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里都運用到哪些心理學知識?
具體舉例說明,從魔術師、觀眾的角度都行
魔術,就是各種戲法的集合。這當中有物理的戲法,化學的戲法,自然也有心理的戲法,魔術中利用人的心理盲點達成奇幻效果的手法有很多。我正好有一個朋友,魔術玩得極好,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魔術手法得以成立的心理學原理。以下所有手法都經過簡化,保持在言之有物且不透露魔術秘密的範疇。
這是目錄(此答案不定期更新):
1. 又大又結實的桌子怎麼會漂浮起來
2. 他洗了這麼多次牌,應該洗開了吧?
3. 魔術師為什麼能在你眼皮底下耍花招
4. 你親自數過的牌,怎麼會出問題呢?
(未完待續)
---
1. 又大又結實的桌子怎麼會漂浮起來
有一次他給我看了一段他表演漂浮術的視頻:他在一張又大又黑的桌子上罩上白布,將手搭在桌子邊上,施以「法術」,桌子就在空中漂浮起來。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他給我解釋,一般大件物體的漂浮,運用的都是槓桿原理。
但我還是大惑不解:那桌子又大又結實,就算你用槓桿也未必舉得起來啊。
他笑了:這就是這個魔術的核心。別看那個桌子桌腿那麼粗,桌面又寬又大,其實輕得可怕,玩漂浮輕而易舉。這就是一種反常識:利用桌子的表象,讓人錯誤估計桌子的實際重量。
而這種反常識的手法是如何得以成立的,這就是心理學的範疇了。
事情要從人的認知結構說起。人在生活中總會接觸並形成各種各樣的概念,它們以特殊的結構被組織並方便人們調用。E. Rosch等人指出,我們會挑選一個概念範疇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員作為這個概念的原型,並在對這個原型的總體特徵認識不變的情況下,把握這類現象中其它個體的特徵。這就是原型理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唯一的概念結構理論,但魔術有意使用貼近原型概念的道具,所以用這個理論解釋最為恰當。)
在生活中,我們會給很多概念找到一個原型。比如我說到「水果」,絕大多數人會想到蘋果或者梨子,幾乎沒有人會想到草莓或榴槤;
再比如我說到「官員」,大家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西裝筆挺的中老年男子形象;
而當魔術師搬上來一張「桌子」,大家腦海中就會腦補出一張又寬又大、分量不小的桌子。在魔術師施展神奇法術之時,絕少有人能意識到,那張「桌子」的重量甚至趕不上一把椅子。
很多魔術道具也都是這樣,找尋一個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原型概念,改變一兩項特徵,就會讓人倍感神奇。如能彎曲的「硬幣」、能變成棍子的「軟繩」,都是這樣。
2. 他洗了這麼多次牌,應該洗開了吧?
有一次他給我表演了一個原創魔術:
他準備了一套紅桃,一套黑桃,都是A到10,共計二十張牌。在一頓洗牌之後,在桌上依次扣九張牌;然後他再依次拿出九張牌,牌面朝上在這些牌上面。在放每一張牌之前,他會讓我預言上下兩張牌的點數是否一樣(比如是否都是A)。
結果自不必說,我的預言全部成真。
那麼,這個魔術的關鍵在哪裡呢?他說,這個魔術的關鍵一在洗牌,二在選牌。選牌的機要我差不多明白,他肯定是根據我的預言拿相應的牌;但洗牌的機要在哪?明明他洗了那麼多次……
他嘿嘿一笑:洗牌手法是這樣的。
永遠是把最下面的那一摞抽出來放在最上面,牌的整體順序只是從A23456789變成了9A2345678,對魔術的表演根本不構成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魔術師只是做出了洗牌的動作,你就覺得他洗過牌了呢?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中講到的「心理定勢」。
心理定勢是指先前存在的心理狀態、習慣或態度。在某些條件下,它能加強感知和問題解決的質量與速度,但同樣的定勢可能抑制或破壞你的心理活動的質量。比如這個例子:
僅用3個容器,你應該怎樣得到指定量的水?
第一種情況下,127-21-3-3=100;
第二種情況下,42-9-6-6=21;
第三種情況下,你會不會想,76-28-3-3=25呢?
如果你這麼想,你就被套路了,因為明明28-3就等於25啊。
這就是「心理定勢」的作用。在無數次的生活經驗中,每一次洗牌都能把牌洗得亂七八糟,等到魔術師表演時,你自然不會懷疑他的洗牌動作有何不妥。類似的手法魔術里還有很多,利用人的心理定勢,看起來像那麼回事,但也只是看起來而已。
3. 魔術師為什麼能在你眼皮底下耍花招
他重新給我表演了一遍,說讓我見識一下魔術師的控場功力。他一邊手上洗著牌,一邊拋出精心準備的說辭:
「接下來給你表演一個預言魔術。在所有的魔術中預言魔術是最難的,因為在道具上做手腳很容易,要想準確地猜透一個人心中的想法卻是難上加難……」
我正聽得津津有味,他話鋒一轉,問我有沒有看出什麼來。我循聲望去,只見他手裡還在「洗牌」,而所謂的洗牌,只是右手拿著一摞牌拍在左手的牌上,發出啪啪的聲響。說實話,如果他不提醒我注意,我根本看不出來。
當然,真實的魔術不會這麼敷衍,但原理是共通的: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注意範圍內的事物得到了大腦非常完善的加工,而注意範圍邊緣的事物得到了很少的加工。
提到這一點,不得不放出一個非常著名的視頻:看不見的大猩猩-2010 Simon最新實驗-完整版—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我們的任務是數出白衣女子之間傳了多少次球 。
但視頻中會走過一隻大猩猩,你注意到了嗎?
你可能會說這算什麼,我早就發現了。那你有沒有注意到背景顏色發生了變化?
什麼,你連這個都注意到了?
那你一定沒有注意到,就在大猩猩入場的同時,一個黑衣女子悄然離場了。
這個實驗在全球各地都被重複過,大約一半的人沒有注意到黑猩猩,更不用說背景顏色和黑衣女子了。原因就在於人們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數傳了多少次球上,而處在注意邊緣的猩猩啊、背景顏色啊、黑衣女子啊,只得到了很少的加工。
所以下次魔術師試圖引導你的注意力時,你可以觀察他有沒有什麼小動作,說不定會有大發現哦。
4. 你親自數過的牌,怎麼會出問題呢?
前兩天在微信公眾號 @把妹魔術 中看到一個魔術,魔術師能把手中的牌「轉移」到觀眾手裡:
魔術師首先數出十張牌交給觀眾,並讓觀眾再數一遍進行確認,只見魔術師略施法術,觀眾手裡的牌就變成了十三張!是不是很神奇?
奧妙在於數牌的手法。魔術師聲稱「拉斯維加斯最公正的數牌方法,就是把牌拿起來,翻過去,放在最下面」。如圖所示:
但其實魔術師數出十張牌之後,又數了三張牌並讓它們背面朝上,放在最下面:
這樣,當魔術師或者觀眾使用所謂的「拉斯維加斯數牌法」時,數到十張後就看到背面朝上的這三張牌;但由於之前所有的牌都被放成了背面朝上,觀眾就會誤以為背面朝上的牌是自己之前數過的那幾張,就會認為這是十張牌了。
魔術師說是十張,觀眾就深信不疑,這其實是利用了心理學中的「證實性偏見」。
證實性偏見,是指人們傾向於證實某種假設或規則,而很少去證偽它們。而我們為什麼會產生證實性偏見,我之前在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證實性偏見」現象? - 暗涌的回答中提到過:
針對證實性偏見的研究浩如煙海。它們指出,下列心理因素與證實性偏見有關:
- 願意相信某事的動機
- 「波麗安娜效應」是指相較於令人不快的思想,人們更喜歡令人愉悅的想法。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預期的結論更容易被相信是真實的。實驗也表明,人們會降低自己的接受標準從而接納符合預期的證據;
- 「自我服務偏見」是指人們常常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卻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問題本身就無法解決」等外部因素。它也是證實性偏見的成因;
- 「動機一致性」是指內隱動機(無意識偏好)與外顯動機(有意識歸因)的一致程度。過高的動機一致性也是證實性偏見的來源之一,它可能導致人們難以對新的信息作出客觀的評估。一種觀點認為,動機產生偏差,而認知決定偏差的程度。
- 信息加工
- 繼時性加工:我們的大腦不能並行思考,同一時間段內只能從一個方向入手進行思考,也即繼時性加工。因此一旦把注意力聚焦在某一個假說上,就傾向于越陷越深,從而忽略其他的假設。
- 間歇性強化:當我們重點關注某一假設時,即使它並不正確,但經過充分的深入探索,它可能會接近正確的假設。每一次接近,我們就受到一次正強化。很多情況下,間歇性強化足以鼓舞我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個體因素。一項研究表明,人們並不總是選擇支持自身已有觀念的信息。研究者指出,這與被試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信息的重要性有關。
- 思維方式
心理學家區分出兩種假設檢驗中的思維方式。
- 探索性思維方式:均衡地考慮各種觀點,在證明一個特定觀點時,會預測所有可能的反對觀點;
- 驗證性思維方式:試圖直接證明一個特定的觀點。
當人們試圖向立場明確的人證明自己的觀點時,他們會採用驗證性思維方式,以圖樹立自己的權威。大多數人都這麼做。只有在不得不拿出條理性解釋時,人們才會採用批判性思維與邏輯思維。
- 正測試策略
正測試策略是指人們通過測試他們預期的屬性或事物來進行假設檢驗。一般來說,積極反饋的信息量很大,因為它表明預先的假設至少是部分正確的;但當假設過於簡單時,積極反饋的信息量為零。
- 實用主義和避免錯誤的傾向
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來看,人們並不以客觀的方式驗證一個假設,而是考慮了發生錯誤的代價。也就是說,人們不是單純地追求真相,而是避免發生嚴重的錯誤,體現出實用主義的傾向。一種觀點認為,人們會比較接受錯誤假設和拒絕正確假設的利弊。
- 教育的影響
不論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發現證實性偏見的存在。但在受教育過程中,證實性偏見可能被強化。
正是由於「證實性偏見」的存在,人們在數到十張牌時就會停下,而不是質疑這堆牌到底有幾張。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觀眾存心刁難,這個魔術就變不了了。
---
以上是我到目前為止得出的一些魔術背後的心理學原理,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我可能會寫一些著名的魔術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心理學原理在起作用,敬請期待。
---
魔術4出自微信公眾號 @把妹魔術,這個號里有很多很棒的魔術教學哦。實在看不下去這些看似專業的心理應用的講解了。如果你想看最好的心靈魔術就去看derren brown ,想去了解就去看他的書。如果你想了解錯引,就去看juan tamariz 的魔術,想去了解錯引的一些內容就去看《5points》或者看slydini的魔術和講他的錯引的書。。。這些都是了解的根本途徑,看那些回答,講那麼多,能真的明白什麼?不懂得為什麼魔術專題充斥著這麼多不懂魔術的人回答的標準答案。
魔術是魔術師和你的注意力在玩遊戲
推薦一本書——《妙趣橫生的魔術心理學》從魔術表演中魔術師所運用的心理學知識入手,帶領讀者進入魔術的神奇世界,共同揭開魔術的神奇面紗。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讀者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一探魔術的奧妙,還能學習到大量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1、錯誤引導:我抬高左手,並用眼睛看著左手,你就會忽視我的右手在做什麼。大動作掩飾小動作。
2、心理暗示:說話時的語調,以及重讀或前後順序從而強迫你選擇。一般人會比較習慣選擇後者,如:是對的是錯的,選擇左邊還是右邊?
3、從服裝以及氣氛方面營造出神秘的感覺,讓你更加信服。
主要是利用人類注意力的特點。
注意力資源的有限性,轉移注意力,注意盲視。
分享一個視頻,很奇妙。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http://163.lu/MUqRt2
首先:在不同的魔術中,運用的技法當然不一樣,要使用的心理技法也就不一樣。例如,玩近景魔術的,運用比較多的是通過語言,語氣,聲量的高低,支體動作,等一系列的作用。使觀眾有那麼一瞬間的注意力被移動,而這種移動在觀眾看來是為了更清楚的觀察表演者。就這樣,魔術師就能在眼皮子底下做手法等密秘動作了。
二者:觀眾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魔術師可以通過一系列對未來的操作,使你變得遲鈍,從而影響你的選擇。這個比較難舉例。這樣吧。我們先洗牌。你要不要洗一下。然後牌移到你手上洗牌。(唉,你有沒有一下下,想過要不要洗牌,要還是不要,而就在這時候,魔術師已經偷走了一張或者一部份牌而已藏得好好的)。大概就是這種。
三者,讓我想想再寫
自欺欺人。
都知道是假的
還會不由自主的喊~喔!!!
用了什麼心理學那多了去了,這裡還真不知道怎麼說。就扯一下關於對魔術的一些理解。
一、跟著魔術師做,當你覺得彆扭的時候,就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很小的時候就對魔術很感興趣的。對魔術有很多不同程度的理解。至於為什麼要跟著魔術師做呢,因為每一個魔術都有它的「風險點」,魔術要試圖掩蓋這種「風險點」就要引開你的注意力,比如忽然給你來個小段子、或者故意掉個東西發生點什麼小意外(這些意外都是預料中的)、還有就是明明大家拿東西喜歡這樣拿,偏偏魔術師拿東西的手法很彆扭.....
這些小細節是稍縱即逝的,在觀察上是很難察覺到不對。但是如果你一步一步跟著他做,他說什麼你就說什麼,他掉東西你就掉。你就會發現很多彆扭的地方:「幹嘛在這個時候說段子?」「這樣拿東西根本就不會掉呀」「這個拿東西的手勢好奇怪呀」。然而這些彆扭的地方往往就是魔術最值得揣測的地方,你一琢磨,謎底就出來了。
二、所有的大奇蹟,都是由小奇蹟組成的
這麼說。魔術師的突破有一部分在把不同的魔術組合起來。比如說我學會了懸浮的魔術和瞬間燃燒的魔術,我就可以想辦法變出一個「物體一邊懸浮上升一邊燃燒殆盡」的魔術;比如我又學會了復原的魔術,我就再組合一下變成一個"物體一邊懸浮上升一邊燃燒殆盡然後從帽子里拿出一個原來一模一樣的東西"....以此類推,當很多基礎魔術組合起來後,魔術師表演的時候你很難得知這個魔術的謎底,因為你就算揣測出了其中一個細節也無法參透整個魔術的奧秘。
三、如果魔術師一開始就告訴你這個魔術將會發生什麼,請不要100%相信
舉個列子,我有一個紙牌魔術。先讓你抽一張牌放進去洗亂然後告訴你我變的就是找出這張牌。這個時候到了最後我選出錯誤的牌問他是不是這張,他就會很開心說你找錯了。然後我告訴他你先拿著這張牌,我再找找。然後一張張的翻給他看到了最後找不到他選的牌了。我說你剛剛是不是眼花看錯了再看看手裡的牌。然後........
寫得亂七八糟的,湊合著看,暫時還有其他的理解沒想到。想起了一個叫強制性選擇,比如問你喜歡一元硬幣還是5角的,你說喜歡一元的他就把一元留下看起來沒問題,其實你說喜歡5角也一樣,把5角拿走,留下一塊這樣的強制選擇。
心理學方面和我們一般想像的不太一樣~其實很多所謂的心靈魔術~讀心~等等都並不是所謂的真正的讀心~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會強行使用冷讀~那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普遍會用到的心理學是把控絕大部分人常規的反應~注意是絕大部分人(大概分類可以分為麻花~准麻瓜~奧客~和魔術愛好者~魔術師)所以一個優秀的魔術師一定要會的挑選觀眾。
最簡單的例子~在看魔術的時候~魔術師突然開口所有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抬頭~看魔術師的臉~只要有這一瞬間~魔術就完成了~
明裡
step1 拿出某個東西
step2 接受檢查(嚴肅臉)
step3 大家看好了哈看好了哈
step4 變!
step5 啊呀好驚訝
暗裡
step1 準備另一個東西
step2 準備完畢
step3 把你們晾一晾
step4 忽悠~
step5 一群渣渣這小把戲把你們驚訝得這樣
在我這個老百姓看來
戲法=心理暗示?心理學?障眼法
EFFECT?APPARATUS?ACT?GIMMICK
?ILLUSION?MOVE?SLEIGHT OF HAND=主要步驟不分先後
TRICK →「把戲」「把戲」是一般大眾簡述一出魔術技藝表演的用語;魔術師很少就這個意含使用「把戲」這個字眼。他們較喜歡「效果」(EFFECT)這個術語。
可惜在中國遺憾的是自古以來「把戲」這個普及的用語帶有作弊,訛詐及有害騙術的意含-而且也著重在魔術技藝中益智猜謎/難題的樣貌,使真正的神奇娛樂受到傷害
我就知道這麼多 有什麼欠妥的 請各位大拿海涵!
如果您感覺有什麼說錯的 請回復下我這個老百姓
我可以改啊 改啊 改啊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運用了你不懂的理論。
心裡暗示肯定是常用的
在觀眾最不關注的地方做文章!
先入為主算一個
錯引雖然算一種手段,但也包含心理學知識,最簡單的錯引就是,我眼睛看哪,觀眾就看哪。
個人認為心理學運用的好,控場能力一定很棒,魔術效果也就好。
推薦閱讀: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異性戀和同性戀互相轉換性取向,會發生什麼事情?
※懷疑自己可能有些抑鬱傾向,是否應該去精神科或是心理諮詢?
※初見陌生人交談哪些問題能鑒其三觀?
※如果抑鬱症患者向你傾訴,可以如何幫助他(或她)?
※「恐同」等社會現象目前是否普遍,它是如何產生的?