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古龍小說中的武功及其流派?
引自此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9791
第一,招式層面強調高手之間武功質的強弱,也就是代差,主要是速度方面,比如阿飛第一次出劍,先大肆渲染碧血雙蛇的厲害,然後在阿飛面前不堪一擊,以此表現阿飛的快劍,這是古龍非常常見的套路;還有傅紅雪的快刀,等等,都是通過代差的比較表現。
第二,境界層面強調高手的武功能夠在特定情況下達到零瑕疵的極致狀態,比如楚留香與石田齋彥左衛門之戰,一直倒酒,酒壺不空,酒杯不滿,處於渾圓無極,永無破綻的狀態,很有禪意。
第三,文化層面強調高手武功所代表的價值理念,比如西門吹雪葉孤城之間「誠於人」與「誠於劍」的劍道之爭,與其說是兩種武功,不如說是兩種價值理念;還有李尋歡與上官金虹之戰也是這個道理,代表的就是俠義與權勢的對話。
瀉藥。
如果說金庸是學院派,那古龍就是自由派,各有所長。
古龍的小說,我沒有一一看完,因為有一些實在是太一般,看不下去。大家都知道古龍是什麼創作狀態,作品水平波動太大,很讓人無奈。這也正是自由派的一個特點。
古龍筆下的武功,其實比較像是宗教和超能力的結合。就是那種「沒有道理好講,我知道我可以,於是我就做到了」。
比如陸小鳳的靈犀一指,反正我這倆指頭就是牛,什麼都接得住,不跟你講道理。
還有李尋歡的小李飛刀,也沒聽說有什麼特別的內功或者是手法來扔,但就是比所有人都准,怎麼扔怎麼有。之所以這麼強,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是李尋歡。
這種字句可以讓你熱血沸騰,但同時也是無法理解。而古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就是喜歡你們看到一個可以讓你拍案叫絕,但卻遠遠超出你理解範圍的武俠世界。
可以說古龍是武俠界的梵高。
用以上思路來寫武功的結果就是,那些個武功就根本沒有邏輯可循,更沒有傳承性,絕不是金庸那種「秘籍反正就在這,怎麼練上面寫的也清清楚楚,不清楚的你自行領悟,只要努力,長大一定跟我一樣棒,我看好你喲」的概念。
同時大家也知道,古龍的江湖就是一個個小圈子,這個山頭搞點陰謀,那個寨子玩點詭計,除了決戰紫禁之巔這種帶皇帝的事以外,江湖本身幾乎就沒有金庸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麼熱血且轟動天下的大事。所以古龍的江湖雖大,卻像盤散沙。各門各派基本就是跟熟悉的那麼兩三股勢力玩,別的地方發生什麼,完全沒聯繫也不理會。
所以,古龍的武功沒有流派,也沒有能整合全江湖的系統,更沒有邏輯可言。
古龍筆下的武功不僅來歷不明,而且孰強孰弱也說不清。看他小說你經常會發現,一個很牛逼很牛逼,在某某地方做過無數大事,武功高不可攀的人,突然就被人用更牛逼的武功奇奇怪怪就幹掉了。更多的是很多配角,也是屌極了的出場,螻蟻般地死掉。為的就是襯托最牛的那幾個。
還有一個最令人想吐槽的地方就是,反派總是前所未見的牛。
比如陸小鳳系列裡,陸小鳳一見到反派終於出手,心裡就會開始想:這個人可能比自己之前見過的所有人武功都要高。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一定很震撼,原來這反派這麼牛啊!接著看到陸小鳳不講理地滅了之,就覺得陸小鳳好強啊!可是你多看幾部陸小鳳系列,發現這貨見到每個反派,都說是前所未見的強,然後還是被陸小鳳輕鬆滅,你就忍不住想一口血吐在丫臉上……
古龍筆下的PK也就是三個字:不解釋。倆高手對戰,別人都看不清他們的身法招數以及用的什麼武功,用一些屌極了的形容詞形容了一遍之後,給你看一個震撼的結局。你不要試圖去理解為什麼這個人武功不如另一個,你只需要點點頭說,原來這個人武功不如另一個啊!就行了。讓古龍給你細緻地分析一招一式的攻守得失?想太多了。
總之古龍的小說里,武功就是拿來襯托感情、善惡、人生和恩怨情仇的道具,古龍壓根就不打算花心思去完善其中的邏輯和系統。這可以讓我們很好地體會其中人物的一點一滴,但也讓我們喪失了玩RPG遊戲一樣的代入感。這一點非常像福爾摩斯系列。沒有邏輯,沒有系統,這就是本題的答案。
主動答。
(首先強調:古龍寫的比較糙的作品很多,沒完成的作品也相當多,前言不搭後語和索性讓別人代寫的也多…這和封筆之後兩修全書的金庸的完整質感是沒法比的。所以在以下的討論中,不涵蓋他早期的劍毒梅香、失魂引、情人劍(怒劍狂花)之類,當然也不涵蓋那些從北國到南國、誰來跟我乾杯那種文藝作品,以及明確他人代寫的驚魂六記、財神與短刀等作品。)
一、江湖不盡
古龍一直到去世之前都沒完成的夢想,是構建一部真正的《大武俠時代》系列。
雖然現在留下來的標著大武俠時代的作品包括了獵鷹·賭局、狼牙、追殺、銀雕·海神、群狐、白羽之類的短篇,但是這些都是80年吟松閣事件後的病重中作品,很多人懷疑這些作品都是口述,這些作品的寫法即沒有古龍標誌性的寫意畫意,也沒有什麼構思上的神來之筆。純系是為了寫作而完成的作品。
而能體現古龍大武俠時代思想的雛形,有大武俠時代基礎架構的作品,其實是「七種武器」系列。
大武俠時代,是一個江湖無限的時代。
青龍會的三百六十五處分壇,六處就足夠古龍構建六個故事。每一部的反派各不相同,整套七種武器的反派,則是青龍會。
若是將青龍會三成的分壇都分別構起個故事,中國大江南北恐怕都不夠描繪的。
那個信息不通暢的年代,武人的口耳相傳其實很可能是互不通氣的,也就構成了一個個分散在白山黑水間各地的精彩故事。
所以古龍愛寫系列:「江湖人」系列、「小李飛刀」系列、「蕭十一郎」系列乃至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
而這,也就是古龍故事中試圖體現的「江湖不盡」的概念(這是我自己嘗試概括的)。
而渡過初期入早期,古龍其實已經試圖搭建這個江湖不盡的概念,江湖不盡的雛形,是高手不盡。
二、高手不盡
古龍的長篇小說即便構架再大,也很難去塑造一個天下所有高手排著號兒讓主角升級的過程。
金庸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冠絕江湖,知道這個,基本和拿著攻略玩遊戲差不多,細節參差但不失筋骨。這幾位在小說最後分別成了主角的岳父、一生死敵、救妻恩人、授業恩師;中神通雖然已經沒了,但是留下的弟子和師弟,成為主角改變命運的人物以及未來的江湖盟友。江湖第六高手(周伯通,後來升級為第一高手)、第七高手(鐵掌水上飄)和主角交情、過招無數。「五絕」的稱號讓人立即就對這個時代的江湖概念基本了如指掌,當年的排行讓這些人不死也基本不動,高手的水平當年分不出個高下、到死也分不出個高下(北丐西毒),莫不成吃肉喝酒和瘋癲賣傻的衰老程度一樣?直到下部書才爆出,這個江湖上還隱藏了個從不爆豆的高手,而這個從不爆豆的高手一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低調——就連追男仔也要低調得一塌糊塗。天下幾無人知。
這樣一部書里就把江湖高手全揭得差不多的結果,就是一旦要連綴著寫,再想在新書里配上幾個新的頂級高手,除了上部沾惹主角光環之外幾位,只能聘請外援——金輪法王、西域拜火教(明教)…隱藏山谷的高手?可以,但最多弄出來一個,而且不能是絕頂高手。
同時由於前後年代太近,定義也有些滿,搞得少林寺的地位在《射鵰》《神鵰》里變成了個不尷不尬的配角——連打醬油的都不如。(這點和小明的觀點不同)
而古龍小說里,「當前江湖高手」出場最全的,莫過於《小李飛刀》,但也只是讓百曉生的榜單上前10的幾人和後面隨機篩選的那麼幾位各露了幾面,甚至有幾位排名相當靠前的高手露了面也沒見過主角。而在榜人物的露面,也基本是以下克上居多,例如天機老人能被上官滅口,上官第二剛當了第一被第三探花幹掉之類。最重要的是還有兩位壓根不在榜單內的青年高手幹掉了榜單上無數人,江湖代有才人出是一方面,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是另一方面。
金庸里的傳承都是明線,古龍則是隨性交代,甚至是想交代就交代。楚留香傳承自夜帝的功夫,寫了三部都沒兜出來;李尋歡的徒弟,十次出手見不著一次飛刀,而且恨不得是他徒弟交代自家師爺是沈浪,到了李壞更是索性一本書總共才出了三四刀。
這樣對比起來,古龍的江湖概念更立體化。你永遠不知道這哥們寫了50w字的主角是誰的徒弟…
同時也不知道他的江湖上到底還有多少沒名師傳承也能成就高手的高手隱藏在一側。
三、智慧不盡,手氣不盡
古龍塑造主角,也不像金庸那樣盡其所能的嘗試:從高帥富(陳家洛)到孤兒(袁承志)到傻哥兒(郭靖)到殘疾人(楊過)到身份成迷的男紙(蕭峰段譽?)到喪失內功的男紙(令狐沖)到基本不會武功的流氓男孩紙(韋小寶)…
古龍小說的主角只有一種人:聰明人。心理變態的聰明人(李尋歡)、懶得要死的聰明人(王動)、身殘志堅的聰明人(傅紅雪)…
功夫不如對手也能解決對手的,在金庸的小說里只有黃蓉這樣的主要配角(好吧,還是有女主角的時候的)。而在古龍小說裡層出不窮的都是主角——或,主角絕不是江湖上最能打的。
古龍小說里任何一個你看著直腸子的男人,都不是主角;而主角直腸子的時候,都不是為了男人…
排名不如之前的,要麼用計要麼憑運氣。一次一次加主角光環再反覆挑戰對手的,
楚留香肯定打不過石觀音,沈浪也不一定對付的了逍遙王,西門吹雪自認不如葉孤城,公子羽比起傅紅雪更是上窮碧落下黃泉,陸小鳳其實已經被木道人算計了,王憐花成功的可能性也是99%…
反派也不以武功取勝,不會一上來就塑造出江湖上難以匹敵的身份,往往有如老實和尚、木道人這樣以另一個身份潛藏…甚至樂於營造出比柯南還柯南的氣氛——柯南里起碼毛利蘭、毛利小五郎之人還可以信任,陸小鳳寫到最後連老實和尚都不老實了,你憑什麼還信任花滿樓那個瞎子?
主角反派,基本上都是拼智商和手氣拼贏的。
四、嘗試不盡金庸的小說,長中短篇水平明顯分層,帶有濃濃說教意味的鴛鴦刀幾乎無人追捧,長度少於兩本的就基本沒人推薦給新人看了。且因為時代傳承間隔明顯,射鵰三部曲和天龍八部往往一堆兒推銷出去。
而古龍則不同,你經常聽到古迷們有《歡樂英雄》最高、《蕭十一郎》最酷的口號。推李尋歡系列的人和推大旗英雄傳的人幾乎不相上下,很難有長中短篇目敘述高低之分別。
他會嘗試人性的各種寫法;
他會索性用行數來湊篇目掙稿費;
他會樂意在書中調侃金庸「乞丐大多屬於丐幫,也就是俗稱的窮家幫,他們用的短杖,通常都叫做打狗棒,這名字據說是昔日一位姓查的幫主起的,但真的來源究竟出自何處,誰也沒有認真去考據過。」
他不樂意作詩,做的也大多是草莽氣十足的打油詩「九月初九月當頭,月當頭兮血可流」,但引用詩篇入小說卻獨具慧眼,「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這裡再次向金迷死忠們道歉,我認為這處引用比「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引入手法高明很多)
他是真的好酒,所以酒里的三味要比別人更得,對酒的偏愛到了畸形和病態的程度,乃至自嘲;
他甚至樂意在所有書里都撰寫三大門派:「唐門」、「江南慕容家」、「山東彭家五虎斷門刀」…而且輕易不把誰家寫死;
……
他是古龍。
他有自己的寫法和惡趣味,他對寫意的愛遠勝金庸對工筆精描的態度。
所以,古龍有古龍自己的江湖。
沒有什麼雞毛體系,金庸是養成類RPG,小菜鳥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大殺四方。是個學習大師和超越大師的過程。古龍人物上來就是名動天下,不給你超越,還是不到關鍵時刻不出招那種,一出招絕逼讓你死的很難看。
降龍十八掌 打狗棒法傳來傳去,有丐幫就有這倆神功。陸小鳳的靈犀一指除了他哪有傳人,還是無師自通得。離別鉤還是把鑄劍師的失敗畸形品,but就是這麼牛逼。阿飛的快劍更是徹徹底底的無師自通了。
金庸重縝密,古龍重寫意。
硬說聯繫,路小佳師從荊無命,葉開師從李尋歡,阿飛基本確定是沈浪之子,但是沈浪東渡日本什麼也沒給阿飛留下。
古龍小說之間人物基本不穿插,前人是傳說一樣的存在,阿飛客串一下立馬讓人有淚下潸然的感覺。
基本傳承下來的多是精神和人格。武學沒啥體系…
古龍小說無朝代,古龍武功無流派。
寫明了流派的往往是低端武功或反面人物的武功,有朝代有流派的多是古龍早期作品。
古龍的武俠主要是寫江湖,也就是寫人性,並不是在構建自己的武俠世界。如果構建了一個武俠世界,也只是為了寫人性而產生的副產品,不能本末倒置。
很多人都是「以金庸武俠世界的思維分析古龍」,那永遠不會有結果,只能說這樣的人「中了金庸武俠的毒」。天機老人說過:「武功這種東西,懂的人本就不多」,文學也是一樣,懂的人本就不多。不懂不是你的錯,不懂還長篇大論就是你不對了。大體上而言,古龍的小說是沒有什麼像樣的流派可言的。包括武功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名字,陸小鳳的手指還可以稱為靈犀一指,那西門吹雪的劍呢?傅紅雪的刀呢?小李飛刀也不像是武功本身的名字吧,金庸就不會寫個小黃彈指(黃藥師一口血噴到屏幕上……)。
首先不太同意@夜雪江南說的古龍的文采不足,也不才擴展一下@龍兵華 的回答。金庸、梁羽生大致在時間上是先於古龍的,在金、梁之前還有更多的武俠小說家比如還珠樓主,即使在金、羽同時代也有諸如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這樣逐漸被淡忘的名家。而當時的武俠小說寫法基本都是強調武功傳承、招式列表這些東西的。所以古龍作為一個後輩,並不缺乏模仿這些經典套路的大環境,從古龍前期的小說也可以看出來古龍還是可以模仿的(當然古龍的國學功底不足決定了他很可能寫不出彩)。但是機緣或者思考讓古龍走上了「求新求變」(古龍語)的道路,因此他也並沒有在武功傳承、招式列表這個傳統方向上進一步完善、成熟自己的寫作,但也多虧於此,世間才多了古龍這樣的獨樹一幟的武俠小說。可以參考梵高這種印象派的畫家,他們真的不能「好好」畫畫嗎?他們畫不出那種精美絕倫的「正常」一點的油畫嗎?事實上是,他們都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但是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後,走上重於意而輕於形的道路了。不會有人因為梵高的畫不符合古典油畫的技法而說梵高沒有繪畫水平吧,只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已。
另外關於「推理不足」的說法,我覺得,古龍的小說其實應該說伏筆還是埋得不錯,但是坑挖得太多,最後只能把大坑填了,小坑就填不上了。相對於現代國內推理小說家作來說,確實不算多出彩。不過在當時估計還是不錯的。古龍小說中的主角在處理一件事情時,一般就呆在一個小範圍,每次只和一小撮人打交道;而金庸小說不少主角都遊歷了大半個中國,但是一本書里所有的事情卻總是在幾十個人之間發生,各種巧合,不覺得很不真實嗎?當然考慮小說不是紀錄片,本來就要描寫戲劇衝突,所以人物關係越糾結,衝突越好看。但是古龍證明了把故事本身寫精彩也一樣可以受到好評。
另外我覺得@何明瀚說「古龍小說的武功就是沒有邏輯」這就比較片面了。看圍棋之類的就會知道,九段高手也會被八段甚至七段的人所打敗,老人會被新人打敗;辯論賽更明顯,高手過招就在於靈光一閃之間。這一點和古龍的想法非常相近,而金庸筆下的老頭子絕頂高手居多。所以排名在古龍小說里就是個笑話,也是古龍對傳統武俠小說中排名決定勝負的一種嘲諷。另外,像靈犀一指這種武功確實看起來有點bug,但是看看古龍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如何練武功的呢?「他十七年來都在不停的練拔刀,每天好幾個時辰,只是在重複一個動作,拔刀,揮刀」。古龍在很多二號主人公的塑造上都明文強調了這種單調重複的苦逼練習所帶來的有效,那麼恐怕一號主人公也差不多是這麼煉成的吧。相比而言,金大俠的各種機緣傳功、各種吃藥、身兼數門武功恐怕更是個bug吧。
定位!古龍武功描寫最出色之處就是給人以定位,其實就是一個標記。
江湖人物複雜,武功多變。要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不是靠一招一式,而是定位:
沒人能躲得開小李飛刀,沒有一把劍能逃得過陸小鳳的靈犀一指,沒人能追得上輕功天下第一的楚香帥,當然,沒有人聰明得過的小魚兒(除他老婆以外)。
樓主說「陸小鳳寫到最後連老實和尚都不老實了」其實是個誤解,老實和尚不老實是薛興國在《鳳舞九天》中的狗尾續貂,並非古龍本意,所以後來在《劍神一笑》中給老實和尚平反了。
飛刀情結
徐浩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托馬斯全旋的李寧,還有兩根手指倒立的海燈。我這一撥男孩基本都自學過武功,說是自學,其實是瞎鬧,其中飛刀是個重點。
因為《橋》、《佐羅》、《加里森敢死隊》、《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些八十年代引進的外國影視作品中,都有飛刀高手,一定高瘦沉默,顯得很有內涵。有的片子遭禁了,因為中小學生看完後,把家裡的剪刀拆成兩半,就成了兩把飛刀,一把扎傷同學,一把扎傷自己。那時候,走過剪刀店,我會怦然心跳,就像再小一撥的孩子走過吉它店。孩子迷醉的品牌由「王麻子」變成「STAR」,說明社會的確在進步。
張藝謀在《十面埋伏》中大耍飛刀,切中了我這撥人的心結,我便是帶著懷舊心情走入影院,見到張藝謀的飛刀呈「S」形,刀肚頗肥,登時產生剪刀的意像。一打聽,道具設計師果然是同齡人。
飛刀的魅力是外國人賦予的,中國武俠片少見飛刀,因為那是暗器,為光明磊落的大俠所不齒。更改這一概念的是古龍,他在他的武俠小說中鄭重宣布「暗器也是一種武功,是武功就應該被尊重」。古龍和一個日本姑娘過了七年,深受影響。
與愛面子的中國人不同,日本人比較實際,不讓武器承擔道德含義。日本人愛玩暗器,忍者的來源是破產農民,有資料統計,在某一個時期,50%的日本人都是忍者——可能農民起義了。天空中飛滿了奇形怪狀的暗器,這大概就是日本農民起義的情況。
金庸的強項是寫打鬥過程,招式繁瑣,層出不窮。古龍反其道而行,只寫打鬥前的氣氛和匪夷所思的結局,把過程省掉,造就了詭秘風格。暗器最適合這種寫法,因此古龍有多達八十萬字的「飛刀系列」,創造了經典的「小李飛刀」。
正因為虛寫飛刀,古龍才可能將飛刀升華成精神象徵,飛刀等於人性。飛刀必須虛寫——古龍小說出來後,這幾乎成了定論。而電影需要讓人看見,如何實拍飛刀?這是張藝謀所面對的第一難題。
在《英雄》中,張藝謀將花樣滑冰的動作溶進了湖面上的武打中,《十面埋伏》的飛刀,用的是撞球的正反彈原理。利用盾牌的反彈,改變角度繼續攻擊——詭異的飛行路線,是張藝謀實寫飛刀的方法,路線轉折得漂亮,就能「實」得漂亮。這個方法,我最早見到的,是數年前的日本動畫片《浪客劍心》。片中一人砍多人的動作,是在照扒喬丹帶球過人的動作,壓箱底的絕招是「三步上籃」。武功很容易虛假,偷換上體育動作,能有真實動感。張藝謀偷換撞球,選擇正確。
片中發飛刀的手法,也很考究。外國影片中的扔飛刀,往往是倒捻刀尖,利用刀把的重量把飛刀扔出去,利用刀把和刀身分量的不均等,加速飛刀的旋轉,產生扎戳的力度。所以外國人的飛刀中敵,用的是飛刀自身的力量,發飛刀的動作是腕部一彈,最多小臂一抖。
而古龍書中的「小李飛刀」,是將刀把貼在大拇指下的掌肌上,渾身一抖,全身的力量打在這塊掌肌上,掌肌再將飛刀打出去。這個寫法,肯定是古龍找武術專門人士問出來的。外國人是刀把沖外,局部發力;中國人是刀尖沖外,全身發力——這一點在《十面埋伏》中很清晰,劉德華和章子怡都是身動刀動。程小東不愧是香港的頂尖武指。
中國武術往往會將一種符合力學的運動方式,說成是符合天理。刀背叫天,刀刃叫地,刀鍔叫君,刀把叫親,刀鞘叫師,刀尖才叫刀。刀尖向外,天地君親師是順的。刀尖向里,天翻地倒,欺師滅祖,所以西方人的飛刀方式,表明了他們反動天地、違抗自然,必將天怒人怨,自取滅亡。
以武林規矩加上符號學,分析的結果是,張藝謀《十面埋伏》中的飛刀,是一個個質疑西方文明的小問號,此片內涵深不可測——抱歉,做這種學問,張藝謀一定會惱火,因為他近來正追求淺薄。深刻容易做到,相反淺薄很難——這是張藝謀在鳳凰衛視上的說法。大眾也正期待他淺薄,好享受一把痛罵的樂趣。張藝謀就是中國的泰森,泰森鼎盛時期,大眾出於敬畏去看他的拳賽;泰森不行了,大眾以「痛打落水狗」的心情去看他的拳賽。
人們抱著「看張藝謀出醜」的歡樂心情去看《十》,但泰森挨打賺的錢更多,《十》的票房也很飽滿,我們都中了暗器。
特想引用一下徐浩峰的這篇
排名前幾的,都在賣弄風騷。 看清題目再來裝逼不遲啊。
作為女漢紙一枚,從高中開始讀武俠,一直到現在工作了基本很少讀了,但心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古龍!上面提到了金庸是學術派,古龍是寫意派,我就喜歡古龍這種寫意派的,那種用數據堆砌起來高手環繞起來的大俠我不愛,那種動不動就喊出民族大義,為國捐軀的武俠我也不愛,那樣的定位太高了,太正統了,在我看來不夠武俠,不夠江湖!我喜歡的就是古龍寥寥幾筆帶出的緊張氛圍,喜歡的就是即使是大俠也有陰鬱晦暗一面的真實人生,喜歡無需追根溯源刨根問底的仗劍江湖,喜歡好人不完美,惡人不極惡的哲學境界……都說少愛古龍,老愛金庸,我覺得於我喜歡武俠本就是喜歡那種瀟洒不羈闖蕩江湖的心境,那種心境本就是一種不老的心境,所以我喜歡古龍~~小女子胡亂談說自己想法~輕拍,輕拍~
看誰裝逼裝的飛起
古龍的武俠世界,核心就在於一個字——「情」
就好像金庸的小說中,天下武功源自少林,而在古龍的筆下,所有人物武功招式乃至武器的特性,其實都源自於他的內心。
這種東西還能有什麼邏輯關係?還需要什麼邏輯關係?
看見了,記住了,感受到了,就得了……
補充一點:之前那個有關於金庸武功流派的問題只是因為何明瀚的精彩回答而稍稍掩蓋了其傻X的本質,但請注意,只是稍稍掩蓋,因為在那個有趣的答案中除了天下武功源自少林這句話之外,其餘的都只是為各個流派的招式做一個生動形象的註解,實際上也並沒有去闡述它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那實際上是一個沒什麼好解釋,沒什麼可解釋,沒什麼必要解釋的「三無」問題。
金庸如此,古龍亦然。
比如說,同樣是用劍的大師,西門吹雪和葉孤城以及謝曉峰之間的武功招式有什麼內在的聯繫么?
那麼阿飛和荊無命呢?還有七種武器中那位拎著那把長生劍的白玉京呢?
李尋歡的刀,葉開的刀,傅紅雪的刀乃至段玉(沒打錯,就是段玉)手中的碧玉刀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孔雀翎和霸王槍呢?
陸小鳳的靈犀一指和小馬的拳頭都是空手招式,可是他們有一毛錢邏輯關係么?
同樣都是江湖中的大組織,「紅鞋子」和「青龍會」有什麼難以言說的淵源么?
我覺得在古龍小說中武功是沒有體系與傳承的,這個與其缺乏想像力有關。為什麼這麼說呢,相比金庸和梁羽生把打鬥的過程和心理都描寫的很細膩,古龍的描寫就很單調了,動不動就是沒有人能形容這一刀一劍或者一招的力量,或者如果你不親眼看見你就不會相信,再或者明明普通的一招但對手就是無法躲開之類的。由於武功都是這樣的,大家都差不多,當然就沒辦法寫個傳承了。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古龍小說的特點,好吧,的確是其特點。是古龍成功掩蓋其缺點而形成的特點。
相比金庸武功則豐富多彩,武功也是性格的另一種表現。像蕭峰的降龍十八掌這種至剛的武功就是其性格的寫照。郭靖的十八掌和蕭峰又不同。為何?郭靖的重點在十八上,因為郭靖是笨的,招式繁複的武功肯定學不會!他需要的就是這種簡單至剛、只要勤學苦練就能有所成的武功。楊過自創黯然銷魂掌則代表了他的至情至聖,而了無牽掛遊戲人間的周伯通卻無法領悟這套掌法,老頑童的最擅長的拳掌功夫則曰空明拳。
而且招式的名稱也很有講究,比如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打狗棍中的天下無狗等等。
另外說下我覺得古龍也是缺乏文採的,比如他的最代表的人物李尋歡,身為探花兼酒鬼,在通篇小說中卻不見一篇小李探花做的詩文以寄相思,卻每天玩雕塑表達懷念!相比金庸和梁羽生詩詞曲賦的運用則不可同日而語。當然這與個人的文化成長過程有關。當然你也可以說他短小精悍的語句是其特點,好吧,同樣是他成功規避其缺點而形成的特點。而古龍另外兩個代表人物楚留香和陸小鳳則被一些人津津樂道的所謂古龍式的推理,其實古龍曾創作過真正的推理小說。你沒聽說過?所以其結果猜也猜得到了。其邏輯性也可見一斑。
但是作為武俠小說家,不可否認,古龍是成功的。
前幾天斷了網,恰好剛下過古龍和金庸的合集,就沒日沒夜地讀了幾天。就像剛喝過酒,滿口酒氣,趁還沒醉把什麼都忘掉,也簡單扯扯我的淡。
古龍總在牽著我的鼻子走。
古龍小說中人物的對話非常有特點。那種風格就好像我初中一二年級的扣扣個性簽名,我也不知道它確切地在說些什麼,但是把那種冷冽、短促的話作為扣扣簽名我就覺得很屌很爽很帥。
古龍筆下,武功只是媒介,在惡人手中便是殺人的屠刀,在善人手中則是救命的小李飛刀。談古龍時不得不與金庸對比。金庸筆下的武功在於招式和內力,以及主人公的狀態,其中前兩者占決定性因素,最後一點只是在某些特定地方作起承轉合之用(小龍女被點穴而被QJ,楊過渾身無力被郭芙一劍斷臂之類)。比如《笑傲江湖》裡面華山派的「劍宗」、「氣宗」之爭,一般來說兩個人對敵,倘若身體都挺好,心情也沒有大喜大悲,更是凝神靜氣嚴陣以待,兩者誰更強便是誰招式更妙,內力更強(運氣神馬的哪裡都有,這裡不作討論了)。談及內力,代表人物我選石破天,(郭靖大概也能算一個吧,但在《神鵰》中寫道他對於降龍十八掌招式的領悟已高於洪七公了,人雖然笨,前期一直是內力渾厚聞名,後期招式上面能力也上來了),石同學初出江湖時只修內力,招式半點不會,人家打他被反震,打一拳自己拳頭痛半天。招式方面,首推令狐沖。令狐同學所學獨孤九劍對內力要求很小,勝在劍招精妙。令狐沖本身20多歲闖蕩江湖,內力也就平平,原來在田伯光手下三招都抗不下,但自從學了獨孤九劍,幾天之內便打的田伯光滿地找牙。個人感覺金先生在武功方面對招式的偏重更大於內力,某些或許能成為」反例「的武功也只是要發的招式對內力要求高罷了。古龍不是這樣玩的。古龍刻意淡化」內力「這一概念,古龍偏重的是招式,但是更偏重的是內心。古龍的武功境界可以很高很高,高到」意「或者雲」神「的層面。傅紅雪對蕭四無解釋為什麼葉開的飛刀天下第一是因為葉開只殺應殺的人,精氣神全部灌注才發出那一刀。這就好像欣賞唐人書法看的是筋骨結構以及篇幅大勢,而宋人作品則首推意韻。古龍常常對招式也淡化,就像@夜雪江南所云」動不動就是沒有人能形容這一刀一劍或者一招的力量,或者如果你不親眼看見你就不會相信「,一個人要武功高強不是他練了多少年武功招式多麼精妙所能決定的,而是他內心是否強大是否光明決定的。古龍的武功已帶有精神比拼的色彩了,那種東西恰恰是難以形容得。
武功在古龍筆下只是人物達到目的的工具。小李飛刀已經是超越武功的存在了。小李飛刀是正義的、寬恕的精神的化身,所以是不可戰勝的。
看了大家的評論,首先表示慶幸:終於見到這麼多熱愛武俠的人了。無論是愛古龍還是愛金庸,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只不過兩者的風格不同,導致大家派別不同。我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古龍先生的小說,往往隻言片語中就營造一種緊張或者其他怎樣的場景,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另外,他總是在故事情節中穿插著一些哲學性的語句,我覺得讀了受益匪淺。至於金庸先生的小說,除了鴛鴦刀看不下去外,其他都看了幾遍。也很好看,否則那麼長篇幅的文章不可能看完。但個人來講,還是較喜歡古龍先生的風格。喜歡這樣的江湖,喜歡這樣的俠客,喜歡有著小缺點的人們。愛古龍,如果你用心看他的幾部小說,真的,相信你會喜歡上這個無拘無束、浪漫又自由的先生~
金庸筆下人物:普通青年居多!
古龍筆下人物:文藝青年居多!
路過,兩人的人都看過一些。不過吃飯的手藝罷了。
古龍書里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情特別打動人~比如郭嵩陽替李尋歡赴約,比如金無望和沈浪的友誼都是特別特別感人。
沒有什麼嚴格的流派、師承,古龍強調的是信念、速度和力量。
李尋歡和葉開的飛刀、西門吹雪和阿飛的劍、小馬的拳頭和陸小鳳的手指,都逃不過一個快字,快到人類極限,力量拿捏得也跟機械一樣準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感覺張愛玲的小說這麼晦澀難懂?
※如何評價傅紅雪這個人物?
※如何評價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
※《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長大以後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