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大陸的青春電影沒有一點的青春氣息呢?
手機打字,先說個大概。
內地校園青春題材電影缺乏,既有劇本創作的問題,也有缺乏有經驗的導演、適齡演員匱乏、市場安全性不夠、不可預見的審查風險、等等。
每一項展開說都是淚啊。你會發現青春也是一種禁忌。我想這和我們的文化社會有崇老的思維模式有關。
青春帶來的氣質,比如熱血,比如自由,在根本上是「危險」的,大家會不自覺地避開這些危險的傾向,比如婁燁導演被禁的那部電影,比如去年的《男朋友,女朋友》。我覺得這些電影都很好地還原了創作者心目中的那個年代的人事以及時光變遷後的心境迥然。那種自由的吶喊,熱血的迸發具有強烈的所謂「煽動性」,而對現實太真實的刻畫又會引起保守觀眾的反感——這是審查上的困難。這些較為深刻的探討、展現青春的電影,但是在很多人看來他們都帶著「危險性」。
不提這些較為危險的氣質,回歸到個人,談論個人理想和個人情感甚至借個人青春年華反映時代變遷的青春電影有沒有呢?我覺得就大陸來看,《青紅》、《十七歲的單車》、《小武》等都屬於這一類,近幾年的反應80後的《老男孩》等短片也在此列。所以這一類的有關青春的電影還是有的,但是數量少,而且不可避免地摻雜著一些社會因素在其中,讓影片的主題沒那麼輕鬆,也和小清新、富裕的物質生活無關,更像是一部個人的時代史。從這個方面來說,我認為這類的電影並不是在美化青春,而是被時代的巨大變革震動後產生的一種觸動,是對逝去的青春既懷念又困惑夾雜著不安懷疑等情緒的產物。它們會略略觸及到審查的線,但是審查並不是這類電影的主要問題。問題在於國內對這類電影買賬的觀眾太少。一是歷史原因導致能產生情感共鳴的觀眾較少,它們年紀普遍偏大,進入中年,對電影的接觸很少【《老男孩》也是一個佐證:它觸動的網友大部分都是有類似經歷的80後】;二是嚴肅化的創作傾嚮導致這類電影的娛樂性較弱。
青春電影慣常喜歡討論的話題還有愛情。曖昧的情愫、既有友情又摻雜愛情的感情模式是一個很大的看點。發育中的肉體、神秘的成人世界帶來的誘惑也是足以吸引很多觀眾【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一部很好的代表作:荷爾蒙、肉體、暴力、暗戀、性、偷窺……無論在故事還是技巧上都很精彩,並且真實不做作。當然,姜文拍的是過去時,而不是現在時,《那些年》也是過去時。現在進行時的、講述青春期愛情的國產電影會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應該是審查。因為「這可能是一個不好的誘導」,因為時至今日影視創作者應遵循的首要原則依然是【XXXXXX精神】而不是自己的內心。《朱諾》那樣的故事在大陸能通過嗎?不要廣電說,家長都會寫信來罵你「教壞小孩」。我們的思維里依然認為年輕的東西可能有害,年長的才更有道理,家長式思維太嚴重。愛情這種東西也是不適合年輕的,只有年紀大一點的愛情才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即使只為青年觀眾考慮,到哪找合適的劇本和能拍的導演呢?你找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來,拍90後的愛情,聽上去不是科幻片就是驚悚片。不說大陸,反觀台灣的小清新,日本的殘酷青春,美國的熱血高中,歐洲的頹廢青年……這些青春都植根在一個穩定、富裕、現代化水平高的地方,有健全的法制,自由的空間,優雅的環境……提問者所想表達的「青春的感覺」是架設在這之上的,乾淨純粹的感覺、真實的性格、帶點天真帶點單純,人生就像有無限可能的小說,一切都在美好年紀。這樣的環境里,暴力顯得更觸目驚心,而愛情顯得更加甜蜜動人。時代沒有大的任務交付給青年,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人生,感恩生命,活得自由、健康。
當然,即使身處同一時代,每個人的個人經歷和生命體驗也是不同的。也許很多人對台灣青春電影的共鳴到了別的同齡人那裡就成了無法理解的奢侈,而換回來,一些人對苦難青春的記憶在他人看來也很難理解。雖然我們有共通的部分,但細細分下去卻是難以逾越的鴻溝。這並不只是理解上的鴻溝,也是真實生活中的鴻溝。關於青春我們能說的太多,但是我們什麼也說不出口。只能任商人模仿著別人的作品瞎描,把聲聲帶血演成走板荒腔。
但是大陸呢?其他的先不說,從文革到現在,平均每十幾年,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都發生了一次近乎徹底的改變,這是和平的年代,但也是動蕩的。從一切聽從毛主席到改革開放,從最初的「萬元戶」到如今的中產階級、小康社會。從上到下所有的事情都在迅速地變化著,自然環境、人際關係、道德觀價值觀……從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人,青春這個命題相對而言就並沒有那麼重要了。青春迅速地被各種奔涌而來的事物淹沒,好的壞的髒的差的……人們無法專心地體驗青春那種純粹的感覺。當你每天從厚厚的書堆里抬頭休息,當你被男生頭髮不許過耳女生頭髮不許過肩之類荒謬的規定折騰的要死的時候,裝了這麼多壞情緒的你,還有那種感覺嗎?青春是什麼?也許青春是苦難,是絕望地同陳規陋習對抗,是無可奈何里的情感泛濫,是焦慮和壓抑的代名詞,一遍又一遍劃開動脈的借口。如果要說真的說大陸有人要拍一部屬於90後真正的青春電影,這些真實的情緒能通過嗎?這,自然和所謂的「青春的感覺」相去甚遠,這應該是「悲慘世界的感覺」或者「肖申克的救贖的感覺」。一、
什麼的土壤會生長出什麼樣的花朵。
中國的大環境就是,家長要成績,孩子除了學習最好任何的活動都不要有,書包里應該全是教參。
至於早戀,至於性,至於青春期一切應該有的美好情感和回憶,更是洪水猛獸。
少年們神情疲憊,拖著重重的書,考試的壓力,家人期盼的目光,老師口中的「人生不重來,高考只一次」的魔咒。
在這樣的情況,我們所希望的健康成長、去愛去理解、去偷窺去釋放,順從內心和荷爾蒙而不是壓抑住衝動,根本不可能拍給我們看。
更別提自殺、墮胎、犯罪這些青春時的錯誤了。
就連同性也被扼殺了。二、
我覺得現在的電影人缺少一份情懷。
青春片是最難拍的類型片。
說白了,青春不就是暗戀?不就是想得卻又得不到的缺憾?不就是「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
如何把簡單的故事拍得既深刻又不讓人覺得這是說教,這是一門學問。需要電影人本身的敏銳知覺。
台詞需要接地氣、故事要生動活潑、演員要既有張力又不跳戲。更關鍵的是導演和編劇需要情懷。藝術必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不是穿個泳裝,露個胸就能完事兒的。
那些個電影本身沒有荷爾蒙,只是激發了觀眾的腎上腺罷了。三、
需要深度挖掘,可是知道我們在年少的時候是多麼敏感么?就像一頭四處碰撞、愛得不到釋放的孤獨小野獸。
愛的人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場景下的對話、哭泣時候的黑板報背景,我們都能記住好多年。
青春必須經歷疼痛,破繭成蝶後的美麗。
而現在大陸的這類片子,只是意淫出一種華麗空洞的視覺奇觀而已。
主角們的內心害羞、彷徨、慌張、想愛不敢觸碰等等這些青春最美好的情愫都沒有展現。四、
青春片應該賦予更多的內涵和意義。
它承載過去梧桐樹下光影斑駁的時光,和難以磨滅的情感記憶。
需要觸動觀眾柔軟的心,和一段不願提起卻又時常不敢忘記的無知暗戀時光。
史鐵生先生曾經說過:味道是最難以描述的。我只覺得國內的青春片少了一種味道,也許是書本泛黃的味道,也許是女同學隱隱約約洗髮水的味道,也許是窗戶外面梔子花開的味道。
少了這些味道,我們的回憶彷彿找不到承載體。五、
不是,我以為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而是,它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雜七雜八說了這麼多。
做個簡單的總結,九把刀之所以把《那些年》拍的那麼好,那是因為他真正經歷過一段暗戀,因為這段疼痛,自己也成為更好的人。十幾年前青春片也有啊,很清春,也更深刻。像《陽光燦爛的日子》、《beijing bicycle》、《獨自等待》等,我覺得都不錯。而近幾年確實沒有好的青春片。直到現在我覺得連能超過《老男孩》的還是沒有……但老男孩的模式很難在大銀幕上複製。前一段時間大陸流行古裝片,新生代演員都演了一次,結果這幾年退熱以後,當時的演員都大(牌)了,沒法再演嫩學生了。國內電影總有些苦大仇深的屬性,輕易難青春起來,一用力又有點過頭。今年的電影《致》《小》《中》,都算上打著青春懷舊的口號,但都有些問題,很多知友說過了就不贅述了。
這其中有一個問題以上兩部(除《小》)拍的都不是當下的青春,如今的高中生、大學生難以找到共鳴。說白了還是一種逃離現實的,不夠接地氣。是實話相對而言《小》還更接地氣一點,至少拍出了部分年輕人(曾經幻想的)的青春。拍當下是很重要的一點,拍當下才能口口相傳,以小博大,這是什麼宣傳都擋不住的。
今年有一部《青春派》,拍了當下的高考生活,用的全是高中生本色出演,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
如今都市愛情片、小妞片火熱,也說明創作相對以前更年輕化了,相信一部經典的青春電影不遠了,一個成熟的類型體系也指日可待。可惜我都快老了……
可誰不是說青春不老嗎?!
其一,好多青春片都是讓那些青春早已逝去的演員來拍。習慣以明星招攬票房的電影市場沒有適齡、演技好同時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新演員都特么去拍恐怖片了。)
其二,劇本假大虛,不接地氣。參見「80後」。
其三,受眾消費力問題或目標受眾審美喜好問題?青春片會給人難以盈利的刻板印象。基本青春片集中在微電影範疇表現更為突出。
暫時想到三點而已。
來,都湊開,我要推薦一部20年前的大陸青春電影了~ 演員、劇本都是真青春台灣電影《那些年》之後,這些年出了一堆的所謂校園青春電影,為掏這幫在2000年左右成人的中年人的腰包,很多片子反映的也是那個年代的青青,那個年代的校園。
桃總對1997-2000年左右的物與事,總是比其它時候好像更記得一些。所謂16歲的花季,17歲的雨季,畢竟誰沒年輕過不是。
譬如這本《花季雨季》,作者郁秀,那個時候還沒韓寒的啥事體。
1996年,16歲的郁秀寫下《花季·雨季》,成為國內青春文學發端的標誌性事件。而到現在已經20年過去了。
當時流行的女作家還有衛慧、棉棉。這些上海女人當年寫的字,現在放哪個平台都可能不給過。
出版社是海天出版社,拜傳銷組織所賜,他們有一本更有名氣的書:《方與圓》,其實這本書本質並不壞,用現在的話來講,非常正能量,作者丁先生也是最早最成功混勵志圈的人物。
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只有網吧。所以需求那麼大,出版業這麼景氣也是應該的。
這本書還拍了電視、電影、甚至改編漫畫,就差沒做遊戲了,自發性的周邊也不少。用現在所謂影視IP的叫法,是不是也算掏空到極限了。
花季雨季 (1997)
據後來郁秀父母透露:當時連買電影和電視劇的版權總共就給了5000塊錢。
概念也是做到透,高中生寫的作品,主題關鍵字有特區、金錢、戶口、流水線、青春期。
書中還有學生熱衷炒股,這個一看就是當時的本地人;另外還有個書獃子的偶像居然是雷震子。
桃總記得,那個時候是學校組織去看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的。實際上原著的話大家早就翻的差不多了,所以相反對電影印象不深。組織放映嘛,自然與錄相廳的《古惑仔》系列沒法比。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CP雙晨組合:顏丹晨、李晨
李晨可能是童星出道裡面唯一沒長殘的一個。他在裡面演一個喜歡打藍球的帥哥,和他現在一樣,優點缺點都是不夠壞。
還有判若兩人的顏丹晨,其實她演的這個學習委員謝欣然,並不讓人討喜,根正苗紅的角色一般都這樣。
事過境遷,這樣的小說,這樣的電影,在任何時候都算是平庸的,但,如果它一旦佔據了當時,那批正處花季雨季的少年心中,那就不得了了,就成了情懷了。你看50後的大爺大媽,不也一樣心心念念他們少年時的事物嗎?
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桃金娘娛樂星(tjnstar), 更多各國電影片源,回復片名 即可觀看。
青春影片多是那些作家寫出的筆下帥哥美女們的青春,更多的是充滿奇幻傳奇瘋狂一波三折情節的商業賣點,但是他忘了,買它電影票房單的大多數的人的青春,只是單單純純的,醜醜的,不停刷題,偷偷看小說,偷偷看手機,男生討論體育和遊戲,女生討論電視劇和八卦,所有人都不停通過各種方式接近或者遠處遠遠觀望那個心中發光發亮的喜歡的人的我們。
真的想看青春的話,稍微貼切一點的比如【初戀那件小事】前半部分,和【我的少女時代】前半部分等,【全城高考】這種等。
========你如果發現這個答案沒有點贊而且被踩在很低下,證明很多人不願面對自己一個普通充實的青春,其實不管怎樣的青春都是值得懷念的,何必往影視作品上生搬硬套呢=====
1、濾鏡用得不對
2、《陽光燦爛的日子》把門檻設的太高了 讓後來者自慚形穢。
3、導演拍青春片的目的是睡了青春。
只要情節描述的是18歲以下的人物活動,就會受到廣電總局的嚴厲審查,禁止出現早戀、性交、暴力等一切會帶來「負面影響」的畫面。
當年《十八歲的天空》,講述的是高中生生活,為了通過審查,被一改再改,近年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原漫畫和各國電視劇都是發生在高中時代,大陸版為了通過審查,改成了高考之後大學之前的預科,打了一個擦邊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涉及高中生的情節,製作人都避之不及,很少會有人去冒險拍。數量上不去,又哪裡會有精品呢?
一些青春題材的網路短片、微電影卻很受歡迎,偶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出現
第一,國內學校管理嚴格,那些美好的東西拍出來不真實,接不上地氣。
第二,國內青春電影喜歡把美好的東西跟奢侈聯繫在一起,像LV、法拉利什麼的。
第三,國內學校學生一天的真實情況一般這樣:每天睡到很晚,起床隨便梳洗下,拖沓地去上課,要是沒課就窩在寢室遊戲、韓劇、淘寶等。
第四,要是發現早戀按真實情況發展肯定是:叫家長、家長棒打鴛鴦用私刑、兩個人從此不說話好好學習。。。即使是美好的青春故事也會變成苦逼的結果。
歸根結底,拍不出好的偶像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實在沒有既接地氣又深得人心的青春題材可以拍。
有青春回憶的那一代導演還沒畢業呢我以為只有美國,才有青春片這個類型。
其他地方,都拍不出那個味道來。
通常特指反應美國大學校園生活的片子。
可能是因為文化差異性,個性差異,老外的青春片,個性奔放,激情洋溢,活力四射,
散發出健康,年輕,漂亮的光彩奪目的氛圍。
當然,《16歲的花季》是很不錯,只是因為在大陸,那種反應校園生活的電視劇太罕見了幾乎沒有。
大陸只有,兒童片,但沒有青春片。
國內的青春電影大多是編劇按照幻想YY出來然後給導演拍出來拿給還處在青春期的小盆友們憧憬的,他們的青春他們自己都不記得了,還怎麼給你拍
國內的紀錄片<高三>夠青春不?前面那些說青春就是要性、暴力、壞孩子等等的人,你們真的看過青春片么……?
至少國內還是拍出過《十六歲的花季 (豆瓣)》《十七歲不哭 (豆瓣)》這樣純粹的校園青春片的,年紀再長一點的片還有《北京夏天 (豆瓣)》《真空愛情記錄 (豆瓣)》。
我覺得青春可以是《花季雨季 (豆瓣)》那樣的,或者也可以是《男生賈里 女生賈梅 (豆瓣)》這樣的。
而不管是《小時代》還是《致青春》又或是《老男孩》,不好意思我的青春真的不是這樣的……如果你們的青春跟他們是一樣一樣的,那我只能說,我很羨慕你……。
好像《第十放映室》里說過這句:因為決定電影放映的那些人早已不記得自己的青春了
青春的主題繞不開性和暴力 這倆話題國內審得太嚴格
中國的青春片,除了《中國合伙人》和《那些年》,似乎全是 藝術生或是爛校文科生 的青春。成長經歷不同,自然不能使 理工科學生 和 「好學生們」 產生共鳴。
朋友們普遍表示,看印度片《三傻》都更有共鳴!
「青春期只有資本主義國家才能養育」---入間人間
推薦閱讀:
※應該以怎樣的一種視角才能去欣賞郭敬明的小說和電影?
※偽裝成一個高端的美漫迷需要做哪些功課?
※如何評價Taylor Swift唱五十度黑主題曲I don"t wanna live forever?
※為什麼《夏洛特煩惱》在豆瓣評分那麼高?
※如何評價光線傳媒以 6% 股份入股貓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