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肌肉訓練時,大重量很容易產生代償,但小重量進入不了8-12RM的範圍,何解?
1、那麼是先堅持小重量多組次,讓目標肌肉「學會」發力再慢慢轉到8-12RM嗎?
2、為什麼通常都推薦多關節動作,單關節動作不是更精準針對目標部位嗎?例如背部這種很容易產生代償的部位,反而從來沒見過單關節的輔助器材和動作設計,為什麼呢?
3、用拉力器來進行背部的單關節訓練如何,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單關節背部動作了
感謝邀請。背部肌肉很多,是一個肌肉群,你應該是單指背闊肌。很多人說背闊肌不好找感覺,可能是因為背部肌群比較複雜吧。但一般經過一陣子的訓練,慢慢就能找到背闊肌收縮的感覺了,這是一個神經控制逐漸建立的過程,也有賴於肌肉體積的增大。
所以我還是建議不必先小重量,直接大重量就可以,只要動作規範,不走樣,練著練著就有感覺了。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並不是說先小重量就不對,這東西沒有對錯之分。
背闊肌訓練也不是推薦多關節動作,而是背闊肌主要控制上臂向下,向後的運動,所以單關節的動作確實不好找,方便使用的動作,總是難免牽扯上肘關節。另外,因為背闊肌是大肌肉,有些人會覺得,只能使用較小重量的單關節動作,對肌肉刺激不充分,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實際上這倒也不一定,因為從對其它肌肉的肌電研究來看,單關節動作和複合動作,對大肌肉或小肌肉,刺激效果都沒有明顯區別。有時候反而是只能使用較輕重量的單關節動作刺激效果更明顯。比如有一項針對股四頭肌的肌電研究,發現對於股直肌來說,直腿舉的肌電值大於訓練器坐姿蹬踏。猜測可能跟肌肉收縮的充分性有關,畢竟一般來說,單關節動作相對複合動作,目標肌肉的收縮幅度可能更大。
你說的拉力器動作我不太清楚指的是哪一個,如果你想要單關節訓練,我推薦你幾個單關節的背闊肌訓練動作吧。不過我只是介紹動作,並不是說這些動作就更好。
這幾個動作都不屬於常規訓練動作,有些還有人練,有的乾脆沒見過什麼人練,但都能訓練背闊肌,這是沒問題的。另外,下面這幾個動作,我只是介紹大致的思路,因為找不到特別好的動作圖片,所以你使用的時候,按照我的思路,根據背闊肌的感覺,自己需要做一些調整。切忌按圖索驥。
這些動作,有的實際上是傳統動作的變形動作,把肘關節的動作去掉,多關節就變成了單關節動作。比如啞鈴划船,本來是這樣。如果把手臂基本伸直,改變一下動作,就變成了單關節背闊肌訓練動作了,比如這樣。
下圖,直臂下壓,也是單關節的背闊肌動作。當然,也可以單臂,這樣肩後伸的幅度更大,訓練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還有一個動作,就是把肩內收的動作稍微變化一下。下圖是個肩內收的動作。
這個動作本身也能練背闊肌,但把動作軌跡稍微變化一下,起始位置稍微靠身體前側,往下拉,動作結束的時候,手收到屁股後面,動作軌跡是從前上向下後,這樣效果可能更好。
那看來你 對重量和動作訓練理解的不對。
在訓練前你要的是什麼,你要的是掌握這個動作技術先到位了在考慮訓練。
什麼叫代償 是超出你本身能力範圍了嗎?這種代償是會讓你水平進步還是不能提高你要考慮的是這個。而不是單純的想成我一定要「孤立發力」 人體運動本身就是個整體
這是一個人立體的解剖圖你想像的出你能不「代償"嗎
你訓練是有目的性的,所以訓練只需要考慮你自己水平提高沒提高別想亂七八糟的東西
單關節,雙關節 重要嗎? 我告訴你不重要,為什麼
因為你不是健美運動員訓練根本達不到那麼細緻,你的技術水平也不行,你只看到人家做什麼,單純的模仿而已。
你看到的專業健美運動員都是大師,他們有著逆天的天賦和真正的技術,想通過網路上的碎片知識練成他們那樣,就像在知呼上學習如何年薪百萬。
如果你都有這樣的疑問 我更建議你了解 訓練 重量 組數次數的概念
健身時動作發力時長的討論time under tension還是覺得應該補充一下
開始的時候建議你小重量的原因是什麼,可能你是新手覺得你不會在運動中保護自己 防止你受傷or作死。還有就是你一個新手糾結個毛單雙關節,狠狠的給老子練
非健美職業運動員沒有必要追求所謂的絕對孤立。
對於普通人而言,追求整體輪廓的協調比追求細節的完美更有實際意義。
健美運動員之所有會要求孤立訓練肌肉是因為他們要「雕刻」肌肉的細節。對於不參加健美比賽的而言,追求肌肉的細節幾乎無意義,高於15%的體脂足以覆蓋所有肌肉「細節」,即使體脂低到足夠展示肌肉細節,不打比賽的你難道天天光著身子滿街晃么?相比而言,胸肩背臀腿的協調更易提升人的整體形象。
1、那麼是先堅持小重量多組次,讓目標肌肉「學會」發力再慢慢轉到8-12RM嗎?
大重量下的動作標準才有意義。空桿卧推空手彎舉誰都可以做的很標準,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肌肉「會發力」是在與重量的對抗中習得的,不是空手模擬出來的。我的建議是,用不著小重量多組次進行過渡,直接上8RM。
2、為什麼通常都推薦多關節動作,單關節動作不是更精準針對目標部位嗎?例如背部這種很容易產生代償的部位,反而從來沒見過單關節的輔助器材和動作設計,為什麼呢?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你沒必要一上來就追求肌肉的細節。雕刻的時候都是先做好整體輪廓,逐步追求細節的完美。新手整體輪廓都是問題,還追求啥細節?
3、用拉力器來進行背部的單關節訓練如何,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單關節背部動作了。
同上,你先把輪廓打好了在考慮細節吧。
另外說一點,你可能認為孤立發力會更有效率的增肌。事實上,決定訓練效率的是肌肉所承受的負荷,孤立只是在等重量的前提下提高肌肉承受負荷的一種技術方法罷了,只是間接提高訓練效率。提高肌肉承受負荷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增加重量了,簡單粗暴,哈哈哈哈。
另:我懷疑你是從健美吧過來的,並且被坑的不清…… 你是不是聽過二頭靶心這個例子(俗稱二頭靶心輪)?
大重量練,即使借力也沒關係,但度你自己把握,組間休息的時候緊縮肌肉,嘗試找背部肌肉的感覺,慢慢的每次練背都能準確發力了。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1、跟背部肌肉相關的基本複合動作,下拉,划船,引體向上,硬拉,等等,訓練目標都不是只有背部肌肉,當然更不是只有背闊肌。比如下拉,如果動作設計高效,主要訓練目標除了背部肌群,還會有肩部肌群及臂部肌群。你的問題,首先當然要檢查動作設計及執行,是否與訓練目標一致。如果動作沒問題了,新手由於肌肉發展不夠均衡,複合動作時經常會出現輔助肌群率先力竭的情況,這時候無需慌張,照常訓練,只要保證了動作質量和計劃合理,各目標肌群自然會逐漸均衡。
2-3、如果你的背部肌肉專指背闊肌,那麼我也不推薦你在這個階段使用背闊肌的單關節動作。背闊肌的單關節訓練動作其實很多,但大都阻力位於腕關節,因此動作受限於肘關節的負荷承受程度,無法傳遞較大的力矩到肩關節,自然鍛煉效率就差。更何況,肩伸或內收的單關節動作也並非只有背闊肌在向心收縮,肩部、臂部肌群也免不了參與一些進來。不論增肌向還是健力向,大於12次沒關係,關鍵要動作標準,能完全控制住重量。
動作標準,穩步加重。
借力都是小肌肉找大肌肉借力
背能朝哪去借力?
單關節、多關節的我覺得沒必要在乎。
首先,我認為胸肌和背部都必須做compound exercise(複合運動),因為單獨靠胸和背是無法做任何動作的。做複合運動就肯定會涉及到多塊肌肉,容易引起借力。但是胸肌和背部都是大肌群,小重量根本刺激不了。
背部肌肉都是連接到肩膀或者胳膊,所以一定要用到肩膀或者胳膊的力。
所以這時候就要去想像,把胳膊想像成鉤子,努力用精神去控制背,可以閉上眼,想著要去擠,練多了就連接好了,提前動作要對。
多練練引體向上、划船、硬拉
背部確實是最難找到發力感覺的。腿部、手臂、腹部這些部位很容易找到發力的感覺,而背部不同。很多人開始健身以前從未有過背部用力的感覺,也從未有過背部肌肉因運動而酸疼的感覺。背部訓練的另一個難點是,背部訓練的動作單純使用肱二頭肌也能完成,而人們對於肱二頭肌的發力很熟悉,於是很多人在健身房做著背部訓練,實際上練得是肱二頭肌。
我向來覺得意念發力法是胡扯。任何一個肌肉,都有一種特別的方法讓它能夠刺激到,背部也不例外,只要你掌握了如下幾個方法,就能夠刺激到背部。
1.挺胸。首先坐直,然後盡全力挺胸,類似軍姿,是不是感覺背部有一些緊?這就是背部訓練的第一步,訓練時挺胸。
2.沉肩,把肩膀向後背。在挺胸的基礎上,沉下肩膀,別聳肩,把肩膀向後儘可能背。背部的感覺是不是更強烈了?這就是背部訓練的第二步。
幾乎所有背部訓練(下拉,划船,硬拉)都要做到上面兩點。下拉要注意,不是往正下方拉,而是往後斜下方拉,而划船要刻意注意向後背肩膀的感覺。
只要你可以保證完成挺胸和背肩膀兩個要點,你都是可以繼續加重量的。推薦閱讀:
※職業健美比賽的評委都是健美專家嗎?
※女孩怎麼練腹肌?
※增加肩寬的最好方法?
※繩索側踢支撐腿酸痛可能是什麼原因?
※卧推時肩部關節疼痛,動作不規範還是某區域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