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殺幽門螺桿菌?

兩年前,公司體檢第一次用C13吹氣,我被測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第一次知道這個細菌),搜索介紹好像有危害,就去掛了個特需號諮詢專家,專家跟我說沒太大關係,幾乎一半的中國人攜帶此菌,只要沒癥狀,家裡又沒有胃癌史,絕大多數人是終身沒事的,只是建議在50歲後每年做胃鏡即可。還說殺了之後,很容易被家人再次感染。由於我平時生活習慣也挺好,不吃刺激性東西,多吃蔬菜水果,不喝酒不抽煙,作息有規律,經常鍛煉身體,胃也沒有太大的不舒服,家裡又沒人得胃癌(只有我媽有淺表性胃炎),就不打算殺菌了。
但過了一段時間,公司請了另一個專家來開講座,是幽門螺桿菌方面的專家,該專家主張殺,說殺總比不殺好,因為該菌危害大。後來我考慮到怕傳染給家裡小孩,想著還是殺菌吧,就開始吃三聯葯。一個月後複查C13果然殺死了,年底公司體檢,C13陰性,說明的確殺光了。這是去年年底的事了。
今年5月份,胃裡不舒服,有噁心的感覺,有一天甚至吐了一次。去做了一個胃鏡,發現有糜爛,和輕度腸化生。吃了2個月不到的胃藥,癥狀減輕(但噯氣倒是一直有)。結果到10月份再次出現輕微噁心感,只好重新把以前沒吃完的葯繼續吃下去,噁心感消失了。
10月底公司再次體檢,不幸的是,我發現我再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指數是165,好像還有點高)。再次諮詢專家,專家說165說明我的胃裡鋪滿了幽門螺桿菌,還是建議殺。
這就是我的整個過程,我現在非常糾結於是否需要殺菌。不殺吧,怕對身體的確不好,胃畢竟已經有點癥狀了,或者傳染給小孩(我小孩今年做C13還是陰性,家裡吃飯用公筷)。殺吧,怕抗生素對身體不好,同時擔心以後再次感染又白殺了。
請各位這方面專家給個建議,到底需不需要殺菌,三聯葯的抗生素危害大不大,以後如何防止再次感染(至少降低感染機會)。叩謝!!!


幽門螺桿菌一般滅殺完不會複發,除非一開始就沒殺完。
樓上的很多人長篇累牘一大堆。
我還是精鍊一下:
1、有癥狀需要殺
2、殺了有一點副作用,比如抗過敏能力變差,腸道菌群失調等等(不一定出現)。
3、你的生活里一定有不健康因素,比如飲食不規律,或者熬夜,或者愛吃路邊攤

不過,樓主,你要了解一件事,大概從25歲最遲30歲以後,人生有不少選擇,都要「兩害相權取其輕」了。在大多數慢性的病症里,找不到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們總是要與狼共舞。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科學的對待疾病,嚴密的監控,適當的與疾病做一些妥協,是長久生存之道


2017年2月9日更新

對於幽門螺桿菌,並不是簡單的殺或者不殺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到患者個人條件、社區再感染率以及社會醫療資源的問題。


原答案寫於2016年5月,

許多人理解為了,「不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

原文只是指出了幽門螺桿菌潛在的保護作用,以及根除幽門螺桿菌所存在的風險,試圖藉此讓大家能更全面地看待一個事物。


對於以下人群,是強烈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因為利遠遠大於弊:

1、 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群。

2、 慢性胃炎並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3、 胃癌術後人群,及這部分人群的家屬

4、 患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患者


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考慮根除潛在的風險,

1、 可能增加兒童患上過敏、哮喘、皮炎等疾病的發生率

2、 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

3、 可能增加腸道菌群失調的風險

4、 hp根除與食管腺癌、炎症性腸病存在負相關性。

5、 我國hp感染無癥狀人群龐大,hp根除方案的混亂可能造成抗生素的濫用。


因此,合理地評估一個患者是否需要根除是非常重要的。


我了解過一個非常令人難過的病案

一位中年患者攜帶有幽門螺桿菌,原本並無嚴重的病症。
縣城的醫生對他進行了幽門螺桿菌的根除。
第一次沒有根除成功,進行了第二次;
第二次沒有成功,進行了第三次……

到最後,病人覺得自己癥狀更嚴重了。內鏡下檢查,發現病人的食管上布滿了白色的真菌斑點(真菌性食管炎)……

所以,殺還是不殺?——看情況。


以下是原答案:

2016年5月:

有癥狀根據自身身體狀況並參考醫生建議,無癥狀也請合理評估。


Those looking for simple answers about the relations of H pylori and diseases undoubtedly will be disappointed; the complexity likely is older than the human race. —— Martin Blaser

那些尋求幽門螺桿菌和疾病間簡單關係的人無疑會失望;這其間的錯綜關係可能始於人類誕生之前。——馬汀·布萊澤

我在去年寫過一篇題為《你需要將幽門螺桿菌趕盡殺絕嗎?》的文章,意在表明,對幽門螺桿菌進行不必要的根除可能弊大於利。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了幽門螺桿菌對人體可能存在的保護作用,並且一些研究也反映了根除後會出現的問題。

  • 在發展中國家,攜帶幽門螺桿菌的孩子更不容易患上過敏。[1]
  • 在兒童時期,攜帶上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哮喘的發病風險。[2]
  • 攜帶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濕疹的發生率。[3]
  • 攜帶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胃食道反流症的發病風險。[4]
  • 幽門螺桿菌可能能預防炎症性腸病的發生。[5]

  • 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會造成腸道菌群的擾動。[6]
  • 在隨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幽門螺桿菌根除的人更容易增重。[7]
  • 在發達國家中,幽門螺桿菌的攜帶比例越低,肥胖率就越高。[8]
  • 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會出現長期荷爾蒙的改變。[9]

從這些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幽門螺桿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十惡不赦。但如果我們再換個角度,將幽門螺桿菌視為『可能會做壞事』的共生菌,我們或許會有更好的見解。


它們一直和我們在一起

早在58000年前,幽門螺桿菌就已經存在於我們非洲祖先的消化道中了。經過漫長的遷徙和演變,這種細菌跟隨者人類遍布在了世界各地。

絕大部分人在出生6個月後便攜帶上了幽門螺桿菌,除非用抗生素根除,這種細菌會伴隨人們一生。而在20年前,當人們發現了這種細菌和胃潰瘍以及胃癌的關聯後,對它的殲滅行動就開始新起,而這種細菌也漸漸從許多人的消化道中消失。而這20多年,卻正好是許多自身免疫疾病飆升的時期。


幽門螺桿菌只讓少數人患病

世界上50%的人群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些地區甚至有80%的人攜帶這種細菌。然而在這些攜帶者中,只有10%患上了消化性潰瘍,只有1%左右的人會患上胃癌。[10]

在印度、泰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這些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攜帶率非常高,但這些國家人的胃癌發病率卻很低。[11]


不是所有的幽門螺桿菌都那麼『毒』

幽門螺桿菌會造成疾病,但是並不是所有幽門螺桿菌都具有相同的致病性。比如,幽門螺桿菌的基因中存在一種叫做dupA的基因簇,這個基因簇和幽門螺桿菌的致炎症強弱相關。擁有完整的dupA基因簇的幽門螺桿菌致病性會更強,而不具有完整dupA基因簇或沒有該基因簇的幽門螺桿菌則要溫和許多。


事實上,有許多基因因素在影響著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比如cag致病島、空泡毒素基因、Bab2粘附素基因。不同的菌株致病性可能相差甚遠,因此,將所有幽門螺桿菌一併寫入黑名單並不合適。


不要把胃痛都怪在幽門螺桿菌上

有許多問題都可能引起胃痛、燒心的癥狀,比如食物不耐受、胃腸病毒感染和胃食管反流病。僅僅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出現並不能說明『這就是它乾的』。


即便你在病變的組織里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也無法證明這就是幽門螺桿菌導致的。它本身就存在於胃中,可能只是恰好進入了病變的組織。


至於胃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潰瘍確實能得到好轉,複發的幾率也會大幅度地下降。然而,幽門螺桿菌造成胃潰瘍並不滿足科赫法則(用於鑒定傳染病病原的標準)。

當初,巴里?馬歇爾在喝下含幽門螺桿菌的培養基後只是出現了胃炎,而並沒有出現胃潰瘍。並且,在14天後,馬歇爾的胃炎癥狀也基本消失了。值得指出的是,馬歇爾未經抗生素治療就得到了痊癒。[12]

事實上,在1995年的時候,馬歇爾本人也發表論文承認了這點: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不滿足科赫法則。[13]


為什麼幽門螺桿菌會讓一些人患病?

攜帶幽門螺桿菌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只有20%的攜帶者會患病,那剩下80%的人呢?如果我們將幽門螺桿菌視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我們或許不會再糾結是否需要對無癥狀的患者進行根除——

畢竟,我們可以看到用抗生素根除幽門螺桿菌直接面臨的一些問題:

  • 50%以上的患者在根除中會出現不良反應。[14]
  • 20%左右的幾率會根除失敗。[15]
  • 根除後腸道菌群的變化可能帶來長期的健康影響。[6]
  • 使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性細菌產生的風險

擁有了這種思維方式,我們會去考慮——為什麼大多數感染者不生病?

顯然,這背後存在著眾多變數——年齡、生活環境、飲食、運動強度都可能在起著作用。探尋因果關係,定然是複雜的,但有了這種思考方式,我們也許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去治療需要治療的患者,我們甚至還能利用幽門螺桿菌來治療其他疾病。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幽門螺桿菌感染背後的真正原因。

正常的腸道菌群可以分泌一些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的類細菌素,從而控制幽門螺桿菌的滋生。比如,從健康人胃中提取出的約氏乳桿菌No. 1088就表現出了對幽門螺桿菌的很強的抑制作用。[16]在當人體出現菌群失調後,這種細菌相互牽制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幽門螺桿菌開始大量繁殖,從而表現出炎症效應。


有些幽門螺桿菌的菌種毒性特彆強,而宿主的身體條件又恰好容易被感染。


幽門螺桿菌只是胃中菌群的正常部分,而由於種種原因,宿主的胃黏膜出現了損傷,而幽門螺桿菌又恰好在損傷的部位定植,從而造成了二次感染。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或許能將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從『消滅』轉為『預防』上——即維護正常的消化道菌群、找出低致病性甚至無致病性的幽門螺桿菌菌株作為疫苗、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以防止胃黏膜受損。

上醫治未病,這也許才是更理想的治療方式。


小結

有時候,角度決定了我們的視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將幽門螺桿菌視為一種共生菌,去尋找它與健康人群間的共生關係,也許我們能獲得不一樣的認識。在我們完全了解這之間的機制之前,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它根除,帶來的可能是一場新的災難。


參考文獻:

1. Amberbir, A., Medhin, G., Erku, W., Alem, A., Simms, R., Robinson, K., ... Davey, G. (2011). 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eohelminth infection and selected commensal bacteria on the risk of allergic disease and sensitization in 3‐year‐old Ethiopian children. Clinical Experimental Allergy, 41(10), 1422-1430.


2. Chen, Y., Blaser, M. J. (2008). Helicobacter pylori colonizatio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asthma.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8(4), 553-560.


3. Herbarth, O., Bauer, M., Fritz, G. J., Herbarth, P., Rolle-Kampczyk, U., Krumbiegel, P., ... Richter, T. (2007). Helicobacter pylori colonisation and eczema.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61(7), 638-640.


4. Raghunath, A., Hungin, A. P. S., Wooff, D., Childs, S. (2003).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atients with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Bmj, 326(7392), 737.


5. Casta?o-Rodríguez, N., Kaakoush, N. O., Lee, W. S., Mitchell, H. M. (2015). Dual role of Helicobacter and Campylobacter species in IB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ut, gutjnl-2015.


6. Yap, T. W. C., Gan, H. M., Lee, Y. P., Leow, A. H. R., Azmi, A. N., Francois, F., ... Vadivelu, J. (2016).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Causes Perturbation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in Young Adults. PloS one, 11(3), e0151893.


7. Lane, J. A., Murray, L. J., Harvey, I. M., Donovan, J. L., Nair, P., Harvey, R. F. (2011).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in a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33(8), 922-929.


8. Lender, N., Talley, N. J., Enck, P., Haag, S., Zipfel, S., Morrison, M., Holtmann, G. J. (2014). Review article: associations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obesity‐an ecological study.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40(1), 24-31.

9. Yap, T. W. C., Leow, A. H. R., Azmi, A. N., Francois, F., Perez-Perez, G. I., Blaser, M. J., ... Vadivelu, J. (2015). Changes in Metabolic Hormones in Malaysian Young Adults following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PloS one, 10(8), e0135771.


10. Dorer, M. S., Talarico, S., Salama, N. R. (2009). Helicobacter pylori"s unconventional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 PLoS Pathog, 5(10), e1000544.


11. Misra, V., Pandey, R., Misra, S. P., Dwivedi, M. (2014).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Indian enigm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6), 1503-1509.


12. Marshall, B. J., Armstrong, J. A., McGechie, D. B., Glancy, R. J. (1985). Attempt to fulfil Koch"s postulates for pyloric Campylobacter.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42(8), 436-439.


13. Marshall, B. J. (1995).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have Koch"s postulates been fulfilled?. Annals of medicine, 27(5), 565-568.


14. Du, L. J., Chen, B. R., Kim, J. J., Kim, S., Shen, J. H., Dai, N. (2016).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2(12), 3486.


15. Seo, S. I., Kim, S. J., Kim, H. S., Shin, W. G., Kim, K. H., Jang, M. K., ... Kim, H. Y. (2015).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in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ccording to the Endoscopic Stage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Helicobacter, 20(6), 424-430.


16. Aiba, Y., Nakano, Y., Koga, Y., Takahashi, K., Komatsu, Y. (2015). A highly acid‐resistant novel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No. 1088 h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cluding that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nhibits gastrin‐mediated acid production in mice. MicrobiologyOpen, 4(3), 465-474.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moosebb


推薦閱讀:《Missing microbes》

【免責聲明】該賬號發表的文章僅用於信息的分享,目的是讓大家能了解不同的觀點,以填補相關中文資源的空缺。每個人的體質和疾病狀況都是不同的,本文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請大家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選擇。


如何正確對待幽門螺桿菌陽性? - 元閎的回答

歸納一下我的答案:有症狀殺、沒症狀保留。

1. 有症狀殺:發生潰瘍或是慢性胃炎已經是引起細胞反覆病變的前奏了,容易造成腸行增殖,所以如果W-S silver stain切片中看見中性球浸潤以及螺旋桿菌,就殺掉吧。

2. 沒症狀保留:濫用抗生素會造成體內菌叢的抗性,這是其一,使用制酸劑或抗生素都會影響身體的正常恆定,破壞生理,這是其二,濫用藥物,會造成食道逆流病人於賁門以及食道下端的發炎以及癌症風險增加,這是其三。

還是那個結論:改善衛生習慣、飲食睡眠保養胃部環境、放寬身心避免過度壓力、避免過度醫療

當然,該積極治療的時候,還是得治,力求一次就把細菌殺死,之後改善習慣別再感染了。


知乎首答,不請自來。
首先毫無疑問的一點是,現代社會很常見的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發病一詞表示已有疾病開始表現出癥狀,比如說胃潰瘍最常見的表現為胃痛,所以很可能你已經有了潰瘍但是還沒有感覺,當感到胃痛時這就叫發病。
對於普通人來說需要知道的另一點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並不代表一定會致胃部疾病,同時有胃部疾病也不完全是幽門菌感覺所致。打個比方說車開得快容易出車禍,出車禍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車開得快。此二者有很大的相關性。這樣說好理解了吧?
給大家稍微科普下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制。我們都知道,胃裡有胃酸,而酸性物質一般對機體都有腐蝕性,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呢,胃內壁有一層鹼性屏障(不需具體了解),這樣酸鹼一中和,就起到了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而幽門菌感覺正是通過種種方式,破壞了這層鹼性屏障,從而使胃酸對胃黏膜進行破壞,以至於發生胃潰瘍等疾病。

所以題主你問的問題,我的建議是根據有無病變決定是否殺菌,同時通過健康飲食健康作息等方式進行調節有很好的預防效果,另外定期的體檢是很有必要的。
考慮到你最近的體檢中檢測到有糜爛和輕度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是癌前病變的一種,還是蠻常見的,簡單理解就是積極治療,這個就基本沒事。放任其發展,很可能最終成為癌症。所以建議你要認真對待。
具體的治療呢,一般採用三聯療法,1種PPI+2種抗生素或者1種鉍劑+2種抗生素。記住單獨應用藥物不能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具體的用藥和療程需要視題主你當地的耐葯情況而定。

生活中請少吃腌制熏制食物,避免吃過於辛辣食物,避免長期大量飲酒,戒煙,充分睡眠。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知道你聽的這個講座的專家是哪路神仙?不知道講座的主辦方,講座目的是公益宣傳還是醫療推銷?有健康問題,最好的選擇還是去大醫院掛個專家號。一個醫療行業者的衷心建議。


本人研究生階段開始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工作後也一直從事幽門螺桿菌相關的臨床及研究工作,參與了我們國家幽門螺桿菌共識的制定,在這個問題上談談我的專業意見,相信我的意見也代表這個領域(幽門螺桿菌領域,不是消化領域)大多數專家的意見。之所以這麼多廢話,不是為了顯擺,是因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比較混亂,很多專家,甚至消化領域的專家都經常發出一些和國際共識以及我們國家共識相悖的意見,所以要強調一下自己的背景,便於糾正一些陳舊的看法。

幽門螺桿菌發現30多年了,根除適應症是不斷擴大的,相信共識意見中列出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術後、Malt淋巴瘤。。。。。。。等等一系列的根除適應症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爭議最大的是題主這種情況,沒有這些適應症,查體發現或者主動到醫院檢查的健康感染者,是否需要治療。其實在2003年左右我們國家制定第二個共識意見的時候,共識專家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當時有些體檢中心對健康體檢者開展幽門螺桿菌檢測,患者拿著報告到門診諮詢,治?還是不治?這對臨床醫生來說也是一個問題。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擴大化會導致耐葯問題加劇,會加重衛生經濟負擔,所以主流意見是要嚴格根除適應症,這種情況不宜根除治療。但是,共識專家考慮到我們國家緊張的醫患關係,不給患者根除治療,如果過幾年真的罹患胃癌,回頭找醫生算賬,可能臨床醫生很難承受,所以,當是共識給出的建議是充分知情同意,告訴患者根除治療的不必要性,告訴患者治療可能的不良反應,治療失敗的概率,等,如果患者還堅持要求治療,則給予治療。

後來幾個共識在這點上變化不大,臨床醫生也基本這樣操作。國際上有的大牛建議擴大適應症,美國胃腸病學會的主席Graham,是Hlicobacter的主編,每次做報告都要傳播「只有死的幽門螺桿菌才是好的幽門螺桿菌」的理念,建議對幽門螺桿菌統統根除。他的這些激進的意見沒有能轉化成國際共識,但是在日本得到了實行,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到了2014年,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有了顛覆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這一年國際上兩個重要共識意見的發表。這兩個共識意見一個WHO關於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的策略,另外一個是京都共識,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是日本的共識,但是是全球共識,主要是關於胃炎的共識。這兩個共識相當一部分內容是一致的。簡單給大家總結一下: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炎是一種傳染病;60-80%的胃癌可以歸因於幽門螺桿(具體數沒有核實,兩個文件不完全一致,大致在這個範圍),在人群中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預防胃癌最好的策略;如果沒有抗衡因素,幽門螺桿菌一律殺殺殺。20年前就認識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胃癌,之前的共識都是推薦只在胃癌高危者中進行預防胃癌為目的的根除治療,比如胃大部切除術後的患者、早期胃癌內鏡治療後、胃癌一級親屬者,等。這兩個文件是首次推薦在正常人群中進行預防胃癌為目的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這兩個文件跳出了傳統的幽門螺桿菌根除適應症,無論從傳染病控制角度,還是從胃癌預防角度,都需要對HP進行根除治療。

國際上對這個問題認識的改變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幽門螺桿菌領域的專家大都持贊成態度,原來認為體檢中心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是一種過度檢查、不合理檢查,現在發現體檢醫生走到了消化醫生的前面,現在遇到體檢著拿著檢查結果來門診,就不用之前那麼多廢話了,問一下藥物過敏史直接根除治療就可以了。但是,對這個問題持保留態度的專家也很多,在一些會議上甚至引起激烈的爭論。今年我們國家發表的第五個共識意見考慮我們國家具體國情,以及這些保留意見,對相關推薦意見的表述有所保留。

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應該不存在高齡、嚴重基礎病等抗衡因素,那就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吧。回頭有時間再談談具體怎麼治療。


我爹是學醫的,我有類似的問題問他的時候,他都建議我去醫院檢查一下然後聽醫生的。

手上有你各種檢驗報告的專家醫生建議的你不聽,指望在這找合適的建議?

真是太看得起知乎了。


前段時間體檢查出來HP略超標,使用了四聯療法,效果很好,困擾多年的口氣消失了。

以下是醫生處方。其中乳酶生片是幫助消化的,與幽門螺桿菌無關。


幽門螺旋桿菌致病學說。

1,自古就有,在幾千年以前的人體內部就發現有幽門螺桿菌,說明幽門螺桿菌是自然界細菌之一,(幽門螺桿菌5300年前就在歐洲奧茲冰人胃裡_考古發掘)


2,類似情況,在營養充足,各種生理機能良好的情況下,多數病菌只能在表皮生存,一旦越界就會被免疫系統消滅,例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產氣桿菌、產鹼桿菌、糞鏈球菌、葡萄球菌或綠膿桿菌等。

條件性致病微生物,來源:百度百科
要發生條件性致病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正常寄生於機體的微生物存在,這種存在非常正常,不存在感染的問題;二是必須有影響導致抵抗力下降的條件。通過以上的兩個條件,而使機體造成相應的變化,這兩種變化就是:一、正常寄生的部位發生改變,造成寄居部位的變化後,機體會產生一系列的抵制反應;二、原寄生部位中的微生物數量上發生變化導致局部微生物數量的失調。通過這兩種變化的產生,最後導致機體的發病。這種發病就是條件性致病,這種微生物就叫條件性致病微生物。

3,陰性不陰,陰性不代表體內就沒有幽門螺桿菌,只是菌落極少,沒達到檢測值而已,是不是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有幽門螺桿菌呢?希望搞解剖的確認一下。

《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來源: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作者: 張萬岱; 胡伏蓮; 蕭樹東; 徐智民;

中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作組從2002年1月~2004年6月對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一般人群26341人Hp感染的危險因素、地理差異與Hp感染率等進行調查。結果 Hp的總感染率為56.22%,廣東地區Hp感染率最低為42.01%,西藏Hp的感染率最高為84.62%。

4,防不勝防,國外的研究發現,城市飲用水,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檢測到幽門螺旋桿菌;而且還存在口—口,口—糞傳染途徑,殺完了再次感染又怎麼辦?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關係?》來源:搜狐健康,作者:KK健康,其中描述:國外的研究發現,在城市飲用水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達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檢測到。

3,值得懷疑,下面兩種流程都可以導致HP陽性,認定幽門螺桿菌就是致病菌而不是條件致病菌值得懷疑。

①感染幽門螺桿菌→引起胃炎→HP檢測陽性;


②體內早有幽門螺桿菌潛伏→胃黏膜更新速度下降,不能及時修復食物和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同時機體免疫力下降→幽門螺桿菌遇到合適培養基→HP檢測陽性。

6,過程分析,為什麼很多細菌在表皮長期生存,我們只是當它是條件致病菌,而幽門螺旋桿菌卻被很多學者當成是胃病的致病菌,其實和幽門螺旋桿菌的生存條件有關係(酸性環境),因為最早沒有在自然界發現這個病菌,而很多胃病患者又久治不愈,突然發現了胃裡面有幽門螺旋桿菌,潛意識的把責任歸咎於幽門螺旋桿菌。

6,自愈能力,自然界多數病原體人體都有機會接觸過,體內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病原體免疫識別消滅機制。

7,所以,幽門螺旋桿菌致病學說還值得探討。

有興趣可以看看《中醫怎麼治癒胃病》


====================================================

很多人相信中醫,但理解不了中醫的診斷結果,更不清楚中醫的治病原理,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教育部沒有『』小學——大學『』的中醫科普教材,造成大家對中醫理論的理解困難。

我特意寫了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的中醫科普文章,讓大家理解中醫,學習中醫,利用中醫,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感謝大家閱讀陋文。

非專業人士請按照【推薦】次序看,不然會有盲點。

【推薦 1】你,就是最好的醫生(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推薦 2】中醫為什麼可以治病(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推薦 3】傳統中醫比現代醫學先進,先進一座山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怎麼找中醫治癒自己的病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醫怎麼治癒胃病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關於中藥不安全及毒性的部分解釋(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以古代人平均壽命短證明中醫無效可以嗎?(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醫要發展,中藥加工方法需要現代化(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醫與現代醫學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方案比較(中醫需要證明)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中西醫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是融合 - 劉興權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水平有限,請大家予以指正。


目前醫學界認為大多數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是不需要治療的

是的。

因為很多人儘管胃內終身攜帶幽門螺桿菌,臨床上卻一直沒有癥狀,過度治療反而會帶來其他不良後果,如機體對抗生素的耐葯、腸道菌群失調等。

在這些人中,大約只有1/3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療。

總結起來有以下4類:

一是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二是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縮或糜爛患者;

三是患有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加大患胃癌的風險;

四是有MALT淋巴瘤患者。

以上四種患者一定要做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至於治療過程和方法,其實很簡單。

一般要服用3~4種藥物,服藥10-14天。待停葯1月後複查C13呼氣試驗即可。

關於胃癌的藥物也很多,除了大部分化療藥物S1,還有靶向藥物雷莫蘆單抗等。

幽門螺桿菌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不必過分恐慌,也不必過度檢查和治療。講一個親身的例子,我母上前年測出幽門桿菌陽性三個+,當時也是很擔心,但醫生講不用太擔心,一年多飲食調節,今年上半年體檢已呈陰性。所以都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生根據個例具體判斷。


一四年體檢做碳14為陽性(160),醫生不建議服藥治療。去年底再次檢查,發現已轉陰性。(21).可見這個螺旋桿菌並非一定要服藥治療。


我來從保險角度說一下,為什麼我們要積極治療幽門螺桿菌吧,這是我親身態度的轉變。
第一次被查出幽門螺桿菌是單位體檢,之後我也查了不少資料,了解到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如果HP陽性並沒有給生活帶來困擾,沒有不適癥狀,那麼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我的父母檢查後均是陰性,於是此後每年體檢,我均置之不理了。
第一次產生治療HP的念頭是我懷孕期間,因為之前了解到研究普遍認為HP病毒是在幼兒時期進入人體體內的,健康成年人的胃酸環境中HP很難存活,這也是為什麼當初醫學界很多人質疑幽門螺桿菌存在的原因,但幼兒免疫系統及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是最容易感染HP的階段。我擔心自己會傳染給寶寶,在產後與寶寶接觸比較注意,但她是在太可愛了,還是忍不住跟她親親臉,親親手,弄得我一直很糾結,產後一直餵奶,雖然糾結但也未採取治療。
決定治療是源於上周我去香港給寶寶買保險,我的保險經紀跟我講,她的客戶中唯一一個理賠失敗的案例是一個40歲的女士,她買了危重疾險,且保單蠻大的,三年後就查出罹患胃癌,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發現,投保人5年前就發現自身HP呈陽性,但一直未採取醫療手段予以積極治療,所以沒得到理賠。
經過以上三階段,我的寶寶也已經滿13個月了,我今天去醫院接受四聯治療了。希望可以清除體內的HP,給自己一份安心,也給家人一份安心。僅為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希望有幫助。


2016.8.22 更。
感覺有必要再詳盡的說明一些事實

中國人群的胃癌發生率居第二(第一是肺癌)
每年中國人群胃癌發生數佔全球1/3-1/2


胃癌與hp有關嗎?
中國人群:根除hp 可以降低39%的胃癌發生率
hp是胃癌一類(等級)致癌因素

--------------------------------------------發現有很多不懂裝懂的啊
幽門螺桿菌 英文簡稱hp
2005年有人因為發現hp以及hp導致胃潰瘍燈疾病,獲得諾貝爾獎。
根除否?國際上各個國家大都有共識,根除的條件有:

老本都掏出來了(這是中國第四次hp感染診治共識,當然,也是參考國際,根植中國,也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診治共識)

當然,很多小地方都有各自用藥習慣,有的大夫不鳥共識,只用自己喜歡用的、習慣用的。

要不要變,誰知道呢。

有人生病,醫生給開了8個葯,他拿著處方去問藥師朋友,異口同聲的說:這醫生真敢開藥啊。
中國有很多葯是可有可無的,吃了不會死,不吃吧,哈哈哈哈哈哈

hp根除國際共識,首次根除很重要,因為抗生素有耐藥性,第一次根除失敗,二次根除失敗可能性更大。同樣的葯,第一次假如90%,第二次大概在60%左右。

至於中藥、一些可有可無的葯。。。您總得給人一點辛苦費吧~挂號費那麼低,是不是。


終於有時間來回答了。

先說觀點:如果沒有癥狀,就不要殺它;有了癥狀,也未必是它引起,可殺可不殺。總之,以調養為主,合理飲食,營養均衡,適度鍛煉。

先介紹一下幽門螺桿菌。 據醫生說,幽門螺桿菌在中國,印度這些衛生做得不好的地方相當常見,大約50%的身上都帶有幽門螺桿菌。通常,它只是寄居在胃部,並沒有癥狀表現出來,而事實上95%的情況下不會表現出癥狀。還據說,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根源。

---------------------------------
回到題目,我先簡要說說我的故事,其實和題主相似:


年前開始打嗝,腹瀉,胃隱痛,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讓吃prilosec,吃了更不舒服。
後通過呼吸測驗查出幽門螺桿菌,用三聯療法服用2周prevpac,期間癥狀減弱,三周後複查,沒有檢查到細菌。
之後胃部又有癥狀,腹瀉,噁心,左腹由開始摸到的一小塊兒硬塊後到一大塊兒,情況極其糟糕。
但我沒錢做胃鏡,醫生建議喝酸奶補充益生菌,看看能不能改善。我試過後毫無起色,身體越發糟糕,腰疼,失眠,等等不多說。
又做過一次呼吸測驗,沒有發現細菌。

後來春天一到,自動痊癒,雖然胃部仍有隱痛,但是硬塊消失,腰也不疼了,一直到現在都沒事。
-------------------------------------


個插曲,事情沒那麼簡單。我有練武的習慣,早在去年初秋就在入靜時發現內氣滯澀,雖然把它當回事,但是無論如何努力都不能讓內氣像之前一樣通暢,後來捱到
冬天忍不住才去看醫生的。殺菌前,身體還沒到最糟糕的地步,但是內氣不通;殺菌後,身體越發糟糕,都出現硬塊,但是內氣通了。後練高架,做粥
(紅薯小米,或者黑豆紅棗,對我有效),加上春天生機煥發,也就好了。其實主要是因為春天的到來。大的環境特別重要。

說這段意思是,如果沒有殺菌,未必會自愈,因為我對身體的內觀很有自信,正是殺菌後身體才能被扶正。所以,我的觀點就是殺菌配合調養。 (當然,我修為粗淺,如果換成高人,可能有辦法通過修鍊扶正身體,甚至壓根就不會出毛病,當然如果出了毛病一定就是大病。我生活習慣很不好。)

--------------------------------------
注1:殺菌後,毀掉的不僅僅是其他益生菌,否則吃probiotic就會消除副作用。我在網上看過很多患者對三聯療法的評價,大家都說用三聯療法後,副作用極大,絕大多數人都是沒病,偶爾查出有細菌,殺菌後落下一身慢性病。(美國是一個濫用抗生素的國家。) 大家還活,吃probiotic幾乎沒效果。 可見副作用絕非那麼簡單。具體鏈接在這裡,可以看到絕大多數人都對三聯療法持極其負面的評價: Prevpac nearly killed me (當然了,我不贊同這種大多數人持有的觀點,因為醫生用藥前會給一個評估,肯定是認為利大於弊,才會用藥。)

對我自己來說,通過內觀,發現其實是抗生素把身體平衡打破了。 所以需要正氣。無論是運動,內修還是飲食調養都是有效果的。

---------------------------------------


2:對於醫學,養生,甚至練了三年多的內家拳,我本人都是一知半解,很多觀點都只是基於對自身的體會。如何體會?久病成醫(從小身體就不好),對生活細緻
的觀察,看書,最主要的是通過修鍊以內觀。
但這些都是針對我自己的總結,所以肯定疏漏之處甚多。如果大家看到有些啟發,那麼我很高興;如果大家覺得我在扯淡,就笑一笑,請包涵。

---------------------------------------


3:
一般來說,我不會完全聽醫生的看法,聽之前我會誠懇地問清醫生,如果是他(她),會怎麼辦。一些負責任的醫生就會告訴我,如果他(她)本人遇到這種情況,
會xxx(和其給出的診斷建議是有差別的。),醫者父母心,不會主動害病人,但是在某些場合身不由己,比如在美國,是病人要求用最好的葯
的,醫生不敢輕易說「這病自己就能痊癒」,出了事情得負責。 在中國,情況又不一樣,不是那個行當不便多說。
而且一些通過藥物實驗證明很有效果的葯其實未必對人就很好,醫生也未必清楚,我本人多年的病號,自己經歷的多了,見的病人也多了去了。

至於那些對患者很不好的醫生,不給任何解釋的醫生,
也實在太多。所以,自己要懂得如何應對自己身體的疾病,總要掌握一些養生的訣竅,否則自己的生命在別人手上,實在是悲哀
--------------------------------------

注4: 對比練武前,自己對身體其實沒有任何了解,所學都是微觀的解釋,於養生並無太大幫助,反而助長了亂磕葯的風氣;練武后,自己對身體有了一定的掌控力,也能內觀,並培養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健身辦法。


種觀點可能有些偏頗,肯定有很多人反駁,我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在這裡矯枉過正一下,因為我在美國見過太多亂用藥的人了,對所謂的現代research
到了迷信的程度,結果是離不開藥。 中國現在是什麼情況我也不了解,我們家反正沒有看醫生的習慣,這樣也不好,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萬事把握一個度,多去幾家醫院跑跑,中醫西醫都看一看。三分治,七分養。(然而在很多時候,沒有那三分的治,是怎麼都調養不過來的。沒有那七分的養,越治身體越糟糕。)


親,你說「只有我媽有淺表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就說明您的母親大人也是帶菌的,因為幾乎所有腸胃疾病都能查出幽門螺桿菌。建議家庭吃飯用公筷,專人專碗,定期消毒,因為幽門螺桿菌在水中也是可以存活的。你治好了,家人沒治,你還是會被感染。但是不用擔心,全家都去做碳14呼氣測試,如果有問題就共同治療,治好之後還是要做到公筷公勺,專人專碗,外出聚餐盡量不要共餐,多吃西餐吧,一人一盆的那種最安全。

下面就是我治療的故事:

碳14呼氣測試,把太極中間的藍色圓圈吹成白色就可以測試了。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測試一次是90塊錢。

2017年6月4日 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幽門螺旋桿菌檢驗報告,陽性,dpm=310。

總共就這些藥品,費用:384.76,後來又補了一點葯,總共服藥14天。

這是用法和用量。

2017年6月20日停止服藥,停葯一個月後複查的。2017年7月20日 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幽門螺旋桿菌檢驗報告,陰性,dpm=35。低於100就是正常的,屬於未檢出範圍。

當時去治療是因為每天都會反酸,很難受,一天只吃一頓飯都不餓,迫不得已去醫院檢查的,我們家都是公筷專人專碗,所以沒有傳染到別人,現在我出去吃飯都是自帶碗筷和勺子,沒錯,我隨身自帶餐具。抗生素吃多了會有耐藥性,所以大家治好了之後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再次感染。

最後告誡大家,不要喝生水,不要和沒有體檢證明的同性或異性舌吻,飯前便後要洗手,餐具要經常洗、經常消毒,不要接觸胃炎病人的口水,不要和沒有體檢證明的人共餐,不要使用餐館的餐具,自己家裡也要使用公筷,專人專碗。

這就是我的故事啦。

祝大家健康。

如有疏漏之處,大家可以總結補充。


首先,我平時不是暴飲暴食生活不規律的人,家裡人也沒有胃病歷史,而且從小就沒有喝涼水的習慣,三餐規律,粗細搭配,去年夏天,天氣特別熱,所以經常吹電風扇,吃了過多的冷飲,然後夏天過去後,總是腹脹,以為自己是受涼了,就特別注意保暖,也不再吃涼性食物,而且伴隨大便不成型,耳朵後面起濕疹的癥狀。年底回國過春節,就去看了一下中醫,中醫說脾胃不和,濕氣重,受涼,開了復方消化酶以及人蔘健脾丸,建議喝姜棗紅糖水,吃了一段時間,感覺大便不成型還是沒有改善,腹脹也是經常性的。今年年初的時候,突然覺得胃也不是很舒服了,經常性吃一點點就飽了,飯後特別容易燒心和脹氣,同時依舊大便不成型。
去醫院裡檢查了幽門螺旋桿菌,確定是陽性,當時也沒好好的考慮和諮詢,就決定殺菌。7月2號用藥(平時從來不感冒,也沒用過抗生素),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抗酸: 雷貝拉唑鈉腸溶液。還有枸櫞酸鉍鉀。吃了十天,一切都是按照醫囑完成的。停葯十天後,吃了益生菌沖劑。
現在大概一個月過去了,腹脹基本上沒有了,大便成型健康,每天早上一次。可是,現在總是反酸燒心,尤其是運動的時候以及早餐過後,這幾天打算再去吹氣實驗,看看是不是殺菌不成功。
感覺自己已經特別注意飲食了,我不喝酒不抽煙,三餐規律,作息正常,為什麼還會不舒服呢?想想,可能是飲食不對,吃的食物不對,所以各方諮詢,各方打聽,到底應該怎麼吃。比如:牛奶到底喝不喝,粗糧到底吃不吃,少食多餐好,還是三餐好,太糾結了。


先說我的結論:第一次感染儘快清除,並且未清除時與家人隔離

我是過年回家感染上的,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年前公司有組織過體檢。還有一個原因是我知道自己胃酸多,加上長期加班飲食不規律有慢性胃炎,所以我的體質是無法耐受這種細菌的。

20號回家,21號下午開始感覺呼出的氣體發熱(但沒發燒),22號晚上已經不能朝左側睡了(因為會隱痛),23號早上檢查C14,DPM-4830,感覺自己就是一培養皿……25號開始服用四聯(阿莫西林分散片、乳酸左氧氟沙星、果膠鉍、雷貝拉挫鈉腸溶片,均一天2次,療程12天),服用3天有身體發熱情況諮詢醫生後取消左氧氟沙星,其他保持

為什麼要治?
我不想讓和我一樣的人受到傳染。

前面有答主說「幽門螺桿菌只讓少數人患病——世界上50%的人群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些地區甚至有80%的人攜帶這種細菌。然而在這些攜帶者中,只有10%患上了消化性潰瘍,只有1%左右的人會患上胃癌。」我們來算一下,50%*10%=5%=1/20,50%*1%=0.5%=1/200,我就想問1/20的人會因為這個細菌感到痛苦,1/200的人會因它死亡,這概率很低嗎?

所謂「在發達國家中,幽門螺桿菌的攜帶比例越低,肥胖率就越高。」——是得胃病給瘦的吧?

這個細菌的傳染途徑是消化道,包括唾液和糞便。別看就這兩項,它的傳染性比艾滋有過之而無不及。假如上完廁所你在雙手噴兩口口水後到處摸就可以讓你的生活環境中遍布它的存在。「它不是寄生菌嗎?」是的,但是它可以休眠但不會失活。

治療它的期間我每天餐具都沸水煮開15分鐘,去超市買了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口罩,床單、被套、枕巾、內褲一有太陽就暴晒,為的就是盡量的讓環境中殘留的細菌減少。

為什麼要早治?
一是發病初期菌落的破壞性不大,二是生活中的殘留少,三是服藥後的不適感輕。

服藥後我有出現不時的胃痛和腸痛,均在左側,倒不是悶疼或銳疼,是像螞蟻啃噬的那種,我有種感覺疼痛只出現在潰瘍面,個人猜測如果儘早治療,在沒產生潰瘍面的情況下藥物不適能得到很大的減輕。

最後在道德層面想說一些話
不管你治不治,都要與家人儘可能在生活習慣上進行隔離。因為國情習慣,這種細菌一旦感染就有可能是一家人挨……可能你沒事,但這並不是你可以成為「共犯」的理由,因為有的人是受不了這種細菌的!如果是小孩,難道讓他/她從小吃抗生素長大?如果是老人,身體又如何受得了幾種抗生素的共同作用?這個病沒有特效藥,吃的也是【廣譜】抗生素,而且一旦家庭感染,可控因素會變多,很難共治清除。


同意無癥狀不殺滅的觀點。如果有胃炎癥狀還是 需要殺的,我之前就是。一年後恢復腸胃功能。


我出國前幽門螺旋桿菌指標200,吃了一點開的葯,不超過兩周,胃整壞了,去做胃鏡,做完胃鏡第二天上飛機去澳洲,那酸爽真是……然後無作為了兩年,去年去查,指標28,全好了,你們不覺得是飲食出了問題?


我們很多人其實都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只是沒有去做檢查而已。就我個人來說,我平時是注重養生的人,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都很好,當我的胃部疼痛難耐的時候,我都不會想到我會得胃病,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檢查來找原因,通過各種化驗、B超和CT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都進行了檢查,都沒有找到根源,唯獨就沒有想到要做胃部的檢查,恰恰就是這個疏漏讓我忍受了將近3年的痛苦,每次疼得無法忍受的時候就掛急診,進行輸液。嚴重的時候會出現食道反流,嘔吐,只要吃東西就會痛,只有吐出來才會舒服,睡覺只能趴著睡,並用硬的東西頂著腹部才感到舒服。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朋友勸我去做胃鏡檢查,但是,由於無知,一直認為只有飲食不正常的人才會得胃病,還有,總是聽別人說做胃鏡很疼,就一直撐著。就在去年的11月份到一家三甲醫院做了全麻胃鏡檢查,果然是幽門螺桿菌陽性,在醫生的建議下住院接受治療,輸了一周的液,還配了一個月的西藥,本以為這一次應該會徹底的把這些頑固的幽門螺桿菌消滅掉了,但是,疼痛依然存在。在萬般無奈下,在網上查到三聯療法,正好老家的藥店控管不嚴,可以買到抗生素,大概連續用了20天的抗生素,各種疼痛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這要特別提醒,抗生素的使用,一定會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把大量的有益菌殺滅,所以,在這過程中,一直到現在,我都是自己發酵乳酸菌來喝,讓腸道保持一個平衡狀態。這個乳酸菌是經朋友介紹,從一個教授那裡的來的,在這裡,也要非常感謝這位教授的幫助!


首先對於有些人的回答我很驚訝。

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我一直認為應該報以不忽視,不誇大的想法。

幽門螺旋桿菌在國內感染人群很高,基本1/2的人感染或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這個和國內大鍋飯的飲食方式有很大關係,國外感染人群遠遠低於國內。目前存在爭議的無非是幽門螺旋桿菌是否會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但醫學上普遍公認的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風險要高很多,一位醫學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目前沒有任何文獻和資料可以證明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體是有益的,如果有那肯定是假的。這就好比不經常講衛生的人不一定會得疾病,但你不能因此認為經常洗手殺菌是沒用的。這個和幽門螺旋桿菌不一定會引起疾病,不代表殺菌是沒用的一個道理。

另外想說明一點,有些人說國內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濫用抗生素,是不負責任什麼的云云,拜託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是國外醫學家針對幽門螺旋桿菌研究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治療方法,而且目前為止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怎麼這個鍋就給了國內醫生了?國內是存在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但在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方法上,這個國內是一點問題也沒有。還有一點看到有些人說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一些副作用,但這些大部分都是抗生素引起的。而且我發現現在一提起抗生素很多人視為洪水猛獸,然後口誅筆伐其危害,但是你不可否認的是抗生素是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他救過數以億計的生命,如果要數救人最多的藥物,抗生素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任何問題要客觀看待,抗生素是有一堆副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是有些疾病必備良藥,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至於需不需要治療,我的建議是,不要聽網上的道聽途說,網路言論不用負責,怎麼說都可以,但健康是你的,最好的方案是找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聽從醫生建議看需不需要治療。雖然網上曝光了一些不負責的醫生,但畢竟少數,絕大多數還是很敬業的。因為你得病值得信賴的,並且會對你健康負責的一定還是醫院的醫生,而不是網路上多麼誠懇的建議。

所以我認為但凡關於健康的提問,一定要嚴謹,而不是找一堆所謂不知真假的文獻,就認為找到了真理。還有最常用的和稀泥的回答方法,萬能治病法:什麼多喝開水,注意飲食,注意休息,忌煙酒,多運動,在我看來這就是最不負責任廢話。


推薦閱讀:

胃不好為什麼能喝紅茶卻不能喝綠茶?
胃突然會一陣絞痛,這是什麼原因?
如何根治膽汁反流性胃炎?
女朋友胃不好,平時應該怎麼養胃?
喝酒吐了多次,之後的幾天如何進行胃部調理呢?

TAG:健康 | 胃病 | 健康諮詢 | 幽門螺桿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