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有綁嬰兒腿的習俗,目的是為了長直,防止羅圈腿。請問有科學依據嗎?


綁腿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千萬千萬不要給嬰兒綁腿,否則可能會造成終身殘疾。

我國北方地區因為天氣寒冷,喜歡把嬰兒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用繩子捆成個蠟燭的形式,又叫「蠟燭包」。
還有一些老人喜歡將嬰兒的腿用繩子綁直,說可以防止「羅圈腿」。
這些做法會導致嬰兒患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風險增加,DDH會讓嬰兒將來出現走路腿疼、甚至跛行,留下終生殘疾。

圖片來源: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

北美印第安部落喜歡用「襁褓船」背嬰兒,會用繩子把嬰兒的雙腿緊緊的捆住。這個習慣導致了北美印第安部落成為全世界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什麼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嬰幼兒骨骼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是嬰兒出生時就存在或者生後繼續發育才表現出來的一系列髖關節異常的總稱,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一種由周圍韌帶連接在一起的球窩關節,其中「球」是股骨頭,「窩」是指髖臼。這樣的結構可以使股骨頭穩穩地深嵌在髖臼窩中(見上圖)。

異常的髖臼會逐漸變淺、呈三角形,導致股骨頭不能深嵌入髖臼,承受的壓力超過正常一倍多,久之造成關節軟骨面磨損、發生退行性病變(見上圖左1)。若髖臼變淺至不能容納股骨頭,股骨頭就會從髖臼中滑出,這就是脫位了(見上圖右1、左2、右2)。

引起DDH的原因,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結論。目前臀位妊娠或生產、有DDH家族史或遺傳史(即寶寶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患有DDH)、第一胎、女嬰、羊水過少等都被公認是導致DDH的高危因素。

有給新生兒包「蠟燭包」或者把嬰兒小腿捆綁起來等習慣的區域或者民族中,DDH高發,例如北美的印第安部族、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等。相反的,在非洲或者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由於天氣炎熱,喜歡把孩子下肢分開來抱的地區,DDH的發病比率明顯低。

圖片來源:貴陽新聞網

我國北方地區喜歡使用的「蠟燭包」,把嬰兒四肢全部拉直,用包被裹住後,外面用繩子捆得緊緊的。「蠟燭包」的使用習慣導致了DDH發病率我國北方地區明顯高於南方。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下設的兒童髖關節發育異常篩查中心自2009年6月~2010年5月對天津市10262例6個月內嬰兒進行了髖關節篩查。結果顯示生後雙下肢包裹組嬰兒髖關節超聲篩查異常檢出率明顯高於未包裹組(見下表)。

DDH會帶來什麼後果?

在嬰幼兒期的DDH無任何癥狀,也不會出現疼痛,這也是DDH不容易發現的特性。如果只是輕微的發育不良,那常常要在青少年和成人早期才會出現疼痛。如果是嚴重的發育不良(髖關節完全脫位),則在寶寶會走路後發現一瘸一拐或者身體搖擺像鴨子走路。

在國內兒童骨科單位疾病譜中,DDH始終佔據著肢體畸形疾病的第一位,目前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DDH療效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和恰當的治療。該病如果能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能發育成一個正常的髖關節,如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則難以矯正關節畸形而留下終身殘疾。

如果在新生兒期就發現DDH開始治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而不留後遺症。若寶寶在18個月大時仍未治癒,則只能採用手術,並且隨著年齡越大,風險越大,手術難度也將越高,治療成效也會越差。

因此,新生兒定期體檢和篩查 DDH,在很多國家已成為新生兒篩查的重要內容。


如何保護嬰兒的髖關節?

當健康的嬰兒出生後,嬰兒的髖關節是屈曲的,像青蛙一樣,不要期望嬰兒的髖關節和成人行走時一樣直。隨著母親在嬰兒體內殘留的激素水平逐漸低,髖關節屈曲位將使髖關節囊變得更加強健、有力。嬰兒將有足夠的時間在他們開始行走前伸展髖關節,這種自然的方法曾在塞爾維亞、日本等地使用,並幫助嬰兒避免髖關節發育不良。

當嬰兒的兩條腿處於外展屈曲體位時,股骨頭會更穩固的嵌在髖臼窩中。在這種情況下,會促進髖臼窩的正常發育(見下圖)。

當嬰兒的兩條腿併攏時,股骨頭可能會從髖臼窩中滑出,臀部肌肉會被往下拉,會給關節軟骨增加壓力,最終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見下圖)。

一些嬰兒用品可能會影響寶寶髖關節的正常發育,如嬰兒背帶、睡袋、安全座椅、衣物、搖籃等。這些用品在使用的時候會無意識地讓寶寶的髖關節處於不健康的體位,會有潛在的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特別是一些長期使用的用品。

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一些日常用品時,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左圖:這種嬰兒背帶會強迫寶寶的雙腿併攏在一起,可能會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不推薦使用。

右圖:這種嬰兒背帶會支撐寶寶的大腿,讓髖關節處於穩定的狀態,推薦使用。

左圖:寶寶坐在安全座椅上時,兩條腿需要併攏起來,不推薦使用。

右腿:寬鬆的安全座椅讓寶寶的髖關節處於健康的體位,推薦使用。

總之,千萬不要把寶寶包裹的太緊或者綁腿,要給寶寶穿雙下肢能分開的衣服,使用安全座椅或背帶時,要選擇能讓寶寶髖關節處於健康體位的產品,最終目的是讓寶寶下肢可以自由活動,以促進髖關節的健康發育。


如何正確給嬰兒裹襁褓?

縱觀整個人類的歷史,很多種族的文化都喜歡把嬰兒用襁褓包裹起來,因為認為把嬰兒包裹起來可以模擬在子宮裡那種被緊緊包裹的感覺,可以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幫助改善哭泣、腸絞痛和睡眠質量。

這個方法也受到了很多兒科醫生的認可。大名鼎鼎的西爾斯醫生就曾在他的《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書中提出用襁褓來安撫難帶的寶寶。

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曾發布了一個視頻,視頻中介紹了三種正確地給寶寶裹襁褓的方法。 下面介紹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截:

1.如果用一塊方布,摺疊其中一角,形成一個平邊。

2.將嬰兒放在布上,肩膀位於方布上方水平。如果使用一塊長方形布,嬰兒肩膀要放在長邊上方水平。

3.將左側手臂放下,用布包裹左側手臂及胸口包裹,並壓在嬰兒身子的右邊。

4.將右側手臂放下,用布包裹右側手臂及胸口,並壓在嬰兒身子的左邊,嬰兒的重量將牢固地固定布料。

5.摺疊布的底部,壓在嬰兒的身下,保證兩條腿可以彎曲。給雙側大腿留下活動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

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推薦的裹襁褓順序是先左側、再右側、最後底部,而我在網上查到的大多數裹襁褓的方法,是先左側、再底部、最後右側,最早的時候雪球姥姥也是這麼教我的,這種順序,很難給寶寶的雙腿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 ,不利於寶寶髖關節的正常發育,不推薦。

正確裹襁褓的原則就是「上緊下松」:「上緊」指嬰兒的上半身一定要裹緊,這樣可以避免嬰兒掙脫襁褓,導致毯子或被子覆蓋在嬰兒嘴巴和鼻子上,降低SIDS的風險;「下松」指嬰兒下半身要寬鬆,要保證在襁褓中的嬰兒其髖關節能夠自由屈曲,這樣才不影響髖關節發育。

另外,也可以使用特殊設計的睡袋,把嬰兒的上半身會包裹的很緊,但給嬰兒的腿和腳留有足夠的空間運動(參考下圖)。

我們前面提到的西爾斯醫生,後來也在另外一本書中提到了:給嬰兒打襁褓沒問題,但不要裹的太緊,也不要裹太長時間。

接受兒科訓練時,我(西爾斯醫生)發現加拿大印第安人的DDH發病率很高,因為他們總是把很小的嬰兒用襁褓裹起來,每次裹很長時間。持續裹在襁褓里,尤其是裹著襁褓過夜,會阻礙寶寶球窩髖關節正常成型。雖然襁褓久經考驗,能讓寶寶平靜下來,但我們不鼓勵單次裹襁褓超過幾個小時,尤其是DDH高風險因素的寶寶。

我們在第一版《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提出用襁褓來安撫難帶的寶寶,那本書出版後,曾經教過我的矯形外科教授羅伯斯·索爾特博士(他寫了本關於嬰兒髖關節發育的書)請求我從書中刪去推薦襁褓的章節,因為他擔心父母會過度使用這種方法。我們的底線是:打襁褓沒問題,但不要裹的太緊,也不要裹太長時間。

——《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 2015-08

最後,若嬰兒不哭不鬧,沒有任何不適,則無需給嬰兒裹襁褓。還有睡覺時,襁褓中的嬰兒應該背朝下,面朝上,以減少窒息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格拉夫, 嬰幼兒髖關節超聲波檢查的方法和原理, 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 2011-06

2. 湯喆瀅、王雯雯,兒保醫生體格檢查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異常篩查中的診斷價值, 中國婦幼保健,2011-36

3. 陳博昌、吳守義、沈曉明, 發育性髖關節異常的超聲波檢查,臨床小兒外科雜誌, 2003-2(3)

4. 湯喆瀅、王雯雯、潘蕾,天津市10262名嬰兒髖關節超聲篩查結果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1-33

5. 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Baby Carriers, Seats, Other Equipment

6. 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Hip-Healthy Swaddling

7. 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等. 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 九州出版社. 2015-08-01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所以建立這個微信公眾號,是希望將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分享給每一位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喜歡這份傾注心血並且乾貨滿滿的育兒筆記。

http://weixin.qq.com/r/J0jWzp3E1sCprdmt9x01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只說倆字~~~放屁


沒有科學依據,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羅圈腿相當常見;在3~4歲的兒童中,20%有輕度羅圈腿;到7歲時,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也就是說,羅圈腿絕大多數都會自行矯正。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醫學矯正外,其他的均可通過運動鍛煉如壓腿、踢腿、夾腿來糾正或彌補。


嬰兒綁腿不科學,嬰兒綁腿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根據胎兒生理學特點,當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時,胎兒的姿勢是呈彎曲狀態。當寶寶出生後,寶寶的腿部還是會有一些彎度,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彎度,不影響寶寶正常發育,如果採用嬰兒綁腿的方式強行對寶寶綁腿,反而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同時,寶寶的肢體發育受到阻礙,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 嬰兒綁腿不能讓腿變直 「羅圈腿」和「X」型腿,現已證實,完全是由於後天餵養不當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如佝僂病所造成的骨骼變形,並不是「綁腿」所能解決的;綁腿不僅不能讓寶寶腿長直,反而阻礙寶寶自由活動,不利於寶寶正常發育。預防x或是o型腿,關鍵是預防缺鈣。 嬰兒綁腿有危害 綁腿對身體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影響血液循環,壓迫腿部的神經,會阻礙寶寶的腿部發育。嬰兒如果出現了O/X型腿,羅圈腿,請立即到賴戈腿科去看看,它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沒有。嬰兒天生是彎腿,隨著發育會自然矯正,未糾正的也多是缺乏維D/佝僂病等因素造成。綁腿反而易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易脫臼,是最爛又無用的風俗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產後有的媽媽很多奶水,有的媽媽沒什麼奶水?
國產奶粉比進口奶粉質量好,你信嗎?
寶寶輔食需要銀鱈魚什麼的,上海進口超市太貴了,有哪裡買便宜一點嗎?
嬰兒白天睡眠不好怎麼回事? 混合餵養和單一餵養哪個好?餵養時間不規律有什麼壞處!?
寶寶剛出生一周,在先母乳後奶粉的方式餵養,現在想改成全母乳餵養,但怕寶寶吃不飽,有什麼好方法?

TAG:育兒 | 嬰兒 | 嬰兒餵養 | 嬰兒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