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極限挑戰大量使用日本動畫配樂歌曲做節目BGM?
12-25
看了幾期極限挑戰,發現配樂工作人員對日本動畫配樂的鐘情度相當的高,每一期節目都能聽到約一至兩首或更多來自日本作曲家澤野弘之的作品。對比起其他國內綜藝節目,可以算得上是大量了。
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日本動畫作品:
《終結的熾天使》
《高達UC》
《罪惡王冠》
《ALDNOAH.ZERO》
《雙斬少女》
《七大罪》節目組在疑似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國外動畫的BGM和歌曲作為節目的BGM是否構成侵權行為?
目前國內許多節目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境外音樂的現象相當普遍,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媒體工作者一般還是清楚法律的,另外很多媒體會批量購買版權,所以用作配樂的很可能是買過版權的,那麼隨便怎麼用都可以。
沒買過版權,就是侵權的法律問題嘛。
個人覺得應該算。國內版權意識相對薄弱,即使我們知道這樣做不妥,但改正一個長時間養成的習慣也是要付出很長時間的,雖然這種現象很多但已經慢慢好轉了。
還有,澤野現在確實很火,他的音樂雖說有自己的短板,和老前輩不能比,但依舊寫了不少優秀曲子才吸引了大批粉絲,他的音樂容易帶動人的情緒,更適合帶動節目氣氛吧。(算是澤野粉,還是很不希望他的音樂被這麼濫用的。。。。)
國內電視節目用過N多日本動畫和各種國外的bgm,從側面也反映出國內音樂整體水平確實不怎麼樣。。。也可能和大多是人只喜歡聽流行歌曲卻對bgm不買賬有一定關係吧,導致國內沒多少人專心於寫bgm。
現在確實有許多節目使用了國外各種音樂作品來作為bgm。這種現象,你們本身需要先做判斷,是否獲得授權,不要聽風就是雨。使用bgm也是按照版權法的,不要在電視台已獲得授權的情況下,還說電視台侵權了,把他們批判一番,如果出了偏差,題主是要負責的。人們的版權意識正在逐漸增強,這很好,但是問的問題,還是顯得太年輕。我不是媒體工作者,對這個行業並不了解,但也略有耳聞。我有必要告訴題主,中國有一個「版權音樂庫」,電視台使用的非原創音樂都來自於各個版權音樂庫。電視台使用的是正版音樂,我們怎麼能不支持正版音樂?對不對?
我覺得應該是侵權了,東方衛視別的幾個真人秀節目【比如報告教練】都有這個問題。不過作為一個喜歡二次元的青少年,假如我在家裡拖地的時候聽到了 食戟之靈和 數碼寶貝 的OP,我會停下來看看節目怎麼樣。
……我跑個題_(:_」∠)_已經爆出用國內音樂也沒授權了,那照此推斷更別想國外吧。
說明國內音樂創作處在多麼尷尬的位置。一方面,音樂學院的作曲系學生畢業了都找不到工作,很多人被迫改行。一方面電影等產業的創作人員需要的音樂素材卻需要去國外找。 雖然抱怨產業結構不合理對於我這種屁民是不著邊際的話,但是也覺得這也是實打實的問題。 那麼多的電影電視劇製作花了那麼多的錢,導演們天天哭賠錢,製作費用高,搞調查的人應該看看到底錢去哪了。
電影學院出來的學生也面臨就業問題。國內那麼多爛片,還都是大腕在演,學校出來的學生,姑且認為他們專業水平一般,和這些爛片的水準也可以算接軌吧?我不是搞電影專業的,看電影也不多,大家可以隨便說我說的不對。但是一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配樂創作里,國內作曲的大腕把作品的價格抬得那麼高,製作人都不敢看,學生還在失業呢,結果製作人就去拷貝國外大腕的作品,反正就是追捧有名氣的人么。一旦國內的大腕不夠敬業,就又毀了一批同行的年輕人。大腕做的東西不好,人們一定會認為學生作品更完蛋了。可是大腕的作品不好還要高價,讓學生怎麼想?學生的作品就應該要低價么?無解。
人的觀念就是去追捧有名氣的東西,因為本身相關素質不高,所以需要跟風,追捧有人氣的人。這不是批判,而是客觀現實。應對這種個人對自己外行的東西無法進行判斷的狀況,需要搞專業的人創立「品牌」,而不是打造個人的名氣。這樣才能使得一個行業健康的發展。宮崎駿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但是同樣了不起的是宮崎駿的辦公室,他的創作團隊。說一句題外話,當國人不再追捧郎朗、李雲迪,而是很敬佩和欣賞他們的時候,國內的古典音樂市場就算是健康的發展了。
侵權八成是真的,但是相比絕大部分無損、hi-res、DSD都是盜版來看,簡直雞毛蒜皮
是否侵權現在要問也是要問節目組,如果沒有購買版權肯定是涉及到侵權的。
而在現今,許多節目都在使用日本的BGM或者直接和日本合作,讓日本音樂人來配樂(當然也包括央視),而且這種情況在中國電影上已經是屢見不鮮(比如《讓子彈飛》里的《太陽照常升起》等等)。在下並非是不屑於這種行為,在現今中國少有能「拿得出手」bgm音樂人之前(本來想說少有能「拿得出手」的音樂人,害怕引罵所以修改下),借用他人「較為成熟的音樂」來配樂,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清政府時期不就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借鑒學習是相互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個人感覺,中國音樂還是太」年輕「,不論是」年齡「還是」內容「,還需要時間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