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做心理諮詢師?

最近在做自我體驗,我的體驗師問到我這個問題,一直在琢磨。


大致上說起來似乎有兩類:自助和助人,或者是這兩種不同比例的混合體。


想起曾經有人說過,(精確的語言記不得了,大致意思是:)有一部分心理諮詢師小時候都是【乖孩子】,對別人的情緒敏感,並容易認為自己應該為別人的不良情緒負責任。由此,成長過程中的【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和【內疚】成就了一個良好的傾聽者乃至解決者,逐漸積累出的效能感和價值感,最終形成了一個心理諮詢師。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我想助人,我成為諮詢師就是助人有成就感和價值感,(好吧這個人其實就是我,)但是我現在開始懷疑這個問題:是否純粹的【助人】,很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許是在滿足自己不知道哪裡沒有被滿足的需要?(這個問題我曉得需要以後的自己來回答)


鑒於我是諮詢菜鳥,我想這個問題在心理諮詢師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變化,因此很想請教,諮詢師們現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我想大部分的人想做諮詢師有三點:一是職業前景,看中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途。二是自學自助。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想要通過成為諮詢師來找到問題的答案。三是個人興趣。對心理學感興趣,對人感興趣,遇到新鮮的事情就會無可自拔,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

剛開始時做諮詢能幫助別人確實很有成就感和價值觀,隨著次數多了以後,心態有了變化,包括諮詢中運用的技術也發生了變化,變得不再刻板,拘泥於某種細節,而是享受其中。

舉個例子吧,遇到同性戀的問題,剛開始接手這個案例的新人會想著怎麼從求助者的意識中讓他脫離出來,也就是「掰直」。把性取向轉過來,我覺得這是不太科學的。最合適的做法是,接受他的選擇,理解他的選擇,並且通過他的描述,找到事情的起因和有趣之處,接下來就是調整認知和情緒了。要知道,同性戀這種現象的出現讓求助者痛苦的根本原因不是因此性取向,而是周圍異樣的眼光和社會壓力,如何讓求助者面對現實和改變環境,從自我調整,這就需要一定的功力。

諮詢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哪怕是同樣性質的問題,其內涵各有不同之處。比如婚姻破裂,有些是夫妻性關係不和分手,有些事家庭暴力,有些是子女矛盾,有些是外遇,還有些是工作壓力……每一次都有不同而新鮮的體驗,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過程。不知不覺當中,你的閱歷也就會增長。

心理諮詢,很好玩,也很有趣。沒有比這更有創造力的職業了


最開始大學裡的想法就是,耶,這個職業好,能幫人還能掙錢。
後來慢慢發現,喲,這個工作都不好找,我這樣才畢業出來的沒人要我,連實習的地兒都不好找,因為心理諮詢機構相當少,實習的機會難擠進去,容易擠進去的又學不到什麼東西。
再後來,兜兜轉轉,又繞進來,深入感受之後,做這一行是為了什麼,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
用心去看每一個來諮詢的人,他們身上所帶著的那份故事,那份人生的經歷,何德何能我能幫?只是正好有方法而已,真正改變他生活的還是他自己,是他選擇了這個方法,是他用心的使用了。
現在當心理諮詢師有一部分是出於想看看這個世界吧,這裡讓我看到了一些我沒法去經歷的事,通過他們的話語,我深切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生命。


最開始是因為對自己和家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很感興趣,為什麼我在家感覺不快樂,為什麼媽媽總在生氣……那層關係中的屏障到底是什麼……
後來是因為我擅長,無論是人格、能力、對於生活理想……諮詢師這個職業都好像是天然為我準備的

最本質的原因我想是因為所有事物中我就是最喜歡人,對人最感興趣吧。


陰差陽錯學了心理學
不幹諮詢師吃什麼。。。


心理學是一門非常好的學科。成為心理諮詢師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雖然我本人不是心理諮詢師,但是從小就善於思考,對於人性心理都比較感興趣,然後平時也會琢磨一下一些人的說話用意,話里深層的信息內容。通過與人交談,解決對方所煩惱的事情,其實這就是一種成就感,新鮮事。


成就感


謝邀
手機先答
為了更好成為人。
更好生活。


只是想法,不過我現在覺得這個工作可能不會帶給我力量,我覺得做這個只能讓自己更清楚的認識到問題


還有像我這樣的醫生,為了更好的跟患者溝通的!現在醫患關係多緊張!還為了將來不想幹了醫生這行了,還可以轉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弗洛伊德的泛性論?
第一次做心理諮詢前要做什麼準備
?

對一位明星陷入無法自拔的移情,因為他長得跟前男友幾乎一模一樣!如何自治?
如何識別心理諮詢師不合理的用藥傾向?
感覺自己就是個廢柴怎麼調節?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