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問題?


我覺得是情緒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都缺的一課。

自從自己有了孩子

就常常偷瞄別人是怎麼做家長的

前幾天在公園裡

我偷瞄到這樣的一對母女

只見女孩媽媽像拎起一隻小雞仔兒一樣

「咻」一把拎起小女孩

然後對女孩發飆吼到:

這一吼把我吼懵圈了...

我要是那小女孩,心裡肯定瓦涼瓦涼的

心想:「人家嚇的夠嗆,正怕怕呢

結果親媽一通吼!

剛才還不如摔死我算了...」


我驚魂未定,接著往前走

......

又看到一個光著PP的小女孩

蹲在樹下噓噓

她媽媽站在旁邊

根本沒有考慮她很害羞

反而一直在不耐煩的催她

大部分人嘴裡喊著尊重孩子

卻忽略了最基本的——


接納她們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害怕與害羞情緒

給孩子的暗示就是:

.

.

小時候別人弄壞了我的玩具

我不能生氣

否則就是「小氣摳門、小心眼」

受了委屈不敢哭

否則就是不懂事

很小就學會了看大人臉色

幼小的小心靈稀碎稀碎的...


但好在她們沒有一直忽略我的感受

有件事我一直記得


我小時候手欠,聽了很多鬼故事廣播

導致我不敢一個人睡

但好在老爹老媽沒有嘲笑我

無私的收留了我

結果就抱著她的腳丫子

睡了好幾年

接納情緒

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也是交給我的情緒管理第一課


現在自己也當了媽

很注意接納果汁小朋友的各種情緒

而我的方式一直很另類

明明挺疼的,還不讓哭?

要是小朋友會說話,得多委屈啊!

心平氣和的接納

就是最好的教育啦!

如果不能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

就別夸夸其談什麼尊重了!


【歡迎大家去我公眾號找我玩】

【呆小賀(iD:daima2015)】


問題一:過於依賴從外界得到的育兒類知識,忽視自我的提升。

不是說從外界得來的育兒知識不重要,而是當父母自身的閱歷、對自我和生活的思考沒有達到一定深度的時候,越先進的育兒觀點你越無法真正理解,更別提觸類旁通地運用於生活之中了。因為當父母和孩子每天朝夕相處的時候,這種生活不是在演戲,無法時時刻刻精神緊繃地運用書里的道理對待孩子。當父母自身通過經歷和思考想明白一個道理,其言行自然會因此改變,如此,他才會在放鬆的情況下也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而外界的育兒知識更多的是起到引發父母思考從而讓其自身產生質變,以此來帶動教育上的變化。但顯然不是每個父母都有能力去思考和內化這些知識的。

舉個例子,呆小賀前面提到的對兒童情緒的接納讓很多讀者醍醐灌頂,但絕大多數父母自身就不接納自我,看了那篇答案,也許他們學會了在孩子哭鬧時不再對其責罵,但他們不會理解接納孩子情緒的根本原因,在遇到其他情況時也根本不會想到要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當他們在生活中掩飾自己的虛榮、懶惰、好逸惡勞時,當他們無意識地抱怨自己的境遇時,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傾向於自我否定。而本身就全然接納自我的父母,即使沒看過太多育兒知識,他也一定會在孩子情緒出現時,自然而然地去安慰和理解。在教育中,永遠身教大於言傳,提升自我大於尋求外界育兒知識。


問題二:不接納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天性。

人的天性往往與中國傳統美德相悖,想想我們的教科書上有多少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禮儀謙恭,個體的實際感受沒有人關注。

栗子1: 小明路過一家玩具店問媽媽要玩具,媽媽說:「上次不是已經買過玩具給你了嗎,怎麼又要了?」 這裡,家長忽視了「渴望擁有更多自己喜歡的東西」 本來就是人的天性,沒有對錯之分。

栗子2 : 小美公交車上站得非常非常累,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座位,爸爸卻要求她起來給別人讓座。父母忽略了利己是人的天性,父母從不去思考這種行為是否代表正義,也不關注孩子內心感受,他只知道社會是這麼告訴他的。當所謂美德不是出於自願時,就會變成整個社會對於個人利益的綁架。


問題三:「 現在不管你,以後你走上社會。。。」

這是緊接著上一條提出的,因為看到這裡一定有人說:「現在不管他,以後他走上社會繼續缺這樣,根本沒有人願意與一個沒有愛心的人交往。」 。

在我小時候,我媽媽常常要求我收拾房間,她給出的原因是這樣的:「你現在不收拾房間,以後走上社會還得了?工作時辦公桌一團亂,就等著被掃地走人吧。」

諸如此類的句式還有:

「你現在遇到困難就退縮,以後走上社會怎麼迎接更大的挑戰?」

「現在你跟我說話這麼不耐煩,以後跟領導同事還怎麼相處?」


據我觀察,家長用這種句式時的邏輯是:

1、一個人小時候的行為,在不受到家長的干涉下,會在任何年齡段都一直保持其原有狀態。( 家長忽視環境、教育經歷、社會規則對於一個人的約束作用,也忽視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2、 家長認為一個人只有各方面都做得合乎目前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後才會過得幸福。(這個道理在過去是通用的,但文明在進步,所有先進價值觀都愈發傾向於自由和民主,社會對於個人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接納會是未來的趨勢,每個人的內心感受、實際生活的幸福感會越來越成為生活的重點。)

3 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讓孩子變成理想中的樣子。(的確有家長可以軟硬皆施達到目的,但更多的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孩子在被家長持續的責怪和嚴苛要求中失去了自信和對生活的安全感,因為自己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家長焦慮情緒的放大鏡下,而且被無限上綱上線。)


事實上,孩子做事全憑一顆本心,不會去在乎社會規則或者別人的目光,也不在乎利弊,這時候,孩子是不會理解家長的要求的,強行干涉只會給孩子添加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充滿信任的環境遠比嚴苛要求要有利於孩子成長,因為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會感到自己是被相信的,是被肯定的,爸媽是喜歡自己的,因而孩子也會對世界產生安全感。


等我以後有孩子,我想我能給孩子的最大財富就是讓她發自內心地:

永遠接納並肯定自己的一切,不為自身的任何一面而羞恥;永遠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

---------------------------------------------------------------------------------------------------------------

謝謝各位贊同,最近答的一個問題很有意思,算是對這個答案的補充。

為什麼父母會吹捧孩子樸素,拒絕讓孩子打扮,認為孩子不可以穿著好看的衣服? - 顏迪的回答


看到這個問題,丁香媽媽就想到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家長們及其容易忽視,也及其應該重視的問題。


想當年看了「熔爐」、「素媛」之後,真是恨不得把裡面的作案者從銀幕里拽出來槍斃一萬次。


是的,這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對孩子進行系統地防性侵教育」。


我們來先看一組數據,根據《「女童保護」2016年性侵案件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

2016 年,全年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兒童(14 歲以下)案例 433 起,平均每天曝光 1.21 起,同比增長近三成。

在 2016 年公開報道的 433 起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犯罪有 300 起(公開報道未提及雙方關係的未統計在內),佔總案件的 69.28%。其中,有明確表述的熟人關係佔比從高到低依次為師生 27.33%、鄰里 24.33%、親戚(含父母朋友)12%、家庭成員 10%。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近七成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過系統防性侵教育,更更更氣人的是,不少家長的做法,簡直就是給兒童性侵提供了方便。

不少人肯定都有過這樣的回憶,面對他人的親昵,有時候自己並不願意,但爸媽為了禮貌與情感上的考慮,就一定要自己和別人抱抱,或者親親,這其實就是在給孩子的安全埋下隱患。


所以,不光是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家長自己也要對兒童性侵害有一定的了解,美國兒科協會就出版了一個「預防兒童性侵家長指引」,朋友們可以做一個參考。


首先,大多數犯罪分子是孩子熟悉的人,他們可能是孩子的保姆、家人、老師、孩子嚴重的權威人士。


其次,如果孩子特別聽話、順從、有禮貌,以及那些可能來自缺乏關心與愛的不和家庭或離異家庭,就很可能成為他們的犯罪對象。


除此之外,無論工作多忙也要關心孩子的動態,比如孩子總是嘗試從家人和朋友圈中銷聲匿跡、在學校表現不好,顯得抑鬱、焦慮,甚至有攻擊性或者自殘行為,就要好好和孩子溝通下哪裡存在問題,及時排除遭遇性侵的可能。


特別要注意到是,根據現有記錄顯示,大部分的兒童性侵害常常不是一次性時間,很可能持續好幾個月或幾年。而性侵害不僅僅是與生殖器的接觸,還包括對孩子做出性暗示和非生殖器的接觸,比如給孩子看色情圖片等。


此外,家長更應該做的,就是將孩子遭受性侵害的危險降到最低,也就是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建議從這幾點展開。

  • 孩子從幼兒時期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普及生殖器的名字了;
  • 教會孩子擁有和尊重隱私權,不願意的事情,父母也沒權利觸碰;
  • 培養孩子與父母的信任,孩子的悲傷或喜歡會毫無保留地說給家長聽;
  • 讓孩子留心給孩子特殊禮物或普通娃娃的大人,或是帶孩子「出去玩」或參加特殊活動的人;
  • 讓孩子參加非封閉的託兒所或活動項目,以方便家長監控和參與孩子的活動;
  • 創造不忌諱談「性」的家庭環境。

這是一個嚴肅且重要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時刻記住:孩子的身體屬於他自己,他對親密接觸有權利說「不」。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預防兒童性侵的家長指引 - 丁香醫生

作者:歐茜 | 兒科醫生

知乎 ID: @歐茜

每天都有 1 個孩子被性侵,請教育孩子對親密接觸說「不」 - 丁香醫生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知乎 ID: @萌芽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台,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http://weixin.qq.com/r/PUlheQ7EzVOyrUoa9xwv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講一個悲傷的故事:1 歲女童誤服 6 顆磁球,導致胃腸多處穿孔,做了兩次手術,至今病危。

小女孩兒今年剛剛 1 歲 3 個月,打工的父母生活在濟南,一家人過著雖不富足,但也其樂融融的生活。但從八月份開始,父母發現不對勁,小女孩兒總是不吃飯,並且出現嚴重腹痛嘔吐的癥狀。

去醫院後發現,小女孩兒的腹部竟然存在重度腹腔感染合併腸穿孔!

這是咋回事?

醫生趕緊做了檢查,雖然發現小女孩兒的腹腔中竟然有一串磁珠!

這時小女孩兒的母親才回憶起,之前在網上給孩子買過一種叫「巴克球」的玩具。

而這類磁性玩具為了保證其磁性,使用的都是強磁的釹合金製成的。其中的每一粒磁珠,其磁力大小都在 5,000 高斯。一旦吞下,極容易在腸管內互相吸引,造成腸道的非正常粘連。

小球之間距離越近,其力量就顯著增加,多個小球互相吸引,最終會使得腸道多處互相擠壓疊套,最終可能造成體內多處壞死穿孔。

醫生趕緊給她做了手術,第一次手術就取出了 6 顆磁珠,小磁珠互相吸引,在腸管中因為磁性吸力造成了部分腸壁的粘連,甚至部分已經壓穿了腸管。整個腹腔呈重度瀰漫性感染狀況。

手術後由於腹腔感染的情況太重,玉琳一直在山東省立醫院小兒重症監護室搶救,已經下了兩次病危,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 2017 年四川一名 4 歲女童誤吞磁鐵,致使腸道壞死,最終通過手術取出磁鐵才保住命;
  • 2017 年武漢 2 歲女童吞食了姐姐 16 顆磁球玩具,致使胃和小腸發生 7 處穿孔,一段小腸被切除;
  • 2016 年雲南一名 16 個月大的男童誤食 10 粒小磁鐵珠子,發生腸穿孔,10 天內做了兩次手術,腸道無法正常吸收營養,每天需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
  • 2016 年阜陽一名 2 歲男孩突然嘔吐、發燒,家人急忙將其帶至醫院。醫院拍片提示消化道有異物。醫生通過手術在小睿腹內取出 7 粒小磁鐵。磁鐵導致小腸、結腸多處穿孔;
  • ……

這種玩具自 2009 年在美國上市之後瞬間風靡全球,然而僅僅在 2009~2013 年間,全美就出現了 2,900 多例各種磁性玩具損傷。

於是,在 2012 年,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開始禁止這類玩具的進口,同時巴克球的發明廠家也在 2013 年宣布不再研製銷售這類產品。

2016 年,中國、歐盟、美國已經相繼出台了對於磁性玩具的進一步嚴格管理條例。

但直到今天,這類產品仍然可以輕鬆在網上以及各種玩具店買到。而且仍在持續造成對兒童的損傷。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購買這種有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的「玩具」;而作為醫生,當接診可能兒科急腹症患者時,要考慮其有存在此類異物的可能,如確診後應立即手術減少可能的繼發損傷。


一、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


讀到一則寓言。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它們的形狀始終像石頭,並且越來越失去價值。

年輕的父母也得到一塊玉—— 可愛的孩子—— 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可有誰會認為自己那麼笨呢?現代人都很自信。我認識一位博士,他個人無論在做學問、干工作還是為人處世等方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愛如寶。他知道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所以特別注意孩子的品格培養。他的孩子剛剛2 歲,經常自顧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說話充耳不聞。做父親的認為禮貌要從小培養,看到孩子這樣,很著急,就會走過去拿開孩子手裡的東西,嚴肅地告訴他,大人和你說話必須要回答。孩子對他的話不在意,當下哭鬧一番,事後總是「故伎重演」;他就一次次地把兒子從玩耍中拉出來,對兒子進行批評教育。他堅定地說,我必須要把孩子的壞毛病糾正過來!博士不知道,2 歲的孩子還沒建立起人際交往的互動概念。對這麼小的孩子談禮貌,宛如對牛彈琴,他不僅聽不懂,還會被嚇著。最重要的是,他這時正處於開始認識世界的關鍵期,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一張小紙片、半截煙頭就可以讓他沉迷。兒童的智力發育、注意力培養、興趣發展都離不開這種「沉迷」。這看似無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對未來真正的學習研究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無端地經常性地打擾孩子,會破壞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後很難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時也失去對事物的探究興趣。此外,「禮貌教育」頻頻引發的家長和孩子的衝突,還會導致孩子在認知上不知所措,打亂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長秩序,使他情緒煩躁,並且對環境產生敵意,影響品行發展。

博士絕不懷疑自己是一位琢玉高手,卻不知他此時運用的正是鋤頭― 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就這樣在無意間產生,使結果和願望背道而馳,這是最令人遺憾和痛心的地方。這幾年接觸了不少家長,更多地是一些所謂的「問題兒童」的家長。我從不同的案例中看到一個共同現象:家長無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錯,日積月累,會慢慢形成一個嚴重困擾孩子的大間題,給孩子帶來深刻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靈。不是家長愛心不夠,只是他們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對;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是啊,哪個家長的教育意圖不好呢?當良好的意圖和後面令人失望的結果形成巨大反差時,許多家長都抱怨孩子本人,說孩子自己不爭氣,天生就是一塊不可雕的朽木― 這是顯而易見的強詞奪理― 如果問題來源於孩子自身,是他天性帶來的,那孩子自.己有什麼辦法呢,正如一個人眼睛太小不能怪自己一一樣;如果問題只能通過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改變來解決,所謂「教育」的功能又在哪裡呢?也有人把個體教育中的一些問題歸結到「社會」、「政策」、「時代」等宏大因素上。這種歸結習慣,最典型的如近年來大、中、小學校園裡無論發生什麼負面事件,人們都要來「教育體制」上找原因,到最後,板子基本上都要打到「高考」上。高考― 這在我國目前來說最公平的一項教育政策,現在成了替罪羊,成了一切教育問題的「罪魁禍首」。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能完美到可以解決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有的世界,他的成長,取決於和他接觸的家長和教師給他營造的、直接包圍著他的「教育小環境」。這個小環境的生態狀況,才是真正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家長作為和孩子接觸時間最早、最長的關鍵人物,是「小環境」的主要營造者―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導孩子,如何處理和孩子間的關係,幾乎每一種細節都蘊含著某種教育機緣。對細節的處理水平,區分出了家長手中握著的是鋤頭還是刻刀― 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來全然不同。

無論這些「方法」多麼不同,它們其實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無法窮盡一個人遇到的所有的教育問題;正確的教育理念則如同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不同的鎖結。

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民族發展負責,對未來社會負責。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 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前言)


二、因為理解,所以靠近;因為擁有回憶,所以不再哭泣


  當一個6歲的小孩,臉上帶著傷痕,一身衣服髒兮兮地回家,然後坐在凳子上一邊哭,一邊說:在幼兒園裡,我和某某打架了。如果媽媽說: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怎麼能夠打架呢?打架不是好孩子。然後對他進行一番「做個好孩子」的教育。或者媽媽進行訓斥加鄙視:也不知道好好學習,就知道打架,還打不贏人家,還有臉哭,別哭了!那這個孩子心裡的感受是怎樣的?他能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嗎?如果媽媽說:你受傷了,一定很痛吧?媽媽先給你上藥。一定是發生什麼事情了,你才和某某打架的,對嗎?願意告訴媽媽嗎?那孩子的感受必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孩子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了。他感受到一份愛,他的心裡會很願意親近這樣一個懂她的媽媽。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與此類似。我們會和那些理解我們,接納我們,真正看見我們的人成為朋友。用一個簡單又有趣的故事來講述這個道理。熊的好朋友小鳥死了,他很傷心,把小鳥裝在自己做的小盒子里隨身攜帶。可是大家看到他的盒子都勸他忘記小鳥。不被人理解的熊一個人躲在家裡,不再出門。不知道這樣過了多久,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熊走出了家門,遇到了也帶著一個盒子的山貓。兩個人進行了一次交換,讓對方看看自己的盒子。當山貓看到小鳥時,對熊說:你和這隻小鳥一定是好朋友吧?小鳥死了,你一定很難過吧?然後打開自己的琴盒,用小提琴為熊和小鳥演奏了一首曲子。在輕柔的音樂聲中,熊想起自己和小鳥過去的事情,沉浸在他和小鳥的美好的回憶中……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這是心理學家羅傑斯給出的關於愛的定義。因為山貓理解熊內心的痛苦,接納他因為好朋友去世而一直悲傷的樣子,並用自己的音樂紀念兩人的友情,讓熊感受到愛,於是他內心的悲傷才開始治癒。熊在山貓的音樂中追憶和哀悼了好友,他才在內心真正接受小鳥離開的事實,才真正與小鳥進行了告別,學會自己更堅強的好好生活:我不會總掉眼淚了。因為,我和小鳥永遠永遠都是好朋友。是的,小鳥雖然死了,但是他們還是好朋友,因為他擁有那麼多美好的回憶。而且,從此以後,他又多了山貓這位朋友。


  這個故事蘊含著深遠的寓意,涉及生命的諸多議題,關於愛,關於理解,關於生死,關於離別,關於遺忘和記憶。熊與山貓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去理解一顆心的藝術。因為被理解,所以願意靠近。熊與小鳥的故事則讓我們懂得只要擁有美好的回憶,就能永遠在一起,不會分離,也不再哭泣。也許他們的故事也在提醒我們每個人:當我們的朋友正在遭遇失戀、離婚、親人離世等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時,不要讓他去忘記,也不必催他趕快好起來,而是像山貓一樣給予朋友理解、接納和陪伴。這是最好的安慰和愛。

三、斷奶


《西爾斯育兒經》里寫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斷奶過早的孩子。多數吃奶到2歲左右的寶寶很好斷奶。那不是因為寶寶聽話,而是寶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育到了準備好斷奶的程度,依戀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內心已經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礎,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對斷奶——這個人生第一次與媽媽的分離,這個出生以來第一次重要的成長事件。

所以,如果媽媽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寶寶的體重和飯量上,還看到孩子將來在幼兒園的適應問題,看到孩子上學後應對學習和社交上的各種情況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態去面對一生中婚姻事業等重大問題,最好慎重考慮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在媽媽的時間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讓斷奶成為孩子經歷的第一次勇敢成長,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離


四、安全感


有時,當我們冷了、餓了、尿濕了、害怕了或者孤單了,媽媽並不會過來。隨後產生的不確定性就可能讓我們質疑身邊世界的安全性。如果太多次得不到滿意的回答,我們就會開始形成人格「空洞」,或者說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感到不確定甚至恐懼。這些空洞有時很小,有時則非常大。

這些人格「空洞」可能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空洞足夠大,它們會一直存在,甚至也許會支配我們成年後的活動長達數十年,甚至整個人生。

五、親密關係


親密的能力,天然的來自於童年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母嬰關係。當嬰兒向母親發出微笑,母親也情不自禁的
微笑起來,這種情感能量的呼應,就是親密;當嬰兒哭泣,母親第一時間衝過去回應,安撫陪伴哭泣的嬰兒,這就是親密;當嬰兒吸吮著乳汁,甜甜的在母親懷裡入
睡,這就是親密。
悲劇的是,中國一代又一代,都在製造孤獨嬰兒。歷史和社會文化的原因:過短的產假,不斷被家人催促斷奶,甚至隔代撫養。現代「科
學主義」製造的無謂自坑:科學定點哺乳定點入睡,睡眠訓練訓練嬰兒獨立自主入睡。當母親背離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餵養,不能及時呼應嬰兒,嬰兒與母親的親
密依戀得不到滿足,不得不過早學會自我安撫,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聯孤島」。所謂的宅,就是這麼產生的。
失聯的孤島,因為過早的失去了親密依戀體驗,成年後也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於是發展出各種策略,心理學上叫做「防禦機制」,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這些策略,並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識化,很可能像木馬程序一樣,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六、入園


按照心理發展規律,寶寶 到4歲時自我意識才會得到較好的發展。2~3歲這段時間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漸萌芽會出現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也是很多媽媽感覺這個階段寶寶很不好帶的原
因。如果媽媽剛好在2~3歲這個階段送寶寶去幼兒園,就需要做好同時處理「叛逆期親子關係」和「入園分離焦慮」兩個棘手問題的心理準備。而對於寶寶來說同
時經歷「自我意識發展」和「與媽媽分離」兩大成長任務,內心的衝突也會更大,焦慮的指數也會更高。這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如果有條件的話,建 議盡量讓寶寶在家中度過2~3歲這段人生第一叛逆期,到3歲半左右,寶寶的自我意識有了一定發展,同時度過叛逆期後和媽媽的親子關係也趨於穩定親密,再送
寶寶去幼兒園可能會更順利一些。
過早強行送園,對寶寶性格不利
處在肛欲期這個第一叛逆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逐漸發展起來,總在試探自己對事態的把控,喜歡說「不」,希望通過挑戰「媽媽」這個權威,來嘗試證明我
是有力量的、我是獨立的、我是一個單獨的個體
。在這個階段,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媽媽給予寶寶更多自主的選擇機會,能幫助寶寶自我意識的建立。但是,去幼 兒園這件事,一旦確定下來,通常對媽媽來說,應該算是一件寶寶必須做和應該做的事,是沒有很大彈性空間的。強行要寶寶入園,勢必激起寶寶更強烈的反抗,將
整個叛逆期的矛盾焦點集中到去幼兒園這件事上。
如果媽媽過於強勢,就容易導致寶寶感覺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沒有能力的,是必須依從於父母的,這會慢慢成為孩子心中的一種信念,從而導致成年後也表 現為一個對他人過分順從的人。他會認為如果我想要一份親密關係得以維持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順從於他人,不論自己的內心是否真的願意。這樣的親密關係的質
量一定是不高的。
而另一種情況也可能是,媽媽的強勢要求,使寶寶在「控制與反控制」的交鋒中始終處於劣勢,寶寶心中發展自我意識的願望始終不能得到滿足,
憤怒越積越多,從而在親子關係中始終呈現一種對抗的姿態。這樣的寶寶成年後很容易表現得過分強硬,不合作,對別人的意見通通說「不」,是很難與他人建立親 密關係的。


七、自主性


在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約在2-3歲的年齡階段,會經歷一個自主性對依賴的衝突高峰。孩子會頻繁地出現說「不」的行為,比如不合作,不聽話,不遵守規矩,隨 地大小便,不吃飯等等。這些拒絕行為其實是孩子建立自主性的嘗試,他們想要感覺到自己並非依附於父母,而是可以自我作主的。這種自我作主的感覺對於每個人 來說都是獨立的重要標誌。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和理解這個說不的淘氣小孩,並適當的管教,那麼孩子的自主性便被建立了起來,他們會建立起自豪的品質,拒絕他人 時不會有強烈的內疚或羞恥。相反,如果父母總是將自己的需求合理化地作為正當權益,擅自將孩子的需求歸結為錯誤的,這種自私專橫的養育方式將引發孩子焦 慮、羞恥和內疚的情感。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父母,以種種有利於他們的說辭,比如「爸媽賺錢很辛苦,你要聽話」、「不孝順」、「把 我氣得心臟病發作了」,來打壓孩子的自主性需求,有些父母還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施以嚴厲的懲罰。這些孩子經常會被內疚與焦慮所控制,特別是在與別人意見 相悖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體驗這些痛苦的情感,孩子會違心地答應父母的無理要求,但這種違心的答應背後又潛藏著強烈的憤怒。遠離父母是這些孩子強烈的渴望, 誰願意跟一個總是不尊重你的人相處呢?

八、為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環境,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留守帶給孩子的殘缺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雖然不是留守兒童,但是父母的陪伴時間非常少。為保證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長,建議父母每天最少要全身心陪伴孩子兩個小時。
缺少陪伴,會造成孩子安全感匱乏、規則意識淡漠、自控力缺失、容易暴躁,親子關係也會逐漸疏遠淡漠。「缺失了三年,父母將用30年來補償」就是這樣的道理。

九、為了讓孩子不輸在人生起跑線上,早早強迫孩子學習


有些家庭,寶寶幾個月就開始送早教,2歲就送幼兒園,3歲的甚至上全托幼兒園。1、2歲的孩子家長還以孩子背誦了多少唐詩宋詞、記住了多少單詞為榮。早早結束了孩子只有那麼幾年的玩耍時光,孩子的身心尚未適應這樣的學習,但是爸媽們不知道。
據研究,上早教容易讓孩子增加厭學情緒,普遍會產生「三年級效應」。過早的灌輸知識,不僅會讓孩子有壓力,還容易出現情緒焦慮,心理也比同齡孩子更加脆弱。建議選擇幼兒認知類的早教而不是超前教育的早教。

十、以為懲罰、責罵,孩子會聽


有教育家說,懲罰是一種懶惰甚至無能的方法。每當孩子做錯事,不少家庭都喜歡懲罰責罵孩子。打罵懲罰雖然能一時鎮住孩子,但負面影響很多,可能會激起孩子的憤怒、不服氣和反感,引起孩子的逆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挫傷孩子的自尊。
懲罰也容易逼孩子說謊,因為孩子可能會為了逃避懲罰,不敢實話實說,並漸漸會學隱瞞說謊。

11、錯把威嚴當最好的親子方式


很多家長以威嚴威懾孩子,跟孩子說一不二,習慣以命令的方式對待孩子。以家長自居的父母會給孩子居高臨下的感覺,當孩子無法反抗時就容易採取沉默不應答或哭鬧的方式。威嚴型的父母不容易讓孩子打開心胸跟自己交流。
請父母以尊重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接納與欣賞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嘗試像朋友般交談。拒絕跟孩子說類似的話:「你太讓我失望了」,「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我數到一、二、三……否則……」等。

12、自以為激將法讓孩子上進,而不惜貶低孩子


「瞧人家不用學都得了100分,你大概是腦袋長草了」,「你讓我這個當媽的丟臉丟到家了」,「這道題再給你10個小時都解答不出來」……有多少愚蠢爸媽錯把激將法當教育的?
激將法可能對某些大人有用,但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孩子即使覺得不公平,也不容易產生「你說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給你看」的想法。結果只能是孩子缺乏了父母的賞識,從而變得沒有了自信。

13、把孩子成績放第一位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建議把孩子的成績放首位對待。因為除了成績,孩子還有人生。你把孩子生下來不是為了讓孩子當一台「考試機器」,而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地生活,找到人生的意義。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孩子的整個人生都在父母的安排下過,有多少父母真正聽過孩子們的心聲?

結果是多家庭都掉進了一個怪圈:
父母越干預學習,孩子學習越差;孩子學習越差,父母越干預。請嘗試將「學習」的責任全權交還給孩子吧,留些時間給孩子們做些他們喜歡的事兒,孩子們的自主意識會提高。

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這種情況無可厚非,但在與孩子有所接觸的時間裡,應該多與孩子聊天、交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正確引導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應當如何解決,如何排解壓力,讓自己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
父母不可以考試成績來定奪孩子的好壞。好孩子與壞孩子之間只差父母的一個肯定,有些父母在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就氣急敗壞辱罵孩子,並更加嚴格要求孩子,剝奪他的自由成長時間,取而代之各種補課、家教,在多重的學習生活壓力下對孩子的心理與生理成長都是特別不利的。

14、隔代撫養


老人帶孩子將來會有很多的後遺症和麻煩,很多家長因為各種原因將孩子丟給老人帶,但是老人的知識以及接觸的人都是那種年紀很大的人,知識面匱乏。他們不會像年輕父母一樣上網瀏覽各種育兒知識,有的老人甚至不認識漢字或者視力很差,不會看育兒書籍,只是憑著四五十年前的落後方式教育孫輩。你想想,現在一年就一個變化,幾十年前的知識來教育現在的孩子,能適應現代的社會嗎?就算是50歲左右的老人也沒有多少讀過很多書的,而且那時候的知識有狹隘,根本沒有互聯網手機,那個年代的高中生都不一定有一個7-8歲的孩子懂的知識多。
帶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意義深遠的事情。如果肯多學習育兒知識,用心帶得好,比你工作年年升職都划算。目光不能光看眼前利益,真正的收益在未來。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比什麼都值錢。大人要賺錢總有時間賺,可是孩子的童年只有3年,3年以後他就去幼兒園了,你不再是他的唯一了,到時候你想哄著他圍你轉也不可能了。

15、不要誇孩子聰明


斯坦福大學的實驗:「表揚」與「鼓勵」的差別
我們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或認為這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心靈雞湯,或認為員工不可慣壞了,就得打著罵著逼著進步。來斯坦福大學的測試結果令人震驚,「表揚」與「鼓勵」的結果大相徑庭!區分好二者非常關鍵。父母教育孩子必知,老闆管理員工也一定要知道,所謂的「人性化」管理,即在於此。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里,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拚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輸不起,未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另:也不要誇孩子漂亮,因為長相是父母給的,並不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16、原生家庭 到底影響有多大?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不記得的事情對你影響更大

  記得的事情,和當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時一些不記得的事情,哪個對你的影響比較大呢?

  是那些我們不記得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更大。人好比一台運行良好的電腦,平時我們看到的電腦界面是我們需要看到的界面,但決定呈現這些界面的程序卻隱藏在電腦編好的程序中。因此,我們也受一些看不見的程序的驅使,而表現出現在的行為。

  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有些時候也會反其道而行之。

  別隨便和來自不同家庭的人「劃等號」

由於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對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規則。比如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堅持牙膏要從底部開始擠,丈夫卻從中間一捏,就把牙膏擠出來了。妻子會說牙膏本來就該從底部擠,丈夫會說:「你的本來和我的本來,本來就不一樣。」

  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習慣和規則。比如:一個原生家庭家教嚴格、親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關係疏離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離開,看電視的看電視,玩的玩,留下新媳婦一個人在飯桌邊面對滿目杯盤,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傷以致哭泣,而丈夫卻覺得不解;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時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餃子,穿戴整齊坐在桌前等著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卻還在床上睡覺,妻子把他匆匆叫下來——妻子感到特沒面子,倍受傷害,丈夫還是覺得不解。

所以,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身邊。也許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同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

  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也許影響一生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比如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對象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里什麼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凄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對象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見得一定是壞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階段保護了你,對你有幫助。只是到後來,當你的人生環境改變時,過去這保護你的行為在新的環境里,反而變成了阻礙。

  環環相扣的心理情結

  當夫妻兩人的內在誓言正好相反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即「環環相扣的心理情結」。夫妻關係,很像兩個戀人要在一個完全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里跳一支很難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譜一支最美的人生之舞,我們必須學習了解原生家庭,在漆黑的潛意識中為愛點燃一盞燈。

  了解「強迫性重複」

  生命中,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與某些特定的人發生或愛或恨的關係,潛意識中借著與他們或快樂或痛苦的深度情緒互動過程,得到第二次機會,去醫治過去所受的心理創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童年對自己特別重要,卻未能得償的一些心理需求。

  值得思考的問題

  1.你從小最需要的,而最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麼?

  2.你從小常常有的一些負性情緒是什麼?

  3.你在哪一方面特別有情感過敏?你的「內在誓言」,或你的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是什麼?

每一個人要學習為自己的心理情緒負責

  你沒有辦法使風不吹,但你可以調整風帆,讓你的船到達目的地。最沒有影響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絕對不接受別人影響的人。

  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借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過去原生家庭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負責任。但是,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要自己負責任。

  請記得: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


前兒童外科專科醫生,講一講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哪些容易被家長和普通醫生忽視的疾病。提出這幾個疾病,除了因為這些疾病比較專,容易被忽略;另一點這些疾病的治療要同時間賽跑,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1)兒童自閉症,也叫兒童孤獨症
現在科普自閉症的資料挺多了,《星星的孩子》和《海洋天堂》都是講這個。身邊有一個廣西同事的親姐姐女兒的例子,聽她講姐姐完全辭掉工作在家帯女兒,一家人生活很艱辛,除了經濟方面,心理打擊和痛苦才是最難受的。


之前印象就深刻,是心理學同事之前講的,經常有孩子四五歲了,家長才領著來看診,還說孩子只是性格有些內向,不愛說話,不愛與人交往罷了。常常這樣一說,她就知道是兒童孤獨症了,她說現在接診這樣的小孩越來越多。


中國自閉症患病率沒全國統一數據,廣東地區發病率較高6.7‰,甚至更是高達1.32%,美國發病率是1~2‰,男性發病高,比女性高3到4倍。患自閉症的兒童在三歲前會出現以下基本特徵,表現是語言發育遲緩,沉默不語,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與人缺乏目光接觸,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在群處方面,模仿力較弱,不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很多人誤解自閉症的智力高,正常智力的自閉症只佔到25%作用,稱為高功能自閉症。


心理諮詢師建議儘早發現和干預自閉症,自閉症在3歲前能夠接受治療效果最好。家長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要開始關注孩子眼神的交流,語言等學習,如果感覺到孩子有眼神獃滯、不與人眼神交流、語言發育遲緩等癥狀時,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篩查。

2) 弱視和斜視

對這個問題重視因為兒外科裡面有一個「斜頸」的疾病需要排除斜視的原因,後來我諮詢眼科同事才知道弱視和斜視的發病率如此高。


國內做過大型數據調查,研究了1萬餘名3歲-7歲兒童的,斜視發病率為4.19%,弱勢發病率3.57%,有些孩子兩者情況同時存在。身邊幾個同事小孩全部篩查了,幾個小孩就已經在接受弱視治療了。


斜視 就是老百姓叫的「鬥雞眼」「對眼」。兩眼鏡看東西不協調,久而久之,還造成弱勢。弱視眼的外觀與常人一樣,一隻眼視力正常,另一眼視力差,只有一隻眼睛看東西,沒有立體感,視野窄,眼睛也沒用器質性病變,戴眼鏡也無法矯正視力。而且斜視和弱視密切相關,單眼偏斜可引起弱視,弱視也可形成斜視。斜視不能小覷。


如果幼兒走路爬樓梯容易摔倒情況,就要高度警惕弱視;斜視尚好,從外觀就可以看出來。眼科專家建議:兒童在3歲錢應該到醫院做一次正規的視力檢查,儘早發現弱視,學齡前開始治療,效果最佳。

3)隱睾
隱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陰囊,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異位。


讀本科的時候,還在泌尿外科實習的時候遇到一個趣事,領了結婚證的小夥子,被新娘發現只有一個蛋蛋,才去醫院看,發現是隱睾,最後做了手術。這個是我見過年齡最大的隱睾。後來從事小兒外科,發現隱睾的小朋友太多了,醫院排隊等主任做手術的小朋友預約到半年以後的檔期。我的朋友小孩實在不敢等太久,延誤時機,最好另找其他醫生做的手術。


國內數據顯示,隱睾占早產兒的9.2%~30%,足月產男嬰的3.4%~5.8%,但在1歲時僅佔0.66%。隱睾發生率與早產密切相關,在出生後仍然可以下降,1歲以後基本沒有下降的機會。所以隱睾最佳時機在2歲以前。如果延誤治療時機,隱睾者的睾丸處於相對高溫環境,十分不利於睾丸的發育和青春期後的精子生成,可以造成睾丸的明顯萎縮,阻礙精子的發生,給患者的生殖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還具有較高的癌變機會而危及患者的生命。長期漂泊在外的睾丸最後手術的方式只剩下切除了。


因為家長和普通醫生很少關注生殖健康這方面問題,才導致此類疾病延誤治療。各位年輕的父母需要多注意下兒童的生殖健康,早期發現隱睾,儘早讓「迷途」的睾丸「回家」,減少不良後果。


4)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俗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這個疾病是我之前的本行,兒童矯形外科,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工作那會醫治最常見疾病之一了。越是貧窮落後的地方,過來醫治的小朋友越大,2010年左右治療的有8歲甚至更大的小朋友,年齡大,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手術只是挽救功能,效果有限,我心裡也挺難受,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一輩子受罪,長大仍需置換髖關節,還得再承受手術。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國內文獻報道不一,平均在1%左右,北方發病高於南方2到3倍,多見於女孩,男女發病比率1:4。冬季出生的嬰兒,其發生率明顯增高。臀位產發病率也高。國內兒保檢查已經在篩查這個疾病,大大提高早期發現幾率,癥狀比較重的典型的案例很早可以發現,及時處理,效果最好。部分輕微的不典型的癥狀需要特別信息觀察,雙側臀部高低是不是一致,兩側臀紋是不是對稱,,兩條腿活動是不是正常。早期沒有發現,等到小朋友開始走路就明顯了,走路不穩,容易摔跤,走路顛簸都是要懷疑的情況。


北方及西部高原地區此病高發,因為治療的時間窗比較短,建議這兩個地方的父母做兒保時提高警惕。治療黃金期在1歲-2歲以內,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可以恢復接近正常人,,2歲以後治療差別很大,怎麼治效果都不理想,可能影響一輩子。

還有先心病、先天性巨結腸、脊柱側彎、漏斗胸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發現和甄別的疾病,就不展開細說了,想到其他的再補上。


1.戶外活動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五感的不同體驗對於大腦的發展非常重要,簡單點講就是吃不同的東西,摸不同的東西,看不同的東西,聽不同的東西,聞不同的東西。
簡單的說就是身體發育需要不同的營養,而大腦的發育需要不同的感覺刺激。

特別是城市家庭,尤其是以隔代教養這種情況出現的非常多,老人整天把孩子丟家裡玩固定的那麼幾件玩具,或者是看長時間看電視IPAD這些東西,孩子往往都會處於感覺缺乏的狀態之中。
再加上空氣原因,以及高樓層帶來的隔離感,進一步削弱了感覺刺激的來源。
如果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就是說「大腦」餓了,它需要「感覺刺激」。於是乎就會告訴「身體」,去「給我找點東西爽一發」。
這個過程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很多奇怪而且刻板的興趣,如特別喜歡門 開關 電扇這種循環晃動的物體。

孩子之間的能力判斷上,也就是直觀感覺這個孩子聰明不聰明,反應速度快不快是可以有一個對比的,尤其是在家長群體里,哪些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的家長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里能力普遍更高。
————————————————

2.孩子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累。
很多人會疑惑這群小孩一直跑來跑去上躥下跳有什麼好玩的,不累嗎?
-----嗯,還真是。
3歲左右屬於高速發展期,新陳代謝速度非常快,要遠遠快於成人。也就是說他們在不停的UPDATE。
同時也需要更多的消耗來保持對身體的感知的熟悉。需要不停的熟悉這個新的身體。
並不是指孩子比你更厲害,更不容易累。用一個遊戲里的術語來解釋就是孩子相對成人來說:
「生命值回復速度」更快,而不是「力量」「敏捷」「生命值」等屬性更高。

所以請放手讓你的孩子去玩鬧,不要擔心他會累著,就算他累著了,他的「HP」也會迅速回滿。
(PS:減肥同理,新陳代謝越慢越難,普遍是指年齡越大越難)
———————————————

3.走路不是協調運動的基礎,爬行才是。
月齡8個月左右的孩子一般可以學習箱式爬(四肢膝蓋著地撐起像個箱子)。爬行的數量多和少對之後協調運動的發展是一個積累的作用。
這個動作在早期,包含了四肢 協調運動 支撐等多個方面,是對大運動非常有促進的方式。我建議孩子可以在早期多多爬行,走路則不一定。
在我們看來會不會走路並不算什麼評判依據,而會不會爬什麼時候會爬這種信息才更為重要。
而且學步車這種物品會控制住孩子的身體,反正不利於孩子感受真正的重力和協調,反而是一個負面影響。並不利於鍛煉孩子走路。不如讓孩子自己扶牆或者樓梯慢慢走。
——————————————

4.家庭的和睦與統一。
一個統一的家庭可以營造出一種有序的環境,對於孩子的規則感建立是非常有幫助的。
俗稱的「熊孩子」就是不聽任何指令,也不受任何規則舒服,任由本能來行動。而往往這樣的孩子家裡一定是有多套規則在運行。
比如孩子要吃糖,媽媽不給。孩子躺地板。媽媽堅決不給,奶奶要給。這就是兩種處理方式。
很多人問我,孩子不聽話,是不是要凶一點。絕對不是,而是要保持一致。
行,那就孩子周圍的人都說行。
不行,那就孩子周圍的人都說不行。不論怎麼鬧,找誰鬧都是不行。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爭執更是破壞孩子規則感的絕對雷點(破壞力X5)

由於在家裡都不受任何束縛的話,在環境更大幹擾更多的公共場合如餐廳幼兒園這種,要臨時控制住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請家長們不要怪幼兒園的阿姨們管不住熊孩子,熊孩子的家長才是問題的根源。小環境不能做到有序,大環境更是難上加難。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 家長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家長本身。
  • 父母自身的成長和自我教育是一切的前提。
  • 把先進的育兒理念,能用巧妙的方式告訴老人。

無數心理諮詢師前輩總結出的真理,可能很多家庭都沒意識到:

夫妻相互獨立又相親相愛,而不是靠孩子維繫夫妻感情,是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禮物。


好像沒人說很重要的一點: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的好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得幾個月前微博有一個話題叫做說說你受過的童年傷害改變了你什麼
裡面有很多關於兒時家庭氛圍不好的傾訴(保護隱私還是用ABC來代替吧)

A: 小時候爸媽經常吵架打架,那是我家後院有個水塘,每次他們吵架打架我就會蹲在那旁邊哭,希望上天能讓我少活幾年,讓我爸媽不再爭吵。童年的陰影導致我現在都恐懼婚姻,我害怕走跟父母一樣的路,趴了,我不想結婚也不敢結婚。
B: 父母從小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無數次想讓他們離婚,甚至在初中之後親自幫他們寫過離婚協議,然而每次都以為了我而拒絕離婚。現在情緒變得敏感、缺乏安全感、會很自卑,覺得非常孤獨。
C:父母感情失敗,不知道如何去愛人。

之前因為工作原因認識一個18歲的男孩子,和媽媽一言不和就會大吵起來,事後又後悔。經常參與學校里的小團伙和別人打架,在虛擬遊戲里才能覺得生活是順心的。性格敏感、孤僻、暴戾。這一切幾乎都是來自於家庭中父母關係的影響。

他告訴我幾乎從有意識開始,父母的戰爭就沒停止過,甚至最激烈的時候兩人菜刀相對。小時候兩個人扭打在一起,父親掐著母親的脖子,撕扯猙獰的樣子他這輩子都忘不掉。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夫妻關係高過親子關係
孩子看似是與父母分離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實際上在同一屋檐下,夫妻兩人關係的好壞與否,影響著孩子性格與成長。

當父母關係親密,能夠給孩子同等的愛的時候,孩子才能從父母身上正確的理解男性和女性形象。孩子的性格才更加平和、開朗、有正常的抗挫折能力,在未來才有正常的戀愛關係。

當父母關係冷淡,關注點只在孩子的時候,即使沒有太大的衝突,孩子也會成為所謂的「婚內第三者」,在父母關係的作用下,孩子被過多關注或干涉,性格會變得任性和自私。

最可怕的一種是夫妻關係不和、互相指責、謾罵甚至大打出手。對著孩子抱怨另一方的不是,長久以來,孩子也會不尊重自己的父親/母親。很多人在婚姻過不下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隔三差五還要動手打個架的情況下不停地告訴孩子,我們不離婚都是為了你。直白點講,這樣的家庭關係還不如單親家庭。

見過有的夫妻認為打架是正常的,會一副無所謂的語氣在公眾號後台留言說誰夫妻沒打過架呢,有什麼啊。但是夫妻之間大打出手,對於孩子而言是毀滅性的,他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的衝擊,與此同時,在長期的壓力之下,孩子可能會成長為一個崇尚暴力、脾氣暴躁的人。

孩子心理巨大的渴望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正面的信息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當你說
「寶寶你好厲害,像爸爸一樣。」
「寶寶你好細心啊,和媽媽一樣」
「寶寶你像爸爸一樣勇敢呢」
而不是
「你怎麼笨的跟你爸一樣」
「你爸那麼懶,你可別學他」
「你媽說話不講理,我受夠了」

可是你知道嗎,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可能就會越像他。當你稱讚他像爸爸/媽媽一樣時,孩子內心和父母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們才會知道父母有時候會吵架,或許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

不良的夫妻關係會給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心理創傷,而這種心理創傷在長大的過程中會被慢慢放大,甚至終身都難以癒合。

所以我始終認為,對孩子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相愛。

能幫到你就點個贊、關個注吧
歡迎關注公眾號:拉薇寶貝兒
一起以「閱讀」來為孩子注入最長期的心靈溫暖。


大事化小,小事計較。
很健康的孩子,依然每天計較吃喝拉撒,恨不得精細到克。對於安全感,自我的發展,專註力,焦慮,關鍵期等一無所知,隨意破壞。
對於明顯的行為問題視而不見,認為長大就好了。
對了,好多家長特別重視:孩子見人要打招呼,要「有禮貌」,重視到變態!


有一個家長很容易忽略的問題:

家長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忽視了自身的成長。

比如以下一些典型的案例,如果有任意一條在你身上存在,都建議你警惕:

1. 情緒失控的爭吵,卻希望孩子有好的情緒管理;
2. 手機不離手,卻希望孩子熱愛閱讀;
3. 限制孩子的探索,卻希望孩子能夠有冒險精神;
4. 拿張三李四的孩子比較,卻希望孩子不要受外界的影響;
5. 威脅孩子,卻教育孩子真善美;
6. 哄騙孩子,卻希望孩子誠實;
7. 打罵孩子,卻希望孩子知書達理;
8. 自己一錯再錯,卻希望孩子知錯就改;
9. 不願意自己改變,卻希望孩子能夠不斷提升自我,在曲折的人生路上一路向前;
……

蒙台梭利博士曾經說過:

「兒童是成人之父」,成人是在孩子們的成長中而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的,不是成人教育了孩子,而是孩子教育了成人。為此,成人應心存感激,感謝天使般純潔、美好的孩子給了我們成人不斷成長的機會。

深以為然。

-----------
20160523:

簡單更新下個人信息。答主男,兒子即將三歲。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了太多的教育問題其實源於成人自身。於是創辦了『加丁學院』,專註於提供專業的在線家長教育服務。

『加丁學院』引入包括:

  • 蒙台梭利(蒙氏)
  • 瑞吉歐
  • 華德福
  • 正面管教
  • P.E.T.(父母效能訓練)

在內的國際教育流派及家長培訓體系,通過在線課程和跟蹤式互動的方式,幫助家長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

(說到這,我當然不會告訴你,很多知乎V都在學院里,學習討論的不亦樂乎==)。

最後,對加丁學院課程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加我的微信:poppy_rr,請註明:知乎。歡迎來聊。:)


在孩子早期成長過程中,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時: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天賦!

vivi,微信號:七顆樹,qikeshu-7trees,中式教育反思者,設計師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不同基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至少目前我們還無法解讀每個孩子的基因秘密,要想打開這個基因秘碼,只能靠家長對孩子全方位的觀察和培育了。因為基因不同,所以同一個家庭養出的孩子天賦卻完全不一樣!即便是雙胞胎,在不同的環境下長大,成人後的個體稟賦也會有很大差別!天賦不僅和基因有關還和後天的環境刺激有關!環境的刺激對發現和培育孩子的天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賦與其說是發現的還不如說是激發和培育的!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基因默默的隱藏在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如何讓它顯性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還真是一個不小的課題!通過感官刺激和參加興趣課程不斷激發潛在的天賦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人的智能大體分為八種:包括1.語言智能 2.數理邏輯智能 3.空間智能 4.身體運動智能 5.音樂智能 6.人際智能 7.自我認知智能 8.自然認知智能。不同年齡段有不同智能發展的敏感期!依據敏感期來制定合理的激發和培育時間表比較合理!


第一個時間段:0到3歲的感官刺激階段


0到3歲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教階段!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剛剛出生的孩子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50億個神經間連接傳輸信息的突觸,一歲後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3歲時已經是成人的80%。這個階段是孩子們語言智能和運動智能發展的高敏感期!也是孩子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觸覺發展完備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都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1.語言智能的培養:從孩子幾個月就可以開始。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多對孩子說話,抱著孩子不斷的指認實物。孩子的聽力和記憶能力是先於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你和孩子聊天的內容和實物名稱,已經刻在孩子的大腦皮層中。在孩子一歲多開始可以用完整的發聲系統表達時,他會用這些辭彙給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奇!家長剩下的職責就是認真仔細有耐心的聽孩子的表述,不厭其煩的糾正孩子不標準的發音和病句了。


2.身體運動智能的培養:多數的孩子在1歲多一點已經可以自由跑動和跳躍了。這個時間點他們已經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也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如果不再做感官刺激,能力也僅限於此。此階段不妨提供些安全係數高的兒童用三輪腳踏車 小滑板車 電池驅動的小汽車等。可以讓身體的運動協調力和靈敏性再上一個台階,為後期的運動智能培養打好基礎!


3..培養自我認知智能:建立錯誤反省區是培養自我認識自我反省智能的最簡單有效的好方法。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在反覆測試家庭規則的底線,通過錯誤反省區可以讓孩子慢慢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也可以讓孩子開始試著思考和判斷自我行為的對錯!反覆清晰的告之犯錯的節點很重要!


4.養個耳聰目明的寶貝:通過對身體五官的刺激,包括對視覺 聽覺 味覺 嗅覺 觸覺的刺激,可以大大的提高各個器官的敏感度!為發展音樂智能和自然認知智能提供一個好的物質基礎。音樂 短句唐詩可以培養孩子對旋律 音調 節奏的敏感度。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可以提高對物體的辨別和分類能力。如果阻止寶寶對各種味道的嘗試,就有可能在你的手裡抹殺了一個美食家!條件允許要儘可能的為寶寶提供力所能及的嘗試機會!孩子的智能發展取決於你給了孩子多少感官刺激!


天賦只有在發揮出來時才叫天賦。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天賦一直處於沉睡狀態,就像是一塊有皮的玉,等待著家長們去發現它、激活它、雕塑它。而90%的人可能一生中從未發現和好好運用過自我的天賦和才能。


第二個時間段:3到6歲是潛在天賦的激發和篩選階段


因為是天賦的激發階段,所以沒有對孩子有很多硬性的指標要求!最基本的原則是:保護好孩子的興趣之心,儘可能比較全面的讓孩子接觸到8種智能方面的內容,以遊戲和玩樂的形式呈現給孩子!


1.音樂智能的激發:孩子的音樂天賦和其他天賦一樣,剛開始是沉睡的,需要外界的刺激。開始可以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音樂的環境中,播放鋼琴曲 現代音樂 古典音樂 流行歌曲等等。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節奏和音調很敏感,屬於音樂的灌輸期。如果孩子自身條件不錯,可以適當的選擇一門樂器讓孩子接觸和學習。而是豐富的音樂環境會為以後的潛能開發奠定很好的基礎!


2.繪畫智能的激發:每個孩子都喜歡塗塗抹抹,只是孩子表達出來的線條和圖案大人可能無法理解,他們有自己的世界和表達方式。這個時段最忌諱家長用像還是不像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家長的職責就是做一個聆聽著和欣賞著,讓孩子告訴你他們的畫面故事,欣賞他們沒有任何限制的想像力!如果有可能請儘可能多的提供各種形式的工具和材料給他們,讓他們自由表達!


3.語言智能的激發: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語言溝通和交流能力,可以固定每天的一個時間點給孩子講故事書。孩子這個階段對感興趣的故事會反覆要求家長講述,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這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重要方式,反覆的聽講會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可以要求孩子給大人講聽過的故事,鍛煉語言的口頭表達力!


4.數學智能的激發:孩子的記憶力很好,剛開始可以教孩子數數,首先要學會數1到10的數,再擴展到10到20,以此類推到100以內的數。孩子對一個兩個實物有概念後,就可以開始用實物圖片讓孩子建立實物和數的關係的概念了,也就是建立數的概念,這個過程對孩子理解抽象的數的概念很重要!還可以通過積木遊戲認識顏色 形狀 幾何體 長短 大小的不同。從5,6歲開始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雞兔同籠的數學遊戲,鍛煉孩子願意嘗試的意願!


5.人際智能的激發:基本上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園,開始融入集體生活,會接觸到很多同齡的孩子,孩子在玩耍打鬧的過程你一定會產生矛盾。處理矛盾的時間點是教會孩子學會和人相處的最好時機。可以學會不自私,學會分享,學會等待等等好的品格。


6.自我認知智能的激發:3歲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開始有獨佔的念頭,開始把玩具和物品做成「我的」標籤。通過建立家庭錯誤反省區,可以讓孩子慢慢知道那些事情是錯誤的意識。也可以讓孩子開始試著思考和判斷自我行為的對錯!在孩子受到處罰前一定要清楚明晰的告訴到底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要處罰他!


7.運動智能的激發:可以讓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運動,或者參加輪滑 游泳 乒乓球培訓班。體育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鍛煉肢體的靈活性和敏捷度,提高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8.自然認知智能的激發:大自然是很好的教科書,帶孩子親近自然,引導孩子對自然的觀察。通過郊遊 探險 參觀博物館和科技館等各種形式,為孩子展開一個廣闊的世界。引導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經過3到4年的智能激發階段,孩子會對某些專項很感興趣!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往往蘊藏著自我的天賦,但興趣愛好不等於天賦。我們可以從自己眾多的興趣愛好中尋找自己的天賦。天賦通常表現為一種學習的能力。擁有某種天賦,學習這方面的東西就會比一般人快而且好,有很好的悟性,某些方面甚至無師自通!在孩子智能激發階段,家長至始至終要帶著一雙觀察者的眼睛。5,6歲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看出在哪幾個方面的智能會比較突出了!


第三個時間段:6到18歲天賦的篩選和培育階段


這個階段的家長要依據孩子在不同智能的表現,為孩子篩選出1到2項智能發展比較優越的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培育。天賦只是你的潛力,只有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磨練,它才會變成的你的能力。培育階段一定會經歷很多困難,也會產生逃避和堅持不下去放棄的念頭!家長要鼓勵孩子堅持下來,克服一個又一個瓶頸,天賦才會變成你的核心競爭力。才會為你帶來美好的前途和光明的未來!每種智能有很多外在的表現形式!也有適合它的不同工作!


(1)具有語言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主持人、律師、演說家、編輯、作家、記者、教師等。喜歡說話 ,願意和人爭辯,喜歡講故事,編故事,願意在大家面前做表演的人,適合做語言運用和表達相關的工作。


(2)具有數學邏輯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數學家、會計師、統計學家、工程

師、電腦軟體研發人員等。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有條理性,會總結規律,學和數字相關的內容很容易,可以從事和數學學科關係密切的工作。


(3)具有音樂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歌唱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調琴師等。喜歡聽音樂能夠辯識各種樂器的聲音,有很好的樂感和節奏感,學會一首歌很快音階也很准,可以從事和音樂相關的工作。


(4)具有空間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室內設計師、建築師、攝影師、畫家等。喜歡塗塗畫畫,願意自己動手做些小東西,對動漫電影的人物很感興趣,可以從事和設計相關的工作。


(5)具有身體運動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工匠、機械師等。好動停不下來,身體協調性強,能很快學會使用各種運動器械,可以從事和運動相關的工作。


(6)具有人際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政治家、外交家、領導者、公關、營銷等。 喜歡發號施令,願意協助老師為班級同學服務,喜歡拉幫結派,善於溝通協調的孩子具有組織和領導才能,將來有做領導者的潛質!


(7)具有自我認知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等。對自己有比較準確的認識,會反思自我,會觀察發現別人的情緒,對其他人也能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的人,適合從事和心理研究方面相關的工作。


(8)具有自然認知智能和天賦的人,適合的職業有: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考古學家等。喜歡刨根問底,對任何事情都比較好奇,經常問各種各樣的問題,願意深入研究和自我去找尋答案的人,適合從事科研工作。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同時擁有8種智能,只是多數人只在一兩種智能上比較出色!這些出色的智能就是天賦所在。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孩子們培育和找到自己的智能強項,讓孩子們能夠通過這些智能強項發揮自我!一個人成功與否,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天賦。


謝邀。

我覺得最需要注意又最容易忽視的是務必把他當作家庭平等交流的一員。


我認為容易忽略的是保護孩子的專註力和想像力,因為專註力和想像力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成長前期受到破壞,後期會出現諸多問題,而且再想培養是很難的。

以我家叮噹為例:我發現最近兒子腦洞大開的狀態挺多,比如一個人玩車時,嘴裡卻念叨「著火啦,快來救火呀~」或者說著「小轎車尿尿啦~噓~噓~」再或者拿個紙團,一會兒舉高,一會兒放下,說著「變成飛機啦,唔~飛起來啦~唔~掉地上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很新奇,一會兒給他錄像,一會兒又想參與,跟他說話:「著火了該讓什麼車來滅火」、「來,媽媽給你疊個飛機」……但是我發現每當我拿著手機給他錄像或者跟他說話時,他很快就會終止手上的遊戲。

我立刻意識到,我破壞了孩子的專註力,瓦解了他想像中的世界。

孩子在自言自語說著自己的「童話」時,其實是在放飛自己的思想,進行想像力的練習,這需要他專註地調用大腦思維,手眼協調運作,並組織語言表達,這對於一個還在步履蹣跚、牙牙學語階段的孩童來說,已經是成長道路上的很大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他的專註力和想像力不受干擾。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不打擾,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孩子在構建自己的認知世界,他把他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嗅到的所有事物進行了整合,這種整合不單單是排列或分類,而是把他們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併存儲在思維里。

比如,當看到一個紙團,他會想像它變成飛機,他會模仿飛機的聲音和動作,讓它飛上藍天,又降到地面。

他在他的腦海中使勁搜索關於飛機的形狀、聲音、姿勢等等的所有信息,並試圖用行動和語言表達出來。這真的需要強大的專註力,一旦被打擾,可能搜索就失敗了。

所以,保護我們孩子的想像力,其實並不複雜,就是要做到不打擾、不阻礙。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時,不要打擾他,讓他去編織自己的「幻想世界」。一切的事情、一切的話,都等孩子做完了一件事以後再說。

2.陪玩過程中,父母別「太聰明」

孩子的想像有時候真的是天馬行空,讓人捉摸不透。比如下面這個掉漆的積木,叮噹一本正經的說「這上面有月亮、星星、點點、桃心……」你看到了嗎?是的,就是那些掉了漆的小斑點!我在驚訝於他的想像力和觀察力時,也壓抑住了想要告訴他「你看,這是一個人」這種愚蠢的做法,我寧可相信,我兒子想像的那片星空才是這積木該有的樣子。

一定記得,和孩子一起玩,要剋制自己的「聰明」,儘可能保證孩子是遊戲的「主人」,這樣才能給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留下足夠的空間,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像中玩得更盡興、更自主、更活躍。

3.和家人溝通,一起保護孩子的專註力

叮噹每次在自娛自樂玩一些稀奇古怪的遊戲、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時,叮噹爸總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咔咔咔」照相或者追著孩子錄視頻,叮噹奶奶呢則是在一旁連連稱讚「寶寶真聰明」、「寶寶你說什麼呢?再給奶奶表演一下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分散了注意力,而且明顯表現出玩得不自在,專註力和想像力都受到嚴重影響。

就此我和家人進行了溝通,當孩子認真玩的時候,我們要盡量不干擾他,不要拍照、不要詢問,只需要在旁邊靜靜「欣賞」就行。

4.提供更多的機會,豐富孩子的想像

想像力是一種高級思維。是人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但這個創造並非憑空的,而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

比如說,看到一個圓形,孩子會想像是太陽,雞蛋,餅乾,皮球等等。孩子所想像到的事物,其實也還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是可以觸摸到的具體東西,或者能夠聞到的氣息,或者是能感受到的情緒等。

所以,父母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多給孩子提供探索機會,多接觸新鮮事物,或者利用圖書、視頻資源等給足夠的認知信息源去刺激想像力的發展,擴展想像的空間,豐富想像的世界。

5.把孩子的童言稚語記錄下來

進入「腦洞大開」時期,孩子會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或者說一些有趣的話語。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既新奇又好玩,這也算是帶孩子過程中的甜蜜收穫,累並快樂著。

家長們會忍不住想把這段美好的時光記錄下來,像我提到過的叮噹爸就喜歡給兒子用手機照相、錄像,這在不打擾孩子的前提下當然是可以的。我更建議大家專門給孩子建個文檔,把寶貝們的童言稚語和有趣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等以後和孩子一起回味,那種快樂會被放大好多倍。


一直以為,只要有愛與智慧便能養育好孩子,然而,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卻證明了自己觀點性的錯誤。

當孩子越來越大,經常會有一些讓我措手不及的問題時,我才慢慢明白,養育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愛與智慧,還需要經驗與技巧。如此,才能達到「讓他健康快樂」的目標。

也正是基於此,我開始著重地去關注那個日常忽略的「隱形殺手」——細菌性腦膜炎。

腦膜炎的微生物學原因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在常規使用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之前,美國每年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感染近6000人,日本每年估計有6.8萬臨床病例。其中一半發生在18歲以下的兒童中。

細菌性腦膜炎非常嚴重,可能致命(死亡率超過10%),死亡只在短短几個小時內發生。大多數人腦膜炎恢復。然而,永久性殘疾(如腦損傷,聽力喪失和學習障礙)都可能是由感染細菌引起的。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對兒童腦膜炎的迅速準確判斷和充分治療在醫學上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這反應在全球疾病持續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家長應當尋找預防細菌性腦膜炎兒童神經後遺症的產品。針對感染了細菌性腦膜炎的兒童,必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輔助療法。

有幾種類型的細菌會引起腦膜炎。美國的主要原因包括:

肺炎鏈球菌

B組鏈球菌

腦膜炎奈瑟菌

嗜血桿菌流感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風險因素

年齡

和其他年齡階層相比,嬰兒患上細菌性腦膜炎風險更大(但是,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發展細菌性腦膜炎)。

社區設置

傳染病往往會在人群集中區域蔓延,校園學區更是腦膜炎球菌病的爆發區。

某些醫療機構

有一些醫療機構條件較差,藥物和外科手術資源的匱乏使細菌性腦膜炎兒童數量增加。

接觸導致腦膜炎的病原體

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一切物體上都可能暴露著導致腦膜炎的細菌微生物。比如玩具,傢具,寵物,甚至是飲食。

旅行

旅行遊玩是去某些地方,都可能會誘發細菌性腦膜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腦膜炎帶,特別是在旱季;麥加在一年一度的朝覲和烏姆拉朝聖之際等。

如何傳播

一般來說,引起細菌性腦膜炎的細菌可以通過人體傳播(母親可以通過B組鏈球菌和大腸桿菌傳播到她們的嬰兒身上),某些細菌(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可以通過食物傳播。咳嗽或打噴嚏時,人們通過與他人密切接觸會傳播肺炎鏈球菌,通過分享呼吸道或喉嚨分泌物(唾液或吐痰)傳播腦膜炎奈瑟氏球菌。這些通常發生於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

腦膜炎癥狀

腦膜炎癥狀包括發燒,頭痛和頸部僵硬的突發性發作。還有其他癥狀,如

噁心

嘔吐

畏光(增加對光的敏感性)

改變精神狀態(混亂)

在新生兒和嬰兒中,發燒、頭痛和頸部僵硬的腦膜炎癥狀可能不存在或難以注意。但寶寶或許會煩躁不安。嘔吐,消化不良,或看不起慵懶不活躍。對於年幼的嬰兒,醫生會尋找一個凸起的囟門(xìn mén 嬰兒頭部的軟骨間隙)查看是否有異常反射。如果寶寶有以上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怎麼預防

確保自己和孩子定期接種疫苗。如果是孕婦,當你懷孕35-37周時,可以去醫院接受B組鏈球菌的檢測。但是和任何疫苗一樣,防禦這些細菌的疫苗並不一定100%有效。疫苗也不能保護每種細菌的所有類型(菌株)。由於這些原因,即使接種疫苗,仍然有機會發展成細菌性腦膜炎。

所以,平時也要注意預防,不要吸煙,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與患者親密接觸。最簡單的就是,隨身攜帶安全無毒無刺激性的性抗菌性產品

可是女孩子出門避免不了帶上大包小包的東西▼

所以,準備一些30ml的噴霧瓶就很有必要了,一來攜帶方便,可以循環使用既環保又節約;二來噴霧瓶不會造成抗菌液體被污染,細密的噴頭可以讓液體均勻的噴散出來。

市面上有很多這一類的消毒產品,但產品大都是添加了酒精漂白水等成分,並不能真正的殺死大部分病毒和有害細菌,而且刺激性比較大。所以挑選這類消毒抗菌性產品時,一定要選擇無毒無刺激性的。比如,可以噴傢具,玩具類的產品(白因子、aqua)↓

可以當免洗手液(乙醇凝膠),一般這樣的產品只能殺菌,去污能力實際一般。

還有客廳,寶寶房裡,也需要放上抗菌霧化機,好的霧化機可以將抗菌液轉化成霧化狀態,直接朝空氣殺菌。注意的是,抗菌液是不能和香水,精油一起使用的,以防止產生什麼化學作用。此外,還要避免房間內過度潮濕,抗菌霧化機底部帶有活性炭就再好不過了。

前幾天我還看到一位朋友發的「育兒即育己」,育兒沒有捷徑,家長需要的是經驗技巧和細心。視問題為成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發現和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做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說謊。

簡直張嘴就來,比如打針不痛,特么你自己扎一下?十指連心好嗎?尤其碰到新手實習護士,不痛嗎?

這個葯不苦,一口就吃掉了,呵呵,認真試過沒有?蒲地藍是走點苦還能忍,那個豉翹則是酸中帶苦,苦裡藏酸,大人吃一口都想吐;

出門沒有帶錢不能買玩具了,手機微信不是也能支付嗎?上次在超市你剛給娃演示過掃一掃呀;

還有最最著名的:下一次再來玩,說這個話的時候真的有認真想一下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嗎?

特么其實也沒人是傻子,人家不過涵養好給你留面子罷了~


看完電影回來突然想到的,關於害羞的孩子們。害羞與否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人這方面的性格是天生的。隨著長大成人,多數人都學會了把害羞或軟弱掩藏起來,也不像暴躁和具有攻擊性的性格有非矯正不可的必要性。恰恰相反,害羞也表示他們對於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都更敏感,不要粗暴對待。我自己5歲以前在不熟悉以及陌生的成年人面前有時會躲到母親身後不想與他們打招呼,總因此被當面教訓。兒子2歲零10個月以前都是一個對陌生人毫無警惕的孩子,出去吃飯他總是亂跟隔壁桌的人笑啊,躲貓貓啊,招手啊之類。自從去年8月幼兒園安全周教給孩子們「陌生人危險」的課程,他見陌生人對他笑或打招呼就馬上把臉藏起來,或者直接說「I"m scared! I don"t like strangers.」兩三歲的小孩子會表達也可以讓人超級尷尬。雖然我有時也覺得困擾,其實從某種角度而言這種害羞也是一種生存技能,至少警惕不熟悉的人就沒那麼容易被拐走。研究了一下都說接受孩子天生的害羞個性,不要強迫他打招呼。如果有條件的話,譬如人家來拜訪之前先背地裡跟人家解釋清孩子可能的反應。當然提前告訴孩子要有什麼樣的人來拜訪,如果有照片可以給孩子看提前介紹來訪者。3-4歲是「害羞」問題開始產生的年齡,接受他,幫助他,但不強迫他,給他時間慢慢適應。粗暴對待反而有可能引向極端,譬如因為父母在語言上的粗暴對待導致我至今內心都是一個害羞的人。

上個月因為換工作所以換幼兒園,於是我很擔心他會害羞什麼都不跟老師講,尤其是上廁所的問題。之前跟老師溝通過說他比較害羞。結果第一天去新幼兒園下午接他時問老師情況,老師驚喜的表情說他什麼都會講,譬如告訴她他有點害怕一個人去廁所便便,請她陪他。第三天另一個老師說他學東西快,兩天就會運用某種新句子了。又過了一週他說他想請他的新朋友艾文,帕特里克和普林斯到他家玩。所以我也搞不清他害羞的這個度到底在哪裡。感覺白擔心了。

-------分割線----原答案在下方-------
幾個高票的綜合起來就幾乎都包括了。做為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來答一下。人生的前十幾年我在中國長大,後來隨母來美,三年前我自己也成為母親。從小我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做為一個小孩子的體驗,尤其是我的父母基本沒有與我溝通的習慣。對他們而言孩子只要滿足物質需求且水準越高越好,似乎藉此可彌補長期把我留在姥姥或奶奶家的愧疚感。而精神和情感上他們完全沒有要滿足我或試圖了解的願望。於是我從小也觀察別的家庭,似乎大多數父母除了「樹權威」其實是成年人的任性妄為,也沒有打算把孩子當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來看。尤其0-3歲這個階段似乎喂養為主,好點的教識字數數就沒了。

綜上,第一點我以為被許多父母忽視的即引導0-3歲的孩子運用語言溝通和表達生理需求和情緒。由於我和老公都工作,美國有些幼兒園是接納嬰兒的,所以孩子從四個月大進入一家早教比較專業的幼兒園。每個班的主導老師幾乎都有教育碩士學位,包括嬰兒班。過去三年中他們最讓我感激的不只是在孩子Academy方面的發展,畢竟中國的教育從小是以academy為中心,其它都不管的。或許我看到的已經是過去式,而我印象中中國人民一提起早教就是讀寫背,樂器書法等等五花八門這類硬性知識技能灌輸成果的評定。當然即使在美國的幼兒園3歲以後這些知識技能性類的競爭也逐漸拉開序幕,只是還要加上各類運動項目,游泳,棒球,足球,高爾夫,溜冰...you name it. 扯遠了,我意識到他們教育與訓練的適時性與實用性,尤其在孩子情感發展方面。

在人生的最初三年他們教育的重點之一是表達與溝通。6個月會坐開始教手語表達基本需求,餓,再多一點,請,這三個手勢6-12個月的嬰兒常用。接著學語期開始就教他們認識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詞彙,高興,傷心,害怕,氣憤。通過適時引導與訓練,這幼兒園兩歲班裡的孩子都已經可以語言溝通自己的需要和情緒。譬如不少孩子在該年齡段出現打人毀物之類現象其實是照顧孩子的人沒有幫助和強調孩子使用語言溝通,孩子無法表達自己新的情緒和需求而產生挫折感,引起哭鬧,甚至攻擊行為。我個人認為許多中國家庭並沒有意識到在0-3歲這階段語言訓練的重點應該是需求溝通和情緒表達,而不是誰家的孩子會背更多三字經。

關於溝通,怎樣跟孩子說話都有技巧。 簡單的說一下,「笨蛋!笨死了」「真聰明!」「你是個男/女孩子,就不該怎樣怎樣」「你看某某,人家如何如何」這些話都留在監護人自己心裡就好,別對孩子說。更不要隨便用在別人家孩子身上。「真聰明」這話這幾年已經列入不可亂用的範疇。而是要以「努力」「用功」之類來代替,譬如「你做這麼好,一定是努力練習很多次吧!」「你這麼用功真是太好了!」。

第二點比較泛泛,也是昨天看到天涯一個母親訴說自己三歲半的孩子發育遲緩後我有所感觸。我以為中國父母普遍對0-3歲這階段教育與訓練忽視或沒有正確協助引導孩子發展。有些父母細心,在3歲之後突然發現孩子在語言,行動,認知等方面低於平均水平,測試後得到些建議開始密集訓練,而他們往往並不很有耐心,而是以成年人標準要求孩子,所以多數時間覺得孩子進度緩慢。有些父母粗心,沒有關注孩子肢體以外的發育指標,那麼這些孩子前面的路也變得艱辛。當然不否認也有一部分孩子得到家庭相對多的引導而順利的每一步都跟上了。

0-3歲的累積很重要,前三年沒有系統教育,孩子不可能長到三歲那天就自己一夜之間都會了。美國有個非盈利組織叫做zero to three,主要針對0-3歲幼兒教育的研究。0-3歲其實是教育關鍵期。具體操作的例子譬如出生後如果天氣不冷帶出去散步時要對嬰兒指點和講解周圍的花草樹木景觀之類,6個月會坐就開始訓練手的操控力,抓握迷你麥圈喂他自己,觸摸各種質感的東西,水,沙子,小草,冰等等等等,開始用手直接做畫做手工。再後來做畫也不是直接用筆,而是開始用些餅乾模型之類的。再後來逐漸接觸和增加筆的使用。到3歲開始描紅時已經對操控筆比較熟悉,雖然握法還不對,也由於手指力量不足。然而由此可見一斑,即使是用筆書寫這一步也應該有前三年的日復一日的手部訓練做為基礎。一個三歲的孩子過去幾乎沒怎麼接受過系統的手部訓練,突然給他一隻筆描紅他自然很難與之前有過訓練的同齡孩子相比。

語言算是一切的基礎,所以特別說一下關於詞彙量問題。認識一個3歲的孩子,一直是外祖父母在家帶,外祖父母不允許孩子看電視,而他們也沒有幼兒教育的背景,只是按自己傳統的方式照管孩子吃喝拉撒睡,每天帶孩子附近轉兩圈,家裡除了一套識字卡沒有別的幼兒讀物。有一段我跟她接觸比較頻繁,她是個非常活潑的小東西。她的母親很自豪的說她中英文都聽得懂了(爸爸只會英文)。實際上孩子無論中文還是英文的詞彙量都沒有達到同齡卻從嬰兒時就接受專業教育的孩子的水平。我以為語言這東西與其哪種都不精倒不如特別精通一樣。一個三歲孩子,英語為母語的話,詞彙量應該在2000以上,重要事情再說一遍,三歲時有兩千以上的詞彙量,句子語法基本正確,會自己編故事來講的程度。我認識的從小就接受教育的孩子在3歲已經熟練運用一些形容詞或者說虛詞,他們會說 "I"m so excited!" "That"s too difficult."這類句子,有時還會蹦出比較難的詞。然而這孩子我從來沒聽過她用一種語言說完整的句子。前幾天見她,她說的唯一一句就是「抱me」。這孩子絕對是個聰明的孩子,卻是在家連唯一能接觸的教育媒介「電視」都給強制杜絕了。有一天我帶孩子在她家玩,我給她講了A Hungry caterpillar 的故事,這故事算是一歲左右美國小孩的必讀本,在幼兒園都有的書。她從未聽過,表現出極大興趣。從此就喜歡上我了,呃。她到我家和我家孩子看nick jr節目,還有那些玩具和書每次都因為不願意走而哭。無論是disney jr還是nick Jr. 多數節目都像米奇妙妙屋一樣有早教內容,只是形式各異,有的是以情商教育為主的,有的教團隊意識之類。所以看電視真的不會害死孩子,只要看對節目也是增進語言能力的方法。

其實即使是雙語在成年以後也可以變得兩種語言都不夠精通。當然有一小撮人特別有語言天賦,譬如某些作家可以熟練掌握兩種以上語言到都可以寫作出書的程度。然而沒有必要每個人都要被強迫雙語或多種語言。孩子的天賦或者不在於此。

說起天賦,我認為每個孩子生來都是gifted,有些孩子早早顯示出天賦所在而被父母粗暴的壓制或忽視了,只因為父母不懂,或者那不是符合他們父母那代人價值觀的天賦。我一個表姐的大女兒從10個月大就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運動天賦,尤其當時還有一個寶寶和她一起就更對比出了她的天賦所在。而且她三歲就自己學會溜滑輪。然而家人並沒有怎麼帶她探索她的天賦,只是在幼兒園時學了幾天舞蹈,現在13歲了成為一個功課平平的普通中學生。。我想不少人回想一下或者都見過這樣的例子。

有些孩子的天賦是隱藏的,需要父母引導他們做種種嘗試,直到發現孩子天賦所在。我感覺美國80後這代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層和上層中產階級父母有這種陪孩子探索的趨勢。他們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和課程,涉獵廣而不深,目的不是堅持而是探索,直到找到孩子最喜歡和擅長的項目才持續培養。我在美國的姪女,屬於從兩三歲周圍成人都說很有運動天賦的。其實我看來不過是她爸爸從她嬰兒時就開始在每日陪玩中加入運動元素而得到了訓練。而我之前被表姐那孩子嬰幼兒時期自發的運動天賦驚到無數次,就並不覺得這個孩子有什麽特別。然而她的父母花了大量時間和錢帶她上游泳,網球,高爾夫,芭蕾,鋼琴,滑雪等等課,不喜歡的就停掉。她非常喜歡游泳就堅持下來。現在她7歲,已經是她們那個區游泳隊7歲組的第二名,開始準備得獎項了。無論她以後會不會走游泳運動的路,18歲以前的任何運動項目獎項都是通往名校的有力敲門磚。

其它像數學,自然科學常識,音樂,運動之類在接受正規教育的基礎上一個三歲孩子應該在什麼水平他們有一個評估表,如果有人有興趣我可以拍照發圖。

分割線-------雖然只有一個要求發圖也發上來吧。我比較懶惰等有多人需要的再翻譯吧。我兒子音樂節奏感不強。有些方面我想不少孩子已經超過表格的要求,這算是最基礎要求,然而一般父母或祖父母並非早教專業人士,包括我自己。他如果一直在家,我想很多方面我都不會想到要教給他。

音樂節奏感


最容易忽略的是孩子真正的需求。

因為大人跟孩子的想法很多都不一樣,大人未必能讀懂孩子,且即使讀懂了能及時回應的也只是一部分。

就說吃飯這個事,大人想到的是營養問題,孩子往往想到的是口味問題。如果不給孩子自己去嘗試吃什麼,孩子永遠是孩子。長大了就是個大孩子。

孩子有時能情緒只是想要父母陪伴而已,有時大人趕著上班趕著有事,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其他的小到想要個氣球,大到報個興趣班,這一路過來,都是小孩的需求和大人想給孩子的很多都會有衝突。

說白了,孩子其實也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能做到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有多少?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經常開口就是:寶貝,你今天應該…應該…

意識到這一點,努力去改,遇各位共勉。


一個媽媽,很愛很愛孩子,是孩子發燒會整夜不睡覺陪著,朋友圈瘋轉各種育兒文章,家裡玩具成山還必須要進口無毒的,孩子有個小情緒啥的,自己都恨不得要抑鬱的那種。

然後幹了兩件事

一,新裝修的房子不做任何空氣檢測就住進去。交樓前半年就買了房,收樓後也晾了半年,但一年時間沒想過買傢具。整個屋子的新傢具,都是和他們同時進的新家,包括孩子房間的床,衣櫃,書桌……

二,有一陣子自己不能接送孩子,就在小區的網上找了個人幫忙接送,說是同一個小區的全職媽媽,見了一面,就把孩子交給人家了,連身份證都沒看。。。

當然,目前看來沒有任何事發生,可是我這個理科生看了,真是百爪撓心,心咋這麼大呢。


推薦閱讀:

被父親性騷擾?
你願意放棄自己的工作,去生孩子和照顧家庭嗎?
家裡有個很帥的弟弟是個怎樣的體驗?
怎樣看待歡樂頌中樊勝美說的 一個家庭決定一個人的宿命 改變不了?
父母的人格缺陷會對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TAG:育兒 | 家庭 | 嬰兒 | 兒科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