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兒童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即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感受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的能力。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認為同理心是仁愛道德的重要基礎。


一位老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嗚咽,他剛剛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兒。男孩看到此情,跑過去看個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靜靜地坐在那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覺得好了很多,情緒也穩定下來。後來,男孩的媽媽問他對老人說了些什麼,男孩答到:「我什麼都沒說,只是幫他哭泣。「

  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我們的機體就具備了共情的能力。新生的嬰兒聽到其他嬰兒的哭泣聲時,所做出的反應就是自己也跟著哭;在看到小夥伴不開心時,很多僅兩、三歲大的幼兒也會做出安慰他人的舉動:他可能會把自己的食物、玩具放在小夥伴的手中,並且用肢體語言來表示他的關心。

  我們能夠了解別人的情緒是因為大腦中有被稱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元會因為看到別人微笑或皺眉而激活,通過對觀察到的面部表情提供一個內在的模擬,並經由腦島將訊號傳遞至邊緣系統。這樣,我們的邊緣系統就會提供所觀察到表情的情緒感覺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rror_neuron )。   先試著解釋@負二 對共情能力的擔心。如下圖所示,共情的能力由多方面所組成。比如情感識別,有共情能力的人首先要能夠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這種對他人情緒的辨認與理解是社會認知的核心。而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們的大腦發育沒有到達這樣的高度,所以他們也很少表現出與共情相關的行為和體驗。具有共情能力的人時刻都很清楚,真正的情緒體驗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而不是觀察者自己的身上。雖然共情的效力是強大的,但也是有界限劃定的。

  嬰兒的一些共情反應是純粹、本能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共情的能力會慢慢的內化至價值觀,直至成為道德行為的核心,這就需要兒童學會鑒別他人的情感狀態,並掌握採取何種方式來應對。下面是兒童發展心理學家 William Damon(1988)對從嬰兒期至青春期的兒童共情能力發展變化的分析。

  • 嬰兒早期:對自我的情感和需要之間的邊界很清楚,但不能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與需要。
  • 1 ~ 2 歲:能夠將辨別他人悲傷的情感發展為真誠的關心,但還不能將這種情感真實化地轉變成有效的行為。
  • 兒童早期:兒童意識到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獨特的,不同的人對同一情境會有不同的反應。藉此,兒童會對他人的悲傷做出更適當的反應。
  • 10~12歲:發展出對處於不幸困境中的人的共情——窮人、流浪者及殘障人士。到青春期,這種共情能力將對個體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帶來人道主義的色彩。

  再來看一下題目的問題:培養兒童的共情能力,既是培養,那多為後天所得。共情行為是先天還是習得,不同理論流派的觀點也不同。如前所述,共情有其生理的基礎;進化理論也認為,共情是人性的基本成分之一,有助於種族的延續;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這來自兒童社會經驗的積累,也就是說共情是習得而來的;認知發展的理論也同意這一觀點,並進一步指出隨著兒童的智力發展,在獲得重要認知技能的同時,也影響著兒童運用共情行為的動機。

  暫從社會學習理論來著重說明。

一、行為的榜樣
  兒童共情能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親社會推理的成熟,也促使他們能夠無私地關愛和幫助任何處於困境中的人(Eisenberg 1999)。而對兒童的親社會傾向產生最普遍而深刻的影響是他人的行為,也就是兒童所接觸的榜樣(Albert Bandura 1989)。

兒童通過對榜樣行為的觀察,可以學到共情能力及利他行為。 (sour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二、強化其行為
  做為兒童所接觸的榜樣——父母,經常向兒童做出有關利他行為的宣揚,讚賞那些共情能力高,又表現出親社會行為的兒童,從而這些獎賞產生的積極影響也會與親社會的行為聯繫起來,而兒童也往往會力求實現由自己所尊重的成人制定的目標。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成為一種自我的強化。同時,也幫助兒童內化社會規則及責任,更加促進了共情能力的提高和利他行為的發展。

三、實踐與傳授
  兒童在觀察到父母的助人行為後,特別是父母為其提供了有說服力的助人理由,同時又給予行動示範的情況下,兒童會更具共情能力,並樂於助人,這種行為還能對兒童產生長遠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共情能力及教養方式同樣影響著兒童。當孩子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爭執、言語及行為的攻擊)時,更多使用非懲罰性方式的父母,常常表現出對別人的同情和關心,他們會勸導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幫助對方,這通常能培養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而經常使用強制及懲罰方式的父母則阻礙了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削弱了孩子道德能力的成熟。

共情能力高並願意做出親社會行為的兒童,通常他們的父母總是鼓勵著他們,並以身作則。(sour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二戰期間,日本駐立陶宛的代領事杉原千畝(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une_Sugihara)在明知幫助猶太人會毀掉自己外交官的生涯後,還是為他們開出了幾千張出境簽證。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如此的犧牲?通過回顧他的生長經歷可以追溯:首先,在他的童年時期,目睹了父母的善行。他的父母幫助陌生的旅者,給他們提供關懷和避難所。這種早期的經歷使杉原將更為廣泛的群體納入到了「我們『的概念中。其次,杉原與一名猶太少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既而也獲得了與少年家庭進行社會交往的機會。如果對個體的困境表現出共情,那用相同的方式幫助相似的其他人也一如既往。最後,犧牲自己的權益來保護他人的信念已與杉原的自我概念相一致。

  透過擴展」我們「的概念、早期與受害者的關係以及助人的自我形象這三個聯結的因素,對杉原千畝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這些看似平常的動機,卻影響著共情能力和親社會行為,多種動力的相互作用帶來助人行為。對兒童共情能力的培養也可窺見一斑。


呵呵,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其實人類對自己,特別是對待人類的心理,基本上還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
兒童的教養,比較有共識的其實只有兩點:保護他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而這兩點,基本來自真愛和練習。

大家如有興趣,我再詳細談談。


人的情感是複雜含蓄的,好比冰山。冰山表面可見的部分,是語言和行為。情感(和信念、動機等)深藏水下。要學會移情,首先需要學會解讀語言和行為。

現在的孩子,文字能力都很強,缺的主要是解讀身體語言的能力。原因大概是因為缺乏面對面溝通。有這麼幾方面因素:
1)獨生子女。一來缺少兄弟姐妹,二來小皇帝金貴,許多需求還沒提出,大人就預前滿足了。孩子感覺不到有必要去「察言觀色」。
2)鄰里溝通減少。
3)電子媒體取代面對面溝通。

想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可以有意識增加跟孩子的面對面溝通。另一個方法是提高滿足的門檻:孩子想要什麼,需要他們努力爭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快就會學會打探父母的情緒狀態、摸索父母的決策方式。這不就是移情能力嗎?其實孩子天生就會解讀父母的表情,多給機會練習,這種能力應該很快就可以恢復。

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直接教他們解讀身體語言。這方面的書籍不少。我在帶學生公司時,也曾經用過設計思維裡面的移情圖,教孩子們(高中生)洞察用戶需求,效果不錯!


失戀的時候,一個人坐在操場看台上哭,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跑到我身邊,很關心的問:「阿姨,你怎麼了?」我一臉的眼淚,告訴小孩:「阿姨丟了一個東西。」小男孩很熱心:「阿姨,你丟什麼東西了,我幫你找。」聽了真是心酸啊,然後我回:「阿姨丟了一個玩具。」小男孩:「阿姨,沒事,你別哭,我讓我爸爸幫你找。」然後就跑開了,沒多久帶著他媽媽來了,他媽媽看出來我失戀了,然後問小男孩:「阿姨哭了,怎麼辦啊?」小男孩把自己的果凍掏出來,還撕掉包裝,遞給我:「阿姨,你吃。」我當時突然覺得世界超級美好,愛死那個小男孩了。
所以,我覺得兒童應該都是有同理心的。


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在和社會的接觸中逐漸形成的。比如孩子在小班階段性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這時期孩子還不會合作,不能了解別人的感受,等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逐漸形成合作意識並學會體會別人的感受。這是每個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過程,若家長或外界強行進行訓練或干預,只會削弱孩子的親社會心理,反而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


共情能力的偏低是由於沒有得到很好地培養么?很明顯不是,而是由於後天的抑制。
每有一次共情心理被外界壓制無法產生行為,其反饋給自身的愧疚之情便減弱一分,下一次產生共情心理的門檻便拔高一分。
所以,問題的根源不在於人工去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而是每個人都為創造一個共情心理不會被外界抑制的正能量社會而努力。
共情能力誰都有,只是沒有施展的可行餘地,以至於被消磨得僅存可怖的一點點良知。

共情如同愛一樣,是一種情感的迸發,如果愛上一個不值得愛的人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傷害,只能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其實只有兩點∶家長經常向孩子解釋自己的看法,同時考慮孩子的看法。


孩子的共情能力,最初是從作為父母的我們這裡開始學習到的。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能很自然的表達對自己,對他人的真誠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能正常地去感受別人的喜怒哀樂,那麼你的孩子就能夠學習到很好的共情能力!


兒童80%的習慣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模仿出來的。想要孩子有共情心,你自己情商先得高。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這、培養孩子那呢?你問過人家同意不?
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隨心、盡意。


小的時候,他家裡出了事,他看著年邁的爺爺在沙發一角眼睛濕潤,他走過去,撫著爺爺的膝蓋,「爺爺不要擔心,我長大了來養你」
後來,他長大了。很少回爺爺家,偶爾一次,爺爺說起來這事,笑得有些得意,「這小子,從小就要養我呢」他卻覺得又尷尬又可笑。

我們小時候,往往有同理心,因為我們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全,所以才有心情關心他人。
等我們長大了,社會劈頭蓋臉夢想一頓毒打,我們哪裡還分得出半分心給別人。
與其說培養兒童的同理心。
不如說培養自己的童心罷。


同理心這麼高貴的人類品格絕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作為每一個人天生就有的,而且一直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裡,為什麼有人看似沒有呢,是因為小我佔據了大我。所以,無所謂怎麼培養,因為根本沒有方法。解決方案是讓父母變的有同理心,並且無時不刻不反應出來。孩子的同理心便不會被埋藏。


共情能力不僅僅是孩子缺乏,我發現成年中具備的也不是很多。特別平時接觸家長比較多,說話比較自我的家長孩子也會比較自我,和家長的矛盾更尖銳。除了要為獨生子女創造集體生活的環境和機會,更重要的是家長本身要做好引導,不如從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作為第一步。


兒童在觀察到父母的助人行為後,特別是父母為其提供了有說服力的助人理由,同時又給予行動示範的情況下,兒童會更具共情能力,並樂於助人,這種行為還能對兒童產生長遠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共情能力及教養方式同樣影響著兒童。當孩子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爭執、言語及行為的攻擊)時,更多使用非懲罰性方式的父母,常常表現出對別人的同情和關心,他們會勸導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幫助對方,這通常能培養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而經常使用強制及懲罰方式的父母則阻礙了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削弱了孩子道德能力的成熟。


很多時候我們有的是一種共情感,而沒有共情行動


推薦 《學會傾聽與關愛》
適合寶寶媽看的書 - Sharing - 知乎專欄

《學會傾聽與關愛:40招教會孩子自製及同情(《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傾情推薦,即學即用親子教育互動指南)》(美)夏皮羅 著..._簡介

?活動1?說出你的感受 1
?活動2?處理複雜的感受 4
?活動3?傾聽他人的感受和心情 8
?活動4?讀懂肢體語言 12
?活動5?使用積極的肢體語言 15
?活動6?壞臉色與好表情 18
?活動7?成為情緒小偵探 21
?活動8?即使心煩意亂也要保持冷靜 25
?活動9?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好有壞 28
?活動10?用自我對話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31
?活動11?理解他人的感受 34
?活動12?只要你願意,就能改變自己的情緒 37
?活動13?變得樂於合作 43
?活動14?變得樂於助人 46
?活動15?設立積極目標 49
?活動16?有種美德叫耐心 52


演話劇啊 必須理解他人理解角色才能演好。而孩子天然表現欲又讓這個活動很好玩


連蘋果公司CEO都擔心未來人類缺少的同理心,該怎麼在兒童身上培養?

近日,蘋果公司CEO 蒂姆·庫克受邀在麻省理工畢業典禮上發言。

他反思科技,呼喚人性:「我不擔心人工智慧跟人一樣有思維,而擔心人類變得像電腦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理心」。

可見同理心在未來社會是一種關鍵能力。

同理心有多重要呢?

摘自《同理心文明》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同理心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幫助人類不斷拓展自己的社交範圍,讓我們凝聚在一起,組成更大的經濟單元。

可以說,文明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即文明。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提倡的「仁」與西方的同理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本質在於同理心。

擁有同理心的結果是互惠。

互惠是社交生活的核心,也是人際關係賴以建立的基礎。

如果互惠性遭遇障礙,那麼自我意識和社會性的發展就會受阻,人們也會逐漸出現一些病態的表現。

什麼是同理心?

心理學家 Teresa Wiseman 認為同理心有五種特性。

1、尊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2、不隨意評論他人。

3、能看出他人的情緒並嘗試交流。

4、同理心是一種與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

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區別?

舉個例子。

某人陷入一個很深的地洞里,站在底部大喊:「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有同理心的人爬下來說:「我知道這下面是什麼日子,你並不孤單。」

而有同情心的人卻說:「哇,真糟糕啊,對吧?額......現在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5、同理心是種冒著受傷害風險的選擇。

因為為了要與你連結,我必須連結到我自己心裏面有那種感受的東西。

積極的回應不會讓事情好轉,真正讓事情好轉的是我與你的連結——「我不知道現在對你說什麼,但我很高興你能告訴我這件事。」

兒童的同理心是怎樣發展的?

摘自《同理心文明》

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

鏡像神經元使人類與其他動物能夠捕捉和理解其他個體的思想和行為。

一些刊物將鏡像神經元稱為「同理心神經元」。

里佐拉蒂研究團隊發現:「最令人吃驚的是,鏡像神經元使我們能夠靠感覺而不是靠思考就能捕捉到他人的思想。」

嬰兒在一歲大的時候,開始能夠讀懂他人的面部表情並體察他們的情緒狀態。

4~5歲時,孩子會形成一種互惠感。

兒童在6~8歲時對道德的理解增加了社會責任感。

在兒童7歲左右的時候,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對他人痛苦的同理心反應。

八九歲的孩子能夠注意到他人的自尊程度。

他們也能根據他人情有可原的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同理心反應。

10~12歲的孩子還能以抽象的方式從道德的角度思考他們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應當有怎樣的行為舉止。

孩子在10~11歲時,能夠理解同時體驗兩種自相矛盾情感的概念。

在青春期初期,即12~13歲,青少年們對他人情感的反應更為敏銳。

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的同理心發展狀況,有助於我們準確理解孩子的心理並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霍夫曼認為,兒童獲得成熟的同理心意識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管教方式。

怎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一、做好榜樣

父母要做一個有同理心的人,這樣才會讓孩子正確的學習和模仿。

培養同理心最關鍵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用同理心對待孩子。

比如及時正確察覺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多詢問並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觀點、多換位思考。

二、指導孩子

1、引導孩子多體會自己的感受

假如無法觸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太難了。

2、引導孩子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表達自己可以,但不能傷害別人,尤其是有不良情緒的時候。

3、引導孩子多顧及他人的感受

比如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要注意——坐地鐵先下後上、不能亂按電梯按鈕、圖書館裡不要大聲喧嘩等等,記住要講清楚違背了這些守則別人會是什麼感受。

比如當孩子傷害了別人時,應引導孩子承認錯誤、向對方道歉、安慰對方、補償對方,而不是單純的強制性懲罰孩子。

三、讚賞孩子

父母經常對孩子的同理心行為進行讚揚和獎賞,孩子也往往會力求實現由自己所尊重的父母制定的目標。

注意:教孩子理性幫助他人。

有同理心的人經常會付出行動去幫助別人。

記得教會孩子要在不傷害自己的條件下使用正確方法幫助別人。

比如看到有人溺水時,你得會游泳才能下水救人。

否則只憑一腔熱血盲目幫助他人將於事無補。


有被同理過的經歷才能真正培養出同理心,這個能力對人非常重要,培養孩子前建議父母先學會同理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和行為


孩子的情商真的很重要,可是目前沒有很多的幼師小學老師意識到孩子情商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灌輸的你要努力奔跑努力奔跑。


推薦閱讀:

關於「克己復禮」的解釋,怎樣才是正確的呢?
如何看待 Fenng 微博中關於「吸毒」的言論?
公共場合光膀子是不文明的表現嗎?
親戚拿媽媽開黃段子怎麼辦?
如何評價立黨老師把揭露其傳謠行為的問題,改為「調查類問題」?

TAG:心理學 | 教育 | 道德 | 兒童教育 | 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