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Bay Area)有多少人能掙到 20 萬美元以上的年薪?

經常在知乎上看到談起加州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常常以200k作為例,但是感覺自己離這個線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想知道加州到底前多少precentage的華人能拿到呢?一個new grad多久才能拿到這樣的待遇?


每年H1B抽籤完畢,各大公司都會把相應的薪水發到移民局。這個薪水就是base salary。請看圖吧。
H1B Salary Database

當然地區和地區也有差異,美國不同地方的花費還是很不一樣的。舉個栗子,在西雅圖比如MS,拿110k的稅前薪水,要有相同的生活水準在三番就要加很多。

舉個更極端的栗子,在UIUC有個Yahoo的組,Yahoo基本上可以給應屆生稅前105k。但是如果在在香檳過著10w的日子跑去灣區,你最起碼得掙.... 當然香檳好像也花不掉這麼多錢哎~

當然灣區發家致富,靠死工資基本上沒戲的。主要還靠股票,這個就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Cost of Living Calculator: Compare the Cost of Living in Two Cities

轉一篇文章進一步的討論,美帝碼農薪水的問題。

拿微軟軟體工程師做例子,說說做碼農、做工程師技術活的工資上限:一年50-100萬美元是可能的

有些人說:IT行業起薪高,但是收入增長幅度很小;有些人說,做Engineering、做技術活,沒前途;有些人很感慨的說,年齡大了,寫不動程序了,吃不了青春飯了,就沒有公司要了。圍繞著這類話題,大家還常常辯論不休。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凡是討論這類話題的,往往是些連工作都沒找到的,或者即使是有工作的人,他們閑的有空上網跟人爭吵,收入也沒多高。Warald想起一句笑話:網上很活躍的,沒有真正的有錢人和美女,因為真正的有錢人在忙著上真正的美女,真正的美女在忙著被真正的有錢人上。- 這話是否合理,不是俺要評論的,俺要表達啥意思,你懂的。

言歸正傳,用數據說話,Warald扒拉出我舉例子的favorite:微軟。

所有大公司,都要給員工打等級,比如Junior Engineer、Senior Analyst,這些級別在你被招聘的時候就確定了,根據工作以後的表現你也會被升級。你的級別,加上你的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 Rating(年度工作表現等級),直接決定了你的年終收入。

先上第一幅圖,是微軟做技術活的等級,更確切的說,是做Software Development(俗稱「技術活」)。如果看不懂,直接看圖下方我的注釋。

  1. Individual Contributor就是做技術活的工程師,我們戲稱的「碼農」就是典型代表,從入門的59級SDE到傳說中的Technical Fellow,都是自己親自動手做技術活的,包括做到後面這些stage的人,年齡一般都不小了,但是他們依然做技術活 – 他們為啥不做管理呢?親,人各有志啦,你覺得管理大批人馬更威風,但是有些人不想啊,人家就是喜歡專註技術。
  2. Manager是管理人的,也就是很多中國人覺得很有地位、很代表身份的「管理層」,當然管理層也有高有低,Manager尤其是高層不做技術活,最後Stage 9那是VP了,跟微軟CEO直接對話。
  3. Lead處於二者之間,但是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Warald就跳過了

剛畢業的本科和碩士生,拿到的job offer一般是stage2對應著Level 59-60,剛畢業的博士生一般是Stage3,如果你不是的話,嘿嘿,親,你被lowball了。如果你是fresh master,拿到的是Stage3,哇~~少年俊彥。

以上只是微軟的情況。有的公司級別比較簡單;不同公司級別難易程度不同,收入也迥異。這裡提示大家關注Level 67,也就是Stage5/6對應的最高級別,下面要談。

剛才我說了,級別+表現對應著收入。下面再上一幅圖,對應著獎金:

其中Performance Rating 1一般是很難拿到的,大家就把眼光放在Rating2里吧,這個是幹活很努力有望拿到的。

微軟還有更高級別比如Partner SDE(68和69級)、Distinguished Engineer(70級別)和Technical Fellow(微軟一共有9個),但是到了這些級別,工資那就另議了,看這些人跟微軟如何談判工資了。

基本上,一個level的Performance Rating 2在更低一個級別的Performance Rating 1的範圍,但是到了67出現了飛躍,67的2等表現比66的一等表現,獎金還要高。到了這個層次,做engineer的就不是大機器上的螺絲釘了,you really matter to the company。毫無懸念,partner開始,獎金應該是至少30幾萬的。

注意,以上提到的數字只是獎金,如果算上基本工資,67級一年應該可以卷回家至少四五十萬了,至於partner再往上,我不知道具體數字,應該沒有什麼簡單的衡量標準了,要看每個人具體的能力、負責的產品盈利和對公司的重要性吧。我估計50-100萬之間的任何數字都是有可能的,至於那9個Technical Fellow的收入,竊以為,給100萬都太少。他們的名單在Wikipedia上有,大家翻翻看人家的年齡吧,老爺爺們年紀一大把了,還在做技術活。這些高級別的Engineer,做的技術活肯定不是寫點程序編譯一下這種低層次的,Software Development也不是簡單的write codes and compile。

美國CEO的平均工資有多少?http://Salary.com認為median是$754972,注意這個是所有行業的median,有很多ceo拿不到這個數字。我這裡拿技術活的頂級收入跟CEO的median來對比,不是要黑CEO們,而是想說,你做好了技術活,收入能跟上很多CEO了,而且你不需要去勾心鬥角、承擔各種商業風險,你可以專註做技術。

為啥我們很少聽說有做技術活的,能掙到50-100萬美元一年?為啥在網上沒看到?同學,到了人家這個級別,一般不會閑的到網上跟大家討論engineer是否一年20來萬封頂這種事情,就跟你在美國讀了master以後不會無聊的跑到中學傳授高考經驗,大概一個意思吧。

如果你有其他觀點,比如人生不只是工資、職業不只是看收入、給你2百萬一年你也不肯做碼農寧可拿20萬做CEO,甚至覺得工程師永遠低人一等,諸如此類的話題,無論對錯,都跑題了。這個文章的主旨是描述IT行業做技術活的頂級收入,提供信息。文章以微軟做例子,Warald相信其他著名公司也會有類似的薪酬。另外,文章里的數字是針對大型公司的常規收入,如果你作為早期員工加盟Google、Facebook,那你獲得的原始股值多少錢要另算。

有些人說,做技術活,20來萬就到頭了。這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立。同時,中國學生里的優秀人才,能拿到美國名校錄取;留學生里的優秀人才,能找到微軟等大公司的工作;IT行業里的優秀人才,能拿到本文中的收入。

Warald並沒有說,所有做技術活的人,無論能力高低,工作一些年數都是這個收入。如果有什麼專業、職業,給沒有經驗的新人十幾萬美元年薪,國際學生機會眾多,而且只要你做下去最後都是四五十萬美元的收入,而且即使你工作以後不再學習不再努力也不會被淘汰,那你應該去學這個專業。顯然IT不是這樣子的,Warald也不知道有任何職業是這樣子的,我個人認為有這樣的想法屬於白日做夢,高薪必然意味著高技能,收入的頂層必然是少數人,社會迅速發展你停止學習當然會被淘汰。

即使在微軟內部,有些人在SDE2這個層次工作好多年了,也沒有被提升到Senior,同時也有人只需要三四年就一路上升到小manager。就如同大一入學,作為各市高考狀元升入清華,四年以後,未必人人都被美國牛校錄取;同時進入Columbia讀書,2年後未必人人都能去Google;同理,一起進入某家公司,大家未來的發展也不一樣。

– Warald (Email: iamxiaoning@gmail.com)
博客: 美國留學申請與就業找工作諮詢博客,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歡迎轉載,轉載必須在標題註明轉載,在文章正文開始之前而不是最後,用不小於正文的字體大小,肉眼可以清楚識別的顏色,一字不漏的附帶以上三行內容。否則視為侵權!感謝合作。


來實名說個親身體驗。

確實是有少數人能拿很高的package,但是那大多是拿幾個offer互相bid來(尤其是前兩年有一陣Two Sigma來IT圈搶人,發的offer股票數額很嚇人,FLG被迫bid了一輪堆了幾個很高的package出來,不過很快Two Sigma數字也都恢復理性了)。還有2012年到13年Facebook剛上市搶人的時候,曾經給優秀的實習生開出過10w的天價簽約獎金,但是今年簽約獎金大部分也就是一兩萬而已。

前面有些答主說PhD平均20w+之類的數字,一看就是天天泡MITBBS看到的數。要知道,願意去公共論壇上報offer,本質上目的是為了顯擺,就好像北美華人網上爆50萬年收入W2表的大媽一樣,沒達到足夠誇張的數字是不會上來爆的。要是你以為那就是每個人應該有的真實平均水平就太乃義務了……

另外注意一點,我認識有Facebook的同事是bid了很高的package進來(20w+),但是進來的級別就比其他人高一級,對工作的要求同樣也高很多,吃飯的時候經常抱怨老闆push的厲害,其他同時進來的人很輕鬆就可以拿到Exceed expectation或者更高的review,他必須非常努力才將將拿到meet expectation,bonus什麼的還沒低他一級的同事拿的多。

簡單的說吧,公司都不傻,都是為了發展和盈利,這些年IT業確實非常火,但是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新畢業生,在向公司伸手要天價offer之前,自己先想想公司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數字來招攬你,你對公司的價值到底有多高,如果只是能勝任一個普通的小螺絲釘工作的話,就不要期望自己的offer能突破天際了。

附送一條hint: 想拿高package,多去拿幾個offer再來談,特別是hot startup的package,往往拿來要挾大公司的HR很好用。

========
忘記說一點:搬家費什麼的就別往總package裡面算了……另外原則上說第一年的簽約獎金其實也不應該算在package裡面的,畢竟是一次性的東西。

========
再說一點,關於決定是否match compete offer,是在有VP和面試官以及HR參與的會議中討論的。如果你面試的效果一般,feedback只是達到hire的標準,就算有再多的compete offer,VP也是不會同意match的。一般在要求match比較大的compete offer的情況下(比如10萬signon,20萬股票,或者base高一級),HR會找一到兩個要招人的team的Manager額外加面你一輪,若有Manager決定說對你很感興趣並願意力挺你,再加上原先面試的feedback就很好(一般要求有兩到三個strong hire外加沒有特別堅定的no hire),大家一起去push VP,才有比較大的希望通過。所以大家如果拿到了很滿意的package,記得去感謝一下你的HR,他們要很努力才能幫你爭取到~


大家都默認說的是碼農了啊……碼農起薪雖然算不錯,但真心不是最高的……
在國內不怎麼受待見的地球物理/地球空間之類的專業,進了石油公司實習工資都和new grad碼農持平。quant醫生律師這些職業就不用說了,200k對他們不算什麼。
做碼農只是適合屌絲翻身,實際上翻身翻的也有限,不要一直鼓吹碼農有多好多掙錢了,自己夠聰明或家裡有資源都可以考慮考慮其他路。


拿手機,先簡單回答占坑。

能拿到$200k的少之又少。大概占灣區總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下。因為灣區家庭收入達到200k就是前百分之七了,注意,是稅前家庭收入,是算上你們說的股票獎金等等一切的。因為我沒有個人收入的數據,就瞎估計吧,說小於7%的人口可以拿到$200k的年薪絕對是往多了猜的。灣區三百萬人來算,也就是二十一萬人。如果討論華人,算三分之一夠誇張了吧,也不過六萬多。

另外,那些張嘴閉嘴就說,我的同學們隨隨便便畢業就十幾萬的,呵呵。真的是留學考過GRE的,真的學過小學數學?大概查一下數據,CMU的本科生,CS畢業的,起薪平均也就是八萬。MIT的研究生,Engineering School的起薪,平均也就九萬吧。就拿灣區的Stanford來說,拿CS來說,本科生起薪平均九萬五,研究生平均十萬五,好,就算平均數意義不夠大,那個range也清清楚楚表明最高的也沒有達到二十萬……而且這個級別的學生的數量,太少了。退一萬萬步來講,股票獎金都加上,一畢業能達到200K的人,我真的敬你是條好漢,是人中龍鳳。

每年能拿到H1b的中國人,不過萬把,股票獎金都算上,能達到$100k的,半數以下。剛畢業的,就算五千個。稍微想一想,能同時拿到H1b, 滿足剛畢業,是中國人,年薪在$100k的,在灣區的,往人越多越好的思路來算,每年也就是一兩千吧。更別提$200k了。

不要動不動就是某個公司,某個朋友,我當年如何如何,這隻能說明達到這樣的情況的可行性,不能說明普遍情況。稍微有點工作經驗名校背景的,年薪收入當然無上限。剛畢業達到$200k, 絕對可行,但是絲毫不普遍。

最後,Glassdoor上的薪水數據很多都是虛報,不少公司的薪水在上面都是往高了報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先生入職灣區某五十強科技公司,他可以看到公司里每一個級別甚至每一個人的職員的薪酬,包括獎金和股票。參考Glassdoor的數據,出入相當大。


小聲說。。身邊接觸到(面對面見過的)的fresh phd graduate,不論是今年畢業還是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當年畢業時候的情況,還沒聽說誰(稅前package)低於這個數的。。

細節:CS專業,採樣對象約10人,地點在灣區,紐約,西雅圖。RSU平攤到每年(就是除以4,假設沒有refreshment)。有一兩個要把簽字費也攤到四年才能上20萬。(不攤的話差一點點。沒有簽字費直接加到package里這樣算)

可恥地匿了。


***以下全都說的是獎金股票都算上的稅前收入***(本人在LinkedIn)
灣區互聯網公司比軟體公司強很多,凡是主營某某某.com或者手機APP的都比微軟啊Adobe啊這種老牌的要給的多。

以今年的水平來看,說的是獎金股票都算上,FLGT的Master new grad大概15-18之間,PhD new grad大概20-25萬(必須是PhD的職位而不是PhD去做普通本科能做的職位,那種也比本科高一點,不多),這些都是指的total comp稅前。如果升一級,肯定超過20萬了,大概需要1-3年升級。
另外,進超火的startup (UAP) ,剛畢業就超過20萬。
***以上全都說的是獎金股票都算上的稅前收入***


不多。。200K在灣區大公司得至少中層偏上了。。。

灣區大公司new grad拿100K都很不錯了,我同學都是做硬體的,很少上100K。

不要關心工資了,在灣區最應該關心的是怎麼能找到妹子啊童鞋們!


我不知道多不多,但總體上來說package和能力是對等的,一般bid了高價進公司,公司對你的期望就會更高,你要干更多活更努力去meet expectation。所以其實問題就變成了什麼時候你的表現值那個價了。


工作兩年了,更新下。

經歷過股票腰斬然後又被收購,RSU的價值整體來說和入職時候差不多。但是對比起fg這兩年股票的漲幅還是被甩開一截啦。

還好refresh還湊活,現在勉強來到了300k,沒有被fg的小夥伴們甩開太遠。
自爆一個,fresh cs master,LinkedIn:130k base + 10% bonus + 20k sign on + 200k RSU(4 years). 平均一下每年接近200k吧。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2/01/15/business/one-percent-map.html?_r=0

輸入200k,在灣區是top 14%,中國人就算比平均人口牛一點,也應該就20%左右。這還是household income,也就是說夫妻一起稅前拿到這個數字。一個人就200k的話,那就更少了。至於有的人說股票應不應該算入實際收入,也提一點,股票收入屬於capital gain,稅率大概是40%。

最後,既然大家都在我親戚、我同學、我朋友的說,我就說說幾個反例。一個是某IT公司,從國內transfer過來,要了很高的職位,幹了半年,被淘汰,好在公司比較大,又謀了出路。第二個是美國畢業的所謂牛人,某企業一兩年經驗,跳到了FLG,也bid了很高的職位,幾個月內被限期改善performance,也可以拿兩個月的工資走人,不過好在刷題過硬,所以又謀了出路。第三個是國內有工作經驗,然後來美國讀了碩士,去了某公司,比普通人拿到高些,on call出了問題,直接被裁掉了,不過好在刷題過硬,所以又謀了出路。


Google Facebook Linkedin這幾家 面試很難 package很紮實。碩士畢業面進的話 12萬底薪 1萬搬家費 四年18-20萬股票 年末15%提成。所以第一年是19.3萬收入。當然啦 稅一扣就只有60%了
有一年工作經驗再拿offer的,底薪加一萬 (facebook是15萬底薪了),股票變25萬沒有搬家費 所以第一年 21.2
如果去uber airbnb這種炙手可熱的公司 一年經驗又能面進的話 可以拿到12萬的base加四年五十萬的股票 也就是12萬稅前現金 和12.5萬的餅

上面說的股票都是限制性股票(RSU),每月或季度授權,第一年的授權都推遲到第一年結束(one year cliff)


這個問題到底問蝦米?是問中國人還是中國碼農?200k在灣區是TOP 1%收入,但是很多中國家庭能拿到或者超過這個數字好不好。那個上面NYTIMES鏈接人口基數算上阿米哥了好不好。灣區中國人遠遠沒有阿米哥多,ASIAN大概只有23%有木有(Bay Area Census -- Bay Area Data)。有些COUNTY ASIAN比例多一點,但是只有那麼幾個好不好,不是所有的ASIAN都是中國人好不好。還有台灣香港到底算不算中國啊童鞋們,算的話不要排斥他們好不好--他們中間很多不是碼農好不好。

算上這些被乃們華麗麗忽略的人,他們干這這些營生可以使勤勞勇敢的中國人躋身美帝高收入高房價地區的收入TOP 1%的行列中!

-real estate agents
-small business owners
-insurance agents
-留學中介
-house maintenance services
-tutoring services
-Chinese restaurant owners
-car maintenance services
-CPA
-patent lawyer
-doctors, dentists...
etc.

完了木有,我還沒有算賭博和抽獎贏錢的中國人好不好。


題主,這個問題你也許問錯地方了。^_^

據我所知,在灣區,西雅圖和東海岸,過200K(Package)的不少。他們的年薪大多在跳槽中得到巨大的提升,又或者在公司做的項目產生很好的影響而快速晉陞。他們一般都有以下三種個人特點:謙虛,努力,目標清晰。所以,他們大多數人都不會來這裡答題了。

這個問題你可以在Glassdoor估算下答案。Glassdoor的數據還是比較接近的,由於其平均值是統計所有歷史數據(8年)的,而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產業發展,美元貶值。所以現今的數字可能要比上面還要稍高一些。前段時間,Twitter上面有一個「工資透明」的活動,你可以看到各大公司比較真實的數據。


談收入首先要區分稅前稅後,base還是total package。

稅前base到200k基本都是中層了,稅後的就更是牛人。不過像其他答案說的,基本頂級(Google, LinkedIn, Facebook)公司的fresh工作兩三年,total package拿到200k不難。

如果好奇某個公司的工資,glassdoor具有一些參考價值。


看了那麼多,大家都說灣區生活費高。我只想說,其實願意擠一擠的話,一個月就3,400美金的生活費。。本屌絲目前和同學擠一起,其實過得就和本科一樣也蠻有意思。吃飯就蹭公司的,不怎麼花錢。所以說灣區生活費高,只是看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吧。


在自由資本主義的大本營,在財商教育(羅伯特清崎)的發源地,在創業投資氛圍最為濃厚的灣區,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如此在意(或者說只在意)工資收入(納稅最多,長期穩定性可靠性最差,),而不是去獲取投資收入(被動收入,證券收入),只能說明教育,財商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和急迫,

ps:工資收入只是糊口的,工資收入只是比破產好一點,只有投資收入(被動收入,證券收入)才是真正的收入。


清華大牛都300k起步


Package過二十萬不難,因為加了signon和bonus還有股票,一般如果PhD剛畢業進一線的公司很輕鬆上二十萬。但package沒有太大的意義,底薪超過二十萬的fresh phd我目前還沒有見過....


我只是想問下為什麼不寫成20w啊。。。。


有沒人說說其他專業呀。。。世界上只有碼農了么。。。


推薦閱讀:

美劇《矽谷》中哪些內容與事實偏離較遠?
Google 和 Facebook 還來大陸招人么?是什麼時間?和矽谷面試類型一樣么?
為什麼矽谷所有開發者都是用的Mac,沒有人用 NET和Windows嗎?
現在的矽谷和以前的矽谷什麼不同?
如何評價美劇《矽谷》第四季?

TAG:矽谷 | 舊金山灣區 | 矽谷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