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關係與朋友關係不可共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因為自己對此觀點持保留性的同意意見,因此想聽聽專業人士的理解。


曾經接受長期心理諮詢,說說自己的感受吧,不專業,且只針對我個人的情況而言。
我原來也不明白,在諮詢結束後,諮詢師似乎並沒有要和我成為朋友的意思,但我對她卻很信任並且景仰。後來看到她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諮詢師不能來訪者成為朋友,因為這樣來訪者會習慣性地遇到問題首先就找諮詢師,但是諮詢的最終目的是讓你找回自己的力量,問題要自己去解決。不能讓來訪者總是把諮詢當做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確認他已經恢復基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就要逼著他自己去面對,去想辦法克服。人總是要沒有退路後才會逼著自己去直面問題。
回想起來我諮詢的時候也是這樣,開始的時候就把一堆問題倒給她,結果她只是幫我理順,然後讓我自己列出幾種解決的辦法,然後自己選擇。我試圖推出去的問題最後又回到我這裡,我覺得很痛苦,但是只能逼著自己去想去做。我那時候習慣遇到問題就逃避,然後抱怨。後來我慢慢明白,客觀條件糟不糟是一回事,但是要不要對自己負責則是另一回事。可以說我成長了很多。諮詢剛結束的時候很不適應,出現問題就會想著去跟她交流,卻突然想起來諮詢已經結束了,於是逼著自己去直面問題,自己去解決。感覺內心的力量慢慢被贖回了,也許這時候才是真正的痊癒了。
也就是說,斷掉與來訪者緊密的聯繫,也許是治療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看過一句話,說心理諮詢就是諮詢師幫你把心裡的一團亂麻拿出來,教你怎麼理順它,你自己理順了再放回去。有人比喻諮詢師像垃圾桶,但我自己的理解是,他們只是把你倒出來的垃圾攤在你面前,然後帶你看清每一個垃圾究竟是什麼,後來有些垃圾變成了寶,有些沒有,但統統都要再放回你心裡。
心理諮詢師最後斷掉和你的緊密聯繫,就是把一切都還給你,好的壞的統統還給你。怎麼看待,怎麼選擇,怎麼解決,最終都要靠你自己。


影響中立性
因此作為諮詢師,會特別容易被來訪者的經歷所影響,產生出激烈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不應該被稱為「反移情」,因為它並不僅是由來訪者帶來的,也有諮詢師個人的利益。例如老王媳婦兒給老王帶了綠帽子,老王天天睡不著覺。諮詢師此時抑制不住哥們兒被綠的情緒,這種情緒不光由老王帶來,還有諮詢師個人的情緒——因為他哥們兒被綠了!這是多麼操蛋的事情!
而老王的問題根源,很有可能就是他太憤怒,以至於無法再次跟異性建立親密關係。這一點是憤怒的人看不到的,如果諮詢師也憤怒了,他也看不到。

影響主觀的視角
老王有了心理問題,是因為以老王主觀的視角來說,他覺得那個女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諮詢師同時也認識老王媳婦兒,在諮詢師眼裡,老王媳婦兒並不老王描述的樣子。因此諮詢師很難讓自己站在老王的位置上看待他媳婦兒。每當老王提到他媳婦兒,諮詢師就會自動的呈現出自己理解的印象。
諮詢師就無法跟著老王的思路走,自然就無法幫老王解決問題。

關係混亂
在部分流派中,心理諮詢最終的有效性因素來自於諮詢師和來訪者的互助關係,對於關係的分析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朋友做諮詢,關係已經有雙重性,諮詢師無法判斷是朋友關係給來訪者帶來的影響,還是咨訪關係帶來的影響。
注意,這種有效的關係並非越親密越好,有時候充滿火藥味的關係給人的幫助更大。

收費
如果是朋友,你準備怎麼收錢呢?

以上

http://weixin.qq.com/r/ATjZwb7EgOP-rfq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1、如果一個朋友每周都單方面的傾聽你、關心你、理解你,你大概會忍不住地要請他吃飯,送他禮物,巴不得他能感情、家庭生活方面出點事兒,也能讓你能陪他談談話,分擔分擔。

而你做心理諮詢,你付費了,你就能心安理得地單方面享受心理諮詢師的傾聽、關心和理解;現在如果心理諮詢師既收你錢,又跟你傾倒他自己生活里的苦水,他這麼剝削你,你能容許他嗎?


2、你能忍受對一個心理諮詢師一無所知,因為對諮詢師的不了解有利於諮詢的開展。

但是你沒法兒一直對一個朋友一無所知吧?你連他喜歡吃什麼,玩什麼,看什麼類型電影,喜歡哪個樂隊的歌,有什麼樣的政治偏好,你都不知道,你怎麼好意思說自己跟他是朋友呢?

然而一旦你知道了諮詢師的生活,譬如你知道諮詢師討厭某部電影,你可能就隱瞞自己其實喜歡那部電影的事實;

譬如你知道了諮詢師最近過得也不太好,婚姻關係出了問題——你作為朋友,你可能覺得你不該在這個時候跑過去給諮詢師添堵;你作為來訪者,你覺得這傢伙自己婚姻也挺失敗的,我還有必要跑去找他心理諮詢婚姻關係方面的困擾嗎?

那此時心理諮詢還怎麼往下進行。


這個問題我太有發言權了,作為一名年輕的諮詢師、大眾閨蜜、全江西師大最大的樹洞,目前這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諮詢關係是不能和朋友關係共存的。因為當你知道了你的朋友的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後,你們的友情就會有隔閡,甚至兩人會越走越遠。

比如說某一天你某個朋友在你面前一邊哭一邊說她和男友分手之後出去隨便找了個男人發生了性關係。過了幾天之後,你再看到你這位朋友,你什麼感覺,她又會是什麼感覺??

記得陸毅演的《少年包青天》裡面最後一集,包拯從地牢救了宋仁宗,論功行賞的時候包拯對左賢王說我得趕緊走,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展昭聽了說是你救了皇帝你幹嘛走啊。包拯說我在地牢裡面看到的是皇帝最落魄的樣子,手上還留有皇帝寫的血書,如果我每天在皇帝身邊晃蕩,你說皇帝會怎麼想。

就是這樣。

生活當中也是如此,除非你是不熟或者是最好的女閨蜜,否則不要隨便聽別人的隱私,會沒朋友的。

以上只是問題的其中一方面。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理諮詢講究的是,客觀中立,目的,解決問題。
做為朋友,他找你說事兒,不是讓你幫他解決問題的,只是來找支持的。
就從這一點就不能共存。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
如果來訪者有急需與諮詢師建立密切友誼的願望,這也屬於移情的一種,需要加以澄清詮釋。
比如,可以說「你是否覺得和我建立了密切友誼之後,會解決所有的內心衝突?(填補空洞或者提升自尊?)」
如果處理不好這樣的分離焦慮與移情,這次諮詢無疑是失敗的。諮詢師必須覺察關係當中發生了什麼。
如果對這個問題再深入下去,可以看看亞隆的《診療椅上的謊言》
一種無條件的真誠和無條件的愛,既是對來訪者的療愈也是對諮詢師的保護。
最後用科胡特的一句話結尾,諮詢師要有一種「不含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深情。」


我對一些人憤怒,他們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將我當成無償的助人者,他們吸取我的養分並報之以理所當然,然而最讓人難受的,他們用道德或者高尚的情操壓榨你——你幫,是分內之事;你不幫,身為助人者你怎麼能這樣唯利是圖呢?!

若是一個朋友向我訴苦,抱怨剛剛遇到的讓人氣急敗壞的人,我會很樂意聽他分享,因為在他糟糕的時候能想到我呀,我也會跟他一起肆無忌憚的跺腳吐槽,畢竟那個人也看不到。

但是往往情況不是這樣的,他們首先告訴你「我現在需要諮詢!」。多麼有力的一句話啊,「我需要諮詢」,而不是「你現在有空聽聽我說話嗎?」。哦天哪,我想,我還是收拾包裹快逃走吧。我彷彿變成了一個怯生生的、躲躲藏藏的、不能公之於眾的僕人,沒有完成分內之事,趕緊的,在主人趕到之前快撤離,如果被抓到那可慘了。

甩了甩頭,從中世紀回到現代,哦不,我是一個朋友,我不是僕人。「他是我的朋友」,嗯,提醒提醒自己,「我該怎麼跟他說朋友之間不能做諮詢呢?」不,我真正想說的也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我是你的朋友!你怎麼能只把我當成我的工作呢?我希望你想到我,是想到我能幫到你,而不是我應該幫到你!或許人們之間玩著互相虧欠的遊戲,我幫了你,我對自己感覺會很好,我對於你至少是個有價值的人,那麼下一次我對你敞開煩惱時就更為放鬆,因為我不怕你會推開我。可是……

可是對於你來說,一開始我就虧欠於你,美妙的開場白直接把我逼入沒有選擇的境地,我已然成為一個動彈不得的人。原本的選擇,是擁抱或者等會再擁抱。如今成了,擁抱,或者永遠不擁抱。「我看清你這個人了!」我彷彿聽到。內疚,憤怒,動畫里常常出現的一團線條纏在一起,一肚子想解釋又無法解釋,好像被綁架並塞住了嘴巴。於是如果我再也不能問心無愧地迴避「諮詢師」這個角色,既要避免觸犯你的道德免於激怒一個「已經遇到麻煩的人」,又要避免觸犯職業禁忌——給朋友做諮詢。於是我再也不能行雲流水地與你交談,說的每一句話都謹小慎微,我會不會沒有共情?我會不會傷害到你?我會不會不像一個專業的諮詢師?……等等,我什麼時候成諮詢師了?我不是你朋友嗎?我不是可以和你說任何我想說的話嗎?

幸好,幸好這樣的進退維谷出現的情況是那麼有規律。往往我最好的朋友從不會期待我以諮詢師的身份出現在他們面前,在他們看來我就是個神經病少女,多自由。往往這麼來找我的,都是說熟悉也不算熟悉,說陌路又遠遠談不上,這是這麼個半距離關係才難以選擇。耐心聽他說吧,又多麼不甘心:你,平時八輩子不來找我,一找我就是需要免費諮詢!那麼乾脆拒絕吧,又無比忐忑內疚:他好不容易來找我一次,我們又不那麼熟,如果拒絕,會不會就徹底關係破裂?

於是最終想出一個策略:

請聽好:

好的喲,我的收費是300元/小時,若有需要請提前預約。

世界從此清凈了。


心理諮詢關係結束後可以成為朋友關係。但是成為朋友以後就不能再建立心理諮詢關係。
因為心理諮詢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諮詢師必須保持中立。諮詢師在做朋友的心理諮詢時,因為太熟悉朋友,會不自覺地帶入自己的感情,判斷,以及之前知道的一些信息。而這些東西的負面作用遠遠大於正面,會影響心理諮詢師對諮詢者情況的判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帶來的後果有時候是很嚴重的。
這項原則是心理諮詢師的一條行規。
至於先是諮詢關係後成為朋友關係這種。首先必須這次治療完全結束,其次如果這次治療後,心理問題有所反覆,必須轉診。
話說知道朋友的秘密後有什麼不能再做朋友的。。。這種事情分人,有的人能適應這種新關係,適應不了就不做朋友了唄。但是也不能說絕對做不成。
專業的諮詢師就不要拿電視劇這種東西出來說事了。
至於玩一夜情這種,在現代社會中要不要太多……雖然這件事如果是閨蜜做的,需要好好處理安慰。但是也不至於朋友做了這件事就對朋友另眼相看吧。。。最多只是人傷心難過的時候衝動之舉,人總有不成熟的時候。如果本身是作風正派的人,我想她以後也不會再這麼做了。


如果是在諮詢中的話,我先會想到的是,如果來訪者想要和諮詢師成為朋友,那麼他們的關係會因此有什麼不一樣嗎?或者說因此會多出些什麼?
諮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之一,正是因為這種親密、安全、穩定的感覺讓它看起來有發展成任何其他關係的可能性,也能夠承受任何動蕩。諮詢師的工作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這段關係,來訪者能獲得了解自己的可能。這種了解不單單是從為了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更多的是讓來訪者有機會得到屬於自己的面對自己人生的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其中之一)——人們出現「問題」的時候總是先想到怎麼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自己在這期間經歷了什麼,這些問題有什麼意義等等都需要通過一段來呈現(甚至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想法本身就是問題)。諮詢師很多時候做的是一面鏡子,而多重關係將不可避免的讓這面鏡子粘上灰塵(身是菩提樹/菩提本無樹)
「朋友」關係背後的界限相對來說是不那麼確定的,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都會不同。
然後是「道德問題」背後的一些東西:諮詢師不能和來訪者建立多重關係。建立了怎麼了?不是多重關係(比如諮詢結束後)行不行?
諮詢師無論什麼時候和來訪者建立朋友關係對諮詢的保密原則都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朋友關係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各自生活中的其他人。
成功的諮詢結束的標誌是 來訪者成功拋棄了自己的諮詢師(我不死而人不活)。而不是充滿需要/怨恨時。也只有這時候才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關係」的可能——不然只是諮詢關係的延續,而且還把這種關係帶入到了一個本不屬於它的領域。同樣,把心理諮詢里的東西帶入生活的話,當「心理諮詢師」的人很容易變成「友盡俠」(真正的英雄不需要朋友 )。因為現實生活中模糊的邊界很難像諮詢里那樣(一部分由設置帶來的)穩定,而在平時交談時有人想扮演諮詢師或者來訪者的話很多時候只是一廂情願


諮詢師比朋友更能保守秘密。有的秘密,是不太適合也不太願意向朋友說的。

有時會跟朋友說假話。但我一般不向來訪者說假話。

和朋友在一起一般很放鬆。諮詢時精力高度集中,腦中各種假設和分析,挺累。

反正我在諮詢的時候,和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這麼打個比方不知合不合適,你說單位的領導和員工能做朋友嗎?你說幼師在幼兒園和在生活中會一樣嗎?——諮詢師和來訪者不宜做朋友,也是因為諮詢行業對諮詢師是有一些職業要求的,如保密,不宜過多自我暴露,不宜代入太多私人傾向性意見等等。


我身邊有好多朋友都想找我做心理諮詢,他們給我打電話,發微信,說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緒不好,能不能找你做個諮詢?你要收多少錢都行,怎麼樣我都付得起。

我笑了笑,拒絕了他們的請求。我說你們情緒不好,找我出來請我吃頓飯,我們在餐桌上或者咖啡廳里好好聊一聊,談兩三個小時都行。但要是心理諮詢的話,我想我們不合適。

他們覺得很困惑,表示很不理解。「心理諮詢不就是聊天嗎,找個人聊天不就行了?」實際上還真不是這樣,心理諮詢並不是聊天,而是有其程序和過程的。

舉個例子,和朋友間聊天,會是這種對話:

「昨天有件事讓我很不爽,我看到我老公的微信裡面有和別的女生的聊天記錄,有點曖昧。」

「男人花心的本質又顯現出來了,話說男人就愛出軌,你也無可奈何。」

「是啊,既然總是這樣,那幹嘛還要找男友呢?自己一個人過算了。你說是吧?」

「一個人過也不太好吧?萬一到時生病了沒人照顧怎麼辦?再說晚上床上無人,你不會寂寞么?」

「管他呢,又不是少了一個人就無法過了。」

「呵呵,隨便你,你愛怎樣就怎樣。」

如果是心理諮詢中的對話,會是這樣:

求助者:「最近遇到一件事我很不開心,我的丈夫好像和別的女生在一起了。」

諮詢師:「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求助者:「我看了他的手機,發現了他的聊天記錄,他和一個女的對話很曖昧,有點糾纏不清。這一段時間他晚上回來也挺晚的,我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按時回,我懷疑他那個時候就在和那個狐狸精在一起。」

諮詢師:「你的反應是說,你對你丈夫的表現很生氣?」

求助者:「對,不僅很生氣,還覺得很失望。」

諮詢師:「你平時和丈夫是怎麼相處的?」

求助者:「我和他……然後……於是……」

後面的就不再列舉了。通過前後的對話比較,可以看出幾個不同的地方:

1.朋友間的對話感情流露要自然一些,比較隨意,也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看法,可以對事情有意見。但是心理諮詢過程當中,就必須要保持中立,不能對求助者的言論有任何評價。

2.對話的方式不同。心理諮詢過程多以詢問的方式為主,求助者說的要多一些,諮詢師較少,而通過求助者的反饋,做出合理的反應或者解釋。

3.共情。諮詢師對求助者理解,不會移情,不會被求助者的言論帶進去。

試想一下,如果平時朋友間的聊天都是以諮詢過程的對話形式呈現,會有怎樣的一種體驗?會感覺不舒服,你不在乎我的感受,你在做什麼,我感覺不到你的任何情感。

所以,心理諮詢的關係和朋友關係是不同的,性質都不一樣。

一是本身工作的特殊模式,是諮詢狀態,諮詢師是為了解決你的問題而來,而不是聽你聊天的,對話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二是避免雙重關係,也就是咨訪關係是正常的,不能出現混亂,一亂就不能工作了。

三是以免影響求助者或者諮詢師的判斷。有了主觀評價和言論,對雙方來說都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想法困擾,不會中立,會有以偏概全、個性化等錯誤的思維模式,而這些對解決問題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心理諮詢的工作性質要求中立,就是為了解決這一衝突。

四是費用的緣故。我收了你諮詢費,是工作,要是還是朋友間的聊天方式,作為求助者你願意嗎?從內心來說,我就是為了在你這裡找到治療心理問題的突破口,尋求一種合理的解決方式,你既要和我做朋友,又要做好諮詢,還能坐享其成拿錢,作為諮詢師你能做到工作的專業性嗎?

大家可以從旁邊的角度來看待,譬如法律顧問進行法律諮詢,既然是「諮詢」,其目的就是解決問題,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案。你不了解,好,我通過諮詢讓你了解,你聽了我對法律條款的解釋,明白了,知道怎麼做了。

而心理諮詢的難處在於,即使求助者知道自己有問題,諮詢師也發現了求助者的問題,卻無法直接跟你說:「你要這樣做才行,那樣做才對」。人是有意識的,有自己的想法,別人的意見是參考,是合理性看法,但最終下結論做出決定仍得靠你自己。別人的話再好,你不聽,不認同他的想法,又有何用?

我的看法是:如果要做朋友,就不要諮詢,一旦諮詢關係建立,就不能做朋友了。一開始雙方關係就要確立,這樣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因為心理諮詢師也是人,是人就有情,如果成為好朋友,或好朋友成為個案,難免無法保持客觀立場。所以心理諮詢師其實不能服務於朋友、親戚、父母等等,否則對雙方都會不利。
所以我常跟我的個案說,如果你想得到我更多的幫助,不要試圖跟我成為朋友。
有距離才會冷靜而客觀,才會真正客觀地維護個案的最大利益,才會真正負責任。
有情,則很容易產生傷害,而真正的愛是包含了理性和智慧的。


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分成兩部分,諮詢師為什麼不能接待親朋好友作為來訪者和在一段關係中,來訪者為什麼不可以和諮詢師做朋友。

首先需要明確,已有的實證研究表明,諮詢之所以起作用,諮詢師與來訪者所建立的諮詢關係佔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才是各個流派的諮詢技術,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諮詢的效果無法通過自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所替代,而心理諮詢師自己也可能遇到心理上的困難需要向其他的心理諮詢師求助。而在諮詢關係以外發展朋友的關係會破會諮詢中建立起來的諮詢關係

至於如何破壞諮詢關係,這個問題就好像,你會和你的前女友繼續做朋友嗎?

假定你們分手以後真的做了朋友,那麼你們之前關係中的「戀人關係」,是不是就被分手之後的「朋友關係」給替代沖淡了?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體驗,你大概就會明白如果諮詢師和來訪者成為朋友,諮詢中建立起來諮詢關係,就會被破壞。

再來說一下諮詢關係和朋友關係的區別,諮詢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對等的關係,在這個關係裡面,來訪者可以獲得諮詢師的傾聽,關注,理解和接納,而諮詢師在這個關係里也許只能獲得諮詢的費用(其實諮詢師獲得費用是一件好的事情,這代表著對這段關係的節制,諮詢師通過咨費獲得滿足,就不會通過別的形式像來訪者索取,諸如索取來訪者對依賴,喜愛,讚美,認同等等,也不會把自己的不滿與憤怒帶入諮詢中,這些都會讓這個諮詢走偏)。而在朋友關係里,諮詢師就會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帶入自己的價值判斷,取向,無法中立,諮詢的目的也由最初的幫助來訪者開始變得混亂。

此外,諮詢的一個目的,是使得來訪者將這一段諮詢關係內化,即便是在諮詢結束以後,這段關係也在陪伴著來訪者,使得來訪者可以將諮詢中獲得的改變帶入生活中,而與在諮詢結束之後諮詢師成為朋友,無疑會干擾到諮詢里內化到來訪者心中的諮詢關係。因為在諮詢師外,諮詢師無法像諮詢中一樣對待你。

如果是諮詢師有和來訪者成為朋友的願望,大概需要去找督導討論有這樣願望的原因,如果是來訪者在諮詢里有這樣的願望,可以和諮詢師拿出來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願望也許和諮詢等進程有關。

此外,最開始做諮詢的時候,會覺得,把來訪者想要和諮詢師做朋友的願望看作一定要處理的移情,而且要把這個移情處理完才算諮詢結束,現在覺得,很多來訪者帶著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來到諮詢室,處理完跟諮詢目標有關的焦點移情,就可以做一些結束的工作。至於想要和諮詢師做朋友的願望也可以作為來訪者內化諮詢關係的動力。


身邊一些朋友經常會問這些問題:為什麼朋友不能替代諮詢師的角色?為什麼當諮詢師被作為朋友邀請到咖啡廳里和他聊上一兩個小時,朋友得到的建議卻覺得不那麼好接受?為什麼諮詢師那麼多事兒,要固定地方、時間、長短,收費,還要跟你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見面?...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其中的觀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有位心理諮詢師寫過一篇名為《心理諮詢師不是你的好朋友》的文章,它道出了心理諮詢同道的共同心聲。
請大家想像一下,醫生能否被你在大街上攔住問診後,沒法做全面檢查就要求確診開藥、甚至被要求立即當街手術?好,就算是神醫能做到料病如神、刀落病除,你願意當眾赤裸身體嗎,而不脫去「衣服」嗎,你讓醫生如何手術?至於心理諮詢為何要持續進行?一次手術再成功能徹底解決你過往幾十年產生的問題、保證你未來幾十年健康無病嗎?
你只是需要為心靈的創傷塗塗紅藥水,得到些無關痛癢的安慰?還是要身心真正健康的心靈成長?由你選擇。
有這樣幻想的來訪者,恐怕除了不懂得心理治療的規律,主要是因為被內心深處自認為的「我不夠好、我很沒用」等焦慮恐懼煎熬著,幻想藥到病除、一勞永逸,而這種不接納自己的焦慮、恐懼恰恰是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另外,沒有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這種把諮詢師當作上帝的「託付心態」也是沒有辦法讓自己身心真正健康的。
所以「當你知道面前那人是做心理諮詢工作的,請Hold住,因為在你面前有兩個選擇:做TA的朋友,得到安慰。成為TA的來訪者,使你自己成長。二者不可兼得」。——轉自曹輝


我想說一句題外話,也就是談一談對朋友可不可以講一些自己不好的事情。我覺得這是肯定的,但是要分清楚朋友的類型。有些朋友只是點頭之交,平時都不怎麼交流怎麼會把自己的糗事說出來給他聽。但是,我覺得如果你當他是你真心的朋友,而且你相信他,你完全可以毫無顧忌的講給他,他也不會告訴別人的。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個男性朋友和一個女性朋友。我幾乎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他們了,後來發現這些自己看起來不好講的事情,給他們講了以後,那些以前看似不輕鬆的話題現在看起來都變得輕鬆了不少。我覺得人與人的關係不是被認可,而是被了解,如果你帶著這種態度,你就可以放下生活中的很多事。


我聽過一句話,如果你發現了一個女人最落魄的一面,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生死與共,要麼不共戴天。


當諮詢者跟心理諮詢師發生浪漫關係怎麼辦?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嗎?發生後容易自拔嗎?

參閱。朋友關係也一樣。


可以肯定的講,這個行業混亂不堪,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給自己掛上各類諮詢師,治療師,督導師,療愈師等等千奇百怪的頭銜,剛出校門的學生跟自己掛上精神分析師,心理督導師的頭銜開始講精神分析。部分高校老師認為諮詢沒有效果和意義的,相對更有意義的是申請項目開設課程。商人們搖身一變紛紛註冊各種協會組織,往往掛著國際的招牌,大賣特賣各種證書文憑。
諮詢過程中各種危險混亂的關係普遍存在,對專業缺少嚴謹的態度,對人性缺少尊重和敬畏。
結果留下需要服務的人,在人海茫茫中淘金。


年輕人就是愛對什麼都持保留意見……
別的不說,諮詢師是朋友的話,要怎麼跟她說自己的性幻想對象是她本人這種事?


雙重關係會影響諮詢關係,就像你無法給自己的父母做心理諮詢。

不像醫生和病人,除了醫患關係也可以發展為朋友,心理諮詢本身實在心理層面工作,很容易產生移情和反移情,有過多的私下接觸會讓諮詢師難以在諮詢中保持中立。

並且來訪者接觸到的諮詢師只是在工作狀態中的諮詢師,來訪者過多的了解了諮詢師之外的事情,也會影響關係的建立。

避免雙重關係是心理諮詢中最基本的設置。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證書】考了心理諮詢師三級或二級,之後就可以從事心理諮詢了嗎?怎麼開始?
「義無反顧地選擇悲慘命運」的行為有可能使人產生奇妙的安全感嗎?
一個學院派的心理諮詢師的典型成長軌跡應該是怎樣的?相比於非專業背景出身的從業者有哪些優勢?
作為一個心理患者,是否能夠被治癒?
做獨立執業的心理諮詢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倫理 | 心理諮詢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