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或者說閱讀的局限性有哪些?

人們談到最多的是讀書的好處,有益的方面,而對讀書的局限性談論的比較少?大家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會讓你誤以為這個世界是跟書本上一樣講道理的。


你好
我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讀書給我帶來很多快樂,小時候看書,覺得世界原來是如此奇妙,我都不知道原來還有人原來是猴子變的,地球已經經歷好幾次大滅絕了,以前中國是有大象和犀牛的,在歷史上吃人並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讀書能讓我知道很多不知道的事,我也知道世界不是如此簡單和單純
後來我喜歡看一些思想類的書,原來人是很複雜的東西,人要做個君子,恩,我應該學習做個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對人誠實有禮貌,才能做個君子,為什麼他們不去嚴格要求自己去做個好人,恩,他們都是壞孩子,我不應該和他們一起,不然我會被他們帶壞的。
可是沒有人和我一起玩,感覺很寂寞,可是作為一個君子不是要學著忍受寂寞,歲寒,然後知松柏而後凋。恩,我在努力做一個君子,而且我從來不是欺騙人家,我也不去損人利己。他們不嘗試去理解我,就疏遠我,甚至討厭我,這是他們的錯。也許是我學君子還沒有學出成果,我應該再好好看看書里是如何寫的。一個小孩子書房裡的燈亮到了半夜,他終於滿懷喜悅的爬上了床。他知道人是自私和有偏見的,應該去接受這一切…………
當我在寫這一段過去的時候,我很難過,童真和單純用再了不該用的地方,我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玩,在陽光下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是件多快樂的事,可是我卻自己拒絕了他們。而以為是他們拒絕了,所以我很無奈,也很難過,去書本里找原因,找為什麼。我很高興我找到了答案,可是這對現實有什麼幫助,更可悲的是,我天真的以為那個就是答案,內向又讀書讀太多的人,依靠書本來獲取關於人生的理解,來形成邏輯的自洽,以為這就是世界模樣。如果看到這篇文字的朋友,並且你是個內向的人,請放一放書本,去看看書房外邊的世界,書本不過是它的註解而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選書的時候就有開始有局限了,就像太極圖,要陰陽調和。
說白了,知道一些道理,不去用,也改變不了什麼,徒增了自己的煩惱。


謝邀

如果沒有格物致知這個能力,讀書沒用。。。


書猶如一個「經典物理學世界」,但社會卻如「量子力學」般不可捉摸。

直覺上,我們認為"閱讀"這東西會帶來"一葉知秋"的技能,實際上,它更有可能帶來的是"一葉障目"這惡果。
因為書里的世界都是用"有限的可能性(變數)"去構建的,但現實世界卻有著無窮的變數。
於我而言,書只是理解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工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名師指導。


知行合一


誤以為世界是可解的。喪失對這個世界的愛。


不只是實踐的問題。面對著越來越多的書,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書,如何選擇書籍也是很大的問題。另一方面,追求讀書的數量會導致讀的很多,但是消化吸收跟不上讀書的進度,這也是一個問題。


我覺得讀書的局限性源於自身的局限性。
就我個人而言,書本成為我困惑時尋找答案的方式吧。但是我發現,由於自身已經固有的局限性,我總是從書本中提取自己認為正確的、亦或是自己能理解的內容吧。局限性使我比較慢的接受和更新我的觀念。
可能多一些領悟和思考,自身的局限性會更多地被克服吧。個人感覺是個與自我挑戰的過程。


夢裡走了那麼多路,醒了發現還在床上


1、書是人寫的,多少都會帶有個人觀感,這已經造成不客觀。
2、和打遊戲看電視一樣的錯覺,以為生活可以快進、保存、重來、捨棄。


跟沉迷遊戲一樣,分不清現實虛幻。


我本人比較同意的觀點是這樣的:「道理之載於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故事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處,而經歷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圓潤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此語出自《庭訓格言》

第一段話應該已經把讀書和處事的關係說的比較清楚了,更何況被記錄下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糟粕,真正的感受是說不出來的。既然其中任何之一都無法完全摒棄弊端,那麼也只有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才能勉強讓我們全面一些吧。


讀書固然是好,可以說上一輩子。但若只讀萬卷書而不走哪怕一里路,我覺得縱使博覽天下群書閱盡九州藏經閣,亦是枉然。樓上 @王譽勛lively的那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讀書的局限就是一個人的局限。」

舉自己的一個栗子,上周到嵐山去看紅葉(其實是去早了),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太祖的《沁園春 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往昔學詩學文,總在水泥方盒之中,照著黑白分明的方塊字齊聲念誦。詩文所載,縱是千般風韻萬般情景,不過辭藻堆砌排列組合耳。作為一名從小到大一直在沒有春天秋天的珠三角某城鎮里生活的孩子,我只能說這些字看起來好像很美,僅此而已。至於如何賞析用字之傳神,作者何般豪情壯志,在此之前我只能說這都是用來答題的套路。然而,當我在嵐山上看到——

萬山紅遍(是沒紅遍我去早了…)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其實有一張拍下了整個江上都是劃著艇的…但構圖不好且逆光被我刪了)

鷹擊長空
手機拍不出來,飛得太高了…天空還特別亮…

魚翔淺底

就那麼一瞬間,就把整首詞記住了,心中波瀾萬丈,彷彿感受到了太祖當年一覽眾山時的氣概。那可是到中流如砥柱一般啊,在中流擊水呵,擊起來的是浪啊,這浪能把飛舟停住,還是一下遏住!……
顧隨先生所謂詩詞在於感發,大抵如此吧!
而我之前一直不知道什麼算是感發。。。


很多東西,讀書的人沒有一定的見識和經歷,是讀不到感受不到的。通訊技術發達如今,想起走向了天涯海角的同窗舊學還不免懷情翻滾;這時候才會懂得古代的文人騷客一別,真的是生死兩茫茫啊,這才開始讀得懂送別詩啊。

如果我沒有去游嵐山而仍在屋裡讀書,恐怕再讓我讀到另一首沁園春長沙,我也只能嗤之以鼻:
切,辭藻堆砌。

這是讀書的局限,也是自己的局限。


我讀到的是我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壓根兒不會注意到; 讀懂的是我本來就理解的,只是書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說出了自己想說又無從表達的意思。

讀書的局限就是一個人自己的局限。

讀書的好處不是得到新的東西,而是把自己已有的東西告訴自己。


嚴畯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說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


很多人看到這圖片都頓悟了讀書的益處,都想把自己塞進書袋子里,心裡默念「黃金屋啊,顏如玉啊,來啊,來啊,一起來滾一滾」
但是換個角度。。。。。。
這麼多書,給了你一個天空,卻沒給你翅膀。給了你一個遠方,卻讓你遠遠觀望,永遠夠不到,
豈不殘酷?
這應該也算是「讀書無用」的一種解釋吧
還是踩著自己的腳印看世界最踏實,最自由,它給不了你一個遠方,但是會給你一個歸處,此心不動,怎能前行?


是實際產生了理論,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做事卻往往相反。


你以為你讀的是生活,實際上僅僅是書而已。


推薦閱讀: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看了那麼多影評書評,幾乎所有的影評和書評對醫生都草草帶過,Why?
有哪些在某方面使你獲益匪淺的優質豆瓣賬號?
如何評價《生活在別處》?
《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里的陳白露形象塑造是否受曹禹《日出》的影響?
你對「生活在別處」這本書和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

TAG:閱讀 | 學習 | 閱讀的未來 | 豆瓣讀書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