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雜文對民國時局提出過建議嗎?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嗎?

魯迅先生的雜文很多,往往以犀利批判著稱,但是對當時時局有過建議嗎?起到影響國民喚醒民族的作用嗎?還是只是空談誤國的文人牢騷?


謝邀。
空談並不誤國,瞎指揮才誤國。
用現在的話講,魯迅並不會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因為他自己對未來就迷迷糊糊,不想不懂裝懂誤導他人。
因為見過世面,熟悉各種或新或舊的套路,腦子又比較清醒,極其厭惡自欺欺人,所以他那野狗一樣靈的鼻子很容易聞出誰在虛張聲勢誰在扯虎皮誰在裝逼,而後一嘴撂倒。這事別人也能做,但很難像他做得這麼漂亮,還能拿來掙稿費,所以他一直樂此不疲。
魯迅並無拯救誰的自覺,只是筆鋒太銳,一割就是一大片,所謂喚醒一說,不過是許多擅長裝死的吃瓜群眾的躺槍感罷了——本來覺得躺著裝死就可以減少痛苦,誰料被老魯的無差別流彈掃到之後,居然還能感覺到痛,原來我還活著啊!有些保留著些許廉恥心的屍體便站了起來。當然許多人站起來之後,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自動獲得了反抗的勇氣,他們只是把氣又撒到了魯迅身上,埋怨他打擾自己的安眠,「你只會抱怨,卻不能告訴我們怎麼做,你還是死了的好。」
而魯迅在執筆之初,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即使自己預感命不久矣,也只冷冷道,「讓他們仇恨去,而我也一個都不原諒。」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能在快咽氣時依然嘴硬的猛犬,怎會在意死後巴子狗們的狺狺嬌吠。強者自會在其墳前折腰,以示應有尊重。


政治本身是有門檻的,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指點一下江山。魯迅先生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沒有政治經驗,不太可能對民國的時局提出什麼靠譜的建議。

文藝工作者的一般路線是:文化界取得成就-&>影響社會(在當時是高層和知識分子)輿論-&>間接影響政治事件,比如五四運動。

但出於我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總有些知識分子會產生「我上我也行」的錯覺,試圖靠輿論倒逼政治,既狂妄又不負責。

當然也有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在輿論界產生足夠影響力後,受到邀請介入政壇,不過講道理,從胡適到龍應台,基本乾的都不怎麼樣。

至於有些知友認為魯迅只是空談和抱怨,我很不認同。魯迅先生在《「友邦驚詫」論》里宣揚民族獨立自強,《紀念劉和珍君》里對段祺瑞政府倒行逆施行徑的批判,《狂人日記》里最後發出「救救孩子」的感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都是十分有進步意義的。

至少,影響一批左翼青年往延安跑,這對國府來說應該算是消極的影響吧。


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只是空談誤國嗎?兩度被反動政府通緝,蔣介石親自關注他的動向,看起來老蔣和老段比我們瞧得起他。不喜歡他就算了,對我這樣的人來說,他的文章有說服力,就這樣。

還可以多說兩句,對時局有什麼建議的話,也可以拿來問問林語堂,胡適,梁實秋,陳西瀅……我實在不知道與虎謀皮,究竟是該怎麼乾的。


魯迅和政府一向是不合作的,所以常有被追捕的風險,魯迅是日常就要抨擊政府的鎮壓,血腥,無能,制度不好,然後被逼得緊了就「裝死」,風頭過了繼續寫
魯迅的雜文集子多數是1930年後住在上海寫的
這時候除了和文壇論戰,他和左翼人士也很近,甚至加入左聯,學習馬克思主義。還有日本侵華的時局下,所以說魯迅的雜文不可能沒有政治性
國民性批判是魯迅創作一以貫之的主題
反倒牢騷只是表象,反抗才是魯迅的色調
Ps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同學是沒怎麼讀過他的雜文集子,才會提問如斯,多看幾本,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瀉藥
聽說過這樣一個傳聞,一人問我們的偉人:如果魯迅先生生在我們的時代,我們怎麼對他?「關起來,讓他閉嘴!」
這不知是真是假,但細思很有道理。一個穩固強硬的政權是不會容忍大先生這樣的人天天發表言論的。
魯迅先生成為文豪,有他自身的思想,眼觀和才華的因素,更有他生逢亂世的時代背景。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
我認為作為普通百姓,能生活在時局平靜的時代,比生活在言論相對自由的時代,更幸福一些。
作為魯迅的偉大,是因為他思想的光芒,眼光文筆的犀利,文學的才華,而不是因為他對時局的影響。那是成功者的評價。如果他真能影響時局,那時局早就不容忍他了。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光周迅一個人,啊不對,光魯先生幾篇文章,也不對,光阿Q捅幾片衙門房頂的瓦片,也就只能影響自己圈子的那些人,然後再互相影響。至於時局影響,也就這樣吧,說句難聽的,國民政府朝廷里誰把他當回事


揭出苦痛,引起療救的注意。提供解決方法是政治家的事,文學家只負責暴露問題。可惜當時有很多人自忖是政治家,其實只是百無一用的文人。


首先,意見大體等同建議,他不是針對在座的各位,而是向當時全中國人提意見。他的意見,不止限於一個朝代政黨,而是揭穿了所有統治的虛偽與殘酷——社會人吃人,引發警醒。這種批評讓每一個上位者如坐針氈,特別是對當時的統治者,以及以後的(可能隨著時間流轉,尖銳的他被人們輕視,但永遠不會消亡,只要還有壓迫與被壓迫)。


其次,問題的提出比解決更令人敬佩。如果說提出批評諷刺還不夠,仍要死乞白賴裝傻要建議,那周先生表示,還是等毛先生來上課吧,這屆人民我教不來。

然後毛先生更具體地給我們指出了這社會的弊病根源並提出方法論,成功實踐。
然後缺了周先生的教鞭,我們開始瘋狂,在天堂經歷了幾十年的動蕩後才敢重新回到老周的課堂,對著靈牌主動進行自我反思。

然後在又一遍反思一邊偷偷撿起被周先生努力打掉的陋習,所謂國學學,弟子規,女德,又重新培養了新一代奴隸,讓多少沾滿鮮血的狼披著羊皮在經濟大潮中肆意裸奔。

借著狼嘴裡滴下來的血,後面的羊蘸著饅頭開始喂肥自己取悅白狼,以供挑選。

再把周毛畫像當靶子,邊打邊笑著說「兩位先生可安息,天下太平,不談國事」,嘿~學生打老師。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文的現代化之路,是近代文人用文章鋪就的。


每當遇到有人批評魯迅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只會批評時,我就想黑胡適先生一把。讓他看看當時極負盛名的學者,有能力影響時政的頂級文人,到底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又落實成了什麼樣。文人的天真幼稚、軟弱妥協性一覽無遺,看看不蠢不壞的文人是怎麼提出既蠢又壞的主意來的。

這不是比爛,而是說文人們不要憑著自己的良心就覺得自己跨界搞出來的淺薄理論就一定是正確的,百年後再看那些批評魯迅沒有成體系的政治主張的同時代文人的政治主張,簡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像魯迅這樣什麼都不說才是最好的,畢竟本著良心挑錯才是在野文人的本行。


不請自來,亂答一通。
首先,魯迅是文人,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其次,說魯迅只是發發牢騷抱怨之流,真是笑話。最後,魯迅沒有提出建設性意見沒有什麼不對的,那個時期還是處於過渡階段,站在21世紀的人看待20世紀的問題比20世紀當代的人看待時局更深刻一些並不是多了不起的事。


他是優秀的批評者,但無建設方案。


建議概括就是提倡全面西化,消滅絕大部分自有的傳統文化!

後衍生成近代逆向民族主義與崇洋媚外思想的重要來源之一!


魯迅,只想毀滅,不想重建,他從未勾畫過未來的美好藍圖,全是抱怨與憤世嫉俗。


我覺得「吶喊」二字可以很精確地形容魯迅對自己的定位

我喊,你們上

我沒有批評的意思,畢竟魯迅很會喊


推薦閱讀: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句話妙在哪裡?
如何評價魯迅的《葯》?
如何解讀 魯迅 的 在酒樓上?
魯迅有哪些文章值得我們現在重溫?
王小波和魯迅誰的文學和思想造詣更高?誰更被過譽?

TAG:中華民國 | 魯迅 | 魯迅作品 | 民國大師 | 魯迅雜文集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