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區分抗生素和消炎藥?
都說不要濫用抗生素,但是每次感冒生病去藥店拿葯都是阿莫西林之類的,家裡人也讓吃這些,到底哪些葯是抗生素,哪些是消炎藥,究竟該怎麼區分,怎麼服用?
小時候感冒,有人會對你說:
長大了發燒,有人會對你說:
再後來,扁桃體發炎,有人會對你說:
為什麼什麼病都要吃阿莫西林啊?
以上場景很多人都經歷過,它所反映的是國內家庭用藥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抗生素濫用」。
說到抗生素濫用,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常被家家戶戶當做消炎藥的阿莫西林,其實也是一種抗生素。
而把阿莫西林當做消炎藥用的過程,就是一種「抗生素濫用」。
身體有病,就會有炎症,只要把炎症消下去,病就能好,這是大部分人對治療常見疾病的認識。
然而,炎症並不是特定的某種疾病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具有的共同表現:紅、腫、熱、痛等。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外傷等。
抗生素可以對一些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引發的炎症產生效果。但是,注意這裡,抗生素對病毒、真菌、過敏、外傷等引發的炎症無能為力。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病症不是一些細菌引發的,而是病毒,真菌,過敏等引發的,那麼吃再多抗生素也沒有用。
這也是為什麼抗生素在醫藥學書籍里統一被稱為「抗菌藥物」,而解釋抗生素藥理作用的英文單詞「anti-infection」,被翻譯為「抗感染作用」,不是「消炎作用」。
因為抗生素和消炎藥本來就是兩種東西,只是抗生素在特定場景下有消炎作用,並不是全職對抗炎症。
而真正對抗炎症的是「消炎藥」,它們才是能直接減輕你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的藥物。
甚至人自身都可以自行產生一些可的松激素類的「消炎藥」,像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嗓子發炎,即使不用任何葯,好好休息幾天也會自愈,這就是人體自身分泌「消炎藥」的作用。
那回到問題本身,究竟哪些藥物是抗生素,哪些藥物是消炎藥呢?日常生活中怎麼區分呢?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看說明書,如果看不懂,教你一個簡單的辦法:
- 一般藥名里含有「黴素」「菌素」「沙星」字樣的,大多是抗生素(少數是化療葯)。
- 阿莫西林這類名字里有「西林」的當然也不例外了,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苄卡西林、羧苄西林等,都屬於經典的「青黴素類」抗生素。
而消炎藥,一般有兩類:
- 一類是我們常說的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 另一類是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濫用抗生素不僅僅會延誤治療身體的病症,更重要的是,因為抗生素被濫用,會導致「超級細菌」的產生。
這種超級細菌有耐藥性,刀槍不入,很難被殺死,那麼這意味著人一但感染將可能無葯可醫。比如現在已經出現的超級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因為青黴素濫用導致的。
超級細菌的出現會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相當於面對一些細菌的侵襲,醫療界將束手無策,一旦日常生活中大規模出現超級細菌,那人類的結果很可能是:
但是很慶幸,這種情況,現在還沒有出現,全社會日益重視起抗生素濫用問題。醫療工作者也更加註重選擇合理使用抗生素,該用的時候必須用,不該用時,不要用。
也就是在昨天(2016.11.15)2016年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活動在北京啟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慎重對待抗生素」,以此來呼籲公眾、衛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採取緊急行動解決這一全球問題。
所以,以後遇到生病感冒發燒出炎症的情況,如果有人還不分青紅皂白讓你吃阿莫西林,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別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藥 - 丁香醫生 - 作者:冀連梅
想在線詢問醫生健康問題?
想知道家庭用藥有哪些規範?
想看更多健康科普文章?
下個丁香醫生 App 吧
只要戳下這裡:應用中心-丁香醫生
身體上的問題,來問丁香醫生
抗生素比較好記,名字可能很長但是裡面摳關鍵字就好,
各種「黴素」(……青黴素,……紅霉素,阿奇黴素,林可黴素等,還有加字拖好長的,下面的也是這樣)
各種「環素」(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
各種「米 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各種「西林」(阿莫西林,甲氧西林鈉,氯唑西林鈉等)
各種「頭孢」,這個都熟吧
氨曲南,美羅培南。
人工合成抗菌葯:
吡哌酸
各種「沙星」(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等)
各種「磺胺」「磺」(磺胺嘧啶等)
各種「呋喃」(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
解熱鎮痛抗炎葯:大多數解熱鎮痛葯都具有抗炎作用。
最常見的有阿司匹林,其他的可以看看有個印象。
各種「酸」:舒林酸,甲芬那酸,氯芬那酸,雙氯芬酸
「芬」:布洛芬,酮布芬
「昔布」:塞來昔布,羅非昔布
「昔康」:吡羅昔康,美洛昔康。
其他的更難記不用背下來啊,平時動動手指頭上網搜搜就好啦,記不住也沒關係。
還有一堆激素類藥物是小診所醫生最愛開的,被稱為激素醫生,什麼都沒看出來給你吊水吊點激素然後一下子就好了,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神醫,短期效果立現從長遠來看肯定是不好的。
我們學校的全科專業真的很水,感覺他們都是混的,然後他們未來應該就是就進個小診所衛生院吧。不針對個人,但是整體就是這樣的,沒辦法…真的很矛盾,小診所不靠,譜大醫院又太多人排隊要很久。不過私人小診所醫生還是比較有耐心的,你可以多問問他開的是什麼葯,還是那句上網搜搜幹嘛的,如果病人發燒他就知道給開激素,其他的都不會,你就可以跟他說白白了。不知道原因的發熱還是要去大醫院查查原因吧,什麼癥狀都是有原因的,別老想著解決這個癥狀,壓下去就好了,以後真的發現大毛病就麻煩了。
藥店的「白大褂」好多都不靠譜,買葯還是提前上網多了解藥物的情況,比藥店的人靠譜。我去買酮康唑藥店阿姨跟我說那是激素不要用,給我推薦中草藥無刺激的。酮康唑什麼時候變激素了,我見識少你別逗我,還一副我是專業的你要相信的我表情,不知道的肯定會被忽悠過去。如果她真的知道酮康唑不是激素那是在騙人,如果她不知道…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能信她給你推薦的葯嗎?
同一種葯可能是很多牌子的你可以自己慢慢找自己經常聽到的大品牌,也許藥店的人說沒有但是你可以在角落裡找到。
本來想好了買什麼葯,或者一個牌子的什麼葯,藥店的人強烈推薦另一種還是留心點比較好。做好了功課,知道自己要買什麼,就可以非常明確的拒絕他。如果他想給你「看病」再推薦其他的,你可以說幫別人買的,人家指名了要什麼葯,一般藥店的人就不會啰嗦了。
給你推薦很奇怪的包裝這種宣傳廣告的八成是假藥,找找都看不到國葯准字的別買
還有普通感冒不要吃抗生素!不要吃抗生素!不要吃啊!病毒感染抗生素沒用啊,那是抗細菌的不是抗病毒的!吃了白吃,白白養了一堆耐葯菌!超級細菌就是這麼出來的!細菌還分種類呢,一種抗生素不一定對症,吃錯了又白吃。
如果真的有炎症好不了也別硬撐著,該吃還是得吃,不懂去看醫生。看醫生得看靠譜的啊!室友去看醫生醫生給她開了一堆抗生素她認為不需要,醫生堅持要給她開,最後她取葯時說不要抗生素,回來自己沒吃抗生素也就好了。最好多了解自己的情況,多看看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哪種抗生素比較適合哪種病,頭孢分幾代,一代二代能管用就別吃三代四代的…之類。擔心抗生素濫用也可以提意見說自己不想吃很多抗生素,你懂得多醫生也會比較重視你的話。提意見問問題時態度好點,多說謝謝多微笑,醫生也很累的,你態度好的他也會更樂意為你多考慮的。很多大醫院都有抗生素限量,數量本來就緊張不會給你開過量抗生素。
作為醫學生看著自己的下鋪每次感冒都要吃一堆頭孢簡直亮瞎我的眼,她麻麻還是以前的赤腳醫生,實在是不敢相信農村地區的抗生素濫用有多麼恐怖。我每次勸她都沒有用!每次回家一趟都會帶來各種葯備著,各種抗生素走起,看得我膽戰心驚。好多老師上課講到濫用抗生素問題她都是選擇性耳聾了嗎?!!!還吃!還吃!明明不用吃也會好的小毛病,非要吃,有點公德心啊,培養出耐葯菌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可以帶給全世界(━┳━ _ ━┳━)要知道什麼叫消炎藥,首先要知道什麼叫炎症:
炎症反應,是指生物組織受到外傷、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發的生理反應。這些生理反應包括了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
更確切的說,炎症的產生過程(敲黑板):
- (各種原因引起的)組織損傷
- 機體釋放「炎症因子」
- 引發炎症反應
我們所指的抗炎葯,全部針對「第二步」中的炎症因子起作用。炎症因子包括前列腺素、組胺、白三烯(重點!)等。這些炎症因子的作用包括:
- 舒張血管(所以你會鼻塞、咽喉紅腫)
- 血管通透性增加(咽喉紅腫)
- 痛覺感受器增敏(頭痛、肌肉痛)
- 發熱反應(發燒)
(註:具體生理作用隨炎症因子種類而有所不同)
而之所以會把抗生素叫做消炎藥,是因為「第一步」中談到的組織損傷,一部分就來源於細菌感染。(至於消炎藥和抗炎葯...反正都是由anti-inflammatory drug翻譯過來的,叫啥都一樣)
換句話說,如果炎症是細菌引起的,那麼服用抗生素治療屬於「對因治療」,服用抗炎葯治療屬於「對症治療」。
問題就在於,還有很多炎症根本不是由細菌引起的。當前大眾用藥最大的一個誤區就在於:真菌感染吃抗生素,感冒吃抗生素(btw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甚至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也吃抗生素。
抗生素:????????
————下面介紹下生活中常用的抗炎葯。————
讀完這部分就可以看懂感冒藥的說明書嘍
上面談到,抗炎藥針對的對象是炎症因子,根據作用機理不同可大致把抗炎葯分為三類:
- 解熱鎮痛消炎藥(非甾體抗炎葯) ( 甾音zai,四聲)
- 糖皮質激素藥物(甾體抗炎葯)
- 組胺H1受體阻斷葯。
(感謝 @fancyrabbit 指正,甾字讀一聲,這麼久原來一直讀錯了囧。)
1、解熱鎮痛消炎藥
這個肯定每個人都吃過,常見的藥物有
- 阿司匹林(不是阿莫西林哦:)
- 對乙醯氨基酚(又叫撲熱息痛,從名字里也可以看出來沒有抗炎作用)
- 布洛芬
- 吲哚美辛
- 雙氯芬酸
這類藥物作用機制是抑制環氧合酶的作用,進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就是前面提到的炎症因子之一。
2、糖皮質激素類
鼻炎患者肯定用過這類藥物:
- 可的松
- 地塞米松(最常見)
- 潑尼松(打籃球的都聽說過「封閉針」吧,裡面就含有潑尼松)
- 氟輕鬆
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磷脂酶A2活性,從而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進而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的合成(炎症因子+2)。我本身患有嚴重的過敏性鼻炎,離開了這類藥物簡直不能生存:
過敏性鼻炎怎麼治療? - 甘兒油的回答 - 知乎
3、組胺H1受體阻斷葯
這類藥物大家肯定也都吃過:
- 馬來酸氯苯那敏(就是大名鼎鼎的撲爾敏)
- 苯海拉明(上面兩個是感冒藥常見成分)
- 氯雷他定
- 西替利嗪(這兩個是抗過敏常見藥物,鼻炎患者福音+1)
作用機制:阻斷組胺H1受體,從而使其無法發揮炎症作用。
PS:有胃病的孩子估計用過西咪替丁或者雷尼替丁吧,這類藥物也是組胺受體阻斷劑,只不過作用於H2受體。
————實戰篇:教你讀懂感冒藥說明書————
1、白加黑
白片:
- 乙醯氨基酚(上面談到的解熱鎮痛葯,降溫止痛)
- 偽麻黃鹼(α、β受體激動劑,能夠收縮血管,從而減輕沖血癥狀。PS,這個東西可以很容易地製造冰毒,所以購買白加黑是需要身份證的。)
- 右美沙芬(中樞鎮咳葯)
黑片:
- 乙醯氨基酚
- 鹽酸偽麻黃鹼
- 右美沙芬
- 鹽酸苯海拉明(上面談到的組胺H1受體抑製劑,黑片唯一比白片多的成分,本身具有嗜睡的副作用,用於黑片正好幫助入睡)
2、快克
- 對乙醯氨基酚
- 鹽酸金剛烷胺(抗病毒藥物,可以看做廣義上的抗生素)
- 馬來酸氯苯那敏(上面談到的抗組胺葯,與苯海拉明一樣具有嗜睡的副作用。)
- 人工牛黃(中醫理論認為牛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 咖啡因(提神,用於抵消馬來酸氯苯那敏的嗜睡作用)
感謝閱讀&>
抗生素是比較大的概念,包括抗菌素,抗腫瘤,抗免疫三部分。抗菌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藥物,是抗菌消炎藥中最大的一類。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還有的抗生素惡性腫瘤。抗生素類藥物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包括:
一,β-內醯胺類抗生素:
1,青黴素類抗生素:如青黴素、阿莫西林;
2,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如頭孢拉定、頭孢噻肟;
3,碳氫霉烯類和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
4,單環類抗生素:如氨曲南;
二,氟喹諾酮類抗菌素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
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羅紅霉素、克拉黴素;
四,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丁氨卡那黴素;
五,其它抗生素及抗菌藥物:
1,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四環素、米諾環素等
2,氯黴素類:如氯黴素
3,林可黴素:林可黴素、克林黴素
4,利福黴素類:利福噴丁;利福平
5,多肽類:萬古黴素;
6,磺胺類:甲氧苄定、 磺胺甲惡唑
7,抗厭氧菌:甲硝唑、替硝唑
六,抗真菌藥物:如二性黴素、 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 ,氟康唑等
七、抗腫瘤抗生素:絲裂黴素、阿黴素、
八、有免疫抑制作用抗生素:環孢素
現在很多人都稱抗生素為消炎藥,其實不然,炎症是種常見的病理改變,發炎時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最易理解的是皮膚膿腫,表皮可發紅、腫脹、皮膚的溫度增高,用手摸時有熱感,有自覺痛、壓痛。但是並非所有的炎症均有上述四大表現。常見的炎症是由各種細菌或病毒引起,寄生蟲也有炎症表現。另外,尚有不少炎症與感染無關。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燒傷或燙傷所致皮膚表現,也為炎症。風濕性關節炎,過敏引起的各種皮疹,可以用激素治療。除激素外,尚有非激素類的消炎劑,如現在應用的退燒藥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這些消炎劑可以使炎症的滲出減少,腫脹減輕,疼痛消失,最終炎症消退,疼痛也隨之而消失。 所以由於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所用的消炎藥、消炎方法也不同。不能片面地認為,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如僅是口腔潰瘍、皮膚燙傷、新生兒臍部有滲出液(塗上碘伏即可)就靜脈用高級抗生素,不但效果不明顯,有可能會對小兒的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抗生素預防不了感染,抗生素並非適用於所有炎症。
誤區:抗生素=消炎藥
那是絕對不一樣的。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
大多數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從小學到大,一感冒,必被拉去打吊瓶。一年三四次,不打吊瓶就好不了。看下來,好可怕~現在自己扛,喝熱水,保暖,偶爾跑跑步,終於不怎麼感冒了,體質也比以前好多了~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你懵逼的話,最好先去找醫生。
要說清這個問題,得先搞清楚發病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醫生老讓你抽血化驗的原因。
一般說的炎症有多種情況引起,有外來病毒、細菌入侵機體,也有自身免疫力缺陷飲食不當引起。
如果是過敏引起的炎症: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馬來酸氯苯那敏,外用糖皮質激素(屬免疫抑制,慎用):鹵米松、莫米松等。
如果是細菌引起的炎症:那就是抗生素了,一般的就是頭孢,各種素,各種沙星等
針對病毒的:阿昔洛韋、鹽酸金剛烷胺
還有隻為了緩解癥狀的,仍然依賴自身免疫力恢復的:比如阿司匹林,對乙醯基酚等
但是這裡主要提醒一下大家,就算是醫生開的葯,也不要無條件接受!切記!切記!切記!
本人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感冒引起了比較嚴重的咽喉炎,醫生給開一款消炎藥,回家一查居然是上世紀就淘汰的並禁止使用的副作用很強的消炎藥,還是上海虹口某部隊三甲醫院。
一般的藥物都是在不斷的更新換代的,拿我常接觸的抗過敏葯「西替利嗪」來說,新的是「左旋西替利嗪」,就是該藥物進入體內產生的左旋體,相對應的右旋體並不是起藥效的成分,而且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再比如氯雷他定,中間經歷了地氯雷他定,現在最新的是枸氯路雷他定,藥物被反覆提取了有效的成分,減少了副作用的發生。常用的抗生素頭孢就有頭孢拉定屬第一代,頭孢克洛屬第二代,頭孢克肟屬第三代。價格也越來越貴。
很多藥店因為積壓了過代藥物,或者價格便宜好銷售,還會忽悠消費者購買,要當心。當然也有一些經典藥物因為利潤太低,藥店不賣醫院不開的情況,比如阿司匹林。
很多醫生也不是很負責,為了少吃虧,只有辛苦自己多了解了,多看說明書,特別是禁忌、藥理作用和藥物相互作用這一部分。顧名思義,抗菌葯抗菌,消炎藥消炎,前者治本,後者治標。
至於區分嘛,你隨時去藥店買的到的是消炎藥,去醫院才配的到的是抗菌葯。
兩者會混淆主要是因為民眾認為炎症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抗菌就是消炎。其實不全是。異物即可引起炎症,不一定是細菌。
百多邦屬於外用抗生素嗎?像毛囊炎一直用百多邦會不會抗藥性使毛囊炎不容易好呢?
其實以後這種問題直接有丁香醫生的一個回答就好了,其他的回答都屬於從自助餐大快朵頤出來後媽媽立刻讓你吃他做的飯
在這個問題上請中藥退散。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一下說明書的介紹,是抗生素還是抗炎葯一目了然。巧記什麼的還是算了吧,一個不小心記錯麻煩就大了。
抗生素分類比較多,寫完估計也沒人會認真看,就此略過吧。
消炎藥藥學上稱: 抗炎葯。分為甾體類抗炎葯(糖皮質激素,如:可的松,地塞米等)和非甾體類抗炎葯(解熱鎮痛抗炎葯: 如發燒常用的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這兩類。over~消炎藥和抗生素在醫學上是兩種概念!!
消炎藥主要有分甾體和非甾體。甾體類的主要成分應該是類糖皮質激素類,非甾體類有像撲熱息痛這種成分。主要起的作用是解熱鎮痛,也就是治標。可能引起人體炎症(如白細胞增多 毛細血管充血導致紅腫疼痛等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病毒,細菌,真菌,各種過敏源所引起的。如果感冒吃了消炎藥,癥狀會有所緩解,但是體內的病菌還是存在的,還是需要依靠免疫系統來清除,所以免疫力正常的人感冒就算不吃藥也是會好起來的。但是這樣子容易導致病情被掩蓋,錯過一些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期,所以還是要聽從醫生的意見才來的比較準確。
抗生素顧名思義,是用來殺死細菌的,注意是細菌,真菌病毒吃抗生素是沒用的,通過殺死細菌來解除人體因細菌引起的炎症反應。但是炎症的來源是否是細菌,如果不確定就盲目吃抗生素,是對抗生素的濫用。所以有時候感冒醫生會讓你先驗個血,根據血液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來判斷是不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感冒。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種統稱,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感冒不等於吃抗生素就會好了。
ps:經過醫學生女票的指正,有小部分抗生素對真菌和支原體衣原體也是有效的。不僅僅是細菌,說的太絕對了。被各種抗生素養大的孩子默默的走過
抗生素針對的是菌,所以不能隨意的吃,如果有什麼不適可以來我們網上進行免費的諮詢解答喔
消炎藥有兩種,非甾體抗炎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之類的,主要用於解熱鎮痛,另外一種甾體類(就是激素)的如地塞米松。抗生素又稱為抗菌素,就是殺細菌的。因為大部分炎症都是由細菌引起的所以當然要用,另外像滑膜炎這種無菌性炎症用抗生素無效。
主要是醫生的誤 導,去醫院很多次,每次一感冒必定是配抗生素,頭孢
如何快速識別抗生素?
自1943年青黴素應用於臨床以來,抗生素的種類已達幾千種,臨床上常用的亦有幾百種。接下來教大家快速識別抗生素的秘訣,頭孢、阿莫西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較常用的抗生素,另外,後綴為XX黴素、XX菌素、XX硝唑的也都屬於抗生素一類的藥物,使用時要慎重。
β-內醯胺類: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等
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核糖黴素、小諾黴素、阿斯黴素等
醯胺醇類:氯黴素、甲碸黴素等
大環內酯類:紅霉素、白黴素、無味紅霉素、乙醯螺旋黴素、麥迪黴素、交沙黴素、阿齊紅霉素(阿奇黴素)等。
多肽抗生素: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替考拉寧。
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
作用於G-菌的其他抗生素,多粘菌素、磷黴素、卷黴素、環絲氨酸、利福平等。
作用於G+細菌的其他抗生素,如林可黴素、克林黴素、桿菌肽等.
抗真菌抗生素:棘白菌素類、多烯類、嘧啶類、作用於真菌細胞膜上麥角甾醇的抗真菌藥物、烯丙胺類、氮唑類。
抗腫瘤抗生素:絲裂黴素、放線菌素D、博萊黴素、阿黴素等。
抗結核菌類: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醯胺、利福布丁等。
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環孢黴素等。
四環素類:土霉素、金黴素及強力黴素等。
http://weixin.qq.com/r/MzpSSgjEsFXPrUwp928h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在醫學上沒有消炎藥這個名詞。抗生素又分為殺菌葯和抑菌葯,可以用於治療細菌感染,通常在臨床上出現發熱、血象升高或其他癥狀,考慮應用抗生素。但用於減輕炎症反應的激素類或NSAIDs類(通常吃的對乙醯氨基酚等)僅用於緩解癥狀,所謂的治標不治本,但確實可以幫助大家緩解炎症帶來的紅腫熱痛或感冒的流鼻涕打噴嚏等卡他癥狀。
其實我想說,去看醫生,也一樣是開阿莫西林,特別是兒童!
推薦閱讀:
※男生如何自助理髮?
※為什麼煮魚的時候不直接煮活魚?
※怎麼克制抖腿?
※沒帶紙的情況下,你們都用什麼擦過屁股?
※如何徒手捉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