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醫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工作?
寫給所有打心底里重視劇本的朋友。
2015年,我將把主要精力傾注在劇本醫生和項目策划上,協同評估更多直面市場的一線項目,而將個人創作放在更加私人、純粹的位置。成為最專業的劇本醫生之一,是我對自己的新年期許。
接下來要聊的乾貨,大致包括兩方面:
· 我對劇本醫生這個身份的理解
· 優秀的劇本分析報告必備的5大要素
這些觀點僅是一家之言,某些標準我也力所未逮,卻是我從業以來的實操經驗和體會。這些年一直以工作筆記的形式散落在Evernote里,於此系統總結,本意是完善評估體系,當做未來工作的參照系。但我寫完發現,它似乎有一點分享的價值——
如果你是老編劇,也許它能幫你更好地傳遞經驗,提點後輩;
如果你是新編劇,也許它能幫你甄別蕪菁,更好地傾聽他人意見;
如果你是為劇本頭痛的製片方,也許它能給你啟發:你所需要的是一名劇本醫生,而非頻繁撤換編劇;
在文末,我會開放進一步交流的方法,尋找能把RMB(真金白銀)和EXP(編劇經驗)送給你的機會。
嗯,開聊吧。
一.比編劇更尷尬的存在
在中國,編劇的弱勢地位是老生常談。在電影投資中,編劇費普遍佔比極低,製片能少給點就少給點。若要請劇本醫生,則需額外撥出預算,自然更不受待見。
目前的行業生態中,除開少數巨頭的大投資項目,極少有劇本有能得到職業劇本醫生的全面診斷和建議。更多情況下,都是編劇把本子發給圈內好友,互相幫忙看看,然後簡單聊幾句個人看法——其弊端我會在後文詳述。
製片方不願掏錢就算了。真正尷尬的是,是編劇自身對於劇本醫生的天然排斥——編劇醫生的工作主要是挑刺,很容易得罪創作者——這是我嘔心瀝血之作,只有我最懂它,憑什麼讓你來說三道四?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文人相輕,在此時尤為明顯。明明很期待有人幫忙,卻又放不下面子。在他們心裡,只有行業最頂尖的那些老編劇才有資格和他對談。但金字塔尖的大佬們,一來沒這麼多閑工夫,二來也並不見得能比職業劇本醫生提出更有效的建議。
這話說得肯定偏激了,為的是讓大家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二. 既然有老編劇,為什麼還要職業劇本醫生?
我們先從生活中兩個語言學現象說起:
你想在短期內系統學習英語,有兩個老師可選:一個是中國人,英語還不錯,並且有多年教學經驗;一個是美國主持人,英語當然屌爆了,但不會說中文,並且沒有教學經驗。你願意跟隨誰?
你是碼字的,文學功底秒殺大多數小學語文老師,但你能告訴我「不能」和「不要」的語義區別嗎?為什麼第一個「不」字是第四聲,第二個卻是讀第二聲,而字典里明明沒有寫「不」字有第二聲啊?
我想你已經大致明白,「能說好一門語言」和「能教授一門語言」是兩碼事;同理,「能寫好一個劇本」和「能精準地指出他人劇作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也常常是兩碼事。
劇本和語言一樣,也有一整套語法。不少老編劇能寫劇本,但不一定會用「體量、調性、節奏」等術語來聊劇本。你讓你一個從業三年的劇本醫生和從業十年的老編劇,同時寫一稿劇本,也許前者會被完爆;但是,如果讓兩人對一個劇本進行點評,老編劇很可能就說不清楚。
所謂「術業有專攻」,在一個真正成熟的工業化體系里,尤其如此。正如全片剪輯師也無法取代預告片剪輯師,美術指導無法取代海報設計師,老編劇也無法取代劇本醫生。
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劇本醫生如果不能成為優秀編劇,那永遠只能是二流醫生,一輩子對別人指手畫腳卻沒有自己作品;而一流編劇稍加訓練,很有潛力轉化為一流劇本醫生。換言之,豐富的劇作經驗,才是劇本醫生的核心素養。
不過今天不聊劇本創作。而是一個劇本醫生在劇作經驗之外,最重要的自我修養——
如何把劇作問題說清說透、說到讀者的心坎里。
三. 專業劇本分析報告的5大要素
如前述,當好劇本醫生的兩大挑戰是「編劇的抵觸心理」和「劇作的語法」。那該怎麼破?
用師傅的話說,就是要找到溝通策略——把劇本評估報告當做劇本來寫,不僅要有一以貫之的主題,還要步步為營,層層推進,講究邏輯和節奏,逐步建立信任,最終給出實質性的建議。
具體說來,有以下五個要點:
1. 明示暗示,我已懂你
讀懂原作者用意(初衷),是職業劇本醫生的最起碼要求。切忌因為倉促讀稿,產生誤解或者遺漏重要信息,再自以為是地提出批評意見。這極不專業,會從根本上喪失原作者對你的信任。
為此,反覆讀幾遍劇本,做好詳細筆記是省不了的工夫。
評估內文的前戲,通常是點明劇作的優點。這既能給足作者和製片方面子,又能維持評估本身的客觀性,削弱敵意。考慮到別人請你出手,不是來聽馬屁的,優點彼此心知肚明,所以建議點到即止,和缺點的提及率相比,大致三七開即可。
然後試著去概述作者已經明確的用意,譬如劇作是什麼主題、角色為何如此設置……如果有必要,不妨依據你的理解寫一稿故事短綱和人物介紹,作為溝通的基礎。
真正的挑戰在於發現作者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地方,甄別哪些是作者想好了卻沒寫好,哪些是作者根本就沒想好。這需要劇本醫生自己有豐富的創作經驗。
譬如,新手編劇往往會陷入「知識的詛咒」——為了描寫某個行業,讀了大量資料,覺得每一個細節都非常有意思,都有強烈的願望分享給讀者。於是乎,在寫作時大量提及專業術語和背景介紹,企圖增加真實感,但往往過猶不及,造成靜態的信息量過大,擠壓了情節和情感的表現空間,拖沓了故事節奏。
又譬如,作者寫了太多的人物小傳和前史,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獨立成書,但劇作空間有限,無法巨細靡遺地交代他們的前史和動機,很容易造成作者自己懂了,觀眾卻看不懂的局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步之遙》,近十個編劇用多塊黑板同時創作,最終把幾部電影的信息量強行壓縮到一部電影里,增加了普通觀眾的觀影障礙。
一個職業劇本醫生,不僅要能讀懂字裡行間的表意,還需要還原作者的創作狀態。哪些地方是他有感而發,一氣呵成的;哪些地方是他被迫無奈,生編硬來的。如果你能一眼識破,讓原作者發出「我當時就是這樣」的感慨,你就建立了初步信任。
2. 不僅懂你,我還懂行
小說可以寫到哪算哪兒,天馬行空也無妨。相較之下,電影劇本則限制重重,自有其一套語法和規範。職業劇本醫生在評估時,除開發表主觀看法,更有必要拿出客觀標尺來進行裁度。
從技術角度,有劇本的基本寫作規範——不能出現大量的心理描寫和形容詞、文學劇本不能出現太多的攝影提示、場次數目需要註明、分場要合理、總片長要適當……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從故事角度,則首先需將類型片和文藝片區分開來。若是類型片,則需考察是否有明確的起承轉合(關鍵情節點的分布是否合理)、人物是有沒有成長弧線(結尾時主角是否解決了開場的困境)、是否符合子類型的劇作規律(譬如「愛情輕喜劇」類型中,男女初遇一般會產生衝突)……
簡言之,劇作好壞不是以審讀人的個人好惡所決定的。在進行具體分析時,需要遵循有已成體系的劇作標準。
此外,善用專業術語,也能夠增強行文準確度,提高溝通效率,譬如——
「觀眾搞不懂為什麼我要看這個故事」就是「缺乏共鳴基礎」。
「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就是「主題模糊」。
「前半段像《建國大業》,後半段像周星馳」就是「調性轉換」。
大家不妨藉機瞟一眼術語的樣子:主題、人物、節奏、對白、情感、場次、類型、格局、體量、設定、氣質、橋段、題材、邏輯、代入感、調性……
3. 勘定主軸,集中發力
就像劇本需要有一個主題,評估也需要有一個主軸,以此避免用力分散,失去焦點,甚至得出相左的結論。
主軸該如何找?反覆思考——
如果只允許指出該劇的一個問題,你會指哪一個?
進一步思考:
它是致命的嗎?其他的問題是否是由它引起?是不是解決了它,就順帶解決了其他問題?
有創作經驗的人都知道,劇作是一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會因小失大,造成更多混亂,讓讀者不從從何改起。解決方案是重拾大局觀,找到那個最根本的問題,讓所有的分析和建議都緊緊圍繞它展開,反覆論證,再三強調。
舉幾個這類問題的典型:主題模糊(沒有主題或者有多個主題)、視點混亂(從角色A視角到B視角再到上帝視角,且視角切換沒有幫助敘事)、結構斷裂(像在看兩個故事)……這些都只是舉例,每一份報告都是為劇本量身定做的,某種手法在影片A中可能是最大亮點,在B中可能就是致命缺點。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 破中有立,切忌自嗨
挑了半天刺,又不給解決方案,是最討人厭的一種情況。這裡不討論如何提建議(這個問題太大,不便在此細談),只強調提修改建議時應該有的職業素養:優先尊重客戶需求、適度克制個人趣味。
本質上,編劇醫生是服務方,目的是幫助委託方實現其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藉此創作你個人風格的作品,或者炫耀你的編劇手藝。
譬如,劇本明明是一部為市場定製的無厘頭喜劇,也許沒什麼藝術追求,但有明確的賣點和用心的細節。此時,評估就需要定位在「如何進一步幫助劇本提高市場接受度」上,分析目標受眾的需求,再評估現有劇作是否已經達到了製片方想要的效果,如果沒有達到,該如何提升。
而非職業的做法,則是拿個人口味說事,說什麼「喜劇的本質是悲劇」呀,「惡搞不是喜劇,搞笑不是幽默」云云,再給出和原片調性截然不同的修改建議。請謹記,喜劇形式千百種,都無所謂對錯,這不是你表達自我的地方。
套用韓少的話說就是:寫原創可以放肆,寫評估就要剋制。
5. 拆解劇本,數據說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劇本醫生可以幫到老編劇的原因之一,就是與劇作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得以冷靜審視。這已然十分可貴,如果還能更近一步,從全新的維度來進行拆解,就更靠譜了。
新維度有很多種,包括參考影片分析、網路輿論分析、市場環境分析、劇本數據分析等等。這裡著重聊聊數據,不過不是漫天忽悠的大數據,而是實實在在的基礎數據。
如果可以用數據說話,就不要吝惜。譬如——
作為一個動作片,劇本長達4萬字,成片勢必過長;
劇本OS過多,統計發現,幾乎每三場就有一大段OS;
角色過多,全片共出現了40個有名有姓的角色,造成視點混亂……
主角在第32場時才出現,出場過晚;
第一個情節轉折點是在劇本的近三分之一處,前面全是信息介紹和反覆鋪墊,造成節奏拖沓……
顯然,相較於感性的純文字概括,數據更加客觀理性。在更精細的評估報告中,還可以用表格、曲線圖、流程圖、餅狀圖、關鍵詞雲圖甚至雷達圖來輔助表達,給讀者最直觀的視覺展示。
以上只是從宏觀上粗略介紹了一個專業評估報告該具備的5個要點。更具體的要求,沒辦法也沒必要在此詳述(估計以後我也不會再專門介紹了)。總之它幾乎跟寫劇本一樣複雜,會耗掉一個審讀人,甚至一個審讀團隊大量心血。一份足具分量的劇本評估的費用超過10塊錢一個字,其實物有所值。
在當下,劇本醫生雖未成主流,但至少已被部分行業巨頭所認同。相信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工業化加速,會有更多編導、製片從中受益。
最後,是時候兌現承諾了:把RMB和EXP送給你。不過前提是你——編劇或者製片方——手頭有優秀的劇本或大綱想要開發。
我目前在工夫影業(陳國富工作室)擔任劇本醫生和項目策劃。工夫影業的作品包括《天下無賊》《狄仁傑》系列、《風聲》、《轉山》以及年底即將上映的《鬼吹燈之尋龍訣》。更多關於監製陳國富的傳說請自行百度。
因此,只要你手頭的劇本有潛力,我就能即刻你找到豐厚的資金、頂級的編劇導師和圈內資源,盡一切努力把它搬上熒幕。我在kungfucharlie@163.com靜候你的故事,
同時歡迎資深業界同行切磋交流,不管是劇作層面或資本層面皆可。為你提供劇本評估服務,從來就不是我們的贏利方式,它的全部意義,都只在於幫助更多優質項目順利孵化,實現共贏。
——————版權申明————————
任何轉載必須通過微信公眾號kungfucharlie徵得作者同意,否則,作為一個有道德潔癖並且有知識產權法律顧問的傢伙……你懂的。
有二流球員變成一流教練,可從沒聽過不會踢球的球迷混成一流教練的,你能相信一個從未拿過手術刀的醫生幫你動手術么?
贊這句「豐富的劇作經驗,才是劇本醫生的核心素養。」
Michael Hauge 邁克爾 「豪哥」 80年代初來到好萊塢,他身上除了夢想以外,和電影產業的一切,一毛錢關係沒有。後來上了些課程之後,和很多好漂一樣,他成為了一名「文學策劃」 -英文叫「reader" 就是讀劇本的, 寫小梗概,評價,推薦與否,屬於好萊塢掏糞工級別的工作。豪哥來好萊塢之前這種工作從來沒聽到過:按劇本數量收費,經紀人製片人覺得你的貢獻有用,就給你更多劇本讓你讀。於是堆成山一樣的劇本從明星經紀,大製片人,到各種製片公司那裡拋過來,豪哥才意識到,原來雖然搬上大熒幕的電影80%都是爛片,但是至少沒有那些沒能搬上熒幕的爛。
大多數人愛電影,夢想學習電影如何拍,劇本如何寫的,理應通過看經典,看獲獎,看票房冠軍電影去學習;而豪哥是在糞坑一樣的爛劇本漩渦中一坨一坨的扒。讀者你可能會同情他,認為生活跟他開了個殘忍的玩笑,那反而說明,你離電影產業還太遠。因為豪哥了解,世界上居然有一個市場機制,造成了他堆滿一屋的爛劇本的現實,這才是個產業存在的證據- 無數個像他一樣的讀劇本的,組成了一座高牆把拍不了電影的堵在外面,才能讓製片公司生存下來。豪哥沒有隻去看那些成功的好電影,也把被攔在牆外的壞劇本看了個清清楚楚——爛劇本,到底都會犯哪些常見的錯誤。他很快成為了文學策劃中的熟手,並被一個製片人僱傭成為全職的項目開發經理。豪哥要公司生存發展,就要從製片人角度(市場端)出發,明白一個劇本從不能拍,到能拍,究竟差在什麼地方。
我們總以為商業運作輕則把藝術家的創作磨去稜角,重則斷肢砍頭——豪哥並不否認好萊塢開發過程有時能搞壞了一個好作品,但是大多的劇本和編劇在未經商業視點的檢驗時,更是一身的毛病。比如,一個年輕的編劇會寫「馬克剛進入氣泵間,因老化漏氣,氣泵間被一下炸飛,與基地分離,帶著馬克射向半空,落下砸在地面上。馬克起身,聽到了自己EVA服漏氣了。」
而一個師從Joss Whedon 的 Drew Goddard 這位歷練過的編劇寫了:
內/外 空氣泵間 - 日
轟! 空氣泵間撞向山坡。馬克迎面拍到壁,面罩拍個粉碎。空氣泵間空翻幾周滾下小丘。馬克像個滾筒洗衣機里的布娃娃一樣上下翻騰。十五米才嘎然停下。
急促呼吸,耳鳴。馬克讓自己不要昏迷,血從頭上淌下來。媽的,搞什麼?
他側躺著從空氣泵窗看出去,基地建築垮塌。粉碎了的設備零件鋪滿了他和基地之間的地面。
絲絲絲。。。
馬克把血從眉毛上抹掉,翻身跪起來,把EVA服脫了,檢查傷口。好歹他還活著。
絲絲絲。。。
這他嗎什麼聲音。
空氣。
空氣泵間在漏氣。
----《火星救援》
豪哥所著已經暢銷二十多年的《寫出賣得掉的劇本》(writing screenplays that sell) 強調的就是商業性,而他無論是和製片人,studio還是劇本編劇一起工作時,雖然職位和商業訴求不同,每一方都是渴求把紙上的內容的「願景」變為現實。 豪哥從來都是商業的,目的就是要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這個由創作者產生的「願景」。對於藝術片,低成本片, 這些影片的藝術價值,它們展現的創作者的獨立思考,個人表達,從來就不與它們的商業性形成矛盾。
豪哥:
「And I think a lot of times writers either forget that or wanna ignore that, they feel like thinking about commercial prospects is somehow selling out or is gonna diminish their project and so on, and I don』t believe that』s true at all... if you look at movies like Black Swan and True Grit and TheKids Are All Right and The King』s Speech – all of those movies in one way or another, well, they』re all personal visions on the part of the writer and the director, even King』s Speech I would argue even though it』s a very particular story with a particular vision of the writers first and then the filmmakers, and yet every one of those movies has been hugely profitable already. And so I think the idea that commercial potential and artistry are antithetical is erroneous. 」
很多時候作家忘記了,或者努力迴避商業的訴求,彷彿那是在妥協背叛,或者是會損害作品和項目,我完全不相信是這樣。 如果你看看《黑天鵝》《大地驚雷》《孩子們都好》《國王演講》這些影片從編劇,從導演的角度上看,都是極為個人的視野。甚至我會說《國王演講》首先是表達了編劇的視野,然後才是其他製作者的,但是這部電影,還有剛才所有電影,都是商業上十分賺錢的。我覺得認為商業就一定和藝術對立,是大錯。」
豪哥做劇本醫生不喜歡當年寫劇本coverage那樣的做法。他看劇本以後整理思路不久,就會約客戶面談,無論他是製片人還是作者,豪哥會查戶口一樣的問客戶一堆「為什麼要寫這個拍這個」「你要通過這個說明什麼?」, 「你希望觀眾看完以後產生什麼感受?」 來明白客戶的「願景」,從而明白之後討論劇本中的任何一個場景,一句台詞,都是要有目的的完成什麼樣的戲劇任務。
豪哥也在麥基,西德菲爾德教過書的Sherwood Oaks College 把自己市場端的劇本之道傳授給各地的編劇和小說作家。他成了包括Will Smith的製片公司 Overbrook 開發部,哥倫比亞電影,環球影業,索尼的御用教練和劇本醫生(《我是傳奇》,《全民超人漢考》,《功夫小子》)又在去年新出了《60秒賣掉你的故事》,幫助編劇和各大公司內部開發人員高效並且準確的進行Pitch提案。豪哥35年的好萊塢經歷給他的不是一個從爛劇本當中扒出一條通往導演摺疊椅的通天路,而是培養一雙能看穿劇本腠理疾病的慧眼。
邁克爾豪哥在全球教導過70,000名 Story Mastery 編劇開發課程 學員之後,將會在今年後半年登陸中國-請各位能夠耐心看到這裡讀者緊密關注豪哥的大師課信息!
就好比工程監理。。。兩邊都不受待見,但是偏偏政策就是需要,監理已經是剛需,而劇本醫生還未形成主流。
啊,原來這才是國內影視作品狗血劇情的真相啊
推薦閱讀:
※如果編劇對某一領域不懂,他如何使劇情合理生動?
※如何寫漫畫腳本?
※《雷雨》的真正主角是誰?
※該如何系統地策劃一個長篇的漫畫劇本?
※頂級的漫畫家和頂級的電影編劇,在劇作實力上有多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