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帳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很想去野營,住帳篷想知道住帳篷和住房子有哪些不同的感覺


不請自來,說說我和我的帳篷。
從我第一次旅行開始,直到現在,我的帳篷一直伴著我走過許多山山水水,我對我的帳篷還是有感情的。
第一次旅行時買了一款單人帳,之後它一直陪伴我直到現在。可惜那次近20天的旅途中帳篷只用過兩個晚上,第一次是在左貢城外的檢查站,我和一位同伴隨性在這兒試試感覺,可能時間太久,現在想來似乎沒什麼感覺。第二次是我在拉薩河邊和我的好夥伴,當時我要離開拉薩,他建議我倆去拉薩河邊喝酒露營(其實是他的帳篷一次都沒用過,他要體驗一下)。於是,我倆在城裡買好酒菜,來到拉薩河邊,可惜天不逢時,那晚恰逢大雨,篝火沒點,不過還是在帳篷里把酒喝完了,外面打雷閃電,我倆在帳篷里暈暈乎乎的侃天說地,模模糊糊的我倆就睡著了。第二天起來時是個大晴天,我倆點了火堆,吧昨天淋濕的衣服睡袋烘乾,然後在烤點東西吃。這算是我帳篷生活的開始。
很多人以為買個帳篷就能在裡面睡了,當然不是了,與帳篷一起配套的裝備還有防潮墊和睡袋,缺少任何一件都會讓你一晚上睡不著。

帳篷的選擇:按人數分的話分單人帳、雙人帳、多人帳、大帳。一個人去玩的話,當然首推單人帳,重量輕、搭建方便,作為一隻單身狗,我只用單人帳!雙人帳適合兩人使用,情侶可以帶出去混賬,這種體驗一定要體驗一次才好啊!多人帳可以供多人使用,大帳的用處一般是多功能的,在一些大型活動中一般都會有大帳來辦公。另外帳篷的選擇還需要根據旅行的氣候條件等來選擇,這裡不詳述。

防潮墊:我時常看到很多人買了一張跟錫箔紙差不多厚的寬大墊子,我實在難以理解,他們難道不覺得膈應嗎?防潮墊應該要有一定厚度,因為防潮墊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隔離地氣防潮,還有對地面不平帶來緩衝的效果,想像一下,地面不平時你睡在一張錫箔紙上能睡著?防潮墊一般分兩種:發泡墊、氣墊。具體選擇也是根據旅行的氣候條件等來選擇,具體不詳述。

睡袋:按形狀分:信封式、木乃伊式,我自己喜歡木乃伊式。按材料分:棉睡袋、羽絨睡袋、抓絨睡袋。具體選擇需要根據旅行的氣候來選擇,具體不詳述。

從第一次旅行之後,我之後的旅行便是帶著帳篷走到哪兒睡到哪兒,帳篷不僅能給我帶來很好的體驗,而且還節省了我不少的旅途開支。去貢嘎穿越時,帳篷是非帶不可,一天的行程結束後,支起帳篷,在帳篷內做飯,順便來點音樂讓自己放鬆,然後安靜的享受一天難得休閑時刻,吃完飯後打開帳門看看外面的天空是否有繁星滿天,若是下雨則就不用開了,睡前打開筆記本認真的記錄下這一天的行程,如此下來約莫晚上十一點左右,然後關燈睡覺,任憑外面雷雨交加,我只和我的帳篷在一起。在貢嘎山區的一個小村子裡,我與當地的藏民一起在他們的草場支開我的帳篷和他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相比他們的帳篷,我的帳篷更現代化,但事實上我更喜歡他們的帳篷。
其他在路上的旅行則是天什麼時候黑就什麼時候停,除非是很吸引我的村子,不然一般不會在此停留過夜。所以我的旅行一般都比較隨性。
騎行時就更隨性了,不會為任何住宿問題苦惱,因為基本上是騎到哪兒就在這兒紮營,這真是詩人們在詩歌中描述的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的一種感覺,尤其當夕陽斜下,你支起自己的帳篷,夕陽拉長了它的身影,世上浪漫的事情千萬種,這便是一種。當自己進入帳篷時,自己就屬於帳篷這個小世界了,我一般會自己做飯、會帶著日記本在身上,所以,在帳篷里的時光還是比較豐富的,一般完成當天的記錄後就已經到夜裡十點以後了,此刻正是萬物靜籟、所有嘈雜都已遠離的時刻,這便是在帳篷里最好的時刻。
也有困難的時候,在風區的時候,風會特別大,把帳篷紮好有點麻煩,而且要保證晚上帳篷不會被風蹂躪得散架。支好帳篷後便迅速進入帳篷了,在帳篷里聽就是外面狂風呼呼~呼呼~的吹著,但是帳篷里就是一個隔離的小世界,外面如何恐怖,都不關我的事。
暴雨的時候,我的帳篷會有點抗不住,抵抗中雨尚可,若是暴雨就會有雨水滲透進來,這時候的感覺會很不舒服,會將自己帶著的防雨罩、雨衣什麼的將內帳與外帳隔開以防雨水滲入內帳。有時如果提前預知晚上會下雨的話,就會在入帳前做好這些工作,那樣就不必半夜起來了。
也有美好的時候,夕陽斜下的時刻,我與我的帳篷佇立在天地間,與日月同輝。這種美好在海子的詩中能找到感覺:

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

萬物靜籟時,坐在帳篷里看著天空滿天繁星、銀河劃破長空,會有莫名的優越感,世上有多少人能享用這樣的景色?當然最讓我開心的是,滿天繁星、銀河....這些在我們的城市裡早已看不到,一直以來我只能從書中、從電影中看到的場景,如今我就在這片天空下,而且就要在這片天空下與大地同眠,這是一種無比美妙的感覺。
說一件青藏線上的趣事,在唐古拉兵站,我將我的帳篷支起在一家商店的隔壁不遠處,裡面住了幾個來科考的老師和學生。晚上我在帳篷里做飯,老師來勸說我不要紮營,說這裡有熊,我笑著說我習慣了,其實我知道他是為我好。不一會兒他和另一位科考的又來了,那一位態度非常強硬,說我不能在這裡紮營,要是出了事情他們不能負責,我也知道他是為我好,只是這其中的邏輯我不敢認同,我並沒有讓他負責,他也沒有權利和義務對我負責,但是他卻強硬的要求限制我的行為,我接受他的好意,但我並不能接受他的方式。不過為避免尷尬(畢竟他們人多,哈哈....),我將帳篷移到了商店門口,老師說門口熊一般不會來。這時我還失誤將酒精爐打翻了,我趕緊把火撲滅,好在火沒有起來,不過在帳篷底下燒了兩個小洞,但是並不影響。自我旅行以來,我從未見過一隻狼、一頭熊,人類的活動早已把這些生物趕到我們無法到達的地方,而且,我認為,相對與狼,人更可怕。《天下無賊》里傻根如是說道:

我就不信,狼都沒傷害俺,人會傷害俺?這人怎麼比狼還壞啊?

《最後的獵人》諾曼對狼的描述:

狼從不害人,只有書上把它們寫的無惡不作

其實,說到這裡,我倒是一直想遇到一隻狼,看看它是什麼樣子。
帳篷旅行是一件非常酷、非常浪漫的事情,反正我是離不開它了。
給我的帳篷亮個相,黃色,騷!


默認說的是常規單人雙人小帳篷+睡袋+防潮墊+充氣枕。

看起來感覺能睡人了,第一次睡得時候可折騰慘了。
防潮墊一鋪,躺上去,卧槽,地面真平,真特么硬。
充氣枕,卧槽,怎麼感覺滿滿的異物感,算了不要枕頭了,直接枕地上.........算了,還是枕著枕頭吧,地面跟磕門上了似的。慢慢適應中.........
睡袋。嗯不錯,就這個舒服。過了半個小時,卧槽,怎麼感覺除了肚子是熱乎的,身子底下,腰背的感覺都是涼颼颼的。。。

一個小時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腰酸背疼腿抽筋,半個身子是熱的,半個身子是涼的,沒法睡啊,完全。
上網搜一搜,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嗯,無果,看來是沒法睡太硬板的地方,還有睡前應該吃巧克力散散步。保持熱量,還有,防潮墊,得換個好點的。

經過以上經驗教訓,防潮墊沒換,睡前,在身子地下鋪了個棉睡袋,蓋了個抓絨睡袋,枕頭換了個小的蕎麥枕頭,從此夜夜安眠。

很奇怪,在亂石灘,身子底下,說不出多那啥的地方,反而睡了個好覺。


住帳篷是對你的床的反叛,是跟自然的出軌。


單純住帳篷舒適度並不高,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大。睡覺輕的,神經衰弱的,想入睡很困難。即便入睡,睡眠質量也不高。


風雨——帳篷最大的作用無疑是防風擋雨,這也是檢驗帳篷好壞的第一標準。2012年海坨山紮營,蹭了一個驢友新買的不到200塊的探路者帳篷,沒有風繩。一晚上刮大風,睡帳篷里,內帳都貼到臉上了,一夜無眠。


低溫——2011年冬天北京後河露營,下大雪,環境溫度零下16度,同伴們的自充氣墊都因為低溫變脆爆裂了。因為經驗不足,帶的睡袋保暖係數(睡袋溫標指數)都不夠。大家一夜都凍得睡不著,第二天天剛擦亮就匆匆拔營回撤

地形——坑坑窪窪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會成為住帳篷的噩夢。我的第一次camping在一片山楂樹林里,有個10度左右的斜坡,帳篷搭在了斜坡上,一晚上沒幹別的,睡著睡著就往下出溜,然後複位,然後再出溜下去…

潮濕——即便不下雨,夜間的濕度也夠受的,尤其是夏季的草地草甸,早上起來草地濕的跟被大盆水澆過一樣。強烈建議帳篷的內帳下加地布或者內帳里加額外的防潮墊。內外帳一定不要貼在一起,否則夜間結露,露水會滲透到內賬里。


蚊蟲——2013年本想在內蒙古的哈素海邊露營,喪心病狂的蚊子們堅決不答應。


動物——雖然野生動物很難碰到,別以為家畜就是省油的燈。今年7月在茶山村村邊的草地紮營,半夜散養的家豬過來拱帳篷。8月在老掌溝草甸露營,先是被狗過來騷擾,對著帳篷狂吠。帳篷旁邊是片小樹林,樹榦拴著幾匹馬,半夜馬也不安分,咂嘴或者說夢話,聽得一清二楚。


噪音——噪音也分自然噪音和人為噪音。自然噪音包括像上面講的家畜鬧的動靜,或者風雨聲。人在大自然環境下露營的時候會變得更警惕和敏感(尤其是一個人露營,輕微的恐懼感會一直跟隨),稍微的風吹草動聲都會被放大。


我說這些,並不是想打消你露營的念頭,而是鼓勵你去體驗這種種的不便甚至是不舒服。像露營這樣的戶外活動,你一輩子可能也就一次。露營體驗是你難得深度接近觀察自然的機會(在城市公園裡露營的就算了…),自然並不如你坐在辦公室里臆想地那麼陽光明媚平和舒坦。借在自然中睡覺的機會去體會自然,它真實,毫髮畢現,毫不掩飾,可愛也可恨,有不可言說的美妙。


附上幾張近兩年露營的照片:

2013年摩托旅行 山西境內

2013年摩托旅行 內蒙境內

北京延慶後河峽谷

北京河防口長城

2014年海坨山露營看日出


樓上的在這種地上露營,也蠻拼的。住帳篷是啥體驗?你不如自己試試呢。我住過多次帳篷,有在平整的公園草地的,有在山頂開闊的泥地的,又在水泥地的,有在河灘石子多的地方的,說說頭一次住帳篷的感受吧。新奇。然後就是地面太硬,然後就是總感覺帳篷布會貼著臉,因為我稍稍高了點,然後就是天冷時候睡帳篷早上裡層有一層水珠,會沾到睡袋上,還有,夜裡隔音不好,什麼聲音都聽的清楚,所以如果是要好好休息,千萬不要多人一起挨著,尤其有人打呼嚕的,適當保持點距離,帶上耳塞和眼罩和充氣枕頭。至於住多了。也就沒啥感覺了,最好有個充氣墊,會舒服點。哦對了,地面防潮墊要買,因為地面濕氣寒氣都蠻重的,睡一夜有些人身體反應大,腰酸背痛的。


Ain"t no place like home.


這是我在舟山海邊住過的立地帳篷
這種沒有直接跟地面接觸的帳篷感覺很安全,不用怕小昆蟲闖入,而且很乾凈舒適呢。

裡面有很軟很舒服的床墊,每人一隻睡袋,我一晚上都睡得很香,除了清晨氣溫低被凍醒
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開發沒多久,帳篷很新床墊也很乾凈,藍白條紋很清新。

九月下旬的午後,海風吹進帳篷很涼快,聽著喜歡的歌,吃著自己帶的沙拉和水果,身心舒暢

還有個小鞦韆 哈哈

附近沒有商店,晚餐在旁邊農村裡的農家樂吃了老奶奶煮的海鮮面。帳篷旁邊有個浴室可以洗熱水澡。洗漱完,露營在海邊,聽著海浪拍打著沙灘細碎的聲音,和蛐蛐兒的鳴叫,很特別的夜晚。

每個帳篷底下都有個門牌號,哈哈,像是屬於自己的小窩。

早上5:30,被凍醒,起來洗漱完等日出

海邊視野很開闊,很適合瑜伽

聽海節開幕

布鹿泡沫趴

很棒的體驗


看到這題特別想回答!

水泥地紮營最難受
在純草坪、泥地、泥+石頭地,枯樹枝地紮營過,因為本人不是腐敗派,所以不削那些帶氣墊床墊的(其實是重,自己覺得不划算),有些人會帶泡棉或是蛋槽防潮墊,到後來我自己一個人旅遊隨到隨住久了,自己標準不高就只帶一個隔熱墊,就是那種一個光面沒有任何隔熱效果的,對就是這種。如果自己能夠忍受地面凹凸不平,氣溫20度以上,只帶這個不帶海綿墊真得能輕便很多很多很多,不會到哪裡都一副登山客樣。有時長期旅遊需要上山也會在大城市逛。不過就是睡在草坪、泥地都還好,遇到木板地是大殺器,遇到水泥地根本睡不下去。晚上僵硬的地面透著寒氣上來。不過住草地就暖暖軟軟,草地自帶些微的凹凸不平,自己找個比較順著人體的方向躺著睡著效果不錯。

如果遇到水泥地或是天氣冷(20度以下),蛋槽防潮墊算是性價比比較高吧。

個人覺得充氣床墊除非是開車出去不用長途步行可以用,徒步出去除非是炫耀自己體能好或是徒步強度不大,不然根本不好用,但是我也沒覺得體驗比較好。。

只要不凍死其它都好說
露營最怕的就是冷,冷起來很可怕、很絕望,出發前看好睡袋參數,有舒適溫標和極限溫標,千萬別貿然挑戰睡袋極限溫標,冷起來穿羽絨服睡覺都沒卵用。如果氣溫30度以上可以不用也別注意保暖,20度以上可以換個棉睡袋,15度以下我基本都帶溫標-15度的羽絨睡袋了,如果在零下的地方露營,溫標會選-35度到-15度的睡袋。有幾次去高原徒步,由於那些路線現在都被定為網路召集非法穿越,所以我就不放圖了也不說是哪裡了。有次有次夜間降溫到-15度,穿著羽絨服蓋著溫標-15度的睡袋冷得很難受,找別人取暖基本沒用,覺得能撐過來不容易。不過畢竟正式去爬山還會做完全準備,有幾次在江浙滬郊山5度的時候蓋個棉睡袋真是想使的心都有。。
買睡袋本土鱉就只注意幾個:1.溫標2.重量3.價格。。淘寶有買過次品,寫得羽絨,給寄來一個棉睡袋。。。

露營的部分潔癖
發現很多愛戶外的人都有這種習慣,在野外隨便臟隨便玩,回家所有衣服裝備脫門口,好好洗頭洗澡洗衣服、清潔裝備,把戶外與家裡分開就像在實驗室清潔區/污染區一般。

什麼地方適合露營?
1.野山:好吧出了事都會被網民罵,即使是各種比較成熟的徒步路線。現在許多成熟徒步路線沿線更是開了農家樂。那是登山為主,露營為輔。推薦別人去爬野山有道德風險,我是不會公然討論這種事情的。

2.為了人際關係而露營:許多公司活動、班級活動、家庭出遊可以選擇露營,因為大家一起搭帳篷、晚上在野外看星空聊天、一起準備食物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夜晚暗了,找個人少又黑的地方談談孤單寂寞虛無等等。不過真正選到野外,有些人因為清潔衛生等因素脾氣就會上來。。除非你已經很熟別人能接受野外的條件,不然可以選擇去一些園區的木板營地。一路上一直聽別人抱怨臟、有泥、有蟲、沒擦過不坐之類的能摧毀露營的樂趣。

3.主流景點:覺得是最適合露營的地方(要低調)。如五嶽、峨眉那些主流景區,景區本身很大,風景也不錯,不想坐纜車一兩日來回,想花幾天時間慢慢逛這個景區,但是景區內住宿又不方便又貴(如黃山),很適合選擇露營。因為景區內治安較好,不太會迷路,很多地方修得平坦,隨便一個地方都能紮營,買門票進景區逛到哪住到哪。

例,泰山山頂:


木板營地
最早的記憶是在小學一年級那時和媽媽公司的幾個同事和家屬去台北縣貢寮海邊的龍門露營區,雖然說是露營,不過其實那種專門的露營區有木板營位出租,其實「帳篷」根本就是蓋好的小木屋,錦上添花在裡面搭個帳篷而已。幾家人都是開車去的,帳篷也是那裡借的,有公共澡堂,如果從來沒去野外露營又有點潔癖的人可以試試(圖片轉自網路),適合攜家帶口,幾家人買了很多滷味、水果放在木桌上由營地燈照著吃。

小學時艱苦的露營(童年陰影)
印象最深刻、最糟糕的一次露營經歷是小學五年級報名參加的一個學校夏令營,救國團活動(有點類似),沒有之一。之前之後也有參加過,但是沒那麼糟。在新竹的小叮噹科學園區的草坪露營。
小學五年級那時沒吃過什麼苦,還是比較嬌生慣養,那次活動又確實比較艱苦。根本就是虐待兒童。。。。
那時是夏天,室外天氣大約35度,參加的都是小學五年級的,六個兒童一個小小的六角形帳篷,其實就是現在常見的三人帳而已。。。塞下六個兒童。。。搭帳篷那天草地上許多小蟑螂上躥下跳,發的溫標10-15度的那種棉睡袋睡袋充滿了汗臭+潮濕臭+煙熏臭,是一種非常熏人五味雜陳的氣味。。。
我們晚餐吃野炊,自己拿原子碳生火自己炒菜吃,在各種領隊的幫助下,我們這組火硬是只有一點點,大炒鍋都燒不熱,由於小孩沒什麼自己煮飯的經驗,不太會判斷食物熟了沒,硬是傻傻的把食材和油加到根本沒燒熱的鍋里炒一炒,帶了點煙熏味之後就吃了。。還這樣過了好幾天。。雖然鍋都沒燒熱,但是衣服和頭髮上都有很濃的煙熏味,而且因為沒有足夠的浴室所以沒法洗澡。
於是晚上就是六個兒童在氣溫35度擠進一個悶熱不透風的三人帳,蓋著酸臭的睡袋,身上是刺鼻的汗臭味加燒炭的煙熏味,因為太擠了,半夜大家會一直互相踢到別人,根本睡不著,但是天黑的時候我怕出去會被罰,所以捱到了四點多天微微亮,自己一個人爬出帳篷,在沒有人擠人的清晨里散步,空氣真新鮮,真涼爽,真美好。。。
過了一周回家之後把全身洗的乾乾淨淨,換下的衣服根本不想碰。

某些貴族學校可是每個暑假都有夏令營,每年都去1個月,騎馬啊,攀岩垂降啊什麼的。。


晚上看著一條蜈蚣爬進了帳篷,然後到處找,然後燈就沒電了,然後就和蜈蚣在帳篷里睡了一晚上


我能來歪樓么。。。

大不了被摺疊,拼了被摺疊我也要說。

512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在成都上學,雖然不是震中,但還是有強烈震感的。

學校怕出事,安排了臨時住所,基本都是操場,草坪,綠化區之類的地方。很多小情侶也趁此機會明目張胆的住進了自己的小帳篷,至於能不能描述我是不知道的,但是我知道的是,他們一直住到了七月。。。這期間發生了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我住在哪裡?我住在宿舍。。。因為我覺得老天爺要收我,也不在乎我住在哪裡。。。

那時候好羨慕住小帳篷的啊,後悔沒有晚上去蹲牆角啊!


鑒於這個提問時間,姑且認為題主是要夏天出行吧。
我說兩點大家可能沒提到的:
如果不是大風天,盡量找個通風好的位置。
如果是下雨或即將下雨的天氣,千萬要搭在地勢好的位置。

即使是同一片空地,空氣流通也是有差別的,搭帳篷前好好感受下。
有一次我們2個帳篷相隔最多10米,整個晚上我這個帳篷里熱得要死,因為和漢紙混帳,我是內衣、襯衫、速干褲、襪子都穿得整整齊齊,根本不能脫,當時是8月份,光在黑夜裡不停擦汗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才知道,另一個帳篷里的小夥伴就能感到絲絲涼意,睡得很舒服。

如果是下雨天,要當心夜裡進水的問題。
不要選地勢太低的地兒,避開坑窪之類容易積水的位置。
我經歷過一次半夜時帳篷進水,還好是腳下的位置,雖然受潮了,但還影響不大。

其他的其實沒什麼了,如果是睡眠好、不擇床的人,困了累了就睡覺,也不會覺得很難受。
當然要是皮肉嬌嫩的豌豆公主,那還是有點辛苦的,畢竟不能和床比啊。

最後是送給女同學的小貼士:
和男生混帳的要點是,不要釋放任何曖昧的信號,避免一切容易引起誤會的言行。
不到睡覺時間不進帳篷和他單獨玩,睡覺時像白天一樣正常穿衣服,頭腳相對,不搞夜談。
就醬。


住過兩次感覺都很棒~ 和住房子最大的區別當然是融入自然的感覺啦!尤其是清晨看日出夜深看星星什麼的!野營扎帳篷選址很重要,選對地方那真是一種享受呀~
———————故事區———————

【湖邊燒烤露營】

大一參加的一次社團活動,拉了舍友一起去,地點在離市區不算很遠的湖邊。一大早男生扛著烤架木炭,女生拎著帳篷食材,在清晨的薄霧中前行ヾ(●ω●)ノ

到達目標地點稍微勘察一下地形,帳篷直接扎在湖邊的草坪上,靠著小樹叢,幾百米處有一家五星療養院(可以上個廁所洗漱什麼的→_→)。
然後開始扎帳篷,由於是第一次露營對扎帳篷一竅不通,加上心情過於激動,恩…其過程之艱辛就不加詳述了(T▽T)…總之不要太過自信一切請看說明書…

狂歡階段跳過,直接入夜

當時天氣還算熱,晝夜溫差很大,早上披件薄外套中午脫了直接短袖的那種,出發前一天晚上隊長給我們發簡訊說可以帶毯子棉襖之類的禦寒-_-# 。晚上吃飽喝足鑽進帳篷躺下的那一刻感覺真是棒極了~ 你可以透過頂上的小天窗看星星,夜深時湖面升起白霧,晚風吹過盪起的水波拍打著木橋的聲音,遠處隱約傳來的歡歌笑語,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大學生活真的開始了∠( ? 」∠)_

小學生作文告一段落…-_-# 在這裡要叮囑題主一句:如果選擇湖邊露營,無論如何請做好禦寒保暖措施!我和舍友住一個帳篷,當時她覺得天還挺熱就沒高興帶毯子,我們的帳篷比較簡陋,沒有睡袋和充氣墊之類的,只有一張薄薄的防潮墊,好在我帶了一件長款羽!絨!服!才勉!強!過!夜!湖邊晚上真的超級冷,風還大。

喜歡露營的人必定是熱愛自然的有沒有!清晨醒來拉開帳篷,深呼吸~~陽光穿透薄霧,湖面泛著微光,有自行車愛好者路過停下來欣賞美景,當然還有攝影愛好者晨跑愛好者等等,總之那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在家是絕對感受不到的!(T▽T)收拾行李的時候大家各種不舍…

不過這次湖邊露營人數不算多,題主若是跟大部隊集體露營那又是另一番感受了!以下是我大二一次班級郊遊的露營經歷

————————故事區——————

【集體露營】

這次露營地點在山腳下的一片平地上,浩浩蕩蕩一共好幾百號人包車去的,白天還是爬山鑽洞燒烤之類的項目,晚上就徹底瘋了,聚眾賭博不說-_-# 還搞了個戶外KTV!有拿著話筒表白的,鬼哭狼嚎的,還有實力歌手幫組團開演唱會的…那邊台上唱的熱鬧,底下帳篷里的群眾一邊王炸一邊摳腳,聽到唱的好的集體出來鼓個掌吹個哨兒~聽到五音不全的一拖鞋就飛過去了(T▽T)

集體露營和獨自露營很!不!一!樣!

我們是三人大帳篷,女生嘛,睡前總是要開卧談會的,八卦別的班的帥哥美女學霸什麼的→_→,當時真是糗大了,八卦主角正巧睡在隔壁帳篷……我想說的是:集體露營千萬小心隔牆有耳啊!帳篷隔音效果真心不好哇!(T▽T)

戶外露營估計大多數人都會睡不著,可能是不適應也可能是太激動…-_-#
嘗試過幾次都睡不著後,我決定出去透透氣,碰巧被其他學校的畢業班學長逮著拉去玩真心話大冒險…而且尺度還很大…跟陌生人接吻有沒有…去陌生人帳篷里對著人家說「我是SB」有沒有…男生背著女生數帳篷有沒有…倒數二十秒內邀請到一位帳篷里的異性來參與遊戲有沒有…(T▽T) 集體露營真的太適合玩真人遊戲了!

————————————————
【一些balabala】

作文水平還處於小學階段-_-# 莫怪
總之呢,題主想去露營就去吧!趁著年輕還經得起折騰(T▽T),放心大膽的去吧~ 這住帳篷的感受啊,還真只有自己體會了才知道呀~∠( ? 」∠)_


不隔音,逃...


注意保暖......上次去野營穿著過膝羽絨服套了兩層睡袋還是半夜給我冷的夠嗆 帳篷要扎在背風平坦的地方 小心如果附近有河溪下雨會漲水 防潮墊和充氣墊實在太重要了不然又濕又冷又硌 還有防蚊蟲噴霧千萬不要忘了


-------------------------------------------------

第一次:

高中的時候姐姐送了我一套帳篷。

中秋節約初中5.6個好友,就一頂帳篷。

沒錯,就一頂...

然後爬到半山腰,去偷人家橘子園的橘子(其實沒有,因為怕被農民伯伯拿鋤頭追殺,是同行人家裡的橘子)

在附近的一塊空地上搭了帳篷

圍著篝火,烤買來的肉串

玩遊戲,輸了打電話祝福老師中秋節快樂

天黑了,坐在帳篷里玩三國殺

困了,5.6個嘗試以各種摺疊姿勢睡覺

無奈,塞不下,迷迷糊糊

幾人乾脆不睡,出去聊天

原來山上那麼冷,帳篷外已是無數水珠

帳篷里只有2個睡袋......

--------------------------------------------------------

第二次:

跟初中好基友等4人,相約爬我們市最高的山

還好,這次是兩個帳篷

從遙遠的小山腳爬起,綿延數里,花了兩天時間

第一晚住在小河流旁

第二晚住山頂山莊樓頂,沒收我們錢

星星特別近,特別大

山頂有特別大的風車

所以,可想而知,風大,山頂,肯定

--------------------------------------------------------

而我又是,那麼怕冷的傢伙

難過

但是完成了野外住宿的小夢想

嘻嘻嘻

---------------------------------------------------------

要回答所有@七分正氣跟@Gemmy回答過的問題,因為我想跟他們交個朋友。


沒有任何隔音效果,夜深人靜說悄悄話都要小心


補充一下,帳內外溫差較大的時候,若有人在其中午睡,帳篷(單層)內壁會有大量水珠。
————————————
想給兒子買個遊戲帳篷,衡量了半天性價比最後變成買了一個單人(手動)帳篷。沒有說明書,不過組裝相當簡單,完全沒必要多印一張紙。

外部大約2米*1米,內部差不多1.8米*0.8米,我一米六,只有中間可以坐直,門必需爬進爬出,躺下後的尺寸(我放了個家用的枕頭)正好四面不靠,明顯比我高的人^o^有可能需要蜷縮。

底面和周圍的材料一致,基本上就是雨傘這種材料,不墊墊子睡地板我都嫌硌,墊厚墊子估計也坐不直了。

保暖性上,僅針對我買的這個材質,聊勝於無吧,另外頂部還有個透氣口,不過擋點小風沒問題。

睡在裡面很好玩,看書看電影容易專註,給孩子講故事也很有情境。頂部有個小鉤子,我猜是掛燈的。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有一次和兩個同學去黃山,好不容易到了山頂準備把背著的帳篷打開,搭的時候發現他忘帶了外層罩子,只有裡面一層像蚊帳一樣的東西。心裡瞬間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山頂很冷的,三個人抱在一起瑟瑟發抖一直到早晨。。。


帶著外甥去太湖露營,看日出,還看到了天黑前的閃電,
自己在孤島露營。聽海鷗和潮聲


第一次住帳篷是去天柱山。天氣不好,我們一行人大概20多個,找了老子的洞就紮營了,二人帳,我和我們班一個大胖子住在一起。一開始在隔壁帳篷里打牌,五個人!那真是熱死了…
之後回到自己帳篷,我們在洞口,那感覺,爽歪歪。一晚上基本沒睡著,鑽在睡袋裡,沒脫衣服,大晚上的山上風也大,腳冷,頭冷。防潮墊質量還可以,沒感覺多潮,就是第二天起來一看鞋子快濕了。

第二次住是在黃山上住了兩天,黃山因為有賓館,周圍的帳篷也比較多,地勢也給力,睡的那叫一個香,還在隔壁跟倆妹子住了……

第三次是在徽杭古道藍天凹,那天去晚了,只好在半坡紮營,年輕呀,紮營的時候風差點把帳篷吹跑,可想而知,那晚上真的是哆嗦… 風呼呼的灌進來,也因為是半坡,身體會往下滑…還好帳釘靠譜!

最近一次住帳篷是在天堂寨主峰,我們大概8個帳篷吧,因為是未開發景區,周圍黑燈瞎火,有一個廢棄的石屋陰森森的,只有最高點有一口鐘!千禧年放的。
因為有了經驗,帶了最厚的睡袋,羽絨服!結果熱的出汗…選的地方本身也抗風。

最有趣的是,晚上帳篷外面有腳步聲,嚇壞了,第二天醒來大家一致認為是野豬在跟我們玩…

最後,買帳篷一定要買質量好的,抗風的。


和陌生女生在武功山金頂拼過帳篷,什麼都沒發生……
PS:感覺還不錯,雖然下了一整晚的雨。


推薦閱讀:

TAG:探險 | 旅行攻略 | 戶外野營 | 北京周邊游 | 帳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