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能眼鏡和智能手錶,哪一個更可能成為人們的下一個標配?

有感於這幾天一堆媒體報道的 Google 5 億美元領投 Magic Leap……隨便附兩個鏈接:
下一個平台之戰:Facebook 選了Oculus, Google 選了誰? ——36Kr 引用了知乎的回答呢。
Google計劃5億美元投資的Magic Leap,它的技術可以讓《哈利波特》中的3D報紙成真 ——這個說了些技術之外的。
看起來 Magic Leap 有可能實現可穿戴成像的一次突破。
雖然我很不希望被 Google 或 Facebook 戴上一副難看的眼鏡,但通過眼鏡進行虛擬現實交互應該比手錶方便很多。「手機+眼鏡」可能幫人們繞過手錶,但也有可能「手錶+眼鏡」人們就不需要手機了。總之,智能手機現在已經是標配,下一個標配會是誰?


瀉藥。
題主提到的智能眼鏡從描述來看實際上包含了虛擬現實(VR)和顯示增強(AR)兩部分。
AR的最大價值在於數據和現實的疊加,讓用戶通過AR設備快速的掌握現實世界。

比如兄弟公司推出的智能眼鏡所演示的場景就是在倉儲環境中快速的通過AR設備指引方位、通過一個二維碼查看整個供應鏈的信息等等。視屏有時間我補充上來。
視頻封面AiRScouter see-through type head-mounted display of Brother視頻

兄弟公司的產品叫AiRScouter。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AR設備不但要解決的展示的問題,(實際上展示的問題並不複雜,我們之前用很簡單的光學玻璃就能做出大致的效果,顯示的光源可以用Lcos的光機,這塊的技術門檻並不高。我們還打算嘗試的做一下,如果有熟悉贏家開發的朋友且有興趣可以聯繫我,我們用的是Himax類似的光機。)同時,還要能做到數據挖掘,情景識別,最大的難點是要把顯示和現實對應起來。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百度eyes反倒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向,從另一個方面來解決的數據和現實結合的問題。

百度設備最大的價值在於識別。

不過要徹底的解決AR設備的實用性問題,在解決BCI的使用性之前,肯定是通過眼睛形態的設備來解決。這方面已經有例如EPSON BT-200這樣已經進入市場銷售的產品了,不過軟體技術層面還差得遠。

epson bt-200

佩戴效果

而Oculus代表的是另一個方面,就是真正的VR世界。從雪崩到黑客帝國,基於賽博朋克的VR世界幻象有了新的曙光。簡單來說OR給遊戲產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讓各種數字娛樂生產商有了新的方向。當然facebook收購Oculus絕不僅僅看到了VR設備在遊戲領域的價值。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AR和VR設備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出現了。那麼手錶能解決什麼問題?

審美層面得上擔憂也大可不必,谷歌眼鏡選擇的方案已經非常成熟,完全可以繼續小型化。如果有市場,那麼會迅速生產出被普通消費者接受的數碼產品。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滑鼠和鍵盤哪個更可能成為電腦時代的標配?

在數據後台的前提下,這些都只能認為是終端和外設。


首先,我覺得智能臂環和智能眼鏡是絕配。現在眼鏡最不方便的就是輸入方式,因為我很討厭在公共場合自言自語,然後手一直在耳邊擦來擦去也怪怪的,用生物電感應的智能手環解決了這個問題,貼個myo+Google Glass 的視頻 Myo手臂控制 + 智能眼鏡,提高移動工作強大動力

至於智能手錶,現在功能還比較單一,除了看個時間記個步數沒什麼常用功能了,(收郵件一點意義都沒有,屏幕還沒手機大,看得累死),我覺得最好是跟臂環merge一下,把手勢控制加進去,這樣就齊活了。 

最後還有個電池問題,估計以後光戴眼鏡和手環還不夠,還要穿上全身都能發電的太陽能電板服裝,加上有發電功能的鞋子。這個就純粹是我YY了


瀉藥。
先回答問題:既然強調「標配」,我認為是手錶。
眼鏡對於人的侵入感是很強的,而手錶會好很多,很多時候可以忽略存在。

========再扯點別的========

「Magic Leap 如果實現,領先現有的一票頭戴式顯示設備三四十年一點也不誇張」,這是 PingWest 的文章對Magic Leap的描述,我對此非常認同。

但問題是,Magic Leap號稱可以伴隨人眼焦點的變化實現全景深。我很難想像這個設備會是一個眼鏡的形態,它可能要比眼鏡複雜的多。

讓我來 YY 的話,這個Magic Leap有兩種實現方式:

第一種:這個設備首先必須能夠持續檢測人眼的真實焦距,這個怎麼實現?眼鏡店現有的自動驗光機似乎是個方向。但是那個塊頭……當然除了焦距,還有視點,也就是視線角度,這個比較容易,有很多眼球檢測的方案。
實現了人眼焦距和視點的實時檢測,剩下的就是針對性生成對應焦距和視點的圖像,此時可以是一個有鏡頭感的圖像,也就是說除了對應人眼焦距和視點的必須清晰的地方是清晰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模糊的。

這種方式僅限於動畫、遊戲等電腦生成的圖像。

第二種:對人眼沒有監測需求,也無需輔助設備,直接記錄或生成全光場圖像,也就是全息攝影技術的延伸。
注意一下,大家平時看到的那種一個四面體玻璃中間有一個虛擬的像的那種所謂的「全息」實際是偽全息,是由四個角度的圖片拼成的。真正的全息技術目前只用於靜態攝影,而且多數都是單色的(白光全息成像技術應該有,不夠普及),其原理是通過干涉條紋記錄物體反射光線的振幅和相位,從而還原整個樣貌。
而且,全息攝影技術目前都必須記錄在物理介質上(膠片之類的東西),而沒有成熟的數字化方案。而且即便有了成熟的存儲方案,也沒有一個類似「顯示器」或者「投影機」之類的東西來觀察,目前除了膠片還是膠片。

那麼問題依次來了:白光全息→動態錄製→存儲技術→重現技術
這些都將是數十年的工作,而且實現設備的體積的結構可能大的嚇人

先扯這麼多。


1.這兩者有必要分個先後嗎?針對的都不是相同的對象群體
2.只不過在技術發展的進程中,有個先後而已。


鋼鐵俠有戴手錶嗎


在現有技術水平的框架下,沒有任何一種方案可以比頭戴式顯示器更能實現「幾乎無限的顯示面積」+「可接受範圍內的便攜性」。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眼鏡類產品將是必選項,在可預見的將來它應當會成為標配並且很難被淘汰。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都是從交互層面來說的,拋開這個層面的話,頭戴式顯示器仍然有「無限的顯示面積」和「可以達到視網膜解析度極限」這兩大可能優勢。比如說,加上一個陀螺儀,我只需要擺擺頭就能看到左邊或者右邊的「虛擬顯示器」的內容(當然其實連界限都不需要),這會讓「顯示面積」這個概念被淘汰。而假如眼球追蹤的技術更加成熟更加靈敏的話,可以只讓視覺中心部分顯示高解析度,而其餘部分顯示低解析度,根據眼球指向來動態調整。這應當可以減少系統負擔,讓顯示效果更優秀。這樣一來,一切對解析度的追求也就有了終點。

同時,頭戴式顯示器還自帶3D效果。想像一下,你的桌面上有好幾張照片,它們在你眼前由近及遠錯落有致。當你把視覺焦點集中在後面的照片上,它自動變得清晰並且立刻被拉近了。把照片換成其它內容也可以,比如應用圖標,比如程序界面。

另外,直接入眼的亮度要求必然很低,頭戴顯示器的功耗也就會比手機之類小得多了。不過像谷歌眼鏡這種形式,電池就不可能做太大,續航時間一樣很有限。其實我倒是可以接受電源線,反正耳機線也適應下來了。

就現階段來說,頭戴式顯示器的進攻方向仍然是高解析度(可能要4K才行)和便攜性。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兩者,我比較傾向於後者,它的實用意義更大。而前者的技術難點會少一些,能更早出成品。最終的目標,還得是增強現實設備。

至於手錶,我就不多說了,反正只要有眼鏡就夠了。


電子眼+電子腦,全身義體化


瀉藥。
我想問一下題主,未來是多久以後的未來呢?
如果是一到三年,大概哪個都不會,智能手機依然是主流。續航問題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主流」地位對它們還是太過沉重。
以此類推,五年、十年,智能手錶、智能眼睛會逐漸取代現在智能手機的地位。
而將來的將來,想必是「神經連結裝置」的天下(《加速世界》&>﹏


豐富的感測器 強勁的性能(在性能夠用的情況下的小尺寸和低功耗。。是這個意思,表述不太清楚) 革命的交互體驗 重要性從前往後。眼鏡是無法成為下一個標配 他的佩戴的位置比手錶是比較差的
沒革命性的交互體驗,有豐富的感測器和強勁的性能,夠程序員折騰了。
沒有強勁性能,直接交給手機。
但是沒有豐富的感測器,怎麼跟手機成為互補品呢?
眼鏡可能是未來,但是它的未來是替代手機。而且看起來是很遙遠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手錶加手機會成為標配


眼睛和手錶作為一個組合才是無敵的,手機可以直接淘汰了!


謝邀。
我覺得吧,以現在的智能眼鏡和智能手錶技術,想取代手機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要想成為標配,對人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影響一定要小,眼鏡和手錶在炎熱的夏天對人體是個嚴酷的挑戰,而手機則沒有這個煩惱。現在的智能眼鏡和智能手錶,功能還是很單一,沒有太多的不可取代功能,而且缺點都還都很明顯,暫時還引不起普羅大眾的購買慾望。
我理想中的穿戴設備應該是隱形眼鏡型的智能顯示裝置,採用無線供能和無線連接控制裝置。


我覺得LEAP MOTION也有很大發展前景呢,到時候配合全息投影那不就是實現科幻的節奏么。穿戴類的對我來說很麻煩,不喜歡戴著各種東西


眼鏡
手錶或者腕帶作為眼鏡的輔助工具


私以為無論手錶、手機還是眼鏡,都是一種人類功能的延伸工具,他們都可能研發出AR等各種功能。從個人舒適度來說,手錶最便攜。


運動的時候用手錶,不運動的時候用眼鏡


看了以上回答。個人認為,沒有所謂的下一個標配。因為我們會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現在智能還未普及,我們站在今天考慮明天,難免會以當下的思維去推理未來,但這一切其實並不一定符合邏輯,或者說,未來也許根本就不會按照現在的推理來進行。
按照另外一個發展規則,即:今天我們一天的信息量,比18世紀的人一輩子的信息量都大。
按照這個理論,我們也不會知道一切皆智能的時候什麼時候到來,也許是下一個十年,也許就是明年,那麼,當一切皆智能的時候,請問智能手錶和智能眼鏡誰會是標配?也許都會被淘汰。
最後的答案就是:無解!


智能手環更好些,眼鏡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戴的,但是眼鏡這塊的市場還是可以的。

智能眼鏡是指擁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允許用戶自行安裝應用與服務,能通過無線連接接入網路,並可通過動作與語音技術完成操控的眼鏡產品統稱。谷歌眼鏡是智能眼鏡領域的帶頭者,不過受外觀、定價與使用性能所限,谷歌眼鏡上市後,市場反饋較為冷淡,因此這也導致了谷歌眼鏡的停產。

以谷歌眼鏡為鑒,可穿戴設備廠商發力智能眼鏡需要抓住以下關鍵:首先,產品要具備良好的外觀設計,與時尚潮流為伍,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受眾。此外,作為智能眼鏡,產品美觀的同時也不能妨礙人們的正常視線,廠商要兼具美觀與實用兩方面;其次,對產品進行合理定價,高昂的定價阻礙了智能眼鏡未來發展,適當削減產品功能,降低成本與售價有望吸引第一批消費者;最後,發力微型電池技術,確保電池續航。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可穿戴設備在2014年爆發之初,智能手環由於技術門檻低,應用廣泛因而率先得到發展,過去一年出貨量達到千萬級別,智能手錶則為330萬台,二者共同佔據了90%的市場,相比之下智能眼鏡市場還未真正興起。2015年隨著Apple Watch發力,智能手錶預計出貨量將激增至2700萬台,而谷歌眼鏡遭到停產,因此智能眼鏡市場仍舊發展停滯。

不過,隨著技術不斷提高,可穿戴設備產品也將從手腕蔓延到眼睛領域,加上谷歌三星等不斷發力,未來智能眼鏡產品將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奪得重要地位。


樓上各位還是想的有點多。像我這種油性肌膚恨不得一小時洗一次眼鏡。智能眼睛要成為標配等它先搞定防水功能再說吧。哦對了,還要足夠輕,不然鼻子真心受不了。


誰能率先不依靠目前的標配(手機),獨立使用,並具有標配的功能,誰就會成為下一個標配。


智能手錶成熟度妥妥的。
個人覺得最接地氣的是智能燈泡。但是價格上。。。呵呵噠~


標配什麼的太過了,能成為多數人的穿戴就不錯了。
從成熟度來看,智能手錶絕對遙遙領先。


不知道。
目前來看 智能手錶 跟智能眼鏡 除了拍照之外,其他功能貌似吸引力不大。-----------其實我覺得谷姐眼鏡的拍照功能比較cool,但是智能手錶的拍照就不cool了。
那個神馬測心率 血糖神馬的 一點意思都沒有

總實質上來說,智能XX只是變形了的手機,正如平板只是個大點的手機一樣。裡面的晶元 系統跟手機基本差不多。

誰能成為下一代?估計是看誰能出 用戶喜歡的功能 或者誰能率先用上更先進的晶元和軟體
但是仔細一想,貌似手錶的屏幕太小使用不方便,而眼鏡距離眼睛比較近雖然尺寸小 但效果還行。

算了,我還是覺得眼鏡更NB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李寧和華米科技發布智能跑鞋?
哪些穿戴設備的應用,確實能夠提升人們的健康指標?
GoPro 招股書都有哪些亮點?關於運動可穿戴行業都有什麼可說的?
如何評價在微軟 Build 2017 大會亮相的智能穿戴設備 Emma Watch?
如何看待 Google 發布專屬智能可穿戴設備的 Android Wear 系統?

TAG:智能可穿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