏之樂沒什麼不好,能超越物質而得大歡喜豈不樂哉?!看重物質享受也沒什麼不好,關鍵是遵從你自己的內心而得喜悅


不讀書的人真是太多了,居然還有人把莊子胡編的東西當做孔子喜歡顏子的證據,有些人不讀書也就罷了,還好為人師,誤導他人。
建議真想了解為什麼孔子最喜歡顏子的人,去讀讀王陽明的傳習錄,他在書里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知乎在國學這一塊真的很讓人失望,幾乎全是一知半解的貨色在這裡嘩眾取寵。


孔子最誇獎的弟子是顏回,這是因為「仁」之修養上他最肖似孔子。孔子肯定顏回,其實質上也是心理上的自我肯定,不然,若論忠勇亢直,顏回不如子路,若論辭鋒貨貸,不如子貢。孔子最應該褒賞些二人也。

另外又及,孔子喜愛顏回,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與母親顏徵在同一個姓氏有關,顏徵在的行為與孔子所宣揚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孔子對母親便有了某種愧疚感,進而在潛意識裡抒發出來,表現在了顏回身上。

當然,這兩點都只是猜測,不可能有確實的證據來證明,所以,永遠只能是猜測。


夫子最看重弟子的德行,顏淵這個人篤學上進,思力宏富,能一貫地持道而行。與子路、子貢比於能力、表現,淵不能勝,這恰恰是顏淵高明的地方,有盛德而不彰,處卑下而不憂,樂天知命,無用為用,豈不大哉?


但是他把女兒嫁給了公冶長


顏回能降伏煩惱,以至於孔子都對他表示欽佩。


孔子十分欣賞顏回弟子的,不二過,不遷怒。


因為顏回是貼心小棉襖。

老人最疼的不是家裡最有出息的那個大兒子,而是看起來最沒出息卻一直呆在老人身邊貼心的那個小兒子啊。

孔夫子就是那老人,顏回就是那小兒子。
孔夫子也是人吶


總結一句話,就是顏回從始至終都信孔子。不管什麼時候,他都相信孔子。所幸孔子也是真厲害,所以這叫有遠見。
所以在孔子眼裡,顏回就是忠臣啊。
從古至今帝王將相最喜歡什麼樣的部下。
才能?不是的,忠心耿耿啊。
你有才不能為我所用,跟我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你頂我,那我總不能虧待了你。
顏回是孔子手下第一號忠臣。
當然要聲明的是,才能和忠不矛盾啊。


推薦閱讀:

遼金元清官方用過哪些證明正統性的方法?
如何評價錢穆?
為何秦漢時期這麼多人名字裡帶「嬰」字,有人知道其中的緣故嗎?
共產主義的成功之道為何?
為什麼鴉戰前後西方要大量進口大黃這味藥材?

TAG:歷史 | 孔子 | 儒家 | 論語書籍 | 中國上古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