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笑話或電影第一次看很好笑,再看就不好笑了,而有些看幾次還是很好笑?


反覆讓人發笑的,是演員的本事。比如陳佩斯朱時茂的《主角與配角》,百看不厭,到後來欣賞的不是身份反轉與錯位造成的戲劇衝突(雖然這一點是這個小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是陳佩斯眼睛那一翻,脖子那一梗,手往腰上那一拍,那一句「皇軍托我給您帶個話」,那亮相的身段,那台詞的功力。換個人演,就不行。情節讓你笑一次,是喜劇的「出其不意」,表演讓你笑一百次,是演員的天賦,和在台下的千錘百鍊。


「新奇的東西是以奇取勝,所以新奇的東西不一定好,而好的藝術永遠新奇。」——曹禺


某事物具有荒謬荒唐的、出人意料,所以才好笑。

而一個笑話看了好幾遍,你對笑話的劇情完全熟悉,那麼這荒謬荒唐、出人意料也自然就消失了。


那為什麼有的喜劇看了好幾遍還感覺好笑?因為細節。好的喜劇擁有更多的細節。因此你每看一遍都能發現新的細節。

比如第一遍,你是覺得劇情中的人行為好笑,第二遍你可能是因為劇情中的人的眼神,第三遍你是覺得演員的動作的誇張、第四遍你是覺得演員的語氣……每看一遍,你都能發現新的細節,讓你覺得好笑有趣。


就像冰山理論一樣,露在水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水底下才擁有冰山的更多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網路小說很難稱之為經典,因為每天高強度的更新,作者根本沒時間去打磨細節,細節完全不堪琢磨,漏洞百出、結構鬆弛、情節完全禁不起推敲。


好的作品每看一次都能從細節中發現新的亮點,這才是好作品。


電影的話,演員的動作,表情,口氣,都可能是你發笑的原因。

笑話和段子如果梗太明顯,像諧音口誤什麼的,也就一次性笑料,多次看都覺得好笑是因為,在表達這個段子的時候表演鋪墊的好,節奏掌控的好,讓你每次都帶進去了。。。


周星馳


有些笑話你是否因為聽過太多次而忘了它為何好笑了?後來你又聽到它,突然間它就像全新的笑話。你想起為何一開始會喜歡它了。——《大魚》

慢慢體會這句台詞。

上面很多答案,都是從「笑話的區別「來談的,有些笑話會經過時間的沉澱,有些則不會。

而我覺得,很多時候,是一種心境。有些笑話,隔一段時間,你又會覺得好笑,其實是一種心境,而與笑話本身無關。


就像是,你談戀愛,談久了會習慣,甚至很膩,沒了激情。但是可能某個瞬間,或者某個情景,或者自己的某種思考下,你突然發現當初為什麼自己喜歡這個人,原來ta真的是如此美好。

對於笑話,也是一樣。第一次,新奇,好笑。挺久了,覺得很無聊。

但......」後來你又聽到它,突然間它就像全新的笑話。你想起為何一開始會喜歡它了。「


信息量的差距。


題主,跟你講個笑話,就是:哈哈哈,真的很好笑,哈哈哈


大師當然不是白叫的,馬三立的相聲哪個沒聽過幾回?《逗你玩》《四十一樓》,看名字你就知道那個哏了,你為什麼一定要聽他講呢?聽他慢慢的,啰哩啰嗦道來,他把你引導到他的一個情景里 你跟著他走,醞釀著,醞釀著,等著那個哏的到來,我們誰也不著急,我們知道那一定是一個開懷大笑,我們等的時間越長,那個G點越敏感,越過癮,大師一次都不會讓我們失望。從這個上來說,等著晚會上聽到好作品簡直是奢望。


周星馳的電影,百看不厭。笑了一次又一次。


看見這個問題我腦子裡直接出現三個字就是

「周星馳」


這個問題,在我的書中有講到,叫做新喜消失(由記憶變化而導致)。
首先了解幽默的原理:從心理學角度是,緊張,愉悅釋放。

剛開始遇到笑話,在腦海裡面沒有記憶,有新鮮感,大腦記住事物,需要寫入,有很大情緒波動和緊張。
看久了,新鮮感消失,情緒波動小。
很久不看,記憶變淺顯了,又有新鮮感。

更詳細請看網站:

有趣精彩新喜官網:幽默《新喜》
新喜幽默科學,最後一次定義幽默。


星爺的電影大多數都有這效果


看印度邁克爾傑克遜 那個「干你媽」的MV
我看一次笑一次 現在都不敢看了


為什麼大部分美女或帥哥第一次看很好看,再看就不好看了,而有些看幾次還是很好看?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為什麼大多數愛《老友記》的人,能不厭其煩的看很多遍仍然哈哈大笑。我個人的感覺就是,細節做得好。
無論是從劇本的精細程度,還是從人物的表演,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亮點。


題主定義的「大部分笑話」應該有以下兩種(回憶近來看到的段子,胡亂分類):
一是有個反轉結局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類型笑話,一個是利用同音字、近音字等產生的差別效果製造笑料的「誤會」類型笑話。
對於第一種笑話,第一次讀到之後會有「靠,這麼好玩,真沒想到」的感覺,而在已經預知結果的第二次讀到時,那種新奇感、劇情反轉對心裡造成的衝擊已經消失,所以不再那麼好笑。
對於第二種笑話,很多時候有牽強附會之嫌,第一次讀到時會有「哇塞,真有趣,漢語真好玩,腦洞真大開」之類感覺,當時覺得有趣,但這些笑話恰恰僅止步於有趣,沒有所謂「雋永」之感,經不起回味、受不得咂摸,再讀時就沒了那股俏皮勁兒。
說到這,讓我想到了關於好相聲為什麼值得反覆品味(雖然也是都知道包袱底兒是什麼)的問題,以及現在所謂的新相聲經不起聽的原因:大部分各處找來的段位不高、浮皮潦草的段子,再加上一個邏輯牽強附會人物插科打諢的主線所製造的笑果,聽一遍也許能笑一笑,再聽就味同嚼蠟毫無滋味了,沒有了回味悠長、含蓄雋永、常聽常新之感。
寫這麼多,東東槍老師卻一句回答就解決問題,實在敬佩。


邊際效益遞減!就跟餓了想吃麵包一個道理。你看第二遍的時候已經不那麼"餓"了


沒有人提周星馳的電影么?比如《國產凌凌漆》。。


人的笑點有時候觸動一次就夠了


推薦閱讀:

「瑞典蠢驢」是什麼意思?
有哪些你覺得不錯的冷笑話?
一人飲酒醉中,飲的是什麼酒?
哪些笑話讓你笑得前仰後合?
水母身體里全是水嗎,能不能把自己全尿了?

TAG:電影 | 閱讀 | 心理學 | 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