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產品上線初期,運營活動多而雜好,還是少而精好?

如果老大和你的想法相反,怎麼讓他明白和支持你的想法?

說出你的觀點。


1、都可以
2、不管是多而雜還是少而精,單個活動周期建議不超過2周,活動間隔不少於1天
3、老大的想法不一定錯了,你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對的,拿數據說話吧,沒有數據就拼邏輯,沒有邏輯就拼感覺,最後不行,那麼就誰敢擔責任誰就贏。


產品上線,意味著把設計者的想法、產品理念,放給用戶和市場考驗與錘鍊。這是一個驗證的過程,市場和用戶的反饋影響產品下一步的動作。

基於此考慮,同時越多的關注也意味著越多的失望的道理。初期,小範圍和口碑傳播是較好的選擇。1.小範圍的用戶試用,可以幫助發現大量使用上的bug、體驗不佳的內容。2.活動其實是功利性的,意味著用戶多數都是沖著你的獎品或者資源來得。這些用戶,因為其動機性強,流失的概率也相對普通用戶更大。他們對產品的使用及宣傳遠不及偶爾發現你的產品或者朋友推薦的用戶。

其實不太的產品階段,需要的運營策略都會不同。現在是一個快速反應的時代,用戶的反饋能夠得到及時的相應,bug能夠及時得到解決。自然而然能夠留下一批種子用戶。至於能否做到那個用戶級別,那得看產品、市場等各項因素。。

第二個問題,難度巨大。相對影響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市場環境、產品理解等。假如老大是boss,能說明你的想法和觀點已經不錯,決策權依然在boss手上。如果是部門經理或者總監,不跨越太多層級,溝通順暢還是有機會說服。這也沒有絕對,所以咱還是不回答。


個人感覺,活動和用戶是不能分開談的,更離不開基礎支持→物質條件。

根據你們的用戶畫像,當前公司可以給的支持,可以給你做出哪個決定是更好一些,沒有絕對的對和錯。

還有就是活動的目標是什麼,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

而不是你和老闆都認為自己對,最後用戶不買賬。


產品上線初期,看你的核心用戶數量和質量而定了。對於精心培養出來的核心用戶,活動少而精比較好,可以炒出很好的內容做推廣素材最好不過。

不過上線初期沒有大幅推廣的情況下,一般用戶也不會太多,你弄太多花哨活動效果一般般也沒用。建議少而精的大活動和一些小活動搭配來,大活動可以周期稍長,盡量設計一些能夠得到反饋和後續素材的環節。小活動主要用於調用用戶積極性和關注度持久度。


推薦閱讀:

對於一個社交網站,其初期應該呈現何種成長態勢才能被稱為是良性的?
產品運營從業者背後「不為人知」的辛苦有哪些?
想成為產品經理,應該怎麼起步?
有哪些通過產品上的精妙設計實現用戶增長的例子?
一個優秀的 COO 應該是怎樣的?

TAG:產品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