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神話更有史詩的感覺?
比如北歐神話,希臘神話,很多英雄的故事都很有史詩的感覺,為什麼?
首先,題主的問題包含一個預期和一個前提,前者是「神話應當有超越歷史的宏大感」,而後者是相對於中國傳統神話……。
那麼,當題主想要明白這種認知差距的原因時,你應該清楚你所看到的神話「都是人編的」,即藝術性的再創作,而不是「原始民族的囈語」。你說的希臘與北歐恰好都是隨著西方化推行世界的,這只是當代文化輸出的表現形式之一,不是他本身。
我剛才還重新看看你的描述里是否有印度和印加文明的神話,結果發現……哦,你的國外不如直接說西方。一種偉大不朽的記錄不會因為是否給人以「某種感覺」而增損其價值,而價值當然是因人的理解、認知程度體現出來的,所以深入文字之下,才能「感覺」更深吧。
總之:西方神話是經過有組織編纂的有意識創造的文化產品,相對於西方神話,其他地區民族的神話顯得粗糙簡陋,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之間內涵的差距。如果一直如此感覺,那我建議:多讀書。
因為中國神話需要讀的書籍太多了。
國外一個民族活動的地區不大,書籍也不多。
比如希臘神話,主要就是《神譜》《伊利亞特》《奧德賽》
北歐神話,主要就是《大埃達》《小埃達》《薩迦》
凱爾特神話……根本沒有什麼書,只能聽聽口頭傳說,後人整理。
然而國內的神話要涉及的書實在太多了
這個問題不應是為什麼,題主先要思考的是是不是。
並不是否認奧德賽的偉大成就,答主也很喜歡看。但題主是否過於否認中國傳統神話的藝術性?
建議題主回去重讀山海經,以下是答主曾收藏過的書單,不謝。
《黃帝說》(40篇)
《汲家瑣語》
《穆天子傳》
《山海經》(郭璞注)
《禹本紀》
《伊尹說》(27篇)
……
兩漢時期的鬼怪書主要有:
《漢武洞冥記》(郭憲著,四卷六十則)
《漢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漢武內傳》(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誌》
《列仙傳》
《神仙記》
《神異經》(東方朔著,一卷)
《十洲記》(東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紀》
《徐偃王志》
《玄黃經》
《虞初周說》(943篇)
《異聞記》
……
六朝時期的鬼怪書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張華著,400卷)
《集靈記》(顏之推著)
《旌異記》(侯白著)
《列異傳》(魏文帝著,3卷)
《靈鬼志》(荀氏著)
《靈異記》
《冥祥記》(王琰著,10卷)
《齊諧記》(東陽無疑著,7卷)
《神仙傳》
《神異記》(王浮著)
《拾遺記》(王嘉著,10卷)
《述異記》(祖沖之著,2卷)
《搜神後記》(陶潛著,10卷)
《搜神記》(干寶著,20卷)
《續齊諧記》(吳均著,1卷)
《宣驗記》(劉義慶著)
《研神記》
《異林》(陸氏著)
《異苑》(劉敬叔著,存10卷)
《幽明錄》(劉義慶著,30卷)
《冤魂志》
《甄異傳》(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說得以發展,主要有:
《博異志》
《補江總白猿傳》(1卷)
《傳奇》(裴鉶著)
《獨異志》
《古鏡記》(王度著)
《河東記》
《集異記》
《秦夢記》(沈亞之著)
《湘中怨》(沈亞之著)
《續玄怪錄》(李復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錄》(牛僧孺著,10卷)
《異夢錄》(沈亞之著)
《遊仙窟》(張文成著,1卷)
《酉陽雜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陽雜俎續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記》(沈既濟著,1篇)
《周泰行記》(韋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廣記》(344種,含鬼40卷)
《稽神錄》(徐鉉著,6卷150事)
《江淮異人錄》(吳淑著,3卷)
《乘異記》(張君房著)
《括異志》(張師正著)
《洛中紀異》(秦再思著)
《幕府燕閑錄》(畢仲詢著)
《睽車志》(郭彖著,5卷)
《夷堅志》(洪邁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記》
金元時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聞夷堅續志》
《誠齋雜記》
《續夷堅志》
《子不語》
……
明代神魔小說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異記》
《封神傳》(許仲琳著,100回)
《後西遊記》(6卷40回)
《剪燈新語》
《剪燈余話》
《三寶太監西洋記》(羅懋登著,100回)
《涉異志》
《四遊記》(吳元泰《上洞八仙東遊記傳》、余象斗《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楊志和《西遊記傳》)
《松窗夢話》
《西遊補》(董說著,16回)
《西遊記》(吳承恩著,100回)
《續西遊記》
《庚巳編》
《語林》
……
清代鬼怪小說則主要有:
《池上草堂筆記》(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讕言》(王韜著,12卷)
《耳食錄》(樂均著,12卷,《二錄》8卷)
《耳郵》(俞樾著,4卷)
《後聊齋志》(王韜著)
《蕉軒摭錄》
《客窗偶筆》(金捧閶著,4卷)
《聊齋志異》(蒲松齡著,8卷4 31篇)
《里乘》(許奉恩著,10卷)
《六合內外瑣言》(黍食余裔孫,20卷)
《覓燈因話》
《平妖記》
《三異筆談》(許元仲著,4卷)
《淞濱瑣話》(王韜著,12卷)
《淞隱漫錄》(王韜著,12卷)
《挑燈新錄》
《聞見異辭》(許秋垞著,2卷)
《昔柳摭談》(馮起鳳著,8卷)
《洗愁集》(鄒弢著,8卷)
《諧鐸》(沈起鳳著,10卷)
《新齊諧》(袁枚著,24卷,續10卷)
《夜譚隨錄》(和邦額著,12卷)
《夜雨秋燈錄》(宣鼎著,16卷)
《翼駒稗編》(湯用中著,8卷)
《蟫史》(屠紳著)
《印雪軒隨筆》(俞鴻漸著,4卷)
《螢窗異草》(浩歌子著,3編12卷)
《影談》(管世灝著,4卷)
《右合仙館筆記》(俞樾著,16卷)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紀昀著,《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誌》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反正我看無論是看《東周列國志》還是《史記》《三國志》甚至是《資治通鑒》都有種史詩的感覺。
和我看希臘神話時感受到的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有他們的是神話,而我們的是真實的歷史。(荷馬史詩其實也相當於西方的史書,但是太那啥...嗯,藝術化了)
冒昧問一下題主,你是不是沒看過史書?
試著把所有你可以讀到的神話故事用先秦諸子的文風概括出來。
史詩感就會出來。
如果你覺得還不夠,我只能說,有時文法和語言會影響你對於文字內容的理解。
古文之中有寥寥百字就重如千鈞的東西,放到近現代的西方翻譯,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斯巴達!」
當然,如果可以,了解過去古語的發音和斷句結構也會讓你更有感覺。
祝你好運,你有可能,很接近古時的聖賢。這個應該完全是翻譯的問題吧!隨便舉例看看嘍。
Hyperion
泰坦神之一,巨人,早期太陽神。
翻譯以後呢,海伯利安,亥伯龍神,休伯利安,許珀里翁。是不是立馬高大上?
dagon
人魚,腓力斯丁主神,還客串過墮天使
翻譯以後呢?大袞。動(B)感十足.
其實這種史詩感大部分都是翻譯帶來的顯著效果!君不見某些美劇東北字幕乎?直白點的翻譯立馬就會讓你的史詩幻滅。
因為現存的外國的神話首先是詩,然後才是史。
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讀起來明顯比「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 之內,咸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 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更帶感
我隨便扯的,感覺中國的神話故事除了幾個之外,基本都比較獨立,互相之間的關係比較少。看神話和看電視劇一個道理,電視劇裡面如果有愛恨情仇,有婆媳,有復仇,有兩代人恩怨,有兩大家族衝突,觀眾就會感覺好看,有意思。反映到歐洲神話裡面,有天堂地獄衝突,有天使的反叛,有人類的故事,有誰和誰ooxx生下了誰,有各種英雄主義,比如砍了惡龍,這種很容易讓人感興趣。所以得出結論。隨便扯的,匿了。
夸父,祝融,刑天……我覺得不差,只是少。
不請自來。
樓上幾位說的《山海經》《史記》等首先都不是史詩,不能和希臘神話(這裡主要是指《荷馬史詩》了)作對比。《資治通鑒》《東周列國志》等等就更別說了。
中國(更嚴格地說是漢族)現存最像史詩的是《詩經》。當然,主要是其中的雅和頌的一部分。記載了很多周族以及商族早期的歷史,也帶有很多神話色彩。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為啥這些詩看起來沒那麼高大上?主要是因為它們短和少,而且零散。古代儒家有孔子刪詩的說法,現存的詩三百可能只是周朝詩歌很小的一部分。所以,現在的一種推測是,我們曾經也有很多高大上的史詩,只可惜它們失傳了……
額。。不知道你對「史詩」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有史詩的感覺?因為人家那個本來就是史詩。 可以認為漢族沒有自己的類似西方那樣的長篇英雄史詩,但少數民族有,《薩格爾王傳》就是。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為什麼國外的詩更有十四行詩的感覺」,沒有為什麼,因為這種體裁就是國外的。
大概因為史詩這種題材起源於西方?
因為當代中國神話的再創作還沒有真正成功
不說其他,只把山海經,西遊,封神這三作里的形象和故事提取出來再創作
拍系列電影的話,漫威宇宙里那點人可能還不夠看的
史詩感有時候也是因為不太看得懂中國古代語言而get不到
推薦閱讀:
※【龍九子 】想問一下面這張圖片到底是龍九子當中的椒圖還是蒲牢,亦或是其它?
※濕婆創世的神話是怎樣的?
※紅孩兒至少幾百歲吧,為什麼總長不大?
※李靖為什麼托著塔,在哪裡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