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人生就是沒意義的,你要自己去賦予它意義。
謝邀。
這個問題回答過多次,照搬。
一、人為什麼活著
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 慧能便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
這個故事所表達的涵義,可能許多人都比我更清楚,就不妄言。這裡僅從現象去表述,幡為什麼會動。原因有二:
1、因為它是幡,材質是絹,其性為軟和薄。
2、因為有風。這兩個原因和合在一起,所以幡動了。
以佛家的話說,就是因緣和合。
回到題目中的問題,再來說說人為什麼要活著。1、因為我們是人。
人的性是什麼?執和迷。其實想想人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我們的眼睛能見萬里,或能見微物,那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會完全不一樣。但偏偏,人的視力有限,聽力有限,嗅覺有限,身體的功能有限。
這些有限,對人有什麼影響?沒有安全感,自我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比如一個嬰兒,生來就要喝奶,沒辦法,肚子餓。這就是身體的功能有限。
你不喂,他就哭;太冷太熱也哭,不舒服也哭。這就是自我意識在其作用。
但嬰兒畢竟還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等長大有了分別意識,能思維,那為什麼還要活著呢?除了自我意識之外,還有第二點。2、因為「風」。風是什麼?貪嗔痴的念頭和對象。人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貪嗔痴也在長大,為什麼?因為分別意識漸漸清晰。
兩三歲了,能辨顏色、大小,有了一些基本概念;
五六歲,能辨父母親人,能識水火之性,貪痴濃,嗔性小;
十一二歲,身體成熟,分別意識也成熟,男女的情愛滋生,貪嗔痴都比較盛;
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善思維,善噁心重。
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外風」越來越多,「內風」也越來越大。這時候你不會想為什麼要活著,而是想:我不要死。
同樣,這也是因緣和合。
人活著的表現就是動:一是念動,一是身動。說白了,就是六識在動。究竟人為什麼活著,其實不過是在問:人為什麼會動?
人身本就是業身。人活著沒有其他原因,因果而已。活,其實是一種虛妄之相。就像那個幡,不是風動,也不是身動,人心動而已。
萬事萬物,不外乎如此。如果說世間有什麼定律的話,心動就是定律。心不動,則生慧,慧為不迷;不迷則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則無有分別;無分別,則無有生死之憂患。
二、思想,是一個與生俱來的謊言
每一天,日起日落,時間在悄無聲息地消逝,萬物不可逆轉地走向衰敗,滅亡。我生之處如迷霧,去往之地如永恆的黑洞。既然總有一天,塵歸塵,土歸土,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
如果說人生沒有意義,意義只是個理性和感性摻雜在一起的詞語而已,那肯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答案。即便它是對的。
矛盾的是,同時它也是錯的。所有一切都有意義。吃飯、睡覺、戀愛、旅行,跟你有關的,跟你無關的,等等,都有意義。
不然,他們存在幹嘛?
任何問題都可以有兩個答案,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一朵花,有人聞其香,有人看其色,有人研究其生長,有人為它創造科目。
但還有一些人不管這些,眼裡只有花的生成、開放、凋謝、落地。
因為,不管是香花還是牛糞,這個過程是所有一切事物都要共同經歷的,包括人。個體特徵的意義,我們可以自由賦予。但想要獲得更高層面上的意義,就要找共同特徵。
這是科學精神。人生的意義不是脫離實際的唯心主義,說它唯心的人,其實往往並不懂科學。
我們說生老病死,佛家說成住壞空,看起來一個說人,一個說世界,但兩個詞是互通的。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就是一次生老病死;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就等於是一個「小世界」的成住壞空。
這四個字,就是現象和規律。我們要想在人生的意義上得到答案,就不能離開這個規律。如果牛頓只關注蘋果香不香,甜不甜,那誰來發現引力?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過的好不好,錢多不多,那就成了行屍走肉,永遠無法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
聽起來啰嗦,但是,想讓人把自身和世界聯繫在一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想讓人用理性思維去看待事物,更不容易。只要具備這兩種思想,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就會像蘋果一樣落地。
落地,就這麼簡單。
那些書上和電影里說給你聽的人生,無不鏡花水月。感性就像一個池塘,能倒影一切,並讓你信以為真。佛家為什麼稱貪嗔痴滿疑為五毒,就是這個原因。你所認為的現實,不過是一個虛妄的相;你所依靠的思想,是一個與生俱來的謊言。
人生的意義無他,就是要非常深刻地認知到一切的無常不定,從而脫離這種虛妄。從可見的、可聞的、可感受的、可接觸到的生滅中認知;從不可見的、不可聞、不可感受、不可接觸的生滅中認知。
直到,再也不需要用審慮的心去思考問題,再也沒有任何所謂的意義在你的念頭裡生起。
那恭喜你,你回到了意義本身。
看到這麼多大神們,發現確實還有不少人和我一樣,曾今追尋這樣一個問題的答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先問幾個問題
1.你覺得找到人生的意義很重要嗎?
2.你覺得你必須要找到人生的意義,才會覺得有意義,否則你會感覺很難受,都不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活下去了,你會感覺很痛苦嗎?
如果第二個問題你回答的「是」,抱歉的告訴你,你中毒已深。
從人的需求角度來講,首先是生存和安全需求,來避除痛苦;接下來才是其他方面的需求,來獲得更多的快樂。
如果你覺得你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很痛苦,你都不知道知己怎麼活下去了,顯然這已經觸及到你的安全需求了。而讓你感覺到這種安全需求不能被滿足的這個東西,最根本是由於恐懼引起的。你害怕,所以你感到痛苦。
靜下心來,回問你自己,你是否害怕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
在多年以前我就已經開始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那段時間心情很鬱悶,生活中找不到什麼樂趣,不停的在問自己活著的意義,做一些事情的意義,最開始,總是找不到任何稍微滿意的答案,後來也看了一堆子的書,也同樓上的一些哥們一樣,開始明白生命的意義是追求快樂,在於體驗。
似乎總算給了自己一個答案,讓自己安心,好景不長啊,沒過多久,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似乎之前的答案已經不能讓我完全信服,後來我覺得生命的「意義」,就應當有個「受意」者,所以,我開始相信,上天賜予了我生命,我應當好好珍惜,我有關心我的朋友,我應該好好活著,珍惜友誼。上天賜予我智慧,所以我要用它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等等。似乎我的生命又開始有意義了。
同樣的,沒過多久,我再次開始問這樣的問題,不停的問,如果這樣了,又怎麼樣,就算怎樣了,又怎樣,都快奔潰了。
這個問題時不時的就從我的腦袋裡冒出來,讓我煩死了。
你發現沒有,每次當你問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多半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和想去做一個什麼事情的時候,所以你會問,它有什麼意義,好像你是在追尋一個真理,但實際上你是在害怕,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個心理問題。
你發現沒有,在你的思維里,你希望你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甚至要求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意義的,特別是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更是希望你所追求的,你所付出的,你的努力最終是值得的,你需要一種動力讓你前行,支持你堅持下去,於是你內心開始在害怕,你擔心最終的結果是沒有意義,於是你拚命的開始尋找一個有意義的理由,你想要給自己一個交代或是給別人一個交代。所以你才會不停的問這樣的問題。
這種思維一般從一個你難以實現的事情上面開始,因為難度過高,期待過高,或是你一再要求它一定是有意義的,你開始追問它的意義,然後會泛化到其他事情上面,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你也會用這種思維習慣去追尋它的意義。
我們從小就開始聽人們說,我們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事情,才是有意義的,喜歡思考的朋友們,於是就有事情可做了。
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負性思維,你要徹底的從這個負性思維里跳出來,改變你的思維方式,你才能獲得自由。
首先就是要接納自己。
1.誰規定我們做的事情必須都是要有意義的,做一個平凡人,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有沒有意義關我屁事,上帝都不在乎,誰在乎誰在乎去。
2.我就喜歡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我高興,你怎樣,至少我為我自己活著,感覺爽不爽?
3.話說回來,你是人類,你不比別人多個腦袋還是多個腿,如果你要追求你想像中的最終的意義,那基本上什麼事情都沒有意義了,全世界人民整天都在瞎忙活。你害怕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一定,確定,不論怎麼推敲,100%都是有意義的,瞎扯淡,你是非人類嗎?
4.有沒有意義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做的事情有你的道理,我想以你的頭腦,你可以想出來一堆的理由,比如你可以讓自己開心,你可以讓你的家人開心,你可以過更好的生活,你又成長了,你的努力和堅持,事實都會幫你證明,相信你所堅持的,那都是從心底發出來的,有沒有意義又有什麼關係呢。你喜歡,你想要,所以你堅持!
其實很多人都說了,遇到這種事情,休息一下,什麼也不想,過幾天就好了,我覺得很對,畢竟我們擁有著一副難以想像的複雜而又精密的身體,只要你不刻意壓制,他會全自動調節身體的各個參數,把你拉回到正確的生存與生活道路上。
但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分析一下。
對於一個年輕人,剛畢業,一般面臨著兩大問題,即金錢與美女——哦,不——事業與愛情,可以說這兩大問題就像二胡上的兩根琴弦,同樣的弦,有些人拉成了《喜洋洋》,有些人拉成了《賽馬》,總體來說,拉成《喜洋洋》的為數不多,但也不少,而拉成《賽馬》的人數最多,都是些剛出道的年輕人,嚴格遵守著賣身不賣藝的優良傳統,為事業愛情奮鬥著,拉成《賽馬》很正常。
但總有些驚才絕艷之輩,擺好『雄霸天下別惹我砍死你』的姿勢,威風凜凜準備來一曲《喜洋洋》,奈何曲子不熟,手活不夠,又覺得《賽馬》過於瘋狂,拉起來有失風度,想來想去,靈感一發,來了一曲天地驚鬼神泣的《江河水》。
唉,出場音樂不如別人雄渾霸氣激動人心也就罷了,自己拉個背景音樂還搞的那麼凄慘悲苦,真想早點看透人生嗎?
現在,從這兩方面考慮,看題主雖然年少,那一堆問號卻看的我心驚肉跳,一個個敲在每個人的身上,好像給不了答案就快要瘋了一樣。
雖然給不了題主答案,但必須說的是,這問題有問題,能問這堆問題的是病,得治!
望聞問切之後,想然題主的癥結暫時不在於事業,相比事業,和大多數同齡人比,雖然買房什麼的依然困難,但已經很好了,我想題主潛意識裡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
題主的癥結在愛情。
愛情失利(尤其那女生竟然拒絕的如此慘絕人寰,在這裡我只能表示最真摯的同情與問候了,望節哀)把一切都放大了,從生物學上來說,就是人體多巴胺(多巴胺分泌的越多人越感覺快樂,相反,就相反了)分泌下降過多,導致厭世與抑鬱,才會讓題主如此痛徹心扉的來了個人生十問。
現在把一切放一邊,題主覺得父母暫時不需要自己贍養,房子買了毫無意義,有沒有女朋友無意義,既然沒有奮鬥目標,那賺錢自然無用,讀書也不知道有什麼用,不知道為誰活著。
題主也提到人活著奮鬥是因為責任,可見,題主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是一個一心為他人活著的人,一旦發現不需要你為別人負責,你便突然失去了價值感,失去了存在感,可是,當你處在這個困境里不可自拔時,你卻忘了照一下鏡子,我想最好是一面大鏡子,鋪滿一個牆壁的那種,就你自己,站在鏡子面前看看,你現在看到誰了嗎?看到那張憔悴的臉,悲傷的眼神,知道為誰活著了嗎?你覺得你忍心讓那張臉繼續憔悴悲傷下去嗎?
然後再來說,愛情失利(雖然我不願意揭傷疤,但這是癥結所在,沒辦法,見諒見諒),愛情永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尤其是追逐愛情的時候,我們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卻忘了愛情是靠平等交換而不是乞求得來的。當我們一言一行畢恭畢敬像只哈巴狗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時候,怎麼能讓對方瞧得起。
而看題主,現在依然無法釋懷,依然認為她高高在上,我想,題主需要糾正一下自己的態度了,與其可憐巴巴痛哭流涕去奢望一段卑微的愛情,不如先讓自己一步步變的更好,別人沒有義務施捨於你,那麼你為何不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呢?
說到這裡,還是為了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天天坐辦公室,身體怎麼樣?為何不一步步讓自己擁有健美而又健康的身材?讀書,思考,那為何不把思考的寫下來?閑暇的時候,去旅遊,感受人文地理,去戶外,感受自然魅力,挑戰身體極限......等等等等
相信我,也許只要幾年之後,當你再一次回想現在的時候,你摸著鎧甲般的胸肌和雕刻般的腹肌,心裡想著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對康德的批判,偶遇到她,也許你就會突然有『當初為什麼會喜歡她』的這種疑問,也許那時候,豐富的人生體驗與思想感悟已經讓你成功的審視過去,並奔跑在通往理想之地的大道上。
而理想之地都有什麼,理想與夢想先不說,說了傷心,買房如此殘酷也先不說,現在我可以回答你那個為什麼非要有女朋友的問題,只要還寧折不彎著,理想之地絕對住著一個充滿美好(不是充氣)的女人等著你啊!
為什麼非要有女朋友,愛情?那些文人騷客極盡文字都不能描述其萬一的書卷,那些王侯將相甘願為之捨棄江山的行為,也許能給你一個答案。畢竟,那麼多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小說不能白看了啊!
而有了你覺得可以一起一輩子,然後和她最多生兩個娃(計劃生育,請參考基本國家國策)的那個人陪在身邊,你的責任心這時候可以派上用場了,你就可以開拓事業了,你就有心奮鬥了,至於必須買房,我就沒什麼建議了,不過,不能成為房奴這個建議應該比較中肯。
還有,等到父母老了,你的責任心又有用武之地了。
彼時,老人,孩子,老婆,你,你又有得忙活了(不對啊,怎麼說著說著,我突然又有了人活著好累啊的感覺,哦作孽作孽,我又得自救了)。
所以,你只是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年紀遇到了正常的挫折,還沒怎麼學會面對社會,面對生活,但是,先面對自己吧,讓自己過的好一點(還有變得更好),畢業進入社會,成長並不是結束,恰恰相反,它才剛剛開始,自己能成長的空間是天高海闊,我們只是突然被現實的一巴掌扇懵了而已。
最後,不要在意付出沒有回報,對於事業,好好工作,開拓思維,努力突破。對於愛情,不要卑微,完善自己,重拾自信(勇敢面對)。還有,每一刻的付出,我們收穫的不是別人的回報,我們收穫的是更好的自己。
祝好!
---------------------------------------------------------------------------------------------------------
20150308答@李文瑞評論叔本華對康德的批判
---------------------------------------------------------------------------------------------------------
看來吹過的牛總是要還的,對於哲學的認識,還是在幾年前考研時背得滾瓜亂熟的馬哲,多年過去,愈發空洞的腦子裡只剩下一句話:
我們要辯證的看問題!
而你現在突然又讓我對世界的本質來一次深入的探討,我表示,一口老血噴出,兩行濁淚滾滾而下。
有那麼一剎那,我甚至想,知乎真不是我等撒潑把玩的地方。
然後,其實叔本華對康德哲學的批判在維基百科裡有專門的詞條說明: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讚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像,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對象的理論。叔本華髮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裡,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我們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具體詳見阿圖爾·叔本華。
再然後,你要的答案其實就在這字裡行間,這就是叔本華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雖然我很想像佛陀一樣舉一個極其簡單的例子來讓聽者頓悟,可實在才疏學淺,「自覺」已成難題,就別再想著「覺他」了。
所以,望施主」自覺「,有空可以把康德的三大批判先讀一遍,再把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來一遍,想著」自覺「應該不成問題了吧。
但我可以簡單說一下康德的哲學,正如叔本華所說,康德最大的貢獻是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
(這裡物自體不好理解的話,就先把它理解成「道」、「空」、」上帝「/什麼的吧,表象就理解成現實世界,但千萬不要認為真的就是那樣了!要不然... ...)
物自體是表象的基礎,表象是我們察覺到的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所組合而成的形體,它是可以被認識的,而物自體不同,物自體是認識之外的,不可用經驗驗證的真實存在之物,也就是認識之外卻又絕對不可認識的存在物。
說到這裡,從沒接觸過一點哲學理論的人絕對一臉黑線。
這是啥子東西?!
馬哲在批判康德自在之物後提出的與之相應的概念。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現象和自在之物之間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可能能動地從事物的現象進到事物的本質,實現自在之物向為我之物的轉化,人們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反映。人們的社會實踐不僅批駁了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觀點,而且證明了自在之物向為我之物的轉化。
上述自在之物便是物自體。馬哲是藝高人膽大啊,直接喊出,沒有什麼鬼東西是我不能認識的,只要好好乾,人的本質是什麼,世界本質是什麼,也就是說,我是誰?從何而來?去向何處?人生意義等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解決的。
嗯,只要好好乾,天天向上,好好學習!
然後再說叔本華的批判,確切說不是批判,是繼承加修改,他認為,世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表象,一部分是意志。對,就是把物自體重定義為「意志」。 但叔本華這裡的意志是可以透過直觀而被認識的。
下面是讀叔本華毀三觀的東西: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任何錶象都只是意志的客體化;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麼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只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只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悲觀主義就這麼誕生了!
看!馬大爺讓你積極向上,叔叔卻告訴你人生來痛苦。哲學就是這樣潛移默化的指導了人們的生活。
而至於誰對誰錯,孰優孰劣?這個....馬大爺教我們:咱要辯證的看問題!
好吧,說了這麼多,其實啥都沒說,但好累啊,要早睡,要早起,因為還要面對這痛苦的世界。
最後突然意識到:在大家都認清了生活的真面目後,還能繼續熱愛它,這得多樂觀,多英勇啊!
想想都為大家感動!
最近老是想到一個字「死」,我說我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了,所以才來搜這方面的話題。突然想到我才20歲,好像活得不夠長,但也挺長的了,我不寫日記,沒有秘密,從不對別人講自己的事情,找了二十年的朋友,走了一撥又一撥,又來了一撥又一撥,卻從沒一個和我一樣的人,佐助對鳴人說「看到跟我一樣的人,我真的是太高興了,我想馬上過去擁抱他」的時候,我真的想哭,但可能是淚腺壞了,沒有眼淚。
我在這個城市馬上就生活三年了,我說我的夢想是想去大的地方,看一看大的我,我就拚命的念書,把成績考到全專業第一,我拚命的看書,看了很多作家的書。我看著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人和後面的人,她們的臉上都是一樣的表情,一種淡漠。
我想我在儘力做我喜歡的事情,真正做到的那一刻其實好失望,是對事情本身很失望。好多祝福的信號似乎在傳來,我卻不能接收到。
你肯定不能想像到這是一個浪漫又粗暴的人。
最近一本書裡面說:「一切都會好起來,可是事情真的沒怎麼好起來,你也將越來越懂得面對,這是你不喜歡的成長帶來的福分與哀愁。」
~我想我還是得繼續活下去,雖然我並無牽掛,但我還得繼續尋找。
謝@嚕啦啦(我實在在列表裡找不到你了,抱歉)邀請。
答案已經很多了,我不畫蛇添足,只是要抖個機靈。
題主你要是嫌錢太多自己活得太好,就捐助一個失學兒童去,也比在這上網發牢騷娘們唧唧的強!
摺疊就摺疊吧,愛咋咋地。
人生本就是沒有意義的,過多追問意義,大抵都不過是因為自己過得不如意。
你只是處於「得不到」的狀態
告訴你究極真理和真相:
凡是因緣所生事物的意義,都只是為了滅!而不是為了生。
滅掉一切生滅,此意義是生而不滅的!
看了很多答主的回答,基本上大都屬於消極、無奈、得過且過、得活且活的狀態。
真是讓人痛心、沉重、難受和憂慮。
說實話,這是世界性的思想問題。特別在中等發達以上的國家。在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思想問題變得突出了。
在技術飛速進步,物質越來越豐富的時代,人們卻感到失落感越來越強了。
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在觀察和思考這個問題。有些人認為主要是財富的問題,但是日本人收入排世界前列,但自殺率也排在世界前列。而且,世界各個國家的幸福感排名竟然和個人財富收入相關度不大。還有更多人則在思想危機面前選擇了放縱或者醉生夢死的頹廢生活。
這些都說明了什麼呢?
因此,人類的精神生活很重要。特別是我們個人,更應該善待自己,使自己從精神上充實起來。
你能夠具有豐富的健康的精神生活,面對這個逐步物質化非人化的世界,你就能夠活的更自在一些。
因此,如果要徹底解決生命的危機問題,可能就只有依靠宗教了。
特別是佛教。只要你能認真的學習和體悟。不管你現在處於任何困苦、無聊或艱難的狀態。你的生命都將會煥發出全新的意義,並體會到人生最圓滿的幸福。
真的,我們就是這樣為了生命的意義尋找了很多很多年,慢慢地、艱難地走過來的。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以下高能冷血慎入(牛B的開場白都是這樣的說。)
你問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只能如實的和你說,只有在你的追悼會上才能知道。
但那區區幾百字裡行間就真的足夠且充分嗎?
它不會寫出你曾在一朵小花前駐足一個小時的經歷。也不會寫出你品嘗出川菜與韓餐的辣味的區別。也不會寫出你指尖輕觸玻璃的涼感。等等。
只會寫上:你是什麼頭銜,什麼職位,為這個社會,組織提供什麼樣的價值。也許會寫上財產什麼的吧。
你能看出來嗎?價值與意義是外人對你評價,只要你活著,這些就是會變動的,即使你死了,隨著時間與地點的變化也會跟著變化的。
而經歷與體驗才是自己的。反而外人就沒法評價之。
以後少問自己有什麼價值與意義,多問自己有什麼樣的體驗與經歷。
經歷與體驗感覺得空的,那是因為還沒像價值一樣可以以貨幣量化,也還沒有像意義一樣書寫下供人品評。
但經歷與體驗落實下來的話,就像一米的尺子上的每一個刻度一樣,或毫米,或厘米,或分米。也可以是別的什麼尺子。看你要量什麼。
同樣道理套到人生上,你想要什麼的人生,就會有什麼的經歷與體驗。同樣當你完成之後,加減乘除之後就是你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好像歪了。誰知道呢。
停止思考,過些日子你就明白活著的意義了
父輩們是肉體受折磨的一代,而我們這一代則是精神受折磨的一代
活著的意義其實就是感受快樂,感受幸福,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這個感受來源於哪呢?來源於你的內心
因此要多用心去生活,而不是用腦去生活(當然腦子是不會停下來的)
我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一般深刻想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是因為內在需求沒達到滿足,而產生的厭世避世感。當放棄了自己,放棄了生活,活著毫無意義,毫無動力的感覺就特彆強烈。
而我個人總結出來的觀點是,要想活著有意義就必須重拾自我。對自我有認知,有自我完善的慾望(這是生活的原動力),對生活仍然充滿好奇(才有想體驗生活的慾望)。
再把生命中的個個片斷連接起來,就是活著的意義。每個人的心理構造不一樣,慾望不一樣,經歷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活著的意義也不一樣。
供參考,不對幫忙指正。
看了一樓的回答很贊同 說得很對,我跟樓主一樣也是程序員 學業 工作都很好 也是一個充滿責任認真踏實簡單的人,中學 大學期間沒談戀愛,原因主要有三 一個是家庭條件一般沒那個經濟能力, 一個是從小獨立好強不想荒廢學業而一事無成, 還有一個就是本身個頭不高164公分
雖然有喜歡過的女生 可每次都在在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說之前就被發了卡,只能以普通朋友對待…慢慢的久而久之自卑和不自信佔領了我的內心,也曾經迷茫過 心痛過 可我又能做什麼?除了好好的看書寫代碼研究技術以外,我不知道能做什麼
我只知道:我可以沒別人帥 沒別人高 沒別人那樣有女朋友,可我卻不能沒有未來,我有父母有爺爺奶奶,我有很多親朋好友,而且我總會遇到那個我愛她且她愛我的人,我如果一事無成的話要如何面對他們?如何去贍養父母 如何讓家人朋友欣慰
於是從大學時代的我就養成了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學業 技術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這一切都為現如今事業穩定的我奠定了基礎,我感謝我人生路上給我打擊 給我痛苦的人,我沒有先天高人一等的優勢 也沒有有錢有權的父母 更沒有美麗動人的愛情,我只有我自己
無論何時 我總為一些人負責,為了負責我必須好好學習 為了負責我必須努力工作 為了負責我只能勤儉節約努力攢錢 住小房子 吃最便宜的飯
曾經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忘記了自我,不懂得愛護自己,黑眼圈 小肚子 糟糕的作息 懶惰的生活習性 極低的情商
直到某一天突然連為什麼活著都會忘記,突然某一天遇到一個喜歡的女生我都不知道改做什麼,渾渾噩噩的前行已經讓我沒有了「初心」 於是,才會發出「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活著就是時刻讓自己覺得自己還活著!- 人最強大的能力就是自己騙自己,騙自己的原因無非就是恐懼和懶惰,但是承認這點會讓人很難受,所以人在失意的時候,不是去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逃避,因為解決問題是痛苦的,而逃避是簡單的,而騙自己的最大借口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其實根本就沒有意義,一個人會思索人生的意義只不過是因為這個人受到了挫折,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 試想,假如你追到了自己想想要追求的女生,又贏得了馬拉松編程大賽,你有車有房,抱得美人歸,生活一帆風順,你還會苦苦思索人生的意義嗎?假如你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能夠輕鬆被你解決,你還會苦苦思考人生的意義嗎?假如人生的一切盡在你的掌控之中,你還會苦苦思索人生的意義嗎?假如你只有一個月的生命,你還會刻苦思索人生的意義嗎?
- 所以,不要再去想什麼人生的意義了,人生的本質無非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很多時候,問題根本是無法徹底解決的,所以人生才會如此痛苦,所以人才會想出各種理由逃避現實。
- 別再多愁善感、顧影自憐了,去面對現實吧!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遇到了和樓主類似的關於人生意義的問題,但並沒有是因為對女生好女生不接受才思考的,我的來源是心靈上的孤寂,像一片沙漠一樣,看不到希望,很是高興,在思考的路上遇到了同行人,我也是剛畢業在北京上班的,但樓主的工作比我略高嘻。
說題主迷茫,好像不太合適。
你能有這樣的疑問,說明你在成熟中。「求不得和沒回報」都是短期的痛苦,活著的意義就是從自我認知,發揮價值,享受結果的一個過程。
那個女生其實內心深處是接受你的,是你對待她的方式不對,你對她的價值就是願意聽到一個姑娘跟你說這麼多還算實誠的話。你是否在追求過程中太禮貌了,人是對的,方法錯了。
這種公司的比賽,有人輸有人贏。你找不到意義的時候就跟不如你的人比,你有目標的時候就和比你強的人比。
買房找女友不是必然過程,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選擇的,那麼得出來的結果就不算錯誤。
生活哪來的特殊意義,看到某些答案有些人活著都夠努力了。
想幸福就比一比,想不幸福也可以比一比。可是死亡又未必是終結。
想想都覺得的可怕 ,你以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就可以一死百了了嗎?
萬一因為你沒有走完固定的套路從而引發新的輪迴那還不是一樣的結果。
不如好好活一回,為自己。
推薦閱讀:
※你們都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人應該接受自己的平庸嗎?
※如果戰爭爆發,你的專業能幹什麼?
※大家怎麼理解女人是男人的肋骨這種說法?
※為什麼通曉歷史的人會被人覺得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