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中講的無欲和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有什麼不同?

欲是不是都是說人慾

謝謝大家 題目已經改了


這個觀念很重要,無欲無求,不是啥也不管,啥也不幹,如果真的都放下了,不是成了麻木不仁了嗎?。是放下自己這份小的慾望,小的追求,把大的擔子挑起來。

為振興家族為己任,為服務社會為己任,過去出家人是因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才出家的。我們作為社會人士也是一樣,要發大心,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報復,如同范仲淹的故事,他很小就發心不做良相,就做良醫,他認為只有良相,良醫可以救國救民。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精神,就符合佛教的無欲無求的層次,已經把自己融化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裡面了。

所以無欲不是斷滅,不是麻木,不是沒有動力……


正如上一位知友所言,「存天理,滅人慾」最先是由宋代著名儒者程顥、程頤提出的道德修養目標,後被宋代理學家朱熹發揚,屬於朱熹理學的一部分,到了明代,王陽明創立了心學,心學也是從理學上發展繼承下來的。王氏心學確實也包含了最早的「存天理,滅人慾」,但王氏心學最主要的思想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回到正題,佛教中的無欲,更強調地是一種思想境界,是更不不去想,不去沾染,正如六祖慧能所
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朱熹理學中,強調地是「去人慾」,即抑制人的慾望,而不是想佛家所言,真正做到無欲無求,正好比神秀所揭: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兩種境界高下立判,最終也是慧能繼承五祖弘忍的衣缽。

另外,兩種「欲」,也稍有不同,佛教的欲指的是「相欲」和「心欲」,「相欲」指外在的欲,色慾,食慾,懶惰之類的,「心欲」則指心性。 而「滅人慾」中的「欲」,無論是二程提出的,還是王和陽的新思想中,更多的指個人私慾。

當然,上述僅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歡迎指正,不勝感激。


我擦,題主是來測試智商的吧,王陽明的「」心學和「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正好相反好不好。

百度來的: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陸澄)問:「何者為天理」
(先生)曰:「去得人慾,便識天理」。

(陸澄)又問:「何者為人慾」
(先生)曰:「天理以外,便是人慾」。


若全著相,即長邪念,若全著空,即長無明,佛家起初修行追求的應該是中道,等你達到中道後就可以了解更多東西了。
中道是什麼呢,不要過於執著於某物,但是也不要完全的執著於沒有某物,吃飯生活還是必須要的嘛,但是因為你得不到一樣東西就很不開心,這就是你執著了,這個東西包括天理,同樣如果你什麼也不求,像我一個朋友一樣,天天泡網吧玩遊戲,玩遊戲也玩的不好只是天天在遊戲裡面逛地圖這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需要什麼,這就著空了,人要是這樣了就無明了,這也不是佛家追求的,所以佛家追求的其實是不執著,但這個不執著包括了天理,所以佛家的追求是出世,即到達一定程度一切都與你無關,包括父母妻兒,中道之後就理解佛的究竟了,那時候就智慧了。
存天理滅人慾是因為沒有天理的原因是因為窮極人慾,人慾即是私慾,私慾過盛就沒有了天理,因此窮天理就要滅掉人的私慾,所以是入世,你要執著於天理,你做人做事要有原則,上敬父母下愛妻兒,忠於良心問心無愧。
才疏學淺,以上只是一些粗見,不對的地方多多見諒。


朱熹提出的是「去人慾,存天理」。他所說的去人慾是去除不正當的、貪婪的人慾,而合理的、正當的就是他所說的「天理」。這一思想的提出北京是當時土地兼并之風盛行,百姓民不聊生,他提出這一思想是說統治階級應該去除對土地的佔有慾,保證百姓的基本生活。「存天理,滅人慾」這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對朱熹思想的誤解。


存天理滅人慾,不是陽明提的啊


《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

見仁見智永遠存在,

這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二、

相對客觀有主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矛盾有統一,

高低、內外、正反、大小、長短、遠近、新舊等等。


三、

有所變有所不變,

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

矛盾是絕對的相對,

統一是絕對的絕對。

變和不變、絕對和相對,

既矛盾又統一。

四、

相對有,相對的創造性;

絕對有,絕對的局限性。

相對有,相對不斷的創造;

絕對有,絕對不斷的局限。

相對有,相對的已知;

絕對有,絕對的未知。

相對有,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

絕對有,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五、

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一而二、二而一。


六、

相對:

有相對的相對,有相對的絕對。

太極:

有相對的太極,有相對的無極。

自然宇宙:

矛盾統一、相對絕對、無極太極。


七、

身心:

矛盾統一身心無極太極:

吃喝拉撒、心跳呼吸、冷熱苦甜、悲恐怒喜、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嘴巴開合、眼睛睜閉、新陳代謝、手心手背、前後內外、情緒起伏、得失成敗、坐立住行、吉凶禍福等。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易經》


一、無極太極能解釋宇宙自然


無極太極包含0123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3(移)為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二、道是宇宙也是自然



宇宙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異: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移: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陰陽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和合為一。



身心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不變;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


知行自然和合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慈、靜、行、退、柔、舍、文、虛、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

陽中陰陽和合:嚴、動、止、進、剛、取、武、實、直等。


萬事萬物合和無極太極:

公私、正邪、順逆、是非、明暗、親疏、信疑、利害、連斷等。


三、無極道太極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無極太極;

無極和合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四、道


易:道包含無極太極;

一:儒釋道及一切文化、思想和宗教,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異: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移: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五、太極和合道通同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0123能解釋宇宙自然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3(移)為動靜:吉凶善惡,緩速顯隱。


道包含0123,

自然宇宙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宇宙。


七、生生不息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自然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化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

生生不息。


天理人慾是儒家是非對錯的標準。天理即發而中節不偏不倚的狀態,這是儒家所定義的善;人慾則是過不及的狀態,這是儒家所定義的惡。
所以人慾並不是指人的慾望,而是泛指一切過不及的狀態。
佛家講的欲以我的理解就是人的慾望。
滅人慾與無欲之間的區別就是滅人慾滅的是過不及的狀態,它並不針對慾望本身,慾望過了要滅,不及則要補上來(想不到吧)。無欲則是滅掉自己的慾望以求解脫於世間,這在儒家看來就是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是理學,朱熹的吧?


儒家的哲學是入世的哲學,講的道理是修心養性,正心誠意,同時也是心懷天下家國的道理。

這一基本出發點無論是孔孟,再到宋明理學,還是經世致用的明清儒學家都是這樣。

這個「存天理,滅人慾」,並不是將人的慾望去除。

天理是什麼?

天理是吃飯睡覺,是做愛繁衍,是耕作謀生。

人慾是什麼?

人慾是貪吃貪睡,是縱情聲色,是貪財怕死。

所以,簡單來說嘛,這個「存天理,滅人慾」,是說去除過度的慾望,不是無欲無求,跟佛家的出世思想並不相同,甚至相悖。


推薦閱讀:

佛教因果關係的根據是什麼?
中國哪些較成功的企業家是信佛的?
什麼是慈悲?
佛家講究慈悲行善,這樣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王陽明的心學與禪學有哪些異同?

TAG:文化 | 佛學 | 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