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或者可以換另一種描述,人和動物得以區分最基本的界限是什麼?
我有一位老師認為,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有羞恥心。這種認知有沒有道理?
如果有一隻貓身上的毛全部掉光了,它可能沒辦法繼續和普通的貓們正常相處,是會自己不好意思而遠離它們還是單純因為被排斥而遠離,我覺得前者就是這隻貓的羞恥感而後者就沒有。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他的整個心理,生活習慣都和動物一樣(比如某某科學探索節目最喜歡報道的狼孩什麼的),但大家還是會把他看做為一個人,這是從生理構造方面來看的。
所以如果描述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請麻煩順便解疑一下是從生理構造還是從精神情感上來區分的,為什麼該方面更重要,謝謝。


人和動物得以區別的最顯著的標誌在於——人類生活在由語言編織的抽象扭曲世界裡,這個世界是經過語言抽象之後的極簡化的,對真實世界的一種淺薄的描模。經由→語言描述 →模仿
具有內存邏輯範式的語言結構,讓人類誤認為自己生活在【時間】/人類所感知的那個可以用語言描述並紀錄的時間/之中,從而誤認為自己能夠為未來謀劃,並為過去而憂心忡忡。
這樣的一種極簡化的心理圖式, 讓人類得以在紛擾的真實世界中,只需要處理極少的信息,就能安然地生活下來。也就是所謂的的人生の鈍化
反之,動物生活在一種非語言的情感/情緒範式之中,其所感知的信息量,體驗到的情緒/情感的強度/烈度,比純化的人類要強烈得多,持久得多。
接觸過野生動物,或者養過貓、狗,馬的,應該會有所體驗。
這個話題可以引申得非常長。
結論之一就是:
人類獲得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是以喪失迅捷處理當下即時的全息,喪失強烈而深摯的情感為代價的。

至於愧疚感或羞恥心,我已經在另外的貼子里,用進化心理學的方式回答過,這恰恰標誌著人類也不過是社會性動物的一種。


人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也是唯一該臉紅的動物。


人是動物的一種。
人和豬的區別,比螞蟻和蜘蛛小得多。
把一種哺乳動物跟整個動物界對比,這是多麼愚蠢傲慢的行為。
Iphone6s 和手機有什麼區別?


人和動物生理學結構大致相同:都是以DNA為遺傳物質內熵減的碳基生命。對於較高等的具有腦結構動物,都在基因的指揮下,在多巴胺大棒的驅使下、不斷追求大腦獎勵的回饋以來使自身遺傳物質得以複製、傳播。 教科書曾告訴我們: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會使用工具。多年後,當我得知大猩猩會用木棒取食白蟻、小狗也銜著籃子撿垃圾、背著小夥伴過馬路時(來源狗的智力能高到什麼程度?

劉小瓷高票答案),我驚呆了~

至於題主談到的羞恥感,我認為不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分:羞恥心是對於人這樣的社會型動物來約束個體行為所進化出來的感覺,以免個體採用不道德行為(偷盜、說謊、弒父、亂倫等)來破壞傳播信息的真實性與整個社會結構穩定;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他們不需要羞恥感(孰不見各種動物包括大猩猩等人類近親赤身裸體也不以為恥,各種狗狗光天化日之下公然papapa毫不介意有人圍觀),因為羞恥感在殘酷的大自然下沒有一口肉來的更有價值。至於狼、猴群這樣的群居動物有無羞恥感我不了解,歡迎各位斧正補充。而對於剃光了毛的貓自身應並不介意,如果其他的貓排斥它,也是因為對陌生事物的恐懼而不是因為羞恥。
還有很多人和動物區別的說法:諸如自我認知、推理、意識、反思能力等。我認為這些都是大腦結構進化程度的差別,狗也有意識和自我認知(遇到強勢的主人,他會認為主人是自己的家人;遇到弱勢的,他會認為主人是自己的僕人)。初中課文《狼》也提到狼會「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來迷惑敵人。猴子會搶遊客的包裹,猩猩會向討厭的對象扔大便。這些都是在大腦中進行了推理和思考的結果。
綜上,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不是因為:具有羞恥心、會使用工具、自我認知,而是因為人在這些思維活動方面更加高等和優秀。也即是的區別,而非的區別。但綜合各種量(神經元數目、突觸互連複雜度、額葉進化程度),那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了。
另外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還應歸功於:語言、文字。因為動物的語言並不像人類語言清晰準確信息量大,所以導致他們生存所積累的的知識、經驗無法有效的傳承給後代,更談不上理解文字了。知識無法積累,只好扮演著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角色,苦等食物鏈動搖重新洗牌的那一天。而人類通過語言、文字高效的獲取生活知識經驗:火可以烤熟食物,避免寄生蟲和腹瀉;這種果子可以吃,這種植物有毒不能吃;在戰鬥中通過語言來協同作戰在與野獸的生存鬥爭中得以存活。因為群居更安全,用於語言交流更方便,社會形成了。每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各司其職。母系氏族、父系氏族、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知識不斷積累與傳承,讓人類得以吹著小號在進化樹上不斷前行、還能抽出時間談個情說個愛,下館唱K偷個菜。最後我們得以在此刷知乎,在這又告訴了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啊~
正是因為我們進化出了人腦,才區別其他動物成為生物學的人。
正是因為我們的人腦學習了語言、書寫了文字、使人類文明薪火相傳,才成為社會學的人。
狼孩也是很好能解釋人和動物的區別,狼孩幼年被動物撫養,雖然他擁有人的生理結構,但是由於沒有適合人類的生長環境,他作為社會的人已經不存在,而大腦功能也沒有充分發育。狼孩解救後,還是能夠理解人類語言和變成人的。這是因為ta的腦部功能(語言、思維中樞)仍是萬物靈長的水平。幼年是學習語言最好的階段,對於狼孩來說,解救的越早,重新融入人類社會的可能性越高。


當我們說人是唯一的智慧動物時,其實表示人同時包含「人性」和「動物性」。

動物性很好理解,就是滿足自己生理的需求,成為DNA的合格載體:進食、交配、爭鬥、睡覺。很好的秉承達爾文對生命意義的解答:延續個體生命,傳承種群存在。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而人性,很大程度是反動物性的。例如因為憐憫,我們幫助陌生人,甚至小動物,雖然我們與獅子一樣也吃肉。例如自殺,因為失戀,或者欠債。

例如建立文明,每個人被自己想像力所構建的規則束縛,對動物是一條河,對人類來說卻是一條國界線,當然這屬於共同的想像約束。

例如延遲滿足,動物是會把自己撐死的。因為大自然的規則是資源的極大不足,所以生命預置的程序(本能)就是對食物完全沒有抵抗力,尤其是高熱量的食物。但是人類會在飽了之後停止進食,並且用各種方式儲存起來,規劃長遠。甚至還會有目的性的節食,為了讓自己更健康或更有魅力。

人性是我們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本能之外,作為人我們有另一種動機。除了恐懼喜悅外,我們有更複雜的情緒和思考。人性讓我們對抗與生俱來的動物性,這也給我們帶來另一種可能性——智慧的產生。

然而人其實和動物差的也不遠,每個人大部分的行為其實還是源於動物性。這一點點的智慧讓我們學會了更高效的殺戮,更高明的騙局,更趁手的工具,更理所當然的自以為是。

而這對所有其他的動物來講都是滅頂之災。


有個心理治療師一直強調一個觀點: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人類會使用象徵而動物不會。
比如說動物看見一根黃瓜就是一根黃瓜,人不是。
過了好幾年,我慢慢理解到了這點。但是我也很想了解一下其他專業人士的看法。


豬永遠是豬,人經常不是人。


當動物可以製造工具的時候,就變成了智慧生物。
當工具(機器人)可以製造工具(機器人)的時候,就變成了共產主義。


能理解以上兩句話的,可以說對人類文明相當了解了。


想多了,人和動物唯一的分別就是。人總是認為二者是有區別的


應該是沒啥區別……


恩格斯說過「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對於其它動物 ,沒有將天生的生產資料較大幅度的改造成更好的勞動果實的行為。我認為,這點可以界定人和非人類動物的區別,直到我知道了 螞蟻原來會放牧蚜蟲,種植菌類,原來動物也會從事農業和牧業的生產。所以我們在這條上再加一條,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和對世界可以有抽象,理性的認知。


/
我認為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逆天」。
「天」是自然的意思。對於自然的態度,動物皆順其自然,只有人類改變自然。頭髮隨引力下落,我們非要把它盤起來(古禮)。

人有智力,動物也有智力;人有工具,動物也有工具。人有語言,動物也有語言。皆程度之差,並非本質。
只有創造一個點不同。人類始終在創造新事物,有著一顆不順其自然的心。
/


我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本能」在行為中所發揮的作用。


動物的絕大部分行為都是基於本能的,所以同一物種不同個體間行為的一致性很高。

而人的行為(或者說性格)更多的是在本能的基礎之上根據後天的種種境遇而塑造出來的,所以人和人之間的行為方式差異很大。

用一個比喻來說,動物的行為方式是預先進行編程的,在什麼情況下做何種反應是天生的,與環境關係不大。而人一生下來,除了部分本能,還自帶一個學習程序,什麼情況下要做何種反應是根據實際經歷不斷習得的,更能夠適應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所以不同人由於成長環境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性格,也就是行為方式。


我覺得自制力...


再怎麼回答 都是人的看法 誰知道動物是怎麼想怎麼看的


馬克思說: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與動物。但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假若以是否有思想意識、是否有宗教崇拜,是否有語言來區別人和動物,那麼未免主觀了。因為我們不是動物,我們不能觀察甚至體會到它們是否有思想意識、宗教崇拜以及語言。

但是,人能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而動物不能,它們只能尋找現成的生活資料。
這個區別可以完全觀察到,證據確鑿的客觀。不僅能讓人信服,也能讓動物信服,假如動物能理解的話。


(我大學期間寫過的一篇博文,沒想到今天還能用上!)


  • 人有自由意志 ,可以創造自己的一個世界 。

世界本身固然沒什麼意義 ,但人可以賦予它以意義 。

一棵樹 、一頭豬當然沒有煩惱 ,但他們的 「本質 」已經被定死了 ,而人卻可以通過自己去展開 「存在 」 ,創造自己的本質 。

老天是公平的 ,不可能什麼都給豬 ,也不可能什麼都給人 。

簡言之:

人 @ 本質決定存在

動物 @ 存在決定本質


1°人類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這樣的: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獸亞綱-&>靈長目-&>簡鼻猴亞目-&>人科-&>人屬-&>人種


在簡鼻猴亞目,這樣比較小的分類級別中除了人類還有一類叫做眼鏡猴的生物

#這就是和人類同屬於簡鼻猴亞目的眼鏡猴,似不似和我們很像(恍恍惚惚)#


在靈長目,共14科約51屬種560餘種;

在哺乳綱,現存19目123科1042屬4237種,僅僅在中國就有11目的生物存在;

現在已經鑒別出了46900多種脊椎動物和1300000多種無脊椎動物。

2°那麼在『動物生理學』上,

已經有很多知友說了人和動物在DNA分子水平的異同,大概結果就是這樣:

」 人和動物生理學結構大致相同:都是以DNA為遺傳物質內熵減的碳基生命。"

這樣我們或許可以不甚準確的得出:

其實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理構造沒有太大差別的這樣的結論


-----------------------------------------------我是人和動物的分割線----------------------------------------------------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中奠定了生物進化論,進化論是以自然選擇作為核心;自然選擇說主要在(1)生存鬥爭原理,(2)遺傳性發生變異的理論,(3)適者生存的理論這三個內容下和諧統一。其中,生存鬥爭中,生殖過剩與生存條件的有限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種進化的外在原因之一。人類在進化,也存在著激烈的生存鬥爭—同其他生物、同自然環境以及同人類自己。在二戰以後,人口的激增這樣的過度繁殖傾向,使我們認識到了人口總數不能無節制的增多,所以出現了很多形勢的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手段;特別是我們中國,在《憲法》第25條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第49條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上世紀末期和21世紀最開始的幾年,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施行有力,不說高額的社會撫養費/在施行過程中出現的不甚人道的強硬做法,現在又開始推行「二孩政策」。作為人類代表的我們自己,有計劃有意識,甚至冒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的調控人口,就是人類同動物的很大區別

如果說人類有意識,會思考,有靈魂,或許在其他生物身上還能找到反例,不過,對於種群的個體數量進行這樣的調控,很難在自然界中找到其他例子。

這樣的行動,恰恰來自人類的會思考有思想的腦袋,是賦予靈魂的集體人格,是人類面對未來的悲觀不確定,讓我們這麼反對「過度繁殖是所有生物的傾向」。


簡單來說,人類和動物區別在於思想、心理這個層面,調控人口(種群個體數量)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

最後,很認真很嚴肅的總結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 人類發明並提倡且在廣泛使用避孕套。我沒有在搞笑,我很認真(捂臉)...............和嚴肅...............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告知,必刪除//

//相關數據來自百度百科//


五萬多年前一批猴子不甘於坐在樹上混吃等

死,於是他們下到了地上。

2500年前一個大鬍子不甘於沉湎於物質的生

活,於是提出了「認識你自己。」

公元前221年一個中年人不甘於只做那一方

水土的霸主,於是攻城略地,自封為第一個皇

帝。

十四世紀中葉,人們不甘於被腐化的神明支

配一切,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

大航海時代,殖民者不甘於從本地牟取利

益,轉而將目光放向遠方的海洋。

公元1903年,人們不甘於在地面行走,一對

兄弟為人類插上了翅膀。

你看看動物呢,幾百年前在吃草,吃它所處

食物鏈位置的下面一種生物,幾百年後也一

樣。

所以啊,在歷史上,從古至今,不論是後

人評判的好人還是壞人,只要他是人類,那

么....

We never compromise.

那麼你,從不妥協的人類族群的一份子,有什

么理由向生活低頭呢?


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動物,有的人覺得自己和別的動物不同,而動物從不關心自己是不是動物


推薦閱讀:

一座好的圖書館該具備哪些人性化功能與設施 ?

TAG:動物 | 人性化 | 動物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