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電影的文化、環境與規則與內地有哪些不同?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城市發現·香港,更多香港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情與義,值千金。

港產片的精髓,可以用這六個字概括。與大陸電影偏好宏大敘事的印象、以及台灣電影稍顯晦澀小眾的觀感相比,香港電影最常從小人物的個人拼搏出發,敘寫或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或喋血街頭險惡橫生的黑社會故事,或踽踽難行的百姓辛酸,或皆大歡喜的家庭喜劇,表現傳統或當今香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情與義」。

無論是成龍單打獨鬥的警察故事,還是周潤發豪情萬丈的英雄本色,抑或是周星馳笑著哭的喜劇之王;無論是杜琪峰犀利明快的警匪片,還是王家衛獨樹一幟的文藝片,抑或是許鞍華細緻入微的家庭倫理片,每一部各類題材的經典,一定是著眼於香港人身邊可感可觸的場景、平凡卻向上的小人物,讓本土觀眾產生共鳴。

舉大陸電影中不正確、港產片卻比比皆是的黑幫題材為例,它們通過對地緣文化特色的細緻描繪,讓社會另一面的真實感撲面而來。即使從來沒有來過香港的人,說起香港的地名卻多少有所耳聞:旺角、佐敦、灣仔、銅鑼灣、尖沙咀、屯門、元朗、彌敦道、缽蘭街、廟街……香港黑社會歷史已久,既然是黑社會,自然要劃地盤,既然有地盤,自然有人爭地盤,既然是混混,自然要找老大拜碼頭,於是各種地名呼之欲出。黑幫老大一般人沒機會見識,但像「陳浩南」和「山雞」這樣的小混混,感覺就像在樓下對面街轉角的冰室/遊戲機室常見的無所事事、偷呃拐騙的「隔離屋陳太個仔」(隔壁鄰居陳師奶的兒子)。但即使是小混混,也有人在江湖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走在旺角街頭,想想《旺角黑夜》《旺角卡門》,走在尖沙咀銅鑼灣,想想《古惑仔》系列,或許能感受到「街頭」對於香港人的另一重意義。

又譬如最近幾年於香港本土非常政治正確的一類電影,我把它們稱之為「香港情懷」電影。什麼是「香港情懷」呢,就是以記錄和反映香港百姓悲歡離合或生活變遷為主題,追憶緬懷老一代香港人真誠樸實的鄰里關係和守望相助的人情味。這種電影帶有強烈的本土關懷,以土生土長特色及質樸情感打動觀眾,意欲彰顯香港人「積極、樂觀、融通、進取的務實精神」,「港味」十足。這種電影,代表作有《天水圍的日與夜》、《歲月神偷》,以及獲獎眾多的《桃姐》。

情與義,值千金。不敢說這句話涵括了所有香港片的主旨,但每每想到《喜劇之王》里那一句簡簡單單卻幾乎讓所有觀眾潸然淚下的「我養你啊」,我就覺得這六個字是是香港電影最寶貴和值得玩味的所在。

陸小鳳
詞:盧國沾 曲:顧嘉輝
演唱:鄭少秋

情與義 值千金
刀山去 地獄去
有何憾 為知心
犧牲有何憾
為嬌娃 甘心剖寸心
血淚為情流
一死豈有恨
有誰人敢過問
塵世上
相識是緣份
敬懷酒千懷怎醉君
野鶴逐閑雲
生死怎過問
笑由人
誰過問

PS:關於香港電影市場的環境與規則我贊同 @張書瑋 的說法。補充一下的是,正因為自由市場和分級制度,香港電影還產生了華語電影中獨有的三級片文化

三級片,即香港於1988年引入的電影三級制度中第「III」級,成人觀眾級別。因為90年代三級片中的色情片一度火爆、佔據本土電影的一半市場,因此觀眾逐漸將三級片與色情片划上等號。其實三級片還有奇情、血腥、黑幫等題材,如懸疑電影《神探》,即為拓寬三級片發揮空間的例子。90年代末期由於香港電影的衰落,以及日本成人影碟的滲透,使得三級片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但玉蒲團系列,蜜桃成熟時系列等經典三級片已在香港電影史上留下不朽印記。

經歷了衰落,2011年三級片利用新時代新技術捲土重來,《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鑒》上映首日即打破《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首日票房記錄,更打敗本地三級片首日票房記錄者《色戒》,最終該片香港本地累計票房超4000萬,一舉打破香港三級片經典《玉蒲團之偷情寶鑒》創下的三級片票房記錄。2012年三級片《一路向西》由《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鑒》原班人馬打造,累計票房超1400萬,成績也不錯。

PSS:關於政府與發展本土電影業。
2003年受SARS影響,香港電影跌至最低谷。
2007年10月,香港電影發展局設立「電影發展基金電影製作融資計劃」(基金計劃) ,此後接獲66項融資申請,並成功批准了其中28項,撥款共約7,785萬元,資助了包括喜劇、動畫、動作、愛情小品,倫理及懸疑片等電影的製作,在培育電影人才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最後謝@黃繼新 邀,老大的邀請是一個不小的「困擾」。(ˉ﹃ˉ)

參:
【1】香港電影
【2】香港電影發展局


@Kevin Lin已經分析的很精闢了,補充小點。
此問題的精髓在「不同」上。
香港電影,始終與大陸電影有著格格不入的情調和文化氣息。除了前面提到的「情義無價」的精神內核外,我得說一點,香港電影始終還是一種自然流露的亞洲農業社會晚期形態的電影模式,大陸電影,本質上意識形態的宏大敘事與文化斷裂矛盾體現的囈語。
「情義無價」,為何?
在我看來,只有農業社會才會真正體現「情義無價」,一個對制度,典章,法律條文並不信任,並不真正成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細節的社會,人和人的超越普通熟人朋友的關係,人和人之間超越法律制度的信任,人和人之間那種血肉精神相聯的感覺,成為人在世界上生存的最可靠保證。
這顯然還是農業社會裡面典型的人際關係最高準則。
雖然香港開埠已逾百年,英國人帶來的法制民主深入人心,但是電影依然是文化和人心中最隱秘的地方。
電影是要花錢的,是要穩妥的,使一定要讓觀眾進場的,什麼穩妥?電影人一定在潛意識裡面意識到,周圍的人最認什麼?什麼能讓他們熱血沸騰?還是「情與義」。
香港,依然還是一個典型的南亞農商社會,只不過它高度發達,外面再裹上一層英式的法制民主。不過咎其底層架構,香港人的精神內核依然還是李嘉誠,李兆基等視房地產為最根本為商之道的典型嶺南農業社會的精神內核。
香港沒有世界級的電影產業,也沒有世界級的電影產業精神,香港也沒有能耐得住寂寞的強大文化底蘊能絕對抵抗人傻錢多的大陸市場。(大陸更沒有文化底蘊),同樣,資訊發達的香港,也沒有像樣的,前瞻性的科技企業。
這種社會精神架構,決定了香港電影的兩大特徵:文化上重血親情義,形式上重胡鬧癲狂。
為什麼形式上「盡皆過火,盡皆癲狂」呢?
一切都臨時,一切都賺快錢,一切都朝不保夕,一切都不耐煩去建立和架構制度。
農業社會是不得不重視短期效益的,因為農民對社會制度沒有干預能力。
電影人對社會制度也沒有干預能力,對未來也沒有太大信心,趁著形勢式好,就多拍多賺錢。
我接觸了不少香港電影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開工,有通告,有錢賺。」
我始終覺得,香港電影,是香港人的文化內衣,外面可能使光鮮的西裝,但是裡面還得是貼身對襟水衣。他們比大陸真實,比大陸有靈氣,比大陸有更良好的文化傳承,有更深刻的生活感悟,有更鮮活的想像力,有更開放的心態。
但是香港電影,始終因為地緣的文化和政治影響,難以和韓國,日本電影匹敵。
後者有完整的文化底蘊,有強大的,獨立的工業基礎。
而這一切都是制度保證的。
大陸這邊,一句話了,沒落的法西斯美學父親和殘破不堪,找不著北的傳統文化母親結合下的怪胎。


謝謝邀請。

內地和香港電影環境的不同,最根本的是創作和投資環境的不同。

創作方面來說,其他答案已經提到了,香港自由度高,不受限制。其實香港的電影創作並不是不受限制,而是給出限制的角色不同。在內地是審查限制創作,在香港是商業限制創作。比如你要在香港寫一個南亞裔的小偷主角運咖哩的途中被人誣陷其中有毒品的故事,那絕對是自找死路。沒有投資方願意投錢,因為沒市場。所以,香港的電影創作也是有限制的,哪怕你劇本寫得很有特色和質感了,送到電影公司,公司還是會以市場為考量叫你修改劇本。

電影投資方面,香港在八十九十年代曾經很多熱錢湧入,大量拍片。內地現在也是這種情況,且過之無不及。因此大量演員上位全靠有財爺支持。香港電影目前投資已經很理智了,因此資方對電影的控制沒有內地那麼強,內地的電影拉來投資,在卡司上絕對是要俯首稱臣的,香港電影曾經也如此,現在好多了。

投資的另一方面,香港現在經濟不景氣,而內地向好(號召節儉以後會如何未知)。因此內地一旦加入,電影就從容變為大製作,大卡司。香港這幾年以中低成本為主,試圖殺出血路,形勢不容樂觀。

環境上,內地受眾太分散。雅的可以極雅,俗的可以極俗。內地的電影是當作文化在發展(但出品讓人遺憾)香港觀眾大部分對電影只有娛樂要求,政府也只把電影當一門生意看待。


哦,@Kevin Lin和@羅登說的太好了,深有同感
記得有一次看董建華的演講,突然有一個感想,那就是香港這個社會似乎仍然是一個武俠社會,但是一直很難說清楚這一點。而二位的回答加起來,恰好可以完美的解釋我這個感覺,hoho。


內地影視,挖地三尺,塑造的人物多半模糊,沒情沒欲。個人認為最好內地影視形象也只能屬葫蘆娃了。
~~~~~~~~~~~~~~~~~~~~
香港老電影,淺淺回望,有膠片時代的懷舊氣息,街頭巷尾,大排檔茶餐廳那些帶著濃厚香港本土文化標誌的場景里的小人物,小故事卻有大情誼。多像我們對自己的定義,生在市井,卻可以有爆發以後震撼全人類的小宇宙。
~~~~~~~~~~~~~~~~~~~~~
那些光影間傳遞的正能量貼切又自然,不拗造。
~~~~~~~~~~~~~~~~~~~~~
香港的電影是讓早期的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高度商業化卻根植於我們熟悉的東方嶺南文化。於是讓早期的我們看到了在我們的文化土壤上培植另一個社會形態的可能性。這種更好的社會形態的衝擊力在我們父輩身上反應的更明顯,小時候觀影的時候,總是聽到父母對那些題材多樣,創作大膽的香港電影連連感慨,其實多半是對那樣文化氛圍的社會羨慕的情緒。我想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真實的「烏托邦」模型。
~~~~~~~~~~~~~~~~~~~~~
市民社會的生命力永遠是勃興的,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社會意識,民主與法治在此溫床孕育。看那北朝鮮金家三代胖子都在為打壓這社會意識胡搞瞎搞,興許一部兩部香港電影就可以整垮整個北朝。活色生香從來可愛。
~~~~~~~~~~~~~~~~~~~~
當代中國也在經歷市民社會成型、發展與成熟的過程,開啟的功臣除了鄧爺爺,應該還有香港電影。
我不專業,但是忍不住,因為有愛。


前面幾位對香港電影文化、環境和規則有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回答。
那我主要想從香港電影文化說說我的看法,我記得原來看過一個帖子,是關於大陸和香港對於西方電影譯名的比較,比方說,大陸:國王的演講 香港:皇上無話兒;大陸:史密斯夫婦 香港:史密夫決戰史密妻。其實,從電影譯名基本上可以看出兩地對於電影文化不同的理解,大陸的電影在娛樂之餘,還有所謂的對國民的教育意義。而香港不同,電影純粹就是一個娛樂化的產業,大家看電影,或哈哈一笑,或留幾滴淚。正如@羅登所說香港電影人的心態,「開始看工,有通告,有錢賺。」
香港開埠以來經歷幾次大的移民潮,為香港帶來巨大的勞動力,而他們中則大多是中下層人士,恰恰是他們成為了觀看電影的主力軍。以三十年代為例,當時的大陸能夠看得起電影基本上都是上層階級的人,而香港恰恰相反。這其實也就造成了兩地對於電影不同理解。
所以,香港電影關注的也是小人物的故事,這能夠在觀看電影主力軍之中產生共鳴。



唯一的不同是,他們按照基本法,我們無法可依


更加開放。


不影響大家族利益下,宣傳仁義禮智信,絕對是好員工的啟蒙片。中國古代的思想脈絡參見韓日港台新,絕對讓你知道老闆的真正含義。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絕對是港片的濃縮。大陸片的思想內涵就是管他媽的仁義禮智信,襠就是你皇帝你老爸,反襠就是最大的罪孽。港片至少有清晰的脈絡,穩固的社會結構,陸片就是推翻一切上的瑋襠至尊結構。哪樣好?港片好點。


文化不一,造就了內地和香港在電影上關注的點不同,內地更注重國,香港更注重家,內地視野更大,香港視野狹窄~~


總體說一個是沒有審查,還有一個是商業化發展更成熟


小子不才,實在沒有充分的專業知識和閱影經歷,但是一邊倒的厚彼薄此,不免失之偏頗。此問題有待進一步討論。很明顯香港電影在電影題材,歷史劇,天下觀上有諸多問題,期待有更加全面視野上的答案


推薦閱讀:

香港有哪些經典黑幫電影?
王晶新電影《追龍》中有哪些彩蛋?
無間道三部曲中哪一部成就最高?
《英雄本色 1》確定 2017.11.17 全國重映,大家會去看么?
從香港電影、TVB 電視劇中了解香港,會容易產生哪些認知誤區?

TAG: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