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ifttt 的中國山寨版最後都失敗?

如果是 http://www.ruguoshi.com/
如果雲 http://www.ruguoyun.com/
如果就 http://www.ruguojiu.com/
如果說 http://www.ruguoshuo.com
假設就 http://www.jiashejiu.com/
一旦就 http://yidanjiu.com/
目前(2013年)這些山寨版 ifttt 都已停止運營。它們為什麼會失敗?


「ifttt」類服務,實質上是——高度自動化智能計算的「雲端 PDA(個人數字化助理)」。

它的普及,至少受到兩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或說是它成功的前提):
⒈個人生活的信息化程度;(反映在 @陳默 所說的「智商問題」)
⒉互聯網服務(產品)的協作水平。(反映在@碳頭 所說的「api 開放問題」)

而牆內,目前仍處於互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

並且,從現狀來看,「ifttt」類服務自身仍然缺乏足夠的友好度,由此更凸顯了其對特定用戶群的使用門檻。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可以通過設計、技術等手段得以改善的,甚至也許可以反過來推動環境因素的改觀。

謝邀,經驗所限,思慮不周,望諸位指正。


ifttt 本身有成功嗎?這種試圖「讓普通人也能編程」的東西有哪個成功了嗎?Yahoo Pipes, Apple Script, Automator……都沒有吧。


中國有多少應用開放了api的呀?

折我算了……


買智能機的人大多數也就上個Q上個微博,ifttt這種需要網民智商的網站在中國能成功就奇怪了。


謝邀。
雖然我之前說過也被噴過,就是支撐中國互聯網的用戶是敗犬用戶,好吧,不好聽,那麼換成,屌絲。
撇去@鋼盅郭子說的客觀因素不論,屌絲需要這種服務嗎?
如果不需要,還不如街邊一首MP3一塊錢來的靠譜。


1, 門檻高, 如果沒有編程基礎或者比較強的邏輯加上對網路產品的熟悉操作, 很能玩得轉這類應用.

2, 無法留住用戶, 這種服務的一大特點的大部分用戶來過一次, 設置了自己的觸發器之後, 就再也不會來了, 比如我至今會受到ifttt發來的簡訊天氣預報, 但是估計有一年沒登錄過了, 我還算不算他們的用戶呢?

3, 無法盈利, 就連ifttt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 都不用說天朝付費用戶比例更小, 這也是因為上面所說, 用戶無法迴流所導致的, 用戶只需要一次操作, 後續就會無限地佔用網站的運算資源, 而網站就連最基本的廣告都難得有用戶會登錄上來看.


外國做一個,中國做5個;
而且中國人有多少知道這個怎麼用的?


我猜。。

大背景是整個雲服務在中國的發展就滯後於美國
1.國內用戶對這種自動化雲處理的需求不足。
2.國內互聯網服務的Channel不夠多和優秀。導致能幹的事很有限,也沒有激起人興趣的recipe
3.對廣大qq級別用戶使用門檻略高


私以為,比學習一門編程語言,更困難的是從常規邏輯轉化為程序邏輯,就是通俗說的像計算機一樣的思考。ifttt類應用只是把編程行為包裝化了,但是沒有真正解決普通用戶不願意遵循計算機的思路工作,更像是程序員給自己玩的玩具,沒有編程知識的還不一定會玩。


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中國有過ifttt的服務呢?如果不是這個問題我至今只知道國外的。還有就是一般知道ifttt的都用ifttt了,,,


對於上網視為消遣的人來說,這種體驗畢竟還算不上剛性需求。而且教會大家怎麼用這玩意兒本身就是個門檻。


中國人對於分歧的解決方案向來都是通過大一統來消除不一致,車同軌,書同文,BAT新浪搜狐什麼都做,自己生態內解決所有問題,彼此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老死不相往來;美國人喜歡細化分工,通過各種開放API相互協作,所以才有IFTTT的生存之道。


國人沒有這種意識,互聯網和真是生活的連接主要保持在網購一方面。
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方式,並沒有從小就接觸互聯網服務性產品(QQ之類的且不談),所以生活中在非物質方面很難有和互聯網深度掛鉤的習慣。

我學網路編程,對互聯網的產品都有所了解。IFTTT我看了一下,上不了手,因為我並沒有對它所提供的產品有過任何深度的依賴。

舉個例子,Evernote,我一般是用來保存網頁,有時候用手機寫東西也用它保存,但並不是像它的產品所說的那些功能,因為在接觸它之前,封閉的硬是教育已經讓我習慣用筆快速記錄想法。這個習慣我用得很好,不需要被Evernote替代。我只需要他的部分功能來解決新事物(互聯網)中遇到的問題。

再比如說Email,文本類的信息國內基本都是使用簡訊類的,包括QQ、微信這些新產品,都是在依賴著用戶原有的習慣:採用無格式短消息文本。而Email更多的使用在於它的文件發送功能。基本上國內沒人吧Email當簡訊使用。

可以說大部分國人在剝離網路後還是能夠生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因為互聯網服務性的產品並沒有真正多面化走入中國。現在國人使用的互聯網產品也是這個性質,這個還需要時間,至少00後這代是比較有希望成為互聯網服務產品深度依賴的第一大波殭屍。


技術不到位,用戶體驗不夠位!


大概是技術性太強了吧。國人上網,大多是休閑娛樂,門檻低,少動腦的才更受歡迎。ifttt們通常只能用作事件推送,要玩出花樣,很是耗腦力,就像計劃給女友的生日禮物。更何況,要發揮強大的功能,需要網路開放的架構,開展合作。如今國內瘋狂抄襲,各自圈地發展用戶的簡單粗暴發展方式,根本沒法實現開放合作。出現這麼多個克隆體,就註定它們無法發展下去。另外,FW,你懂的。


因為ifttt在國外也沒有很成功。


一方面國內互聯網還是發展初期,沒有統一的「介面」之類,各自為戰;
另一方面需求還是比較小吧。geek才會搞這個。


因為IFTTT本身也沒多成功啊


IFTTT是DIY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延伸。由於中國人力成本還處在較低的階段,加上Made-In-China的因素,所以DIY並沒有成為一個潮流。換句話來說,就是還處在用低價買低質產品和服務的階段。

IFTTT只能在IT圈中被首先具有基礎IT技能的人使用也就不足為怪了,註定在中國只能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圈子。


國內大的平台都是自我封閉的,互相屏蔽服務,
常用的諸如BAT旗下產品,能打通API的太少


這名字也取的太隨意了。。


推薦閱讀:

TAG:為什麼X會失敗 | 互聯網 | 語義網 | 山寨 | IFT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