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四夷的部落首領的稱號是什麼?
現在常說的可汗,單于都是從匈奴開始的,那在匈奴之前的四夷部落首領稱號是什麼?
先秦四夷的記載,可真沒有匈奴、鮮卑那麼詳細,所以匈奴發明的單于、鮮卑發明的可汗這樣比較詳細的記載,在先秦很少見。
但先秦時代,華夏對四夷有個慣例。
一般意義上,稱呼他們為「王」,哪怕是實力根本就不如周朝諸侯的部落。
如果他們想融入周朝的「華夏秩序」,對不起,只能用「子」這個爵位。
在這一點上,一直遊離於華夏和荊蠻之間的楚國,表示非常受傷。這也是為什麼楚國僭稱王爵這麼多年了,都沒人拿這個罪證說事兒的緣故。因為你僭越稱王,不是個事兒。華夏的王永遠是周天子,而其他的王,就是蠻夷的君主,只配做「子爵」。所以一直認為自己是華夏的楚國,就這麼自己給自己扇巴掌。
以及春秋時期的赤狄人國家——路國,有個國王名字很萌,叫嬰兒。就很明顯,要麼稱呼「狄王」(賈誼新書),要麼稱呼「潞子嬰兒」(左傳)……
四夷究竟如何稱呼自己的首領,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他們語言也各不相同的。
這個問題民國的大師們也都有思考過。
在呂思勉的《白話本國史》第六章:「漢族以外的諸族」中提到:
「中國人向來稱異族為「夷」、「蠻」、「戎」、「狄」,這四個字,是「因其所居的方位而稱之」(參看下章),不是種族的名詞;若用這四個字來分別種族,一定要陷於誤謬的(到後世,這四個字的稱呼,也有不按著方位的〈譬如狄侵入東方,仍舊稱它為狄〉。然而這是後起的事,到這時候,能夠認明它的種族,居地雖然變換,還用舊名稱稱它——種族的關係,已經紛亂得不可究詰了)。
同漢族雜居最久,而關係又最密切的,便是獯粥。獯粥,又喚做獫狁,後世喚做匈奴(《史記索隱》《匈奴列傳》:「晉灼曰:匈奴,堯時曰獯粥,周曰獫允」),都是一音之轉;這兩個字的合音,便是混,又寫作昆,寫作串,寫作畎,寫作犬,到後世又寫作胡(《詩·皇矣》:「串夷載路」,《鄭箋》:「串夷,即混夷,西戎國名也。」《正義》:「《書傳》作畎夷,蓋畎混聲相近,後世而作字異耳。或作犬夷,犬即畎字之省也」)。古代所謂西戎北狄,都是這一種人。何以知道呢?因為除這一族之外,可稱為戎狄的,只有漢時之所謂羌,而據漢朝的事情看起來,羌人在古代,和漢族實在沒甚交涉(看本章和第三篇所述羌人的事情自明)。太史公《匈奴列傳》把古代的戎和狄都混雜在一起,或譏其不能分別,殊不知戎和狄本沒有種族上的區別的?。」
雖然詳細介紹了「獯粥」「東胡」「貉」「氏羌」「粵」「濮」幾個異族的具體地理位置以及發源與演變,但是並沒有說先秦的時候這些異族的首領稱號。秦漢時候的匈奴首領是「單于」。
在顧頡剛《顧頡剛國史講話(全三冊)》第五章「所謂『尊王攘夷』事業的背景」中講到:
「齊桓公時,中原的強敵在南是楚,在北有狄。據考證,狄就是商代的鬼方,周代的獫狁和犬戎。《易經》上說商王武丁領兵伐鬼方,一打打了三年,才把他們克服。打一處仗要用三年功夫,在古代真是一個極大的戰爭了。古書上又記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獲了二十個翟(狄)王;西落鬼戎就是鬼方。打一次仗就俘獲了二十個王,又可見鬼方部族的強大。在文王時,也曾征伐過犬戎。到西周時,成王(或康王)又曾派了一個叫做盂的人去伐鬼方,俘獲了一萬三千零八十一個人回來,這真是西周對北方異族鬥爭的第一次大勝利。穆王時,又曾去征過犬戎,俘獲了五個王,又得到四隻白狼和白鹿,把戎族遷到太原(在河東)的地方。夷王時,命虢公帶兵伐太原的戎族,到了俞泉地方,俘獲了一千匹馬。宣王中興,獫狁內侵甚急,他們占居了焦獲(在今山西省陽城縣)地方,攻打鎬、方(在今山西省夏縣)、西俞等處,一直到洛水(現在陝西的洛河)和涇水(現在的涇河)的北面。宣王親征,在(即彭衙,在今陝西省白水縣)地方打敗獫狁,又命大臣尹吉甫等帶兵直追到太原,更命一個叫做南仲的到朔方去築城,連攻連守,才把獫狁暫時平定了。到了宣王晚年,又興兵征伐住在太原的戎族,卻得不到勝利。到幽王時,戎狄格外強盛起來,蠶食周地,結果犬戎竟把西周滅了。東周之初,梁國(在今陝西省韓城縣)曾抵抗過鬼方蠻,秦文公又趕走了占居周地的戎族;其後秦與西戎就屢有交涉。到穆公時,西戎全被秦所征服。秦國霸了西戎,西方的戎禍就告一段落了。
南楚北狄,中原大患
西方的戎禍方靖,北方的狄寇又起來了。上文說過,狄就是鬼方,與獫狁犬戎是同族。狄族最強的有兩種:一種叫做赤狄,他們的根據地大約在現今的山西省;一種叫做白狄,他們的根據地大約在現今的陝西省。他們的勢力一直到達了河北、河南和山東。另有一種叫做長狄,大約也盤踞在現今的山東山西兩省。晉曲沃庄伯二年(春秋前九年),翟(狄)人伐晉,一直到了晉都的郊外。春秋初年,黃河下游諸國正互相爭鬥得筋疲力盡,狄人乘機南下,先伐了邢國(在今河北省邢台縣),又滅了衛國;跟著又伐晉國,滅了溫國(就是蘇國,在今河南省溫縣)。一時中原諸侯大受他們的威脅,大家懼怕狄人,比懼怕楚人還要厲害些。
狄族的侵擾
狄之外,春秋初年為中原的禍患的還有諸戎。春秋時的戎族,除獫狁後裔的犬戎外,還有戎州己氏之戎,住在現今山東竹境內;北戎,山戎,無終氏之戎,住在現今河北省境內;允姓之戎(當也是獫狁的後裔),姜姓之戎,住在現今陝西省境內;揚拒、泉皋、伊雒之戎(這是幾種戎的合稱),蠻氏之戎,住在現今河南省境內。己氏之戎與魯盟好,也有時為寇,他們曾侵犯過曹國(在現今山東省定陶縣)。北戎的勢力較為強盛,曾侵犯過鄭國,被鄭國打敗;又曾伐過齊國,也被鄭國的救兵殺退。山戎侵擾過燕國(這是北燕,都城在今河北省宛平縣)。揚拒、泉皋、伊雒之戎曾聯兵伐周,攻破了王城,被秦晉聯軍所打退。其他戎勢力不強,不大為中原之患。總之,春秋時的戎族雖不及狄族之強,然而中原列國也是受到他們的侵擾的。至於夷族和蠻族,除了楚外(楚就是蠻夷的一種),在春秋時都不佔勢力,他們和中原就不生什麼關係了。」
依照以上兩種說法,先秦時期四夷並非指的是四個異族,而是華夏四個方向上的異族統稱,所以我覺的要想回答題主的「四夷的部落首領的稱號」,首先需要弄清楚「四夷」有哪些異族,然而問題又來了,這些異族也是在不斷的變遷和更替,我華夏對其的稱呼又混亂不一,大小部落此起彼伏。我們現在連具體哪些部落都搞不清,更別說研究其首領稱號了。
以上。
推薦閱讀:
※馬克思、劉仲敬與顧頡剛,論對中國史學的影響,誰更偉大?
※為什麼商周之後,大型的青銅器越來越少了?
※《詩經》中的「昏姻孔雲」怎麼解釋?
※為什麼春秋時期的許國只被封了一個最低等的男爵爵位?
TAG: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