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梅乾菜做法!!!即梅菜扣肉的梅乾菜! ?

網上搜了一圈,大部分講的是濕嗒嗒的腌酸菜,一少部分說法還有:1.三蒸三曬.2晒乾入壇變成酸菜再晒乾.3晒乾,腌,晒乾,加醬油入味再晒乾.
還要加醬油?到底鬧哪樣啊?
有個童鞋說,直接蒸完晒乾即成品,這樣的口感也差不多。。。是嗎???


作為一個生長在浙江小鎮,現常年遠離家鄉的姑娘,最想念的家鄉美食就是那鮮香酥脆的梅乾菜燒餅!
梅乾菜,其貌不揚,形如茶葉,色如墨汁,黑漆漆的一大把,細小的碎屑掉落一地,抓在手裡很有將它當垃圾扔掉的衝動。很多同學對此物並不陌生,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廣東,雖然都有「梅乾菜」這道菜,但無論是原材料,腌制過程,還是烹飪方法,都大相徑庭。

對梅乾菜,我的家鄉有三種經典做法:梅乾菜紅燒肉,乾菜肥鴨,梅乾菜燒餅。對應著吃梅乾菜的三重境界。
梅乾菜紅燒肉是道大菜,每年年夜飯桌上必現,且絕對首個被一搶而空。跟它醜陋的外表反差巨大,梅乾菜跟紅燒肉的結合堪稱天作之合。梅乾菜鮮咸,紅燒肉美膩;梅乾菜乾脆,紅燒肉肥潤;梅乾菜烏黑,紅燒肉晶瑩。

將一塊裹滿梅乾菜的紅燒肉送入口中,干咸和肥美在舌尖纏繞繾綣,幻化多端,將味蕾瞬間喚醒。一口咬下,鮮美的肥肉融化澆淋在清香的乾菜上,噴出的肉汁帶著長久積壓的精鮮碰撞在口腔四壁。細嚼之下,一股渾然天成的肥而不膩,鮮而不咸讓人慾罷不能。
乾菜肥鴨的原理跟梅乾菜紅燒肉一樣,取的就是個陰陽調和,天人合一。鴨的腥臊肥膩被乾菜一掃而空,蛻變而成的是清香鮮嫩的鴨肉和滑膩下飯的乾菜。

梅乾菜燒餅,簡言之就是在梅乾菜紅燒肉的基礎上,包上一層外殼,讓它以餅的形態呈現在世間。它的存在主要是因為攜帶方便,保存持久,即取即吃。對古代長途跋涉趕考的書生,和現代遠離家鄉嘴饞的吃貨,都是美事一樁。梅乾菜燒餅有酥餅、烤餅、煎餅之分,而家鄉大街小巷最風靡的就是那可愛的迷你芝麻小酥餅。

梅乾菜酥餅對餅皮的製作要求頗高,不是將梅乾菜紅燒肉剁碎後隨意塞進麵粉皮子里包起來就OK的。前面提到梅乾菜和紅燒肉已然是纏綿悱惻的神仙眷侶,現要加入一圈麵粉餅殼,必然會打破這種陰陽調和。說得通俗些就是,梅乾菜的鮮味已經被紅燒肉給中和吸收掉,加一層味同嚼蠟的麵粉殼子上去必然會將鮮味沖談,嚴重影響到原本令人驚艷的口感。所以梅乾菜酥餅要上得境界,秘密就是皮薄,再薄,更薄。更絕的是,智慧的美食家們,在餅殼上撒上一層白芝麻或黑芝麻。不同於梅乾菜的清香,芝麻的噴香需要靠鼻腔來疏散。這一神來之筆不但改善了餅殼的索然無味,還將肉餡的美徹底提味激發。

打開媽媽寄來的包裹,快速拆出一個梅乾菜小燒餅,輕輕一咬,隨著薄脆的餅殼散落手心,肥美的鮮咸在口中融化拉伸,思緒隨即被拉回那江南小鎮的童年回憶。
外婆家坐落在小鎮的東北角,身畔群山環繞,門前湖水霧升,瓜果遍地藤蔓,院落井然有序,海棠開到靡荼,夥伴追逐打鬧。每年外婆都要從菜場搬回半麻袋雪裡蕻(一種青菜),反覆的洗啊,曬啊,蒸啊,一折騰就是大半個月。
而最經典的情景就是踩菜。趁著大太陽,外婆將蒸完最後一道的雪裡蕻一層菜一層鹽的鋪在院子里,我洗完小腳丫就往上跳(有時心急,也會忘了洗),在一地的爛菜上從這頭跑到那頭,從那頭跳到這頭。在軟軟的菜毯上踩出深深淺淺的腳印,伴隨著爛菜出水後吱吱唧唧的韻律,內心的叛逆感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和釋放。外婆在一旁給我搖著扇子,口中指揮道「這個角落沒踩到」,「再用力點踩」,「腳掌要整個落地」…一踩就要從上午踩到太陽落山。不用說,踩完後全身癱軟,腳丫腫脹,趾甲里填滿褐色的菜渣,怎麼也清理不完。整個腳丫的鹹味要一星期才會散盡。晚上肚子餓恰逢沒有夜宵吃的時候,將腳趾塞進嘴裡,別有一番風味,額。
當時家家都要自己腌制梅乾菜。有時十幾戶鄰居約好了一起做,就會在同一天里將蒸好的菜運去附近一個廢棄籃球場,鋪曬在整個場地上,一群孩子在上面瘋狂踩踏嬉鬧。陽光撒在孩子們身上,將汗水打出反光的效果,壯觀而又生動。

至於為什麼要踩,自然是為了調料入味。
為什麼不用機器代替,一是因為做這玩意的都是各家各戶小小作坊,沒必要也沒財力;二是因為人體捏壓的食材更富有韌性和爽滑感,也就是傳說中的「人情味」。因此我們看到再有逼格的大廚,在用醬料腌肉片的時候,都直接用手抓上去,用筷子攪拌的不行。
而為什麼非要孩子去踩,這就涉及到專業啦。根據幾代人做梅乾菜總結的經驗,晾曬的規格須保持在六層(一層菜一層鹽,重複疊加),配上40-60斤體重的人上去踩踏,踩踏時間為7小時,期間陽光不斷,氣溫保持在25-30℃之間。這樣才能保證口感上乘。當然踩踏只是一個環節,想要梅乾菜上乘的口感,它的採購、清洗、剪切、蒸煮、晾曬、腌制等各環節,都有相當精確的規格。
關於梅乾菜的傳說不少。清朝時這道菜是皇家指定貢菜。在成為貢菜之前,據說乾隆在紹興微服私訪時,進入一戶破落農戶要吃的。貼身僕從怕主子吃不好,偷偷向農戶亮了身份。農戶家裡實在寒酸,每天靠著梅乾菜拌飯裹腹,除了梅乾菜別無他食。慌亂中殺了院中的鴨子,與這梅乾菜一起放在鍋中一通亂燉。揭開鍋的一剎那,驚天的香氣在房舍內肆溢,乾隆一筷子下去後便不能自已。後來這戶主便被召了去當御廚,專攻這一道「乾菜鴨」。梅乾菜便成了六省年年進貢的寶貝!


終於搜到一篇看似較為靠譜的,是這種吧?曬了腌,腌了曬,曬了蒸,蒸了上色再曬。。。有沒有這麼麻煩啊?!!!


梅乾菜的做法---轉載自梅乾菜_梅乾菜的做法


1)整理:鮮大葉芥菜削去根,摘掉老葉爛葉。

2)一次晾曬:將整理好的芥菜攤在地上,在天晴時晾曬2天,硒至菜梗柔軟,折而不斷時為止。每100千克鮮菜經第1次晾菜,收得約37.5千克。

3)剖瓣:將晾曬過的菜,從菜梗末端縱向劈開,但不劈斷,片與片連在一塊。菜梗直徑在2厘米以下的按「+」形劈成四瓣。菜梗直徑在2厘米以上的按「#」形劈成九瓣。

4)二次晾曬:將剖片的菜排在曬架上,晾曬2~3天,每天翻菜2~3次,曬至菜葉由深綠色變成淺綠色,菜梗收縮起皺即可。按鮮芥菜計算,二次晾曬後可收得50%左右。

5)初腌:經兩次晾曬的乾菜坯每100千克用鹽16~17千克。鹽漬時,先在缸底撒一層鹽。第1層菜根朝上,菜葉朝下。第2層將菜根朝下,菜葉朝
上。前一根菜梗壓在後一棵菜葉上,螺旋狀排列。每層均用圓頭木棒搗實壓緊,以見菜鹵為準。層層如此直至缸滿。按乾菜坯的重量計,加l。5%蓋面鹽。最後壓
緊。

6)轉缸:鹽漬後,每天轉缸翻菜1次,層層壓緊,3.4天即可。

7)三次晾曬:從缸中取出菜坯,瀝盡凈鹵,放在菜架上晾曬5天。前3天,晚間將菜坯收回,使之回潮,後2天只曬不回潮。

8)後熟:將晾曬過的鹹菜坯放在事先鋪有稻草的缸內,放菜時使菜坯在缸內迴旋排成魚鱗狀,層層搗實壓緊,然後密封后熟l~2個月。

9)蒸煮:取出乾菜坯,抖散菜葉和菜梗,置於重3倍的水中浸泡。冬季浸泡10~12小時,夏季浸泡8~10小時,撈出瀝去浮水後,切成10厘米長小
段,再將混合均勻的醬油、醬色灑在菜坯上,充分揉搓均勻,堆放1~2小時,使其充分吸收,然後分層放入蒸籠內,蒸煮1小時,停火後再悶2小時,出蒸籠攤放
在陰涼通風處的蘆席上,攤晾至無浮水、菜體呈現萎縮狀即為成品。


樓上的也挺好,我只有一些具體的步驟:
我是南方人,所以有些東西可能和北方的不太一樣。

1.五花肉切塊,洗凈,直接放入鍋中,加水,沒過肉,同時加入生薑,料酒等你覺得能去腥的東西。
2. 大火煮五花肉,過程中去除浮漂,偶爾翻滾。一直煮到水幾乎全部幹了。
3.這個時候你應該能看到鍋底有五花肉自然煮出來的豬油,如果肉少油不夠多的話可以再少量加一些食用油(但是我感覺來說味道肯定不如豬油)
4 整個過程不關火,直接把梅乾菜放入,放的量自己看,不宜太少,會很難著色,然後一直不停翻炒。
5.直到梅乾菜的香味出來,以及所有的梅乾菜上都有油,亮晶晶為止。這部你應該嘗一下鹹淡,如果太淡可以加鹽,不管喜不喜歡甜都最好加一點冰糖,對提鮮很有幫助。
6.把菜盛出來,放到一個大碗裡面,上面倒扣一個碗,放入蒸鍋中蒸。這步決定你梅乾菜扣肉的軟硬程度,好的梅乾菜肉的入口即化的效果就是從這步得到的。
7.蒸多少時間這個沒有個定量,但是總的來說是越蒸越好吃,我一般會選擇蒸好幾次,每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你也可以選擇在吃了一部分之後繼續蒸。

這樣得到的梅乾菜的效果絕對是表面油亮,入口軟糯。而肉可以達到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效果。

照片什麼的找不到了,只有一張當時賣相不太好的,將就看吧。


前段時間一直找梅乾菜做法來的,基本網上流傳著幾種版本。
版本一:
1.選料,梅乾菜比較公認的原料有大葉芥菜、雪裡蕻,當然還有青菜苔、青菜的(有想嘗試的可以試試)。
2.整顆清洗,這個不用說了,農藥、泥沙神馬的。註:盡量保證菜的完整,不然下面的步驟不好進行啊。
3.晾曬,一般情況3-5天即可,曬到莖葉可以彎曲不會折斷就行。(我都用衣架掛起來曬的…小葉子不好曬啊)
4.堆黃,這個步驟說主要是把曬蔫的菜放到陰涼處捂一捂,讓葉子變黃,類似做茶葉的殺青,一般3-4天。註:你別推太高,而且要每天翻一翻,不然捂爛了我可不負責啊。不過話說我捂的沒怎麼變黃。
5.腌制,這個嘛就是撒上鹽啦,放在密封不見光的罈子里腌制半個月啦,讓菜充分的發酵。(話說怎麼這麼像腌酸菜)註:充分撒鹽啦,不然容易壞,另菜因為是整顆的,可以把根部切一切(不要全部切開啊),抹上鹽。無水無油喲親。
6.等待,哎,好漫長,隨便腌點酸豆角吧。
7.清洗再晾曬,這時候估計是黑乎乎的了,總之洗乾淨鹽,晾曬至乾乾的。
8.蒸煮,把曬得乾乾的菜切成小段,隔水蒸熟。(太麻煩了!一氣之下買著吃的了!)
9.再次晾乾。(就是這麼的麻煩!)
10.大功告成!(已累死!)

版本二:
1、2.與版本一中1、2步驟相同。
3.放水熱水裡燙熟!(就是這麼暴力)
4.晒乾!切小段存起來。
5.沒了,真沒了!是不是很簡單,不過這個版本我沒試過,不知道行不行啊。

版本三:再更新,同樣沒試過,晚點再貼,我去看看我的梅乾菜腌的怎麼樣了。


大半夜搜搜美食,本人浙江餘姚人舊屬紹興府,反對高票,第一張圖就看出來,這叫梅乾菜?幾張圖片都是現場的美圖,我反對你會做梅乾菜肉。梅乾菜成菜的確是黑的,然而曬壓根不是這種的好嗎!隨隨便便弄幾張美顏的不要不要的圖片,我還以為我在上豆瓣呢!知乎不應該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么,而不是跟豆瓣一樣靠幾張修飾過的圖片。

你壓根就不會做


第一條,民間梅乾菜的黑,是因為不斷蒸煮而形成的。本身梅乾菜是深紅偏黑的.
第二條,這幾天會編輯,關於梅乾菜肉的快速做法。本人一直嘗試做,但是從未作出過讓我滿意的。梅乾菜太濕,不能做到菜肉分離,比如高票中第三張。
第三條,小時候家裡做的,乾菜淋一點點菜油,放五花肉在柴鍋里蒸(下面燒飯上面蒸),其他什麼都不放的好嗎。舊時條件不好,乾菜比較咸都會吃好幾餐。反覆蒸,所以蒸出來的梅乾菜肉是黑又有肉香,還有真正菜籽油的香。


吐槽,在微博教做菜的,尤其各大美食app,心裡不疼么。每次最後一張成菜,更前面做的完全不一樣,美顏相機真的拯救了你們。


買雪裡紅啊,菜市場沒有淘寶也有。

前面也有答主給出了製作方法,不過我覺得能買到現成的沒必要去自己製作,麻煩。


這個浙江青田貌似盛產貢品梅乾菜。如果你認識那邊的熟人,可以讓他們問問老一輩。


推薦閱讀:

怎樣煮出更好的米飯?
如何製作豚骨拉麵的湯頭?
自身的哪些習慣會讓人家崇拜你?
鮮芋仙的芋圓怎麼做?
炒菜時怎樣做到少油少鹽又不至於影響食慾?

TAG:烹飪 | 廚房 | 下廚房 | 廚藝學習 | 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