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慮就不停吃東西 是什麼原因?

被好朋友表白很慌張 不停吃吃吃;

畫畫不好很難過啊不停吃吃吃;

很煩就吃東西 吃到肚子疼睡覺。

是逃避嗎?

已經盡量在控制了,正常吃飯不吃零食 過午不食一個星期 今晚又破規律了。

可以用科學的角度解釋嗎?解釋以後有科學的方法抑制嗎?


推薦一本書《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為什麼你容易焦慮、不安、恐慌和被激怒?》(作者:馬克·舍恩)

書里對焦慮引起的成癮性不良習慣(其中有暴食)做了詳細的剖析,還有關於各種病例的描述,很科學也很易懂,能夠幫助不了解自己狀態的人從精神心理各方面總結壞習慣的成因,還有戒除的方法。

精神焦慮很常見,每個人都可能因為特定的原因,比如壓力而陷入焦慮。無須過於緊張,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焦慮,給自己一段時間調整。


你鄰居的小黑的答案很給力呀:-)我看了他的推薦後簡單的看了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裡面有關於暴飲暴食的片段,知道了自己明明不餓但還是不斷的吃,是因為自己內心的不安或者說焦慮觸動了大腦邊緣的原始情緒,所以會選擇用吃的方式來安撫自己。明白了這個之後,當我不餓卻想吃東西的時候,我就問自己,自己是不是有擔心的事沒有完成,是不是在害怕著什麼……找到根本的原因後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去解決它。就不會再吃東西了。希望對你也有幫助^_^


認為第二個回答太嚴重了。

題主也說了,是因為焦慮吃東西。也就是說,這一反常行為的背後是有現實性原因的,不是憑空產生的。然而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二者尖銳衝突使病人焦慮和痛苦,病人體驗到觀念或衝動來源於自我......可見,以強迫症定性題主行為不妥。

在我看來,不停吃東西這一行為是題主一種特殊的心理防衛機制。

心理防衛機制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心理現象。就如同題主的描述一樣,當我們在心理活動中,遇到挫折或動機的矛盾衝突,以及一些突發性的意外事件,從而產生情緒上的焦慮、緊張和不安。此時,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的使用一些心理和行為上的措施或機制,把個體與現實稍作修正,使自己較易接受心理挫折或應激,以避免過分痛苦與不安。這種自我保護辦法,就叫做心理防衛機制。

每一個人在其行為發展過程中,均會逐漸學會各種防禦性反應,以便在自我收到侵襲時,隨時採取自動的防衛行為,這是我們人類的「心理智慧」。

題主不停吃東西這一行為,我認為屬於一種應激的神經症性心理防衛機制。主要是轉移作用,把對現實的不良情緒反應轉移到吃東西上面的心理防衛術。除此之外,還有飲食上面的自律不足,這就屬於生活習慣的範疇了。

建議的話,如果題主認為吃東西是愉悅的事情,或者帶有一種安慰、發泄、補償自己的心態暴食的話,那這一行為是正常的、是沒有心理上的問題的。改變這種心理防衛機制的辦法就是保持規律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在情緒不好的狀態下多和朋友交流,尋求更多的心理支撐點。

最後,如果有什麼好的節食辦法,請一定要告訴我!


是你賦予了「吃」特殊的含義,
無論是緊張,擔心,還是傷心,你宣洩情緒或者排解壓力僅是通過吃這個方法。
而吃東西本身的作用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攝入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或者是享受食物帶來的味覺體驗(享受美食愉悅心情)
但顯然你吃東西已經不屬於這個範圍了,吃對於你來說僅僅是重複吃這個動作,大腦並沒有進食的意識與目的,你既不是餓也不是饞,僅僅是想宣洩。是一種不想面對煩心的事情的時候讓自己轉移注意力的逃避,是一種害怕解決問題的時候通過這種方式緩解壓力的排遣。
所以,你意識到這點,轉換宣洩情緒,緩解壓力的方法,如果這個時候習慣性的想到吃就停下來,有意識的問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餓,還是僅僅是因為情緒的原因。
很多時候就是直面問題去解決是最好的辦法。


原因不是焦慮,老友記里有一集他們六個遇到了一個性格分析的話嘮,他告訴Monica,一直吃東西時缺少愛的表現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可以控制自己打寒顫,起雞皮疙瘩?
無趣的吳彥祖和有趣的高曉松,你們選誰?(即肉體與靈魂)?
一年內從INTP變成ENFP,後來又變回INTP,是精神分裂嗎?
海明威為什麼要自殺?
奧特曼到底是為了傳達什麼精神?

TAG:減肥 | 兩性關係 | 精神 | 弗洛伊德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