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學家難以成為成功的商人,即便他們對支撐商業決策的基本經濟規律了如指掌?
在這個問題的範疇內,我把經濟學家定義為:
1. 以尋找經濟現象背後的理性原因為職業;
2. 職業習慣之一是假設大多數人理性地決策。就是說,千萬人蠅營狗苟地尋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宏觀上成就了各種神奇的經濟現象。
簡單地說,好的經濟學家在別的事情上可能私奔,但在財務相關的事情上,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比如,經濟學家肯定不會去買彩票。
而"商人"大體有兩各類別:
1. 職業。既然已經是經濟學「家」,已經在一個不錯的職業上被證明做得很好,換行的風險收益不匹配;
2. 創業。理性地統計,99%以上的失敗率。要知道人生百年,創業怎麼也需要至少五年吧,1%的成功率理性來說在一個輩子里成功率等於零。這是個買彩票的事情。創業者都是過度樂觀的人,需要一些瘋狂偏執,理性的人不會去創業。
依此推斷,經濟學家轉商人,不是經濟學沒學好,就是在某個年齡性格突變,可能是受了什麼刺激。所以很難。
QED。這個提問本身似有點問題。從事業的角度說,經濟學家與商人各有所業,並無高下之分。除非這個社會,就認一個道理,萬般皆下品,唯有從商高。反過來也可以設問,為什麼成功的商人,難以成為成功的經濟學家?這樣來問問題,似乎有些沒道理。
經濟學家對經濟形勢以及各種規則的把握,雖然不一定要到了如指掌的程度,但應知道得很多。他的貢獻,可以為政府、平民、乃至商人使用。而一個商人,可以不需要知道這麼多,只要把一個產品做成功,就行了。商人在捕捉商機、建立人脈關係,各種掙錢技巧上的努力,不一定是經濟學家需要去做的。
或許可以這樣說:
一個經濟學家,如果樂意經商,有經商的有利背景和機遇,有捕捉具體商機的能力和一些商人必備的素質條件,是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的。
同樣,一個商人,如果樂意成為經濟學家,提升自己的學識水平,有具體的實戰經驗,棄商從學,也可能成為一個好的經濟學家。
兩方面的例子,都是有的。
雖然商人不一定是企業家,企業家也不一定是商人。不過我按企業家來答吧。
許多經濟學家做過關於」企業家精神「的論述,其中重要的三方面特質:1,創新,這裡是指熊彼得「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意義上的創新。2,敬業。並不是漢語里一般意義上的「工作努力」,而是有「追求」「感召」意味的敬業。引用馬克思·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原文:「這種需要人們不停地工作的事業,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事實上,這是唯一可能的動機。但與此同時,從個人幸福的觀點來看,它表述了這類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個人為了他的事業才生存,而不是為了他的生存才經營事業。」3,合作。調動儘可能多的關係資源,並擺平各方面利益。
而科學是一種「主客兩分」的認知方式,得到的是知識(knowledge),而不是智慧(wisdom),文言文里「知」通「智」。許多人大概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創新和合作,更能聯想到藝術或智慧,而經常連在敬業後面的,是「精神」。它們都不是「知識」。 而能用「了如指掌」這個成語指定的,大都是知識。再則,在中國,經濟體系是依附在政治體制中,並且在轉型中。所以經濟學提供理論和技術手段提供,常常不適用。那在一個市場社會中,嚴格按技術分析來投資,長期來看收益率貌似應該是等於市場利率的?如果僅僅這樣,不能被稱為成功的商人吧。管理經濟學研究一個問題:利潤來自哪裡?
答案是,主要有三個方面創新、風險和壟斷。
商人或者企業家或者要承擔較大的風險,或者要拚命去獲得壟斷的壁壘和優勢,或者拚命往前跑搞創新,最成功的或者三者都要承擔,壓力可想而知,做企業家需要企業家的素質和氣魄。
經濟學家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對經濟現象能夠做出合理的解釋,對經濟趨勢做出一定程度的判斷,這些解釋和判斷都帶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看到經濟學家對未來的不同看法,甚至對當前的不同解釋。
對於細化到行業、到企業的某些重要因素的計算,經濟學家或許能夠提供方法和工具,但是這些工具和方法的背後是生產、財務、人力、營銷、研發等各個部門提供的數據支撐,經濟學家可以據此判斷,卻並不見得能夠將判斷的結果轉化為各個部門的具體操作。
1. 問題太絕對了。沒有什麼證據表明經濟學家就一定沒有經商天賦。看看威廉配第、大衛李嘉圖,都曾靠投機賺取巨額財富。他們對經濟學的理解肯定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當然了也有窮如李斯特、馬克思的。
天才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之所以成為經濟學家,而沒有成為成功的商人,並不是因為很難。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與努力而已。
2. 經濟學與錢有關,但不等於經商之學;經濟學與心理也有關,但也不等於心理學。這個問題提出的邏輯值得商榷。這個問題看上去與問為什麼經濟學家難以成為成功的程序員、成功的心理學家一樣。(忽略西蒙這個大牛)觀後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終於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
何為經濟學家?在經濟學家眼中的經濟學家,是只問「為什麼」!「怎麼辦?」是工程學上的問題,而「好不好?」則是倫理學上的問題!科學不問「怎麼辦?」,也不問「好不好?」
所以當一位曾經的經濟學家走上了怎麼辦和好不好的路上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在解釋經濟問題,而是主觀的想解決問題了!
我不太同意這個問題所提出的觀點,談一下我的看法。
【兩者的定義】
「經濟學家」到底指哪些人?「商人」到底指哪些人?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經濟學家是指從事經濟學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工作的人」。而在中文語境里,一般只要加上了「家」這個字眼兒,就表示專業的、頂級的。因此我認為可以把「經濟學家」這個詞理解為」最專業並最有影響力的職業研究經濟學及其應用的人」。
而商人的一般定義為「從供應方那裡用較低的價格購入貨物,再用高於總成本的價格將貨物銷售給需求方,以獲得利潤為職業的人。」這個定義對商人追逐利潤的本質說的很清楚。
按照這兩個普遍的定義來推論,這個問題似乎可以翻譯成:「為什麼那些從事研究經濟理論研究的成功者們,難以成為以獲得利潤為目的、低買高賣的好商人?「。我覺得這樣解讀後,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了。我認為這個提法並不成立,我的觀點是:
【別把經濟學家不當商人,也別不把商人當經濟學家】
- 經濟學家本身就是販賣思想的商人。一般商人販賣的是具體的產品,而經濟學家販賣的是思想和理念,但只要是一個經濟學」家「,一般都是善於販賣自己思想的。而且,這和做公共圖書館可不一樣,經濟學家是真的在販賣思想,他們是從中獲益的,他們不是搞公益事業。不能因為賣的東西不一樣,就忽略了他們的這層」商人「身份。也萬萬不可因為在一個知識顯得比較廉價的國度里,就認為世界上有錢有勢的商人都是只有販賣煤炭、房子或大蒜這一種生意可以做。販賣思想和文化是一門大生意。
- 經濟學家懂得低買高賣。經濟學理論主要是通過觀察現實社會的現象和數據,經過試驗或演算而對經濟現象背後規律做出的大膽猜測。試驗和猜測其實是成本很低沒什麼風險的,而且一般都事先有人買單。而經濟學成果,則表現為學術地位,各種諮詢收入、出版物收入和其他類型的名利。這明明符合商人低買高賣的特點。而且只要成了」家「,利潤加合與成本比起來還是相對豐厚的。
- 商人都懂得經濟學的道理。商人本身就可以算實踐派經濟學人,如果他們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並且產生了影響力,他們也就成了經濟學家。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在大部分情況下,作為一個成功的大商人,似乎他們沒有必要再去做經濟學販賣這種」小生意「。
因此,結論很明顯:一個人已經在一個領域成了很成功的商人,那麼他並不那麼必須做另外一個領域的成功商人。
人生時間有限,並不需要成功那麼多次才能得到自己所追求的物質和精神狀態。成功的商人們(也包括成功的經濟學家、娛樂業明星、文化人士等),一般都是選擇在其他領域(比如公益事業、政治)等方面再去開闢自己的新領域,這種社會現象並不奇怪。經濟學家思考的問題是:
1、怎樣打破壟斷
2、怎樣平均有效地分配利潤
3、怎樣消滅剩餘價值
…………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民生問題
商人思考的問題是:
1.怎樣形成壟斷
2.怎樣賺取更多的利潤
3.怎樣最大程度榨取剩餘價值
…………等一系列企業經營問題
其實發大財的經濟學家非常多,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只不過做教授是一個社會地位更高、更受尊敬的身份,他們沒必要放棄這個身份,完全變成商人。
舉個例子,比如上上次金融危機崩盤的LTCM,雖然是個失敗案例,但裡面的經濟學家之所以能做這樣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參與和操作金融市場的經驗。他們的學生很多都在私募或者公募基金做高管,其實很容易就以顧問等形式參與到模型構建中,歷次金融危機也和這些模型崩潰有關。在商學院教書的就更多了,做做天使投資也可以。
但他們發了大財不會有什麼信息披露出來,他們是隱形的財富階層吧,他們告訴投行的一句話可能就非常值錢,所以他們也不隨便說話,不像郎教授,那是另外一種商業模式。
PS:歸根結底是慾望吧,有些人最大的樂趣從思想活動中滿足,有些人從物慾世界中滿足,大多數人不同時具備兩種特性。
人類社會真實世界太複雜,經濟學家玩的只能是簡化模型。在這些模型上發展起來的理論有非常大的實際限制,只能某一時段,某一領域有一定的預測作用。還遠遠談不上對經濟事務了如指掌。所以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經濟學家出來賺錢的也有不少,早年的LTCM創建者就有兩位諾獎。 而且確實風光了幾年。
經濟學家也分三流九等,一些不入流的所謂經濟學家,我們就不在討論之列了,此回答僅僅針對真正有水平的經濟學家。
1.經濟學家沒成為商人,一類人不是因為做不了商人,而是因為興趣在於經濟學本身而非商業,不去從商,自然無法成為商人;一些有興趣從商的經濟學家也可以成功轉型成商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之一許小年,就是志在學問和自由本身,從他辭去中金研究部總裁去中歐當老師就可以看出;而前高盛中華區胡祖六卻是經濟學家中成功轉型為商人的典型。)
我覺得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對知識所需要的程度不同。商人和經濟學家所需要的技能是有差別的。
我曾經對知識無用論這個結論做過一點研究。最後發現的結論是,如果你不打算做技術人員,那麼就去當老闆吧,老闆真的不需要太多知識。雖然基本的知識點是必須的,用王傳福的話來說,「我做汽車就需要懂汽車的知識,要達到大專生的水平。」但是和名校的碩博士相比,尤其是相比經濟學家這種至少需要博士水平的知識儲備,大專程度的知識儲備水平只能算是一般吧,遠不敢稱作專業。
首先,這個結論來源於我對周圍朋友的觀察。周圍朋友有很多潮汕人。潮汕朋友告訴我,潮汕人沒有打工的習慣。大家更喜歡當老闆,並且兒子回來一定子承父業。我周圍的很多潮汕同學大部分畢業的學校都不好,但是都能夠通過各種手段創出一片天地。這種打拚能力並不是經濟學家必備的。
其次,家庭的緣故。父親從事地產行業,一直是職業經理人,跟過無數老闆開發過不下10個大型地產項目。父親的技術功底很雄厚,能夠從一級開發,二級開發,房產銷售,物業管理,酒店服務等從頭到尾全程把控,每個技術細節都瞭然於胸。但是老闆是不需要知道這些的。現在公司的老闆原來是礦老闆,第一桶金是找礦轉到的。後來轉戰股票市場,通過內幕交易在一級半市場賺到第二桶金。現在轉戰地產行業。但是老闆本科所學的知識和現在的這些都沒有關係。但是知人善用,交際精明,努力拚搏,最後賺到了大錢。
最後,根據我的觀察,經濟領域最需要高等學位的職業,除了理工科,學術研究以外,最集中的就是在投資金融領域了。我查過美國幾個頂尖的投資大師,大多具有頂尖的商科或者經濟學學位。
1.巴菲特,沃頓商學院本科,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碩士畢業,他著名的價值投資理論,就是老師格雷厄姆傳授的,並由他發揚光大。
2.索羅斯,倫敦政經經濟系畢業,師從諾貝爾經濟學講得住約翰米德,並且聆聽過哲學大師卡爾波普爾的教誨,波普爾教導他要嚴肅思考世界運行方式,這成為他日後金融投資的基礎。
3.羅傑斯,耶魯本科,牛津碩士,主修政治和經濟,受亞當斯密影響頗深。
4.彼得林奇,沃頓商學院MBA,據他自己說,沃頓對他的影響頗深,他一生中曾親自考察過500多家工廠,包括著名的沃爾沃公司,當時連瑞典的投資人都沒有考察過沃爾沃工廠,他日後的投資方法與沃頓的教育經歷有莫大關係。
5.比爾格羅斯,杜克大學心理學本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MBA。他研究出債券公式,並把每個債券帶入公式中計算收益率,用他自己的話說,「要會利用數學賺錢」。
6.米特羅姆尼,2012年美國大選奧巴馬競爭對手,貝恩資本創始人,擁有哈佛大學JD+MBA雙學位。通過利用哈佛大學培養出的深厚法學和案例分析功底,考察瀕臨破產企業,並利用學院派的非常嚴謹的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每個破產企業的問題所在,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法後,買入企業,並通過整改後使其增值後賣出的方式賺錢。
7.戴維·切里頓,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教授,著名天使投資人,曾經投資谷歌,擁有13億美金身價。
8.保羅格雷厄姆,Y COMBINATOR創始人,矽谷著名天使投資人。哈佛大學計算機本科,並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和世界繪畫藝術最高殿堂之一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繪畫專業進修。
從上面一串閃亮的名字可以看出,投資是需要技術和思想的。
同時,投資人並不能算是傳統的商人。他們和製造領域以及流通領域的傳統商人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他們更依賴自己的頭腦賺錢。經濟學家和教授們更願意成為天使投資人或者對沖基金合伙人,而不是去從事傳統的經商行為。
總得來說,兩種職業需要的能力不同,如此而已。馬雲沒什麼學歷,但是他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失敗了無數次。肯德基上校在發明肯德基之前已經失敗了99次,成功時已經年近古稀。他的名言就是「嘗試100次,失敗99次不可怕,成功一次就可以了。」宗慶後現在貴為大陸首富,但是他創辦娃哈哈時已經59歲了。褚時健出獄72歲時,投資農業,建立橙子園,研發新品種,創辦「褚橙」品牌,最後大獲成功。
中國創業成功的人,平均要經歷4次失敗。企業的平均存活年限為3年。你只看到了他們的成功,沒有看到他們腳下的屍體,僅此而已。牛頓可以從力學上分析梅西過人進球射門時背後的種種原理,不代表他能做出梅西在球場上做出的動作,梅西(以及成功的商人)不必對事物運行背後的原理有深刻了解,但照樣可以完成漂亮的動作(足球場上和商戰中)。一種是用心智去理解這個世界,一種是去玩這個遊戲。當然,也有兩方面做的都好的。
經濟學家和商人本來就是兩個職業,前者是學者,後者是企業家。
企業家是一種需要特殊精神和特質的職業,要有強大的冒險精神和奮鬥的動力,這是成就企業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就溫州商業奇蹟的重要原因。他們是經濟生活中的微觀主體,是市場的組成部分。
經濟學家是學者,微觀經濟只是他們研究的一部分,還有其他的研究方向。他們並不會覺得市場活動本身對他們有多大的吸引力,不會因為懂經濟而進入市場尋求風險和回報的刺激。
當然,如果一個骨子裡充滿著企業家冒險精神的人經過良好的經濟學教育,會增加其成功的機率。
很好理解啊,分析師不見得能做產品經理,建築師做不好施工,都是一個道理。
我上大學的第一節經濟課上 老師講了兩個概念
第一個是positive economics 定義是「事實是怎樣的」 what is
第二個是normative economics 定義是「應該怎樣」 what should be
他說我們學習的是positive economics,也就是研究現實並且得出科學結論。至於normative economics,是一種觀點,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經濟學家並不比常人更有資格或者更有能力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當時舉得例子是:在美國已經有嚴謹的研究可以證明,處決一個死刑犯能夠減少三起謀殺。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根據這個結論認為死刑是合理的呢?
他的答案是,如果說是合理的話,那就是一個normative statement,是一個觀點,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經濟學家的職責是得出「處決一個死刑犯能夠減少三起謀殺」的結論,而不是判斷根據這個結論我們應當如何行動。
所以經濟學家所掌握的知識只是「事情是怎樣」的,而經商是需要做出個人判斷的行為。在這點上他們和常人無異。
一個成功的商人要具備的因素很多,很高的情商,膽商等等一類的因素。但是教授大多數只具備很高的智商
一般說的經濟學家是研究宏觀經濟學的 -- 著迷/擅長理論數據模型的分析。而這些並不是成功的商人所需的必要條件,甚至不是充分條件。就好像藝術評論家很少是偉大的藝術家一樣。
- 知易行難
- 經濟學發展水平所限——由於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複雜度比自然科學要高,研究方法更多靠反求諸己,重複實驗和數據收集都存在很大困難,現在也只能勉強做到解釋現象的水平,要預測很難
- 經濟學家成長方式也有問題:經濟學家成名或者被承認的標準是理論貢獻,而不是賺錢多少。想在經濟學實證方面發前人所未發,靠研究生、博士這幾年投資久見效晚風險大,迫於生計,很少人能堅持下去,大部分選擇在理論上搞點小創新,或者替政府鼓吹政策,替投行忽悠投資者,所謂發財的大多屬於這種。缺少基礎的實證研究的結果就是研究經濟的不了解實際,提出的理論往往從開始就脫離實際而不自知
- 經濟學家成名後,自我期望往往很高,一旦經濟學家投資失敗,對其名聲的損失就很大,到該決斷的時候,難免畏手畏腳
還有一個特例大家可能不熟。
我沒見過經濟學家,但是我見過一個讓我驚到爆的金融理論家。有幸跟他在牌桌上認識並學了點皮毛。
在紐約有很多操盤手是過倫敦時間, 凌晨工作,下午休息。 這些操盤手視此人為教父級的人物, 我曾經去過他家,也就300來萬美金的普通住宅, 到處都是書和列印出來的材料。 時不時來一個人請教他, 他淡淡地甩一句, 土耳其債券利息要漲。。。
2周後我再去看的時候,土耳其國債漲到了15%。
就這樣一個神人,他的生活質量和他的能力並不匹配。 據外人說他人生也大起大落過,但是到了現在這個程度,金錢真的是對他來說視如糞土了。
可見同等推理:如果一個人已經是成功的經濟學家了,他其實不需要再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了。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國某藥廠購得特效藥「達拉匹林(Daraprim)」生產權後將葯價哄抬 55 倍的事件?
※知識應不應該免費提供給需要的人?
※為什麼在家裝行業沒有形成行業巨頭企業?
※對於「人在不理性時會如何決策」,目前經濟學有哪些研究結果?
※現代西方經濟學體系是如何構建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